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林邦傑<br>余民寧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涂金堂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涂金堂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0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8-Apr-2016 14:16:48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8-Apr-2016 14:16:48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8-Apr-2016 14:16:48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A2002000242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052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博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教育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究知識結構的評量與改變,並以國小學生數學文字題為例,進行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的評量與問題基模改變教學實驗。 本研究的評量部分,以數學科為特定學科領域,選取高雄市六所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際有效樣本為216位(男生101位,女生215位),使用包括數學綜合測驗、數學解題表現測驗、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測驗和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的分類測驗等研究工具,並以積差相關、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探究國小學生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與數學解題表現的關係,以及不同數學能力學生其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的差異情形。本研究的改變教學部分,以「合作—省思」數學解題法,作為問題基模改變教學的教學方法。實驗教學法採用兩人一組的異質分組,一人為解題者,另一人為協助者,從參與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評量的高雄市東光國小六年級學生中,選取10位文字題問題結構與4位專家問題結構差異較大的學生,另外選取10位與4位專家問題結構較相似的學生,總共20位同學進行教學實驗。教學實驗後,以無母數魏氏考驗法,探究接受問題基模改變教學的學生,其在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和數學解題表現的教學成效。 本研究得到下列的結論: 一、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與數學解題表現有密切的關係。 1.本研究的受試者分別採用以「相似的表面結構」、「相似的深層結構」、「相似的表面結構」或「相似的深層結構」等三種不同的分類標準,作為對數學文字題相像性的分類依據。數學解題表現較差的學生傾向採用「相似的表面結構」作為分類的依據;數學解題表現較佳的學生傾向採用「相似的深層結構」作為分類的依據,但有少數數學解題表現不錯的學生,會採用「相似的表面結構」或「相似的深層結構」的分類標準。 2.國小學生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與數學解題表現達顯著相關,其中,問題表面結構之向度聯結分數和純類別分數,皆與其數學解題表現,有顯著的負相關。問題深層結構之向度聯結分數和純類別分數,皆與其數學解題表現,有顯著的正相關。 3.本研究的國小六年級學生在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測驗上的PRX指數、GTD指數和PFC指數之得分與數學解題表現得分,皆有顯著的正相關。排除GTD和PFC兩個問題結構指數的影響力後,國小六年級學生的PRX指數與數學解題表現的淨相關為.340,達顯著相關的水準(p<.01)。 二、不同數學能力學生的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有差異。 1.由三位高、中、低數學能力組學生的徑路搜尋網路圖分析,可以清楚發現,該名高數學能力組學生是以題目相似性的深層結構進行問題表徵的,該名中數學能力組學生同時以題目的相似性深層結構和題目的相似性表面結構進行問題表徵的,而該名低數學能力組學生則是以題目相似性的表面結構進行問題表徵的工作。 2.本研究的不同數學能力學生在數學文字題問題結構測驗的三項指數數值,達顯著的差異。高數學能力與中數學能力學生的三項指數數值,皆顯著高於低數學能力學生的三項指數數值。高數學能力學生的PRX指數數值顯著高於中數學能力學生,但在GTD和PFC兩項指數數值上,高數學能力學生與中數學能力學生,則未達顯著差異水準。 三、合作省思數學解題教學法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 1.透過八週的合作省思數學解題教學,最後解題者能以題目的深層結構進行問題表徵,顯示採用合作省思數學教學法,能藉由小組合作解題的互動歷程,當解題者出現錯誤的解題行為時,隨即能獲得協助者的幫忙,而逐漸監控和修正自己的解題歷程,最後建構自己適當的問題基模。 2.本研究的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教學實驗的14位學生,在PRX和PFC指數的後測成績顯著優於前測的成績,並且在數學解題表現測驗的得分上,後測的成績也顯著優於前測的成績,顯示合作省思數學解題教學法,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 依據本研究的結論,提出下列各項建議: 一、教學上的建議 (一)、國小數學文字題的教學,應強調文字題問題結構的重要性。 (二)、教導學生以題目的解題基模,進行問題表徵。 (三)、採用可行的評量方法,評量學生的知識結構。 (四)、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協助學生獲得結構化的知識組織。 二、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擴大研究對象的範圍。 (二)、探究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結構。 (三)、採用不同評量方法,進行知識結構的探究。 (四)、編製各學科領域的標準化知識結構測驗。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242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知識結構的評量與改變之研究─以國小學生數學文字題為例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