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薄慶玖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張建弘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張建弘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97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8-Apr-2016 10:14:08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8-Apr-2016 10:14:08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8-Apr-2016 10:14:08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B2002002215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144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公共行政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G82256007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章節安排----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相關文獻回顧----9 第二節 人情、關係與面子----15 第三章 地方政府能制與相關法規----33 第一節 地方政府的體制----33 第二節 影響府會關係的相關法規----41 第四章 市議會中的政黨互動----61 第一節 市談會中政黨組織及其內部運作----61 第二節 各政黨間的關係----78 第五章 地方政治運作中的府會關係----95 第一節 影響府會關係的因素----95 第二節 特殊個案研究----115 第三節 府會衝突的影響及其解決途徑----151 第六章 結論----171 第一節 研究發現----171 第二節 研究建談----175 參考書目----179 附錄----195 章節細目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章節安排----3 一、研究範圍----8 二、章節安排----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5 一、研究方法----5 (一) 文獻探討法(Literature Review Method)----5 (二) 深度訪談法(Depth Interview Method)----5 (三) 自然觀察法(Natural Observation Method)----7 二、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相關文獻回顧----9 第二節 人情、關係與面子----15 一、關係判斷----16 (一) 情感性關係----19 (二) 工具性關係----19 (三) 混合性關係----20 二、人情法則與人情困境----22 (一) 資源支配者付出的代價----24 (二) 受者回報之預期----24 (三) 關係網內其他人的回應----24 三、面子功夫----26 四、拉關係----29 第三章 地方政府能制與相關法規----33 第一節 地方政府的體制----33 一、縱面向劃分----33 (一) 集權(Centralization)或分權(Decentralization)----33 (二) 聯邦制或單一制----34 二、橫向面劃分----35 (一) 權力一元制(Union of Powers)----35 (二) 權力分立制(Separation of Power)----35 第二節 影響府會關係的相關法規----41 一、市議會的職權----42 (一)議決市法規----42 (二) 議決一般提案事項----44 (三) 議決市預算與審議市決算之審核報告----46 1.議決市預算案----46 (1)預算的意義----46 (2)預算的重要性----46 (3)議決預算案的特性----46 (4)議會預算權之評論----47 2.審議市決算之審核報告----48 (四) 質詢權----49 1.質詢的意義----49 2.質詢制度的淵源----49 3.質詢的種類----50 4.質詢行使的限制----51 5.質詢權的評論----51 二、市政府之職權(市長之職權)----58 (一) 行政方面----53 1.任免官員----53 2.綜理市政----53 3.指揮監督所屬官員----54 (二) 立法方面----54 1.提出各種法案與議案----54 2.召開議會----54 3.提請覆議----54 (三) 財政方面----54 (四) 覆議權----55 1.覆議制度的意義----55 2.接議制度的淵源----56 3.我國覆議制度的特性----57 4.覆議制度的評論----57 三、結語----59 第四章 市議會中的政黨互動----61 第一節 市議會中政笙組織及其內部運作----62 一、國民黨黨團----61 (一) 黨團的組織結構----61 1.幹部產生的方式----61 2.幹部的職責----62 (二) 決策與運作方式----62 1.笑團會議的種類----62 2.決策方式----63 (三) 黨團與外界的關係----63 1.黨團與黨部的關係----63 2.黨團與市政府的關係----64 (四) 次級團體----65 (五) 紀律----65 二、民進黨黨團----66 (一) 黨團的組織結構----66 1.幹部產生的方式----66 2.幹部的職責----67 (二) 決策與運作方式----67 1.黨團會議的種類----67 2.決策方式----67 (三) 黨團與外界的關係----68 1.黨團與黨部的關係----68 2.黨團與市政府的關係----68 (四) 次級團體----70 (五) 紀律----71 1.黨團成員的權利與義務----71 2.黨團的約束力、強制性----72 三、新黨黨團----72 (一) 黨團的組織結構----73 1.幹部產生的方式----73 2.幹部的職責----73 (二) 決策與運作方式----73 1.黨團會議的種類----73 2.決策方式----73 (三) 黨團與外界的關係----74 1.黨團與黨部的關係----74 2.黨團與市政府的關係----74 (四) 次級團體----75 (五) 紀律----75 1.黨團成員的權利與義務----75 2.黨團的約束力----76 四、結語----76 第二節 各政黨間的關係----78 一、三黨區隔的因素----78 (一) 統獨意識型態----80 (二) 省籍情結----81 二、政黨的合作與對立----82 三、相互信任關係----89 四、結語----94 第五章 地方政治運作中的府會關係----95 第一節 影響府會關係的因素----95 一、府會關係的描述----95 二、影響府會關係的因素----98 (一) 結構性因素----99 (二) 法規因素----100 (三) 政黨因素----101 (四) 人的因素----103 1.作秀、曝光----103 2.適應上的問題----103 3.角色期待的差距----106 4.人情、關係與面子----107 三、結語----114 第二節 特殊個案研究----115 一、比較緊張的議題----115 二、預算權方面的議題----118 (一) 敬老津貼案的發生經過口123 (二) 里長辦公費調漲案的發生經過口125 (三) 敬老津貼案與里長辦公費調漲案的比較分析----126 1.敬老津貼案分析----127 (1)反對黨原先的態度----127 (2)三黨態勢分析----128 (3)政策演變過程分析----129 2.里長辦公費調漲案分析----130 (1)反對黨原先的態度----130 (2)政策演變過程分析----132 3.綜合比較口133 (1)里長與老人所施予議會壓力之比較----133 (2)政黨高層介入----134 (3)人情、關係與面子----135 A.人情與面子的薄弱----135 B.加強關係失敗----135 C.代價與回報之衡量----136 三、立法權方面的議題----136 (一) 文化局事件的經過口137 (二) 原住民委員會成立經過口139 (三) 文化局與原民會籌設經過的比較分析----141 1.組織功能定位口141 2.政黨因素----142 3.人的因素----143 (1)政治手腕----143 (2)人情、關係與面子----145 A.人情與關係方面的比較分析----145 B.加強關係方面的比較分析----146 C.面子方面的比較分析----147 D.代價與回報之衡量----149 四、結語----150 第三節 府會街突的影響及其解決途徑----151 一、府會關係對施政的影響----151 二、府會衝突的解決途徑----152 (一) 結構性因素----152 1.引進日本地方政府的解決機制----152 2.採行複決權(公民投票)制度----154 (二) 法規因素----155 1.釐清預算權(預算但書)的範圍及效力----156 2.質詢制度的改善----157 3.強化議會助理與幕僚制度----159 (三) 政黨因素----160 1.降低統獨意識型態與省籍情結----160 2.選舉制度的改變----162 3.建立有效的溝通與協商制度----163 (四) 人的因素----165 1.加強發揮府會聯絡員的功能----165 2.加強首長與議員的關係----167 三、結語----168 第六章 結論----171 第一節 論文回顧與研究發現----1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175 一、結構性因素方面----175 (一) 引進日本地方政府的解決機制----175 (二) 採行複決權(公民投票)制度----175 二、法規因素方面----175 (一) 釐清預算權(預算但書)的範圍及效力----175 (二) 質詢制度的改善----176 (三) 強化議會助理與荐僚制度----176 三、政黛因素方面----176 (一) 降低統獨意識型態與省籍情結----176 (二) 改變選舉制度----176 (三) 建立有效的溝通與協商制度----176 四、人的因素方面----177 (一) 加強發揮府會聯絡員的功能----177 (二) 加強首長與議員間的關係----177 參考書目----179 一、中文資料----179 二、英文資料----193 附錄一 中國國民黨省(市)縣(市)議會黨團組織規程----195 附錄二 民主進步黨台北市議會黨團組織章程----196 附錄三 新黨台北市議會黨團運作規範----197 附錄四 訪談題綱----198 表目錄 表1-3-1 本研究受訪對象之性質統計表----7 表2-1-1 以地方政府府會閱係為主題之國內相關論文----9 表2-1-2 以「關係」、「人情」與「面子」為主題之國內博碩士論文----12 表4-2-1 受訪者對「三黨區隔因素」之意見一覽表----79 表5-1-1 府會關係大事記一覽表----95 表5-2-1 受訪者對於比較緊張的議題之意見一覽表----115 表5-2-2 議會審查市府八十一至八十五年度預算刪減情形----119 表5-2-3 八十五年度台北市政府總預算案市政府之政策性預算----@120 表5-8-4 敬老津貼案發展過程一覽表----123 表5-2-5 里長辦公費調漲案發展過程一覽表----126 表5-8-6 文化局組織規程發展過程一覽表----138 表5-2-7 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成立過程一覽表----140 圖目錄 圖2-2-1 黃光國的(人情與面子)理論模式----16 圖2-2-2 修正後的(人情與面子)理論模式----31 圖4-2-1 受訪者對「三黨區隔因素」之意見條狀圖----80 圖5-2-1 受訪者對於比較緊張的議題之意見條狀圖----116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215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地方政府體制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市議會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台北市府會關係之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