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晚清漕運變革之研究
作者 陳一銘
貢獻者 張哲郎
陳一銘
關鍵詞 海運
漕運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27-Apr-2016 11:14:33 (UTC+8)
摘要   漕運是歷代皇朝通過水運,向其統治中心徵運稅糧等物資的一種制度,約始於秦漢。其後,歷代相沿,盛於唐宋,發展於元明,再極盛於清。至清亡國共歷兩千餘年而終止,可說與中國的君主專制皇朝相始終。明、清兩代,是漕運制度的成熟時期,由於歷代經驗的積累,和統治者的重視,此時漕運的組織、運作都十分嚴密健全。明代自成祖遷都北京,漕運遂成大政之一,為求順利轉運江南的漕糧,遂建立了一套嚴密的漕運制度,並浚深會通等河,罷海運,專行河運。清代的漕運規制,大致上沿襲明代,少有更張,一直到清中葉後,由於漕政敗壞,運河阻滯,加上太平天國亂事起,原有之規制再不能行,才有海運、大規模減漕與改折等變革。
     本文之主旨,在探討清代中期以後,由道光初年迄於宣統末年清室退位近九十年間,漕運制度的變遷。此時期的漕運,大略上經過了三度的大變革。首先,在道光初年,漕運面臨河道梗阻,漕弊積重等問題,採取了招商海運的變通措施,暫度難關。次者,在道咸之際,發生了太平天國的亂事,漕運面臨徵收、運輸上的困境,採取了推展海運及變通折徵等措施,並在戰後重建期裁減了江南地區的漕賦。最後,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間,在清廷銳意推行新政下,基於財政為主的考量,將漕糧僅留100萬石由江浙兩省由海道辦運,其他直省全面折徵折解,而運輸方式也由新交通工具,輪船及鐵路取代,而將原有的漕運規制廢止。以變革的方式言之,則有海運、折徵、減漕等項。
     清代晚期漕運的變革,是由於漕運的危機及弊端而發其端,改革的目的,在使以供應北京糧米用度為目標的漕運得以順利達成,然種種的興革措施,卻使這個制度逐漸解體,走上滅亡。本文主要以清政府為中心,論述其在中葉後漕運遭遇困境時,如何應付及處理這些困境的過程,及這些處理方法,轉而對漕運制度產生如何的影響。探討的時間範圍,主要是嘉道年間漕運開始面臨重大的困境至清室滅亡,漕運正式停止為止。
     本文除續言與結論外,分為四章。
     第一章為〈清代漕運的規制〉:本章旨說明清代漕糧河運的運作機制,就漕糧的功能,漕糧之徵收與運送,漕運之組織管理等方面加以說明。
     第二章為〈道光朝之漕糧試行海運〉:本章旨在論述清代嘉道年間漕運所面臨的困境,其君臣如何面對、討論並提出改革方案。既決定了試行海運,事屬創行,其實行情況及獲得之成效為何,及為何無法將改革持續。
     第三章為〈面對太平天國亂事的應變〉:太平天國是清代面臨的空前的亂事,它將漕運的運道截斷,將漕運的設施摧毀,使漕糧徵收困難,對漕運造成重大的打擊,清廷對此也相應地做出持續海運,變通折徵,裁減漕賦等措施來應變,本章即將對這些應變措施加以探討,並論述其影響。
     第四章為〈漕運的廢止〉:晚清漕運,經過咸同年因應太平天國亂事的變通後,由於環境及時勢的變遷,不但無法恢復舊制,反而因為這些變通措施,逐漸使原有的制度趨於解體,加上大開口岸通商之後,由洋人帶入新的運輸科技與商業觀念的衝擊之下,終於使清廷下旨廢止漕運,制度雖然廢止了,而漕運活動卻在新式的交通系統下繼續進行,直到清亡。本章將就以上諸點加以探討。
參考文獻 一、檔案資料
     1.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吳煦檔案選編》,(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
     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海防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46年9月)。
     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光緒三十三年宗人府第一次統計表》(善本)。
     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9月)。
     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8月)。
     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元年的海運漕糧〉,《歷史檔案》1983年第3期,頁21-31。
     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慈禧西逃時漕糧京餉轉輸史料〉,《歷史檔案》1986年第3期,頁24-33。
     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借船運米案清檔〉,《歷史檔案》1987年第2期,頁22-34,76。
     1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道光五年議行漕糧海運事宜史料(上)〉,《歷史檔案》1988年第3期,頁16-26。
     1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道光五年議行漕糧海運事宜史料(下)〉,《歷史檔案》1988年第4期,頁20-26。
     1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末漕運史料選輯〉,《歷史檔案》1989年第1期,頁31-49。
     1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道光十六年整頓漕務史料〉,《歷史檔案》1990年第4期,頁54-60。
     1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道光年間海運漕糧史料選輯(上)〉,《歷史檔案》1995年第2期,頁38-52。
     1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道光年間海運漕糧史料(下)〉,《歷史檔案》1995年第3期,頁41-47,60。
     1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同治年間海運漕糧史料(上)〉,《歷史檔案》1996年第2期,頁41-47。
     1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同治年間海運漕糧史料(下)〉,《歷史檔案》1996年第3期,頁27-41,18。
     1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年間海運漕糧史料(上)〉,《歷史檔案》1998年第2期,頁50-62,80。
     1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年間海運漕糧史料(下)〉,《歷史檔案》1998年第3期,頁31-40,17。
     20.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戶部檔•漕運清冊》(未刊行)。
     21.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史館檔•食貨志•漕運》(未刊行)。
     22.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軍機處檔•月摺包》(未刊行)。
     23.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宮中檔嘉慶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刊行)。
     24.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宮中檔道光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刊行)。
     25.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宮中檔咸豐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刊行)。
     26.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宮中檔光緒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62-64年)。
     27. 聶寶璋編,《中國近代航運史資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
     二、官書典籍
     1.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8月至1987年7月,影印本)。
     2. 《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80年5月,影印本)。
     3. 《欽定大清會典(光緒朝)》,(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5年10月,影印本)。
     4.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80年5月,影印本)。
     5.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5年10月,影印本)。
     6. 《欽定戶部漕運全書(嘉慶朝)》,(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8年8月,影印本)。
     7. 《欽定戶部漕運全書(光緒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線裝本。
     8. 《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9年12月,影印本)。
     9. 《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0年3月,影印本)。
     10. 《十二朝東華錄》,(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2年9月,影印本)。
     11. 《清朝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52年10月,影印本)。
     12. 《清朝續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52年1月,影印本)。
     13. 《江蘇海運全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線裝本(道光刊本)。
     14. 《浙江海運漕糧全案》,(縮影資料)。
     15. 《江蘇減賦全案》,(縮影資料)。
     16. 《漕運則例纂》,(揚州,江蘇古籍刻印社,1990年8月,影印本)。
     17. 《欽定宗人府則例(乾隆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善本。
     18. 《清朝掌故彙編內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75年8月,影印本)。
     19. 《皇朝政典類纂》,(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71年7月,影印本)。
     20.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85年7月)。
     21. 《史記三家注》,(漢)司馬遷撰,(宋﹝南朝﹞)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台北:鼎文書局,民國70年8月)。
     22. 《畿輔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7年12月,據宣統2年刊本影印)。
     23. 《山東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據1934年刊本影印)。
     24. 《河南通志續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8年1月,據光緒8年刊本影印)。
     25. 《安徽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6年12月,據光緒3年刊本影印)。
     26. 《江西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6年12月,據光緒7年刊本影印)。
     27. 《湖北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6年8月,據民國10年刊本影印)。
     28. 《湖南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6年8月,據光緒11年刊本影印)。
     29. 《天津府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6年6月,據光緒25年刊本影印)。
     30. 《通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72年3月,據光緒5年刊本影印)。
     31. 《上海縣續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9年5月,據民國7年刊本影印)。
     32. 《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民國79年5月)。
     33. 《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清人文集
     1. 丁日昌,《撫吳公牘》,(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9年10月,影印本)。
     2. 丁鳳麟、王欣之編,《薛福成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3. 于寶軒輯,《皇朝蓄艾文編》,(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4年5月,影印本)。
     4. 王定安,《求闕齋弟子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6年5月,影印本)。
     5. 王延熙、王樹敏輯,《皇清道咸同光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8年4月,影印本)。
     6. 王慶雲,《石渠餘紀》,(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6年7月,影印本)。
     7. 王樹柟編,《張文襄公(之洞)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9年4月,影印本)。
     8. 中山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現代史教研組研究室編,《林則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月)。
     9.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二版)。
     10. 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上海,上海書局,1986年10月,影印本)。
     11. 包世臣,《安吳四種》,(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12月,影印本)。
     12. 吳元炳編,《沈文肅公(葆楨)政書》,(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6年5月,影印本)。
     13. 求是齋輯,《皇朝經世文編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76年7月,影印本)。
     14. 李桓,《寶韋齋類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8年4月,影印本)。
     15. 李概編,《李文恭公(星沅)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8年2月,影印本)。
     16. 李鴻章,《李鴻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
     17. 李瀚章編,《曾文正公(國藩)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2年2月,影印本)。
     18. 何良棟輯,《皇朝經世文四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5月,影印本)。
     19. 邵之棠輯,《皇朝經世文統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9年4月,影印本)。
     20. 許喬林編,《陶文毅公(澍)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12月,影印本)。
     21. 馬新貽,《馬端敏公奏議》,(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8年8月,影印本)。
     22. 章佳容安輯,《那文毅公(彥成)二任直隸總督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4月,影印本)。
     23. 馮桂芬,《校邠廬抗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0年3月,影印本)。
     24.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3年11月,影印本)。
     25. 麥仲華輯,《皇朝經世文新編續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6月,影印本)。
     26. 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編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11月,影印本)。
     27. 陳忠倚輯,《皇朝經世文三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4月,影印本)。
     28. 梅英杰編,《胡文忠公(林翼)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2月,影印本)。
     29.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4月)。
     30. 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3月,影印本)。
     31. 賀長齡,《耐□奏議存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8年6月,影印本)。
     32. 溫廷敬編,《丁中丞(日昌)政書》,(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9年10月,影印本)。
     33. 葛士濬輯,《皇朝經世文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3月,影印本)。
     34. 蔣貴麟編,《康南海先生遺著匯刊》,(台北:宏業書局,民國65年9月)。
     35. 鄭觀應,《盛世危言》,(台北:學術出版社,民國54年11月,影印本)。
     36. 鄭敦謹、曾國荃編,《胡文忠公(林翼)遺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5年9月,影印本)。
     37. 盧靖編,《陸文節公(建瀛)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8年4月,影印本)。
     38. 歐陽輔之編,《劉忠誠公(坤一)遺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9月,影印本)。
     39. 駱秉章,《駱文忠公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6年5月,影印本)。
     40. 駱秉章,《駱公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11月,影印本)。
     41. 蕭奭,《永憲錄》,(香港:龍門書店,1969年1月)。
     42. 魏源,《聖武記》,(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1年5月)。
     43. 戴槃,《戴槃四種紀略》,(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7年10月,影印本)。
     44. 羅正鈞編,《左文襄公(宗棠)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11月,影印本)。
     四、專書著作
     1. 王成柏、孫文學主編,《中國賦稅思想史》,(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5年6月)。
     2. 王恢,《中國歷史地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5年4月)。
     3. 牛平漢主編,《清代政區沿革綜表》,(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0年6月)。
     4. 全漢昇,《明清經濟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3年5月初版2刷)。
     5. 呂實強,《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5年12月再版)。
     6. 吳緝華,《明代海運及運河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0年4月)。
     7. 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8. 李治亭,《中國漕運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6年8月)。
     9. 何烈,《清咸、同時期的財政》,(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0年7月)。
     10. 徐安琨,《清代大運河鹽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6年2月。
     11. 侯家駒,《中國財金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9年12月2印)。
     12. 高國豪,《清代漕運制度的廢弛與改革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歷史組碩士論文,1991年6月。
     13. 袁良義,《清一條鞭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
     14.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台北:臺灣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15. 張哲郎,《清代的漕運》,(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58年6月)。
     16. 彭雲鶴,《明清漕運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17. 鄒逸麟,《千古黃河》,(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5月)。
     18. 蔡蕃等編,《京杭運河》,(北京:浙江攝影出版社,1992年8月)。
     19. 鄭肇經,《中國水利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9年3月臺2版)。
     20. 賴惠敏,《天潢貴冑─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6年6月)。
     21. 魏秀梅,《清季職官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6年5月)。
     22. 魏秀梅,《陶澍在江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4年12月)。
     23. 鮑彥邦,《明代漕運研究》,(北京: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24.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7月)。
     25. 龐毅,《中國清代經濟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五、期刊論文
     1. 丁進軍,〈《清史稿•漕運》訂正一則〉,《江漢論壇》1985年第11期,頁51。
     2. 丁進軍,〈終清一代漕運未廢〉,《歷史檔案》1987年第1期,頁112-114,130。
     3. 于德源,〈清代的京、通二倉〉,《中國農史》1996年第1期,頁29-37,66。
     4. 于醒民、陳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上海輪運業〉,《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3年第2期,頁83-99。
     5. 王永謙,〈清代乾隆中、晚期的潞河漕運〉,《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3年期,頁113-118。
     6. 王振忠,〈河政與清代社會〉,《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2期,頁39-45,52。
     7. 王業鍵,〈清代田賦在財政上的重要性〉,《中國史研究動態》1980年第7期,頁15-21。
     8. 王毓銓,〈清末田賦與農民〉,《食貨半月刊》第3卷第5期,民國25年2月1日,頁43-54。
     9. 王質彬、王笑凌,〈清嘉道年間黃河決溢及其原因考〉,《清史研究通訊》1990年第2期,頁14-18。
     10. 江太新、李文治,〈論清代中葉後漕政的敗壞〉,《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4期,頁112-123。
     11. 朱士石,〈從三幫漕運檔案看三幫漕運的狀況〉,《江蘇歷史檔案》1996年第4期,頁43-45。
     12. 任金城,〈關於清代的京杭運河地圖〉,曹婉如等編,《中國古代地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10月),頁125-131。
     13. 任重,〈康熙治理黃、淮、運對農業發展的影響〉,《中國農史》1997年第1期,頁32-38。
     14. 杜黎,〈鴉片戰爭前上海航運業的發展〉,《學術月刊》1964年第4期,頁48-54。
     15. 李文治,〈清代屯田與漕運〉,《學原》第2卷第2期,民國37年6月,頁52-55。
     16. 李文治,〈論清代後期江浙皖三省原太平天國佔領區土地關係的變化〉,《歷史研究》1981年第6期,頁81-96。
     17. 李文治,〈清道光後改革漕制議〉,《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1期,頁29-44。
     18. 李文海、林敦奎、周源、宮明,〈鴉片戰爭爆發後連續三年的黃河大決口〉,《清史研究通訊》1989年第2期,頁1-6,27。
     19. 李華,〈清代前期賦役制度的改革〉,《清史論叢》第1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中華書局,1979年12月,頁100-109。
     20. 李瑚,〈清代嘉道年間漕運與鹽法的改革〉,《求索》1983年第5期,頁102-104。
     21. 吳琦,〈清代湖廣漕額辨析〉,《中國農史》1988年第3期,頁40-43。
     22. 吳琦,〈清代湖廣漕運與商品流通〉,《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年第1期,頁78-82,66。
     23. 吳琦,〈清代湖廣漕運特點舉述〉,《中國農史》1989年第3期,頁19-26,82。
     24. 吳琦,〈清代後期漕運衰亡的綜合分析〉,《中國農史》1990年第2期,頁69-76,47。
     25. 吳琦,〈清代漕糧在京城的社會功用〉,《中國農史》1992年第2期,頁60-62,18。
     26. 吳琦,〈漕運的歷史演進與階段特徵〉,《中國農史》1993年第4期,頁21-26。
     27. 吳琦,〈清代湖廣漕運的社會功能〉,《中國經濟史研究》1993年第4期,頁103-117。
     28. 吳琦,〈中國漕運產生的歷史動因〉,《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3期,頁105-109。
     29. 吳琦,〈中國歷代漕運改革述論〉,《中國農史》1996年第1期,頁48-55。
     30. 吳琦,〈“漕運”辨義〉,《中國農史》1996年第4期,頁65-66。
     31. 吳琦,〈漕運與民間組織探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1期,頁120-126。
     32. 何烈,〈清太平天國事件以前的財政概況〉,《思與言》第12卷第6期,民國64年3月,頁25-35。
     33. 易升運,〈關於清代嘉道年間的漕糧海運問題〉,《華中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85年第2期,頁92-97。
     34. 周育民,〈甲午戰後清朝財政研究(1894─1899)〉,《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4期,頁88-103。
     35. 周祚紹,〈清代前期漕運及其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1期,頁55-62。
     36. 林滿紅,〈嘉道錢賤現象產生原因「錢多錢劣論」之商榷〉,張彬村,劉石吉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5輯,頁357-426。
     37. 范金民,〈明清江南重賦問題述論〉,《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3期,頁108-123。
     38. 南懷瑾,〈漕運與青幫〉,《新天地》第3卷第10期,民國53年10月,頁9-11。
     39. 俞玉儲,〈清順治朝漕賦初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論文集》,頁477-491,(北京,新華書局,1988年5月)。
     40. 俞玉儲,〈清代前期漕糧蠲緩改折概論〉,《歷史檔案》1990年第2期,頁80-88。
     41. 袁良義,〈從明一條鞭法到清一條鞭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3年第3期,頁41-49。
     42. 夏明方,〈銅瓦廂改道後清政府對黃河的治理〉,《清史研究》1995年第4期,頁40-51。
     43. 夏鼐,〈太平天國前後長江各省之田賦問題〉,《清華學報》第10卷第2期,民國24年4月,頁410-474。
     44. 殷崇浩,〈《清史稿•漕運》訂補六則〉,《江漢論壇》1984年第1期,頁70-74。
     45. 殷崇浩,〈敘乾隆時的漕糧寬免〉,《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3期,頁45-49。
     46. 梁義群,〈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對晚清財政的影響〉,《安徽史學》1990年第2期,頁29-34。
     47. 郭成康、鄭寶風,〈論清代“不加賦”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社會科學輯刊》1995年第2期,頁100-107。
     48. 郭松義,〈清代國內的海運貿易〉,《清史論叢》第4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頁92-110,(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2月)。
     49. 張照東,〈道咸時期雇商海運漕糧的得失〉,《歷史檔案》1988年第2期,頁97-101。
     50. 張照東,〈論清代水路漕運方式的演變及其社會經濟影響〉,《社會科學戰線》1989年第2期,頁190-197。
     51. 張照東,〈清代大運河的經濟價值與環境制約〉,《東岳論叢》1992年第2期,頁86-89。
     52. 張照東,〈清代漕運與南北物資交流〉,《清史研究》1992年第3期,頁67-73。
     53. 陳支平,〈清初地丁錢糧徵收新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4期,頁88-95。
     54. 陳金陵,〈清代京師糧價及其他〉,《清史研究集》第六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頁228-264,(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8月)。
     55. 陳峰,〈漕運與中國的封建集權統治〉,《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0年第2期,頁6-12。
     56. 陳峰,〈簡論宋明清漕運中私貨販運及貿易〉,《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1期,頁120-127。
     57. 陳峰,〈清代漕運水手的結幫活動及其對社會的危害〉,《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第2期,頁140-145。
     58. 陳峰,〈清代漕運運輸者的私貨運銷活動〉,《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4期,頁30-33。
     59. 曹國慶,〈試述清代漕運的盛衰〉,《歷史教學》1987年第7期,頁16-20。
     60. 黃十慶,〈清代運軍的構成與性質〉,《江淮論壇》1990年第3期,頁74-79。
     61. 黃乃隆,〈太平天國動亂前後江南地區農業生產及農民稅負的分析〉,《文史學報》第3期,民國62年5月,頁157-209。
     62. 莊吉發,〈清代漕糧船幫與青幫的起源〉,《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8期,民國75年7月,頁122。
     63. 馮士□、于伯銘,〈道光朝的財政拮据及“開源節流”措施淺析〉,《中州學刊》1986年第5期,頁119-123。
     64. 馮天瑜,〈道光咸豐年間的經世實學〉,《歷史研究》1987年第4期,頁138-151。
     65. 馮元魁,〈論清代前期的賦役制度〉,《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4年第4期,頁60-67。
     66. 馮超、張義豐,〈論元、明、清河漕與海漕之變遷〉,《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1987年第3期,頁89-94。
     67. 彭雨新,〈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對蘇松地區的減賦與治水〉,《江漢論壇》1984年第6期,頁65-71。
     68. 彭雨新,〈清代田賦起運存留制度的演進〉,《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4期,頁125-133。
     69. 彭澤益,〈清代財政管理體制與收支結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0年第2期,頁48-59。
     70. 葉秀雲,〈清代宮中硃批奏摺漕糧檔案簡介〉,《故宮博物院院刊》1987年第1期,頁93-96。
     71. 楊天宏,〈清政府六省裁漕的目的〉,《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7年第2期,頁54-58,47。
     72. 楊杭軍,〈略論清朝嘉道時期漕運之弊及其影響〉,《中州學刊》1998年第1期,頁108-111。
     73. 楊杭軍,〈嘉道時期漕運旗丁的若干問題〉,《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2期,頁62-66。
     74. 趙岡,〈歷史都城與漕運〉,《大陸雜誌》第84卷第6期,民國81年6月,頁241-252。
     75. 趙蕙蓉,〈晚清京師的糧食供應〉,《北京社會科學》1996年第1期,頁100-107。
     76. 熊元斌,〈清代河運向海運的轉變〉,《江漢論壇》1984年第1期,頁63-69。
     77. 劉克祥,〈十九世紀五十至九十年代清政府的減賦和清賦運動〉,《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集刊》第七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2月),頁294-350。
     78. 劉梅生、龐乃銘,〈清代道光前期的漕糧海運〉,《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3年第1期,頁48-52。
     79. 劉紹春,〈簡論嘉慶皇帝在財政經濟領域的治理整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3年第3期,頁66-71。
     80. 鄭師渠,〈論道光朝河政〉,《歷史檔案》1996年第2期,頁88-94。
     81. 鄭師渠,〈論道光朝漕政〉,《歷史檔案》1997年第4期,頁103-109。
     82. 鄧亦兵,〈清代河南漕運述論〉,《中州學刊》1985年第5期,頁115-118,128。
     83. 戴鞍鋼,〈清代後期漕運初探〉,《清史研究集》第五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頁194-229,(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6年12月)。
     84. 戴鞍鋼,〈清代江西漕政述略〉,《江西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頁132-136。
     85. 戴鞍鋼,〈清代漕運興廢與山東運河沿線社會經濟的變化〉,《齊魯學刊》1988年第4期,頁89-93。
     86. 戴鞍鋼,〈晚清湖北漕運述略〉,《江漢論壇》1988年第10期,頁71-73。
     87. 戴鞍鋼,〈上海與晚清漕運變革〉,《上海研究論叢》第二輯,上海地方辦公室編,頁51-63,(上海:上海科學出版社,1989年2月)。
     88. 韓光輝,〈金元明清北京糧食供需與消費研究〉,《中國農史》1994年第3期,頁11-21。
     89. 羅侖、范金民,〈清前期蘇松錢糧蠲免述論〉,《中國農史》1991年第2期,頁18-24,48。
     90. 顧誠,〈衛所制度在清代的變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8年第2期,頁15-22。
     六、外文著作
     1. The Grain Tribute System of China (1945-1911), Hinton Harold. 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second printing, 1970.
     2. 中原晃雄,〈清代大運河ソ侵害現象ズコゆサ─運道ソ側面プベエペ漕運研究вみЬ─〉,《東方□》第29輯,昭和40年2月,頁56-67。
     3. 星斌夫,〈清代漕運ソ運□ズコゆサ〉,《史□雜誌》第65編第10號,昭和30年10月,頁1-27。
     4. 星斌夫,〈明•清□代漕糧輸送制メ比較ウサ〉,《明清時代社□□□史ソ研究》,□書刊行□,1989年4月,頁66-8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67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哲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一銘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一銘zh_TW
dc.date (日期) 199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7-Apr-2016 11:14:33 (UTC+8)-
dc.date.available 27-Apr-2016 11:14: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7-Apr-2016 11:14:3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167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625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漕運是歷代皇朝通過水運,向其統治中心徵運稅糧等物資的一種制度,約始於秦漢。其後,歷代相沿,盛於唐宋,發展於元明,再極盛於清。至清亡國共歷兩千餘年而終止,可說與中國的君主專制皇朝相始終。明、清兩代,是漕運制度的成熟時期,由於歷代經驗的積累,和統治者的重視,此時漕運的組織、運作都十分嚴密健全。明代自成祖遷都北京,漕運遂成大政之一,為求順利轉運江南的漕糧,遂建立了一套嚴密的漕運制度,並浚深會通等河,罷海運,專行河運。清代的漕運規制,大致上沿襲明代,少有更張,一直到清中葉後,由於漕政敗壞,運河阻滯,加上太平天國亂事起,原有之規制再不能行,才有海運、大規模減漕與改折等變革。
     本文之主旨,在探討清代中期以後,由道光初年迄於宣統末年清室退位近九十年間,漕運制度的變遷。此時期的漕運,大略上經過了三度的大變革。首先,在道光初年,漕運面臨河道梗阻,漕弊積重等問題,採取了招商海運的變通措施,暫度難關。次者,在道咸之際,發生了太平天國的亂事,漕運面臨徵收、運輸上的困境,採取了推展海運及變通折徵等措施,並在戰後重建期裁減了江南地區的漕賦。最後,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間,在清廷銳意推行新政下,基於財政為主的考量,將漕糧僅留100萬石由江浙兩省由海道辦運,其他直省全面折徵折解,而運輸方式也由新交通工具,輪船及鐵路取代,而將原有的漕運規制廢止。以變革的方式言之,則有海運、折徵、減漕等項。
     清代晚期漕運的變革,是由於漕運的危機及弊端而發其端,改革的目的,在使以供應北京糧米用度為目標的漕運得以順利達成,然種種的興革措施,卻使這個制度逐漸解體,走上滅亡。本文主要以清政府為中心,論述其在中葉後漕運遭遇困境時,如何應付及處理這些困境的過程,及這些處理方法,轉而對漕運制度產生如何的影響。探討的時間範圍,主要是嘉道年間漕運開始面臨重大的困境至清室滅亡,漕運正式停止為止。
     本文除續言與結論外,分為四章。
     第一章為〈清代漕運的規制〉:本章旨說明清代漕糧河運的運作機制,就漕糧的功能,漕糧之徵收與運送,漕運之組織管理等方面加以說明。
     第二章為〈道光朝之漕糧試行海運〉:本章旨在論述清代嘉道年間漕運所面臨的困境,其君臣如何面對、討論並提出改革方案。既決定了試行海運,事屬創行,其實行情況及獲得之成效為何,及為何無法將改革持續。
     第三章為〈面對太平天國亂事的應變〉:太平天國是清代面臨的空前的亂事,它將漕運的運道截斷,將漕運的設施摧毀,使漕糧徵收困難,對漕運造成重大的打擊,清廷對此也相應地做出持續海運,變通折徵,裁減漕賦等措施來應變,本章即將對這些應變措施加以探討,並論述其影響。
     第四章為〈漕運的廢止〉:晚清漕運,經過咸同年因應太平天國亂事的變通後,由於環境及時勢的變遷,不但無法恢復舊制,反而因為這些變通措施,逐漸使原有的制度趨於解體,加上大開口岸通商之後,由洋人帶入新的運輸科技與商業觀念的衝擊之下,終於使清廷下旨廢止漕運,制度雖然廢止了,而漕運活動卻在新式的交通系統下繼續進行,直到清亡。本章將就以上諸點加以探討。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緒言
     第一章 清代漕運的規制
     第一節 漕糧的功用.…………………………………………………………7
     (一)軍國財政之功用.………………………………………………………7
     (二)平糶與賑恤之功用……………………………………………………13
     第二節 漕運的組織與管理…………………………………………………16
     (一)漕運的組織與官員……………………………………………………16
     (二)衛所與運丁……………………………………………………………23
     第三節 漕糧的徵兌與運送.………………………………………………34
     (一)漕糧之數額……………………………………………………………34
     (二)漕糧的兌運……………………………………………………………42
     第二章 道光朝之漕糧試行海運……………………………………………49
     第一節 嘉道年間漕運的困境………………………………………………49
     (一)河道梗阻難行…………………………………………………………49
     (二)漕弊積重………………………………………………………………52
     第二節 漕糧海運的提出……………………………………………………56
     (一)改折徵收………………………………………………………………56
     (二)畿輔屯田………………………………………………………………60
     (三)海運漕糧………………………………………………………………61
     第三節 海運之試行…………………………………………………………69
     (一)海運之章程……………………………………………………………69
     (二)海運之施行……………………………………………………………71
     (三)試行海運的評議………………………………………………………74
     (四)海運之棄而復行………………………………………………………77
     第三章 面對太平天國亂事之應變…………………………………………81
     第一節 海運之續行與發展…………………………………………………82
     (一)浙江之加入海運………………………………………………………82
     (二)從沙船到輪船…………………………………………………………84
     (三)江北河運之恢復………………………………………………………91
     第二節 變通折徵與六省裁漕………………………………………………97
     (一)變通折徵………………………………………………………………97
     (二)湘鄂贛皖之裁減浮收.………………………………………………102
     (三)江蘇與浙江之裁減浮糧.……………………………………………109
     第四章 漕運的廢止.………………………………………………………119
     第一節 漕糧改折與漕運停止問題之議論.………………………………119
     第二節 廢而不止的漕運.…………………………………………………128
     結論.…………………………………………………………………………136
     參考書目.……………………………………………………………………14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67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海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漕運zh_TW
dc.title (題名) 晚清漕運變革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檔案資料
     1.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吳煦檔案選編》,(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
     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海防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46年9月)。
     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光緒三十三年宗人府第一次統計表》(善本)。
     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9月)。
     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8月)。
     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元年的海運漕糧〉,《歷史檔案》1983年第3期,頁21-31。
     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慈禧西逃時漕糧京餉轉輸史料〉,《歷史檔案》1986年第3期,頁24-33。
     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借船運米案清檔〉,《歷史檔案》1987年第2期,頁22-34,76。
     1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道光五年議行漕糧海運事宜史料(上)〉,《歷史檔案》1988年第3期,頁16-26。
     1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道光五年議行漕糧海運事宜史料(下)〉,《歷史檔案》1988年第4期,頁20-26。
     1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末漕運史料選輯〉,《歷史檔案》1989年第1期,頁31-49。
     1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道光十六年整頓漕務史料〉,《歷史檔案》1990年第4期,頁54-60。
     1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道光年間海運漕糧史料選輯(上)〉,《歷史檔案》1995年第2期,頁38-52。
     1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道光年間海運漕糧史料(下)〉,《歷史檔案》1995年第3期,頁41-47,60。
     1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同治年間海運漕糧史料(上)〉,《歷史檔案》1996年第2期,頁41-47。
     1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同治年間海運漕糧史料(下)〉,《歷史檔案》1996年第3期,頁27-41,18。
     1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年間海運漕糧史料(上)〉,《歷史檔案》1998年第2期,頁50-62,80。
     1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年間海運漕糧史料(下)〉,《歷史檔案》1998年第3期,頁31-40,17。
     20.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戶部檔•漕運清冊》(未刊行)。
     21.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史館檔•食貨志•漕運》(未刊行)。
     22.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軍機處檔•月摺包》(未刊行)。
     23.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宮中檔嘉慶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刊行)。
     24.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宮中檔道光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刊行)。
     25.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宮中檔咸豐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刊行)。
     26.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宮中檔光緒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62-64年)。
     27. 聶寶璋編,《中國近代航運史資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
     二、官書典籍
     1.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8月至1987年7月,影印本)。
     2. 《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80年5月,影印本)。
     3. 《欽定大清會典(光緒朝)》,(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5年10月,影印本)。
     4.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80年5月,影印本)。
     5.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5年10月,影印本)。
     6. 《欽定戶部漕運全書(嘉慶朝)》,(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8年8月,影印本)。
     7. 《欽定戶部漕運全書(光緒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線裝本。
     8. 《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9年12月,影印本)。
     9. 《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0年3月,影印本)。
     10. 《十二朝東華錄》,(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2年9月,影印本)。
     11. 《清朝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52年10月,影印本)。
     12. 《清朝續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52年1月,影印本)。
     13. 《江蘇海運全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線裝本(道光刊本)。
     14. 《浙江海運漕糧全案》,(縮影資料)。
     15. 《江蘇減賦全案》,(縮影資料)。
     16. 《漕運則例纂》,(揚州,江蘇古籍刻印社,1990年8月,影印本)。
     17. 《欽定宗人府則例(乾隆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善本。
     18. 《清朝掌故彙編內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75年8月,影印本)。
     19. 《皇朝政典類纂》,(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71年7月,影印本)。
     20.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85年7月)。
     21. 《史記三家注》,(漢)司馬遷撰,(宋﹝南朝﹞)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台北:鼎文書局,民國70年8月)。
     22. 《畿輔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7年12月,據宣統2年刊本影印)。
     23. 《山東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據1934年刊本影印)。
     24. 《河南通志續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8年1月,據光緒8年刊本影印)。
     25. 《安徽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6年12月,據光緒3年刊本影印)。
     26. 《江西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6年12月,據光緒7年刊本影印)。
     27. 《湖北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6年8月,據民國10年刊本影印)。
     28. 《湖南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6年8月,據光緒11年刊本影印)。
     29. 《天津府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6年6月,據光緒25年刊本影印)。
     30. 《通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72年3月,據光緒5年刊本影印)。
     31. 《上海縣續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9年5月,據民國7年刊本影印)。
     32. 《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民國79年5月)。
     33. 《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清人文集
     1. 丁日昌,《撫吳公牘》,(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9年10月,影印本)。
     2. 丁鳳麟、王欣之編,《薛福成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3. 于寶軒輯,《皇朝蓄艾文編》,(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4年5月,影印本)。
     4. 王定安,《求闕齋弟子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6年5月,影印本)。
     5. 王延熙、王樹敏輯,《皇清道咸同光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8年4月,影印本)。
     6. 王慶雲,《石渠餘紀》,(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6年7月,影印本)。
     7. 王樹柟編,《張文襄公(之洞)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9年4月,影印本)。
     8. 中山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現代史教研組研究室編,《林則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月)。
     9.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二版)。
     10. 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上海,上海書局,1986年10月,影印本)。
     11. 包世臣,《安吳四種》,(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12月,影印本)。
     12. 吳元炳編,《沈文肅公(葆楨)政書》,(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6年5月,影印本)。
     13. 求是齋輯,《皇朝經世文編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76年7月,影印本)。
     14. 李桓,《寶韋齋類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8年4月,影印本)。
     15. 李概編,《李文恭公(星沅)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8年2月,影印本)。
     16. 李鴻章,《李鴻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
     17. 李瀚章編,《曾文正公(國藩)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2年2月,影印本)。
     18. 何良棟輯,《皇朝經世文四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5月,影印本)。
     19. 邵之棠輯,《皇朝經世文統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9年4月,影印本)。
     20. 許喬林編,《陶文毅公(澍)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12月,影印本)。
     21. 馬新貽,《馬端敏公奏議》,(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8年8月,影印本)。
     22. 章佳容安輯,《那文毅公(彥成)二任直隸總督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4月,影印本)。
     23. 馮桂芬,《校邠廬抗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0年3月,影印本)。
     24.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3年11月,影印本)。
     25. 麥仲華輯,《皇朝經世文新編續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6月,影印本)。
     26. 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編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11月,影印本)。
     27. 陳忠倚輯,《皇朝經世文三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4月,影印本)。
     28. 梅英杰編,《胡文忠公(林翼)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2月,影印本)。
     29.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4月)。
     30. 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3月,影印本)。
     31. 賀長齡,《耐□奏議存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8年6月,影印本)。
     32. 溫廷敬編,《丁中丞(日昌)政書》,(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9年10月,影印本)。
     33. 葛士濬輯,《皇朝經世文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1年3月,影印本)。
     34. 蔣貴麟編,《康南海先生遺著匯刊》,(台北:宏業書局,民國65年9月)。
     35. 鄭觀應,《盛世危言》,(台北:學術出版社,民國54年11月,影印本)。
     36. 鄭敦謹、曾國荃編,《胡文忠公(林翼)遺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5年9月,影印本)。
     37. 盧靖編,《陸文節公(建瀛)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8年4月,影印本)。
     38. 歐陽輔之編,《劉忠誠公(坤一)遺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9月,影印本)。
     39. 駱秉章,《駱文忠公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6年5月,影印本)。
     40. 駱秉章,《駱公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11月,影印本)。
     41. 蕭奭,《永憲錄》,(香港:龍門書店,1969年1月)。
     42. 魏源,《聖武記》,(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1年5月)。
     43. 戴槃,《戴槃四種紀略》,(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7年10月,影印本)。
     44. 羅正鈞編,《左文襄公(宗棠)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57年11月,影印本)。
     四、專書著作
     1. 王成柏、孫文學主編,《中國賦稅思想史》,(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5年6月)。
     2. 王恢,《中國歷史地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5年4月)。
     3. 牛平漢主編,《清代政區沿革綜表》,(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0年6月)。
     4. 全漢昇,《明清經濟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3年5月初版2刷)。
     5. 呂實強,《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5年12月再版)。
     6. 吳緝華,《明代海運及運河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0年4月)。
     7. 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8. 李治亭,《中國漕運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6年8月)。
     9. 何烈,《清咸、同時期的財政》,(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0年7月)。
     10. 徐安琨,《清代大運河鹽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6年2月。
     11. 侯家駒,《中國財金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9年12月2印)。
     12. 高國豪,《清代漕運制度的廢弛與改革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歷史組碩士論文,1991年6月。
     13. 袁良義,《清一條鞭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
     14.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台北:臺灣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15. 張哲郎,《清代的漕運》,(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58年6月)。
     16. 彭雲鶴,《明清漕運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17. 鄒逸麟,《千古黃河》,(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5月)。
     18. 蔡蕃等編,《京杭運河》,(北京:浙江攝影出版社,1992年8月)。
     19. 鄭肇經,《中國水利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9年3月臺2版)。
     20. 賴惠敏,《天潢貴冑─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6年6月)。
     21. 魏秀梅,《清季職官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6年5月)。
     22. 魏秀梅,《陶澍在江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4年12月)。
     23. 鮑彥邦,《明代漕運研究》,(北京: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24.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7月)。
     25. 龐毅,《中國清代經濟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五、期刊論文
     1. 丁進軍,〈《清史稿•漕運》訂正一則〉,《江漢論壇》1985年第11期,頁51。
     2. 丁進軍,〈終清一代漕運未廢〉,《歷史檔案》1987年第1期,頁112-114,130。
     3. 于德源,〈清代的京、通二倉〉,《中國農史》1996年第1期,頁29-37,66。
     4. 于醒民、陳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上海輪運業〉,《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3年第2期,頁83-99。
     5. 王永謙,〈清代乾隆中、晚期的潞河漕運〉,《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3年期,頁113-118。
     6. 王振忠,〈河政與清代社會〉,《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2期,頁39-45,52。
     7. 王業鍵,〈清代田賦在財政上的重要性〉,《中國史研究動態》1980年第7期,頁15-21。
     8. 王毓銓,〈清末田賦與農民〉,《食貨半月刊》第3卷第5期,民國25年2月1日,頁43-54。
     9. 王質彬、王笑凌,〈清嘉道年間黃河決溢及其原因考〉,《清史研究通訊》1990年第2期,頁14-18。
     10. 江太新、李文治,〈論清代中葉後漕政的敗壞〉,《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4期,頁112-123。
     11. 朱士石,〈從三幫漕運檔案看三幫漕運的狀況〉,《江蘇歷史檔案》1996年第4期,頁43-45。
     12. 任金城,〈關於清代的京杭運河地圖〉,曹婉如等編,《中國古代地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10月),頁125-131。
     13. 任重,〈康熙治理黃、淮、運對農業發展的影響〉,《中國農史》1997年第1期,頁32-38。
     14. 杜黎,〈鴉片戰爭前上海航運業的發展〉,《學術月刊》1964年第4期,頁48-54。
     15. 李文治,〈清代屯田與漕運〉,《學原》第2卷第2期,民國37年6月,頁52-55。
     16. 李文治,〈論清代後期江浙皖三省原太平天國佔領區土地關係的變化〉,《歷史研究》1981年第6期,頁81-96。
     17. 李文治,〈清道光後改革漕制議〉,《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1期,頁29-44。
     18. 李文海、林敦奎、周源、宮明,〈鴉片戰爭爆發後連續三年的黃河大決口〉,《清史研究通訊》1989年第2期,頁1-6,27。
     19. 李華,〈清代前期賦役制度的改革〉,《清史論叢》第1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中華書局,1979年12月,頁100-109。
     20. 李瑚,〈清代嘉道年間漕運與鹽法的改革〉,《求索》1983年第5期,頁102-104。
     21. 吳琦,〈清代湖廣漕額辨析〉,《中國農史》1988年第3期,頁40-43。
     22. 吳琦,〈清代湖廣漕運與商品流通〉,《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年第1期,頁78-82,66。
     23. 吳琦,〈清代湖廣漕運特點舉述〉,《中國農史》1989年第3期,頁19-26,82。
     24. 吳琦,〈清代後期漕運衰亡的綜合分析〉,《中國農史》1990年第2期,頁69-76,47。
     25. 吳琦,〈清代漕糧在京城的社會功用〉,《中國農史》1992年第2期,頁60-62,18。
     26. 吳琦,〈漕運的歷史演進與階段特徵〉,《中國農史》1993年第4期,頁21-26。
     27. 吳琦,〈清代湖廣漕運的社會功能〉,《中國經濟史研究》1993年第4期,頁103-117。
     28. 吳琦,〈中國漕運產生的歷史動因〉,《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3期,頁105-109。
     29. 吳琦,〈中國歷代漕運改革述論〉,《中國農史》1996年第1期,頁48-55。
     30. 吳琦,〈“漕運”辨義〉,《中國農史》1996年第4期,頁65-66。
     31. 吳琦,〈漕運與民間組織探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1期,頁120-126。
     32. 何烈,〈清太平天國事件以前的財政概況〉,《思與言》第12卷第6期,民國64年3月,頁25-35。
     33. 易升運,〈關於清代嘉道年間的漕糧海運問題〉,《華中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85年第2期,頁92-97。
     34. 周育民,〈甲午戰後清朝財政研究(1894─1899)〉,《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4期,頁88-103。
     35. 周祚紹,〈清代前期漕運及其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1期,頁55-62。
     36. 林滿紅,〈嘉道錢賤現象產生原因「錢多錢劣論」之商榷〉,張彬村,劉石吉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5輯,頁357-426。
     37. 范金民,〈明清江南重賦問題述論〉,《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3期,頁108-123。
     38. 南懷瑾,〈漕運與青幫〉,《新天地》第3卷第10期,民國53年10月,頁9-11。
     39. 俞玉儲,〈清順治朝漕賦初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論文集》,頁477-491,(北京,新華書局,1988年5月)。
     40. 俞玉儲,〈清代前期漕糧蠲緩改折概論〉,《歷史檔案》1990年第2期,頁80-88。
     41. 袁良義,〈從明一條鞭法到清一條鞭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3年第3期,頁41-49。
     42. 夏明方,〈銅瓦廂改道後清政府對黃河的治理〉,《清史研究》1995年第4期,頁40-51。
     43. 夏鼐,〈太平天國前後長江各省之田賦問題〉,《清華學報》第10卷第2期,民國24年4月,頁410-474。
     44. 殷崇浩,〈《清史稿•漕運》訂補六則〉,《江漢論壇》1984年第1期,頁70-74。
     45. 殷崇浩,〈敘乾隆時的漕糧寬免〉,《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3期,頁45-49。
     46. 梁義群,〈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對晚清財政的影響〉,《安徽史學》1990年第2期,頁29-34。
     47. 郭成康、鄭寶風,〈論清代“不加賦”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社會科學輯刊》1995年第2期,頁100-107。
     48. 郭松義,〈清代國內的海運貿易〉,《清史論叢》第4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頁92-110,(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2月)。
     49. 張照東,〈道咸時期雇商海運漕糧的得失〉,《歷史檔案》1988年第2期,頁97-101。
     50. 張照東,〈論清代水路漕運方式的演變及其社會經濟影響〉,《社會科學戰線》1989年第2期,頁190-197。
     51. 張照東,〈清代大運河的經濟價值與環境制約〉,《東岳論叢》1992年第2期,頁86-89。
     52. 張照東,〈清代漕運與南北物資交流〉,《清史研究》1992年第3期,頁67-73。
     53. 陳支平,〈清初地丁錢糧徵收新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4期,頁88-95。
     54. 陳金陵,〈清代京師糧價及其他〉,《清史研究集》第六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頁228-264,(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8月)。
     55. 陳峰,〈漕運與中國的封建集權統治〉,《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0年第2期,頁6-12。
     56. 陳峰,〈簡論宋明清漕運中私貨販運及貿易〉,《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1期,頁120-127。
     57. 陳峰,〈清代漕運水手的結幫活動及其對社會的危害〉,《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第2期,頁140-145。
     58. 陳峰,〈清代漕運運輸者的私貨運銷活動〉,《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4期,頁30-33。
     59. 曹國慶,〈試述清代漕運的盛衰〉,《歷史教學》1987年第7期,頁16-20。
     60. 黃十慶,〈清代運軍的構成與性質〉,《江淮論壇》1990年第3期,頁74-79。
     61. 黃乃隆,〈太平天國動亂前後江南地區農業生產及農民稅負的分析〉,《文史學報》第3期,民國62年5月,頁157-209。
     62. 莊吉發,〈清代漕糧船幫與青幫的起源〉,《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8期,民國75年7月,頁122。
     63. 馮士□、于伯銘,〈道光朝的財政拮据及“開源節流”措施淺析〉,《中州學刊》1986年第5期,頁119-123。
     64. 馮天瑜,〈道光咸豐年間的經世實學〉,《歷史研究》1987年第4期,頁138-151。
     65. 馮元魁,〈論清代前期的賦役制度〉,《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4年第4期,頁60-67。
     66. 馮超、張義豐,〈論元、明、清河漕與海漕之變遷〉,《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1987年第3期,頁89-94。
     67. 彭雨新,〈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對蘇松地區的減賦與治水〉,《江漢論壇》1984年第6期,頁65-71。
     68. 彭雨新,〈清代田賦起運存留制度的演進〉,《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4期,頁125-133。
     69. 彭澤益,〈清代財政管理體制與收支結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0年第2期,頁48-59。
     70. 葉秀雲,〈清代宮中硃批奏摺漕糧檔案簡介〉,《故宮博物院院刊》1987年第1期,頁93-96。
     71. 楊天宏,〈清政府六省裁漕的目的〉,《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7年第2期,頁54-58,47。
     72. 楊杭軍,〈略論清朝嘉道時期漕運之弊及其影響〉,《中州學刊》1998年第1期,頁108-111。
     73. 楊杭軍,〈嘉道時期漕運旗丁的若干問題〉,《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2期,頁62-66。
     74. 趙岡,〈歷史都城與漕運〉,《大陸雜誌》第84卷第6期,民國81年6月,頁241-252。
     75. 趙蕙蓉,〈晚清京師的糧食供應〉,《北京社會科學》1996年第1期,頁100-107。
     76. 熊元斌,〈清代河運向海運的轉變〉,《江漢論壇》1984年第1期,頁63-69。
     77. 劉克祥,〈十九世紀五十至九十年代清政府的減賦和清賦運動〉,《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集刊》第七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2月),頁294-350。
     78. 劉梅生、龐乃銘,〈清代道光前期的漕糧海運〉,《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3年第1期,頁48-52。
     79. 劉紹春,〈簡論嘉慶皇帝在財政經濟領域的治理整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3年第3期,頁66-71。
     80. 鄭師渠,〈論道光朝河政〉,《歷史檔案》1996年第2期,頁88-94。
     81. 鄭師渠,〈論道光朝漕政〉,《歷史檔案》1997年第4期,頁103-109。
     82. 鄧亦兵,〈清代河南漕運述論〉,《中州學刊》1985年第5期,頁115-118,128。
     83. 戴鞍鋼,〈清代後期漕運初探〉,《清史研究集》第五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頁194-229,(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6年12月)。
     84. 戴鞍鋼,〈清代江西漕政述略〉,《江西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頁132-136。
     85. 戴鞍鋼,〈清代漕運興廢與山東運河沿線社會經濟的變化〉,《齊魯學刊》1988年第4期,頁89-93。
     86. 戴鞍鋼,〈晚清湖北漕運述略〉,《江漢論壇》1988年第10期,頁71-73。
     87. 戴鞍鋼,〈上海與晚清漕運變革〉,《上海研究論叢》第二輯,上海地方辦公室編,頁51-63,(上海:上海科學出版社,1989年2月)。
     88. 韓光輝,〈金元明清北京糧食供需與消費研究〉,《中國農史》1994年第3期,頁11-21。
     89. 羅侖、范金民,〈清前期蘇松錢糧蠲免述論〉,《中國農史》1991年第2期,頁18-24,48。
     90. 顧誠,〈衛所制度在清代的變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8年第2期,頁15-22。
     六、外文著作
     1. The Grain Tribute System of China (1945-1911), Hinton Harold. 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second printing, 1970.
     2. 中原晃雄,〈清代大運河ソ侵害現象ズコゆサ─運道ソ側面プベエペ漕運研究вみЬ─〉,《東方□》第29輯,昭和40年2月,頁56-67。
     3. 星斌夫,〈清代漕運ソ運□ズコゆサ〉,《史□雜誌》第65編第10號,昭和30年10月,頁1-27。
     4. 星斌夫,〈明•清□代漕糧輸送制メ比較ウサ〉,《明清時代社□□□史ソ研究》,□書刊行□,1989年4月,頁66-84。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