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吳元黎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魏艾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魏艾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88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4-Apr-2016 13:52:47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4-Apr-2016 13:52:47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4-Apr-2016 13:52:47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A200200051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27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博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東亞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封面頁證明書目錄表次第一章 導 論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 定義與研究範圍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的運用第四節 全文架構第二章 技術轉移的政策背景第一節 美國以經貿關係為重心的中共政策第二節 中共對外關係和經貿政策的轉變一、對外經濟開放政策的形成二、經濟和外貿易政策的轉變第三節 中共的技術引進政策一、技術引進的經驗二、四個現代化計劃和技術引進三、當前的技術引進政策第三章 非商業性的技術轉移第一節 政府間的經濟和科技合作協定一、核能合作協定二、工業技術合作協定三、貿易發展規劃第二節 教育和學術交流一、美國與中共間的學術交流二、學術交流與技術轉移三、學術交流的影響第三節 企業管理人才的培訓一、培訓計劃的目的和行政管理二、培訓計劃的類別、課程和預算三、大連培訓計劃的影響四、面臨的問題和限制第四節 非法或間接獲取的途徑一、組織體系和獲取的途徑二、香港和海外華人的角色三、未來的發展及其影響第四章 商業性的技術轉移第一節 技術引進與設備的進口一、技術引進的方式二、現階段中共的技術引進三、中共自美國的技術引進四、美國機械設備對中共的出口第二節 高技術產品貿易一、定義和衡量方式二、貿易統計的統合和資料的運用三、高技術產品對中共的出口第三節 直接投資和技術轉移一、投資的類型和資料的運用二、中國大陸外人投資的特性和趨勢三、美國在大陸的投資與技術轉移第四節 商品展覽會和其他技術合作項目一、商品展覽會與技術轉移二、飛機裝配生產協議三、衛星發射協議第五章 出口管制政策與技術轉移第一節 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一、出口管制改策的目標二、國家群分類和管制政策的執行三、部門間的審查和多邊管制第二節 對中共出口管制政策的演變及其內涵一、對中共出口管制政策的演變二、三個層次的輸出許可政策三、特定的綠區技術指標四、對中共出口的特別限制第三節 高技術管制商品和技術資料的出口一、高技術管制商品項目的出口二、高技術管制商品項目的暫時性輸出三、技術資料對中共的出口第六章 技術轉移的影響和限制第一節 對中共經濟的影響一、促進技術進步二、增強出口能力三、改善研究發展能力第二節 對美國與中共雙邊關係的影響一、對外貿的戰略功能二、八○年代的美國與五○年代的蘇聯三、在雙邊關係上所顯現的意義第三節 技術轉移的限制一、外在的限制因素二、內在的限制因素第七章 結 論參考文獻附錄附錄一:美商在中國大陸獨資經營企業一覽表附錄二:中共與美國所簽訂的合作經營企業協議(合同)一覽表(美商投資一百萬美元以上的企業)附錄三:中共與美國所簽訂的合資經營企業協議(合同)一覽表(1979~1986)附錄四:美國參與中國大陸海域石油探勘和開採的項目附錄五:出口管制商品項目、管制的理由和一般許可限定價值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511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績效評估及其影響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