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國民中學教師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行動控制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
作者 呂秀華
貢獻者 詹志禹
呂秀華
關鍵詞 工作壓力
行動控制
日期 1996
上傳時間 28-Apr-2016 10:32:35 (UTC+8)
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民中學教師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行動控制與工作倦怠的關係。在研究對象方面,共有國中教師3177人,其中男性101人,女性216人。在研究工具方面,本研究採用「國中教師工作壓力量表」、「行動控制量表」以及「教師工作感受量表」。研究中所使用的統計方法有: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曲線相關分析(相關比)、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共變數分析、多元回歸分析。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8415201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4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詹志禹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呂秀華zh_TW
dc.creator (作者) 呂秀華zh_TW
dc.date (日期) 199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8-Apr-2016 10:32:35 (UTC+8)-
dc.date.available 28-Apr-2016 10:32: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8-Apr-2016 10:32:3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24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24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415201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民中學教師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行動控制與工作倦怠的關係。在研究對象方面,共有國中教師3177人,其中男性101人,女性216人。在研究工具方面,本研究採用「國中教師工作壓力量表」、「行動控制量表」以及「教師工作感受量表」。研究中所使用的統計方法有: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曲線相關分析(相關比)、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共變數分析、多元回歸分析。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5
      第三節 主要名詞解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教師工作倦怠的性質與測量-----9
      第二節 教師工作倦怠的形成因素、形成過程與有關背景變項之研究-----20
      第三節 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的關係-----30
      第四節 教師行動控制與工作倦怠的關係-----50
     
     第三章 研究一:測量工具的編製、修訂與信效度分析-----75
      第一節 研究對象-----75
      第二節 研究工具-----77
      第三節 實施程序-----80
      第四節 資料處理-----82
      第五節 結果與討論-----83
     
     第四章 研究二:教師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行動控制與工作倦怠的關係-----10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103
      第二節 研究方法-----106
      第三節 研究結果-----111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132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132
      第二節 研究限制-----136
      第三節 建議-----137
     
     參考書目-----144
     
     附錄-----156
     
     
     圖1-1 教師工作表現-工作動機論-----24
     圖1-2 Potter提出的惡性循環論-----25
     圖1-3 基本的工作壓力模式-----33
     圖1-4 Kyriacou和Sutcliffe提出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34
     圖1-5 Fineman提出的壓力社會心理模式-----36
     圖1-6 Cherniss提出的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形成過程-----45
     圖1-7 Moracco和McFadden提出的教師工作壓力的模式-----47
     圖2-1 因素陡坡圖-----90
     圖3-1 研究架構圖-----102
     圖3-2 國中教師工作倦怠得分次數分配的常態曲線圖-----113
     圖4-1 認為的壓力、生產力與倦怠的關係圖-----137
     
     表1-1 認為的教師工作倦怠個人指標-----16
     表2-1 本研究的樣本分佈-----76
     表2-2 「行動控制量表」各分量表所包含的題號與行動取向的答案選項-----81
     表2-3 「教師工作壓力量表」(刪題後)各題目的內容、平均分數、標準差、與總分的相關,以及量表的信度-----84
     表2-4 「國中教師工作壓力量表」各題平均數之排序-----87
     表2-5 以「直接斜交轉軸法」與「主成份分析法」對「行動控制量表」施測結果進行抽取兩個因素之結果-----91
     表2-6 修訂後的「行動控制量表」各題目的內容、平均分數、標準差、與分量表總分的相關,以及各分量表的信度-----94
     表3-1 「教師工作感受量表」之信度分析結果-----107
     表3-2 「教師工作感受量表」之校標關聯效度-----108
     表3-3 本研究各變項之相關-----112
     表3-4 整體國中教師工作倦怠得分的相關統計資料-----113
     表3-5 以性別為自變項,年資為共變項,工作倦怠為依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之摘要表-----114
     表3-6 以年資為自變項,性別為共變項,工作倦怠為依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之摘要表-----116
     表3-7 各年資組的教師調整後的工倦怠得分之平均數-----116
     表3-8 以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進行曲線相關分析的結果-----118
     表3-9 以「不受干擾」與「積極行動」得分為預測變項,工作倦怠得分為效標變項,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的摘要表-----120
     表3-10 以性別和工作壓力為預測變項,工作倦怠為效標變項,進行回歸分析之摘要表-----122
     表3-11 以「殘差變項」為預測變項,性別與工作壓力的交互作用為效標變項,進行回歸分析之摘要表-----122
     表3-12 以年資和工作壓力為預測變項,工作倦怠為效標變項,進行回歸分析之摘要表-----124
     表3-13 以「殘差變項」為預測變項,年資與工作壓力的交互作用為效標變項,進行回歸分析之摘要表-----124
     表3-14 以「不受干擾」和工作壓力為預測變項,工作倦怠為效標變項,進行回歸分析之摘要表-----126
     表3-15 以「殘差變項」為預測變項,「不受干擾」與工作壓力的交互作用為效標變項,進行回歸分析之摘要表-----126
     表3-16 以「積極行動」和工作壓力為預測變項,工作倦怠為效標變項,進行回歸分析之摘要表-----128
     表3-17 以「殘差變項」為預測變項,「積極行動」與工作壓力的交互作用為效標變項,進行回歸分析之摘要表-----128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4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壓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行動控制zh_TW
dc.title (題名) 國民中學教師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行動控制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