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資源回收之經濟分析
作者 林宜真
貢獻者 鄭文輝
財政研究所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10-Mar-2016 16:51:06 (UTC+8)
摘要 摘要
資源回收是從廢棄物中獲取次級原料與能源的過程。如飲料容器之再利用,廢紙循環再生,利用廢棄物發展垃圾衍生燃料等,均為資源回收的範圍。資源回收具有垃圾減量、資源保存與環境保護的功能。然而現今之垃圾管理,僅是消極地提高清運數量與處理技術,忽略以資源回收控制污染與保存資源。因此本文的目的即擬從經濟觀點分析資源回收的經濟基礎,並討論政府應利用何種政策增進回收。
根據本文之理論分析指出,私人部門從事回收活動的決定因素在於經濟誘因是否存在。以生產者而言,當回收本身排放之廢棄物其淨利益大於廢棄物丟棄處理的利益峙,生產者即會自行回收。另外廢棄物回收製成的次級原料,具有市場競爭能力時,次級原料生產者或一般的古物商亦會透過回收市場從事回收。因此經濟誘因愈充足,回收活動愈盛。然而根據理論模式顯示,於勞動力固定的情況下,私人部門由於未能考慮、回收活動的外部利益,常將過多的勞動力配置於一般財貨的生產上。致使回收活動低於資源配置最具效率下應有的水準。所以基於效率觀點,政府應運用各種政策,使資源回收達到最適量。
政府促進回收的管道有二:一為由地方政府直接進行回收工作;一為透過立法以影響私人部門的回收行為。本文的討論大多屬於第二個管道,其主要包含租稅、補貼、管制與其他措施四大項政策。租稅之課征在於提高廢棄物丟棄的成本;補貼政策則在降低回收的成本,增加回收誘因;管制措施是以穩定次級原料市場價格,降低回收的風險為主。其他的回收措施,如押金制度,則在誘使消費者退還具有回收價值的廢棄物。目前最常採用的回收政策是補貼、課產品稅、垃圾分類,押金制度與設立廢棄物交換制度或建立回收中心。而一般施行這些政策的國家,其目的在促進飲料容器、汽車廢鐵、廢油、廢紙之回收。
現今台灣地區的資源回收方式,係由拾荒者、古物商自行進行,主要的回收項目為廢鐵、廢紙與塑膠袋,但數量極少。又因為缺乏政策上的鼓勵,市場上並無大規模之回收組織與完善的回收市場。由本文的討論,建議政府今後可參考歐美資源回收方式與政策,早日建立廢棄物回收中心,施行垃圾分類。並利用租稅、補貼、押金、管制等工具,協助回收市場之運作,以解決日益嚴重的寶特瓶、鋁罐、廢紙、保麗龍、水銀電池之污染問題。
目錄
摘要………I
圖表目次………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資源回收的定義………1
第二節 回收的重要性………3
第三節 本文研究目的與架構………6
第二章 資源回收的理論基礎………9
第一節 私人回收活動的決定因素………9
第二節 污染控制的回收模型………11
第三節 一般化的回收模式………20
第三章 資源回收政策分析………27
第一節 政府干預回收的原因………27
第二節 促進回收的措施………31
第三節 回收政策效果分析………35
第四節 各國回收政策………44
第四章 資源回收實例分析………54
第一節 美國飲料容器回收利用情況………54
第二節 台灣地區廢棄物回收情形與檢討………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3
參考書目………76

圖表目次
圖1-1 物質流程圖………4
圖2-1 P.G之最適路徑………18
表3-1 促進回收的各種措施………34
圖3-1 處理稅的經濟效果………36
圖3-2 產品稅的福利效果………38
圖3-3 補貼與回收………40
圖3-4 緩衝存量計劃………42
表3-2 各國促進回收措施………50
表4-1 不同包裝之軟性飲料成本比較………55
表4-2 奧瑞岡州飲料包裝變動情形………57
圖4-1 台灣地區家戶垃圾資源回收系統………61
表4-3 民國73年全國廢鋼使用量統計表………63
表4-4 國內造紙工業廢紙使用量統計表………64
表4-5 台灣地區資源回收效益推估………68
描述 碩士
畢業學年度:7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鄭文輝
dc.contributor 財政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林宜真zh_TW
dc.date (日期) 1988
dc.date.accessioned 10-Mar-2016 16:51:06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r-2016 16:51:0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r-2016 16:51:06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235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畢業學年度:76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要
資源回收是從廢棄物中獲取次級原料與能源的過程。如飲料容器之再利用,廢紙循環再生,利用廢棄物發展垃圾衍生燃料等,均為資源回收的範圍。資源回收具有垃圾減量、資源保存與環境保護的功能。然而現今之垃圾管理,僅是消極地提高清運數量與處理技術,忽略以資源回收控制污染與保存資源。因此本文的目的即擬從經濟觀點分析資源回收的經濟基礎,並討論政府應利用何種政策增進回收。
根據本文之理論分析指出,私人部門從事回收活動的決定因素在於經濟誘因是否存在。以生產者而言,當回收本身排放之廢棄物其淨利益大於廢棄物丟棄處理的利益峙,生產者即會自行回收。另外廢棄物回收製成的次級原料,具有市場競爭能力時,次級原料生產者或一般的古物商亦會透過回收市場從事回收。因此經濟誘因愈充足,回收活動愈盛。然而根據理論模式顯示,於勞動力固定的情況下,私人部門由於未能考慮、回收活動的外部利益,常將過多的勞動力配置於一般財貨的生產上。致使回收活動低於資源配置最具效率下應有的水準。所以基於效率觀點,政府應運用各種政策,使資源回收達到最適量。
政府促進回收的管道有二:一為由地方政府直接進行回收工作;一為透過立法以影響私人部門的回收行為。本文的討論大多屬於第二個管道,其主要包含租稅、補貼、管制與其他措施四大項政策。租稅之課征在於提高廢棄物丟棄的成本;補貼政策則在降低回收的成本,增加回收誘因;管制措施是以穩定次級原料市場價格,降低回收的風險為主。其他的回收措施,如押金制度,則在誘使消費者退還具有回收價值的廢棄物。目前最常採用的回收政策是補貼、課產品稅、垃圾分類,押金制度與設立廢棄物交換制度或建立回收中心。而一般施行這些政策的國家,其目的在促進飲料容器、汽車廢鐵、廢油、廢紙之回收。
現今台灣地區的資源回收方式,係由拾荒者、古物商自行進行,主要的回收項目為廢鐵、廢紙與塑膠袋,但數量極少。又因為缺乏政策上的鼓勵,市場上並無大規模之回收組織與完善的回收市場。由本文的討論,建議政府今後可參考歐美資源回收方式與政策,早日建立廢棄物回收中心,施行垃圾分類。並利用租稅、補貼、押金、管制等工具,協助回收市場之運作,以解決日益嚴重的寶特瓶、鋁罐、廢紙、保麗龍、水銀電池之污染問題。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摘要………I
圖表目次………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資源回收的定義………1
第二節 回收的重要性………3
第三節 本文研究目的與架構………6
第二章 資源回收的理論基礎………9
第一節 私人回收活動的決定因素………9
第二節 污染控制的回收模型………11
第三節 一般化的回收模式………20
第三章 資源回收政策分析………27
第一節 政府干預回收的原因………27
第二節 促進回收的措施………31
第三節 回收政策效果分析………35
第四節 各國回收政策………44
第四章 資源回收實例分析………54
第一節 美國飲料容器回收利用情況………54
第二節 台灣地區廢棄物回收情形與檢討………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3
參考書目………76

圖表目次
圖1-1 物質流程圖………4
圖2-1 P.G之最適路徑………18
表3-1 促進回收的各種措施………34
圖3-1 處理稅的經濟效果………36
圖3-2 產品稅的福利效果………38
圖3-3 補貼與回收………40
圖3-4 緩衝存量計劃………42
表3-2 各國促進回收措施………50
表4-1 不同包裝之軟性飲料成本比較………55
表4-2 奧瑞岡州飲料包裝變動情形………57
圖4-1 台灣地區家戶垃圾資源回收系統………61
表4-3 民國73年全國廢鋼使用量統計表………63
表4-4 國內造紙工業廢紙使用量統計表………64
表4-5 台灣地區資源回收效益推估………68
dc.format.extent 52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title (題名) 資源回收之經濟分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