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呂凱<br>朱自力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張仁淑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張仁淑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96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Apr-2016 17:04:4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Apr-2016 17:04:4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Apr-2016 17:04:49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A2002000064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634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博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第二節、歷史刻的定義 第三節、劇目 第二章 明雜劇之歷史刻創作背景 第一節、外在環境因素 一、政治 二、經濟 三、社會 四、學術 第二節、內在文藝學因素 一、戲劇文學的演變 二、演劇活動興盛 第三章 明雜刻之歷史劇作者及作品考評 第一節、作者生平 第二節、劇情概要、出處及相關資料 第三節、考評 第四章 明雜劇之歷史劇內容與思想 第一節、宣揚漢人立國德威 第二節、表彰愛國勇士 一、貢獻才智、英勇報國 二、篤結友誼、勇守國難 三、國難當頭、以死殉國 第三節、勸諷世俗百態 一、揚守義、斥忘恩 二、諷諫朝廷官吏不正 三、諷勸科考與仕隱 第四節、文人藉以娛槳遣興 第五節、描寫愛情故事及離別之情 第五章 明雜劇之歷史劇人物與造形 第一節、帝王的形象 一、帝王為主角的形象 二、帝王為配角的形象 第二節、官吏的造型 一、文官 二、武官 第三節、婦女的風貌 第四節、百姓的品類 一、富豪人氏 二、平凡小民 三、卜者及法師 第六章 明雜劇之歷史刻的文學與藝術特色 第一節、曲詞賓白 第二節、關目排場 第三節、腳色妝扮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圖 | -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第二節、歷史刻的定義 第三節、劇目 第二章 明雜劇之歷史刻創作背景 第一節、外在環境因素 一、政治 二、經濟 三、社會 四、學術 第二節、內在文藝學因素 一、戲劇文學的演變 二、演劇活動興盛 第三章 明雜刻之歷史劇作者及作品考評 第一節、作者生平 第二節、劇情概要、出處及相關資料 第三節、考評 第四章 明雜劇之歷史劇內容與思想 第一節、宣揚漢人立國德威 第二節、表彰愛國勇士 一、貢獻才智、英勇報國 二、篤結友誼、勇守國難 三、國難當頭、以死殉國 第三節、勸諷世俗百態 一、揚守義、斥忘恩 二、諷諫朝廷官吏不正 三、諷勸科考與仕隱 第四節、文人藉以娛槳遣興 第五節、描寫愛情故事及離別之情 第五章 明雜劇之歷史劇人物與造形 第一節、帝王的形象 一、帝王為主角的形象 二、帝王為配角的形象 第二節、官吏的造型 一、文官 二、武官 第三節、婦女的風貌 第四節、百姓的品類 一、富豪人氏 二、平凡小民 三、卜者及法師 第六章 明雜劇之歷史刻的文學與藝術特色 第一節、曲詞賓白 第二節、關目排場 第三節、腳色妝扮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圖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64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明雜劇之歷史劇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