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運動理念行銷策略之研究—以adidas「街頭籃球運動」與Nike「高中籃球聯賽」為例
作者 王尉晉
貢獻者 吳宜蓁
王尉晉
關鍵詞 運動行銷
理念行銷
體驗行銷
街頭籃球運動
高中籃球聯賽
Sport Marketing
Idea Marketing
Experiential Marketing
Streetball
HBL
日期 2000
上傳時間 18-Apr-2016 16:21:10 (UTC+8)
摘要 運動在全球化的加溫下,商品化的潛在利益,正吸引企業投入運動行銷。國內近年來從事運動行銷管理的研究,所佔比率有升高的趨勢,且成長比例仍在增加中。然而,在回顧國內運動行銷研究時,多數研究將運動視為行銷工具之一,而對「運動」理念本身的行銷過程,鮮少著墨。因此,本研究的出發點在於瞭解當「運動」本身做為一商業性理念時,企業如何擬定行銷策略及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謝一睿(1998):〈由運動行銷之觀點談「運動市場」及「運動產品」之特性〉,《大專體育雙月刊》,第三十八期,頁110-114
     徐揚(1999):〈正視運動行銷的功能—談運動從業人員的運動行銷正確觀〉,《大專體育雙月刊》,第四十四期,頁67-72。
     陳鴻雁(1998):〈大眾傳播媒體在運動行銷扮演之角色〉,《國民體育季刊》,第二十七卷第一期,頁11-16。
     高俊雄(1998):〈運動商品化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頁79-83。
     王瑤芬(1998):〈開創6億4360萬個商機〉,《廣告雜誌》,第八十七期,頁59-60。
     程紹同(1999):〈Show Me The Money! 美國運動產業介紹(上)〉,《廣告雜誌》,第九十七期,頁76-80
     程紹同(1999):〈運動風雲2000〉,《廣告雜誌》,第一○三期,頁72-79。
     蔡文輝(1989):《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劉一民等(1999):《我國體育學術研究之現況與未來願景(初稿)》。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陳正然(1999):〈蕃薯藤的體驗行銷〉,《體驗行銷》,頁5-7。
     Matathia, I and Salzman, M.(1999):《藍色的承諾》,賴慈雲譯。台北:大塊文化。
     管倖生(1985):《大專生運動鞋產品開發及產品評價模式之建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英俊(1985):《運動鞋市場區隔分析-自動互動檢視法之應用》。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天津(1986):《運動鞋產品屬性與購買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瑞南(1986):《消費品市場區隔化之研究-以運動飲料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菁(1989):《我國運動用品業國際促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雙洲(1989):《我國運動用品業國際訂價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明瑞(1993):《臺灣地區公立體育場電腦應用之實證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莉青(1994):《高爾夫俱樂部會員證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幸福高爾夫俱樂部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木俊(1994):《桃園縣立體育場館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忠程(1995):《台北市游泳運動俱樂部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景森(1996):《運動健康俱樂部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以中興健身俱樂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信淵(1998):《公立大學游泳池對外開放顧客滿意度之比較研究-以臺灣師大、清華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盈如(1999):《大台北地區健康俱樂部顧客滿意度、忠誠度以及滿意構面重視度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淑貞(1999):《桃竹苗地區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與會員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曉瑛(2000):《台灣地區公立棒球場委託民間企業經營管理之個案研究-以台南市立棒球場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慧嵐(2000):《台灣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產業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仁(2000):《渡假俱樂部會員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小墾丁綠野渡假村會員為例》。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孫顯鋒(2000):《校務基金制度實施後國立大學校院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廣(1987):《台北市大學生對運動鞋購買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達(1989):《體育競賽活動觀賞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謝雅倩(1989):《消費者對體育用品專賣店之印象知覺與商店選擇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政昌(1990):《消費者行銷反應指數及產品評估準則與市場區隔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心新(1991):《購買行為的決定性因素-決定性產品屬性之檢討與應用-以愛迪達(adidas)運動鞋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華(199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浩宗(1995):《保齡球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志峰(1995):《高雄市保齡球消費者參與行為與行銷組合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一睿(1996):《台南市保齡球消費者之生活型態,運動參與頻率和保齡球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智明(1999):《臺北市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振鑫(1999):《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行為之關係研究-以運動健康信念模式探討中老年人的運動行為》。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炳昭(1999):《台中地區高中學生運動鞋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月(2000):《運動鞋市場之消費者分析-以Nike運動鞋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振鶴(1987):《品牌延伸性策略行銷管理之實證分析》。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木泉(1996):《運動鞋品牌忠誠度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男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華(1998):《大專院校學生運動鞋品牌忠誠度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纓琇(1999):《國際品牌授權稀釋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博文(2000):《大專院校學生運動鞋品牌忠誠度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天德(2000):《國際運動鞋品牌之進入模式及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市場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嘉威(2000):《品牌忠誠者之「品牌認同」研究-以運動鞋品牌NIKE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怡盈(2000):《品牌知名度、參考價格來源、產品特徵與產品知識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及產品品牌評估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珠(2000):《品牌運動鞋在台灣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焰章(1993):《臺灣地區大型企業對運動贊助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嘉惠(1995):《運動組織與企業組織經理人對贊助運動考量因素之比較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汝(1999):《台灣地區職業運動贊助管理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宜龍(1999):《企業贊助運動賽會效益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義方(1999):《企業對運動贊助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衍如(1999):《大眾傳播媒體贊助公益活動之決策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湘東(2000):《節慶活動與企業贊助動機之研究》。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王之弘(1991):《職業棒球市場區隔化與消費者行為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善佑(1995):《台北地區居民觀賞職業籃球比賽市場之區隔化研究》。東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建國(1998):《職業運動組織媒體公共關係之研究-以中華、台灣兩職棒聯盟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懋坤(1999):《臺灣職棒大聯盟現場觀眾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子軒(1999):《美台棒球發展之比較研究-以媒體為中心觀點》。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後宗(2000):《追憶流逝的球迷-中華職籃的回顧與展望》。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致平(1992):《記者專業意理與新聞製作流程對體育新聞報導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珍(1993):《台北市大學生收看體育運動電視節目的動機與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昌德(1995):《台灣運動商品化過程中的大眾傳播媒體角色》。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儀(1997):《台灣主要報紙對奧運新聞報導之內容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靜(2000):《不同廣告類型與產品涉入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以運動鞋、運動飲料平面廣告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俊一(1994):《臺灣區運動會舉辦制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威克(1995):《台灣運動文化的反省與批判-以台灣區運動會的現象為例》。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立宏(1995):《業餘運動精神的批判與重建》。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獻(1995):《解讀運動文本經驗》。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芳(1997):《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國瑾(1999):《大學院校體育室行政人員公共關係實施態度及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力可(2000):《台灣棒球與認同:一個運動社會學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榮達(1987):《理念行銷策略之研究-台北區基督教會實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創棟(1991):《理念行銷之分類與策略》。國立中山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Bagozzi, R.P. (1975). Marketing as Exchange. Journal of Marketing, 39(4): 32-39.
     Barnes, N.G. (1991). Philanthropy, Profits, and Problems: The Emergence joint Venture Marketing. Akron Business & Economic Review, 22(4): 78-86.
     Bennett, P.D., Lamm, R.P. and Fry, R.A. (1988). Marketing. New York: McGraw-Hill.
     Bloom, P.N. and Novelli. W.D. (1981). Problems and Chanllenges In Soc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45(2): 79-88.
     Bloom, P.N (1984). Idea Marketing for Consumer Affairs.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February: 21-27.
     Caesar, P. (1986). Cause-Related Marketing: The New Face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Business & Society Review, 59(Fall): 15-19.
     Douvis, J. and Douvis, S. (2000).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reas in the field of sport marketing: Foundations, current trends, future direction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cjsm.com/vol4/douvis43.htm
     Fine, S.H. (1981). The Marketing of Idea and Social Issues. New York: CBS.
     Holbrook, M. and Hirschman, E.C. (1982). 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Fantasies, Feelings and Fu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2): 132-140.
     Kot1er, P. (1986). The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11 Inc.
     Kot1er, P. and Anderson, A.R. (1987).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11 Inc.
     Kotler, P. and Roberto E.L. (1989).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Changing Public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
     Lovelock, C.H. and Weinberg, C.B. (1984). Marketing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Manager. New York: Wiley.
     Mullin, B.J., Hardy, S., and Sutton, W. A. (1993). Sport Marketing.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Oldenburg, D. (1992). Big Companies Plug Big Causes for Big Gains. Business & Society Review, 83(Fall): 22-23.
     Owens, D.D. (2000). The Experience Economy. Franchising World, 32(1): p.11.
     Pitts, B. G., and Stotlar, D.K. (1996). Fundamentals of Sport Marketing. Morgantown: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Pine II, B.J. and Gilmore, J.H. (1998).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97-105.
     Schmitt, B.H.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5: 53-67.
     Shank, M.D. (1999). Sports Marketing: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73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宜蓁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尉晉zh_TW
dc.creator (作者) 王尉晉zh_TW
dc.date (日期) 200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Apr-2016 16:21:10 (UTC+8)-
dc.date.available 18-Apr-2016 16:21:1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Apr-2016 16:21:1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173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21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運動在全球化的加溫下,商品化的潛在利益,正吸引企業投入運動行銷。國內近年來從事運動行銷管理的研究,所佔比率有升高的趨勢,且成長比例仍在增加中。然而,在回顧國內運動行銷研究時,多數研究將運動視為行銷工具之一,而對「運動」理念本身的行銷過程,鮮少著墨。因此,本研究的出發點在於瞭解當「運動」本身做為一商業性理念時,企業如何擬定行銷策略及與消費者進行互動?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論文摘要
     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第四節 研究流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運動行銷研究的再出發
     第二節 理念行銷
     第三節 體驗行銷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個案選取標準
     第四節 實施過程
     第四章 個案公司描述
     第一節 adidas品牌大事記
     第二節 Nike品牌大事記
     第三節 adidas與Nike在台企業現況比較
     第四節 adidas「街頭籃球運動」簡介
     第五節 Nike「高中籃球聯賽」簡介
     第五章 研究發現
     第一節 運動理念的發展起源
     第二節 運動理念的區隔與定位
     第三節 運動理念行銷目的之界定
     第四節 運動理念的目標消費族群
     第五節 運動理念的行銷策略
     第六節 運動理念的評估方法
     第七節 研究命題的總表整理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運動理念行銷策略之比較
     第二節 體驗行銷對運動理念的啟發
     第三節 研究結論
     第四節 研究貢獻
     第五節 研究限制
     第六節 後續研究建議
     附錄
     附錄一 國內運動行銷學術論文回顧—運動設施與產業
     附錄二 國內運動行銷學術論文回顧—消費者行為
     附錄三 國內運動行銷學術論文回顧—品牌研究
     附錄四 國內運動行銷學術論文回顧—贊助行為
     附錄五 國內運動行銷學術論文回顧—職業運動
     附錄六 國內運動行銷學術論文回顧—媒體行為
     附錄七 國內運動行銷學術論文回顧—運動管理╱社會學╱其他
     參考文獻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73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運動行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理念行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體驗行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街頭籃球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高中籃球聯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port Market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dea Market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xperiential Market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reetbal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BLen_US
dc.title (題名) 運動理念行銷策略之研究—以adidas「街頭籃球運動」與Nike「高中籃球聯賽」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謝一睿(1998):〈由運動行銷之觀點談「運動市場」及「運動產品」之特性〉,《大專體育雙月刊》,第三十八期,頁110-114
     徐揚(1999):〈正視運動行銷的功能—談運動從業人員的運動行銷正確觀〉,《大專體育雙月刊》,第四十四期,頁67-72。
     陳鴻雁(1998):〈大眾傳播媒體在運動行銷扮演之角色〉,《國民體育季刊》,第二十七卷第一期,頁11-16。
     高俊雄(1998):〈運動商品化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頁79-83。
     王瑤芬(1998):〈開創6億4360萬個商機〉,《廣告雜誌》,第八十七期,頁59-60。
     程紹同(1999):〈Show Me The Money! 美國運動產業介紹(上)〉,《廣告雜誌》,第九十七期,頁76-80
     程紹同(1999):〈運動風雲2000〉,《廣告雜誌》,第一○三期,頁72-79。
     蔡文輝(1989):《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劉一民等(1999):《我國體育學術研究之現況與未來願景(初稿)》。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陳正然(1999):〈蕃薯藤的體驗行銷〉,《體驗行銷》,頁5-7。
     Matathia, I and Salzman, M.(1999):《藍色的承諾》,賴慈雲譯。台北:大塊文化。
     管倖生(1985):《大專生運動鞋產品開發及產品評價模式之建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英俊(1985):《運動鞋市場區隔分析-自動互動檢視法之應用》。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天津(1986):《運動鞋產品屬性與購買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瑞南(1986):《消費品市場區隔化之研究-以運動飲料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菁(1989):《我國運動用品業國際促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雙洲(1989):《我國運動用品業國際訂價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明瑞(1993):《臺灣地區公立體育場電腦應用之實證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莉青(1994):《高爾夫俱樂部會員證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幸福高爾夫俱樂部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木俊(1994):《桃園縣立體育場館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忠程(1995):《台北市游泳運動俱樂部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景森(1996):《運動健康俱樂部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以中興健身俱樂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信淵(1998):《公立大學游泳池對外開放顧客滿意度之比較研究-以臺灣師大、清華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盈如(1999):《大台北地區健康俱樂部顧客滿意度、忠誠度以及滿意構面重視度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淑貞(1999):《桃竹苗地區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與會員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曉瑛(2000):《台灣地區公立棒球場委託民間企業經營管理之個案研究-以台南市立棒球場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慧嵐(2000):《台灣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產業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仁(2000):《渡假俱樂部會員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小墾丁綠野渡假村會員為例》。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孫顯鋒(2000):《校務基金制度實施後國立大學校院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廣(1987):《台北市大學生對運動鞋購買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達(1989):《體育競賽活動觀賞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謝雅倩(1989):《消費者對體育用品專賣店之印象知覺與商店選擇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政昌(1990):《消費者行銷反應指數及產品評估準則與市場區隔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心新(1991):《購買行為的決定性因素-決定性產品屬性之檢討與應用-以愛迪達(adidas)運動鞋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華(199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浩宗(1995):《保齡球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志峰(1995):《高雄市保齡球消費者參與行為與行銷組合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一睿(1996):《台南市保齡球消費者之生活型態,運動參與頻率和保齡球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智明(1999):《臺北市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振鑫(1999):《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行為之關係研究-以運動健康信念模式探討中老年人的運動行為》。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炳昭(1999):《台中地區高中學生運動鞋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月(2000):《運動鞋市場之消費者分析-以Nike運動鞋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振鶴(1987):《品牌延伸性策略行銷管理之實證分析》。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木泉(1996):《運動鞋品牌忠誠度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男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華(1998):《大專院校學生運動鞋品牌忠誠度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纓琇(1999):《國際品牌授權稀釋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博文(2000):《大專院校學生運動鞋品牌忠誠度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天德(2000):《國際運動鞋品牌之進入模式及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市場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嘉威(2000):《品牌忠誠者之「品牌認同」研究-以運動鞋品牌NIKE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怡盈(2000):《品牌知名度、參考價格來源、產品特徵與產品知識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及產品品牌評估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珠(2000):《品牌運動鞋在台灣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焰章(1993):《臺灣地區大型企業對運動贊助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嘉惠(1995):《運動組織與企業組織經理人對贊助運動考量因素之比較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汝(1999):《台灣地區職業運動贊助管理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宜龍(1999):《企業贊助運動賽會效益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義方(1999):《企業對運動贊助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衍如(1999):《大眾傳播媒體贊助公益活動之決策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湘東(2000):《節慶活動與企業贊助動機之研究》。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王之弘(1991):《職業棒球市場區隔化與消費者行為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善佑(1995):《台北地區居民觀賞職業籃球比賽市場之區隔化研究》。東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建國(1998):《職業運動組織媒體公共關係之研究-以中華、台灣兩職棒聯盟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懋坤(1999):《臺灣職棒大聯盟現場觀眾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子軒(1999):《美台棒球發展之比較研究-以媒體為中心觀點》。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後宗(2000):《追憶流逝的球迷-中華職籃的回顧與展望》。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致平(1992):《記者專業意理與新聞製作流程對體育新聞報導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珍(1993):《台北市大學生收看體育運動電視節目的動機與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昌德(1995):《台灣運動商品化過程中的大眾傳播媒體角色》。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儀(1997):《台灣主要報紙對奧運新聞報導之內容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靜(2000):《不同廣告類型與產品涉入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以運動鞋、運動飲料平面廣告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俊一(1994):《臺灣區運動會舉辦制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威克(1995):《台灣運動文化的反省與批判-以台灣區運動會的現象為例》。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立宏(1995):《業餘運動精神的批判與重建》。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獻(1995):《解讀運動文本經驗》。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芳(1997):《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國瑾(1999):《大學院校體育室行政人員公共關係實施態度及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力可(2000):《台灣棒球與認同:一個運動社會學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榮達(1987):《理念行銷策略之研究-台北區基督教會實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創棟(1991):《理念行銷之分類與策略》。國立中山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Bagozzi, R.P. (1975). Marketing as Exchange. Journal of Marketing, 39(4): 32-39.
     Barnes, N.G. (1991). Philanthropy, Profits, and Problems: The Emergence joint Venture Marketing. Akron Business & Economic Review, 22(4): 78-86.
     Bennett, P.D., Lamm, R.P. and Fry, R.A. (1988). Marketing. New York: McGraw-Hill.
     Bloom, P.N. and Novelli. W.D. (1981). Problems and Chanllenges In Soc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45(2): 79-88.
     Bloom, P.N (1984). Idea Marketing for Consumer Affairs.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February: 21-27.
     Caesar, P. (1986). Cause-Related Marketing: The New Face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Business & Society Review, 59(Fall): 15-19.
     Douvis, J. and Douvis, S. (2000).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reas in the field of sport marketing: Foundations, current trends, future direction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cjsm.com/vol4/douvis43.htm
     Fine, S.H. (1981). The Marketing of Idea and Social Issues. New York: CBS.
     Holbrook, M. and Hirschman, E.C. (1982). 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Fantasies, Feelings and Fu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2): 132-140.
     Kot1er, P. (1986). The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11 Inc.
     Kot1er, P. and Anderson, A.R. (1987).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11 Inc.
     Kotler, P. and Roberto E.L. (1989).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Changing Public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
     Lovelock, C.H. and Weinberg, C.B. (1984). Marketing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Manager. New York: Wiley.
     Mullin, B.J., Hardy, S., and Sutton, W. A. (1993). Sport Marketing.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Oldenburg, D. (1992). Big Companies Plug Big Causes for Big Gains. Business & Society Review, 83(Fall): 22-23.
     Owens, D.D. (2000). The Experience Economy. Franchising World, 32(1): p.11.
     Pitts, B. G., and Stotlar, D.K. (1996). Fundamentals of Sport Marketing. Morgantown: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Pine II, B.J. and Gilmore, J.H. (1998).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97-105.
     Schmitt, B.H.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5: 53-67.
     Shank, M.D. (1999). Sports Marketing: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