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研究
作者 盧俐文
貢獻者 羅宗濤
盧俐文
關鍵詞 太平廣記
禽鳥
神話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22-Apr-2016 11:20:35 (UTC+8)
摘要   本論文擬分六章,先就神話的起源及流傳作介紹,再對禽鳥形象於神話傳說及《山海經》中進行初步溯源工作,接著對《廣記》禽鳥類故事的內容作全面性的分析,並探討其主題思想,最後針對選定之禽鳥種類,各別論述其象徵意義及文化意涵。以下分別說明之:
     首章緒論,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目的,以明寫作本論文旨趣;第二節敘述研究現況,了解前人研究方向及成果;第三節確立研究範圍及方法,並明列各章大要。
     第二章,說明鳥類神話傳說之大概情況、各禽鳥於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地位,及其中呈現出的各禽鳥象徵意義,兼之說明《山海經》中的禽鳥形象,對《廣記》禽鳥類故事作初步的溯源工作。
     第三、四章,針對《太平廣記》中禽鳥類故事作全面性的討論。第三章就揀選出來的故事合併討論,不以禽鳥種類細分,而直接就文本探討其內容,並分類說明之。第四章則在前章對文本的理解基礎上,分析其呈現出來的主題思想,以期了解禽鳥類故事於社會環境、生活現實、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文學傳承、藝術民俗等各方面的整體反映。
     第五章,則就特定類別的禽鳥作個別分析,經過前面對《廣記》全面性的討論,應可發現中國歷來對某幾類的禽鳥,有較多的著墨及關照,藝術形象也較多樣且鮮明,筆者擬就這些具代表性的鳥類,個別分論,佐以神話傳說、古籍記載、詩賦作品、一般觀感及些許考古資料,作為旁證引述,分析禽鳥之象徵意義及文化意涵。
     第六章,結論,說明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結論,並對正文作補充,最後說明力有未逮之處,提供後續研究方向,以為參考。
     論文擬以《太平廣記》所載禽鳥類故事為主軸,兼以神話傳說之初步溯源,及於民間信仰、圖騰崇拜、徵異感應及變化思想、佛道思想、社會現勢、民心民情、美術和工藝品上為數眾多的鳥紋鳳紋……等,禽鳥與社會功能相結合的部分,詳加討論,而民間故事、詩賦中的鳥意象及動物本身的習性……等,筆者則斟酌援引,以為論文主體論述部分以外的參考及旁證,但主要仍以文學角度著眼,探討故事中禽鳥之定位及意義。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現況………………………..……….….…...2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5
     第二章 神話傳說中的禽鳥…………………………….…8
     第一節 神話的起源與流傳…………………………….…8
     第二節 遠古鳥類神話傳說………………………….…..15
     一.精衛填海神話……………………………………..16
     二.帝俊神話………………………………………….19
     三.太皞、少皞神話……………………………………21
     四.玄鳥生商神話……………………………………...24
     五.太陽神話………………………………………….30
     第三節 《山海經》中的禽鳥……………………………33
     一.山經………………………………………………34
     二.海經荒經………………………………………….39
     第三章 《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之內容分析…….……43
     第一節 異徵感應類……………………………………..45
     一.異徵類……………………………………………47
     (一)吉徵……………………………………….48
     (二)凶徵……………………………………….50
     (三)吉凶不定…………………………………..53
     (四)無所謂吉凶…………………………….…..54
     二.感應類……………………………………………54
     (一)鳥與人的感應………………………………55
     (二)鳥與事的感應………………………………55
     第二節 觀察解釋運用學習自然類……………………….57
     一.觀察介紹鳥類外形習性……………………………58
     二.解釋自然………………………………………….60
     三.運用自然………………………………………….61
     四.學習自然………………………………………….62
     第三節 變化現象類……………………………………..64
     一.神通變化(人化鳥)………………………………65
     二.精怪變化(鳥化人)………………………………68
     三.鳥物變化………………………………………….71
     第四節 禽鳥禍人助人類…………………………….…..73
     一.精怪禍人………………………………………….74
     二.精怪助人………………………………………….77
     第五節 宗教意味類……………………………………..80
     一.佛教意味………………………………………….81
     二.仙道意味………………………………………….85
     第六節 神話傳說類……………………………………..89
     一.全篇具神話內涵者…………………………………90
     二.部分情節引用神話內容者………………………….92
     第七節 反映現實與人性類……………………………...93
     一.善性………………………………………………94
     二.惡性………………………………………………95
     三.現實生活百態……………………………………..96
     第八節 其他類………………………………………….98
     一.類比象徵………………………………………….99
     二.藝術造型…………………………………………102
     三.各地民俗傳說…………………………………….102
     第四章 《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呈現之主題思想…..104
     第一節 原始宗教信仰的餘緒…………………………..104
     第二節 變化思想……………………………………...109
     一.心理及信仰成因………………………….………109
     二.變化神話…………………………………..…….110
     三.變化思想──以干寶變化思想為主……………….111
     四.《太平廣記》禽鳥故事中的變化現象…………….113
     (一)異類化人……………………….………….113
     (二)人化異類……………………………….…117
     (三)異類互化………………………………….119
     五.面對變化現象的矛盾心理…………………………120
     第三節 漢代徵異感應說……………………………….121
     第四節 佛道思想的反映……………………………….125
     一.佛教與本土宗教信仰的調合及爭勝……………….126
     二.佛教思想的反映………………………………….127
     (一)依業輪迴………………………………….127
     (二)因果報應…………………………………..129
     (三)地獄觀…………………………………….130
     (四)戒除殺生………………………………….132
     (五)經文之靈驗法力…………………………..132
     三.道教思想的反映………………………………….133
     (一)道士功能及其法術、神術………………….133
     (二)服食……………………………………….135
     (三)度脫有緣……………………………….….136
     (四)謫仙說…………………………………….137
     (五)尸解仙…………………………………….138
     (六)洞天福地說………………………………..139
     第五節 反映政治生活現實與民心人性………………....141
     一.故事中反映的政治生活現實………………………141
     (一)政治現勢………………………………….141
     (二)現實生活百態…………………………..…143
     二.故事中反映的民心人性…………………………...143
     (一)民心民情…………………………………..143
     (二)人性……………………………………….145
     第六節 人類智慧薪傳…………………………………145
     一.觀察解釋自然……………………………………145
     二.運用學習自然…………………………………….146
     三.各地民俗傳說……………………………………147
     第七節 禽鳥形象於文學藝術上的運用………………....148
     一.文學上……………………………………………148
     二.藝術上……………………………………………149
     第五章 各禽鳥之象徵意義及文化意涵………………..152
     第一節 百鳥之王──鳳凰…………………………….153
     一.神話傳說中的鳳凰……………………………….153
     二.先秦典籍中的鳳凰……………………………….155
     三.《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中的鳳凰…………………156
     四.詩賦中的鳳凰…………………………………….158
     五.小結……………………………………………...159
     第二節 仙道靈禽──鶴……………………………….160
     一.道教傳說及古籍記載中的鶴………………….…...160
     二.《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中的鶴…………………..162
     三.詩賦中的鶴………………………………………163
     四.小結……………………………………………...164
     第三節 毀譽參半──烏……………………………….165
     一.神話傳說及古籍記載中的烏………………………165
     二.《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中的烏…………………..167
     三.詩賦中的烏………………………………………168
     四.小結……………………………………………..169
     第四節 可親可憎──雞……………………………….170
     一.神話傳說與民俗中的雞…………………………...170
     二.《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中的雞…………………..171
     三.詩賦中的雞…………………………………….…173
     四.小結……………………………………………..173
     第五節 凶猛威揚──鷙鳥類…………………………..174
     一.古籍記載中的鷙鳥………………………………..174
     二.《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中的鷙鳥…………………150
     三.詩賦中的鷙鳥…………………………………….175
     四.小結……………………………………………...177
     第六章 結論……………………………………………..179
     參考書目……………………………………………………..184
參考文獻 參 考 書 目
     註:除古籍類依經、史、子、集順序排列外,其它各類依出版年月順序排列。
     文本
     《太平廣記》 宋.李昉等編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76年5月再版(1987)
     一.古籍
     詩經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影十三經注疏本 民國78年1月十一版(1989)
     左傳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影十三經注疏本 民國78年1月十一版(1989)
     禮記集解 孫希旦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64年再版(1975)
     史記 漢司馬遷 鼎文書局 民國68年2月二版(1979)
     漢書 漢班固 鼎文書局 民國68年2月二版(1979)
     山海經校注 袁珂 里仁書局 民國84年4月初版三刷(1995)
     楚辭補注 宋.洪興祖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72年初版(1983)
     荀子集釋 李滌生 學生書局 民國77年10月出版(1988)
     莊子集釋 郭慶藩 華正書局 民國76年8月出版(1987)
     列子注 晉張湛 世界書局 民國44年出版(1955)
     淮南子 劉安 世界書局 民國47年出版(1958)
     呂氏春秋校釋 陳奇猷 華正書局 民國74年8月出版(1985)
     論衡 漢王充 宏業書局 民國72年4月出版(1983)
     抱朴子 晉葛洪 世界書局 民國72年4月新四版(1983)
     搜神記 晉干寶 里仁書局 民國71年9月出版(1982)
     二.近代專書
     甲.文學史、小說史、小說理論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 華正書局 民國73年出版(1984)
     唐前志怪小說史 李劍國 南開大學 1984年一版
     中國小說美學 葉朗 里仁書局 民國76年6月出版(1987)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陳平原 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79年5月初版(1990)
     魏晉南北朝小說 劉葉秋 上海古籍出版社 國文天地雜誌社發行 民國79年9月初版(1990)
     中國小說美學論稿 吳士余 三聯書店 1991年出版
     中國文學史 葉慶炳 學生書局 民國81年初版三刷(1992)
     魯迅小說史論文集 魯迅 里仁書局 民國81年9月初版一刷(1992)
     中國文言小說史 吳志達 齊魯書社 1994年9月一版一刷
     中國小說源流論 石昌渝 三聯書店 1995年10月一版二刷
     中國小說學通論 寧宗一主編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12月一版一刷
     漢魏六朝小說史 王枝忠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年6月一版一刷
     隋唐五代小說史 侯忠義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年6月一版一刷
     乙.研究專著(神話、小說、文化、宗教等)
     唐人小說研究 王夢鷗 藝文印書館 民國60年初版(1971)
     談小說妖 葉慶炳 洪範書店 民國66年12月初版(1977)
     從中國小說看中國人的思考方式 中野美代子著、劉禾山譯 成文出版社 民國67年初版(1978)
     搜神後記研究 王國良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67年6月初版(1978)
     中華歷史文物 袁德星 河洛圖書出版社 民國67年10月臺增定三版(1978)
     唐代小說敘錄 王國良 嘉新文化會 民國68年出版(1979)
     文化人類學 林惠祥 商務印書館 民國70年臺十版(1981)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 王國良 文史哲 民國73年出版(1984)
     古典小說散論 樂蘅軍 純文學出版社 民國73年初版(1984)
     中國古代宗教初探 朱天順 谷風 1986年10月出版
     神話──原型批評 葉舒憲 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7年一版
     神話與小說 王孝廉 時報文化 民國76年9月初版二刷(1987)
     中國神話傳說 袁珂 里仁書局 民國76年9月出版(1987)
     神與神話 御手洗勝等 聯經出版社 民國77年初版(1988)
     荊楚歲時記 王毓榮 文津出版社 民國77年8月出版(1988)
     六朝志怪小說考論 王國良 文史哲 民國77年11月初版(1988)
     楚辭文化 蕭兵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年一版
     幻想和寄託的國度──志怪傳奇新論 俞汝捷 淑馨出版社 民國80年4月初版(1991)
     傳統文學論衡 王師夢鷗 時報文化 1991年4月初版二刷
     神話話神 王小盾 世界文物出版社 民國81年初版(1992)
     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 蕭兵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81年1月初版一刷(1992)
     佛教與中國文化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 中華書局 1992年1月一版二刷
     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 王孝廉 時報文化 1992年12月二版一刷
     中國社會的神話思維 鄭志明 谷風出版社 民國82年6月出版(1993)
     中國古代神話 陳天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萬卷樓發行 民國82年7月初版二刷(1993)
     道教與文學 黃兆漢 學生書局 民國83年2月初版(1994)
     心理學與文學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馮川、蘇克編譯 久大出版社 民國83年5月一版二刷(1994)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 王立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83年7月初版(1994)
     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 薛惠琪 文津出版社 民國84年初版一刷(1995)
     楚國風俗志 宋公文、張君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一版一刷
     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 張振軍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年1月一版一刷
     石窟□的老傳說──敦煌變文 羅宗濤 時報文化 1996年3月三版一刷
     中國圖騰文化 何星亮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年4月一版二刷
     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 李豐楙 學生書局 民國85年5月初版(1996)
     袁珂神話論集 袁珂 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6年9月初版一刷
     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 王平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一版一刷
     中國古代神話與傳說 潛明茲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6年12月一版一刷
     中國神話與小說 劉勇強 大象出版社 1997年4月一版一刷
     中國神話哲學 葉舒憲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年4月一版三刷
     神話與民族精神 謝選駿 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4月一版三刷
     古小說研究論 歐陽健 巴蜀書社 1997年5月一版一刷
     神話研究 茅盾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7年8月一版二刷
     北朝文化特質與文學進程 吳先寧 東方出版社 1997年10月一版一刷
     中國精怪文化 劉仲宇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10月一版一刷
     道教與傳統文化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 中華書局 1997年10月一版二刷
     杜詩意象論 歐麗娟 里仁書局 民國86年12月初版(1997)
     神話的故鄉──山海經 李豐楙 時報文化 1998年8月四版一刷
     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 朱大渭等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8月一版一刷
     神話與詩 聞一多 出版者不詳 出版年不詳(民國36年序)
     丙.故事選輯
     古神話選釋 袁珂 長安出版社 民國73年再版(1984)
     中國神話 陶陽、鍾秀編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6年5月一版六刷
     中國靈怪大觀 麻國鈞主編 北京出版社 1996年6月一版二刷
     中國動物故事 高聚成編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6年9月一版一刷
     中國神怪故事 陳子艾編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6年9月一版一刷
     古小說鉤沈 魯迅校錄 齊魯書社 1997年11月一版一刷
     
     丁.雜項
     全唐詩 中華書局 民國49年出版(1960)
     中國文言小說參考資料 侯忠義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5年4月一版一刷
     六朝志怪小說情節單元索引「甲編」 金榮華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民國75年出版(1986)
     中西比較文學論集 鄭樹森、周英雄、袁鶴翔編 時報文化 1986年8月初版三刷
     管錐編 錢鍾書 書林出版社 民國79年出版(1990)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屆)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 文津出版社 民國82年11月初版(1993)
     四書讀本 蔣伯潛廣解、朱熹集註 啟明書局 出版年不詳
     三.學位論文
     佛家地獄說之研究 丁敏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0年6月(1981)
     太平廣記引書考 盧錦堂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71年(1982)
     魏晉詠物賦研究 廖國棟 國立政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74年6月(1985)
     魏晉志怪小說與古代神話關係之研究 呂清泉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5年(1986)
     六朝小說變形觀之探究 康韻梅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6年11月(1987)
     六朝志怪小說變化題材研究 謝明勳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7年(1988)
     唐代志怪小說研究 鄭惠璟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8年6月(1989)
     六朝志怪妖故事研究 蔡雅薰 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9年(1990)
     中國人虎變形故事研究 洪瑞英 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0年5月(1991)
     唐小說中龍故事類型研究 陳昭吟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1年(1992)
     宋前神話小說中龍的研究 張貞海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81年(1992)
     魏晉志怪文學之研究 張榮基 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81年6月(1992)
     唐代老虎小說結構形態研究:以替身改命、虎媒定命、人虎婚姻小說三類為主的考察 小野純子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81年6月(1992)
     六朝志怪小說異類姻緣故事研究 顏慧琪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2年(1993)
     中國古代神話中之靈異動物研究 張美卿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2年(1993)
     詩經鳥類意象及其原型研究 林佳珍 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2年6月(1993)
     蒲松齡《聊齋誌異》精怪變化故事研究──一個「常與非常」的結構性思考 陳昌遠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6年6月(1997)
     四.單篇論文
     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上、下) 樂蘅軍 中外文學二卷八期 民國63年(1974)
     六朝精怪說與道教法術思想 李豐楙 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3 民國70年6月初版(1981)
     談談我國的上古神話──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為例 李增林 寧夏大學學報 1983年
     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 李豐楙 中外文學第十五卷第五期 民國75年10月(1986)
     從圖騰看屈賦神話傳說與華夏文化的關係 李誠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1988年1月
     魏晉詩歌中的飛翔形象 錢志熙 文學遺產 1989年5月
     中國古代神話仙話化的演變軌跡 鄭士有 民間文學論壇 1992年1月
     六朝異類戀愛小說芻論 洪順隆 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民國82年2月(1993)
     玄鳥生商新解 吳澤順 青海師範大學學報 1993年3月
     陶詩的兩大意象 徐國榮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3年3月
     太陽神話意象論 李權弟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 1993年5月
     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祌記》的變化思想 李師豐楙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屆) 民國82年11月(1993)
     搜神記的神話思維 鄭志明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屆) 民國82年11月(1993)
     論中國天鵝仙女故事的類型 陳建憲 民族文學研究 1994年2月
     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 李豐楙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 民國83年3月(1994)
     李白詩文中的鳥類意象 李浩 文學遺產 1994年3月
     《太平廣記》中唐人虎類小說探究 陳盈妃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三期 民國83年6月(1994)
     《太平廣記.猿猴類》故事研究 黃昱凌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三期 民國83年6月(1994)
     「人化異類」故事從先秦神話到唐代傳奇之間的流轉 徐志平 臺大中文學報第六期 民國83年6月(1994)
     六朝精怪傳說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的思考 李豐楙 六朝隋唐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民國83年(1994年)
     鳳神話溯源 敖依昌 重慶師院學報 1996年1月
     中國神話形成的主要途徑-歷史神話化 王青 東南文化 1996年4 月
     敘事文學發展軌跡──神話、傳說、故事比較研究 王繼英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科版 1996年9月
     《太平廣記》精怪類初探 黃心穎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六期 民國85年6月(1996)
     尹灣漢簡神烏賦研究 萬光治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7年3月
     日本鳥(日)文化溯源──稻作鳥(日)崇信的發生和流變 陳勤建 民間文學論壇 民國87年(1998)
     五. 工具書、辭典、類書
     古今圖書集成 清.陳夢雷編 鼎文書局 民國66年4月初版(1977)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商務印書館 民國72年出版(1983)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藝文印書館 民國78年1月六版(1989)
     辭源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 遠流出版事業股分有限公司 民國82年4月台灣初版十二刷(1993)
     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3年一版
     中國文學大辭典 天津人民出版社、百川書局出版部主編 百川書局 民國83年12月初版一刷(1994)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Ⅰ、Ⅱ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5年9月二版二刷
     中國小說辭典 秦亢宗 北京出版社 1995年11月一版一刷
     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 寧稼雨 齊魯書社 1996年12月一版一刷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7年4月一版一刷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85151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26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羅宗濤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盧俐文zh_TW
dc.creator (作者) 盧俐文zh_TW
dc.date (日期) 199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2-Apr-2016 11:20:35 (UTC+8)-
dc.date.available 22-Apr-2016 11:20: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2-Apr-2016 11:20:3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126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97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5151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擬分六章,先就神話的起源及流傳作介紹,再對禽鳥形象於神話傳說及《山海經》中進行初步溯源工作,接著對《廣記》禽鳥類故事的內容作全面性的分析,並探討其主題思想,最後針對選定之禽鳥種類,各別論述其象徵意義及文化意涵。以下分別說明之:
     首章緒論,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目的,以明寫作本論文旨趣;第二節敘述研究現況,了解前人研究方向及成果;第三節確立研究範圍及方法,並明列各章大要。
     第二章,說明鳥類神話傳說之大概情況、各禽鳥於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地位,及其中呈現出的各禽鳥象徵意義,兼之說明《山海經》中的禽鳥形象,對《廣記》禽鳥類故事作初步的溯源工作。
     第三、四章,針對《太平廣記》中禽鳥類故事作全面性的討論。第三章就揀選出來的故事合併討論,不以禽鳥種類細分,而直接就文本探討其內容,並分類說明之。第四章則在前章對文本的理解基礎上,分析其呈現出來的主題思想,以期了解禽鳥類故事於社會環境、生活現實、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文學傳承、藝術民俗等各方面的整體反映。
     第五章,則就特定類別的禽鳥作個別分析,經過前面對《廣記》全面性的討論,應可發現中國歷來對某幾類的禽鳥,有較多的著墨及關照,藝術形象也較多樣且鮮明,筆者擬就這些具代表性的鳥類,個別分論,佐以神話傳說、古籍記載、詩賦作品、一般觀感及些許考古資料,作為旁證引述,分析禽鳥之象徵意義及文化意涵。
     第六章,結論,說明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結論,並對正文作補充,最後說明力有未逮之處,提供後續研究方向,以為參考。
     論文擬以《太平廣記》所載禽鳥類故事為主軸,兼以神話傳說之初步溯源,及於民間信仰、圖騰崇拜、徵異感應及變化思想、佛道思想、社會現勢、民心民情、美術和工藝品上為數眾多的鳥紋鳳紋……等,禽鳥與社會功能相結合的部分,詳加討論,而民間故事、詩賦中的鳥意象及動物本身的習性……等,筆者則斟酌援引,以為論文主體論述部分以外的參考及旁證,但主要仍以文學角度著眼,探討故事中禽鳥之定位及意義。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現況………………………..……….….…...2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5
     第二章 神話傳說中的禽鳥…………………………….…8
     第一節 神話的起源與流傳…………………………….…8
     第二節 遠古鳥類神話傳說………………………….…..15
     一.精衛填海神話……………………………………..16
     二.帝俊神話………………………………………….19
     三.太皞、少皞神話……………………………………21
     四.玄鳥生商神話……………………………………...24
     五.太陽神話………………………………………….30
     第三節 《山海經》中的禽鳥……………………………33
     一.山經………………………………………………34
     二.海經荒經………………………………………….39
     第三章 《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之內容分析…….……43
     第一節 異徵感應類……………………………………..45
     一.異徵類……………………………………………47
     (一)吉徵……………………………………….48
     (二)凶徵……………………………………….50
     (三)吉凶不定…………………………………..53
     (四)無所謂吉凶…………………………….…..54
     二.感應類……………………………………………54
     (一)鳥與人的感應………………………………55
     (二)鳥與事的感應………………………………55
     第二節 觀察解釋運用學習自然類……………………….57
     一.觀察介紹鳥類外形習性……………………………58
     二.解釋自然………………………………………….60
     三.運用自然………………………………………….61
     四.學習自然………………………………………….62
     第三節 變化現象類……………………………………..64
     一.神通變化(人化鳥)………………………………65
     二.精怪變化(鳥化人)………………………………68
     三.鳥物變化………………………………………….71
     第四節 禽鳥禍人助人類…………………………….…..73
     一.精怪禍人………………………………………….74
     二.精怪助人………………………………………….77
     第五節 宗教意味類……………………………………..80
     一.佛教意味………………………………………….81
     二.仙道意味………………………………………….85
     第六節 神話傳說類……………………………………..89
     一.全篇具神話內涵者…………………………………90
     二.部分情節引用神話內容者………………………….92
     第七節 反映現實與人性類……………………………...93
     一.善性………………………………………………94
     二.惡性………………………………………………95
     三.現實生活百態……………………………………..96
     第八節 其他類………………………………………….98
     一.類比象徵………………………………………….99
     二.藝術造型…………………………………………102
     三.各地民俗傳說…………………………………….102
     第四章 《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呈現之主題思想…..104
     第一節 原始宗教信仰的餘緒…………………………..104
     第二節 變化思想……………………………………...109
     一.心理及信仰成因………………………….………109
     二.變化神話…………………………………..…….110
     三.變化思想──以干寶變化思想為主……………….111
     四.《太平廣記》禽鳥故事中的變化現象…………….113
     (一)異類化人……………………….………….113
     (二)人化異類……………………………….…117
     (三)異類互化………………………………….119
     五.面對變化現象的矛盾心理…………………………120
     第三節 漢代徵異感應說……………………………….121
     第四節 佛道思想的反映……………………………….125
     一.佛教與本土宗教信仰的調合及爭勝……………….126
     二.佛教思想的反映………………………………….127
     (一)依業輪迴………………………………….127
     (二)因果報應…………………………………..129
     (三)地獄觀…………………………………….130
     (四)戒除殺生………………………………….132
     (五)經文之靈驗法力…………………………..132
     三.道教思想的反映………………………………….133
     (一)道士功能及其法術、神術………………….133
     (二)服食……………………………………….135
     (三)度脫有緣……………………………….….136
     (四)謫仙說…………………………………….137
     (五)尸解仙…………………………………….138
     (六)洞天福地說………………………………..139
     第五節 反映政治生活現實與民心人性………………....141
     一.故事中反映的政治生活現實………………………141
     (一)政治現勢………………………………….141
     (二)現實生活百態…………………………..…143
     二.故事中反映的民心人性…………………………...143
     (一)民心民情…………………………………..143
     (二)人性……………………………………….145
     第六節 人類智慧薪傳…………………………………145
     一.觀察解釋自然……………………………………145
     二.運用學習自然…………………………………….146
     三.各地民俗傳說……………………………………147
     第七節 禽鳥形象於文學藝術上的運用………………....148
     一.文學上……………………………………………148
     二.藝術上……………………………………………149
     第五章 各禽鳥之象徵意義及文化意涵………………..152
     第一節 百鳥之王──鳳凰…………………………….153
     一.神話傳說中的鳳凰……………………………….153
     二.先秦典籍中的鳳凰……………………………….155
     三.《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中的鳳凰…………………156
     四.詩賦中的鳳凰…………………………………….158
     五.小結……………………………………………...159
     第二節 仙道靈禽──鶴……………………………….160
     一.道教傳說及古籍記載中的鶴………………….…...160
     二.《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中的鶴…………………..162
     三.詩賦中的鶴………………………………………163
     四.小結……………………………………………...164
     第三節 毀譽參半──烏……………………………….165
     一.神話傳說及古籍記載中的烏………………………165
     二.《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中的烏…………………..167
     三.詩賦中的烏………………………………………168
     四.小結……………………………………………..169
     第四節 可親可憎──雞……………………………….170
     一.神話傳說與民俗中的雞…………………………...170
     二.《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中的雞…………………..171
     三.詩賦中的雞…………………………………….…173
     四.小結……………………………………………..173
     第五節 凶猛威揚──鷙鳥類…………………………..174
     一.古籍記載中的鷙鳥………………………………..174
     二.《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中的鷙鳥…………………150
     三.詩賦中的鷙鳥…………………………………….175
     四.小結……………………………………………...177
     第六章 結論……………………………………………..179
     參考書目……………………………………………………..18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26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太平廣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禽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神話zh_TW
dc.title (題名) 太平廣記禽鳥類故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 考 書 目
     註:除古籍類依經、史、子、集順序排列外,其它各類依出版年月順序排列。
     文本
     《太平廣記》 宋.李昉等編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76年5月再版(1987)
     一.古籍
     詩經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影十三經注疏本 民國78年1月十一版(1989)
     左傳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影十三經注疏本 民國78年1月十一版(1989)
     禮記集解 孫希旦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64年再版(1975)
     史記 漢司馬遷 鼎文書局 民國68年2月二版(1979)
     漢書 漢班固 鼎文書局 民國68年2月二版(1979)
     山海經校注 袁珂 里仁書局 民國84年4月初版三刷(1995)
     楚辭補注 宋.洪興祖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72年初版(1983)
     荀子集釋 李滌生 學生書局 民國77年10月出版(1988)
     莊子集釋 郭慶藩 華正書局 民國76年8月出版(1987)
     列子注 晉張湛 世界書局 民國44年出版(1955)
     淮南子 劉安 世界書局 民國47年出版(1958)
     呂氏春秋校釋 陳奇猷 華正書局 民國74年8月出版(1985)
     論衡 漢王充 宏業書局 民國72年4月出版(1983)
     抱朴子 晉葛洪 世界書局 民國72年4月新四版(1983)
     搜神記 晉干寶 里仁書局 民國71年9月出版(1982)
     二.近代專書
     甲.文學史、小說史、小說理論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 華正書局 民國73年出版(1984)
     唐前志怪小說史 李劍國 南開大學 1984年一版
     中國小說美學 葉朗 里仁書局 民國76年6月出版(1987)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陳平原 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79年5月初版(1990)
     魏晉南北朝小說 劉葉秋 上海古籍出版社 國文天地雜誌社發行 民國79年9月初版(1990)
     中國小說美學論稿 吳士余 三聯書店 1991年出版
     中國文學史 葉慶炳 學生書局 民國81年初版三刷(1992)
     魯迅小說史論文集 魯迅 里仁書局 民國81年9月初版一刷(1992)
     中國文言小說史 吳志達 齊魯書社 1994年9月一版一刷
     中國小說源流論 石昌渝 三聯書店 1995年10月一版二刷
     中國小說學通論 寧宗一主編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12月一版一刷
     漢魏六朝小說史 王枝忠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年6月一版一刷
     隋唐五代小說史 侯忠義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年6月一版一刷
     乙.研究專著(神話、小說、文化、宗教等)
     唐人小說研究 王夢鷗 藝文印書館 民國60年初版(1971)
     談小說妖 葉慶炳 洪範書店 民國66年12月初版(1977)
     從中國小說看中國人的思考方式 中野美代子著、劉禾山譯 成文出版社 民國67年初版(1978)
     搜神後記研究 王國良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67年6月初版(1978)
     中華歷史文物 袁德星 河洛圖書出版社 民國67年10月臺增定三版(1978)
     唐代小說敘錄 王國良 嘉新文化會 民國68年出版(1979)
     文化人類學 林惠祥 商務印書館 民國70年臺十版(1981)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 王國良 文史哲 民國73年出版(1984)
     古典小說散論 樂蘅軍 純文學出版社 民國73年初版(1984)
     中國古代宗教初探 朱天順 谷風 1986年10月出版
     神話──原型批評 葉舒憲 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7年一版
     神話與小說 王孝廉 時報文化 民國76年9月初版二刷(1987)
     中國神話傳說 袁珂 里仁書局 民國76年9月出版(1987)
     神與神話 御手洗勝等 聯經出版社 民國77年初版(1988)
     荊楚歲時記 王毓榮 文津出版社 民國77年8月出版(1988)
     六朝志怪小說考論 王國良 文史哲 民國77年11月初版(1988)
     楚辭文化 蕭兵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年一版
     幻想和寄託的國度──志怪傳奇新論 俞汝捷 淑馨出版社 民國80年4月初版(1991)
     傳統文學論衡 王師夢鷗 時報文化 1991年4月初版二刷
     神話話神 王小盾 世界文物出版社 民國81年初版(1992)
     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 蕭兵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81年1月初版一刷(1992)
     佛教與中國文化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 中華書局 1992年1月一版二刷
     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 王孝廉 時報文化 1992年12月二版一刷
     中國社會的神話思維 鄭志明 谷風出版社 民國82年6月出版(1993)
     中國古代神話 陳天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萬卷樓發行 民國82年7月初版二刷(1993)
     道教與文學 黃兆漢 學生書局 民國83年2月初版(1994)
     心理學與文學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馮川、蘇克編譯 久大出版社 民國83年5月一版二刷(1994)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 王立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83年7月初版(1994)
     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 薛惠琪 文津出版社 民國84年初版一刷(1995)
     楚國風俗志 宋公文、張君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一版一刷
     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 張振軍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年1月一版一刷
     石窟□的老傳說──敦煌變文 羅宗濤 時報文化 1996年3月三版一刷
     中國圖騰文化 何星亮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年4月一版二刷
     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 李豐楙 學生書局 民國85年5月初版(1996)
     袁珂神話論集 袁珂 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6年9月初版一刷
     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 王平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一版一刷
     中國古代神話與傳說 潛明茲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6年12月一版一刷
     中國神話與小說 劉勇強 大象出版社 1997年4月一版一刷
     中國神話哲學 葉舒憲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年4月一版三刷
     神話與民族精神 謝選駿 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4月一版三刷
     古小說研究論 歐陽健 巴蜀書社 1997年5月一版一刷
     神話研究 茅盾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7年8月一版二刷
     北朝文化特質與文學進程 吳先寧 東方出版社 1997年10月一版一刷
     中國精怪文化 劉仲宇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10月一版一刷
     道教與傳統文化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 中華書局 1997年10月一版二刷
     杜詩意象論 歐麗娟 里仁書局 民國86年12月初版(1997)
     神話的故鄉──山海經 李豐楙 時報文化 1998年8月四版一刷
     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 朱大渭等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8月一版一刷
     神話與詩 聞一多 出版者不詳 出版年不詳(民國36年序)
     丙.故事選輯
     古神話選釋 袁珂 長安出版社 民國73年再版(1984)
     中國神話 陶陽、鍾秀編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6年5月一版六刷
     中國靈怪大觀 麻國鈞主編 北京出版社 1996年6月一版二刷
     中國動物故事 高聚成編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6年9月一版一刷
     中國神怪故事 陳子艾編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6年9月一版一刷
     古小說鉤沈 魯迅校錄 齊魯書社 1997年11月一版一刷
     
     丁.雜項
     全唐詩 中華書局 民國49年出版(1960)
     中國文言小說參考資料 侯忠義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5年4月一版一刷
     六朝志怪小說情節單元索引「甲編」 金榮華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民國75年出版(1986)
     中西比較文學論集 鄭樹森、周英雄、袁鶴翔編 時報文化 1986年8月初版三刷
     管錐編 錢鍾書 書林出版社 民國79年出版(1990)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屆)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 文津出版社 民國82年11月初版(1993)
     四書讀本 蔣伯潛廣解、朱熹集註 啟明書局 出版年不詳
     三.學位論文
     佛家地獄說之研究 丁敏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0年6月(1981)
     太平廣記引書考 盧錦堂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71年(1982)
     魏晉詠物賦研究 廖國棟 國立政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74年6月(1985)
     魏晉志怪小說與古代神話關係之研究 呂清泉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5年(1986)
     六朝小說變形觀之探究 康韻梅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6年11月(1987)
     六朝志怪小說變化題材研究 謝明勳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7年(1988)
     唐代志怪小說研究 鄭惠璟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8年6月(1989)
     六朝志怪妖故事研究 蔡雅薰 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9年(1990)
     中國人虎變形故事研究 洪瑞英 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0年5月(1991)
     唐小說中龍故事類型研究 陳昭吟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1年(1992)
     宋前神話小說中龍的研究 張貞海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81年(1992)
     魏晉志怪文學之研究 張榮基 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81年6月(1992)
     唐代老虎小說結構形態研究:以替身改命、虎媒定命、人虎婚姻小說三類為主的考察 小野純子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81年6月(1992)
     六朝志怪小說異類姻緣故事研究 顏慧琪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2年(1993)
     中國古代神話中之靈異動物研究 張美卿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2年(1993)
     詩經鳥類意象及其原型研究 林佳珍 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2年6月(1993)
     蒲松齡《聊齋誌異》精怪變化故事研究──一個「常與非常」的結構性思考 陳昌遠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6年6月(1997)
     四.單篇論文
     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上、下) 樂蘅軍 中外文學二卷八期 民國63年(1974)
     六朝精怪說與道教法術思想 李豐楙 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3 民國70年6月初版(1981)
     談談我國的上古神話──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為例 李增林 寧夏大學學報 1983年
     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 李豐楙 中外文學第十五卷第五期 民國75年10月(1986)
     從圖騰看屈賦神話傳說與華夏文化的關係 李誠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1988年1月
     魏晉詩歌中的飛翔形象 錢志熙 文學遺產 1989年5月
     中國古代神話仙話化的演變軌跡 鄭士有 民間文學論壇 1992年1月
     六朝異類戀愛小說芻論 洪順隆 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民國82年2月(1993)
     玄鳥生商新解 吳澤順 青海師範大學學報 1993年3月
     陶詩的兩大意象 徐國榮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3年3月
     太陽神話意象論 李權弟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 1993年5月
     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祌記》的變化思想 李師豐楙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屆) 民國82年11月(1993)
     搜神記的神話思維 鄭志明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屆) 民國82年11月(1993)
     論中國天鵝仙女故事的類型 陳建憲 民族文學研究 1994年2月
     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 李豐楙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 民國83年3月(1994)
     李白詩文中的鳥類意象 李浩 文學遺產 1994年3月
     《太平廣記》中唐人虎類小說探究 陳盈妃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三期 民國83年6月(1994)
     《太平廣記.猿猴類》故事研究 黃昱凌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三期 民國83年6月(1994)
     「人化異類」故事從先秦神話到唐代傳奇之間的流轉 徐志平 臺大中文學報第六期 民國83年6月(1994)
     六朝精怪傳說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的思考 李豐楙 六朝隋唐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民國83年(1994年)
     鳳神話溯源 敖依昌 重慶師院學報 1996年1月
     中國神話形成的主要途徑-歷史神話化 王青 東南文化 1996年4 月
     敘事文學發展軌跡──神話、傳說、故事比較研究 王繼英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科版 1996年9月
     《太平廣記》精怪類初探 黃心穎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六期 民國85年6月(1996)
     尹灣漢簡神烏賦研究 萬光治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7年3月
     日本鳥(日)文化溯源──稻作鳥(日)崇信的發生和流變 陳勤建 民間文學論壇 民國87年(1998)
     五. 工具書、辭典、類書
     古今圖書集成 清.陳夢雷編 鼎文書局 民國66年4月初版(1977)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商務印書館 民國72年出版(1983)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藝文印書館 民國78年1月六版(1989)
     辭源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 遠流出版事業股分有限公司 民國82年4月台灣初版十二刷(1993)
     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3年一版
     中國文學大辭典 天津人民出版社、百川書局出版部主編 百川書局 民國83年12月初版一刷(1994)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Ⅰ、Ⅱ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5年9月二版二刷
     中國小說辭典 秦亢宗 北京出版社 1995年11月一版一刷
     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 寧稼雨 齊魯書社 1996年12月一版一刷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7年4月一版一刷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