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吳秀光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張炳輝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張炳輝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96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8-Apr-2016 10:17:26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8-Apr-2016 10:17:26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8-Apr-2016 10:17:26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B2002002223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173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公共行政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途徑-----8 第四節 論文架構及研究流程-----11 第五節 研究限制-----13 第貳章 理論研究方法:賽局理論-----14 第一節 賽局理論之興起源由與發展-----14 壹、興起源由-----14 貳、發展過程-----15 第二節 理論模型及方法論上的意涵-----17 壹、理論模型上的意涵-----17 貳、方法論上的意涵-----25 第三節 基本假設及概念介紹-----28 壹、理性自為的參與者(Player)-----28 貳、訊息(Information)-----30 參、償值及行動(Payoff & Action)-----31 肆、均衡(Equilibrium)-----32 第四節 非合作重覆賽局-----35 第五節 小結-----38 第參章 網狀型組織中的管理策略:理論探討-----40 第一節 網狀型組織之文獻-----40 壹、網狀型組織的基本概念-----40 貳、網狀組織與其他組織之比較-----45 參、網狀型組織的研究途徑-----48 肆、小結-----56 第二節 策略研究之文獻-----57 壹、策略的定義-----57 貳、策略的種類-----58 參、策略研究的演進-----61 肆、策略研究的另一種途徑:賽局途徑-----63 伍、Axelrod的以牙還牙(Tit-For-Tat)策略研究-----64 陸、TFT策略的相關研究-----70 染、小結-----73 第三節 網狀型組織結構與策略的辯証關係-----75 第肆章 模擬實驗設計-----80 第一節 前言-----80 第二節 實驗設計-----82 壹、實驗情境界定-----82 貳、實驗問題設定-----92 參、模擬軟體-CoopEvolve-----92 肆、實驗設計的規範意涵-----96 第三節 模擬實驗過程及結果-----98 壹、第一次模擬實驗:初始平均分配-----98 貳、第二次模擬實驗:劣勢TFT策略初始分配-----101 參、第三次模擬實驗:無TFT策略初始分配-----105 第伍章 研究發現-----115 第一節 實証上的意涵-----115 第二節 規範上的意涵-----119 壹、自發性的秩序-----119 貳、演化-----120 參、學習及適應-----121 肆、世上無最佳策略-----122 伍、關鍵性的少數-----123 第三節 對組織設計及管理上的啟示-----125 壹、在組織設計上的啟示-----125 貳、在組織管理上的啟示-----128 參、實務上的案例-----133 第陸章 結論-----136 第一節 研究結果-----136 第二節 研究建議-----139 參考書目-----143 圖目次 圖1-1 組織網路概念圖-----2 圖1-2 網路型組織對於現有組織結構困境所提供的解決之道-----3 圖1-3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12 圖2-1 研究方法程序流程-----17 圖2-2 均衡彼此的涵蓋關係與範圍-----33 圖3-1 Jarillo and Ricart劃分的四種組織型態-----46 圖3-2 網路中的中心度及準確度的分析-----52 圖3-3 賽局策略的簡單圖示-----65 圖3-4 組織結構與策略的四個主要觀點-----78 圖4-1 四種策略的邏輯圖-----94 圖4-2 Desharnais的模擬軟體CoopEvole-----95 圖4-8 第一次模擬實驗-「囚犯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98 圖4-4 第一次模擬實驗-「膽小鬼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99 圖4-5 第一次模擬實驗-「獵鹿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100 圖4-6 第一次模擬實驗-「兩性戰爭型」組織申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101 圖4-7 第二次模擬實驗-「囚犯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102 圖4-8 第二次模擬實驗-「膽小鬼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103 圖4-9 第二次模擬實驗-「獵鹿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104 圖4-10 第二次模擬實驗-「兩性戰爭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105 圖4-11 第三次模擬實驗-「囚犯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106 圖4-12 第三次模擬實驗-「膽小鬼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107 圖4-13 第三次模擬實驗-「獵鹿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108 圖4-14 第三次模擬實驗-「兩性戰爭型」組織中各個策略的優劣情形-----109 表目次 表2-1 古典市場模型與國際關係系統之類比-----19 表2-2 訊息結構分類-----31 表2-3 非合作賽局(以數字表其報償值)-----34 表3-1 學者對於「網路」的定義比較-----42 表3-2 學者對於網路型組織的分類-----45 表3-3 網路特質-----50 表3-4 囚犯困境(以數字表囚犯被監禁的年數)-----66 表3-5 R. Axelrod模擬實驗中給定各行為的點數-----68 表3-6 Axelrod模擬實驗中各策略的評比表-----68 表4-1 非合作賽局與網路型組織的類比-----83 表4-2 各參與者採取不同行為互動後的結果-----84 表4-3 「囚犯型」網路組織的誘因結構-----85 表4-4 「膽小鬼型」網路組織的誘因結構-----85 表4-5 「獵鹿型」網路組織的誘因結構-----86 表4-6 「兩性戰爭型」網路組織的誘因結構-----87 表4-7 對四種網路型組織三種面向之分析-----89 表4-8 「囚犯型」組織的三次模擬比較表-----110 表4-9 「膽小鬼型」組織的三次模擬比較表-----110 表4-10 「獵鹿型」組織的三次模擬比較表110 表4-11 「兩性戰爭型」組織的三次模擬比較表-----111 表4-12 模擬實驗所得之結果-----114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223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賽局理論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網狀型組織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以牙還牙(Tit-for-Tat)策略影響網狀型組織設計及管理之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