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書寫與文類:以韓愈詮釋為中心探究北宋書寫觀
作者 張蜀蕙
貢獻者 黃啟方
張蜀蕙
日期 2000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5:56 (UTC+8)
摘要 封面頁
     證明書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由唐入宋的韓愈評釋
     第一節、韓愈的書寫-以文為戲的討論
     第二節、唐代韓愈形象與其文學評價
     一、合於儒行的表現與載道書寫
     二、好奇尚詭的個性與詩作
     第三節、五代以來的韓愈詮釋
     一、儒者形貌的強化
     二、性格與書寫的疪議
     第三章、歐陽修的韓愈詮釋-「無施不可」
     第一節、「累百歐陽修,不足望韓公」-以今之韓愈自期
     第二節、疏解韓愈的作家性格與書寫定位
     一、韓富孟窮
     二、「不平則鳴」書寫觀的檢討
     三、自適與敷愉的書寫觀
     第三節、《六一詩話》論韓愈詩
     一、「無施不可」批評意義的追尋
     二、「餘事作詩人」的書寫心理
     (一)「肆」的意涵與認識
     (二)悠遊書寫的體現
     三、縱橫馳逐,惟意所之
     第四節、歐陽修在「無施不可」的書寫實踐
     一、辭非一體
     二、文學語言融通、新節奏的產生反映文學世變
     第四章、「館中夜談詩」-書寫與文類的論辨
     第一節、「館中夜談詩」的文本考異及其記述本意
     第二節、「館中夜談詩」相關詩人文學理念考索
     第三節、「館中夜談詩」所呈現的書寫觀與文學理念
     一、「有餘味」與「豪放」書寫的對舉
     二、對文體閱讀的期待與反應
     第五章、王安石的韓愈詮釋-文士性格的確立
     第一節、 以韓愈為前代知音
     一、異代同調-遺編一讀想風標
     二、儒者堅持-何妨舉世嫌迂闊
     三、文士性格-筆墨雖巧終類俳
     第二節、「它日若能窺孟子」的自謙-子雲之心我能得
     一、揚雄的性格與定位
     二、老於文字的嚴謹書寫態度
     第三節、「終身何敢望韓公」的自負-永叔褒被非知己
     一、與歐陽修的文學因緣
     二、於李白、杜甫的異賞
     第四節、王安石的詩與詩學
     一、〈明妃曲〉與七絕詩的迴響及評價
     二、作集句詩的深心曲意-摹擬氛圍、自出己意
     三、重文章體類-對書寫文類的堅持
     四、《唐百家詩選》與其晚年詩
     第六章、蘇軾的韓愈詮釋-「戲」的領會與實踐
     第一節、蘇軾論韓愈
     一、倔強出新意
     二、豪放與書寫自由
     第二節、「戲」的領會
     一、「俳」的爭議
     二、韓愈「吾以為戲」的意涵與唐宋人的書寫詮釋
     三、蘇軾「戲」的思考與實踐
     第三節、書寫自由的實踐
     一、不拘一格的書寫遊戲
     二、自我作古
     第四節、文類跨越與作家自覺
     一、跨文類書寫的美學提升
     二、辨體與作家自覺
     第七章、黃庭堅與《後山詩話》的韓愈詮釋-韓愈古典形象的凝定
     第一節、黃庭堅論韓愈
     一、先人風流皆可繼,謗禪排道不須同
     二、儲思的經典與句律之學
     第二節、黃庭堅對於蘇軾書寫的承領與反省
     一、黃庭堅之於東坡-「於無佛處稱尊」
     二、老成的書寫觀
     三、「不煩繩削而自合」與「字字入法度中」
     第三節、《後山詩話》論韓愈
     一、韓愈的歷史定位
     二、古典的韓愈一從學習的角度而言
     三、古典的學習與反省-王安石「以工」與黃庭堅「以新」
     四、「以文為詩」與「以詩為詞」辨體的意義
     五、《後山詩話》對韓愈批評的影響
     第八章、結論
     一、韓愈詮釋與流轉的情形
     (一) 北宋各家詮釋的韓愈
     (二) 影響韓愈詮釋的文化因素
     二、 北宋書寫觀的流轉
     (一) 書寫目的的鬆脫
     (二) 書寫活動的理性介入
     (三) 書寫的樣態
     (四) 文類的跨越與規範
     論文參考書目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9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啟方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蜀蕙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蜀蕙zh_TW
dc.date (日期) 200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6 17:05:56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6 17:05:5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5:5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009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659-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封面頁
     證明書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由唐入宋的韓愈評釋
     第一節、韓愈的書寫-以文為戲的討論
     第二節、唐代韓愈形象與其文學評價
     一、合於儒行的表現與載道書寫
     二、好奇尚詭的個性與詩作
     第三節、五代以來的韓愈詮釋
     一、儒者形貌的強化
     二、性格與書寫的疪議
     第三章、歐陽修的韓愈詮釋-「無施不可」
     第一節、「累百歐陽修,不足望韓公」-以今之韓愈自期
     第二節、疏解韓愈的作家性格與書寫定位
     一、韓富孟窮
     二、「不平則鳴」書寫觀的檢討
     三、自適與敷愉的書寫觀
     第三節、《六一詩話》論韓愈詩
     一、「無施不可」批評意義的追尋
     二、「餘事作詩人」的書寫心理
     (一)「肆」的意涵與認識
     (二)悠遊書寫的體現
     三、縱橫馳逐,惟意所之
     第四節、歐陽修在「無施不可」的書寫實踐
     一、辭非一體
     二、文學語言融通、新節奏的產生反映文學世變
     第四章、「館中夜談詩」-書寫與文類的論辨
     第一節、「館中夜談詩」的文本考異及其記述本意
     第二節、「館中夜談詩」相關詩人文學理念考索
     第三節、「館中夜談詩」所呈現的書寫觀與文學理念
     一、「有餘味」與「豪放」書寫的對舉
     二、對文體閱讀的期待與反應
     第五章、王安石的韓愈詮釋-文士性格的確立
     第一節、 以韓愈為前代知音
     一、異代同調-遺編一讀想風標
     二、儒者堅持-何妨舉世嫌迂闊
     三、文士性格-筆墨雖巧終類俳
     第二節、「它日若能窺孟子」的自謙-子雲之心我能得
     一、揚雄的性格與定位
     二、老於文字的嚴謹書寫態度
     第三節、「終身何敢望韓公」的自負-永叔褒被非知己
     一、與歐陽修的文學因緣
     二、於李白、杜甫的異賞
     第四節、王安石的詩與詩學
     一、〈明妃曲〉與七絕詩的迴響及評價
     二、作集句詩的深心曲意-摹擬氛圍、自出己意
     三、重文章體類-對書寫文類的堅持
     四、《唐百家詩選》與其晚年詩
     第六章、蘇軾的韓愈詮釋-「戲」的領會與實踐
     第一節、蘇軾論韓愈
     一、倔強出新意
     二、豪放與書寫自由
     第二節、「戲」的領會
     一、「俳」的爭議
     二、韓愈「吾以為戲」的意涵與唐宋人的書寫詮釋
     三、蘇軾「戲」的思考與實踐
     第三節、書寫自由的實踐
     一、不拘一格的書寫遊戲
     二、自我作古
     第四節、文類跨越與作家自覺
     一、跨文類書寫的美學提升
     二、辨體與作家自覺
     第七章、黃庭堅與《後山詩話》的韓愈詮釋-韓愈古典形象的凝定
     第一節、黃庭堅論韓愈
     一、先人風流皆可繼,謗禪排道不須同
     二、儲思的經典與句律之學
     第二節、黃庭堅對於蘇軾書寫的承領與反省
     一、黃庭堅之於東坡-「於無佛處稱尊」
     二、老成的書寫觀
     三、「不煩繩削而自合」與「字字入法度中」
     第三節、《後山詩話》論韓愈
     一、韓愈的歷史定位
     二、古典的韓愈一從學習的角度而言
     三、古典的學習與反省-王安石「以工」與黃庭堅「以新」
     四、「以文為詩」與「以詩為詞」辨體的意義
     五、《後山詩話》對韓愈批評的影響
     第八章、結論
     一、韓愈詮釋與流轉的情形
     (一) 北宋各家詮釋的韓愈
     (二) 影響韓愈詮釋的文化因素
     二、 北宋書寫觀的流轉
     (一) 書寫目的的鬆脫
     (二) 書寫活動的理性介入
     (三) 書寫的樣態
     (四) 文類的跨越與規範
     論文參考書目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由唐入宋的韓愈評釋
     第一節、韓愈的書寫-以文為戲的討論
     第二節、唐代韓愈形象與其文學評價
     一、合於儒行的表現與載道書寫
     二、好奇尚詭的個性與詩作
     第三節、五代以來的韓愈詮釋
     一、儒者形貌的強化
     二、性格與書寫的疪議
     第三章、歐陽修的韓愈詮釋-「無施不可」
     第一節、「累百歐陽修,不足望韓公」-以今之韓愈自期
     第二節、疏解韓愈的作家性格與書寫定位
     一、韓富孟窮
     二、「不平則鳴」書寫觀的檢討
     三、自適與敷愉的書寫觀
     第三節、《六一詩話》論韓愈詩
     一、「無施不可」批評意義的追尋
     二、「餘事作詩人」的書寫心理
     (一)「肆」的意涵與認識
     (二)悠遊書寫的體現
     三、縱橫馳逐,惟意所之
     第四節、歐陽修在「無施不可」的書寫實踐
     一、辭非一體
     二、文學語言融通、新節奏的產生反映文學世變
     第四章、「館中夜談詩」-書寫與文類的論辨
     第一節、「館中夜談詩」的文本考異及其記述本意
     第二節、「館中夜談詩」相關詩人文學理念考索
     第三節、「館中夜談詩」所呈現的書寫觀與文學理念
     一、「有餘味」與「豪放」書寫的對舉
     二、對文體閱讀的期待與反應
     第五章、王安石的韓愈詮釋-文士性格的確立
     第一節、 以韓愈為前代知音
     一、異代同調-遺編一讀想風標
     二、儒者堅持-何妨舉世嫌迂闊
     三、文士性格-筆墨雖巧終類俳
     第二節、「它日若能窺孟子」的自謙-子雲之心我能得
     一、揚雄的性格與定位
     二、老於文字的嚴謹書寫態度
     第三節、「終身何敢望韓公」的自負-永叔褒被非知己
     一、與歐陽修的文學因緣
     二、於李白、杜甫的異賞
     第四節、王安石的詩與詩學
     一、〈明妃曲〉與七絕詩的迴響及評價
     二、作集句詩的深心曲意-摹擬氛圍、自出己意
     三、重文章體類-對書寫文類的堅持
     四、《唐百家詩選》與其晚年詩
     第六章、蘇軾的韓愈詮釋-「戲」的領會與實踐
     第一節、蘇軾論韓愈
     一、倔強出新意
     二、豪放與書寫自由
     第二節、「戲」的領會
     一、「俳」的爭議
     二、韓愈「吾以為戲」的意涵與唐宋人的書寫詮釋
     三、蘇軾「戲」的思考與實踐
     第三節、書寫自由的實踐
     一、不拘一格的書寫遊戲
     二、自我作古
     第四節、文類跨越與作家自覺
     一、跨文類書寫的美學提升
     二、辨體與作家自覺
     第七章、黃庭堅與《後山詩話》的韓愈詮釋-韓愈古典形象的凝定
     第一節、黃庭堅論韓愈
     一、先人風流皆可繼,謗禪排道不須同
     二、儲思的經典與句律之學
     第二節、黃庭堅對於蘇軾書寫的承領與反省
     一、黃庭堅之於東坡-「於無佛處稱尊」
     二、老成的書寫觀
     三、「不煩繩削而自合」與「字字入法度中」
     第三節、《後山詩話》論韓愈
     一、韓愈的歷史定位
     二、古典的韓愈一從學習的角度而言
     三、古典的學習與反省-王安石「以工」與黃庭堅「以新」
     四、「以文為詩」與「以詩為詞」辨體的意義
     五、《後山詩話》對韓愈批評的影響
     第八章、結論
     一、韓愈詮釋與流轉的情形
     (一) 北宋各家詮釋的韓愈
     (二) 影響韓愈詮釋的文化因素
     二、 北宋書寫觀的流轉
     (一) 書寫目的的鬆脫
     (二) 書寫活動的理性介入
     (三) 書寫的樣態
     (四) 文類的跨越與規範
     論文參考書目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90en_US
dc.title (題名) 書寫與文類:以韓愈詮釋為中心探究北宋書寫觀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