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魏晉知識分子道家意識之研究
作者 張釩星
貢獻者 羅宗濤
張釩星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3:05 (UTC+8)
摘要 研究思想史,是了解一個國家文化現象的最佳方法之一。在中國歷代諸思想中,最能夠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現象者,應首推為儒家思想。然一般人又說,中國文化現象之特色,以一言蔽之,是「表儒裹道」。此即表示:中國文化現象之外表,雖以儒家思想為宗旨,然中國人民的精神內面世界,卻深受道家思想之支配。故除了儒家思想以外,對道家思想之認識與了解,就身為韓國人之筆者而言,實能給予體認中國文化另一重要本質之良好機會。
     在中國思想演變的過程中,漢末魏晉時代正值社會主流思想由儒家轉而走向道家,是中國歷史上鮮見以道家思想為主要潮流的局面。因此,筆者對此一時代思想轉變過程發生濃厚的興趣。職是之故,曾在碩士修業期間,以「魏晉清談轉變之研究」為題目,嘗試考察道家思想對中國社會上帶來的特殊面貌。然而那篇論文雖有助於略窺中國文化現象之一斑,卻仍有如下的缺點:(一)當時採取「思想史轉變」的觀點,並且側重思想外在研究法,因而無法明確的把握住道家思想在魏晉社會上所顯現的本質;(二)研究範圍僅局限於魏初至魏晉更迭之際,故不易透視魏晉道家思潮之大體。基於此等疏漏,筆者遂以「魏晉知識分子道家意識之研究」為題,從而研究魏晉知識分子在道家思想薰陶之下,所形成的新價值體系、意識傾向以及行為形態。本篇論文共分七章,其大略如下:
     第一章:緒論。論述動機、方法、討論範圍,以及概念界定。
     第二章:共分為三節。論述儒家思想在漢代社會上之地位與其式微之過程。由思想內在與外在兩方面來考察儒家思想之衰退與道家思想之抬頭。
     第三章:共分為三節。論述漢魏之際學術自由風氣之概況以及在道家玄風之下,當時知識分子對傳統儒家學說,如何加以重新解釋或修正。
     第四章:共分為三節。首先論述儒家倫理規範漸趨教條化、虛偽化所顯現的人性約束之情形,再由魏晉知識分子的言論與行為兩方面探討「人性開放」之諸面貌以及其所標榜的精神本質。
     第五章:共分為三節。由論述知識分子與現實政治社會之結合所帶來的精神上及實質上的迫害,進而由他們個體處世之道與對現實政治社會之改革主張,探討他們如何擺脫此種心理桎梏。
     第六章:共分為三節。首先論述道家思潮極度發展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再討論當時知識分子如何調和儒家與道家,藉以解除道家思潮畸型發展所引起的思想矛盾。
     第七章:結論
     由於筆者才疏學淺,且表達能力有限,固難免有疏失之處,尚祈各位師長寬容為懷並加以指正為感。筆者承蒙羅師宗濤殷切指導,才能順利完成本論文,滿懷感謝,在此謹致誠懇的敬意和謝意。此外,也非常感謝修業期間各位師長的諄諄教誨,以及各位同學給予我鼓勵與協助。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1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羅宗濤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釩星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釩星zh_TW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6 17:03:05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6 17:03:0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3:0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001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595-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研究思想史,是了解一個國家文化現象的最佳方法之一。在中國歷代諸思想中,最能夠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現象者,應首推為儒家思想。然一般人又說,中國文化現象之特色,以一言蔽之,是「表儒裹道」。此即表示:中國文化現象之外表,雖以儒家思想為宗旨,然中國人民的精神內面世界,卻深受道家思想之支配。故除了儒家思想以外,對道家思想之認識與了解,就身為韓國人之筆者而言,實能給予體認中國文化另一重要本質之良好機會。
     在中國思想演變的過程中,漢末魏晉時代正值社會主流思想由儒家轉而走向道家,是中國歷史上鮮見以道家思想為主要潮流的局面。因此,筆者對此一時代思想轉變過程發生濃厚的興趣。職是之故,曾在碩士修業期間,以「魏晉清談轉變之研究」為題目,嘗試考察道家思想對中國社會上帶來的特殊面貌。然而那篇論文雖有助於略窺中國文化現象之一斑,卻仍有如下的缺點:(一)當時採取「思想史轉變」的觀點,並且側重思想外在研究法,因而無法明確的把握住道家思想在魏晉社會上所顯現的本質;(二)研究範圍僅局限於魏初至魏晉更迭之際,故不易透視魏晉道家思潮之大體。基於此等疏漏,筆者遂以「魏晉知識分子道家意識之研究」為題,從而研究魏晉知識分子在道家思想薰陶之下,所形成的新價值體系、意識傾向以及行為形態。本篇論文共分七章,其大略如下:
     第一章:緒論。論述動機、方法、討論範圍,以及概念界定。
     第二章:共分為三節。論述儒家思想在漢代社會上之地位與其式微之過程。由思想內在與外在兩方面來考察儒家思想之衰退與道家思想之抬頭。
     第三章:共分為三節。論述漢魏之際學術自由風氣之概況以及在道家玄風之下,當時知識分子對傳統儒家學說,如何加以重新解釋或修正。
     第四章:共分為三節。首先論述儒家倫理規範漸趨教條化、虛偽化所顯現的人性約束之情形,再由魏晉知識分子的言論與行為兩方面探討「人性開放」之諸面貌以及其所標榜的精神本質。
     第五章:共分為三節。由論述知識分子與現實政治社會之結合所帶來的精神上及實質上的迫害,進而由他們個體處世之道與對現實政治社會之改革主張,探討他們如何擺脫此種心理桎梏。
     第六章:共分為三節。首先論述道家思潮極度發展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再討論當時知識分子如何調和儒家與道家,藉以解除道家思潮畸型發展所引起的思想矛盾。
     第七章:結論
     由於筆者才疏學淺,且表達能力有限,固難免有疏失之處,尚祈各位師長寬容為懷並加以指正為感。筆者承蒙羅師宗濤殷切指導,才能順利完成本論文,滿懷感謝,在此謹致誠懇的敬意和謝意。此外,也非常感謝修業期間各位師長的諄諄教誨,以及各位同學給予我鼓勵與協助。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論文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漢魏之際道家意識萌芽之背景--從儒家思想衰退談起:
     第一節 儒家思想在漢代社會上之地位
     第二節 儒家思想衰退之內在因素
     第三節 儒家思想衰退之外在因素
     第三章 魏晉道家意識之類型(一)
     引論
     第一節 漢魏之際學術開放之欲求
     第二節 正始玄風與儒、道問題
     第三節 正始玄風在學術上之得失
     第四章 魏晉道家意識之類型(二)
     引論
     第一節 人性開放之欲求
     第二節 魏晉知識分子人性開放言論之分析
     第三節 魏晉知識分子人性開放行為之分析
     第五章 魏晉道家意識之類型(三)
     引論
     第一節 解脫險惡政局之欲求
     第二節 魏晉知識分子「逃避現實」意識之考察
     第三節.魏晉知識分子「理想政治社會」模式之考察
     第六章 魏晉道家意識之修正
     引論
     第一節 道家意識修正之欲求
     第二節 郭象莊子注所現「自然」與「名教」之調和
     第三節 魏晉知識分子「出仕」與「隱逸」之調和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書目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19en_US
dc.title (題名) 魏晉知識分子道家意識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