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記實避禍的新聞處理策略之研究
作者 康永欽
貢獻者 鍾蔚文
康永欽
關鍵詞 記實
新聞處理
日期 1996
上傳時間 2016-04-28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記者會遭遇哪些記實避禍的兩難問題,及解決這種兩難問題的新聞處理策略。本研究利用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首先探究記實目標及避禍目標的內涵發現,記實目標包括事實、正確、可信、不偏等目標。避禍目標包括:避免當事人反制及避免消息來源反制。本研究歸納出新聞當事人可能的反制形式為:法律威脅、生命安全威脅及外力內轉威脅三種。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43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鍾蔚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康永欽zh_TW
dc.creator (作者) 康永欽zh_TW
dc.date (日期) 199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16-04-28-
dc.date.available 2016-04-2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16-04-2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243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689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記者會遭遇哪些記實避禍的兩難問題,及解決這種兩難問題的新聞處理策略。本研究利用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首先探究記實目標及避禍目標的內涵發現,記實目標包括事實、正確、可信、不偏等目標。避禍目標包括:避免當事人反制及避免消息來源反制。本研究歸納出新聞當事人可能的反制形式為:法律威脅、生命安全威脅及外力內轉威脅三種。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的觸發:鍾源峰命案-----3
      一 鍾源峰命案案發過程-----4
      二 鍾案的報紙新聞處理之疑點-----4
      第二節 記實與避禍的衝突與解決-----6
      一 記實與避禍的衝突-----7
      二 目標衝突的解決策略-----8
      第三節 研究主題的範圍-----10
      一 記者-----11
      二 新聞處理策略-----11
      三 「禍」的範圍-----11
      四 研究問題-----12
     
     第二章 研究方法-----13
      第一節 研究設計-----13
      一 研究方法的適切性-----13
      二 研究架構-----15
      第二節 文獻分析法-----16
      一 步驟-----16
      二 文獻檢閱原則-----19
      第三節 深度訪談法-----21
      一 訪談人選-----21
      二 擬定訪談問題大綱-----25
      三 訪談進行過程-----27
      四 輔助訪談個案-----31
     
     第三章 記實與避禍的目標衝突-----32
      第一節 問題解決的過程-----33
      第二節 記實目標-----34
      一 事實目標-----34
      二 正確目標-----35
      三 可信目標-----35
      四 公正目標-----36
      第三節 避禍目標-----36
      一 避免新聞當事人反制-----37
      二 避免消息來源反制-----43
      三 「禍」的概念再釐清-----46
      第四節 記實與避禍的目標衝突-----49
      一 記實與避禍目標的衝突點-----49
      二 記實避禍的兩難問題-----50
      第五節 小結-----53
     
     第四章 記實避禍衝突的解決策略-----54
      第一節 策略的本質-----54
      一 策略的目的構面-----55
      二 策略的資源構面-----58
      三 策略的情境構面-----61
      第二節 語意的模糊策略-----64
      一 模糊語意-----64
      二 模糊報導者策略-----66
      三 模糊當事人策略-----69
      四 模糊消息來源策略-----73
      五 模糊情節內文策略-----75
      第三節 推論策略-----77
      一 意義的連貫性與基模推論-----77
      二 否認稿推論策略-----79
      三 手段目的推論策略-----81
      第四節 風格變換策略-----83
      一 風格的意義-----83
      二 風格變換策略-----84
      第五節 變造策略-----85
      一 新聞言說的命題結構-----86
      二 變造報遠者資訊策略-----88
      三 變造消息來源策略-----91
      四 變造情節內文策略-----93
      第六節 策略模式-----95
      一 記者操弄策略的動機-----95
      二 新聞處理策略模式圖解-----96
      第七節 互動策略-----98
      一 迂迴策略-----99
      二 等待策略-----100
      三 錯認策略-----101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 研究結果簡述-----103
      一 記實避禍的兩難問題-----103
      二 記實避禍衝突的解決策略-----104
      第二節 新聞倫理與新聞教育-----106
      一 倫理爭議-----106
      二 隱匿消息來源的社會價值意涵-----108
      三 新聞教育-----109
      第三節 一些有趣的變項-----112
      一 性別-----112
      二 地方記者與中央不同-----113
      三 路線-----114
      四 記者的價值觀-----116
      五 事件性質-----118
      六 歷史縱深的探討-----119
      七 其他研究方向-----126
      第四節 結論、研究限制與缺失-----128
      一 結論-----128
      二 研究限制與缺失-----129
     
     
     表1 三報「指明鄭太吉與否」的情形-----5
     圖1 記實避禍約兩難困境-----9
     圖2-1 研究架構圖-----15
     圖2-2 文獻的演繹及歸納-----18
     表2 訪談人選狀態表-----24
     圖3-1 記實與避禍目標的衝突-----49
     圖3-2 記者、新聞當事人、消息來源及記實避禍的衝突關係-----51
     圖4-1 策略的目的、情境及資源橋面-----55
     圖4-2 保護消息來源的互動資源配置-----60
     圖4-3 命題結構圖-----87
     圖4-4 記實避禍的新聞處理策略模式-----97
     表5 波斯灣戰爭期間的新聞報導使用匿名消息來源的情形-----109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43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記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聞處理zh_TW
dc.title (題名) 記實避禍的新聞處理策略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