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事業就有關智慧財產權事項寄發警告函涉及公平交易法之探討
作者 邱琦瑛
貢獻者 蘇永欽教授
邱琦瑛
關鍵詞 公平交易, 智慧財產權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20-Apr-2016 11:11:34 (UTC+8)
摘要 依據我國公平交易法第四條的定義,所謂的競爭是指「事業以較有利的價格、數量、品質、服務、或其他條件,爭取交易機會的行為」;而對照同法第一條的立法目的可知,公平交易法所強調的是效能與倫理競爭。除了重視事業如何憑藉著競爭,達到整體資源的最有效運用外,同時亦須兼顧競爭手段本身約合理性以及正確性。
"依據我國公平交易法第四條的定義,所謂的競爭是指「事業以較有利的價格、數量、品質、服務、或其他條件,爭取交易機會的行為」;而對照同法第一條的立法目的可知,公平交易法所強調的是效能與倫理競爭。除了重視事業如何憑藉著競爭,達到整體資源的最有效運用外,同時亦須兼顧競爭手段本身約合理性以及正確性。
     干擾自由競爭的現象大致可分為二種:一為限制競爭,亦即以一定的市場行為減低市場競爭的活潑度;一為不公平競爭,亦即以非法或反於社會所認同的手段,從事競爭,而有礙競爭倫理。不公平競爭行為,有可能造成市場競爭度的升高,亦有可能降低競爭度。基於維護公平、正義,亦同屬重要的社會價值,所以多數國家莫不運用法律手段,介入管制不公平競爭行為。而因為智慧財產(一般最重要者為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本身具公共財的特性與於產業運用時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性,除非對該產品之市場價值能有適當之維護制度,否則將減低智慧財產權人從事研發工作之誘因。而一般國家經常運用之法律手段即是:先創造法律上的壟斷權,而將之授與公共財之供給者,一為加強法律之執行,以保護供給者之壟斷權(即排他權)。是以,在概念上,競爭法保障開放競爭與智慧財產權法保障排他權利間一向存在著緊張關係。
     智慧財產權人或自命權利人於司法訴訟程序尚未終局確定前,逕以寄發律師函或警告信函或其他使公眾得知方式,予疑似侵權之競爭對手或其經銷商及顧客或潛在交易相對人,促其不要經銷或購買競爭對手之產品,是我國實務上存在的特殊情況。公平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公平會)並因此於民國八十六年通過「審理事業發侵害著作權、商標權、或專利權警告函案件處理原則」(以下簡稱「處理原則」),俾為企業界從事相關行為時得有一參考的規範。事業為上開行為常見方式有:(1)、自行或委任律師對競爭對手之交易相對人或潛在交易相對人發函,此為律師函型式;(2)、事業主體亦可自行寄發敬告函或警告函予其交易相對人或潛在之交易相對人;(3)、事業主體自行或委託律師於報章媒體刊登公開信或廣告啟事,以散布或傳述競爭對手侵權行為資訊等等。在探討其應受如何行為評價及規範時,首先即有憲法上言論自由保障原則在此有無適用餘地,及所適用之憲法管制界限是否有所不同的問題;其次,涉及如何闡釋公平交易法第四十五條:「依照著作權法、商標法、或專利法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不適用本法之規定」的規範意旨,即本條對於行使智慧財產權之正當行為所能排除適用之公平法範圍究竟如何?於何種情況有法益衝突疑慮?是否包含「不正競爭部分」?警告函之寄發行為是否有適用「權利濫用」概念加以規範的可能?目前就該等行為是否有規範不足的問題?以關係「智慧財產權事項」為由課予事業為上揭行為前一定的踐行程序義務是否妥當?且縱認成立「不公平」競爭要件,又應如何適用公平交易法?各法條間適用順序為何?上述種種問題,皆是為本論文所探討之重點。
     
     事業就有關智慧財產權事項寄發警告函涉及公平交易法之探討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4
     第二節 研究方法......................................6
     第二章 事業寄發警告函的行為案件類型分析...............8
     第三章 「警告函之寄發行為」與 「言論自由」的憲法相關問題 15
     第一節 言論自由.......................................15
     第一款 商業性言論....................................18
     第二款 譭謗性言論....................................23
     第三款 商業譭謗言論..................................26
     第二節 管制的界限.....................................39
     第三節 法律保留.......................................42
     第四章 不公平競爭法與智慧財產權之基本關係..............45
     第一節 不公平競爭之規範目的與保護法益.................45
     第二節 智慧財產權之性質與特徵.........................49
     第三節 智慧財產權與競爭政策的關係.....................51
     第四節 智慧財產權與不公平競爭法之關係-以「懸疑效果」為中心 56
     第五節 智慧財產權的侵害問題...........................67
     第一款 序言..........................................67
     第二款 「專利侵害」..................................67
     第三款 著作權侵害....................................79
     第四款 商標侵害......................................87
     第五款 小結..........................................92
     第六節 寄發警告函行為的公平交易法上違法性初探-
     以寄發對象為區分.............................. 95
     第七節 公平交易法第四十五條之適用--以「權利濫用」為中心 108
     第五章 事業就智慧財產權事項寄發警告信函行為可能違反的公平交易
     法.......................114
     第一款 獨占.........................................117
     第二款 不公平競爭...................................118
     第三款 不實廣告.....................................124
     第四款 營業誹謗.....................................127
     第五款 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129
     第一節 公平交易法上責任主體..........................133
     第六章 結論及建議....................................153
     附錄一:主要參考文獻...................................16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依姓氏筆劃順序)
     一、書籍
     李茂堂,「智慧財產權實務」,健行文化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1999年6月,第5版
     林子儀老師,「言論自由與新聞」,1993年4月,初版
     范建得,「不實廣告」
     張禹治,「專利奇兵」一書,時報公司出版社
     陳正平,「龍捲風暴」,麥田出版社
     陳哲宏、陳逸南、謝銘洋、徐宏昇四人「專利法解讀」,月旦出版社, 1994年3月,初版
     黃茂榮教授,「公平交易法理論與實務」
     劉慶瑞教授,「中華民國憲法要義」
     鄭玉波,「民法債篇各論(下)」
     賴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論」,1998年9月,第2版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台大法學叢書,1995年7月,初版
     羅明通,「著作權法論」,台英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出版,1997年,第2版
     蘇永欽教授,「經濟法的挑戰」
     
     二、論文
     公平交易委員會出版「公平交易法問答資料」,第3版
     公平交易委員會八十二年度研究計畫「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影響交易秩序或顯失公平行為執行標準之
     公平交易委員會八十三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相關問題之研究」
     何之邁,「妨害營業信譽-以法國法為中心」,公平交易季刊第4卷第1期
     李東柏「司法院大法官審查法院裁判行為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子儀教授,「新聞自由與事前限制」,大眾傳播手冊
     胡明華,「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欺罔或顯失公平行為之探討」,行政院
     公平交易委員會籌備處法制組工作報告,1992年1月
     范建得,「論公平交易法對不實及引人錯誤廣告之管制」
     徐火明教授,「論不正競爭防止法及其在我國之法典化 (二)」,中興法學,第21期研究
     許玉秀教授,「水污染防治法的制裁構造」,政大法學評論,第45期
     張雅雯,「網路商家與ISP刊登網路不實廣告的法律責任」
     陳秋月撰 「論廣告規制之界限(以商業言論自由為中心)政大碩士論文
     陳家駿、羅怡德合撰「美國反托拉斯法適用智慧財產權之反托拉斯執行準則草案」
     陳淑美著「若干著作權基本概念與國際著作權公約簡介」,刊於「資訊法務透析」,1997年12月
     黃銘傑教授,「美國法上之言論自由與商業廣告」,台大法學論叢,第27卷第2期
     黃銘傑,「再評公平交易委員會(85)公處字047號處分(下)」,月旦法學雜誌,第23期
     智慧財產權季刊第十八期「智財權鑑定專欄」
     楊明勳,「專利侵害告訴應提出之侵害鑑定報告-兼論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度台非字第七十六號判決」,資訊法務透析,1998年2月份
     劉紹樑「淺介美國法務部對智慧財產權授權及取得案件基本原則探討
     劉尚志、莊國祥撰「專利侵害鑑定與技術創新概念之探討」
     
     貳、外文資料
     Aleinikoff, Constitutional Law in the Age of Balancing, 96,
     Alfred Hill, defamation and Privacy Under the First Amendment 76 Colum. L, Rev. 1205,1227-1236(1976) Yale L, J. 943(1987)
     Bobert H Bork, The Antitrust Paradox:A policy at War with Itself 347-364(1978)
     Charles W Wolfram, “Modern legal Ethics”
     Christina E. Wells “Reinvigorating Autonomy: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Supreme (court’s first amendment jurisprudence)
     Gerhard Schricker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The Laws of Unfair Competition”.
     Howard B. Abrams, The Law of Copyright, vol. II, 1993
     Jane C. Ginsbury, David Goldber and Arthur J. Grenbaum,
     Trademark and Unfair Competition Law 37-38(1991)
     Laurence H. Tribe, American Constitual Law,
     Understanding Interllectual Property Law Donald S. Chisum & Michual A. Jacobs
     Unfair Trade Practices, charles R. Mcmanis, West Pub, Third editio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83651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025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蘇永欽教授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邱琦瑛zh_TW
dc.creator (作者) 邱琦瑛zh_TW
dc.date (日期) 199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Apr-2016 11:11:34 (UTC+8)-
dc.date.available 20-Apr-2016 11:11: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Apr-2016 11:11:3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025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59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3651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依據我國公平交易法第四條的定義,所謂的競爭是指「事業以較有利的價格、數量、品質、服務、或其他條件,爭取交易機會的行為」;而對照同法第一條的立法目的可知,公平交易法所強調的是效能與倫理競爭。除了重視事業如何憑藉著競爭,達到整體資源的最有效運用外,同時亦須兼顧競爭手段本身約合理性以及正確性。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依據我國公平交易法第四條的定義,所謂的競爭是指「事業以較有利的價格、數量、品質、服務、或其他條件,爭取交易機會的行為」;而對照同法第一條的立法目的可知,公平交易法所強調的是效能與倫理競爭。除了重視事業如何憑藉著競爭,達到整體資源的最有效運用外,同時亦須兼顧競爭手段本身約合理性以及正確性。
     干擾自由競爭的現象大致可分為二種:一為限制競爭,亦即以一定的市場行為減低市場競爭的活潑度;一為不公平競爭,亦即以非法或反於社會所認同的手段,從事競爭,而有礙競爭倫理。不公平競爭行為,有可能造成市場競爭度的升高,亦有可能降低競爭度。基於維護公平、正義,亦同屬重要的社會價值,所以多數國家莫不運用法律手段,介入管制不公平競爭行為。而因為智慧財產(一般最重要者為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本身具公共財的特性與於產業運用時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性,除非對該產品之市場價值能有適當之維護制度,否則將減低智慧財產權人從事研發工作之誘因。而一般國家經常運用之法律手段即是:先創造法律上的壟斷權,而將之授與公共財之供給者,一為加強法律之執行,以保護供給者之壟斷權(即排他權)。是以,在概念上,競爭法保障開放競爭與智慧財產權法保障排他權利間一向存在著緊張關係。
     智慧財產權人或自命權利人於司法訴訟程序尚未終局確定前,逕以寄發律師函或警告信函或其他使公眾得知方式,予疑似侵權之競爭對手或其經銷商及顧客或潛在交易相對人,促其不要經銷或購買競爭對手之產品,是我國實務上存在的特殊情況。公平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公平會)並因此於民國八十六年通過「審理事業發侵害著作權、商標權、或專利權警告函案件處理原則」(以下簡稱「處理原則」),俾為企業界從事相關行為時得有一參考的規範。事業為上開行為常見方式有:(1)、自行或委任律師對競爭對手之交易相對人或潛在交易相對人發函,此為律師函型式;(2)、事業主體亦可自行寄發敬告函或警告函予其交易相對人或潛在之交易相對人;(3)、事業主體自行或委託律師於報章媒體刊登公開信或廣告啟事,以散布或傳述競爭對手侵權行為資訊等等。在探討其應受如何行為評價及規範時,首先即有憲法上言論自由保障原則在此有無適用餘地,及所適用之憲法管制界限是否有所不同的問題;其次,涉及如何闡釋公平交易法第四十五條:「依照著作權法、商標法、或專利法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不適用本法之規定」的規範意旨,即本條對於行使智慧財產權之正當行為所能排除適用之公平法範圍究竟如何?於何種情況有法益衝突疑慮?是否包含「不正競爭部分」?警告函之寄發行為是否有適用「權利濫用」概念加以規範的可能?目前就該等行為是否有規範不足的問題?以關係「智慧財產權事項」為由課予事業為上揭行為前一定的踐行程序義務是否妥當?且縱認成立「不公平」競爭要件,又應如何適用公平交易法?各法條間適用順序為何?上述種種問題,皆是為本論文所探討之重點。
     
     事業就有關智慧財產權事項寄發警告函涉及公平交易法之探討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4
     第二節 研究方法......................................6
     第二章 事業寄發警告函的行為案件類型分析...............8
     第三章 「警告函之寄發行為」與 「言論自由」的憲法相關問題 15
     第一節 言論自由.......................................15
     第一款 商業性言論....................................18
     第二款 譭謗性言論....................................23
     第三款 商業譭謗言論..................................26
     第二節 管制的界限.....................................39
     第三節 法律保留.......................................42
     第四章 不公平競爭法與智慧財產權之基本關係..............45
     第一節 不公平競爭之規範目的與保護法益.................45
     第二節 智慧財產權之性質與特徵.........................49
     第三節 智慧財產權與競爭政策的關係.....................51
     第四節 智慧財產權與不公平競爭法之關係-以「懸疑效果」為中心 56
     第五節 智慧財產權的侵害問題...........................67
     第一款 序言..........................................67
     第二款 「專利侵害」..................................67
     第三款 著作權侵害....................................79
     第四款 商標侵害......................................87
     第五款 小結..........................................92
     第六節 寄發警告函行為的公平交易法上違法性初探-
     以寄發對象為區分.............................. 95
     第七節 公平交易法第四十五條之適用--以「權利濫用」為中心 108
     第五章 事業就智慧財產權事項寄發警告信函行為可能違反的公平交易
     法.......................114
     第一款 獨占.........................................117
     第二款 不公平競爭...................................118
     第三款 不實廣告.....................................124
     第四款 營業誹謗.....................................127
     第五款 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129
     第一節 公平交易法上責任主體..........................133
     第六章 結論及建議....................................153
     附錄一:主要參考文獻...................................160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025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平交易, 智慧財產權zh_TW
dc.title (題名) 事業就有關智慧財產權事項寄發警告函涉及公平交易法之探討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依姓氏筆劃順序)
     一、書籍
     李茂堂,「智慧財產權實務」,健行文化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1999年6月,第5版
     林子儀老師,「言論自由與新聞」,1993年4月,初版
     范建得,「不實廣告」
     張禹治,「專利奇兵」一書,時報公司出版社
     陳正平,「龍捲風暴」,麥田出版社
     陳哲宏、陳逸南、謝銘洋、徐宏昇四人「專利法解讀」,月旦出版社, 1994年3月,初版
     黃茂榮教授,「公平交易法理論與實務」
     劉慶瑞教授,「中華民國憲法要義」
     鄭玉波,「民法債篇各論(下)」
     賴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論」,1998年9月,第2版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台大法學叢書,1995年7月,初版
     羅明通,「著作權法論」,台英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出版,1997年,第2版
     蘇永欽教授,「經濟法的挑戰」
     
     二、論文
     公平交易委員會出版「公平交易法問答資料」,第3版
     公平交易委員會八十二年度研究計畫「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影響交易秩序或顯失公平行為執行標準之
     公平交易委員會八十三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相關問題之研究」
     何之邁,「妨害營業信譽-以法國法為中心」,公平交易季刊第4卷第1期
     李東柏「司法院大法官審查法院裁判行為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子儀教授,「新聞自由與事前限制」,大眾傳播手冊
     胡明華,「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欺罔或顯失公平行為之探討」,行政院
     公平交易委員會籌備處法制組工作報告,1992年1月
     范建得,「論公平交易法對不實及引人錯誤廣告之管制」
     徐火明教授,「論不正競爭防止法及其在我國之法典化 (二)」,中興法學,第21期研究
     許玉秀教授,「水污染防治法的制裁構造」,政大法學評論,第45期
     張雅雯,「網路商家與ISP刊登網路不實廣告的法律責任」
     陳秋月撰 「論廣告規制之界限(以商業言論自由為中心)政大碩士論文
     陳家駿、羅怡德合撰「美國反托拉斯法適用智慧財產權之反托拉斯執行準則草案」
     陳淑美著「若干著作權基本概念與國際著作權公約簡介」,刊於「資訊法務透析」,1997年12月
     黃銘傑教授,「美國法上之言論自由與商業廣告」,台大法學論叢,第27卷第2期
     黃銘傑,「再評公平交易委員會(85)公處字047號處分(下)」,月旦法學雜誌,第23期
     智慧財產權季刊第十八期「智財權鑑定專欄」
     楊明勳,「專利侵害告訴應提出之侵害鑑定報告-兼論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度台非字第七十六號判決」,資訊法務透析,1998年2月份
     劉紹樑「淺介美國法務部對智慧財產權授權及取得案件基本原則探討
     劉尚志、莊國祥撰「專利侵害鑑定與技術創新概念之探討」
     
     貳、外文資料
     Aleinikoff, Constitutional Law in the Age of Balancing, 96,
     Alfred Hill, defamation and Privacy Under the First Amendment 76 Colum. L, Rev. 1205,1227-1236(1976) Yale L, J. 943(1987)
     Bobert H Bork, The Antitrust Paradox:A policy at War with Itself 347-364(1978)
     Charles W Wolfram, “Modern legal Ethics”
     Christina E. Wells “Reinvigorating Autonomy: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Supreme (court’s first amendment jurisprudence)
     Gerhard Schricker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The Laws of Unfair Competition”.
     Howard B. Abrams, The Law of Copyright, vol. II, 1993
     Jane C. Ginsbury, David Goldber and Arthur J. Grenbaum,
     Trademark and Unfair Competition Law 37-38(1991)
     Laurence H. Tribe, American Constitual Law,
     Understanding Interllectual Property Law Donald S. Chisum & Michual A. Jacobs
     Unfair Trade Practices, charles R. Mcmanis, West Pub, Third edition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