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廣告中動機訴求與說服路徑設計對廣告效果之影響
The Advertising Effect of Motivate Appeal and ELM Route Design
作者 陳佩珊
Chen, Pei-Shan
貢獻者 郭貞
Kuo, Cheng
陳佩珊
Chen, Pei-Shan
關鍵詞 廣告效果
動機需求
推敲可能性模式
說服理論
廣告訴求
動機訴求
Advertising effect
Motivation
Motivate appeal
Persuasion theory
Advertising appeal
ELM mode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5-Apr-2016 16:02:35 (UTC+8)
摘要 「推敲可能性模式」中提到的「動機」因素,指的是個人產生的動機強弱;但若從心理學的觀點出發,我們可在動機心理學的相關文獻中發現:動機的種類所帶來的不同程度影響,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研究希望把「推敲可能性模式」中的「動機」因素做延伸、補充,探討不同種類的動機因素如何影響廣告效果。期待能為「推敲可能性模式」帶來嶄新的討論空間。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城邦文化。
     呂明、陳紅雯(1992),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台灣:師大書苑。
     張松禮(1968),動機心理學,台灣:中華書局。
     莊耀嘉(1990),馬斯洛,台北:桂冠。
     葉重新(1998),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天中、洪英正(1992),普通心理學,台北:桂冠。
     張春興(1991),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0),普通心理學,台北:東華。
     朝陽堂編輯部(1996),現代廣告事典,台北:朝陽堂文化。
     林書堯(1991),色彩認識論,台北:三民。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1991),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方文熙(1991),正向情緒、涉入程度及論點數量對說服過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曉辛(1997),理性及感性訴求方式在不同產品涉入程度下的比較廣告效果,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州(1992),廣告訊息正反性、廣告主可信度、訊息涉入與廣告效果之關係,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岳田(1996),以廣告態度中介模式探討比較廣告、產品涉入程度、訊息負荷量對廣告效果之影響,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晉(1997),不同涉入型態、廣告背景音樂配合度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立方,(1996),心理作戰說服傳播之研究:「推敲可能性模式」之應用初探,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國員(1997),節目情感涉入程度與目標廣告位置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功餘(1990),涉入程度、立場共識和論點品質於說服上的效果,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力仁(1995),說話速度、論點品質與涉入程度對說服效果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琳凱(1994),消費者情緒、涉入程度與商店購物經驗對購物意願影響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子嫚(1997),觀賞情境之脈絡因素與廣告訴求對廣告效果的影響,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如君(1988),訊息接收者的涉入程度、訊息來源人數、及專家身份對說服效果之影響,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香蘭(1998),從孔子忠恕之道論馬斯洛(A.H,Maslow)之`自我實現`說,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玉卿(1992),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明勝(1995),投入程度、認知需求對廣告說服效果之影響,ELM模式之實證研究,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浩凱(2000),訊息內容、個人特質對WWW網頁瀏覽與網站態度之影響,ELM模式理論之實證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奎佑(1996),「產品利益無關屬性」、「產品類別」及「訊息負荷量」與廣告效果及產品評價之關係,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君(1996),全球廣告訴求策略情緒廣告和資訊廣告的廣告效果之比較,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薇(1995),各類負面情緒及其激發程度之複合廣告效果探討,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文仁(1995),廣告中的情感反應及序列效應對廣告效果的影響,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足(1996),廣告感性策略下,「異形廣告」、「無彩色廣告」與「一般廣告」對FCB模式區隔中產品之溝通效果研究,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益彰(1996),產品利益無關屬性、訊息涉入程度、產品類別與廣告效果及產品評價之關係,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蓓(1999),幽默廣告類別與廣告效果,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凰珠(1999),涉入程度、情緒對說服效果之影響,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靈宏(1992),消費品類型、創新類型與新產品行銷策略關係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王穎琪(1991),FCB模式之驗證研究,以臺灣地區口香糖廣告為例,私立輔仁大學大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Alwitt, Linda F &Mitchell, Andrew A.(1939).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advertising effects :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Hillsdale,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Kahle, Lynn R & Chiagouris, Larry.(1997). “Values, lifestyles, and psychographics.”, Mahwah,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itchell, Andrew A.(1993). “Advertising exposure, memory, and choice.”, Hillsdale, N.J. : Lawence Erlbaum.
     Petty,R.E.,&Cacioppo,J.T.(1986a).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tion: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ttitude change.”,New York:Springer Verlag.
     Petty,R.E.,&Cacioppo,J.T.(1986b).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of persuation.”,In L. Berkowitz(Ed.),Advances in experiment social psychology.(Vol.19,123-205).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
     Petty,R.E.,&Cacioppo,J.T&Goldman(1981). “Personal involvement as a determinant of argument-based persuas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1,847-855.
     Petty,R.E.,Haugtvedt,C.P.,&Smith,S.M.(1995) “Elaboration as determinant of attitude strength:Creating attitudes that are persistent,resistant,and predictive of behavior.”In R.E.Petty&J.A.Krosnick(Eds),Attitude strength: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93-130.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Petty,R.E.,Kasmer,J.A.,Haugtvedt,C.P.,&Cacioppo,J.T.(1987). “Source and message factors in persusation:Areply toStiff’s critique of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Communication Monographs,54,223-249.
     Petty,R.E.,Schumann,D.W.,Richman,S.A.&Strathman,A.J.(1993). “Positive mood and persuasion:Different role for affect under high and low elaboration condi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4,5-20.
     Wells, William D(1997). “Measuring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Mahwah,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13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郭貞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uo, Che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佩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Pei-Sh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佩珊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Pei-Shanen_US
dc.date (日期) 200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5-Apr-2016 16:02:35 (UTC+8)-
dc.date.available 15-Apr-2016 16:02: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5-Apr-2016 16:02:3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113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94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推敲可能性模式」中提到的「動機」因素,指的是個人產生的動機強弱;但若從心理學的觀點出發,我們可在動機心理學的相關文獻中發現:動機的種類所帶來的不同程度影響,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研究希望把「推敲可能性模式」中的「動機」因素做延伸、補充,探討不同種類的動機因素如何影響廣告效果。期待能為「推敲可能性模式」帶來嶄新的討論空間。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論文摘要
     目錄
     圖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推敲可能性模式(ELM)
     第二節 動機的理論
     第三節 動機需求層次理論的理論背景與命題
     第四節 廣告效果相關理論模式
     第五節 產品分類理論與FCB策略矩陣模式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假設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實驗設計
     第二節 變項定義與操作化
     第三節 廣告訊息的設計原則
     第四節 前測對實驗的啟示
     第五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量表信度檢驗
     第二節 假設檢驗
     第三節 動機訴求廣告類別與訊息路徑設計之關係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建議
     第七章 參考書目
     問卷
     廣告頁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13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廣告效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動機需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推敲可能性模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說服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廣告訴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動機訴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Advertising effec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otiv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otivate appea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ersuasion theor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dvertising appea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LM modeen_US
dc.title (題名) 廣告中動機訴求與說服路徑設計對廣告效果之影響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Advertising Effect of Motivate Appeal and ELM Route Desig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城邦文化。
     呂明、陳紅雯(1992),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台灣:師大書苑。
     張松禮(1968),動機心理學,台灣:中華書局。
     莊耀嘉(1990),馬斯洛,台北:桂冠。
     葉重新(1998),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天中、洪英正(1992),普通心理學,台北:桂冠。
     張春興(1991),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0),普通心理學,台北:東華。
     朝陽堂編輯部(1996),現代廣告事典,台北:朝陽堂文化。
     林書堯(1991),色彩認識論,台北:三民。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1991),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方文熙(1991),正向情緒、涉入程度及論點數量對說服過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曉辛(1997),理性及感性訴求方式在不同產品涉入程度下的比較廣告效果,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州(1992),廣告訊息正反性、廣告主可信度、訊息涉入與廣告效果之關係,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岳田(1996),以廣告態度中介模式探討比較廣告、產品涉入程度、訊息負荷量對廣告效果之影響,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晉(1997),不同涉入型態、廣告背景音樂配合度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立方,(1996),心理作戰說服傳播之研究:「推敲可能性模式」之應用初探,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國員(1997),節目情感涉入程度與目標廣告位置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功餘(1990),涉入程度、立場共識和論點品質於說服上的效果,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力仁(1995),說話速度、論點品質與涉入程度對說服效果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琳凱(1994),消費者情緒、涉入程度與商店購物經驗對購物意願影響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子嫚(1997),觀賞情境之脈絡因素與廣告訴求對廣告效果的影響,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如君(1988),訊息接收者的涉入程度、訊息來源人數、及專家身份對說服效果之影響,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香蘭(1998),從孔子忠恕之道論馬斯洛(A.H,Maslow)之`自我實現`說,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玉卿(1992),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明勝(1995),投入程度、認知需求對廣告說服效果之影響,ELM模式之實證研究,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浩凱(2000),訊息內容、個人特質對WWW網頁瀏覽與網站態度之影響,ELM模式理論之實證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奎佑(1996),「產品利益無關屬性」、「產品類別」及「訊息負荷量」與廣告效果及產品評價之關係,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君(1996),全球廣告訴求策略情緒廣告和資訊廣告的廣告效果之比較,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薇(1995),各類負面情緒及其激發程度之複合廣告效果探討,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文仁(1995),廣告中的情感反應及序列效應對廣告效果的影響,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足(1996),廣告感性策略下,「異形廣告」、「無彩色廣告」與「一般廣告」對FCB模式區隔中產品之溝通效果研究,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益彰(1996),產品利益無關屬性、訊息涉入程度、產品類別與廣告效果及產品評價之關係,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蓓(1999),幽默廣告類別與廣告效果,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凰珠(1999),涉入程度、情緒對說服效果之影響,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靈宏(1992),消費品類型、創新類型與新產品行銷策略關係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王穎琪(1991),FCB模式之驗證研究,以臺灣地區口香糖廣告為例,私立輔仁大學大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Alwitt, Linda F &Mitchell, Andrew A.(1939).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advertising effects :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Hillsdale,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Kahle, Lynn R & Chiagouris, Larry.(1997). “Values, lifestyles, and psychographics.”, Mahwah,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itchell, Andrew A.(1993). “Advertising exposure, memory, and choice.”, Hillsdale, N.J. : Lawence Erlbaum.
     Petty,R.E.,&Cacioppo,J.T.(1986a).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tion: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ttitude change.”,New York:Springer Verlag.
     Petty,R.E.,&Cacioppo,J.T.(1986b).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of persuation.”,In L. Berkowitz(Ed.),Advances in experiment social psychology.(Vol.19,123-205).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
     Petty,R.E.,&Cacioppo,J.T&Goldman(1981). “Personal involvement as a determinant of argument-based persuas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1,847-855.
     Petty,R.E.,Haugtvedt,C.P.,&Smith,S.M.(1995) “Elaboration as determinant of attitude strength:Creating attitudes that are persistent,resistant,and predictive of behavior.”In R.E.Petty&J.A.Krosnick(Eds),Attitude strength: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93-130.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Petty,R.E.,Kasmer,J.A.,Haugtvedt,C.P.,&Cacioppo,J.T.(1987). “Source and message factors in persusation:Areply toStiff’s critique of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Communication Monographs,54,223-249.
     Petty,R.E.,Schumann,D.W.,Richman,S.A.&Strathman,A.J.(1993). “Positive mood and persuasion:Different role for affect under high and low elaboration condi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4,5-20.
     Wells, William D(1997). “Measuring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Mahwah,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