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由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探討我國資產類課稅問題
作者 莊琇媛
貢獻者 殷文俊
財政研究所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10-Mar-2016 16:51:25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共計七章二十一節,五萬餘字。
一本公認會計原則之制定,其目的在求企業之會計紀錄、財務報表能允當表達企業之真實經濟狀況,而稅法之制定則在求得掌握納稅人之經濟實質課稅,以達租稅公平之目的。可見不論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或租稅理論均重視經濟實質。然而租稅法令尚需考慮即時取得租稅收入,配合政府策、達成社會目的及稅務行政便利種種因素,再者稅捐機關執行之不當均使得透過租法令計得之課稅所得與會計所得有極大差異,扭曲了納稅人之經濟實質。本文即由固定資產交換、長期股權投資評價及股票股利等幾個項目來探討稅法規定是否符合對經濟實質課稅之原則,再依據研究結果提供改進意見,以供政府租稅主管機關改進稅制,修改稅法之參考。茲將各章內容簡單說明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
第二章討論會計所的與課稅所的認列原則中何者為適用,何者為部分適用以及何者為課稅所得特有之認列原則。
第三章闡述實質課稅原則並說明租稅法規中形式要件之規定,然後討論形式要件規定之不當將有害實質課稅原則。以下各章則分別就所選科目探討稅法之規定是否有違租稅對經濟實質課稅之原理。
第四章討論固定資產交換財務會計及稅務會計二者差異及影響,並介紹美國內地稅法中有關資產交換之規定以作為我國改進之參考。
第五章說明財務會計、所得稅法、查核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收益認定之不同規定。然後討論稅法之規定與執行是否違反對經濟實質課稅之道理。並分析權益法在課稅實務上未被採納之可能原因。
第六章討論股票股利是否為股利?應否對之課稅以及對股票股利課稅之各種規定,合理與否?
第七章為結論即建議內容:我國租稅法規確有許多不符合經濟實質課稅原則之要求,而今後謀求稅法規定與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一致將是努力的重點。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2
第三節 本文結構………3
第二章 會計所的與課稅所得認列原則適用之比較………7
第一節 相互適用之原則………9
第二節 部分適用之原則………14
第三節 不能適用之原則………15
第三章 實質課稅原則與形式課稅………21
第一節 實質課稅原則………21
第二節 形式要件規定及其影響………27
第三節 檢討與建議………35
第四章 固定資產交換之處理問題………43
第一節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規定………43
第二節 我國稅法的規定………46
第三節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差異的影響………47
第四節 建議[美國內地稅法(IRC)有關規定之介紹]………48
第五章 長期股權投資評價之處理問題………55
第一節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規定………55
第二節 稅法的規定………60
第三節 租稅課征採權益法評價可能產生之問題………62
第四節 討論………69
第六章 股票股利之處理問題………73
第一節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規定………73
第二節 稅法及有關法令的規定………76
第三節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歧異之影響………83
第四節 檢討與建議………88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93
參考書目………97
描述 碩士
畢業學年度:7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殷文俊
dc.contributor 財政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莊琇媛zh_TW
dc.date (日期) 1988
dc.date.accessioned 10-Mar-2016 16:51:25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r-2016 16:51:2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r-2016 16:51:25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236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畢業學年度:76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共計七章二十一節,五萬餘字。
一本公認會計原則之制定,其目的在求企業之會計紀錄、財務報表能允當表達企業之真實經濟狀況,而稅法之制定則在求得掌握納稅人之經濟實質課稅,以達租稅公平之目的。可見不論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或租稅理論均重視經濟實質。然而租稅法令尚需考慮即時取得租稅收入,配合政府策、達成社會目的及稅務行政便利種種因素,再者稅捐機關執行之不當均使得透過租法令計得之課稅所得與會計所得有極大差異,扭曲了納稅人之經濟實質。本文即由固定資產交換、長期股權投資評價及股票股利等幾個項目來探討稅法規定是否符合對經濟實質課稅之原則,再依據研究結果提供改進意見,以供政府租稅主管機關改進稅制,修改稅法之參考。茲將各章內容簡單說明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
第二章討論會計所的與課稅所的認列原則中何者為適用,何者為部分適用以及何者為課稅所得特有之認列原則。
第三章闡述實質課稅原則並說明租稅法規中形式要件之規定,然後討論形式要件規定之不當將有害實質課稅原則。以下各章則分別就所選科目探討稅法之規定是否有違租稅對經濟實質課稅之原理。
第四章討論固定資產交換財務會計及稅務會計二者差異及影響,並介紹美國內地稅法中有關資產交換之規定以作為我國改進之參考。
第五章說明財務會計、所得稅法、查核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收益認定之不同規定。然後討論稅法之規定與執行是否違反對經濟實質課稅之道理。並分析權益法在課稅實務上未被採納之可能原因。
第六章討論股票股利是否為股利?應否對之課稅以及對股票股利課稅之各種規定,合理與否?
第七章為結論即建議內容:我國租稅法規確有許多不符合經濟實質課稅原則之要求,而今後謀求稅法規定與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一致將是努力的重點。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2
第三節 本文結構………3
第二章 會計所的與課稅所得認列原則適用之比較………7
第一節 相互適用之原則………9
第二節 部分適用之原則………14
第三節 不能適用之原則………15
第三章 實質課稅原則與形式課稅………21
第一節 實質課稅原則………21
第二節 形式要件規定及其影響………27
第三節 檢討與建議………35
第四章 固定資產交換之處理問題………43
第一節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規定………43
第二節 我國稅法的規定………46
第三節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差異的影響………47
第四節 建議[美國內地稅法(IRC)有關規定之介紹]………48
第五章 長期股權投資評價之處理問題………55
第一節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規定………55
第二節 稅法的規定………60
第三節 租稅課征採權益法評價可能產生之問題………62
第四節 討論………69
第六章 股票股利之處理問題………73
第一節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規定………73
第二節 稅法及有關法令的規定………76
第三節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歧異之影響………83
第四節 檢討與建議………88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93
參考書目………97
dc.format.extent 67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title (題名) 由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探討我國資產類課稅問題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