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唐代書風衍嬗之研究
作者 陳欽忠
貢獻者 王靜芝<br>于大成
陳欽忠
日期 1990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3:27 (UTC+8)
摘要 書法在吾國文化體系中始終未受外來文化感染,而能以獨特之藝術形態表現其高度文化精神,甚至應歷數千年而不衰。今獨取有唐一代為古今書法分水嶺,以考其衍嬗之跡,以探索其絲華競陳之現象背後,究有若何美學意薀,應幾以小見大,就近及遠。
     第一章南北書第的頡頏-唐代書第興起的淵源。唐代書法的成就直接魏晉南北朝書法獨立時期帖學之成就而來,故於南方之適時趨變與北方之遵古保守作一較論,以期了解兩種文化接觸後所產生的新趨向。
     第二章客觀化模式化書風之建立-初唐典範楷書的形成。唐初以文治國,帝王首尊二王帖學優勢而為顯學,太宗雖作意力貶獻之,仍難掩時人之所好,於是二王並駕,兼掩南北矣。當其時,書論之客觀意識強烈,於方法學之討論亦有過於前代者,初唐四家,堪為表率。
     第三章蘭亭遺韻的延續興衝決。初唐太宗獨好蘭亭,諸臣工莫不受其督教,上下同風。王懷仁集王書刻碑,更唐世行書之法,惟未法則不免於院體之誚。盛唐李邕之剛勁雄健,中唐顏真卿之肥勁圓心,皆能直接蘭亭而有所衝決。
     第四章浪漫主義的高峰-盛唐草書的突破。盛唐國運開拓,基於勢忙為美之理想,書家強烈擴張自我,強調非理性精神,未達書法於抽象之境,或開藝術表演之風,乃有張旭獨具之美感與懷素別具之揮趣,而為後世乃至世界藝壇所注意並論列之。
     第五章唐代典型書第的完成-中唐社會轉型後的新書第。中唐社會型態變遷,顏真卿以藑屬之資適時渭融時代種種不競之局,另創「顏體」書法流派,以其有別於江左第流也,於是始卓然成為唐代之心書。柳公權號能善繼,亦足為與草新書派張本。顏筋柳骨,與羲獻父子並重,以迄於今。 第六章詩與禪的涵濡-晚唐書法坎滿期書第的兩端走向。晚唐國勢衰弱,書第不復開展,遂與詩砍同趨於委消宛約之境,遂以與而結佁詩書兩者,成為「詩帖」之藝術形式,為宋以後書家沿用。斯時於心統書壇之外,復有禪僧起而與士大夫聯手共鑄「逸」之意境美學,不徒為宋代尚意書第之前奏,且影響後世風格論甚鉅。
     結論。總之,吾人真欲綜學術政制文學美學等與書第之關聯,以觀變於文之隆污,則唐代書第考論,實應具有莫大之代表作用。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2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靜芝<br>于大成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欽忠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欽忠zh_TW
dc.date (日期) 199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6 17:03:27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6 17:03: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3:2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002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605-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書法在吾國文化體系中始終未受外來文化感染,而能以獨特之藝術形態表現其高度文化精神,甚至應歷數千年而不衰。今獨取有唐一代為古今書法分水嶺,以考其衍嬗之跡,以探索其絲華競陳之現象背後,究有若何美學意薀,應幾以小見大,就近及遠。
     第一章南北書第的頡頏-唐代書第興起的淵源。唐代書法的成就直接魏晉南北朝書法獨立時期帖學之成就而來,故於南方之適時趨變與北方之遵古保守作一較論,以期了解兩種文化接觸後所產生的新趨向。
     第二章客觀化模式化書風之建立-初唐典範楷書的形成。唐初以文治國,帝王首尊二王帖學優勢而為顯學,太宗雖作意力貶獻之,仍難掩時人之所好,於是二王並駕,兼掩南北矣。當其時,書論之客觀意識強烈,於方法學之討論亦有過於前代者,初唐四家,堪為表率。
     第三章蘭亭遺韻的延續興衝決。初唐太宗獨好蘭亭,諸臣工莫不受其督教,上下同風。王懷仁集王書刻碑,更唐世行書之法,惟未法則不免於院體之誚。盛唐李邕之剛勁雄健,中唐顏真卿之肥勁圓心,皆能直接蘭亭而有所衝決。
     第四章浪漫主義的高峰-盛唐草書的突破。盛唐國運開拓,基於勢忙為美之理想,書家強烈擴張自我,強調非理性精神,未達書法於抽象之境,或開藝術表演之風,乃有張旭獨具之美感與懷素別具之揮趣,而為後世乃至世界藝壇所注意並論列之。
     第五章唐代典型書第的完成-中唐社會轉型後的新書第。中唐社會型態變遷,顏真卿以藑屬之資適時渭融時代種種不競之局,另創「顏體」書法流派,以其有別於江左第流也,於是始卓然成為唐代之心書。柳公權號能善繼,亦足為與草新書派張本。顏筋柳骨,與羲獻父子並重,以迄於今。 第六章詩與禪的涵濡-晚唐書法坎滿期書第的兩端走向。晚唐國勢衰弱,書第不復開展,遂與詩砍同趨於委消宛約之境,遂以與而結佁詩書兩者,成為「詩帖」之藝術形式,為宋以後書家沿用。斯時於心統書壇之外,復有禪僧起而與士大夫聯手共鑄「逸」之意境美學,不徒為宋代尚意書第之前奏,且影響後世風格論甚鉅。
     結論。總之,吾人真欲綜學術政制文學美學等與書第之關聯,以觀變於文之隆污,則唐代書第考論,實應具有莫大之代表作用。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南北書風的頡頏-唐代書風興起的淵源
     第一節 適時趨變的南方書風
     (一)、書學背景
     甲、立碑之禁使碑帖分途
     乙、文房用具的定型完備為帖書之羽翼
     丙、品評、收藏法書的風氣
     (二)、思想的轉變
     甲、強調書家主體精神的顯嚴
     乙、張揚新變不拘古法
     (三)、嶄新書風的誕生
     甲、從張、鍾古體到王羲之今體
     乙、王獻之再變右軍書風
     第二節 拘守古法的北方書風
     (一)、北朝書論的遵古氣息
     (二)、北朝文士多善章草
     (三)、北周趙文深始開右軍言體實碑之風
     (四)、民間書新率不經意且多以刀代筆
     第三節 北朝書風的南朝化
     (一)、北魏時期
     (二)、東、西魏北齊、周時期
     第四節 南北書局的總結
     (一)、隋碑中南法的運用更見精熟
     (二)、智永篤守南帖典型
     附論:蘭亭敘真偽平議
     第二章 客觀化模式化書風之建立-初唐典範楷書的形成
     第一節 唐初以文治國與善學環境
     (一)、帝寶獎掖文教尤好善書法
     (二)、以書為教以書取士
     (三)、書家多兼政治家
     (四)、碑刻風氣之復興與模勤之講究
     第二節 二王地位之昇降所反映的時代美學觀
     (一)、太宗獨好右軍書法
     (二)、貶抑獻之象徵時代審美觀念的轉化
     (三)、對於相關美學課題「骨力」的探討
     (四)、太宗身後獻之書法又復見重
     (五)、二王書風的模式化
     甲、創作模式
     乙、品評模式
     (六)、北書至此完全遜位
     第三節 客觀意識的覺醒與方法學的討論
     (一)、論書的重心由「勢」到「法」
     (二)、孫庭「書譜」所顯示的客觀意識
     (三)、具體法則的討論
     甲、執筆法
     乙、點書之勢(永字八法)
     丙、結構法
     第四節 初唐典範楷書的成立
     (一)、虞世南
     (二)、歐陽洵
     (三)、褚遂良
     (四)、薛稷
     第三章 蘭亭遺韻的延續與衝決-初唐至盛中唐之際行書的演變
     第一節 蘭亭書風的延續與模式化
     (一)、貞觀諸臣工競相摹蘭亭
     (二)、初唐名家行書多湯法於蘭亭
     (三)、太宗首創行書碑為蘭亭精神護法
     (四)、懷仁集字碑為蘭亭形式護法
     (五)、集字聖教序開院體之先河
     (六)、集字碑末流書風愈微
     第二節 盛唐李邕始變右軍行法
     (一)、李邕破除形式主義的個性意識
     (二)、擺脫舊習筆力一新
     (三)、李邕行書代表作分析
     (四)、李邕行書碑版的評價與影響
     第三節 中唐顏真卿行書的衝決
     (一)、變瘦硬為肥勁
     (二)、從欹側到圓心
     (三)、忠義憤嚴天真馨露
     第四章 浪漫主義的高峰——盛唐氛圍下草書的突破
     第一節 盛唐開拓氣運下書法意識的轉換
     (一)、突出勢壯為美的意趣
     (二)、自我意識的強烈擴張
     (三)、酒後迷狂的創作狀態
     (四)、書法藝術形象思維的躍昇
     (五)、詩書結合的表演藝術觀
     第二節 道教影響下的書法表現與審美傾向
     (一)、道教興感對於士習與書風的影響
     (二)、道教與草書的深層聯繫
     (三)、從「自然飄逸」到「天真放逸」
     第三節 張旭草書的成就及其美學蘊涵
     (一)、總結舊法變「今」為「狂」
     (二)、取譬自然乘興作書
     (三)、中鋒作草氣魄雄強
     (四)、樂舞滲透筆勢振迅
     (五)、守法至嚴出法至縱
     第四節 別開生面的懷素狂草
     (一)、布局自然
     (二)、筆觸勻細
     (三)、反書法特質的禪趣
     第五章 唐代典型書風的完成-中唐社會轉型後的新書風
     第一節 社會型態變遷在書法上的反映
     (一)、書法的普及化
     (二)、書法中「雅」與「俗」的權衡
     (三)、書法的平民化
     (四)、書法展現方式的新發展
     第二節  文化思想的反省亦彼及書法
     (一)、論書一本於道
     (二)、篆隸書體的復興
     (三)、楷書的標準化
     (四)、楷書方法學的極盛
     第三節 儒學復古風氣中的審美觀
     (一)、骨氣與豐滿的統一-「肥勁」
     (二)、要求中庸、沈著之美
     (三)、古漢與醜拙的歌讚
     第四節 顏真卿變法出新意
     (一)、楷書形體的底定
     (二)、援篆入楷脫盡隸法子遺
     (三)、正鋒用筆為顏體特異筆法張本
     (四)、顏體中特具的人格因素
     (五)、顏書中「意」與「法」的辨澄關係
     (六)、顏體的後繼者-柳公權及其改革
     第六章 詩與禪的涵濡-晚唐書法坎階期書風的兩端走向
     第一節 晚唐書法衰落的原因
     (一)、朝綱不振文化精神不復開展
     (二)、顏體典型樹立後的壟斷
     (三)、中唐以來載道說的束縛
     (四)、雕版印刷逐漸取代書寫
     第二節 晚唐文化衰滯後書風的僵化走向
     (一)、文藝、書法精神趨於細碎小巧
     (二)、審美主題回歸到帖的書寫
     (三)、書法詩化對宋人尚意書風的啟示
     (四)、書法中指法的講求愈趨細膩
     甲、執筆五字法的確立
     乙、轉指與運指
     (五)、各種鋒勢辨析尤明
     第三節 禪宗思想滲透後書風的縱逸走向
     (一)、晚唐草書僧崛起的因素
     甲、書僧人格的世俗化與功利化
     乙、禪宗思想本身的演變
     丙、書僧與士大夫的交游
     (二)、書法藝術思維的更張
     (三)、自我威權意識的極致
     (四)、「逸」的理想-嶄新審美意境的誕生
     (五)、回歸儒、道後的總體評價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29en_US
dc.title (題名) 唐代書風衍嬗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