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我國幼托整合政策可行性之研究
作者 郭勝峰
Kuo, Sheng-Feng
貢獻者 秦夢群
Joseph Chin, M.
郭勝峰
Kuo, Sheng-Feng
關鍵詞 幼稚園
托兒所
幼托整合
可行性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5-Apr-2016 16:00:03 (UTC+8)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乃期望透過對政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調查,瞭解「幼兒托育與教育整合方案」的政策方向與內容,是否已具備成功執行的可行性;此外,也希望能對政策利害關係人在幼托整合上的相關意見進行瞭解,以進而做為行政部門未來在政策規劃與執行上的重要參考依據。研究方法以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為主,問卷調查部份係以台灣地區幼稚園與托兒所工作人員、幼兒家長、專家學者、教育與福利行政人員為對象,採用分層隨機與立意取樣方式,共抽取600位,所得有效樣本413人。研究工具則為研究者自訂之「我國幼托整合政策可行性之研究」意見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nursery school in Taiwan. Another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offer the decision-maker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rame and the ways of implementing of the integrated kindergarten-nursery school policy.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碧雲(民64)。兒童福利通論。台北:正中。
     天下編輯(民89)。從○歲開始。台北:天下文化。
     王文科(民77)。蘇俄的學前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學前教育比較研究(頁281-296)。台北:臺灣書店。
     王立杰、田育芬、段慧瑩(民87)。托育機構行政管理與實務。台北:永大出版社。
     王立杰(民88)。淺談幼托整合。幼教資訊,107,頁2-4。
     王如哲(民88)。比較教育。台北:五南
     王淑英(民87)。北歐三國的托育政策。福利社會,65,頁27-32。
     王淑英(民88)。台北市教保人員協會對「托兒與學前教育整合方案」的聲明。成長幼教季刊,39,頁27。
     王家通(民85)。比較教育論叢。高雄:麗文。
     王靜珠(民83)。幼稚教育。台北:作者。
     王靜珠(民88)。我國托育機構的演進及未來發展途徑。幼兒教育年刊,11,頁167-190。
     王靜珠(民89)。托育機構行政管理與實務。台北:華騰文化出版社。
     內政部(民86a)。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訓練實施方案。台北:作者。
     內政部統計處(民86b)。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編者。
     內政部(民87)。托兒與學前教育初步整合作業(草案)。台北:作者。
     內政部兒童局(民88)。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台中:作者。
     中時晚報(民88)。幼托合一-業者一致反對。88.4.17,12版。
     台北政府府社會局(民83)。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組織規程。台北:作者。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民89)。日本幼兒托教體系考察報告。[WWW homepage] URL http://report.gsn.gov.tw
     台北市政府(民89)。台北市幼托整合規劃方案。[WWW homepage] URL http://edunet.taipei.gov.tw/edu2/2-4/p2-4-10.htm.
     台灣省政府(民88)。台灣省托兒所設施規範。台灣省:作者。
     丘昌泰(民89)。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幼教聯合會(民87)。為幼兒教育而走。[WWW homepage] URL http://www.deming.com.tw/deming/3/31998111.htm
     光啟文化(民85a)。歐洲幼教尋根之旅-奧、德、荷、法。台北:作者。
     光啟文化(民85b)。紐西蘭。台北:作者。
     朱志宏(民84)。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朱敬先(民81)。幼兒教育。台北:五南。
     泛江、蔡蔡(民87)。一○一八為幼教而走,還是為業者而走? 增設公立幼稚園,才是治本之道。中國時報87.10.20,15版。
     阮碧繡、李連珠(民83)。中美幼兒教育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何慧敏(民82)。德國學前教育初探-幼稚園現況分析。家政教育,12(5)。
     呂餘慶(民88)。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玉善(民84)。幼稚園等於托兒所嗎?--家長怎麼看?新幼教,頁4-6。
     邱志鵬(民77)。從世界幼教演進簡史及各國幼教發展現況論我國幼教的問題與改進建議。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學前教育比較研究(頁499-546)。台北:臺灣書店。
     邱志鵬(民88a)。論台灣幼稚園及托兒所跨世紀的定位問題(一)-從學術領域與行政制度的觀點,論幼稚園與托兒所的異同。幼教資訊,103,頁40-46。
     邱志鵬(民88b)。論台灣幼稚園及托兒所跨世紀的定位問題(二)-從歷史軌跡中尋找幼托功能混淆的由來。幼教資訊,104,頁45-53。
     邱志鵬(民88c)。論台灣幼稚園及托兒所跨世紀的定位問題(三)-政府版「托兒與學前教育整合」草案的可行性分析。幼教資訊,105,頁41-45。
     邱志鵬(民88d)。論台灣幼稚園及托兒所跨世紀的定位問題(四)-為托兒與學前教育制度變革的可能方向建言。幼教資訊,106,頁38-44。
     林水波、張世賢(民80)。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天祐等(民89)。台灣教育探源。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全、吳聰敏(民83)。教育資源的分配與管制。載於羊憶蓉主編,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佩蓉(民83)。當前幼稚園教育問題及意見之研究調查。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林佩蓉(民88)。七歲以下幼兒就讀學前機構比例之調查專案計畫。台北:教育部專案研究報告。
     林建榮(民89)。對當前台灣幼稚教育及幼兒托育政策的檢視與期許。立法院院聞,28(7),頁22-29。
     林爽(民88)。紐西蘭的活潑教育。台北:世界華文作家出版社。
     林貴美(民80)。法國教育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慧芬(民88)。德國學前教育探究-以Nordrhein-Westfalen邦及Rheinland-Pfalz邦為例。實踐學報,30,頁1-17。
     林朝鳳(民73)。從教育機會均等論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師大學報,29,頁175-205。
     兒童局(民90)。兒童局網頁。[WWW homepage] URL http://www.cbi.gov.tw
     吳文侃、楊漢清主編(民81)。比較教育學。台北:五南。
     吳定(民85)。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
     吳定(民87)。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吳貞祥(民77)。日本的幼兒教育。教育資料集刊,13,頁177-197。
     吳蘭若(民89)。德國的幼托合一教育政策:以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的小混齡組為例。比較教育,48,頁42-55。
     柯三吉(民81)。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胡清根編著(民72)。幼兒保育概論。台南:日月。
     洪福財(民87)。變遷社會中的幼兒教育。國民教育,38(3),頁63-75。
     洪福財(民89)。幼兒教育史-臺灣觀點。台北:五南。
     洪毓瑛譯(民89),Bredekamp & Copple編。幼教綠皮書-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專業幼教。新竹:和英出版社。
     施慶賢譯(民89)。二十世紀末日本幼兒教育改革的動向與課題。載於二○○○年代新幼兒教育的展望學術研討會手冊(頁17-30),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莊貞銀(民83)。日本保育所指南-保育指針概覽。國教月刊,40(9-10),頁8-12。
     高雄市政府(民85)。高雄市托兒機構設置標準與設立辦法。高雄:作者。
     徐藝華(民89)。打破迷思回歸幼兒本位-幼托整合與再興。師友,393,頁5-10。
     翁麗芳(民83)。托兒所的演變在台灣幼兒教育發展上的意義,載於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八十三學年度國科會教育學門研究計劃成果發表會論文集(pp.3-23)。台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翁麗芳(民84)。「幼稚園」探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8。頁451-469。
     翁麗芳(民87)。幼兒教育史。台北: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民62)。教育部組織法。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73)。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2)。發展與改進幼稚教育中程計劃。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3)。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8a)。1999年全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8b)。發展與改進幼兒教育中程計劃。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8c)。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四屆第一、二會期報告(88.06.21與88.11.01)。
     教育部(民89a)。一九九九年全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重要結論及建議事項暨研處情形一覽表。[WWW homepage] URL http://www.moe.gov.tw/secretary/edu/edu2.htm
     教育部(民89b)。教育部網站。[WWW homepage] URL http://www.ctjh.tpc.edu.tw/gensin/bbs-1.htm
     教育部(民89c)。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9d)。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四屆第三會期報告(89.04.10)。[WWW homepage] URL http://www.edu.tw
     教育部(民89e)。幼兒托育與教育整合方案。台北:作者。
     許釗涓(民77)。中美托兒制度之比較。社區發展,41。頁68-77。
     陳小芬(民83)。幼兒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曹俊漢(民81)。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陳漢強(民77)。我國幼兒教育發展之途徑。教育資料集刊,13。
     陳漢強(民88)。幼稚園如何辦理財團法人登記。台北:教育部國教司。
     許興仁編(民82)。幼兒保育行政-托兒所的經營。台南:光華女中。
     郭靜晃(民84)。台灣地區托兒服務需求評估。華岡法科學報,11,頁109-144。
     郭靜晃(民88)。幼托人員合流之分級制度可行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68,頁280-298。
     張孝筠、翁興利、蕭美華、李裕光(民87)。我國幼托政策分流的分析研究。教育部專案委託研究。
     張秀卿(民77)。近四十年來我國托兒事業之發展,教育資料集刊,13,頁147-176。
     勞委會(民90)。學前教育師。[WWW homepage] URL http://www.evta.gov.tw/employee/emp/a01/001/b135/3.htm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民80)。經濟學-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張惠蓉(民81)。托兒所與幼稚園角色及功能之劃分問題研究。載於台中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學年度師範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台中:台中師範學院。
     張菡育(民84)。台灣省未立案幼教機構現況及其成因之研究。載於屏東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四學年度師範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屏東:屏東師範學院。
     張菡育(民86)。台灣省未立案與立案幼教園所發展現況之普查研究,載於八十五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四)。台東:台東師範學院。
     黃志成(民88)。幼兒保育概論。台北:揚智。
     黃怡貌(民84)。光復以來台灣幼兒教育發展之研究(一九四五~一九八一)。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炳進(民89)。日本教育制度史研究:教育制度改革績效評價與展望。台北:馨園文教基金會。
     馮燕(民86)。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台北:巨流。
     曾憲政,翁麗芳(民88)。幼兒教育改革的省思-從「幼兒教育券」、「幼稚園公設民營」談起。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現代教育論壇(五)。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楊思偉(民88)。日本教育。台北:商鼎文化。
     楊振昇(民87)。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29,頁21-30
     楊瑩(民81)。從教育機會均等談高級中等教育之改革。載於台灣書店主編,二十一世紀的高級中等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楊瑩(民83)。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雷國鼎(民62)。各國小學教育制度。台北:正中。
     蔡春美(民81)。幼稚園與托兒所行政。台北:心理。
     蔡春美(民85)。展望21世紀之亞洲教育-論幼兒教育的專業化。師說,89,頁1-5。
     蔡春美、張翠娥、陳素珍(民89)。幼教機構行政管理:幼稚園與托兒所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其蓁(民89)。幼兒教育國家介入-一個批判的觀點。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文志(民86)。誰的責任-台灣幼兒教育的經濟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秋桃(民84)。中國近現代幼教思想之演進。載於台南幼稚教育學會主編,台灣幼教百年研討會資料集-萌芽sprout(頁38-46)。台南:台南幼稚教育學會。
     歐姿秀(民88)。幼托整合方案中師資合流問題的回顧與展望。幼教資訊,107,頁7-8。
     潘慧玲(民84)。幼兒發展與教育。台北:師苑。
     霍石岩(民87)。世界幼儿教育的基本??。比?教育研究,6,頁31-35。
     蕭玉煌(民87)。我國社會福利資源之開拓與整合。社區發展季刊,98,頁5-10。
     蕭美華(民88)。幼兒教育券政策分析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9(1),頁135-176。
     盧美貴(民76)。英國幼兒教育的現況與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學前教育比較研究(頁103-130)。台北:臺灣書店。
     盧美貴(民86)。幼稚園與托兒所功能與定位問題。載於私立慈濟護理專科學校主編,幼兒園所教師及保育人員培育制度學術研討會專輯(頁5-27)。台北:私立慈濟護理專科學校。
     簡淑貞(民77)。美國幼兒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學前教育比較研究(頁51-101)。台北:臺灣書店。
     簡楚瑛等(民85)。當前幼兒教育問題與因應之道。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繆敏志(民77)。從理論觀點與各國幼教發展現況談我國幼教改革。臺灣教育,449,頁1-8。
     謝美慧(民86)。中英幼兒教育義務化發展之比較研究。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魏嘉媛、劉翠榮譯(民73)。秋山和夫、小田豐、牧文彥原著。幼兒教育。香港:山邊公司。
     二、英文部份
     Bachrach P. & Baratz M.S.(1970). Power and poverty : theory and practice.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dwell, B. M.(1989). Acomprehensive model for integrating child care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F. Rust & L. R. Williams(eds.), The care and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expanding context, sharpening focus, pp.68-78.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urtis, A.(1992).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Great Britain. In Gary A. Woodill, Judith Bernhard & Lawrence Prochner(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231-248.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Guild Diana E.、Lyons Lesley & Whiley Jennie(2000). Te Whaariki: New Zealand`s nation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l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30(1), pp.65-70.
     ECDU(1999).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right form the start statement of intent. New Zealand: ECDU.
     ECDU(2000a).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 [WWW homepage] URL http://www.ecdu.govt.nz
     ECDU(2000b). Choic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Zealand: ECDU.
     Gay, L. R.(1996). Educational research :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J. : Merrill.
     George C. Edwards Ⅲ & Jra Sharkansky,(1978). The policy predicament: making and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
     Hayes, M. T.(1992). Why is implementation so difficult. Management Services in Government, 33(4), PP.56-63.
     Hewlett, S. A.(1986). Family and work : bridging the gap. Cambridge, Mass. : Balling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1998). Child care in Swed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30(1), pp.20-26.
     Kadushin, A. & Martin, J.A.(1988). Child welfare services(4th edition). New York: Macmillan.
     Katz, L. G. & Goffin, S. G.(1990). Issue in the preparation of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In B. Spodek & O. N. Sarcho(eds.),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preparation, pp.192-208.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atz, S. L. & Zigler E. F.(1987). Early schooling-the national debat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Larisa A.Paramonova & Valentina D.Sych(1992). Preschool Education in Russia. In Gary A. Woodill, Judith Bernhard & Lawrence Prochner(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l, pp.417-424.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Lowi, Theodore J.(1964). American Business, Public Policy, Case Studies, and Political Theory. World Politics, 16, PP.667-715.
     Majone G.(1977). On the Notion of Political Feasibility. In Stuart S. Nagel (eds.), Policy Studies Annual, 1, pp.80-95.
     Normand, Marie-Therese Le (1992).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France. In Gary A. Woodill, Judith Bernhard & Lawrence Prochner(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205-216.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Salisbury, R. H.(1968). The analysis of public policy: A search for : theories and roles. In Austin Ranney, ed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 Markham.
     Schooler, D.(1971). Science, scientist, and public policy. NJ: Free Press.
     Smith A. B.(1992).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 the winds of change. In Gary A. Woodill, Judith Bernhard & Lawrence Prochner(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383-398.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Kamerman S. B.(2000).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s in the OECD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3, pp.7-29.
     Tabu, mikiko & Aoki, Hisako(1990).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Japan. Japan: National Inst.
     Weimer, D., & Vining A.(1989).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NJ: Prentice-Hall.
     William T. & Gormley Jr.(2000).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regula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3, PP.55-7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88152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05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秦夢群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Joseph Chin, M.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郭勝峰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Kuo, Sheng-Fe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郭勝峰zh_TW
dc.creator (作者) Kuo, Sheng-Fe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5-Apr-2016 16:00:03 (UTC+8)-
dc.date.available 15-Apr-2016 16:00:0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5-Apr-2016 16:00:0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105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86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152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乃期望透過對政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調查,瞭解「幼兒托育與教育整合方案」的政策方向與內容,是否已具備成功執行的可行性;此外,也希望能對政策利害關係人在幼托整合上的相關意見進行瞭解,以進而做為行政部門未來在政策規劃與執行上的重要參考依據。研究方法以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為主,問卷調查部份係以台灣地區幼稚園與托兒所工作人員、幼兒家長、專家學者、教育與福利行政人員為對象,採用分層隨機與立意取樣方式,共抽取600位,所得有效樣本413人。研究工具則為研究者自訂之「我國幼托整合政策可行性之研究」意見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nursery school in Taiwan. Another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offer the decision-maker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rame and the ways of implementing of the integrated kindergarten-nursery school policy.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論文摘要
     目錄
     圖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範圍
     第三節 名詞解釋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五節 研究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各國幼兒教育發展現況與行政體系
     第二節 我國幼兒教育之歷史沿革與現行制度
     第三節 我國幼托整合之形成背景與政策規劃過程
     第四節 政策可行性理論
     第三章 調查研究之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問卷調查之研究架構
     第二節 調查對象與樣本之選取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四節 調查研究之實施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第四章 調查結果分析
     第一節 幼托政策分流弊病之意見分析
     第二節 幼托整合政策可行性之意見分析
     第三節 幼托整合政策可行方向之意見分析
     第四節 訪談結果整理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結論
     第三節 建議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一 托兒與學前教育初步整合作業(草案)
     附錄二 幼兒托育與教育整合方案
     附錄三 「我國幼托整合政策可行性之研究」意見調查問卷-專家效度用
     附錄四「我國幼托整合政策可行性之研究」意見調查問卷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05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幼稚園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托兒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幼托整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可行性zh_TW
dc.title (題名) 我國幼托整合政策可行性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碧雲(民64)。兒童福利通論。台北:正中。
     天下編輯(民89)。從○歲開始。台北:天下文化。
     王文科(民77)。蘇俄的學前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學前教育比較研究(頁281-296)。台北:臺灣書店。
     王立杰、田育芬、段慧瑩(民87)。托育機構行政管理與實務。台北:永大出版社。
     王立杰(民88)。淺談幼托整合。幼教資訊,107,頁2-4。
     王如哲(民88)。比較教育。台北:五南
     王淑英(民87)。北歐三國的托育政策。福利社會,65,頁27-32。
     王淑英(民88)。台北市教保人員協會對「托兒與學前教育整合方案」的聲明。成長幼教季刊,39,頁27。
     王家通(民85)。比較教育論叢。高雄:麗文。
     王靜珠(民83)。幼稚教育。台北:作者。
     王靜珠(民88)。我國托育機構的演進及未來發展途徑。幼兒教育年刊,11,頁167-190。
     王靜珠(民89)。托育機構行政管理與實務。台北:華騰文化出版社。
     內政部(民86a)。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訓練實施方案。台北:作者。
     內政部統計處(民86b)。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編者。
     內政部(民87)。托兒與學前教育初步整合作業(草案)。台北:作者。
     內政部兒童局(民88)。內政部兒童局組織條例。台中:作者。
     中時晚報(民88)。幼托合一-業者一致反對。88.4.17,12版。
     台北政府府社會局(民83)。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組織規程。台北:作者。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民89)。日本幼兒托教體系考察報告。[WWW homepage] URL http://report.gsn.gov.tw
     台北市政府(民89)。台北市幼托整合規劃方案。[WWW homepage] URL http://edunet.taipei.gov.tw/edu2/2-4/p2-4-10.htm.
     台灣省政府(民88)。台灣省托兒所設施規範。台灣省:作者。
     丘昌泰(民89)。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幼教聯合會(民87)。為幼兒教育而走。[WWW homepage] URL http://www.deming.com.tw/deming/3/31998111.htm
     光啟文化(民85a)。歐洲幼教尋根之旅-奧、德、荷、法。台北:作者。
     光啟文化(民85b)。紐西蘭。台北:作者。
     朱志宏(民84)。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朱敬先(民81)。幼兒教育。台北:五南。
     泛江、蔡蔡(民87)。一○一八為幼教而走,還是為業者而走? 增設公立幼稚園,才是治本之道。中國時報87.10.20,15版。
     阮碧繡、李連珠(民83)。中美幼兒教育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何慧敏(民82)。德國學前教育初探-幼稚園現況分析。家政教育,12(5)。
     呂餘慶(民88)。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玉善(民84)。幼稚園等於托兒所嗎?--家長怎麼看?新幼教,頁4-6。
     邱志鵬(民77)。從世界幼教演進簡史及各國幼教發展現況論我國幼教的問題與改進建議。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學前教育比較研究(頁499-546)。台北:臺灣書店。
     邱志鵬(民88a)。論台灣幼稚園及托兒所跨世紀的定位問題(一)-從學術領域與行政制度的觀點,論幼稚園與托兒所的異同。幼教資訊,103,頁40-46。
     邱志鵬(民88b)。論台灣幼稚園及托兒所跨世紀的定位問題(二)-從歷史軌跡中尋找幼托功能混淆的由來。幼教資訊,104,頁45-53。
     邱志鵬(民88c)。論台灣幼稚園及托兒所跨世紀的定位問題(三)-政府版「托兒與學前教育整合」草案的可行性分析。幼教資訊,105,頁41-45。
     邱志鵬(民88d)。論台灣幼稚園及托兒所跨世紀的定位問題(四)-為托兒與學前教育制度變革的可能方向建言。幼教資訊,106,頁38-44。
     林水波、張世賢(民80)。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天祐等(民89)。台灣教育探源。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全、吳聰敏(民83)。教育資源的分配與管制。載於羊憶蓉主編,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佩蓉(民83)。當前幼稚園教育問題及意見之研究調查。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林佩蓉(民88)。七歲以下幼兒就讀學前機構比例之調查專案計畫。台北:教育部專案研究報告。
     林建榮(民89)。對當前台灣幼稚教育及幼兒托育政策的檢視與期許。立法院院聞,28(7),頁22-29。
     林爽(民88)。紐西蘭的活潑教育。台北:世界華文作家出版社。
     林貴美(民80)。法國教育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慧芬(民88)。德國學前教育探究-以Nordrhein-Westfalen邦及Rheinland-Pfalz邦為例。實踐學報,30,頁1-17。
     林朝鳳(民73)。從教育機會均等論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師大學報,29,頁175-205。
     兒童局(民90)。兒童局網頁。[WWW homepage] URL http://www.cbi.gov.tw
     吳文侃、楊漢清主編(民81)。比較教育學。台北:五南。
     吳定(民85)。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
     吳定(民87)。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吳貞祥(民77)。日本的幼兒教育。教育資料集刊,13,頁177-197。
     吳蘭若(民89)。德國的幼托合一教育政策:以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的小混齡組為例。比較教育,48,頁42-55。
     柯三吉(民81)。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胡清根編著(民72)。幼兒保育概論。台南:日月。
     洪福財(民87)。變遷社會中的幼兒教育。國民教育,38(3),頁63-75。
     洪福財(民89)。幼兒教育史-臺灣觀點。台北:五南。
     洪毓瑛譯(民89),Bredekamp & Copple編。幼教綠皮書-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專業幼教。新竹:和英出版社。
     施慶賢譯(民89)。二十世紀末日本幼兒教育改革的動向與課題。載於二○○○年代新幼兒教育的展望學術研討會手冊(頁17-30),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莊貞銀(民83)。日本保育所指南-保育指針概覽。國教月刊,40(9-10),頁8-12。
     高雄市政府(民85)。高雄市托兒機構設置標準與設立辦法。高雄:作者。
     徐藝華(民89)。打破迷思回歸幼兒本位-幼托整合與再興。師友,393,頁5-10。
     翁麗芳(民83)。托兒所的演變在台灣幼兒教育發展上的意義,載於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八十三學年度國科會教育學門研究計劃成果發表會論文集(pp.3-23)。台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翁麗芳(民84)。「幼稚園」探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8。頁451-469。
     翁麗芳(民87)。幼兒教育史。台北: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民62)。教育部組織法。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73)。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2)。發展與改進幼稚教育中程計劃。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3)。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8a)。1999年全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8b)。發展與改進幼兒教育中程計劃。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8c)。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四屆第一、二會期報告(88.06.21與88.11.01)。
     教育部(民89a)。一九九九年全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重要結論及建議事項暨研處情形一覽表。[WWW homepage] URL http://www.moe.gov.tw/secretary/edu/edu2.htm
     教育部(民89b)。教育部網站。[WWW homepage] URL http://www.ctjh.tpc.edu.tw/gensin/bbs-1.htm
     教育部(民89c)。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9d)。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四屆第三會期報告(89.04.10)。[WWW homepage] URL http://www.edu.tw
     教育部(民89e)。幼兒托育與教育整合方案。台北:作者。
     許釗涓(民77)。中美托兒制度之比較。社區發展,41。頁68-77。
     陳小芬(民83)。幼兒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曹俊漢(民81)。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陳漢強(民77)。我國幼兒教育發展之途徑。教育資料集刊,13。
     陳漢強(民88)。幼稚園如何辦理財團法人登記。台北:教育部國教司。
     許興仁編(民82)。幼兒保育行政-托兒所的經營。台南:光華女中。
     郭靜晃(民84)。台灣地區托兒服務需求評估。華岡法科學報,11,頁109-144。
     郭靜晃(民88)。幼托人員合流之分級制度可行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68,頁280-298。
     張孝筠、翁興利、蕭美華、李裕光(民87)。我國幼托政策分流的分析研究。教育部專案委託研究。
     張秀卿(民77)。近四十年來我國托兒事業之發展,教育資料集刊,13,頁147-176。
     勞委會(民90)。學前教育師。[WWW homepage] URL http://www.evta.gov.tw/employee/emp/a01/001/b135/3.htm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民80)。經濟學-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張惠蓉(民81)。托兒所與幼稚園角色及功能之劃分問題研究。載於台中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學年度師範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台中:台中師範學院。
     張菡育(民84)。台灣省未立案幼教機構現況及其成因之研究。載於屏東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四學年度師範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屏東:屏東師範學院。
     張菡育(民86)。台灣省未立案與立案幼教園所發展現況之普查研究,載於八十五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四)。台東:台東師範學院。
     黃志成(民88)。幼兒保育概論。台北:揚智。
     黃怡貌(民84)。光復以來台灣幼兒教育發展之研究(一九四五~一九八一)。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炳進(民89)。日本教育制度史研究:教育制度改革績效評價與展望。台北:馨園文教基金會。
     馮燕(民86)。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台北:巨流。
     曾憲政,翁麗芳(民88)。幼兒教育改革的省思-從「幼兒教育券」、「幼稚園公設民營」談起。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現代教育論壇(五)。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楊思偉(民88)。日本教育。台北:商鼎文化。
     楊振昇(民87)。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29,頁21-30
     楊瑩(民81)。從教育機會均等談高級中等教育之改革。載於台灣書店主編,二十一世紀的高級中等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楊瑩(民83)。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雷國鼎(民62)。各國小學教育制度。台北:正中。
     蔡春美(民81)。幼稚園與托兒所行政。台北:心理。
     蔡春美(民85)。展望21世紀之亞洲教育-論幼兒教育的專業化。師說,89,頁1-5。
     蔡春美、張翠娥、陳素珍(民89)。幼教機構行政管理:幼稚園與托兒所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其蓁(民89)。幼兒教育國家介入-一個批判的觀點。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文志(民86)。誰的責任-台灣幼兒教育的經濟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秋桃(民84)。中國近現代幼教思想之演進。載於台南幼稚教育學會主編,台灣幼教百年研討會資料集-萌芽sprout(頁38-46)。台南:台南幼稚教育學會。
     歐姿秀(民88)。幼托整合方案中師資合流問題的回顧與展望。幼教資訊,107,頁7-8。
     潘慧玲(民84)。幼兒發展與教育。台北:師苑。
     霍石岩(民87)。世界幼儿教育的基本??。比?教育研究,6,頁31-35。
     蕭玉煌(民87)。我國社會福利資源之開拓與整合。社區發展季刊,98,頁5-10。
     蕭美華(民88)。幼兒教育券政策分析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9(1),頁135-176。
     盧美貴(民76)。英國幼兒教育的現況與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學前教育比較研究(頁103-130)。台北:臺灣書店。
     盧美貴(民86)。幼稚園與托兒所功能與定位問題。載於私立慈濟護理專科學校主編,幼兒園所教師及保育人員培育制度學術研討會專輯(頁5-27)。台北:私立慈濟護理專科學校。
     簡淑貞(民77)。美國幼兒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學前教育比較研究(頁51-101)。台北:臺灣書店。
     簡楚瑛等(民85)。當前幼兒教育問題與因應之道。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繆敏志(民77)。從理論觀點與各國幼教發展現況談我國幼教改革。臺灣教育,449,頁1-8。
     謝美慧(民86)。中英幼兒教育義務化發展之比較研究。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魏嘉媛、劉翠榮譯(民73)。秋山和夫、小田豐、牧文彥原著。幼兒教育。香港:山邊公司。
     二、英文部份
     Bachrach P. & Baratz M.S.(1970). Power and poverty : theory and practice.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dwell, B. M.(1989). Acomprehensive model for integrating child care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F. Rust & L. R. Williams(eds.), The care and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expanding context, sharpening focus, pp.68-78.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urtis, A.(1992).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Great Britain. In Gary A. Woodill, Judith Bernhard & Lawrence Prochner(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231-248.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Guild Diana E.、Lyons Lesley & Whiley Jennie(2000). Te Whaariki: New Zealand`s nation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l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30(1), pp.65-70.
     ECDU(1999).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right form the start statement of intent. New Zealand: ECDU.
     ECDU(2000a).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 [WWW homepage] URL http://www.ecdu.govt.nz
     ECDU(2000b). Choic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Zealand: ECDU.
     Gay, L. R.(1996). Educational research :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J. : Merrill.
     George C. Edwards Ⅲ & Jra Sharkansky,(1978). The policy predicament: making and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
     Hayes, M. T.(1992). Why is implementation so difficult. Management Services in Government, 33(4), PP.56-63.
     Hewlett, S. A.(1986). Family and work : bridging the gap. Cambridge, Mass. : Balling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1998). Child care in Swed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30(1), pp.20-26.
     Kadushin, A. & Martin, J.A.(1988). Child welfare services(4th edition). New York: Macmillan.
     Katz, L. G. & Goffin, S. G.(1990). Issue in the preparation of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In B. Spodek & O. N. Sarcho(eds.),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preparation, pp.192-208.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atz, S. L. & Zigler E. F.(1987). Early schooling-the national debat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Larisa A.Paramonova & Valentina D.Sych(1992). Preschool Education in Russia. In Gary A. Woodill, Judith Bernhard & Lawrence Prochner(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l, pp.417-424.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Lowi, Theodore J.(1964). American Business, Public Policy, Case Studies, and Political Theory. World Politics, 16, PP.667-715.
     Majone G.(1977). On the Notion of Political Feasibility. In Stuart S. Nagel (eds.), Policy Studies Annual, 1, pp.80-95.
     Normand, Marie-Therese Le (1992).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France. In Gary A. Woodill, Judith Bernhard & Lawrence Prochner(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205-216.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Salisbury, R. H.(1968). The analysis of public policy: A search for : theories and roles. In Austin Ranney, ed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 Markham.
     Schooler, D.(1971). Science, scientist, and public policy. NJ: Free Press.
     Smith A. B.(1992).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 the winds of change. In Gary A. Woodill, Judith Bernhard & Lawrence Prochner(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383-398.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Kamerman S. B.(2000).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s in the OECD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3, pp.7-29.
     Tabu, mikiko & Aoki, Hisako(1990).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Japan. Japan: National Inst.
     Weimer, D., & Vining A.(1989).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NJ: Prentice-Hall.
     William T. & Gormley Jr.(2000).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regula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3, PP.55-74.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