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林邦傑<br>吳鐵雄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王慧敏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王慧敏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98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Apr-2016 17:16:2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Apr-2016 17:16:2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Apr-2016 17:16:29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A200200021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91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博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教育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合作學習之可行性,及合作歷程中同僚協助互動內涵,以53名幼稚園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其中29名為合作學習組,24名為個別學習組,進行為期十週的CHLOGO軟體實驗教學活動,並於研究一比較具CHLOGO學習能力、電腦學習態度、選擇學習角行為、觀點取替能力、認知能力等學習成果之差異。為進一步了解合作學習組同儕協助互動內涵,本研究將合作組幼兒依其認知能力進行能力編組,分成同質高能力、異質混合、同質低能力三組,同質高能力組包括二位高認知能力幼兒,異質混合為一位高認知能力和一位低認知能力的組合,同質低能力則包括二位低認知能力幼兒,並於研究二探討編組方式、個人特質(性別、認知能力、社會關係對同儕協助互動的影響,以及協助互動的來源、本質、內容、有效性等和學習成果之關係。綜合本研究發現,可歸納下列結論: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論文摘要 目錄 圖次 表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 第三節 重要名詞詮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合作學習發展應用與特色 第二節 合作學習理論基礎 第三節 合作學習對學習表現的影響 第四節 影響合作學習成效的因素 第五節 LOGO對學習表現的影響 第六節 本章結語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四節 實施過程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一 第二節 研究二 第三節 研究結果之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主要發現 第二節 結論 第三節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BOEHM基本概念測驗 附錄二 CHLOGO學習能力測驗 附錄三 CHLOGO學習能力測驗項目分析 附錄四 幼兒電腦學習態度量表 附錄五 幼兒電腦學習態度量表項目分析 附錄六 觀點取替能力測驗 附錄七 觀點取替能力測驗項目分析 附錄八 幼兒同儕協助互動觀察記錄表 附錄九 合作團體活動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211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幼兒電腦合作學習對學習成果及學習態度之影響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