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我國大陸經貿政策形成機制及政策演變之研究
作者 席代麟
貢獻者 江炳倫<br>高長
席代麟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12:36 (UTC+8)
摘要 自政府於民國76年(1987)開放探親以來,兩岸經貿交流日趨熱絡,以雙邊貿易而論,1987年是15億美元,1996年以增加為237 億8 千萬美元,成長了15倍以上。而根據經濟部的統計顯示,1991年至1996年,台商赴大陸投資件數為1 萬1 千6 百餘件,投資金額達68億7 千3 百餘萬美元,大陸已成為台灣廠商對外投資的首要地區。台灣面對年年成長的兩岸貿易量及單向的資本流動,如何制定合理且前瞻的大陸經貿政策,是現階段大陸政策中最重要的課題。
     有關大陸經貿政策的研究中,政策形成機制(Policy formative mechanism)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機制可以是制度,也可能是包含非制度因素。探討大陸經貿政策的形成機制,必須先釐清一個前提,有兩岸交流始有大陸政策,而兩岸交流的開端恰與我國推動民主化的開端,在時間點是近乎一致。因此,從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威權政體,轉型到民主政體,黨國體制(Party-state) 的調適,國家與社會的互動,成為影響政策形成的關鍵因素。就國家與社會互動的軌跡中,去尋找其中的重要機制,吾人以為,總統( 府 )及其幕僚,執政黨與行政機關應是國家中,最重要的政策形成機制。民意測驗、大眾傳播媒介與意見領袖、利益團體是社會中,與政策形成關係最為密切的機制。
     經過對大陸投資政策的個案研究中,我們發現,國家機關的政策形成機制充滿了形式與行為的矛盾,國家機關的自主性壓縮了社會在政策形成過程中的參與空間。吾人以為,在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的趨勢之下,國家與社會應該建立真正的「社會夥伴」關係,將社會對於公共政策的意見表達,納入制度化的政策制定管道。我們也發現,在台灣的特殊黨國體制及民粹威權主義的交錯影響下,李登輝總統才是大陸政策形成的影武者,他是「非制度」的政策形成機制,不受國會及民意的監督。在現階段以國家安全為主要目標的大陸政策中,不受民意監督的非制度因素容或有存在之必要,但在權責相符的指導原則,及政治民主化趨勢之下,國家與社會的政策形成機制,應該重新定位。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37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江炳倫<br>高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席代麟zh_TW
dc.creator (作者) 席代麟zh_TW
dc.date (日期) 199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6 17:12:36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6 17:12: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6 17:12:3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037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821-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政治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政府於民國76年(1987)開放探親以來,兩岸經貿交流日趨熱絡,以雙邊貿易而論,1987年是15億美元,1996年以增加為237 億8 千萬美元,成長了15倍以上。而根據經濟部的統計顯示,1991年至1996年,台商赴大陸投資件數為1 萬1 千6 百餘件,投資金額達68億7 千3 百餘萬美元,大陸已成為台灣廠商對外投資的首要地區。台灣面對年年成長的兩岸貿易量及單向的資本流動,如何制定合理且前瞻的大陸經貿政策,是現階段大陸政策中最重要的課題。
     有關大陸經貿政策的研究中,政策形成機制(Policy formative mechanism)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機制可以是制度,也可能是包含非制度因素。探討大陸經貿政策的形成機制,必須先釐清一個前提,有兩岸交流始有大陸政策,而兩岸交流的開端恰與我國推動民主化的開端,在時間點是近乎一致。因此,從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威權政體,轉型到民主政體,黨國體制(Party-state) 的調適,國家與社會的互動,成為影響政策形成的關鍵因素。就國家與社會互動的軌跡中,去尋找其中的重要機制,吾人以為,總統( 府 )及其幕僚,執政黨與行政機關應是國家中,最重要的政策形成機制。民意測驗、大眾傳播媒介與意見領袖、利益團體是社會中,與政策形成關係最為密切的機制。
     經過對大陸投資政策的個案研究中,我們發現,國家機關的政策形成機制充滿了形式與行為的矛盾,國家機關的自主性壓縮了社會在政策形成過程中的參與空間。吾人以為,在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的趨勢之下,國家與社會應該建立真正的「社會夥伴」關係,將社會對於公共政策的意見表達,納入制度化的政策制定管道。我們也發現,在台灣的特殊黨國體制及民粹威權主義的交錯影響下,李登輝總統才是大陸政策形成的影武者,他是「非制度」的政策形成機制,不受國會及民意的監督。在現階段以國家安全為主要目標的大陸政策中,不受民意監督的非制度因素容或有存在之必要,但在權責相符的指導原則,及政治民主化趨勢之下,國家與社會的政策形成機制,應該重新定位。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論文提要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註 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重要名詞界定
     第二節 大陸經貿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
     第三節 大陸經貿政策的形成背景
     第四節 大陸經貿政策的政策形成機制
     註 釋
     第三章 大陸經貿政策的形成機制:國家部分
     第一節 總統(府)
     第二節 執政黨
     第三節 行政機關
     註 釋
     第四章 大陸經貿政策的形成機制:社會部分(以民意為主軸)
     第一節 民意的相關論述
     第二節 民意測驗
     第三節 意見領袖與大眾傳播媒介
     第四節 利益團體
     註 釋
     第五章 個案研究:大陸投資政策的演變(一)法制的建立
     第一節 法制化前期的大陸投資政策
     第二節 大陸投資政策的法制化
     註 釋
     第六章 個案研究:大陸投資政策的演變(二)從穩定到轉變
     第一節 外在環境的衝擊:民國八十三年
     第二節 兩岸經貿交流的蜜月期:民國八十四年
     第三節 「非制度」形成機制的擴張:民國八十五年
     註 釋
     第七章 結論
     註 釋
     參考書目
     附 錄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370en_US
dc.title (題名) 我國大陸經貿政策形成機制及政策演變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