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江明修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Chiang, Min-Hsiu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許世榕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Shen, Shyh-Ro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許世榕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Shen, Shyh-Ro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01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31-Mar-2016 16:41:41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1-Mar-2016 16:41:41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1-Mar-2016 16:41:41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A2002002147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409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公共行政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問題意識 貳 研究動機 參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壹 研究方法 貳 研究流程 參 研究限制 第四節 相關文獻檢視 第二章 高級文官之甄補制度 第一節 考試制度之意義與價值 壹 考試制度之淵源 貳 考試制度之意涵 參 考試之基本要求與方法 第二節 高級文官的意涵 壹 高級文官之意義 貳 高級文官之需求 參 高級文官之甄補模式 第三節 我國高級文官之甄補 第四節 英美法日四國高級文官之甄補 壹 英國 貳 美國 參 法國 肆 日本 伍 英美法日四國高級文官甄補之特色 第三章 甲等特考之檢視 第一節 甲等特考之建置 壹 美國胡佛委員會之影響 貳 王雲五先生之構想 參 總統府臨時行政委員會之建議 肆 甲等特考之立法 第二節 甲等特考之運作 壹 應考資格 貳 考試方式 參 考試類科 肆 人力特徵 伍 分發任用 第三節 甲等特考之評估 壹 運作 貳 後續發展及廢除 參 影響 第四章 高考一級考試之檢視 第一節 高等考試體制之建立 壹 考試名稱之確定 貳 高考一級考試之立法 參 新舊高考一級考試之異同 第二節 高考一級考試之運作 壹 應考資格 貳 考試方式 參 人力特徵 肆 分發任用 第三節 高考一級考試之評估 壹 運作 貳 改進措施 第五章 訪談分析 第一節 高考一級考試發揮之功能 壹 甲等特考之功能 貳 是否能取代甲等特考 第二節 高考一級考試之檢視 壹 任用 貳 機關考慮之因素 參 機關之用人需求 肆 考試科目及方法 伍 應考資格 陸 考試及格者發展的困境 第三節 高級人力之甄補分析 壹 任用屬性及原則 貳 民間高科技管理人才之進用 參 如何進用民間高科技人才 第六章 結論 壹 研究發現 貳 改進建議方向 參 後續研究 參考書目 附錄 一、甲等特考、高考一級大事紀 二、訪談題綱與紀錄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2147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甲等特考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高考一級考試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考試制度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高級文官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我國高級文官考選制度之發展-從甲等特考到高考一級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壹、中文部分 (一)政府出版品 考試院,(民73-86),考試院施政編年錄,台北:考試院 考試院,(民87),考銓報告書,台北:考試院 考試院,(民89a),考銓詞彙,台北:考試院 考試院,(民89b),考試院統計提要,台北:考試院 考試院考技術改進委員會,(民49),中國考試制度史,台北:考試院 考試院,(民73),中華民國高普考試制度,台北::考試院 考選部,(民79a),淡樸中的剛毅-瞿韶華先生與考選行政,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民79b),中華民國考選行政概況,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民80),中華民國考選行政概況,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民81),王作榮部長立法院法制委員會專案報告,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民84),考選行政概況,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民85a),公務人員考試法修正案專輯,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民85b),考選部六年施政回顧,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民89a),挑戰與願景-吳部長挽瀾施政理念與績效,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民89b),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類科及應試科目修正原則簡報,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民89c),中華民國考選統計,台北:考選部 考選部,(民89d),國家考試未來的願景,台北:考選部 銓敘部,(民82a),歷屆公務人員甲等考試及格人員就職概況報告,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民82b),荷法德人事制度考察報告,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民86),英法德三國人事制度考察報告 ,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民89,)中華民國八十八年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民75),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一輯,台北:銓敘部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民79),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十九輯,台北:人事政局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民72),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十二輯,台北:人事政局 (二)書籍與期刊論文 蔡紹南,(民74),文官考試制度之研究,南投:作者印行 王作榮,(民85),亟待造時勢的英雄-行政、司法與文官制度,台北:時報出版社 徐有守,(民77),我國當今人事制度析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有守,(民66),中外考試制度之比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有守,(民85),考銓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有守,(民86),考銓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 定,(民85),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 定,(民73),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吳 定,(民88),公共政策,台北:華視出版社 顏秋來,(民76),我國高級文官甄補之研究,台北:育英社 許南雄,(民82),行政行為概論,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許南雄,(民89),各國人事制度,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陳炳生,(民76),新人事制度析論,台北:正中書局 郭齊家,(民83),中國古代考試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朱愛群,(民82),行政發展社會學與行政社會化,台北:三鋒出版社 楊國樞等,(民87),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張夢楷譯,(民48),美國行政改革1953-1955年第二次胡佛委員會報告,台北:世界書局 吳復新、黃一峰,(民90),評鑑中心的理論與應用-兼論高考一級考試改革方案,收錄於新世紀的行政理論與實務-張潤書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三民書局 陳德禹,(民71),中國現行公務人員考選制度的探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潤書,(民87),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顏秋來,(民76),我國高級文官甄補之研究,台北:台灣育英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雲五,(民53),岫廬論政,台北:法令月刊社 江明修主持,(民87),「建立公務人員教、考、訓、用配合制度可行性之研究」,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彙編(三),頁457-621。 江明修、蔡金火,(民88),「公務人員考試應考資格之研究」,考銓季刊,18期,頁122-149 江明修,(民89),「政權輪替、人才培養與文官體系」,載於政治變遷與文官體制研討會,頁126-149 陳金貴,(民88a),「政府再造與公共職責的探討」,考銓季刊,18期,頁58-73 陳金貴,(民88b),「人力資源發展的新趨向-公務人員職能的提昇」,公務人員月刊,40期,頁7-14 陳金貴,(民84),「全面品質管理在公共部門的應用」,行政學報,26期,頁77-108 陳金貴,(民87),結合效率與民主的人事政策-政府再造計劃的探討,公務人員月刊,28期,頁3-21 陳金貴,(民90),「國家考試委託辦理之評估研究」,九十年考選制度與政府再造研討會論文,頁1-23 陳金貴,(民85),中華民國、美國、英國三國文官制度改革之比較研究,收錄於彭錦鵬主編,文官體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蔡良文,(民89),「從政權輪替看文官體制之鞏固與發展」,載於政治變遷與文官體制研討會,頁66-105 蔡良文,(民87),行政中立與政治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良文,(民88),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謹鉞,(民82),「甲等特種考試修正之立法過程分析」,人事行政,107期,頁36-57 陳倉海,(民85),「高考分級對文官制度影響之評析」考銓季刊,7期,頁19-31 考選週刊,(民89),787期 顏秋來,(民79),「甲等特考之發展、運作及評估」,載於人事行研究發展叢書,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十九輯,頁161-224 江大樹,(民86),「我國文官政策價值觀的演進趨向」,考銓季刊,12期,頁44-52 王作榮,(民84),「文官制度與考選政策」,考銓季刊,3期,頁4-13 徐有守,(民89),「行憲前考選制度演進釋論」,考銓季刊,22期,頁41-68 徐有守,(民86),「考選制度中的幾個重要課題」,考銓季刊,10期,頁56-73 林玉鬃(民84),「慎辦考試、為國舉才」,考銓季刊,3期,頁76-85 林鍾沂,(民87),「文官甄補政策的價值意涵及其實踐」,戟於文官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36 華力進,(民71),「高級行政人員的角色與修養」,張金鑑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頁361 邱創煥,(民84),「我國文官制度的特質與影響力」,考銓季刊,2期,頁6-14 潘麗雲,(民84),「日本高級文官之考選任用與升遷培育-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之比較」,考銓季刊,4期,頁26-35 李震洲,(民90),「公務人員考試法立法受挫」,考選週刊,796期,一版 施能傑,(民88),「英美政府高級文官甄補制度」,考選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會議實錄,頁204-229 柯三吉,(民88),「我國高級公務人員甄補法制之研究」,考選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會議實錄,頁27-43 施能傑,(民90),「公務人員進用專業證照化可行性之研究」,考選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專刊,頁1-30 彭錦鵬,(民87),「高級文官甄補與培訓之結合」,文官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專刊,頁1-41 呂育誠,(民90),「公私門人才交流之研究」,考選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專刊,頁1-35 (三)學位論文 蔡金火,(民86),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蔡良文,(民75),考試權之發展與實施-甲等特考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秋來,(民75),我國高級文官甄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吳文正,(民86),國家考試制度之研究—以司法人員考試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耀庭,(民74),現行考試制度與留學生考用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士釗,(民78),我國現行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國星,(民72),我國高級行政人員有效運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邵泰福,(民82),我國文官考試制度-甲等特種考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大順,(民79),我國現行公務人員考用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華君,(民83),從考試權獨立的觀點論我國公務人員保障制度,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佩利,(民88年),我國現行文官考選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樹英,(民81年),我國現行特別人事制度之研究—以司法官與警察人員人事制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秀雀,(民85),我國現行公務人員考試方式之研究-以口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政輝,(民76),我國行政機關人才甄補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本清,(民89年),我國公務人員人事管理改革之研究—英美文官彈性管理的啟示,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幸怡,(民82),中山先生「考試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淑芬,(民89),我國公務人員考選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幸惠,(民85),我國警察人員考用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宜靜,(民89),高階行政人員核心能力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書籍與期刊論文 Rosenbloom,D.H.(1977),Federal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Politics and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N. Y.:Praeger. F.A. Nigro.( 1956),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N.Y.: Henny Haltdud Co. Rosenbloom,D.H.(1993),Public 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 Management,politics,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N.Y.:McGraw-Hill Rosenbloom,D.H.(1998),Public 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 Management,politics,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4th ed,N.Y.:McGraw-Hill Gary R. Rassel.(1999),Research Methods for Public Administrators,N. Y.:Longman. W.N.Kenneth& Y.A.Gary.(1984),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sonnel Psychology.Illinois,IRWIN. Donald E. Klingner.(1980),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Context and Stragies, New Jersey: Engl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 Joseph N. Cayer.(1980),A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N.Y.:St. Martin’s Press , Inc. Frederickson,H.George.(1980),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Alabama:The Universuty of Alabama Press OECD.,(1997),Managing the Senior Public Service,Paris:OECD John F.Mee(1956),Personnel Handbook,N. Y.:Harper&Row Publishers Ivancevich,J.M.(2001),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8thed,Mc Graw-hill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