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臺灣閩南語一字多音之研究(下篇)
作者 游子宜
貢獻者 謝雲飛<br>董忠司
游子宜
日期 1997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5:01 (UTC+8)
摘要 封面頁
     證明書
     自序
     論文摘要
     目錄
     說明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本文之研究方法與內容
     第三節 前賢相關研究之檢討
     第四節 臺灣閩南語多音字概述
     第二章 文言音與白話音之研析(一)
     第一節 文白異讀之義界及形式原因
     第二節 臺灣閩南語文白異讀之聲韻調對應舉隅
     第三節 文白異讀之區分方法
     第四節 文白讀音之構詞方式
     第三章 文言音與白話音之研析(二)
     第一節 文言音與白話音聲母之分析
     第二節 文言音與白話音韻母之分析
     第三節 文言音與白話音聲調之分析
     第四節 文言音聲、韻、調之特徵
     第五節 白話音聲、韻、調之特徵
     第四章 文言音與白話音之研析(三)
     第一節 從文白異讀看上古音聲母問題
     第二節 從文白異讀看中古音開合分韻之問題
     第三節 從白話音看中古音等第與洪細問題
     第四節 從白話音看中古音一、二等重韻問題
     第五節 從文白異讀看上古音聲調問題
     第五章 音隨義轉之探討
     第一節 音隨義轉概說
     第二節 破讀與多音
     第三節 變讀與多音
     第四節 特讀與多音
     第五節 與國語之比較
     第六章 訓用現象之考察
     第一節 訓用字概說
     第二節 訓用字之辨識方法與分類
     第三節 訓用字舉例
     第四節 訓用字與考本字問題
     第五節 訓用字與書面文字問題
     第七章 其他形成多音現象之原因略論
     第一節 又讀音與次方言之混雜
     第二節 俗讀音與訛讀音之衍生
     第三節 連音與合音之音變
     第四節 舊音與罕音、殊音之殘留
     第五節 有音無字與非漢語成分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臺灣閩南語多音字綜合考察
     第二節 本論文研究之成果與檢討
     第三節 本論文研究之限制與未來研究之方向
     附錄
     附錄一 臺灣閩南語多音字表
     附錄二 參考書目
     敘例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7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謝雲飛<br>董忠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游子宜zh_TW
dc.creator (作者) 游子宜zh_TW
dc.date (日期) 199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6 17:05:01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6 17:05:0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5:0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007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640-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封面頁
     證明書
     自序
     論文摘要
     目錄
     說明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本文之研究方法與內容
     第三節 前賢相關研究之檢討
     第四節 臺灣閩南語多音字概述
     第二章 文言音與白話音之研析(一)
     第一節 文白異讀之義界及形式原因
     第二節 臺灣閩南語文白異讀之聲韻調對應舉隅
     第三節 文白異讀之區分方法
     第四節 文白讀音之構詞方式
     第三章 文言音與白話音之研析(二)
     第一節 文言音與白話音聲母之分析
     第二節 文言音與白話音韻母之分析
     第三節 文言音與白話音聲調之分析
     第四節 文言音聲、韻、調之特徵
     第五節 白話音聲、韻、調之特徵
     第四章 文言音與白話音之研析(三)
     第一節 從文白異讀看上古音聲母問題
     第二節 從文白異讀看中古音開合分韻之問題
     第三節 從白話音看中古音等第與洪細問題
     第四節 從白話音看中古音一、二等重韻問題
     第五節 從文白異讀看上古音聲調問題
     第五章 音隨義轉之探討
     第一節 音隨義轉概說
     第二節 破讀與多音
     第三節 變讀與多音
     第四節 特讀與多音
     第五節 與國語之比較
     第六章 訓用現象之考察
     第一節 訓用字概說
     第二節 訓用字之辨識方法與分類
     第三節 訓用字舉例
     第四節 訓用字與考本字問題
     第五節 訓用字與書面文字問題
     第七章 其他形成多音現象之原因略論
     第一節 又讀音與次方言之混雜
     第二節 俗讀音與訛讀音之衍生
     第三節 連音與合音之音變
     第四節 舊音與罕音、殊音之殘留
     第五節 有音無字與非漢語成分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臺灣閩南語多音字綜合考察
     第二節 本論文研究之成果與檢討
     第三節 本論文研究之限制與未來研究之方向
     附錄
     附錄一 臺灣閩南語多音字表
     附錄二 參考書目
     敘例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自序
     論文摘要
     目錄
     說明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本文之研究方法與內容
     第三節 前賢相關研究之檢討
     第四節 臺灣閩南語多音字概述
     第二章 文言音與白話音之研析(一)
     第一節 文白異讀之義界及形式原因
     第二節 臺灣閩南語文白異讀之聲韻調對應舉隅
     第三節 文白異讀之區分方法
     第四節 文白讀音之構詞方式
     第三章 文言音與白話音之研析(二)
     第一節 文言音與白話音聲母之分析
     第二節 文言音與白話音韻母之分析
     第三節 文言音與白話音聲調之分析
     第四節 文言音聲、韻、調之特徵
     第五節 白話音聲、韻、調之特徵
     第四章 文言音與白話音之研析(三)
     第一節 從文白異讀看上古音聲母問題
     第二節 從文白異讀看中古音開合分韻之問題
     第三節 從白話音看中古音等第與洪細問題
     第四節 從白話音看中古音一、二等重韻問題
     第五節 從文白異讀看上古音聲調問題
     第五章 音隨義轉之探討
     第一節 音隨義轉概說
     第二節 破讀與多音
     第三節 變讀與多音
     第四節 特讀與多音
     第五節 與國語之比較
     第六章 訓用現象之考察
     第一節 訓用字概說
     第二節 訓用字之辨識方法與分類
     第三節 訓用字舉例
     第四節 訓用字與考本字問題
     第五節 訓用字與書面文字問題
     第七章 其他形成多音現象之原因略論
     第一節 又讀音與次方言之混雜
     第二節 俗讀音與訛讀音之衍生
     第三節 連音與合音之音變
     第四節 舊音與罕音、殊音之殘留
     第五節 有音無字與非漢語成分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臺灣閩南語多音字綜合考察
     第二節 本論文研究之成果與檢討
     第三節 本論文研究之限制與未來研究之方向
     附錄
     附錄一 臺灣閩南語多音字表
     附錄二 參考書目
     敘例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71en_US
dc.title (題名) 臺灣閩南語一字多音之研究(下篇)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