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論期貨交易參與者之民刑事責任
作者 郭土木
貢獻者 賴源河<br>張昌邦
郭土木
日期 1999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7:57 (UTC+8)
摘要 我國期貨市場在臺灣股價指數期貨契約開始交易以後,業已全面開放,對於期貨交易之行為,除了市場體制上之管理與監督外,還涉及每一參與者私權利義務之法律關係,所以必須有法律之規範來維繫運作之秩序與永續之發展,然期貨市場賴以為基礎之期貨交易法,其規範之內容涵蓋私權利義務關係之民事責任,對於擾亂市場公正、公平秩序科以懲罰之刑事責任與行政處罰規定,由於行政罰之規定由行政機關依法裁量處罰及執行,將留待以後再作進一步之探討外,本論文以期貨交易參與者之民事責任及刑事責任為題作深入之論述,全文共分為九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至第五章探討民事責任部分,第六章至第八章為討論刑事責任部分,然後於第九章作一總結提出本論文寫作之心得與建議,約計二十八萬餘言,茲將內容摘述如后:
"封面頁
     證明書
     謝辭
     論文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期貨交易參與者及其法律定位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期貨交易人
     一、避險者
     二、投機者
     三、套利者
     第三節 期貨經紀商
     一、行紀業務
     二、居間業務
     三、代理
     第四節 期貨交易輔助人
     一、定義
     二、期貨經紀商、期貨交易輔助人與客戶間之法律關係
     第五節 期貨經紀商與業務人員
     第一項 期貨經紀商與業務人員之法律關係
     一、理論基礎
     二、僱用人責任之內容
     第二項 期貨經紀商業務人員之代理權限
     一、事實摘要
     二、判決主要內容
     三、本案分析與評述
     第三項 業務人員與客戶之表見代理
     第四項 期貨經紀商業務人員之雙方代理
     第六節 期貨交易所
     一、期貨交易所之業務內容
     二、期貨交易所撮合競價之法律地位
     第七節 期貨結算機構
     一、期貨結算機構之功能
     二、期貨結算機構之法律地位
     第八節 結論
     第三章 期貨交易各參與者之相關法律關係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期貨交易之徵信與開戶
     第一項 期貨交易人交易能力之徵信
     一、法令規範
     二、法律上之責任
     三、實務上之相關案例說明
     第二項 期貨交易之開戶
     一、依熟識或陌生客戶區分
     二、一般人之注意義務
     第三節 期貨交易之委託
     一、委託交易行為之效力
     二、期貨經紀商是否有沖銷期貨交易契約之義務
     第四節 期貨交易契約之買賣
     第一項 買賣雙方當事人
     一、特別委任說
     二、間接代理說
     三、類似保證契約說
     四、類似寄託說
     第二項 要約承諾之意思表示及成交
     第五節 期貨交易之結算交割
     第六節 期貨交易違反強制及禁止規定之效力
     第一項 強制禁止規定效力之區分標準
     一、規範性質說
     二、規範對象說
     三、規範重心說
     四、規範目的說
     第二項 違反場外交易禁止之效力
     第三項 未經許可業者之期貨交易效力
     第四項 不當勸誘交易行為之效力
     第七節 結論
     第四章 期貨交易之契約責任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期貨交易契約之內容
     一、期貨交易契約之標的
     二、期貨契約之交易及結算保證金
     三、期貨契約之履行
     四、期貨契約到期日之交割
     第三節 期貨交易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
     第一項 反詐欺規定之民事責任
     一、契約說
     二、侵權行為說
     三、法定責任說
     第二項 反操縱規定之民事責任
     一、囤積或軋空期貨部位或現貨供需之行為
     二、維持或高買低賣之拉抬壓低行為
     三、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
     第三項 內線交易之民事責任
     一、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及期貨業重要職員之關係
     二、內線交易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依據
     三、內線交易損害賠償之因果關係
     四、三倍賠償責任之規定
     第四項 損害賠償之計算
     一、損害發生前後期貨交易契約或現貨商品價格有所不同
     二、未有共同市場價格之損害賠償計算
     第五項 小結
     第四節 期貨交易參與者之注意義務
     第一項 契約責任與侵權行為責任
     第二項 受託人之忠實注意義務
     一、美國CFTC有關信託之法令架構
     二、美國聯邦法院之見解
     第三項 期貨交易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期貨交易營業保證金法律問題之探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法令規範
     一、法律規定部分
     二、行政法規部分
     第三節 立法目的與定義
     第一項 營業保證金
     第二項 指定之金融機構
     第四節 提存與繳存
     一、提存
     二、繳存
     三、提存與繳存之區別
     四、營業或設立保證金之提存
     第五節 主管機關與營業保證金之關係
     一、是否為債權人
     二、是否為受寄託人
     三、主管機關是否為利害關係第三人
     第六節 保管之金融機構與營業保證金之關係
     第七節 營業或設立保證金優先受償權之法律性質
     一、債權或物權的優先性
     二、存續性
     三、可扣押性
     第八節 結論
     第六章 非法地下期貨交易之刑事責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我國規範非法地下期貨紀商之法例
     一、期貨商取得許可之規定
     二、期貨商得從事業務範圍之規定
     三、期貨交易種類及期貨交易所之公告
     四、小結
     第三節 外國立法例
     一、美國之規定
     二、日本商品交易所法之規定
     三、新加坡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第四節 期貨交易契約之設計審查及上市
     一、期貨或選擇權契約之設計
     二、期貨交易所之規定
     三、期貨或選擇權契約之審查
     四、小結
     第五節 法律適用問題之探討
     一、公告及指定之程序及內容
     二、國外期貨交易之流程與方式
     三、非法地下期貨商之犯罪類型
     四、取締非法地下期貨商之法律適用
     五、小結
     第六節 期貨交易法對於取締地下期貨商之規定
     一、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二、國外期貨交易法與期貨交易法規定之分析比較
     第七節 非法地下期貨交易之案例與分析
     一、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七六三號
     二、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九一四號刑事判決
     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七六四號刑事判決
     四、案例分析
     第八節 外匯保證金交易管理之法律問題
     一、合法之外匯保證金交易種類
     二、非法之外匯保證金交易型態
     三、取締非法外匯保證金交易之法律適用
     四、小結
     第九節 黃金保證金交易管理之法律問題
     一、黃金保證金之交易型態
     二、黃金保證金交易之法律適用問題
     三、小結
     第十節 結論
     第七章 期貨交易操縱行為之刑事責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立法例
     一、美國之立法例
     二、日本之立法例
     三、新加坡期貨交易法
     第三節 操縱行為之定義
     一、聯邦交易委員會之看法
     二、Pope參議員對擠壓軋空之看法
     三、Phillip Johnson參議員之看法
     第四節 期貨交易操縱行為之構成要件
     一、主觀之犯罪意思
     二、期貨與現貨之相互影響及市場力之支配或控制
     三、人為價格
     四、因果關係
     第五節 操縱行為之案例探討
     一、一九七四年以前之案例
     二、一九七四年以後之案例
     第六節 其他型態之縱行為
     一、沖洗交易
     二、相對委託
     三、散布謠言或不實資料
     第七節 結論
     第八章 期貨交易詐欺行為之刑事責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立法例
     一、我國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二、美國
     三、日本
     四、新加坡期貨交易法
     第三節 期貨交易詐欺行為之一般構成要件
     一、期貨交易詐欺罪其詐欺之意圖
     二、信賴及因果關係
     第四節 期貨交易詐欺行為之態樣與特別構成要件
     一、對作
     二、交叉交易
     三、配合交易
     四、擅為交易相對人
     五、炒單
     六、無權交易
     七、不實陳述
     第五節 內線交易之禁止
     一、期貨交易內線交易之定義
     二、美國證券交易法及商品交易法之規定
     三、我國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四、期貨交易內線交易之構成要件
     第六節 案例分析
     第一項 美國有關期貨交易詐欺之案例
     一、冶煉房
     二、法令之適用
     三、對作(bucket Shops)
     第二項 日本有關期貨交易詐欺之案例
     一、大阪高裁昭和六三年二月九日判決
     二、法院之判決要旨
     第三項 我國期貨交易詐欺之相關案例
     一、炒單
     二、實倍利(Spear, Leeds & Kellogg)設立申請案
     第四項 案例分析與評論
     一、冶煉房及陶伯案
     二、日本同和期貨公司案
     三、我國期貨商業務員炒單案及史倍利案
     第七節 結論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一、民事責任方面
     二、刑事責任方面
     三、建議期貨交易法增修條文草案
     參考資料
     一、中文
     二、英文
     三、日文
     四、司法實務資料
     五、報紙及其他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32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賴源河<br>張昌邦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郭土木zh_TW
dc.creator (作者) 郭土木zh_TW
dc.date (日期) 199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6 17:07:57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6 17:07:5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07:5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032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709-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我國期貨市場在臺灣股價指數期貨契約開始交易以後,業已全面開放,對於期貨交易之行為,除了市場體制上之管理與監督外,還涉及每一參與者私權利義務之法律關係,所以必須有法律之規範來維繫運作之秩序與永續之發展,然期貨市場賴以為基礎之期貨交易法,其規範之內容涵蓋私權利義務關係之民事責任,對於擾亂市場公正、公平秩序科以懲罰之刑事責任與行政處罰規定,由於行政罰之規定由行政機關依法裁量處罰及執行,將留待以後再作進一步之探討外,本論文以期貨交易參與者之民事責任及刑事責任為題作深入之論述,全文共分為九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至第五章探討民事責任部分,第六章至第八章為討論刑事責任部分,然後於第九章作一總結提出本論文寫作之心得與建議,約計二十八萬餘言,茲將內容摘述如后: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封面頁
     證明書
     謝辭
     論文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期貨交易參與者及其法律定位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期貨交易人
     一、避險者
     二、投機者
     三、套利者
     第三節 期貨經紀商
     一、行紀業務
     二、居間業務
     三、代理
     第四節 期貨交易輔助人
     一、定義
     二、期貨經紀商、期貨交易輔助人與客戶間之法律關係
     第五節 期貨經紀商與業務人員
     第一項 期貨經紀商與業務人員之法律關係
     一、理論基礎
     二、僱用人責任之內容
     第二項 期貨經紀商業務人員之代理權限
     一、事實摘要
     二、判決主要內容
     三、本案分析與評述
     第三項 業務人員與客戶之表見代理
     第四項 期貨經紀商業務人員之雙方代理
     第六節 期貨交易所
     一、期貨交易所之業務內容
     二、期貨交易所撮合競價之法律地位
     第七節 期貨結算機構
     一、期貨結算機構之功能
     二、期貨結算機構之法律地位
     第八節 結論
     第三章 期貨交易各參與者之相關法律關係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期貨交易之徵信與開戶
     第一項 期貨交易人交易能力之徵信
     一、法令規範
     二、法律上之責任
     三、實務上之相關案例說明
     第二項 期貨交易之開戶
     一、依熟識或陌生客戶區分
     二、一般人之注意義務
     第三節 期貨交易之委託
     一、委託交易行為之效力
     二、期貨經紀商是否有沖銷期貨交易契約之義務
     第四節 期貨交易契約之買賣
     第一項 買賣雙方當事人
     一、特別委任說
     二、間接代理說
     三、類似保證契約說
     四、類似寄託說
     第二項 要約承諾之意思表示及成交
     第五節 期貨交易之結算交割
     第六節 期貨交易違反強制及禁止規定之效力
     第一項 強制禁止規定效力之區分標準
     一、規範性質說
     二、規範對象說
     三、規範重心說
     四、規範目的說
     第二項 違反場外交易禁止之效力
     第三項 未經許可業者之期貨交易效力
     第四項 不當勸誘交易行為之效力
     第七節 結論
     第四章 期貨交易之契約責任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期貨交易契約之內容
     一、期貨交易契約之標的
     二、期貨契約之交易及結算保證金
     三、期貨契約之履行
     四、期貨契約到期日之交割
     第三節 期貨交易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
     第一項 反詐欺規定之民事責任
     一、契約說
     二、侵權行為說
     三、法定責任說
     第二項 反操縱規定之民事責任
     一、囤積或軋空期貨部位或現貨供需之行為
     二、維持或高買低賣之拉抬壓低行為
     三、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
     第三項 內線交易之民事責任
     一、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及期貨業重要職員之關係
     二、內線交易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依據
     三、內線交易損害賠償之因果關係
     四、三倍賠償責任之規定
     第四項 損害賠償之計算
     一、損害發生前後期貨交易契約或現貨商品價格有所不同
     二、未有共同市場價格之損害賠償計算
     第五項 小結
     第四節 期貨交易參與者之注意義務
     第一項 契約責任與侵權行為責任
     第二項 受託人之忠實注意義務
     一、美國CFTC有關信託之法令架構
     二、美國聯邦法院之見解
     第三項 期貨交易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期貨交易營業保證金法律問題之探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法令規範
     一、法律規定部分
     二、行政法規部分
     第三節 立法目的與定義
     第一項 營業保證金
     第二項 指定之金融機構
     第四節 提存與繳存
     一、提存
     二、繳存
     三、提存與繳存之區別
     四、營業或設立保證金之提存
     第五節 主管機關與營業保證金之關係
     一、是否為債權人
     二、是否為受寄託人
     三、主管機關是否為利害關係第三人
     第六節 保管之金融機構與營業保證金之關係
     第七節 營業或設立保證金優先受償權之法律性質
     一、債權或物權的優先性
     二、存續性
     三、可扣押性
     第八節 結論
     第六章 非法地下期貨交易之刑事責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我國規範非法地下期貨紀商之法例
     一、期貨商取得許可之規定
     二、期貨商得從事業務範圍之規定
     三、期貨交易種類及期貨交易所之公告
     四、小結
     第三節 外國立法例
     一、美國之規定
     二、日本商品交易所法之規定
     三、新加坡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第四節 期貨交易契約之設計審查及上市
     一、期貨或選擇權契約之設計
     二、期貨交易所之規定
     三、期貨或選擇權契約之審查
     四、小結
     第五節 法律適用問題之探討
     一、公告及指定之程序及內容
     二、國外期貨交易之流程與方式
     三、非法地下期貨商之犯罪類型
     四、取締非法地下期貨商之法律適用
     五、小結
     第六節 期貨交易法對於取締地下期貨商之規定
     一、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二、國外期貨交易法與期貨交易法規定之分析比較
     第七節 非法地下期貨交易之案例與分析
     一、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七六三號
     二、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九一四號刑事判決
     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七六四號刑事判決
     四、案例分析
     第八節 外匯保證金交易管理之法律問題
     一、合法之外匯保證金交易種類
     二、非法之外匯保證金交易型態
     三、取締非法外匯保證金交易之法律適用
     四、小結
     第九節 黃金保證金交易管理之法律問題
     一、黃金保證金之交易型態
     二、黃金保證金交易之法律適用問題
     三、小結
     第十節 結論
     第七章 期貨交易操縱行為之刑事責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立法例
     一、美國之立法例
     二、日本之立法例
     三、新加坡期貨交易法
     第三節 操縱行為之定義
     一、聯邦交易委員會之看法
     二、Pope參議員對擠壓軋空之看法
     三、Phillip Johnson參議員之看法
     第四節 期貨交易操縱行為之構成要件
     一、主觀之犯罪意思
     二、期貨與現貨之相互影響及市場力之支配或控制
     三、人為價格
     四、因果關係
     第五節 操縱行為之案例探討
     一、一九七四年以前之案例
     二、一九七四年以後之案例
     第六節 其他型態之縱行為
     一、沖洗交易
     二、相對委託
     三、散布謠言或不實資料
     第七節 結論
     第八章 期貨交易詐欺行為之刑事責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立法例
     一、我國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二、美國
     三、日本
     四、新加坡期貨交易法
     第三節 期貨交易詐欺行為之一般構成要件
     一、期貨交易詐欺罪其詐欺之意圖
     二、信賴及因果關係
     第四節 期貨交易詐欺行為之態樣與特別構成要件
     一、對作
     二、交叉交易
     三、配合交易
     四、擅為交易相對人
     五、炒單
     六、無權交易
     七、不實陳述
     第五節 內線交易之禁止
     一、期貨交易內線交易之定義
     二、美國證券交易法及商品交易法之規定
     三、我國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四、期貨交易內線交易之構成要件
     第六節 案例分析
     第一項 美國有關期貨交易詐欺之案例
     一、冶煉房
     二、法令之適用
     三、對作(bucket Shops)
     第二項 日本有關期貨交易詐欺之案例
     一、大阪高裁昭和六三年二月九日判決
     二、法院之判決要旨
     第三項 我國期貨交易詐欺之相關案例
     一、炒單
     二、實倍利(Spear, Leeds & Kellogg)設立申請案
     第四項 案例分析與評論
     一、冶煉房及陶伯案
     二、日本同和期貨公司案
     三、我國期貨商業務員炒單案及史倍利案
     第七節 結論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一、民事責任方面
     二、刑事責任方面
     三、建議期貨交易法增修條文草案
     參考資料
     一、中文
     二、英文
     三、日文
     四、司法實務資料
     五、報紙及其他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謝辭
     論文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期貨交易參與者及其法律定位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期貨交易人
     一、避險者
     二、投機者
     三、套利者
     第三節 期貨經紀商
     一、行紀業務
     二、居間業務
     三、代理
     第四節 期貨交易輔助人
     一、定義
     二、期貨經紀商、期貨交易輔助人與客戶間之法律關係
     第五節 期貨經紀商與業務人員
     第一項 期貨經紀商與業務人員之法律關係
     一、理論基礎
     二、僱用人責任之內容
     第二項 期貨經紀商業務人員之代理權限
     一、事實摘要
     二、判決主要內容
     三、本案分析與評述
     第三項 業務人員與客戶之表見代理
     第四項 期貨經紀商業務人員之雙方代理
     第六節 期貨交易所
     一、期貨交易所之業務內容
     二、期貨交易所撮合競價之法律地位
     第七節 期貨結算機構
     一、期貨結算機構之功能
     二、期貨結算機構之法律地位
     第八節 結論
     第三章 期貨交易各參與者之相關法律關係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期貨交易之徵信與開戶
     第一項 期貨交易人交易能力之徵信
     一、法令規範
     二、法律上之責任
     三、實務上之相關案例說明
     第二項 期貨交易之開戶
     一、依熟識或陌生客戶區分
     二、一般人之注意義務
     第三節 期貨交易之委託
     一、委託交易行為之效力
     二、期貨經紀商是否有沖銷期貨交易契約之義務
     第四節 期貨交易契約之買賣
     第一項 買賣雙方當事人
     一、特別委任說
     二、間接代理說
     三、類似保證契約說
     四、類似寄託說
     第二項 要約承諾之意思表示及成交
     第五節 期貨交易之結算交割
     第六節 期貨交易違反強制及禁止規定之效力
     第一項 強制禁止規定效力之區分標準
     一、規範性質說
     二、規範對象說
     三、規範重心說
     四、規範目的說
     第二項 違反場外交易禁止之效力
     第三項 未經許可業者之期貨交易效力
     第四項 不當勸誘交易行為之效力
     第七節 結論
     第四章 期貨交易之契約責任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期貨交易契約之內容
     一、期貨交易契約之標的
     二、期貨契約之交易及結算保證金
     三、期貨契約之履行
     四、期貨契約到期日之交割
     第三節 期貨交易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
     第一項 反詐欺規定之民事責任
     一、契約說
     二、侵權行為說
     三、法定責任說
     第二項 反操縱規定之民事責任
     一、囤積或軋空期貨部位或現貨供需之行為
     二、維持或高買低賣之拉抬壓低行為
     三、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
     第三項 內線交易之民事責任
     一、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及期貨業重要職員之關係
     二、內線交易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依據
     三、內線交易損害賠償之因果關係
     四、三倍賠償責任之規定
     第四項 損害賠償之計算
     一、損害發生前後期貨交易契約或現貨商品價格有所不同
     二、未有共同市場價格之損害賠償計算
     第五項 小結
     第四節 期貨交易參與者之注意義務
     第一項 契約責任與侵權行為責任
     第二項 受託人之忠實注意義務
     一、美國CFTC有關信託之法令架構
     二、美國聯邦法院之見解
     第三項 期貨交易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期貨交易營業保證金法律問題之探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法令規範
     一、法律規定部分
     二、行政法規部分
     第三節 立法目的與定義
     第一項 營業保證金
     第二項 指定之金融機構
     第四節 提存與繳存
     一、提存
     二、繳存
     三、提存與繳存之區別
     四、營業或設立保證金之提存
     第五節 主管機關與營業保證金之關係
     一、是否為債權人
     二、是否為受寄託人
     三、主管機關是否為利害關係第三人
     第六節 保管之金融機構與營業保證金之關係
     第七節 營業或設立保證金優先受償權之法律性質
     一、債權或物權的優先性
     二、存續性
     三、可扣押性
     第八節 結論
     第六章 非法地下期貨交易之刑事責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我國規範非法地下期貨紀商之法例
     一、期貨商取得許可之規定
     二、期貨商得從事業務範圍之規定
     三、期貨交易種類及期貨交易所之公告
     四、小結
     第三節 外國立法例
     一、美國之規定
     二、日本商品交易所法之規定
     三、新加坡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第四節 期貨交易契約之設計審查及上市
     一、期貨或選擇權契約之設計
     二、期貨交易所之規定
     三、期貨或選擇權契約之審查
     四、小結
     第五節 法律適用問題之探討
     一、公告及指定之程序及內容
     二、國外期貨交易之流程與方式
     三、非法地下期貨商之犯罪類型
     四、取締非法地下期貨商之法律適用
     五、小結
     第六節 期貨交易法對於取締地下期貨商之規定
     一、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二、國外期貨交易法與期貨交易法規定之分析比較
     第七節 非法地下期貨交易之案例與分析
     一、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七六三號
     二、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九一四號刑事判決
     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七六四號刑事判決
     四、案例分析
     第八節 外匯保證金交易管理之法律問題
     一、合法之外匯保證金交易種類
     二、非法之外匯保證金交易型態
     三、取締非法外匯保證金交易之法律適用
     四、小結
     第九節 黃金保證金交易管理之法律問題
     一、黃金保證金之交易型態
     二、黃金保證金交易之法律適用問題
     三、小結
     第十節 結論
     第七章 期貨交易操縱行為之刑事責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立法例
     一、美國之立法例
     二、日本之立法例
     三、新加坡期貨交易法
     第三節 操縱行為之定義
     一、聯邦交易委員會之看法
     二、Pope參議員對擠壓軋空之看法
     三、Phillip Johnson參議員之看法
     第四節 期貨交易操縱行為之構成要件
     一、主觀之犯罪意思
     二、期貨與現貨之相互影響及市場力之支配或控制
     三、人為價格
     四、因果關係
     第五節 操縱行為之案例探討
     一、一九七四年以前之案例
     二、一九七四年以後之案例
     第六節 其他型態之縱行為
     一、沖洗交易
     二、相對委託
     三、散布謠言或不實資料
     第七節 結論
     第八章 期貨交易詐欺行為之刑事責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立法例
     一、我國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二、美國
     三、日本
     四、新加坡期貨交易法
     第三節 期貨交易詐欺行為之一般構成要件
     一、期貨交易詐欺罪其詐欺之意圖
     二、信賴及因果關係
     第四節 期貨交易詐欺行為之態樣與特別構成要件
     一、對作
     二、交叉交易
     三、配合交易
     四、擅為交易相對人
     五、炒單
     六、無權交易
     七、不實陳述
     第五節 內線交易之禁止
     一、期貨交易內線交易之定義
     二、美國證券交易法及商品交易法之規定
     三、我國期貨交易法之規定
     四、期貨交易內線交易之構成要件
     第六節 案例分析
     第一項 美國有關期貨交易詐欺之案例
     一、冶煉房
     二、法令之適用
     三、對作(bucket Shops)
     第二項 日本有關期貨交易詐欺之案例
     一、大阪高裁昭和六三年二月九日判決
     二、法院之判決要旨
     第三項 我國期貨交易詐欺之相關案例
     一、炒單
     二、實倍利(Spear, Leeds & Kellogg)設立申請案
     第四項 案例分析與評論
     一、冶煉房及陶伯案
     二、日本同和期貨公司案
     三、我國期貨商業務員炒單案及史倍利案
     第七節 結論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一、民事責任方面
     二、刑事責任方面
     三、建議期貨交易法增修條文草案
     參考資料
     一、中文
     二、英文
     三、日文
     四、司法實務資料
     五、報紙及其他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325en_US
dc.title (題名) 論期貨交易參與者之民刑事責任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