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關鍵能力與多元智力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國民中學教師的觀點為例
作者 賴姿伶
Lai, Tzu-Ling
貢獻者 余民寧
賴姿伶
Lai, Tzu-Ling
關鍵詞 關鍵能力
多元智力
基本能力
日期 2000
上傳時間 18-Apr-2016 16:33:42 (UTC+8)
摘要 二十一世紀的來臨,將為人們帶來更多的衝擊和挑戰,新一代的國民,又必須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和能力,才能面對未來的生活?在世界各國積極推動基本能力取向教育的今日,本研究為一初探性質研究,其目的旨在瞭解:未來我國國民所需具備的「關鍵能力」為何?並以Gardner「多元智力理論」為基礎,探討「關鍵能力」在現行課程架構之下教學的可行性。研究樣本為國民中學教師,研究共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論文摘要
     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重要名詞詮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
     第二節 關鍵能力的發展與內涵
     第三節 多元智力理論
     第四節 多元智力論在課程與教學上的應用
     第五節 多元智力教學的相關研究
     第六節 多元智力論及其應用對本研究的啟示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問題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第一階段研究結果分析
     第二節 第二階段研究結果分析
     第三節 整合課程培育關鍵能力之可行性初探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
     第三節 建議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一 第一階段開放式問卷的25個核心問題
     附錄二 第一階段開放式問卷各科教師填答之問題
     附錄三 第一階段開放式問卷:關鍵能力開放式調查問卷
     附錄四 關鍵能力指標問卷
     附錄五 「關鍵能力」教學與培育意見調查問卷
     附錄六 全體教師所考量之關鍵能力指標的共同因素
     附錄七 十項共同因素之內涵
參考文獻 成露茜、羊憶蓉(民85)。關鍵能力教育特色與啟示。教育資料文摘,38卷3期,120-128頁。
     成露茜、羊憶蓉(民86)。從澳洲「關鍵能力」檢討台灣的「能力本位教育」。社教雙月刊,78期,17-21頁。
     羊憶蓉、成露茜(民86a)。關於「關鍵能力」的問答。社教雙月刊,78期,8-9頁。
     羊憶蓉、成露茜(民86b)。將一般通識教育帶入工作中。社教雙月刊,78期,10-12頁。
     羊憶蓉、成露茜(民86c)。邁向二十一世紀新新教育—從澳洲「關鍵能力」教育計劃試探台灣的教改前景。社教雙月刊,78期,13-16頁。
     任懷鳴(民87)。二十一世紀國民教育學生關鍵能力養成。國教天地,129期,19-21頁。
     李桂芬譯(民85)。歐盟教改白皮書—終身學習,整合每一顆學習種子。天下雜誌,特刊16期,228-230頁。
     社教雙月刊(民86)。新新教育應培養全方位的能力。社教雙月刊,78期,4-5頁。
     余民寧(民86)。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文化。
     但昭偉(民87)。未來的國民不應成為什麼樣子。國教天地,129期,16-18頁。
     吳裕益(民87)。二十一世紀國民中小學學生所需具備之關鍵能力。國教天地,129期,24-27頁。
     邱連煌(民86)啟發兒童的智能:多元智能論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從課程與教學之改善使教學更有效」研討會論文集。(7-23頁)
     洪福財(民86)。幼稚園教學的因應與變革—從多元智力論談起。國民教育,38卷1期,68-72頁。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 http://teach.eje.edu.tw/。
     教育部(民89b)。「九年一貫課程輔導手冊」。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 http://teach.eje.edu.tw/。
     郭俊賢、陳淑惠譯(民87)。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遠流。
     許芳菊譯(民85)。聯合國教育宣言—學習型社會,教育 最後理想國。天下雜誌,特刊16期,224-227頁。
     陳瓊森(民86)。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台北:信誼。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民88)。天生我才必有用?—多元智慧教學的反思。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學術研討會論文。(未出版)
     張稚美(民86)。第八種智慧與多元智慧教學。載於李平譯「經營多元智慧」(243-252頁)。台北:遠流。
     楊國樞(民83)。從二十一世紀的人與社會談教育目標的釐定。教改通訊,2期,9-12頁。
     楊朝祥(民88)。新世紀國民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載於中國教育協會主辦「教育改革、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各國經驗」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文集。(1-9頁)
     趙志裕等(民87)。多元才能—IQ以外的能力。台北:心理。
     蔡明復(民87)。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報,11期,305-334頁。
     蔡寬信(民87)。學校課程發展與學生能力的培養。國教天地,129期,22-23頁。
     簡紅珠(民87)。多元智能理論對課程與教學的啟示。教師天地,93期,23-27頁。
     簡維君(民88)。國小人際智能訓練課程之教學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gnello, C., Jockl, P., Pearson, I., & Velasco, D. (1998). Improving stud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content areas through the use of visual organizer.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587).
     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 (1996).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5).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yths and messages. Phi Delta Kappan, 77(3), 200-203; 206-209.
     Checkley, K. (1995). The first seven…and the eighth: A conversation with Howard Gardn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5(1), 8-13.
     Gens, P., Provance, J., VanDuyne, K., & Zimmerman, K. (1998).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a multiple intelligence based language arts curriculum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first and second grade students.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587).
     Kuzniewski, F., Sanders, M., Smith, G. S., Swanson, S., & Urich, C. (1998). Us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o increa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English and Math.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587).
     Lazear, D. (1991). Seven ways of teaching: The artistry of 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 Palatine, III. : Skylight.
     Prerce, M. (1997). Improving elementary students’ motivation.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587).
     Werner, M. C. (1995). Australian key competencies i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58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8715201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69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余民寧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賴姿伶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ai, Tzu-L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賴姿伶zh_TW
dc.creator (作者) Lai, Tzu-L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Apr-2016 16:33:42 (UTC+8)-
dc.date.available 18-Apr-2016 16:33:4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Apr-2016 16:33:4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169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54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715201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二十一世紀的來臨,將為人們帶來更多的衝擊和挑戰,新一代的國民,又必須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和能力,才能面對未來的生活?在世界各國積極推動基本能力取向教育的今日,本研究為一初探性質研究,其目的旨在瞭解:未來我國國民所需具備的「關鍵能力」為何?並以Gardner「多元智力理論」為基礎,探討「關鍵能力」在現行課程架構之下教學的可行性。研究樣本為國民中學教師,研究共分為兩個階段進行: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論文摘要
     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重要名詞詮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
     第二節 關鍵能力的發展與內涵
     第三節 多元智力理論
     第四節 多元智力論在課程與教學上的應用
     第五節 多元智力教學的相關研究
     第六節 多元智力論及其應用對本研究的啟示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問題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第一階段研究結果分析
     第二節 第二階段研究結果分析
     第三節 整合課程培育關鍵能力之可行性初探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
     第三節 建議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一 第一階段開放式問卷的25個核心問題
     附錄二 第一階段開放式問卷各科教師填答之問題
     附錄三 第一階段開放式問卷:關鍵能力開放式調查問卷
     附錄四 關鍵能力指標問卷
     附錄五 「關鍵能力」教學與培育意見調查問卷
     附錄六 全體教師所考量之關鍵能力指標的共同因素
     附錄七 十項共同因素之內涵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論文摘要
     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重要名詞詮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
     第二節 關鍵能力的發展與內涵
     第三節 多元智力理論
     第四節 多元智力論在課程與教學上的應用
     第五節 多元智力教學的相關研究
     第六節 多元智力論及其應用對本研究的啟示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問題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第一階段研究結果分析
     第二節 第二階段研究結果分析
     第三節 整合課程培育關鍵能力之可行性初探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
     第三節 建議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一 第一階段開放式問卷的25個核心問題
     附錄二 第一階段開放式問卷各科教師填答之問題
     附錄三 第一階段開放式問卷:關鍵能力開放式調查問卷
     附錄四 關鍵能力指標問卷
     附錄五 「關鍵能力」教學與培育意見調查問卷
     附錄六 全體教師所考量之關鍵能力指標的共同因素
     附錄七 十項共同因素之內涵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69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關鍵能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多元智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基本能力zh_TW
dc.title (題名) 關鍵能力與多元智力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國民中學教師的觀點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成露茜、羊憶蓉(民85)。關鍵能力教育特色與啟示。教育資料文摘,38卷3期,120-128頁。
     成露茜、羊憶蓉(民86)。從澳洲「關鍵能力」檢討台灣的「能力本位教育」。社教雙月刊,78期,17-21頁。
     羊憶蓉、成露茜(民86a)。關於「關鍵能力」的問答。社教雙月刊,78期,8-9頁。
     羊憶蓉、成露茜(民86b)。將一般通識教育帶入工作中。社教雙月刊,78期,10-12頁。
     羊憶蓉、成露茜(民86c)。邁向二十一世紀新新教育—從澳洲「關鍵能力」教育計劃試探台灣的教改前景。社教雙月刊,78期,13-16頁。
     任懷鳴(民87)。二十一世紀國民教育學生關鍵能力養成。國教天地,129期,19-21頁。
     李桂芬譯(民85)。歐盟教改白皮書—終身學習,整合每一顆學習種子。天下雜誌,特刊16期,228-230頁。
     社教雙月刊(民86)。新新教育應培養全方位的能力。社教雙月刊,78期,4-5頁。
     余民寧(民86)。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文化。
     但昭偉(民87)。未來的國民不應成為什麼樣子。國教天地,129期,16-18頁。
     吳裕益(民87)。二十一世紀國民中小學學生所需具備之關鍵能力。國教天地,129期,24-27頁。
     邱連煌(民86)啟發兒童的智能:多元智能論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從課程與教學之改善使教學更有效」研討會論文集。(7-23頁)
     洪福財(民86)。幼稚園教學的因應與變革—從多元智力論談起。國民教育,38卷1期,68-72頁。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 http://teach.eje.edu.tw/。
     教育部(民89b)。「九年一貫課程輔導手冊」。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 http://teach.eje.edu.tw/。
     郭俊賢、陳淑惠譯(民87)。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遠流。
     許芳菊譯(民85)。聯合國教育宣言—學習型社會,教育 最後理想國。天下雜誌,特刊16期,224-227頁。
     陳瓊森(民86)。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台北:信誼。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民88)。天生我才必有用?—多元智慧教學的反思。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學術研討會論文。(未出版)
     張稚美(民86)。第八種智慧與多元智慧教學。載於李平譯「經營多元智慧」(243-252頁)。台北:遠流。
     楊國樞(民83)。從二十一世紀的人與社會談教育目標的釐定。教改通訊,2期,9-12頁。
     楊朝祥(民88)。新世紀國民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載於中國教育協會主辦「教育改革、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各國經驗」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文集。(1-9頁)
     趙志裕等(民87)。多元才能—IQ以外的能力。台北:心理。
     蔡明復(民87)。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報,11期,305-334頁。
     蔡寬信(民87)。學校課程發展與學生能力的培養。國教天地,129期,22-23頁。
     簡紅珠(民87)。多元智能理論對課程與教學的啟示。教師天地,93期,23-27頁。
     簡維君(民88)。國小人際智能訓練課程之教學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gnello, C., Jockl, P., Pearson, I., & Velasco, D. (1998). Improving stud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content areas through the use of visual organizer.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587).
     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 (1996).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5).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yths and messages. Phi Delta Kappan, 77(3), 200-203; 206-209.
     Checkley, K. (1995). The first seven…and the eighth: A conversation with Howard Gardn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5(1), 8-13.
     Gens, P., Provance, J., VanDuyne, K., & Zimmerman, K. (1998).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a multiple intelligence based language arts curriculum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first and second grade students.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587).
     Kuzniewski, F., Sanders, M., Smith, G. S., Swanson, S., & Urich, C. (1998). Us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o increa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English and Math.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587).
     Lazear, D. (1991). Seven ways of teaching: The artistry of 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 Palatine, III. : Skylight.
     Prerce, M. (1997). Improving elementary students’ motivation.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587).
     Werner, M. C. (1995). Australian key competencies i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587).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