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共人民武裝警察之研究
Research on the PRC`s People`s Armed Police
作者 蔡衡
Tsia, Heng
貢獻者 鄧中堅
蔡衡
Heng Tsia
關鍵詞 武警
武裝警察
中共三大武裝力量
中共國家安全
PAP
Chinese Police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Apr-2016 11:11:00 (UTC+8)
摘要 中共武警部隊與人民解放軍、民兵並列為為中共國家三大武裝力量之一,對於中共這個世界現存最大的專制控制政權的維繫,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中共研究雜誌社。《1998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8年6月。
     2.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收錄《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9月。
     3. Morris Janowitz著,《專業軍人》,洪陸訓、洪松輝、莫大華等合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4. Richard L. Daft,《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E 組織理論與管理》,李在長譯。臺北:華泰文化事業,1999年10月初版。
     5. 中共中央軍委。<評定授予現役軍官的標準>,《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北京:國務院與中央軍委,1988年11月。
     6.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0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0年6月。
     7. 中共研究雜誌社。《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首要講話及文件選編》。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七十二年四月。
     8. 毛振發。《邊防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4月。
     9.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10. 王厚卿。《軍事政治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11.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臺北:漢京,民七十七年。
     12. 王勝鋒。《警備工作理論實務》。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13. 王景佳。《國防大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
     14. 李良棟。《穩定:壓倒一切的大局》。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年8月。
     15. 李穀城。《中共黨政軍結構》。香港:明報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16. 李學昌。《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17. 武警司令部訓練處。《關於全軍教導隊訓練工作會議的情況通報》。北京:武警司令部訓練處,1990年12月15日。
     18. 武警福建總隊幹部訓練班。《內衛勤務性質與特點》。福州:武警福建總隊,1990年8月。
     19. 武警總部。《一九九一年部隊管理教育工作指示》。北京:武警司令部,1990年。
     20. 金春明。《中國人民共和國簡史》。香港:開明書店,1991。
     21. 洪陸訓。《武裝力量與社會》。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
     22. 徐發科。《中國警察法論》。長沙:湖南出版社,1997。
     23. 高新。《江澤民的幕僚》。香港:明鏡,1996年11月。
     24. 國防部。《主要敵情彙報,第五五六號》。臺北:國防部,民國72年4月。
     25. 張起厚。《中共公安系統調查研究》。臺北:法務部調查局,民國87年。
     26. 張馭濤。《新中國軍事大事紀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2月。
     27. 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76年十月。
     28. 彭懷恩。《比較歷史研究的學派—杭廷頓》。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
     29. 景杉。《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5月。
     30.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七月。
     31. 錢穆。《中國歷史精神》。臺北:東大書局,1995年。
     32. 龐松。《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3. 龔傑。《人民武警》。北京:軍事學院出版社,1985。
     
     1. 〈中共八十萬武警新動作〉。《香港廣角鏡月刊》。1999年2月,頁40。
     2. 〈公安武警將擴至五百萬〉。《京華傳真》。2000年十二月號,頁19-20。
     3. 中國武警編輯部。〈繼承鄧小平遺志,履行武警職能,努力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作貢獻〉。《中國武警》,第四期(1997年3月版)。
     4. 中國武警雜誌社。〈問天下誰是英雄〉。《中國武警》,第三十二期。2001年4月,頁7。
     5. 亢進忠。〈克服形式主義應選好切入點〉。《中國武警》,第三十一期。2001年3月,頁27。
     6. 王法安。〈面向新世紀的突破與跨越-『九五』軍隊建設與改革回顧〉。《軍事歷史》,第109期。2001年7月。
     7. 王業洲。〈假警車栽倒閩西南〉。《中國武警》,第十四期。1998年9月,頁49。
     8. 向陽。〈廢墟躍動橄欖綠〉。《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頁26。
     9. 朱琳。〈我們守衛的中北西南中〉。《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版,頁17。
     10. 江河。〈五百里井岡鑄奇峰〉。《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版,頁11。
     11. 宋興洲。〈民主化及其困境〉。《理論與政策》。臺北:理論與政策中心,民國八十三年秋季號,頁20-23。
     12. 李長柱。〈解讀獨生子女兵〉。《中國武警》,第三十期。2001年2月,頁21-23。
     13. 房書慶。〈精神豐碑育新人〉。《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頁9。
     14. 於風泉。〈幾種思想傾向及對策〉。《政工簡訊》,第十九期。1988年8月20日,頁11。
     15. 林文程。〈第三波—廿世紀晚期的民主化〉。《理論與政策》。臺北:理論與政策中心,民國八十三年秋季號,頁131。
     16. 林雲安。〈警營廚師第一校〉。《中國武警》,第十三期。1998年8月,頁58。
     17. 武警政委徐永清上將。〈新時期武警部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中國武警》,第十期。1998年1月,頁5。
     18. 俞泳江。〈打黑除惡-武警重拳出擊〉。《中國武警》,第三十二期。2001年4月版。
     19. 俞雨霖。〈共軍在最近中共政局演變中之角色及其未來動向〉。《中國大陸研究》,三十二卷二期。臺北:政大國關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二月,頁6。
     20. 段英師。〈貫徹落實政治工作四個重要文件必須全面準確地理解把握文件的基本精神〉。《政工簡訊》,第17期。1995年7月20日,頁23。
     21. 洪陸訓。〈文武關係之理論、研究途徑和類型學〉。《東亞季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三年七月,頁63。
     22. 洪陸訓。〈軍事專業主義之興起及其內涵—杭廷頓的軍事專業主義〉。《復興崗學報》,第五十八期。臺北:政治作戰學校,頁1-3。
     23. 范步春。〈警民張網捕惡狼〉。《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頁13。
     24. 唐延。〈西域戍邊人〉。《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版,頁18。
     25. 孫魁。〈會議傳達會議爭議〉。《中國武警》,第十二期。1998年6月,頁47。
     26. 孫廣遠。〈部隊正規化建設的必由之路〉。《中國武警》,第十期。1998年1月,頁36。
     27. 馬連成。〈江南水利水電公司〉。《水力發電》,第八期。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年8月,頁2。
     28. 郭華倫。〈中國大陸問題的研究方法〉。《時報雜誌》,一三一期。臺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六月六日∼十二日。
     29. 焦萬瑜。〈要重視領導解決領導班子中的內耗問題〉。《政工簡訊》,第十八期。1988年8月10日,頁9。
     30. 雷立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發展歷程》。北京:軍事歷史,2001年第3期,頁40。
     39. 蘇經龍。〈談武警部隊與公安機關的聯合組網巡邏〉。《武警學術》,第六期。1987年,頁2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8992202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007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鄧中堅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eng Tsia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衡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ia, He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Apr-2016 11:11:00 (UTC+8)-
dc.date.available 20-Apr-2016 11:11:0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Apr-2016 11:11:0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007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59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92202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共武警部隊與人民解放軍、民兵並列為為中共國家三大武裝力量之一,對於中共這個世界現存最大的專制控制政權的維繫,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綱要-----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7
     
     第二章 中共武警制度之沿革-----11
      第一節 前建政時期(1921-1949)-----11
      第二節 毛澤東時期(1949-1976)-----13
      第三節 鄧小平時期(1976-1989)-----18
      第四節 江澤民時期(1989-今日)-----20
     
     第三章 當前中共武警制度-----24
      第一節 組織編制與角色功能-----24
      一、武警部隊總覽-----24
      二、武警指揮中樞-----33
      三、各級黨委組織-----39
      四、內衛武警部隊-----44
      五、邊防武警部隊-----56
      六、消防武警部隊-----64
      七、黃金武警部隊-----66
      八、水電武警部隊-----68
     
      九、交通武警部隊-----71
      十、森林武警部隊-----73
      十一、特種武警部隊-----76
      十二、機動武警部隊-----77
      十三、武警各級院校-----83
      第二節 政治思想工作-----86
      一、堅持以黨領軍-----86
      二、黨委領導制度-----87
      三、思想宣傳教育-----88
      第三節 武警執勤任務-----90
      一、武警法律地位-----91
      二、執勤範圍區分-----94
      三、執勤情況處置-----106
      第四節 教育訓練-----109
      一、部隊訓練-----109
      二、幹部訓練-----116
      三、院校教育-----121
      四、武警刊物-----123
      第五節 武警警用裝備-----124
      一、武警槍砲-----125
      二、武警車輛-----127
      三、特種裝備-----129
      第六節 警民關係-----131
      一、警民共建-----131
     
      二、擁政愛民-----133
      三、救災搶險-----134
     
     第四章 武警與中共國家安全-----136
      第一節 中共國家安全與武警-----136
      第二節 政治安全與武警部隊-----138
      第三節 領土、軍事安全與武警部隊-----141
      一、邊界安全與邊防武警部隊-----141
      二、國土安全與邊防武警部隊-----143
      三、內衛武警與主權分裂危機-----144
      四、內衛武警處突任務之原則-----146
      五、內衛武警處置上訪之原則-----149
      第四節 周家經濟安全戰略與武警部隊-----152
      一、水電武警部隊之經濟安全戰略性-----152
      二、交、金、森、消武警部隊重要性-----155
     
     第五章 武警部隊面臨的新世紀挑戰-----158
      第一節 執勤任務方面-----158
      一、指揮系統及組織衝突性-----158
      二、任務之多重性與複雜性-----162
      第二節 內部政治掛帥-----163
      一、共產黨絕對領導-----163
      二、內腐及訓練不足-----166
      三、武警士兵的問題-----168
      第三節 外在環境變遷-----170
      一、嚴峻的社會治安情勢-----170
     
      二、士官兵法紀觀念淡薄-----173
      三、打擊假冒武警之案件-----175
     
     第六章 結論-----177
      一、研究發現-----177
      二、作者建議-----188
     
     參考書目-----190
     
     
     圖一 本研究架構圖-----5
     圖二 中共國家安全戰略目標與危機-----137
     圖三 中共國家安全五大支柱-----138
     圖四 中共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武警部隊-----154
     圖五 中共武警組織與領導-----159
     圖六 武警改編後組織問題圖-----161
     圖七 武警內部政治專制影響圖-----165
     
     表一 武警部隊與公安統屬層級對照表-----25
     表二 武警總部各單住組織與其功能-----34
     表三 武警邊防部隊之編制-----58
     表四 武警部隊隸屬分類表-----160
     表五 武警部隊改制後概況-----161
     表六 中共武警任務分類表-----163
     表七 共軍武警部隊警備工作指揮單住及協調單位一覽表-----179
     表八 武警歷任第一政委與司令員一覽表-----180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007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武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武裝警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共三大武裝力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共國家安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AP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inese Policeen_US
dc.title (題名) 中共人民武裝警察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Research on the PRC`s People`s Armed Polic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中共研究雜誌社。《1998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8年6月。
     2.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收錄《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9月。
     3. Morris Janowitz著,《專業軍人》,洪陸訓、洪松輝、莫大華等合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4. Richard L. Daft,《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E 組織理論與管理》,李在長譯。臺北:華泰文化事業,1999年10月初版。
     5. 中共中央軍委。<評定授予現役軍官的標準>,《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北京:國務院與中央軍委,1988年11月。
     6.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0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0年6月。
     7. 中共研究雜誌社。《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首要講話及文件選編》。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七十二年四月。
     8. 毛振發。《邊防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4月。
     9.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10. 王厚卿。《軍事政治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11.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臺北:漢京,民七十七年。
     12. 王勝鋒。《警備工作理論實務》。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13. 王景佳。《國防大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
     14. 李良棟。《穩定:壓倒一切的大局》。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年8月。
     15. 李穀城。《中共黨政軍結構》。香港:明報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16. 李學昌。《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17. 武警司令部訓練處。《關於全軍教導隊訓練工作會議的情況通報》。北京:武警司令部訓練處,1990年12月15日。
     18. 武警福建總隊幹部訓練班。《內衛勤務性質與特點》。福州:武警福建總隊,1990年8月。
     19. 武警總部。《一九九一年部隊管理教育工作指示》。北京:武警司令部,1990年。
     20. 金春明。《中國人民共和國簡史》。香港:開明書店,1991。
     21. 洪陸訓。《武裝力量與社會》。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
     22. 徐發科。《中國警察法論》。長沙:湖南出版社,1997。
     23. 高新。《江澤民的幕僚》。香港:明鏡,1996年11月。
     24. 國防部。《主要敵情彙報,第五五六號》。臺北:國防部,民國72年4月。
     25. 張起厚。《中共公安系統調查研究》。臺北:法務部調查局,民國87年。
     26. 張馭濤。《新中國軍事大事紀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2月。
     27. 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76年十月。
     28. 彭懷恩。《比較歷史研究的學派—杭廷頓》。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
     29. 景杉。《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5月。
     30.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七月。
     31. 錢穆。《中國歷史精神》。臺北:東大書局,1995年。
     32. 龐松。《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3. 龔傑。《人民武警》。北京:軍事學院出版社,1985。
     
     1. 〈中共八十萬武警新動作〉。《香港廣角鏡月刊》。1999年2月,頁40。
     2. 〈公安武警將擴至五百萬〉。《京華傳真》。2000年十二月號,頁19-20。
     3. 中國武警編輯部。〈繼承鄧小平遺志,履行武警職能,努力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作貢獻〉。《中國武警》,第四期(1997年3月版)。
     4. 中國武警雜誌社。〈問天下誰是英雄〉。《中國武警》,第三十二期。2001年4月,頁7。
     5. 亢進忠。〈克服形式主義應選好切入點〉。《中國武警》,第三十一期。2001年3月,頁27。
     6. 王法安。〈面向新世紀的突破與跨越-『九五』軍隊建設與改革回顧〉。《軍事歷史》,第109期。2001年7月。
     7. 王業洲。〈假警車栽倒閩西南〉。《中國武警》,第十四期。1998年9月,頁49。
     8. 向陽。〈廢墟躍動橄欖綠〉。《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頁26。
     9. 朱琳。〈我們守衛的中北西南中〉。《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版,頁17。
     10. 江河。〈五百里井岡鑄奇峰〉。《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版,頁11。
     11. 宋興洲。〈民主化及其困境〉。《理論與政策》。臺北:理論與政策中心,民國八十三年秋季號,頁20-23。
     12. 李長柱。〈解讀獨生子女兵〉。《中國武警》,第三十期。2001年2月,頁21-23。
     13. 房書慶。〈精神豐碑育新人〉。《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頁9。
     14. 於風泉。〈幾種思想傾向及對策〉。《政工簡訊》,第十九期。1988年8月20日,頁11。
     15. 林文程。〈第三波—廿世紀晚期的民主化〉。《理論與政策》。臺北:理論與政策中心,民國八十三年秋季號,頁131。
     16. 林雲安。〈警營廚師第一校〉。《中國武警》,第十三期。1998年8月,頁58。
     17. 武警政委徐永清上將。〈新時期武警部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中國武警》,第十期。1998年1月,頁5。
     18. 俞泳江。〈打黑除惡-武警重拳出擊〉。《中國武警》,第三十二期。2001年4月版。
     19. 俞雨霖。〈共軍在最近中共政局演變中之角色及其未來動向〉。《中國大陸研究》,三十二卷二期。臺北:政大國關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二月,頁6。
     20. 段英師。〈貫徹落實政治工作四個重要文件必須全面準確地理解把握文件的基本精神〉。《政工簡訊》,第17期。1995年7月20日,頁23。
     21. 洪陸訓。〈文武關係之理論、研究途徑和類型學〉。《東亞季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三年七月,頁63。
     22. 洪陸訓。〈軍事專業主義之興起及其內涵—杭廷頓的軍事專業主義〉。《復興崗學報》,第五十八期。臺北:政治作戰學校,頁1-3。
     23. 范步春。〈警民張網捕惡狼〉。《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頁13。
     24. 唐延。〈西域戍邊人〉。《中國武警》,第六期。1997年7月版,頁18。
     25. 孫魁。〈會議傳達會議爭議〉。《中國武警》,第十二期。1998年6月,頁47。
     26. 孫廣遠。〈部隊正規化建設的必由之路〉。《中國武警》,第十期。1998年1月,頁36。
     27. 馬連成。〈江南水利水電公司〉。《水力發電》,第八期。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年8月,頁2。
     28. 郭華倫。〈中國大陸問題的研究方法〉。《時報雜誌》,一三一期。臺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六月六日∼十二日。
     29. 焦萬瑜。〈要重視領導解決領導班子中的內耗問題〉。《政工簡訊》,第十八期。1988年8月10日,頁9。
     30. 雷立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發展歷程》。北京:軍事歷史,2001年第3期,頁40。
     39. 蘇經龍。〈談武警部隊與公安機關的聯合組網巡邏〉。《武警學術》,第六期。1987年,頁21。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