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NSC Project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諷諫與臺諫--北宋辭賦之諫諍意識及其世變意涵之一考察
作者 許東海
貢獻者 中國文學系
關鍵詞 辭賦諷諫;臺諫;諫諍;北宋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1-Apr-2016 17:09:45 (UTC+8)
摘要 諷諫一直是漢代賦家的重要寫作旨趣與主要職能,並成為後代學者對於賦體文學的觀照與中心基本認知,固此儘管賦在中國文學的歷史長河裡,因應著世變脈動,呈現出不同的賦體風貌,但「諷諫」始終是賦學觀照的中心宏旨。 唯文學既繫乎時序,世變亦古今推移,唐帝國的締建,由於開國帝王深切體驗歷史的鑑戒,與君國治道的亟待重整,廣開言路,力倡諫諍,唐代太宗貞觀之世的諫諍之風固為典範,而繼踵唐代大開人文化成之道的宋代帝王,在諫諍風氣上的倡導尤力,其中以御史臺與諫院職能的合流,即史學上所謂「臺、諫合一」的制度更張尤具關鍵,深切展現其大開言路及重視諫諍的政治理念,並藉此通往其理想中的宋代治道藍圖。 其中宋代臺諫合一制度的卓然變創,固自為其中之重要側面,另一方面宋代亦往往將臺諫與君王,宰相三者並舉,從而展現在宋代政治場域上舉足輕重,動見觀瞻的地位,更凸顯出宋代臺諫的特殊而非常的尊崇位置,此又為唐代政治中臺、諫地位所難以相提並論的關鍵所在,有「宋之立國,元氣在臺諫」與「宋之天下,以臺諫興,亦以臺諫敗」的論評,由此可見臺諫制度對餘宋代立國治道及其政治得失的關鍵意義及樞紐地位。 職是之故,本計劃主要即著眼於此一攸關諫諍意識及其政治風氣的文化世變因素,對於北宋賦學創作之牽動,並主要具體聚焦於北宋辭賦中所映現的諫諍意識,探索北宋賦學及其與史學間交涉之世變意涵的初步目標,作為往後繼續長期追蹤並探索「北宋賦學與史學交涉」多面向主題研究的具體發軔及重要基礎。 ** *以下為本計畫初步擬設的研究綱要: /具體內容敬請參照研究計畫內容/ 壹.緒論--*宋前賦學「諷諫」與史學「臺諫」命題之流變概要及其回顧 --賦學「諷諫」命題及其表現型態之回顧 --史學臺諫制度及其職能分合之回顧 貳.本論--*北宋辭賦諫諍意識的主要表現類型及其論述取向 一、治道與諫諍:北宋「治道」賦之諫諍意識其政教論述 1.諫諍本體論述(以諫諍命題之辭賦): 2.諫諍實踐論述(以諫諍為宗旨之論述): 二、詠物與諫諍:北宋詠物賦之諫諍意識與困境及其當代士風 三、言志與諫諍:北宋辭賦之諫諍觀照及其困境論述 四、寓言與諫諍:北宋「寓言」賦諫諍意識及其當代治道諷諭
關聯 計畫編號 NSC101-2410-H004-124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中國文學系
dc.creator (作者) 許東海zh_TW
dc.date (日期) 2012
dc.date.accessioned 11-Apr-2016 17:09:45 (UTC+8)-
dc.date.available 11-Apr-2016 17:09: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Apr-2016 17:09:45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124-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諷諫一直是漢代賦家的重要寫作旨趣與主要職能,並成為後代學者對於賦體文學的觀照與中心基本認知,固此儘管賦在中國文學的歷史長河裡,因應著世變脈動,呈現出不同的賦體風貌,但「諷諫」始終是賦學觀照的中心宏旨。 唯文學既繫乎時序,世變亦古今推移,唐帝國的締建,由於開國帝王深切體驗歷史的鑑戒,與君國治道的亟待重整,廣開言路,力倡諫諍,唐代太宗貞觀之世的諫諍之風固為典範,而繼踵唐代大開人文化成之道的宋代帝王,在諫諍風氣上的倡導尤力,其中以御史臺與諫院職能的合流,即史學上所謂「臺、諫合一」的制度更張尤具關鍵,深切展現其大開言路及重視諫諍的政治理念,並藉此通往其理想中的宋代治道藍圖。 其中宋代臺諫合一制度的卓然變創,固自為其中之重要側面,另一方面宋代亦往往將臺諫與君王,宰相三者並舉,從而展現在宋代政治場域上舉足輕重,動見觀瞻的地位,更凸顯出宋代臺諫的特殊而非常的尊崇位置,此又為唐代政治中臺、諫地位所難以相提並論的關鍵所在,有「宋之立國,元氣在臺諫」與「宋之天下,以臺諫興,亦以臺諫敗」的論評,由此可見臺諫制度對餘宋代立國治道及其政治得失的關鍵意義及樞紐地位。 職是之故,本計劃主要即著眼於此一攸關諫諍意識及其政治風氣的文化世變因素,對於北宋賦學創作之牽動,並主要具體聚焦於北宋辭賦中所映現的諫諍意識,探索北宋賦學及其與史學間交涉之世變意涵的初步目標,作為往後繼續長期追蹤並探索「北宋賦學與史學交涉」多面向主題研究的具體發軔及重要基礎。 ** *以下為本計畫初步擬設的研究綱要: /具體內容敬請參照研究計畫內容/ 壹.緒論--*宋前賦學「諷諫」與史學「臺諫」命題之流變概要及其回顧 --賦學「諷諫」命題及其表現型態之回顧 --史學臺諫制度及其職能分合之回顧 貳.本論--*北宋辭賦諫諍意識的主要表現類型及其論述取向 一、治道與諫諍:北宋「治道」賦之諫諍意識其政教論述 1.諫諍本體論述(以諫諍命題之辭賦): 2.諫諍實踐論述(以諫諍為宗旨之論述): 二、詠物與諫諍:北宋詠物賦之諫諍意識與困境及其當代士風 三、言志與諫諍:北宋辭賦之諫諍觀照及其困境論述 四、寓言與諫諍:北宋「寓言」賦諫諍意識及其當代治道諷諭
dc.format.extent 372091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relation (關聯) 計畫編號 NSC101-2410-H004-124
dc.subject (關鍵詞) 辭賦諷諫;臺諫;諫諍;北宋
dc.title (題名) 諷諫與臺諫--北宋辭賦之諫諍意識及其世變意涵之一考察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