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論保險業與其他金融行業組織上結合之監理
A study on the conglomerating among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other financial businesses作者 張冠群
Chang, Kuan-Chun貢獻者 林勳發
Lin, Hsin-Fa
張冠群
Chang, Kuan-Chun關鍵詞 保險業
金融行業
結合
金融集團
資本適足性
風險
利益衝突
監理日期 2000 上傳時間 31-Mar-2016 16:36:28 (UTC+8) 摘要 本文乃鑑於金融服務業跨業經營係大勢所趨,且以組織上結合之方式達跨業經營之目的廣為金融行業所採而撰著。金融行業,含銀行、保險與證券業,藉組織上結合方式建立金融集團,縱於消費者及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之達成皆屬有益,惟亦衍生諸多個別行業未見或未臻嚴重之監理問題。而睽諸國內關斯等問題論述之文獻,乃如汗牛充棟,緣此,筆者乃不耑拙陋,自組織結合之基本內涵為始,並覓得金融行業組織結合之監理問題及監理之基礎。其後,以演繹法就各該衍生之監理問題,如集團資本適足性、風險集中、風險蔓延、利益輸送、利益衝突、集團內交易與暴險及其他問題如競爭法上問題之內涵、可能影響及其可行之監理之道一一鋪陳,試於國際組織之報告及外國立法例之比較辨正過程中,為吾國金融行業組織上結合監理制度之建構,覓一足茲參酌之思索方向。茲就本文之結構與各章之要旨,摘述如后: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籍(依姓氏筆畫)(1) Edgar Bodenheimer著、結構群編譯,法理學,民79,結構群文化。(2) Karl Larenz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民85,五南圖書公司。(3) 王泰銓主持,歐洲共同體競爭法之研究,1995,國科會委託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系執行。(4) 方嘉麟,公司兼併與集團企業,1998,月旦出版公司。(5)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民84,三民書局。(6) 朱漢強、林火燈等,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風險控管機制之探討,民88,台灣證券集中保管股份有限公司。(7) 江朝國,保險業資金運用之研究,1999,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8)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編,認識公平交易法,民84。(9) 法治斌、董保城,中華民國憲法,民85,空中大學。(10)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民85,自印。(1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1997,自印。(12) 林山田,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民79,自印。(13) 林誠二,民法總則講義(上),1994,瑞興圖書公司。(14) 美濃部達吉著、林紀東譯,法之本質,民81,台灣商務印書館。(15) 殷乃平,防火牆的設立與我國未來銀行體制之發展,民84,經建會委託研究。(16) 柯芳枝,公司法論,民84,三民書局。(17) 施啟揚,民法總則,民82,自印。(18) 洪貴參,關係企業法,民87,元照出版社。(19) 財政部編印,保險革新小組各子題結論報告與建議,民88。(20) 財政部編印,金融革新小組報告彙編,民87。(21) 凌氤寶主持,保險業跨業經營之研究,民88,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2) 陳瑞,保險監理,民86,自印。(23) 陳春山,國際金融法論,1999,五南圖書公司。(24) 陳石進,銀行管理,民85,前瞻企管。(25) 陳彩稚,保險學,民86,三民書局。(26) 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民81,自印。(27) 陳繼堯教授退休紀念論文集,1997,繼耘保險文教基金會。(28) 黃茂榮,公平交易法理論與實務,1993,植根法學叢書。(29) 黃茂榮,公平交易法專題研究,1999,植根法學叢書。(30) 黃敏助,最適化我國證券監理制度之研究,1999,華泰文化。(31) 黃立,民法總則,1994,政治大學法學叢書。(32) 麥朝成主持,當前金融問題分析與金融改革應有作法,民88,財政部委託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執行。(33) 曾世雄,企業設計法,1995,自印。(34) 曾國烈等,金融自由化所衍生之銀行監理問題,民85,中央存款保險公司。(35) 楊夢龍,新銀行法,民85,五南圖書公司。(36)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立法,民81,自印。(37) 鄭玉波,法學緒論,民81,三民書局。(38) 鄭丁旺等,初級會計學(下),民83,自印。(39) 賴源河,證券管理法規,民86,自印。(40) 賴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論,1994,月旦出版公司。(41) 蕭長瑞,銀行法令實務,1998,華泰文化。(42) 羅傳賢、蔡明欽,立法技術,民81,致良出版社。二、 中文專論(依姓氏筆畫)(1) 王甡,我國現行證券商自有資本比率規範之檢討與建議,證券公會雙月刊,21期,1999。(2) 李紹盛╱李儀坤,綜合銀行制度與防火牆,台北市銀月刊,22卷6期,民80。(3) 林麗雯摘譯,金融集團及其監理,國際金融參考資料,36期,民84。(4) 林建智,論保險業之營業範圍-兼評保險法第一百三十八條之潛在缺失,保險專刊,54期,民87。(5) 林建智,論保險監理之目標,保險專刊,50期,民86。(6) 林建智,保險業營業範圍之區隔與整合,政大法學評論,59期,民87。(7) 林勳發,保險法修正謅議,保險大道,第10期,民88。(8) 林維義,金融監理一元化與存保制度之定位探討,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3卷1期,民88。(9) 洪敏三,清償能力制度在保險企業經營策略之運用及政府之監督,保險專刊,58期,民88。(10) 施敏雄,美國銀行與證券分離制度及防火牆基本理念,台北市銀月刊,23卷6期,民81。(11) 張美琴,商業銀行兼營證券業務之法律規範,民85,東吳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2) 張國銘,淺談金融集團之監督與管理,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1卷1期,民86。(13) 許碩芬╱王俊豪,金融業務範圍自由化與保險業因應對策之檢討,保險專刊,54期,民87。(14) 黃相博,金融監理制度一元化之法制研究,1999,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5) 曾令寧、黃仁德,新式資本適足性架構、資本協定衝擊與監理資本套利,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3卷1期,民88。(16) 曾令寧、黃仁德,銀行市場風險的資本規範,存款保險資訊季,10卷1期,民85。(17) 曾令寧、黃仁德,金融集團資本適足性的評估──兼論銀行與高度槓桿機構之互動,12卷4期,民88。(18) 曾令寧、黃仁德,從巴賽爾核心原則談流動性管理,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1卷3期,民87。(19) 廖崇宏,德國企業集團法研究(上)(下),萬國法律,94、95 期,1997。(20) 劉恕華,關係企業利益輸送規範之研究,民85,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1) 蔡麗玲,英國金融監理改革計畫簡介,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4卷4期,民88。(22) 蔡麗玲,巴賽爾銀行監理委員會有效銀行監理之主要原則,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0卷4期,民86。(23) 蔣淑芬,金融集團監理法制研究,輔仁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三、 英文書籍(1) Alan Gart, Regulation, Deregulation, Reregualtion-- The Future of Banking, Insurance and Securities Industries, 1993, John Wiley & Songs Inc.(2) Banks McDowell, The Crisis of Insurance regulation, 1994, Quorum Books.(3) Bryan A. Garner, Black`s Law Dictionary (7th edition), 1999, West Publishing Co.(4) Catherine England, The Business and Regulation of Insurance, 1996, 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5) Cliford Chance, Insurance Regulation in Europe, 1993, Lloyd`s of London Press Ltd.(6) D. A. Sabalot, Butterworths Financial Service Law Handbook, 1996, Butterworths.(7) David L.Ratner, Securities Regulation ,1998, West Publish Co.(8) Digby C. Jess, Butterworths Insurance Law Handbook, 1992 ,Butterworth.(9) E. Gellhorn & W. E. Kovacic, Antitrust Law and Economics, 1994, West Publish Co.(10) FSA, 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 Meeting our responsibility, 1998.(11) G. S. Mcbain, Butterworths Banking Law Handbook, 1995, Butterworths.(12) H. Dumenz & A. Jeunmaitre, Financial regulation: From Economics analysis to practical experience, Financial Market Regulation: A partitioners perspective, 1997, Antony Rowe Ltd.(13) J.R Macey & G.P Miller,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 ,1997 , Aspen Law & Business.(14) James Maycock,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The New Phenomenon, 1986, Gower Publishing Co.(15) John D. Zelenzy, Communication Law, 1993, Wadsworth Publishing Co.(16) L.A.A Van den Berghe & K.Verwire, Creating the Future with All Finance and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 1998,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7) Michael Parkin, Economics, 1994,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18) Nadege Genetay/ Philip Molyneux ,Bancassurance, 1998, ST.MARTIN’S PRESS, INC.(19) Peter M. Lencsis, Insurance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7 Quorum Books.(20) Roger Cotterrell,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1992, Butterworth.(21) Willaim. A Lovett , Banking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 Law(4th Edition), 1997 West Publish Co.(22) Woude, Jones and Lewis, EEC Competition Law Handbook ,1993 Edition Sweet & Maxwell.四、 英文專論(1) Charles R. Macguire, Should Bank Sell Insurance? The Relationship of Section 92, the Mccarran-Ferguson Act and State Laws Restricting Bank Activity, Journal of Legislation, Vol22:19, 1996, p.19~43.(2) George A. Walker, The Law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The Next Generation, The International Lawyer, VOL.30 NO.1, spring 1996.(3) Jan-Jay Lin, The Revolu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ion-From the Aspect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NCCU Law Review, Vol. 58, 1998.(4) Kenneth J. Meier, The Politics of Insurance Regulation,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Vol.58, 1991.(5) Michael Taylor, The Joint forum Report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 Financial Regulation Report, 1998.五、 國際組織之文件報告(1)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 1997.(2)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A New Capital Adequacy Framework, 1999.(3)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 1998.(4)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A New Capital Adequacy Framework Pillar 3 Market Discipline, 2000.(5) IAIS Technical Committee, Supervisory Standard on Licensing, 1998, Report from IAIS.(6) IOSCO, Capital Adequacy Standards for Securities Firms, 1989.(7) IOSCO,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Guidance Securities Firms and Their Supervision , 1998.(8) IOSCO Technical Committee, Objective and Principle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1998.(9) Joint Forum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Document jointly released by the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 an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ion, 1999.(10) Joint Forum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Risk Concentration Principles, 1999.(11) Joint Forum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Intra-Croup Transactions and Exposures Principles, 1999.(12) OECD,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1993.(13) Tripartite Group of Bank,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Regulations, The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1995.六、 主要法規資源(一)本國法規(1) 中華民國銀行法,民86。(2) 中華民國保險法,民86。(3) 中華民國證券交易法,民86。(4) 中華民國公司法,民86。(5) 中華民國公平交易法,民80。(6) 中華民國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民84。(二)外國法規1.美國部份(1)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2)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Act(3) Federal Reserve Act(4) Financial Service Competitiveness Act.(5) Financial Service Modernization Act.(6) NAIC, Insurance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Protection Act.(7) NAIC, Risked-Based Capital(RBC) for Insurers Model Act.(8) NAIC, Insurance Holding Company System Regulatory Act.(9) United States Code(12 U.S.C)2.歐體部份(1) 73/293/EEC Directive.(2) 79/267/ EEC Directive.(3) 83/349/EEC Directive(4) 83/350/EEC Directive(5) 86/635/ EEC Directive(6) 4046/89/EEC Directive(7) 89/117/EEC Directive(8) 92/30/EEC Directive(9) 92/121/EEC Directive七、 相關網站(1) http://www.judicial.gov.tw(2) http://www.mof.gov.tw(3) http:// www.fsa.gov.jp(4) http:// www.fsa.gov.uk(5) http:// www.bis.org(6) http://www.iosco.org(7) http://www.iais.net,org(8) http://www.oecd.org(9) http://www.law.cornell.edu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2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勳發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Hsin-Fa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冠群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ang, Kuan-Chun 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冠群 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g, Kuan-Chun en_US dc.date (日期) 2000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1-Mar-2016 16:36:28 (UTC+8) - dc.date.available 31-Mar-2016 16:36:28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1-Mar-2016 16:36:28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2017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337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乃鑑於金融服務業跨業經營係大勢所趨,且以組織上結合之方式達跨業經營之目的廣為金融行業所採而撰著。金融行業,含銀行、保險與證券業,藉組織上結合方式建立金融集團,縱於消費者及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之達成皆屬有益,惟亦衍生諸多個別行業未見或未臻嚴重之監理問題。而睽諸國內關斯等問題論述之文獻,乃如汗牛充棟,緣此,筆者乃不耑拙陋,自組織結合之基本內涵為始,並覓得金融行業組織結合之監理問題及監理之基礎。其後,以演繹法就各該衍生之監理問題,如集團資本適足性、風險集中、風險蔓延、利益輸送、利益衝突、集團內交易與暴險及其他問題如競爭法上問題之內涵、可能影響及其可行之監理之道一一鋪陳,試於國際組織之報告及外國立法例之比較辨正過程中,為吾國金融行業組織上結合監理制度之建構,覓一足茲參酌之思索方向。茲就本文之結構與各章之要旨,摘述如后: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證明書致謝詞論文摘要目錄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研究動機第二節 研究目的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限制第四節 文獻探討第二章 組織上結合之意涵第一節 組織上結合之界定第一項 組織之界定一、 組織之意涵二、 吾國法金融行業之組織型態第二項 結合之界定第三項 法人格獨立第二節 組織上結合之形態第一項 母子公司(控制從屬公司)第二項 相互投資公司第三項 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第三節 組織上結合之方法第一項 新設結合─控股公司之成立第二項 事實結合一、 股份收購或交叉持股二、 資產收購與營業讓與第三項 契約結合一、 德國股份公司法之契約類型(一) 控制契約(二) 輸納盈餘契約(三) 盈餘共同契約(四) 部分輸納盈餘契約(五) 營業租賃契約(六) 委託經營契約二、 吾國相關規定第四節 金融行業組織上結合之實益第一項 對金融商品消費者之實益第二項 對金融行業自身之實益一、 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之達成二、 技術綜效(synergy)之達成三、 風險之分散第三章 保險業與其他金融行業組織上結合之監理基礎第一節 監理之意義與理論基礎第一項 監理之意涵第二項 監理之理論基礎一、 公共利益說二、 私人利益說(一) 捕捉理論(Capture Theory)(二) 利益團體理論(Interest Groups Theory)(三) 官僚理論(Bureaucracy Theory)三、 政治力量說第二節 監理之目標第一項 各金融行業之監理目標一、 銀行業之監理目標二、 保險業之監理目標(一) 保險財務安全之確保(二) 保險交易公平之維護1. 資訊不對稱2. 議價力量懸殊3. 損害信賴與合理其待4. 道德與心理危險(三) 保險市場機能之促進三、 證券業之監理目標(一) 投資人之保障(二) 證券市場公平、效率及透明之確保(三) 系統風險之緩減第二項 金融集團監理之目標第三節 金融行業組織結合之監理必要性第一項 保險業與其他金融行業組織結合之衍生問題一、 集團力量之集中(Concentration of Power)二、 資本適足性(Capital Adequacy)三、 風險集中(Risk Concentration)四、 風險蔓延(risk contagion)五、 利益衝突(conflicts if interest)六、 利益輸送七、 集團內交易與暴險八、 集團組織之透明化九、 集團人員之適任性十、 集團業務之相關問題第二項 金融集團之特殊監理必要性第四章 監理制度之內容(一)─結合前之監理第一節 設立監理第一項 行業個別監理一、 保險業之設立監理原則二、 銀行業之設立監理原則三、 證券業之設立監理原則第二項 集團成立監理一、 外國相關規定(一)美國銀行控股公司法(Bank Holding Company Act)(二)NAIC保險控股公司系統監理法(三)IAIS執照核發監理報告(四)金融集團聯合論壇報告二、 吾國現狀與檢討第二節 競爭法之規制第一項 概說第二項 金融行業組織結合於競爭法之規制一、 金融集團與競爭法上之「結合」二、 金融集團成立之結合審查(一)美國之結合審查標準(二)歐體之結合審查標準(三)吾國法之結合審查標準三、 小結第五章 監理制度之內容(二)─結合後之資本適足性監理第一節 個別資本適足性之要求第一項 銀行業資本適足性之要求一、 美國制度(一)傳統最低資本規則(Traditional Minimum Capital Rules)(二)資本適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s)之規定1. 最低槓桿資本需求(Minimum leverage Capital Requirement)2. 風險基礎資本(Risk-based Capital)(1)風險調整資本(第一步驟)(2)定義資本(第二步驟)(3)風險基礎資本率(第三步驟)(三)資本不足金融機構之處理1. 資本良好機構(Well capitalized institution)2. 資本適足機構(Adequately capitalized institution)3. 資本不足機構(undercapitalized institution)4. 資本明顯不足機構(Significantly undercapitalized institution)5. 資本嚴重不足機構(critically undercapitalized institution)二、 巴賽爾銀行監理委員會報告(一) 第一支柱─最低資本需求1. 信用風險(1) 標準化法(standardized approach)(2) 內部比率基礎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approach)(3) 組合信用風險模型法(profolio credit risk model approach)2. 其他風險(二) 第二支柱─資本適足性之監理官審查1. 風險資本逾法定最低值2. 資本適足性之評價與維持3. 監理官對銀行內部評價之審查4. 監理官之干預(intervention)(三) 第三支柱─市場紀律1. 資本結構2. 風險暴險3. 資本適足性三、 吾國現狀及檢討(一) 現行規範1. 最低資本需求2. 流動比率3. 風險資本率4. 資本不適足機構之處理(二) 評析第二項 保險業資本適足性之要求一、 美國制度(一) 最低資本需求(capital requirement)(二) 風險基礎資本(Risk-Based Capital, RBC)1. 人身保險公司(Life Insurance company)2. 財產及意外保險公司(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二、 歐體制度(一) 保證金(二) 邊際清償能力1. 產險業(1)邊際清償能力之內涵(2) 邊際清償能力之計算(3) 未達邊際清償能力之處理2. 壽險業(1) 邊際清償能力之內涵(2) 邊際清償能力之計算(3) 未達邊際清償能力之處理三、 吾國規定及檢討(一) 現行規定及其缺失(二) 本文見解第三項 證券業資本適足性之要求一、 國際證券監理官會議之資本適足性報告(一) 資本標準之需求性(二) 資本適足性標準訂定時應考量之風險種類1. 市場風險(Position Risk)2. 償債及對應風險(Settlement/Counter party Risk)3. 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4. 法律風險(Legal Risk)5. 其他風險(Other Risks)(三) 資本適足性之監理機制1. 流動性與清償能力2. 風險基礎需求(Risk-Based Requirement)3. 最低資本需求(Minimum Requirement)4. 資本定義(Definition of Capital)二、 吾國規定及檢討(一) 現行規定1. 最低資本額之限制2. 流動率與清償能力3. 營業保証金之提存4. 風險資本適足率(二) 評析第二節 集團資本適足性之評價第一項 問題之提出第二項 集團資本適足性評價之目標與指導原則一、 目標二、 指導原則(一) 資本雙重與多重利用(double and multiple gearing)之檢測與發現(二) 過度槓桿(excessive leverage)之檢測與發現(三) 未受監理中層控股公司(unregulated intermediate holding company)投資影響之檢測與發現(四) 未受監理機構(unregulated entity)從事與受監理機構類似業務之評價(五) 子公司之參與情形及多數與少數股東利益之確認第三項 集團資本適足性之評價方法一、 主要方法(一) 區塊穩健法(Building Block Prudential Approach)1. 內容2. 實例3. 檢討(二) 風險基礎累加法(Risk-based Aggregation Method)1. 內容2. 實例(三) 風險基礎扣減法(Risk-based Deduction Method)1. 內容2. 實例二、 便宜方法─總額扣減法(Total Deduction Method)(一) 內容(二) 實例(三) 評析三、 小結第四項 相關問題研析一、 非完全控股公司資本溢額之處理(一) 監理目標與問題1. 目標2. 問題(二) 監理方法1. 概說2. 母公司對子公司有控制能力之處理(1) 完全合併法(2) 比例合併法(3) 評析3. 母公司對子公司有重大影響力之處理4. 母公司對子公司無控制或影響力之處理二、 資本溢額於子公司應用之妥當性評價(一) 問題之提出(二) 評價方法三、 未受監理控股公司與子公司存在之處理(一) 問題之提出(二) 依經營行業別為標準之處理(三) 未受監理機構屬中層公司(intermediate company)之處理(四) 未受監理控股公司於集團頂層之處理第五項 吾國現狀及檢討第六章 監理制度之內容(三)─結合後之風險監理第一節 風險集中之監理第一項 風險集中內意涵及監理必要性一、 風險集中之意涵二、 風險集中之監理必要性(一) 風險集中之衍生問題(二) 風險集中監理之實益第二項 金融集團聯合論壇風險集中報告一、 政府監理之指導原則(一) 監理手續之規範(二) 報告之要求(三) 資訊揭露之鼓勵(四) 監理官間之合作(五) 措施之採取二、 自律監理(一) 計劃之釐訂與執行(二) 風險集中之分析技術(三) 集團成員之協力第三項 歐體相關立法一、 銀行巨額暴險監理指令二、 保險業資金運用相關指令第四項 吾國現狀及檢討一、 吾國法制現狀二、 評析第二節 風險蔓延之監理第一項 問題之提出第二項 風險蔓延(Risk Contagion)之監理機制一、 行業個別風險監理(一) 保險業之風險監理1. 賠款風險2. 資金運用風險(二) 銀行業之風險監理1. 第一層面─自律監理(內部控制)2. 第二層面─監理官監理(1) 信用風險管理(2) 風險集中及巨額暴險(3) 關係人受信(4) 國家及匯率風險(5) 市場風險(6) 其他風險3. 吾國規定與檢討(1) 銀行法(2) 洗錢防制法(3) 小結(三) 證券業之風險監理1. 自律監理(1) 控制環境(The Control Environment)(2) 控制之本質與範圍(Nature and Scope of Controls)(3) 執行(Implementation)(4) 檢驗(Verification)(5) 報告(Reporting)2. 監理官監理3. 吾國規定與檢討(1) 現行規定(2) 評析二、 資訊公開(一) 巴賽爾銀行監理委員會新資本適足性架構報告1. 資本結構之公開(1) 資本結構內容及其特徵(2) 會計政策2. 風險暴險之公開3. 資本適足性之公開(1) 資本適足率(2) 資本適足性之影響因素(3) 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之結構及其分配(二) 相關立法例1. 歐體外國金融機構財務報表公開指令2. 英國保險公司法3. 美國金融機構監理改革法(三) 吾國現狀及檢討三、 合併監理(一) 相關制度1. 歐體一九八三年信用機構合併監理指令2. 歐體一九九二年信用機構合併監理指令(二) 吾國現狀及檢討第三節 小結第七章 監理制度之內容(四)─結合後行為妥當性及組織業務之監理第一節 利益衝突之監理第一項 利益衝突之樣態一、 外部利益衝突二、 內部利益衝突第二項 防火牆之建制一、 防火牆之意涵二、 防火牆之設計原則三、 美國相關法制(一) 一九三三年銀行法(The Banking Act of 1933)(二) 銀行控股公司法(Bank holding company Act)(三) 一九八二年金融機構法(Financial Institution Act of 1982)(四) NAIC保險控股公司系統監理法(Insurance Holding Company System Regulatory Act)(五) 晚近趨勢四、 吾國現狀及檢討第三項 消費者保障之加強一、 資訊保護機制(一) NAIC保險資訊及隱私保護模範法(二) 吾國現狀僅於與檢討二、 消費者申訴制度第二節 利益輸送之監理第一項 利益輸送之意涵第二項 利益輸送之樣態一、 上市有價證券交易型(一) 內線交易型(二) 炒作自己公司股份型二、 集團企業間非常規交易型(一) 未上市(櫃)有價證券交易型(二) 資金融通型(三) 不動產交易型第三項 利益輸送之監理方法一、 懲罰性規範之訂立(一) 刑責之科處1. 刑法學上之理論基礎2. 美國立法例3. 吾國規定及檢討(1) 銀行法(2) 保險法(3) 交易法證券(4) 評析(二) 行政罰二、 其他立法監理(一) 外國立法1. 美國法(1) 揭穿公司面紗原則(2) 深石原則2. 德國法(二) 吾國規定三、 合併報表之編製與集團內交易揭露之要求(一) 合併報表編製之要求1. 歐體相關指令2. 吾國現狀及檢討(二) 集團內交易之揭露第三節 集團內交易之監理第一項 集團內交易之意涵第二項 集團內交易之監理必要性及問題第三項 金融集團聯合論壇報告一、 政府監理之指導原則(一) 集團風險管理程序之要求(二) 定期監視之要求(三) 集團內交易公開之鼓勵(四) 監理官之協力(五) 適當監理措施之採取二、 自律監理第四項 美國相關法制一、 聯邦準備法二、 NAIC保險控股公司系統監理法三、 金融服務競爭力法第五項 吾國現狀及檢討第四節 組織與業務監理第一項 組織監理一、 集團結構透明化之要求二、 人員適任性之要求(一) 金融集團聯合論壇之導原則(二) 吾國現狀及檢討第二項 業務監理一、 專業經營之要求二、 競爭法之規制第八章 監理官之合作與資訊共享及監理官之組織整合第一節 資訊共享之指導原則第一項 監理資訊充足性之要求第二項 監理議題往來之要求第四項 監理官間溝通之要求第四項 主監理官任務之要求第五項 監理官間持續合作之要求第二節 各場合之資訊需求第一項 平時監理資訊需求一、 金融集團分類概說二、 各類金融集團之資訊需求(一) 全球性業務組織、全球性控制功能組織型1. 類型說明2. 監理問題3. 監理資訊需求(二) 法定業務組織、全球性控制功能組織型1. 類型說明2. 監理問題3. 監理資訊需求(三) 法定業務組織、地方性控制功能組織型1. 類型說明2. 監理問題3. 監理資訊需求(四) 全球性業務組織、地方性控制功能組織型第二項 緊急狀況之監理資訊需求一、 監理官現有或易得之即時資訊二、 監理官於緊急情況發生時欲取得之資訊三、 足評估緊急情況對他機構及監理官影響之資訊四、 緊急情況內容及發展可能之資訊第三節 資訊共享之踐行第一項 新集團成立時之資訊共享第二項 新業務之核准或新監理管轄權內業務開展之資訊共享第三項 集團結構成長之資訊共享第四項 繼續監理之資訊共享一、 與集團內企業相關之資訊需求二、 與監理作為相關之資訊需求第五項 監理官關切事項之認知並描述第四節 監理官合作模式之建構第一項 金融集團聯合論協調者報告一、 合作程序之訂定二、 協調者之指定三、 指揮者職權之同意四、 監理官間可流動資訊之訂定五、 各監理官監理權責之確認六、 調協者決定之應達目標七、 協調者責任與其他監理官責任之關係第二項 三方監理官組織之報告一、 監理官合作之實行二、 跨國性之監理官合作第三項 歐體相關指令一、 主監理官之訂定二、 監理資訊之提供三、 其他重要事項第四項 監理官合作協議之定性一、 內國監理官間合作協議之定性(一) 法律行為抑事實行為(二) 公法上行為抑私法上行為(三) 合作行為之定性二、 跨國監理官間合作協議之定性(一) 國際法抑國內法上之法律關係(二) 行為之定性第五項 小結第五節 監理官組織之整合─監理一元化概論第一項 外國金融監理一元化現況一、 英國(一) FSA之源起(二) FSA之組織架構(三) FSA之職權與其他機構之關係1. 職權2. 與其他機構之關係二、 日本(一) 金融監督廳之源起(二) 金融監督廳之組織架構(三) 金融監督廳之職權及與其他機構之關係1. 職權2. 與其他機構之關係第二項 吾國現狀及檢討一、 吾國現行金融監理官之架構(一) 銀行監理官1. 財政部2. 中央銀行3. 地方監理官4. 中央存款保險公司(二) 保險監理官(三) 證券監理官1. 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2.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中華民國證券櫃台買賣中心二、 檢討(一) 現行架構之缺失1. 監理效率之欠缺2. 事權不統一3. 欠缺統一監理標準4. 監理官之利益衝突(二) 改革建議1. 初步整合─金融檢查一元化2. 完全整合─單一金融監理官(1) 組織模式(2) 職權設計(3) 小結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附錄參考資料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2017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保險業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金融行業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結合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金融集團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資本適足性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風險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利益衝突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監理 zh_TW dc.title (題名) 論保險業與其他金融行業組織上結合之監理 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conglomerating among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other financial businesses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籍(依姓氏筆畫)(1) Edgar Bodenheimer著、結構群編譯,法理學,民79,結構群文化。(2) Karl Larenz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民85,五南圖書公司。(3) 王泰銓主持,歐洲共同體競爭法之研究,1995,國科會委託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系執行。(4) 方嘉麟,公司兼併與集團企業,1998,月旦出版公司。(5)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民84,三民書局。(6) 朱漢強、林火燈等,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風險控管機制之探討,民88,台灣證券集中保管股份有限公司。(7) 江朝國,保險業資金運用之研究,1999,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8)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編,認識公平交易法,民84。(9) 法治斌、董保城,中華民國憲法,民85,空中大學。(10)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民85,自印。(1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1997,自印。(12) 林山田,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民79,自印。(13) 林誠二,民法總則講義(上),1994,瑞興圖書公司。(14) 美濃部達吉著、林紀東譯,法之本質,民81,台灣商務印書館。(15) 殷乃平,防火牆的設立與我國未來銀行體制之發展,民84,經建會委託研究。(16) 柯芳枝,公司法論,民84,三民書局。(17) 施啟揚,民法總則,民82,自印。(18) 洪貴參,關係企業法,民87,元照出版社。(19) 財政部編印,保險革新小組各子題結論報告與建議,民88。(20) 財政部編印,金融革新小組報告彙編,民87。(21) 凌氤寶主持,保險業跨業經營之研究,民88,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2) 陳瑞,保險監理,民86,自印。(23) 陳春山,國際金融法論,1999,五南圖書公司。(24) 陳石進,銀行管理,民85,前瞻企管。(25) 陳彩稚,保險學,民86,三民書局。(26) 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民81,自印。(27) 陳繼堯教授退休紀念論文集,1997,繼耘保險文教基金會。(28) 黃茂榮,公平交易法理論與實務,1993,植根法學叢書。(29) 黃茂榮,公平交易法專題研究,1999,植根法學叢書。(30) 黃敏助,最適化我國證券監理制度之研究,1999,華泰文化。(31) 黃立,民法總則,1994,政治大學法學叢書。(32) 麥朝成主持,當前金融問題分析與金融改革應有作法,民88,財政部委託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執行。(33) 曾世雄,企業設計法,1995,自印。(34) 曾國烈等,金融自由化所衍生之銀行監理問題,民85,中央存款保險公司。(35) 楊夢龍,新銀行法,民85,五南圖書公司。(36)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立法,民81,自印。(37) 鄭玉波,法學緒論,民81,三民書局。(38) 鄭丁旺等,初級會計學(下),民83,自印。(39) 賴源河,證券管理法規,民86,自印。(40) 賴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論,1994,月旦出版公司。(41) 蕭長瑞,銀行法令實務,1998,華泰文化。(42) 羅傳賢、蔡明欽,立法技術,民81,致良出版社。二、 中文專論(依姓氏筆畫)(1) 王甡,我國現行證券商自有資本比率規範之檢討與建議,證券公會雙月刊,21期,1999。(2) 李紹盛╱李儀坤,綜合銀行制度與防火牆,台北市銀月刊,22卷6期,民80。(3) 林麗雯摘譯,金融集團及其監理,國際金融參考資料,36期,民84。(4) 林建智,論保險業之營業範圍-兼評保險法第一百三十八條之潛在缺失,保險專刊,54期,民87。(5) 林建智,論保險監理之目標,保險專刊,50期,民86。(6) 林建智,保險業營業範圍之區隔與整合,政大法學評論,59期,民87。(7) 林勳發,保險法修正謅議,保險大道,第10期,民88。(8) 林維義,金融監理一元化與存保制度之定位探討,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3卷1期,民88。(9) 洪敏三,清償能力制度在保險企業經營策略之運用及政府之監督,保險專刊,58期,民88。(10) 施敏雄,美國銀行與證券分離制度及防火牆基本理念,台北市銀月刊,23卷6期,民81。(11) 張美琴,商業銀行兼營證券業務之法律規範,民85,東吳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2) 張國銘,淺談金融集團之監督與管理,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1卷1期,民86。(13) 許碩芬╱王俊豪,金融業務範圍自由化與保險業因應對策之檢討,保險專刊,54期,民87。(14) 黃相博,金融監理制度一元化之法制研究,1999,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5) 曾令寧、黃仁德,新式資本適足性架構、資本協定衝擊與監理資本套利,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3卷1期,民88。(16) 曾令寧、黃仁德,銀行市場風險的資本規範,存款保險資訊季,10卷1期,民85。(17) 曾令寧、黃仁德,金融集團資本適足性的評估──兼論銀行與高度槓桿機構之互動,12卷4期,民88。(18) 曾令寧、黃仁德,從巴賽爾核心原則談流動性管理,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1卷3期,民87。(19) 廖崇宏,德國企業集團法研究(上)(下),萬國法律,94、95 期,1997。(20) 劉恕華,關係企業利益輸送規範之研究,民85,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1) 蔡麗玲,英國金融監理改革計畫簡介,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4卷4期,民88。(22) 蔡麗玲,巴賽爾銀行監理委員會有效銀行監理之主要原則,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0卷4期,民86。(23) 蔣淑芬,金融集團監理法制研究,輔仁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三、 英文書籍(1) Alan Gart, Regulation, Deregulation, Reregualtion-- The Future of Banking, Insurance and Securities Industries, 1993, John Wiley & Songs Inc.(2) Banks McDowell, The Crisis of Insurance regulation, 1994, Quorum Books.(3) Bryan A. Garner, Black`s Law Dictionary (7th edition), 1999, West Publishing Co.(4) Catherine England, The Business and Regulation of Insurance, 1996, 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5) Cliford Chance, Insurance Regulation in Europe, 1993, Lloyd`s of London Press Ltd.(6) D. A. Sabalot, Butterworths Financial Service Law Handbook, 1996, Butterworths.(7) David L.Ratner, Securities Regulation ,1998, West Publish Co.(8) Digby C. Jess, Butterworths Insurance Law Handbook, 1992 ,Butterworth.(9) E. Gellhorn & W. E. Kovacic, Antitrust Law and Economics, 1994, West Publish Co.(10) FSA, 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 Meeting our responsibility, 1998.(11) G. S. Mcbain, Butterworths Banking Law Handbook, 1995, Butterworths.(12) H. Dumenz & A. Jeunmaitre, Financial regulation: From Economics analysis to practical experience, Financial Market Regulation: A partitioners perspective, 1997, Antony Rowe Ltd.(13) J.R Macey & G.P Miller,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 ,1997 , Aspen Law & Business.(14) James Maycock,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The New Phenomenon, 1986, Gower Publishing Co.(15) John D. Zelenzy, Communication Law, 1993, Wadsworth Publishing Co.(16) L.A.A Van den Berghe & K.Verwire, Creating the Future with All Finance and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 1998,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7) Michael Parkin, Economics, 1994,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18) Nadege Genetay/ Philip Molyneux ,Bancassurance, 1998, ST.MARTIN’S PRESS, INC.(19) Peter M. Lencsis, Insurance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7 Quorum Books.(20) Roger Cotterrell,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1992, Butterworth.(21) Willaim. A Lovett , Banking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 Law(4th Edition), 1997 West Publish Co.(22) Woude, Jones and Lewis, EEC Competition Law Handbook ,1993 Edition Sweet & Maxwell.四、 英文專論(1) Charles R. Macguire, Should Bank Sell Insurance? The Relationship of Section 92, the Mccarran-Ferguson Act and State Laws Restricting Bank Activity, Journal of Legislation, Vol22:19, 1996, p.19~43.(2) George A. Walker, The Law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The Next Generation, The International Lawyer, VOL.30 NO.1, spring 1996.(3) Jan-Jay Lin, The Revolu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ion-From the Aspect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NCCU Law Review, Vol. 58, 1998.(4) Kenneth J. Meier, The Politics of Insurance Regulation,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Vol.58, 1991.(5) Michael Taylor, The Joint forum Report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 Financial Regulation Report, 1998.五、 國際組織之文件報告(1)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 1997.(2)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A New Capital Adequacy Framework, 1999.(3)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 1998.(4)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A New Capital Adequacy Framework Pillar 3 Market Discipline, 2000.(5) IAIS Technical Committee, Supervisory Standard on Licensing, 1998, Report from IAIS.(6) IOSCO, Capital Adequacy Standards for Securities Firms, 1989.(7) IOSCO,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Guidance Securities Firms and Their Supervision , 1998.(8) IOSCO Technical Committee, Objective and Principle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1998.(9) Joint Forum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Document jointly released by the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 an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ion, 1999.(10) Joint Forum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Risk Concentration Principles, 1999.(11) Joint Forum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Intra-Croup Transactions and Exposures Principles, 1999.(12) OECD,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1993.(13) Tripartite Group of Bank,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Regulations, The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1995.六、 主要法規資源(一)本國法規(1) 中華民國銀行法,民86。(2) 中華民國保險法,民86。(3) 中華民國證券交易法,民86。(4) 中華民國公司法,民86。(5) 中華民國公平交易法,民80。(6) 中華民國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民84。(二)外國法規1.美國部份(1)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2)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Act(3) Federal Reserve Act(4) Financial Service Competitiveness Act.(5) Financial Service Modernization Act.(6) NAIC, Insurance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Protection Act.(7) NAIC, Risked-Based Capital(RBC) for Insurers Model Act.(8) NAIC, Insurance Holding Company System Regulatory Act.(9) United States Code(12 U.S.C)2.歐體部份(1) 73/293/EEC Directive.(2) 79/267/ EEC Directive.(3) 83/349/EEC Directive(4) 83/350/EEC Directive(5) 86/635/ EEC Directive(6) 4046/89/EEC Directive(7) 89/117/EEC Directive(8) 92/30/EEC Directive(9) 92/121/EEC Directive七、 相關網站(1) http://www.judicial.gov.tw(2) http://www.mof.gov.tw(3) http:// www.fsa.gov.jp(4) http:// www.fsa.gov.uk(5) http:// www.bis.org(6) http://www.iosco.org(7) http://www.iais.net,org(8) http://www.oecd.org(9) http://www.law.cornell.edu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