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五四時期中國的科學主義
作者 安大玉
貢獻者 胡春惠
安大玉
關鍵詞 五四新文化運動
科學主義
科學萬能
科學精神
中體西用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27-Apr-2016 11:14:46 (UTC+8)
摘要 摘要
     「科玄論戰」是民國重要論戰之一,不過其重要性不在於所討論的學術問題本身,而是在於其論戰的意義層面。論戰的真正背景是論戰參加者之間存在著「意義」層次的對立,所謂「意義」指的是價值取向的問題。在這種意義上說,至目前為止,在中國史學界最普遍接受的概念莫過於「中國科學主義」,以及它的評價問題。本文旨在(一)探討自中國與西方科學接觸以降,在近代中國思想界所產生的諸科學觀之性格;(二)以五四時期所發生的「科玄論戰」為例,探討兩種不同科學觀之間的衝突,以了解所謂「中國科學主義」在中國的意義何在。
     首先,筆者欲呈現中國接受西方科學的模式,以便了解其科學觀的性格。因而將自明末清初西方科學第一次輸入至清末民初之際,分成三個階段,分別為:第一、明末清初(接受模式的預備期),第二、洋務運動時期(「器用」科學觀的成立,也是「中體西用」科學觀的確立期),第三、維新運動時期(制度化科學觀的成立期,同時擺脫「中體西用」科學觀的預備期),試論中國接受西方科學的諸模式。從中欲呈現中國傳統「格致」概念演變成近代「科學」概念的特徵,以利了解科學的地位在中國的歷史性格。
     第二、以上述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科學的了解為基礎,以辛亥革命至「科玄論戰」為期限,試論五四時期新知識分子的科學觀的面貌。筆者將彼時的科學觀視為作為思想、文化的啟蒙科學觀,因而以其科學觀的兩個特徵,即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為主軸,欲呈顯其與歐美實證主義、經驗主義、進化論之間的關聯。
     第三、筆者在探討「科玄論戰」時,將論戰視為「中體西用」科學觀與啟蒙科學觀之間的衝突。換言之,即以道德統攝知識的科學觀與以知識統攝道德的科學觀之間的對立,並將後者加以理解為「從倫理學到物理學的文化中心的轉移」。因而本文透過探討三個筆者以為與科學主義直接關聯的問題,即科學與人生觀對立的涵義,科學的人生觀,中國精神文化-西方物質文化之對立,試重新評估「科學主義」在解釋歷史現象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丁守和,《民主科學在中國的命運》,香港:中華書局﹐1994年。
     丁韙良,《丁韙良遺著選粹》,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7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五四運動與中國文化建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9年。
     中國科學社編,《科學》月刊,上海:中國科學社,民國4年發行第一期。
     中國科學社編,《科學通論》,上海:中國科學社,民國23年。
     方以智,《物理小識》,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方東美,《科學哲學與人生》,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7年。
     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岳麓書社,1987年﹐影印本。
     王仰之,《丁文江年譜》,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年。
     王星拱,《科學方法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88年。
     王萍,《西方歷算學之輸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9年。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爾敏,《上海格致書院志略》,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王韜,《弢園尺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2年,影印本。
     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本杰明.史華茲,《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安徽大學胡適研究中心編,《胡適研究》第一輯,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朱傳譽主編,《丁文江傳記資料》,台北:天一出版社,民國68-70年。
     艾愷,《文化守成主義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75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6年。
     利瑪竇、徐光啟譯,《幾何原本》,海山仙館叢書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吳大猷,《科學與科學發展》,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呂乃基,《科學文化與中國現代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李兆華,《中國數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
     李恩民,〈戊戌時期的科技近代化趨勢〉,《歷史研究》,1990年第6期。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
     李澤厚等,《五四:多元的反思》,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民國78年。
     李儼、杜石然,《中國古代數學簡史》,台北:九章出版社,1997年。
     杜石然等,《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杜石然等,《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科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台大文史叢刊,民國73年。
     沈清松,《解除世界魔咒》,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修訂版。
     汪暉,〈「賽先生」在中國的命運〉,《學人》,第一輯,1991年。
     汪暉,〈吳稚暉與中國反傳統主義的科學觀〉,《學人》,第三輯,1992年。
     汪暉,〈梁啟超的科學觀及其與道德、宗教之關係〉,《學人》,第二輯,1992年。
     周昌忠,《西方科學的文化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周昌忠,〈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自然辯證法通訊》,1983年第5期。
     周策縱等,《胡適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80年。
     周陽山主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79年。
     林正弘,《中國近代思想家之科學觀︰(I) 胡適》,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民國85年。
     林毓生,《中國意識的危機》,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9年。
     金永植著、王道還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知識 - 中國科學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歷史評論》,第九期。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0年。
     段治文,〈近代中國科學觀發展三形態〉,《歷史研究》,1990年第6期。
     洪萬生,《從李約瑟出發 - 數學史、科學史文集》,台北:九章出版社,1985年。
     胡春惠等,《中國現代史》,台北︰華視文化公司,民國70年。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篇初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胡適,《丁文江的傳記》,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83年。
     胡適,《胡適文存》收錄《胡適作品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胡適,《胡適的日記》,香港:中華書局,1985年。
     胡適等,《丁文將這個人》,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8年。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化》,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86年。
     徐光啟,《徐光啟集》,,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5年。
     徐輝,〈五四科學思潮辨〉,《自然辯證法通訊》,1994年第2期。
     殷海光,《怎樣判別是非》,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年。
     耿云志、聞黎明編,《現代學術上的胡適》,北京:三聯書店,1993年。
     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五四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9年。
     張君勱,《中西印哲學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0年。
     張君勱、丁文江等,《科學與人生觀》,上海:亞東圖書館,民國14年;台北:問學出版社,民國66年,影印本。
     張朋園等訪問,《任以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華正書局,民國83年。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北:中華書局,民國72年。
     梁啟超,《飲冰室專集》,台北:中華書局,民國76年。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九鼎出版社,民國71年,影引本。
     郭正昭,〈「中國科學社」與中國近代科學化運動(1914-1935)〉,《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輯一,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60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的變局》,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6年。
     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1972年。
     陳衛平,《第一頁與胚胎-明清之際的中西文化比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陳獨秀,《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陳獨秀主編,《新青年》,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影印本。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股分有限公司,民國75年。
     傅蘭雅輯,《格致彙編》,光緒二年至十八年,南京:南京古舊書店,1992年,影印本。
     湯一介編,《論傳統與反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8年。
     費正清編,《劍橋中華民國史》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馮友蘭,《中國現代哲學史》,香港:中華書局,1992年。
     馮桂芬,《校邠盧抗議》,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56年,影印本。
     馮崇義,《羅素與中國》,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
     楊家駱主編,《洋務運動文獻彙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2年。
     楊翠華,〈東西方對近代中國科技史研究的趨勢〉,《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輯12,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76年。
     楊翠華、黃一農主編,《近代中國科技史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0年。
     葉其忠,〈1923年「科玄論戰」:評價之評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六期,民國85年。
     葉其忠,〈從張君勱和丁文江兩人和〈人生觀〉一文看1923年「科玄論戰」的爆發與擴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五期,民國85年。
     葉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5年。
     葉曉青,〈近代西方科技的引進及其影響〉,《歷史研究》,1982年第1期。
     葉闖,《科學主意批判與技術社會批判》,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年。
     董光璧,《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論綱》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董光璧主編,《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蒙培元,《理學范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劉青峰編,《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
     劉述先主編,《儒家思想與現代世界》,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民國86年。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張君勱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嚴復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樊洪業,《耶穌會士與中國科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樊洪業,〈17-18世紀「中體西用」說的線索〉,《自然辯證法通訊》,1992年第6期。
     樊洪業,〈從「格致」到「科學」〉,《自然辯證法通訊》,1988年第3期。
     樊洪業、李真,〈科學家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貢獻〉,《自然辯證法通訊》,1989年第3期。
     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台北:九章出版社,民國81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墨子刻(Thomas Metzger),〈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問題︰一個休謨後的看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二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9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1年。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7年。
     錢鐘書主編,《弢園文新編》,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薛化元,《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0年。
     謝仲明,《儒學與現代世界》,台北:學生書局,民國80年。
     魏允恭編,《江南製造局記》,光緒三十一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羅素,《中國問題》,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年。
     羅榮渠、牛大勇編,《中國現代化歷程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顧昕,《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
     顧昕,〈文化價值與科學〉,《自然辯證法通訊》,1989年第5期。
     顧昕,〈唯科學主義與中國近現代知識份子〉,《自然辯證法通訊》,1990年第3期。
     
     英文參考文獻
     Benacerraf, P. & Putnam, H.(ed.),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Bodde, Derk, Chinese Thought, Society, and Scienc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Brown, H., Perception, Theory and Commitment,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9.
     Butterfield, Herbert, The Origin of Modern Science 1300-1800, New York: Free Press, 1965(1957, 1st Ed.)
     Chow, Tse-tsung(周策縱),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Cohen, I. B., Revolution in Sci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Cullen, C., Astronomy and Mathematics in Ancient China: the Zhou bi suan j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Furth,C., Ting Wen-chiang: Science and China`s New Cul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Gillies, D.,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Blackwell, 1993.
     Grattan-Guinness, Ivor, The Norton History of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New York: Norton, 1998.
     Heidegger, Martin, Basic Writings, London: Routledge, 1978.
     Jevons, W. Stanley, The Prinicples of Science,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877.
     Kasner, Edward and Newman, James, Mathematics and Imaginat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40.
     Kline, Morris, 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Kuhn, Thomas, The Essential Tensio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7.
     Kuhn, Thoma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0, 2nd ed.
     Kwok, D. W. Y.(郭穎頤), Scientism in Chinese Thought 1900-1950, New York: Biblo and Tannen, 1971(reprint of 1965 Yale University Press edition).
     Levenson, Joseph,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A Tri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Lin, Yu-Sheng(林毓生),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6.
     Lo, Jiu-jung(羅久蓉),"Scientism during the May Fourth Period: The Chinese Misconceptions of Science as Reflected in the Debate between Ting Wen-chiang and Chang Chun-mai," Master Thesi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82。
     Maddy, Penelope, Realism in Mathematics, Oxford: Clarendon, 1990.
     Martzloff, J.-C., A History of Chinese Mathematics, New York: Springer, 1997.
     Mill, J. S., System of Logic,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874.
     Moore, A. W., The Infinite, London: Routledge, 1990.
     Moser, Paul & Nat, Arnold, Human Knowled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nd ed.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4-.
     Polanyi, Michael, Personal Knowledg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4.
     Porter, Jonatha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ISIS, 1982,73 (269).
     Putnam, Hilary,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Quine, W. V.,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Quine, W. V., Ontological Relativity & Other Essay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9.
     Russell, Bertrand, Autobi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1991.
     Russell, Bertrand, Basic Writings of Bertrand Russell,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61.
     Russell, Bertrand,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1991.
     Russell, Bertrand,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1993(reprint of 1919 ed.).
     Russell, Bertrand, Our Knowledge of the External World, London: Routledge, 1993(reprint of 1914 ed.).
     Russell, Bertrand, The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1994.
     Russell, Bertrand,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London: Routledge, 1992(Reprint of 1937 2nd ed.).
     Russell, Bertrand,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Schrodinger, Erwin, Nature and the Greeks and Science and Human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chwartz, Benjamin, China and other Matter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Schwartz, Benjamin, 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Snow, C. P., The Two Cul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Sorell, Tom, Scientism, London: Routledge, 1991.
     Spengler, Oswald,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Tu, Weiming(杜維明)(ed.), The Confucian World Observe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Whitehead, A. N.,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Free Press, 1967(Reprint of 1925 ed.).
     Wittgenstein, L.,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1.
     Wong, Young-Tsu(汪榮祖), "The Intricate Mentality of May Fourth,"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10, part2, April, 1976.
     Wright, Arthur(ed.), 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2.
     Wright, Arthur(ed.), 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5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68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胡春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安大玉zh_TW
dc.creator (作者) 安大玉zh_TW
dc.date (日期) 199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7-Apr-2016 11:14:46 (UTC+8)-
dc.date.available 27-Apr-2016 11:14:4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7-Apr-2016 11:14:4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168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626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要
     「科玄論戰」是民國重要論戰之一,不過其重要性不在於所討論的學術問題本身,而是在於其論戰的意義層面。論戰的真正背景是論戰參加者之間存在著「意義」層次的對立,所謂「意義」指的是價值取向的問題。在這種意義上說,至目前為止,在中國史學界最普遍接受的概念莫過於「中國科學主義」,以及它的評價問題。本文旨在(一)探討自中國與西方科學接觸以降,在近代中國思想界所產生的諸科學觀之性格;(二)以五四時期所發生的「科玄論戰」為例,探討兩種不同科學觀之間的衝突,以了解所謂「中國科學主義」在中國的意義何在。
     首先,筆者欲呈現中國接受西方科學的模式,以便了解其科學觀的性格。因而將自明末清初西方科學第一次輸入至清末民初之際,分成三個階段,分別為:第一、明末清初(接受模式的預備期),第二、洋務運動時期(「器用」科學觀的成立,也是「中體西用」科學觀的確立期),第三、維新運動時期(制度化科學觀的成立期,同時擺脫「中體西用」科學觀的預備期),試論中國接受西方科學的諸模式。從中欲呈現中國傳統「格致」概念演變成近代「科學」概念的特徵,以利了解科學的地位在中國的歷史性格。
     第二、以上述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科學的了解為基礎,以辛亥革命至「科玄論戰」為期限,試論五四時期新知識分子的科學觀的面貌。筆者將彼時的科學觀視為作為思想、文化的啟蒙科學觀,因而以其科學觀的兩個特徵,即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為主軸,欲呈顯其與歐美實證主義、經驗主義、進化論之間的關聯。
     第三、筆者在探討「科玄論戰」時,將論戰視為「中體西用」科學觀與啟蒙科學觀之間的衝突。換言之,即以道德統攝知識的科學觀與以知識統攝道德的科學觀之間的對立,並將後者加以理解為「從倫理學到物理學的文化中心的轉移」。因而本文透過探討三個筆者以為與科學主義直接關聯的問題,即科學與人生觀對立的涵義,科學的人生觀,中國精神文化-西方物質文化之對立,試重新評估「科學主義」在解釋歷史現象的有效性。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序論 1
      (一)研究課題與範圍 1
      (二)「科學主義」的定義 7
     第二章 從晚明到晚清的科學觀-「科學」與「格致」概念之溯源 11
      第一節 明清之際「格物窮理之學」 11
      第二節 洋務運動時期的「格致之學」 18
      (一)明清之際接受西學對清代之影響 18
      (二)第二次與西方科學的接觸 21
      第三節 從「格致」到「科學」 27
      (一)「科學」一詞的溯源 27
      (二)「科學」一詞取代「格致」 29
     第三章 五四時期中國的啟蒙科學觀 37
      第一節 作為思想、文化的科學觀 37
      (一)論「科學精神」 37
      (二)「科學的」人生觀 44
      第二節 作為方法的科學觀 47
      (一)科學的界限 47
      (二)科學方法論 49
      第三節 科學派對「中體西用」科學觀的批評 56
      第四節 啟蒙科學觀的時代性與其侷限 58
     第四章 科學與玄學論戰 61
      第一節 論戰的背景 61
      第二節 科學與玄學論戰 66
      (一)問題的出發點︰「科學」與「人生觀」 66
      (二)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 73
      (三)「科學的」人生觀 78
      第三節 科玄論戰之再探討-中國科學主義的內涵 84
      (一)科學萬能的討論 84
      (二)中國科學主義的內涵 86
     第五章 結論 91
     參考書目 95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68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五四新文化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科學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科學萬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科學精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體西用zh_TW
dc.title (題名) 五四時期中國的科學主義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丁守和,《民主科學在中國的命運》,香港:中華書局﹐1994年。
     丁韙良,《丁韙良遺著選粹》,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7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五四運動與中國文化建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9年。
     中國科學社編,《科學》月刊,上海:中國科學社,民國4年發行第一期。
     中國科學社編,《科學通論》,上海:中國科學社,民國23年。
     方以智,《物理小識》,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方東美,《科學哲學與人生》,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7年。
     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岳麓書社,1987年﹐影印本。
     王仰之,《丁文江年譜》,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年。
     王星拱,《科學方法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88年。
     王萍,《西方歷算學之輸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9年。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爾敏,《上海格致書院志略》,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王韜,《弢園尺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2年,影印本。
     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本杰明.史華茲,《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安徽大學胡適研究中心編,《胡適研究》第一輯,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朱傳譽主編,《丁文江傳記資料》,台北:天一出版社,民國68-70年。
     艾愷,《文化守成主義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75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6年。
     利瑪竇、徐光啟譯,《幾何原本》,海山仙館叢書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吳大猷,《科學與科學發展》,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呂乃基,《科學文化與中國現代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李兆華,《中國數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
     李恩民,〈戊戌時期的科技近代化趨勢〉,《歷史研究》,1990年第6期。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
     李澤厚等,《五四:多元的反思》,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民國78年。
     李儼、杜石然,《中國古代數學簡史》,台北:九章出版社,1997年。
     杜石然等,《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杜石然等,《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科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台大文史叢刊,民國73年。
     沈清松,《解除世界魔咒》,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修訂版。
     汪暉,〈「賽先生」在中國的命運〉,《學人》,第一輯,1991年。
     汪暉,〈吳稚暉與中國反傳統主義的科學觀〉,《學人》,第三輯,1992年。
     汪暉,〈梁啟超的科學觀及其與道德、宗教之關係〉,《學人》,第二輯,1992年。
     周昌忠,《西方科學的文化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周昌忠,〈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自然辯證法通訊》,1983年第5期。
     周策縱等,《胡適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80年。
     周陽山主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79年。
     林正弘,《中國近代思想家之科學觀︰(I) 胡適》,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民國85年。
     林毓生,《中國意識的危機》,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9年。
     金永植著、王道還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知識 - 中國科學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歷史評論》,第九期。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0年。
     段治文,〈近代中國科學觀發展三形態〉,《歷史研究》,1990年第6期。
     洪萬生,《從李約瑟出發 - 數學史、科學史文集》,台北:九章出版社,1985年。
     胡春惠等,《中國現代史》,台北︰華視文化公司,民國70年。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篇初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胡適,《丁文江的傳記》,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83年。
     胡適,《胡適文存》收錄《胡適作品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胡適,《胡適的日記》,香港:中華書局,1985年。
     胡適等,《丁文將這個人》,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8年。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化》,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86年。
     徐光啟,《徐光啟集》,,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5年。
     徐輝,〈五四科學思潮辨〉,《自然辯證法通訊》,1994年第2期。
     殷海光,《怎樣判別是非》,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年。
     耿云志、聞黎明編,《現代學術上的胡適》,北京:三聯書店,1993年。
     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五四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9年。
     張君勱,《中西印哲學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0年。
     張君勱、丁文江等,《科學與人生觀》,上海:亞東圖書館,民國14年;台北:問學出版社,民國66年,影印本。
     張朋園等訪問,《任以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華正書局,民國83年。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北:中華書局,民國72年。
     梁啟超,《飲冰室專集》,台北:中華書局,民國76年。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九鼎出版社,民國71年,影引本。
     郭正昭,〈「中國科學社」與中國近代科學化運動(1914-1935)〉,《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輯一,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60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的變局》,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6年。
     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1972年。
     陳衛平,《第一頁與胚胎-明清之際的中西文化比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陳獨秀,《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陳獨秀主編,《新青年》,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影印本。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股分有限公司,民國75年。
     傅蘭雅輯,《格致彙編》,光緒二年至十八年,南京:南京古舊書店,1992年,影印本。
     湯一介編,《論傳統與反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8年。
     費正清編,《劍橋中華民國史》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馮友蘭,《中國現代哲學史》,香港:中華書局,1992年。
     馮桂芬,《校邠盧抗議》,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56年,影印本。
     馮崇義,《羅素與中國》,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
     楊家駱主編,《洋務運動文獻彙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2年。
     楊翠華,〈東西方對近代中國科技史研究的趨勢〉,《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輯12,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76年。
     楊翠華、黃一農主編,《近代中國科技史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0年。
     葉其忠,〈1923年「科玄論戰」:評價之評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六期,民國85年。
     葉其忠,〈從張君勱和丁文江兩人和〈人生觀〉一文看1923年「科玄論戰」的爆發與擴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五期,民國85年。
     葉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5年。
     葉曉青,〈近代西方科技的引進及其影響〉,《歷史研究》,1982年第1期。
     葉闖,《科學主意批判與技術社會批判》,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年。
     董光璧,《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論綱》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董光璧主編,《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蒙培元,《理學范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劉青峰編,《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
     劉述先主編,《儒家思想與現代世界》,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民國86年。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張君勱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嚴復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樊洪業,《耶穌會士與中國科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樊洪業,〈17-18世紀「中體西用」說的線索〉,《自然辯證法通訊》,1992年第6期。
     樊洪業,〈從「格致」到「科學」〉,《自然辯證法通訊》,1988年第3期。
     樊洪業、李真,〈科學家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貢獻〉,《自然辯證法通訊》,1989年第3期。
     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台北:九章出版社,民國81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墨子刻(Thomas Metzger),〈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問題︰一個休謨後的看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二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9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1年。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7年。
     錢鐘書主編,《弢園文新編》,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薛化元,《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0年。
     謝仲明,《儒學與現代世界》,台北:學生書局,民國80年。
     魏允恭編,《江南製造局記》,光緒三十一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羅素,《中國問題》,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年。
     羅榮渠、牛大勇編,《中國現代化歷程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顧昕,《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
     顧昕,〈文化價值與科學〉,《自然辯證法通訊》,1989年第5期。
     顧昕,〈唯科學主義與中國近現代知識份子〉,《自然辯證法通訊》,1990年第3期。
     
     英文參考文獻
     Benacerraf, P. & Putnam, H.(ed.),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Bodde, Derk, Chinese Thought, Society, and Scienc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Brown, H., Perception, Theory and Commitment,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9.
     Butterfield, Herbert, The Origin of Modern Science 1300-1800, New York: Free Press, 1965(1957, 1st Ed.)
     Chow, Tse-tsung(周策縱),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Cohen, I. B., Revolution in Sci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Cullen, C., Astronomy and Mathematics in Ancient China: the Zhou bi suan j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Furth,C., Ting Wen-chiang: Science and China`s New Cul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Gillies, D.,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Blackwell, 1993.
     Grattan-Guinness, Ivor, The Norton History of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New York: Norton, 1998.
     Heidegger, Martin, Basic Writings, London: Routledge, 1978.
     Jevons, W. Stanley, The Prinicples of Science,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877.
     Kasner, Edward and Newman, James, Mathematics and Imaginat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40.
     Kline, Morris, 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Kuhn, Thomas, The Essential Tensio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7.
     Kuhn, Thoma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0, 2nd ed.
     Kwok, D. W. Y.(郭穎頤), Scientism in Chinese Thought 1900-1950, New York: Biblo and Tannen, 1971(reprint of 1965 Yale University Press edition).
     Levenson, Joseph,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A Tri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Lin, Yu-Sheng(林毓生),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6.
     Lo, Jiu-jung(羅久蓉),"Scientism during the May Fourth Period: The Chinese Misconceptions of Science as Reflected in the Debate between Ting Wen-chiang and Chang Chun-mai," Master Thesi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82。
     Maddy, Penelope, Realism in Mathematics, Oxford: Clarendon, 1990.
     Martzloff, J.-C., A History of Chinese Mathematics, New York: Springer, 1997.
     Mill, J. S., System of Logic,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874.
     Moore, A. W., The Infinite, London: Routledge, 1990.
     Moser, Paul & Nat, Arnold, Human Knowled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nd ed.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4-.
     Polanyi, Michael, Personal Knowledg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4.
     Porter, Jonatha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ISIS, 1982,73 (269).
     Putnam, Hilary,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Quine, W. V.,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Quine, W. V., Ontological Relativity & Other Essay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9.
     Russell, Bertrand, Autobi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1991.
     Russell, Bertrand, Basic Writings of Bertrand Russell,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61.
     Russell, Bertrand,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1991.
     Russell, Bertrand,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1993(reprint of 1919 ed.).
     Russell, Bertrand, Our Knowledge of the External World, London: Routledge, 1993(reprint of 1914 ed.).
     Russell, Bertrand, The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1994.
     Russell, Bertrand,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London: Routledge, 1992(Reprint of 1937 2nd ed.).
     Russell, Bertrand,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Schrodinger, Erwin, Nature and the Greeks and Science and Human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chwartz, Benjamin, China and other Matter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Schwartz, Benjamin, 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Snow, C. P., The Two Cul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Sorell, Tom, Scientism, London: Routledge, 1991.
     Spengler, Oswald,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Tu, Weiming(杜維明)(ed.), The Confucian World Observe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Whitehead, A. N.,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Free Press, 1967(Reprint of 1925 ed.).
     Wittgenstein, L.,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1.
     Wong, Young-Tsu(汪榮祖), "The Intricate Mentality of May Fourth,"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10, part2, April, 1976.
     Wright, Arthur(ed.), 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2.
     Wright, Arthur(ed.), 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53.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