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唐詩演變之研究:唐詩近代化特質形成初探-
作者 高大鵬
貢獻者 王夢鷗<br>羅宗濤
高大鵬
日期 1985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2:18 (UTC+8)
摘要 一、撰述之動機與全文之旨趣:
     唐代為吾國有數之盛世,亦世界文化之高峰,其聲教所被,遍及東亞,形成所謂「東亞文化圈」,為東亞各國共同之文化母體,並儼然與西方文化分庭搞禮、各領風騷。抑唐代不僅為東亞近代文化之母體,即以世界史觀而論,亦領先西方跨入近代數百年,厥為世界近代文化之先驅。蓋唐代文化多方具備近代之特質,亦且多方影響西方世界,助其擺落中古而入於近代。故不論由文化特質或中西交通以觀,唐代皆是近代文明之奪標者,其功不僅在中國、在東亞,更且深具國際性、世界性之意義。
     惟晚近西風東漸,斯文疲敝,國人震懾於聲光電化、船堅砲利,逐漸失其民族自信,中心無主,乃不免捨已徇人,事事隨西方為移轉,終至指鹿為馬,並本國歷史之真際亦不能得明確之認識矣。而西方挾其威勢之盛,更不免以「西方中心」看東方世界,動輒判中國為中古,非藉西方文化之外鑠不足以躋入近代世界之林。列強之凌人如彼,國人之自貶如此,風會所趨,莫之能禦,近百年來之中國研究,遂深陷於「西方中心」論之泥沼中,愈不能自拔矣。
     雖然,學術之真理終不可久掩於現實利害之下,西方青年一代學者由實事求是之深入研究中,久而發現「西方中心論」之偏頗,乃漸能跳出前輩「中國通」之窠臼,「以物觀物」、以中國論中國。八○年代以來,已漸能為持平之論,不復以中國為西方之回應而存在,不復以傳統與現代為互不相容之敵體,尤不敢再為帝國主義思想覓藉口,其卓然有識者,更進而試圖建立以中國為本位之中國歷史觀。其事雖在萌櫱,方興未艾,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世界學術脈動所趨,終將使中國歷史真相大白,而能為正確之斷代與平允之詮釋,此一代之盛事也,吾人拭目以待之可也。
     惟西方學者之中國研究,仍集中於現代史之範圍,對中國近代化之本源迄未有根本之認識。彼等雖能悟及中國自有其推陳出新之內在動力,然於此內在動力之來源並無深入之體認。惟此事或永不能期待於外國學者,而必須「反求諸已」,由垂直之歷史研究與水平之文化比較,乃能識其大體,明其會通,進而察知中國近代化之質性,有其普遍性亦有其特殊性,與西方近代化相比較,其利弊得失之間,可深思者多矣。
     二、內容提要
     本論文斷唐代為中國正式近代化之開始,由唐詩中具有近代文明精神之特質以證明之。其基本方法,在以史明詩,復以詩證史。兼具外緣研究與內緣研究,兩種途徑。第一章緒論,首斷唐代為吾國近世之開始,亦世界近世之先進。蓋西方之言近代化者,首推黑格爾、麥偉伯及索羅金等人。彼以客觀化、理性化、世俗化及實感化為近代文明之特質,而唐代文化實已充分顯示此等特質,較文藝復興更早約七、八百年邁入此等境界矣。唐代近代化之內容與西方不盡相同,乃就基本原則而論,實處處與之暗合。惟向來學者多由政治、經濟、社會、學術思想等方面以比較,然而中西雙方之歷史內容固不可能相同,執實以論,不免治絲益棼。而言為心聲、詩以言志,由詩文可以透視一時代文化精神意趣,而不為表面事項所拘。所謂超以象外,得其環中。中區玄覽,以應無窮。以史明詩、以詩證史、詩史互證,固當代觀念史之所擅勝場者也。本論文欲就唐史以明唐詩,復由唐詩以證唐代文化之歷史意義,蓋亦有得於觀念史之啟發者實多。
     第二章「集團文學之延續與突破」:李唐之建國,制度多取諸北朝而文華多承自江左。南朝風流允為太宗所好,故自其為秦王始,即大開館閣、廣招學士,文學集團之模式視南朝有加無已,而集團文學之特質亦相沿而勿替。故初唐詩文之風實為六朝之延續,所謂君主好文、佞人詞麗,翰林之作,典麗工巧,重形式、技巧而輕情志、內容,集團性高於個人性,要為一種客觀主義與形式主義。館閣之風影響科場,而科場乃成官場之反映。久而詩律普及,技巧精熟,民間文風大開、作者益眾,漸不復為形式所拘、技巧所縛,個性乃得解放、風格尤趨多元、情志愈見抒發,則六朝集團文學之模式終為所破,而唐人之新聲豁然以出。
     第三章「普遍人性之肯定與個人風格之發揚」:隋創進士科而不能得人,蓋以君主猜忌之意刻,而反智之情深,故隋之藝文無足稱者。唐初君臣以亡隨為鑒,反其道而行,力行仁信,其「人之概念」大幅提高,乃使科舉大見機用,其求才也殷,其得人也眾。進士科促進社會流動之活絡,使寒素上遂,人才競出,蓋亦有得於太宗之平民意識與才能主義。而太宗復銳意減除門第勢力,打破集團壟斷,獎進個人、抑制朋黨;集團勢力既遭忌,個人之才具乃見重,其消長之勢,實大有利於個人(文學)風格之發揚。個人性取代集團性、普遍性淹沒階層性,蓋亦政風影響文風之自然結果也。
     第四章「社會流動與文化流動」:唐初君臣相得,情同一體,君臣之際頗以真性情相接,貞觀朝風影響繼體之君,故唐世朝儀疏簡不隔。朝風疏簡有利於文風開放,而唐世君主尊重諍諫更促成言論自由及雅俗相化。蓋士人「以詩為諫」蔚為風尚,作民喉舌視為天職,故其詩歌,反映民俗。而仕子出身民間,藉科舉而上達,其身分介乎上下之間,見於詩文製作者,乃能同時兼及形式主義與平民精神,雅俗之界遂以突破、士庶之分遂以漸泯。初唐以降律體與樂府頗呈融合之勢,其文化流動蓋亦社會流動暢遂之直接反映也。
     第五章「由政治文化背景看唐詩典範精神之成立」:太宗以納諫開唐世政治自律之風,君權所受限制實較他代為多。納諫化為客觀制度,一方面提高士人之言權,且亦養成唐人重法守法之精神。此一尚法精神由政治影響及於文化各層面,舉凡書畫、史學無不尚法,律令之學亦登峰造極。尚法重律之風內化為文學中之客觀精神,乃成唐代文學之重要特質。而唐人以混一宇內,光被四夷,其立國精神積極奮發,已非六朝所及。唐初君臣頗致力於立典訂律,雖不免矜張造做、粉飾太平,然以立國所需,故其建立典章垂型萬世之志實深具理想性與建設性,視南朝消極拘忌之意乃遠為積極矣。唐代雖承繼六朝以來聲病之考究而成律體,而以立國精神不同,故唐詩之律法實已轉消極為積極,自有其正面建立典範之志意存焉。是以大唐新體詩未可全視為南朝詩之延續,而自有其獨特之精神意趣,及劃時代之歷史意義。
     第六章「唐詩凡俗化之特質」:唐代因經濟繁榮、教育普及,與乎進士科之發達,在在助長詩風之全面發展。隨社會流動之暢旺,唐詩於初盛唐間實已臻「普遍參與」之境,人無分男女、士庶、僧俗、華夷皆能為詩,其事有若現代之「大眾傳播」者然,浸然形成所謂「全民文化」。由於全民參與創作,而詩歌之真生命以出,遂不復受制於科場,而漸成獨立之發展。不惟創作獨立,而詩文評亦漸獨立,士子收名定價,往往須視其普及之程度為轉移。士子出身民間,為民喉舌,更有意改良民歌與俗同化,為溝通雅俗,使上下相聞,無形間乃使詩歌趨向口語化發展。唐代社會富裕,士庶之分漸泯,中唐以降詩歌尤好俗調,以描寫城巿庶民生活、歌詠物質文明。生活重享受,詩歌亦由生活藝術之摩寫而本身亦成為生活之藝術。為生活而生活,為藝術而藝術之作遂以成風。故文學之凡俗化反有助於文學之唯美化,大眾文學與唯美文學間之辯證性關係,頗與近代歐洲文學發展相類,特歐洲文學發展至此已是十九世紀間事,去晚唐蓋已千年矣。
     第七章「唐詩客觀化特質」:唐代制度優美深具客觀精神,政權之分化獨立足見為近代之表徵。唐人富於實踐理性,能將理性客觀化為法令制度,亦能將其感性客觀化為詩文制作。政治透過科舉內化為士人之習性,其詩文制作自亦表現出客觀精神,故政事與文學實為一體之兩面,同為唐人客觀精神之具體實踐。唐人尚法,乃由方法論之研索而為新典範之建立,近體之作因以產生,而杜詩乃成此新典範之代表,律體更為客觀精神之最高表現。唐人方法意識強烈,書畫、史學、律學無不如此,詩學亦不例外,「詩格」之發達允稱一代之盛,詩學方法論亦終脫離科場而呈獨立自律之發展。至於詩歌本身,則格律之外,又崇尚意象之客觀呈現,求不落於主觀之言詮。王維、杜甫、韓門詩人,以至李賀、李商隱等皆嘗致力於此「意象主義」之開拓,遂使唐詩步步趨向額觀發展之極致。可注意者,客觀主義、意象主義正為西方現代詩之先導,而唐詩領先約千年以上。詩文評之意象化西方至十九世紀乃成,視唐代亦屬後進。唐人以意象詩論詩之風,西方遲至本世紀初乃見,凡此皆可證明唐詩近代化之早熟。再者,唐代有大量社會詩,尤具客觀性與實存性,與西方近代社會主義文學之精神亦若合符節。社會詩中變絕對精神(國際主義)為客觀精神(國粹主義),尤為近代文化之一大特徵。至於由唐詩「文學中之理性」演變為宋詩「理性中之文學」,則尤屬文學史中至堪玩味之課題也。
     第八章「唐詩實感性之特質」:重視實感(感官經驗)為近代文明之特質,而唐詩於感官經驗實有充實光輝之表現。大抵盛唐以前詩重視聽二境,為「觀想詩」,中晚唐以降則漸重香、味、觸等實感之境,為一種「實感詩」。實感由附庸蔚為大國,唐詩感官性之豐富亦歷代之冠。不惟感性發達,中唐以還,其詩且能「六根互用」、「官知交融」達成感官經驗之整合,此事西方至十七世紀「玄學詩人」始發其端,降及二十世紀乃蔚為風尚,群趨以赴,以感官之整合為現代詩之最高祈響,而唐詩乃成之於千餘年前,不謂之現代詩之先驅者可乎?唐詩實感性之發達,除詩歌本身發展之內在脈絡外,實與唐人生活有莫大關係。蓋唐人頗耽聲色之娛,林園之精麗尤見其生活藝術之考究。而唐世以道教為國教,唐世道教頗重感官經驗,士大夫服鍊之風烈於江左,女冠服用之精、俗情之深亦頗助長道教之實感態度。宗教生活化、生活藝術化,流風所被,乃使大唐文化成為一種「實感文化」,其事正與近四百年西方文明之發展合轍,蓋實感也者正為近代文明之特質,而異於中古,下啟乎現代。文學反映文化,是以不僅唐詩為現代詩之先驅,而大唐文化尤為近代文明之先進,可謂信而有徵,有不容忽略、抹殺者存焉。
     結語:當代西方學者咸以文藝復興時代為近代之伊始,上變中古之風,下開現代世界。然歸納其說,則吾唐早已具備近代特徵且有以過之——客觀化、理性化、凡俗化、實感化,皆視西方為先進。今史學家往往斷宋為中國近代之始,由政治詩文以觀,則唐代之近代化程度大有過於後代者,本文特為拈出,表明有唐為吾國乃至世界近代化之大關鍵。近代化不必等於西化,古今亦不須互相為敵,知中國自有其內在發展之動力,則商量舊學、培養新知,或可為中國化之現代化提供一平和中正之線索,斯述者望外之幸焉。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夢鷗<br>羅宗濤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高大鵬zh_TW
dc.creator (作者) 高大鵬zh_TW
dc.date (日期) 198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6 17:02:18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6 17:02:1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2:1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0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586-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一、撰述之動機與全文之旨趣:
     唐代為吾國有數之盛世,亦世界文化之高峰,其聲教所被,遍及東亞,形成所謂「東亞文化圈」,為東亞各國共同之文化母體,並儼然與西方文化分庭搞禮、各領風騷。抑唐代不僅為東亞近代文化之母體,即以世界史觀而論,亦領先西方跨入近代數百年,厥為世界近代文化之先驅。蓋唐代文化多方具備近代之特質,亦且多方影響西方世界,助其擺落中古而入於近代。故不論由文化特質或中西交通以觀,唐代皆是近代文明之奪標者,其功不僅在中國、在東亞,更且深具國際性、世界性之意義。
     惟晚近西風東漸,斯文疲敝,國人震懾於聲光電化、船堅砲利,逐漸失其民族自信,中心無主,乃不免捨已徇人,事事隨西方為移轉,終至指鹿為馬,並本國歷史之真際亦不能得明確之認識矣。而西方挾其威勢之盛,更不免以「西方中心」看東方世界,動輒判中國為中古,非藉西方文化之外鑠不足以躋入近代世界之林。列強之凌人如彼,國人之自貶如此,風會所趨,莫之能禦,近百年來之中國研究,遂深陷於「西方中心」論之泥沼中,愈不能自拔矣。
     雖然,學術之真理終不可久掩於現實利害之下,西方青年一代學者由實事求是之深入研究中,久而發現「西方中心論」之偏頗,乃漸能跳出前輩「中國通」之窠臼,「以物觀物」、以中國論中國。八○年代以來,已漸能為持平之論,不復以中國為西方之回應而存在,不復以傳統與現代為互不相容之敵體,尤不敢再為帝國主義思想覓藉口,其卓然有識者,更進而試圖建立以中國為本位之中國歷史觀。其事雖在萌櫱,方興未艾,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世界學術脈動所趨,終將使中國歷史真相大白,而能為正確之斷代與平允之詮釋,此一代之盛事也,吾人拭目以待之可也。
     惟西方學者之中國研究,仍集中於現代史之範圍,對中國近代化之本源迄未有根本之認識。彼等雖能悟及中國自有其推陳出新之內在動力,然於此內在動力之來源並無深入之體認。惟此事或永不能期待於外國學者,而必須「反求諸已」,由垂直之歷史研究與水平之文化比較,乃能識其大體,明其會通,進而察知中國近代化之質性,有其普遍性亦有其特殊性,與西方近代化相比較,其利弊得失之間,可深思者多矣。
     二、內容提要
     本論文斷唐代為中國正式近代化之開始,由唐詩中具有近代文明精神之特質以證明之。其基本方法,在以史明詩,復以詩證史。兼具外緣研究與內緣研究,兩種途徑。第一章緒論,首斷唐代為吾國近世之開始,亦世界近世之先進。蓋西方之言近代化者,首推黑格爾、麥偉伯及索羅金等人。彼以客觀化、理性化、世俗化及實感化為近代文明之特質,而唐代文化實已充分顯示此等特質,較文藝復興更早約七、八百年邁入此等境界矣。唐代近代化之內容與西方不盡相同,乃就基本原則而論,實處處與之暗合。惟向來學者多由政治、經濟、社會、學術思想等方面以比較,然而中西雙方之歷史內容固不可能相同,執實以論,不免治絲益棼。而言為心聲、詩以言志,由詩文可以透視一時代文化精神意趣,而不為表面事項所拘。所謂超以象外,得其環中。中區玄覽,以應無窮。以史明詩、以詩證史、詩史互證,固當代觀念史之所擅勝場者也。本論文欲就唐史以明唐詩,復由唐詩以證唐代文化之歷史意義,蓋亦有得於觀念史之啟發者實多。
     第二章「集團文學之延續與突破」:李唐之建國,制度多取諸北朝而文華多承自江左。南朝風流允為太宗所好,故自其為秦王始,即大開館閣、廣招學士,文學集團之模式視南朝有加無已,而集團文學之特質亦相沿而勿替。故初唐詩文之風實為六朝之延續,所謂君主好文、佞人詞麗,翰林之作,典麗工巧,重形式、技巧而輕情志、內容,集團性高於個人性,要為一種客觀主義與形式主義。館閣之風影響科場,而科場乃成官場之反映。久而詩律普及,技巧精熟,民間文風大開、作者益眾,漸不復為形式所拘、技巧所縛,個性乃得解放、風格尤趨多元、情志愈見抒發,則六朝集團文學之模式終為所破,而唐人之新聲豁然以出。
     第三章「普遍人性之肯定與個人風格之發揚」:隋創進士科而不能得人,蓋以君主猜忌之意刻,而反智之情深,故隋之藝文無足稱者。唐初君臣以亡隨為鑒,反其道而行,力行仁信,其「人之概念」大幅提高,乃使科舉大見機用,其求才也殷,其得人也眾。進士科促進社會流動之活絡,使寒素上遂,人才競出,蓋亦有得於太宗之平民意識與才能主義。而太宗復銳意減除門第勢力,打破集團壟斷,獎進個人、抑制朋黨;集團勢力既遭忌,個人之才具乃見重,其消長之勢,實大有利於個人(文學)風格之發揚。個人性取代集團性、普遍性淹沒階層性,蓋亦政風影響文風之自然結果也。
     第四章「社會流動與文化流動」:唐初君臣相得,情同一體,君臣之際頗以真性情相接,貞觀朝風影響繼體之君,故唐世朝儀疏簡不隔。朝風疏簡有利於文風開放,而唐世君主尊重諍諫更促成言論自由及雅俗相化。蓋士人「以詩為諫」蔚為風尚,作民喉舌視為天職,故其詩歌,反映民俗。而仕子出身民間,藉科舉而上達,其身分介乎上下之間,見於詩文製作者,乃能同時兼及形式主義與平民精神,雅俗之界遂以突破、士庶之分遂以漸泯。初唐以降律體與樂府頗呈融合之勢,其文化流動蓋亦社會流動暢遂之直接反映也。
     第五章「由政治文化背景看唐詩典範精神之成立」:太宗以納諫開唐世政治自律之風,君權所受限制實較他代為多。納諫化為客觀制度,一方面提高士人之言權,且亦養成唐人重法守法之精神。此一尚法精神由政治影響及於文化各層面,舉凡書畫、史學無不尚法,律令之學亦登峰造極。尚法重律之風內化為文學中之客觀精神,乃成唐代文學之重要特質。而唐人以混一宇內,光被四夷,其立國精神積極奮發,已非六朝所及。唐初君臣頗致力於立典訂律,雖不免矜張造做、粉飾太平,然以立國所需,故其建立典章垂型萬世之志實深具理想性與建設性,視南朝消極拘忌之意乃遠為積極矣。唐代雖承繼六朝以來聲病之考究而成律體,而以立國精神不同,故唐詩之律法實已轉消極為積極,自有其正面建立典範之志意存焉。是以大唐新體詩未可全視為南朝詩之延續,而自有其獨特之精神意趣,及劃時代之歷史意義。
     第六章「唐詩凡俗化之特質」:唐代因經濟繁榮、教育普及,與乎進士科之發達,在在助長詩風之全面發展。隨社會流動之暢旺,唐詩於初盛唐間實已臻「普遍參與」之境,人無分男女、士庶、僧俗、華夷皆能為詩,其事有若現代之「大眾傳播」者然,浸然形成所謂「全民文化」。由於全民參與創作,而詩歌之真生命以出,遂不復受制於科場,而漸成獨立之發展。不惟創作獨立,而詩文評亦漸獨立,士子收名定價,往往須視其普及之程度為轉移。士子出身民間,為民喉舌,更有意改良民歌與俗同化,為溝通雅俗,使上下相聞,無形間乃使詩歌趨向口語化發展。唐代社會富裕,士庶之分漸泯,中唐以降詩歌尤好俗調,以描寫城巿庶民生活、歌詠物質文明。生活重享受,詩歌亦由生活藝術之摩寫而本身亦成為生活之藝術。為生活而生活,為藝術而藝術之作遂以成風。故文學之凡俗化反有助於文學之唯美化,大眾文學與唯美文學間之辯證性關係,頗與近代歐洲文學發展相類,特歐洲文學發展至此已是十九世紀間事,去晚唐蓋已千年矣。
     第七章「唐詩客觀化特質」:唐代制度優美深具客觀精神,政權之分化獨立足見為近代之表徵。唐人富於實踐理性,能將理性客觀化為法令制度,亦能將其感性客觀化為詩文制作。政治透過科舉內化為士人之習性,其詩文制作自亦表現出客觀精神,故政事與文學實為一體之兩面,同為唐人客觀精神之具體實踐。唐人尚法,乃由方法論之研索而為新典範之建立,近體之作因以產生,而杜詩乃成此新典範之代表,律體更為客觀精神之最高表現。唐人方法意識強烈,書畫、史學、律學無不如此,詩學亦不例外,「詩格」之發達允稱一代之盛,詩學方法論亦終脫離科場而呈獨立自律之發展。至於詩歌本身,則格律之外,又崇尚意象之客觀呈現,求不落於主觀之言詮。王維、杜甫、韓門詩人,以至李賀、李商隱等皆嘗致力於此「意象主義」之開拓,遂使唐詩步步趨向額觀發展之極致。可注意者,客觀主義、意象主義正為西方現代詩之先導,而唐詩領先約千年以上。詩文評之意象化西方至十九世紀乃成,視唐代亦屬後進。唐人以意象詩論詩之風,西方遲至本世紀初乃見,凡此皆可證明唐詩近代化之早熟。再者,唐代有大量社會詩,尤具客觀性與實存性,與西方近代社會主義文學之精神亦若合符節。社會詩中變絕對精神(國際主義)為客觀精神(國粹主義),尤為近代文化之一大特徵。至於由唐詩「文學中之理性」演變為宋詩「理性中之文學」,則尤屬文學史中至堪玩味之課題也。
     第八章「唐詩實感性之特質」:重視實感(感官經驗)為近代文明之特質,而唐詩於感官經驗實有充實光輝之表現。大抵盛唐以前詩重視聽二境,為「觀想詩」,中晚唐以降則漸重香、味、觸等實感之境,為一種「實感詩」。實感由附庸蔚為大國,唐詩感官性之豐富亦歷代之冠。不惟感性發達,中唐以還,其詩且能「六根互用」、「官知交融」達成感官經驗之整合,此事西方至十七世紀「玄學詩人」始發其端,降及二十世紀乃蔚為風尚,群趨以赴,以感官之整合為現代詩之最高祈響,而唐詩乃成之於千餘年前,不謂之現代詩之先驅者可乎?唐詩實感性之發達,除詩歌本身發展之內在脈絡外,實與唐人生活有莫大關係。蓋唐人頗耽聲色之娛,林園之精麗尤見其生活藝術之考究。而唐世以道教為國教,唐世道教頗重感官經驗,士大夫服鍊之風烈於江左,女冠服用之精、俗情之深亦頗助長道教之實感態度。宗教生活化、生活藝術化,流風所被,乃使大唐文化成為一種「實感文化」,其事正與近四百年西方文明之發展合轍,蓋實感也者正為近代文明之特質,而異於中古,下啟乎現代。文學反映文化,是以不僅唐詩為現代詩之先驅,而大唐文化尤為近代文明之先進,可謂信而有徵,有不容忽略、抹殺者存焉。
     結語:當代西方學者咸以文藝復興時代為近代之伊始,上變中古之風,下開現代世界。然歸納其說,則吾唐早已具備近代特徵且有以過之——客觀化、理性化、凡俗化、實感化,皆視西方為先進。今史學家往往斷宋為中國近代之始,由政治詩文以觀,則唐代之近代化程度大有過於後代者,本文特為拈出,表明有唐為吾國乃至世界近代化之大關鍵。近代化不必等於西化,古今亦不須互相為敵,知中國自有其內在發展之動力,則商量舊學、培養新知,或可為中國化之現代化提供一平和中正之線索,斯述者望外之幸焉。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論文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集團文學之延續與突破
     第一節 太宗開啟唐代文運之貢獻
     第二節 太宗開文學館之經過
     第三節 南朝文風之延續與克制
     第四節 館閣文學之發展
     第五節 翰林院之成立及其格調
     第六節 館閣文學之技藝性與集團性特質
     第七節 學士基本性格:集團性與技術性之傳承
     第八節 學士才調貴敏速
     第九節 館閣學士之風延及科舉
     第十節 集團文學以中立無個性為貴
     第十一節 科場風習為官場之反映
     第十二節 集團文學之突破
     第三章 普遍人性之肯定與個人風格之發揚
     第一節 隋創科舉而不能信民得人
     第二節 唐初君臣以隋為鑒力行仁信
     第三節 貞觀一朝「人之概念」提高
     第四節 進士科對社會流動之影響
     第五節 太宗之平民意識與才能主義
     第六節 關中本位之突破與新舊勢力之移轉
     第七節 集團勢力之遭忌與個人才具之見重
     第八節 集團勢力之見黜有助於文學上個人風格之發揚
     第四章 社會流動與文化流動
     第一節 初唐律體與樂府之結合
     第二節 雅俗界線破於唐初
     第三節 君臣相得為朝野流動之先導
     第四節 「君臣一體」形於制度
     第五節 唐初君臣以真性情相接
     第六節 貞觀朝風影響繼體之君
     第七節 太宗求治之亟影響科舉至鉅
     第八節 中央與地方連成一氣
     第九節 考試制度之獨立化與社會流動之自動化
     第十節 唐世朝風疏簡不隔
     第十一節 朝風疏簡有利於文風解放
     第十二節 「以詩為諫」有利於言論自由及雅俗相化
     第五章 由政治文化背景看唐詩典範精神之成立
     第一節 太宗納諫開唐世君主自律之風
     第二節 君權所受客觀之限制甚多
     第三節 帝王容忍言權伸張
     第四節 君主納諫化為客觀制度
     第五節 唐人普遍重法守法
     第六節 尚法精神由政治影響於文化各層面
     第七節 唐世重律學修刑書
     第八節 崇法尚律內化為文學中之客觀精神
     第九節 唐人尚法重律有其積極樹立典型之意
     (一) 立典訂律為立國所需深具理想性與建設性
     (二) 唐人立典之意態視南朝為積極
     第十節 尊崇禮學為唐世風尚
     第十一節 史學中之禮法精神
     第十二節 唐代文學自有建立典範之積極性
     第十三節 唐代文學能合凡俗性與客觀性為一
     第十四節 新體詩成立之歷史意義
     第六章  唐詩凡俗化之特質
     第一節 唐詩已臻「普遍參與」之境
     第二節 詩歌漸趨獨立發展
     第三節 唐詩傳播之深廣達成雅俗之互動
     第四節 雅俗之畛域漸泯
     第五節 以詩化俗文衡下移
     第六節 上層文化與大眾文化之辯證性
     第七節 改良民歌與俗同化
     第八節 詩歌趨於口語化
     第九節 詩歌口語化有助於溝通雅俗
     第十節 晚唐詩好用俗調
     第十一節 詩至晚唐而士庶之分漸泯
     第十二節 以詩描寫生活之藝術
     第十三節 為詩而詩為生活而生活
     第十四節 從情景交融至心物交感
     第十五節 因物明心:城巿文明與庶民生活
     第十六節 詩歌本身漸成生活之藝術
     第十七節 唐詩發達之經濟基礎
     第十八節 唐詩發達之教育基礎
     第十九節 風俗侈靡影響詩歌
     第七章 唐詩客觀化之特質
     第一節 唐代制度深具客觀精神
     第二節 政權之分化獨立為近代之表徵
     第三節 唐人富於實踐理性
     第四節 政事與文學為客觀精神之一體兩面
     第五節 由方法論建立新典範
     第六節 杜詩成為唐詩新典範之代表
     第七節 律詩為客觀精神之最高表現
     第八節 唐人之方法意識強烈
     第九節 由史學看唐人方法論之講求
     第十節 詩學方法論之自律性發展
     第十一節 「文學中之理性」漸臻成熟
     第十二節 「意象主義」之發展
     (一) 王維
     (二) 杜甫
     (三) 實體字加繁
     (四) 韓派詩人
     (五) 李賀
     (六) 李商隱
     第十三節 意象詩為現代詩之先導
     第十四節 詩文評之意象化
     第十五節 西方至現代始見意象化之批評
     第十六節 西方至本世紀始見以意象詩論詩
     第十七節 詩為生活之藝術、純粹之存在
     第十八節 社會詩之客觀性與實存性
     第十九節 絕對精神變為客觀精神
     第二十節 由「文學中之理性」至「理性中之文學」
     第八章 唐詩實感性之特質
     第一節 唐詩感性之新發展
     第二節 文化三型
     第三節 由林園看唐人生活藝術
     第四節 唐人耽好聲色之娛
     第五節 女冠服用精、俗情深
     第六節 唐世道教重感官經驗
     第七節 士大夫好服鍊
     第八節 唐世道教為一種實感文化
     第九節 宗教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第十節 六根互用、官知交融
     第十一節 中晚唐詩中人工美與感覺性豐富
     第十二節 實感詩蔚為大國
     第十三節 詞以實感性為本色
     第十四節 詞之意態與戲曲小說相接
     第十四節 唐詩於現代文學為先進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10en_US
dc.title (題名) 唐詩演變之研究:唐詩近代化特質形成初探-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