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北地區小劇場之文化生產場域分析(1986-1995)-從「收編論」談起
Incorporation or Not: The Field-Analysi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n Taipei`s Little Theatre (1986-1995)
作者 戴君芳
Tai, Chun-Fang
貢獻者 馮建三
戴君芳
Tai, Chun-Fang
關鍵詞 小劇場
象徵鬥爭
文化生產場域
Little Theatre
Symbol Struggle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日期 1995
上傳時間 28-Apr-2016 14:37:48 (UTC+8)
摘要 本論文嘗試從法國當代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 的「文化生產場域」出發,期能為在地的小劇場研究提供一個全新的分析視野。鑑於「收編論」所引發的諸多爭議乃是小劇場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問題癥結之所在又涉及小劇場的「反體制」定位,因此有必要重新檢視「小劇場運動」的興起與轉型。本文章節的安排如下:第一章為導論,主要在指出一般收編論辯的盲點,以及「場域」分析的適切性,作為本文的起始點。第二章則探討Bourdieu的文化生產場域,並提出本文的中心問題與研究架構。第三章重新檢視「小劇場運動」(1986-1989) 的萌發,以及藝術中介機制如何挪用以型塑神聖的光環,而成為象徵暴力的來源。第四章探討九0年代小劇場可能性空間的轉型,這個轉型主要遭受文化生產場域內部兩個層級化原則的挑戰,以及文化正當性危機。我們並以一個空間圖式分析當前戲劇場域的結構。最後第五章,將回到收編論的主戰場(1994人間劇展),並以此作為總結。由於媒體介入辦展的特性,因此討論的重心同時擴及劇展的媒體呈現與信念的生產。研究結果指出:
參考文獻 文建會《1992》 《1994》 《文化統計彙編》,台北:文建會。
     ━━《1992》 《1995》 《表演藝術團體彙編:戲劇類》 ,台北:文建會。
     于善祿《1994》 《整體的反思━寫在「一九九四人問劇展」之後》,《盼盼表演藝訊》 ,第14 期:64-67 。
     王墨林《1990a》 《都市劇場與身體》 ,台北:稻鄉。
     ━━《1990b》 《「表演或運動?」 ━解構台灣小劇場運動《 1985-1989》 》 ,《自立副刊》, 1990.8.28 。
     ━━《1993》 《 從「第三劇場」到「行動劇場」━━王菲林對劇場的反思》,
     《島嶼邊緣》 NO.7, 1993,4。
     ━━《1994》 《誰被收編?━談「人間劇展」的弔詭性》,《表演藝術》,第
     26 期:64。
     王浩威《1995》 《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
     王振寰《1993》 《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4 。
     王亞玲《1994》 《 「 人間劇展」 戲外戲》,《中國時報》,1994.9.25 ,第33
     版。
     石婉舜《1 988》 《劇場尋走在環墟與河左岸之間━━━次對話的記錄》,《無座標島嶼━━迷走地圖序》和《零時六十一分》演出節目單。
     幼獅文藝《1 991》 《 「 台灣的劇場文化與面貌」專輯》,《幼獅文藝》
     199 1. 10 。
     江世芳《1995》 《 「 大聯演」嚇跑或吸引了觀眾7》,《中國時報》
     1995.1 1. 09 。
     吳靜吉編《1982》 《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吳靜吉、曹先進《1 992》 《企業贊助藝術》,《八十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
     之評估與展望》 ,文建會。
     吳介民《1990》 《政治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大政研所碩士論文。
     吳田土《1991》 《他們找到位置和大餅》 ,《自立早報》副刊, 199 1. 3 .4-5 。
     吳若與賈亦隸《1985》 《中國話劇史》,台北:文建會。
     李世明《1993》 《小劇場與社會運動》,《東風》第61 期: 12-22 。
     李永萍《1991》 《權力的瓦解與重建━實驗劇場在台灣》,《雄獅美術》,第247 期。
     ━━《1996》 《小劇場狂飆十年━━十年之後》, 《新新聞》 , 1996.5.12-18 。
     林寶元《1994》 《從小劇場、行動劇場到民眾劇場》,《民眾劇場與草根民
     主》 ,莫昭如、林寶元編著,台北:唐山。
     林翠芬《1991》 《台灣近年來小劇場的發展概況》,《文史論集》,第二:169-217 。
     林福岳《1993》 《將社區劇場視為另類傳播媒介之研究━━以「民心劇場」為例》 ,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環《1996》 《傳統風光不再,另類大放異彩━體檢八十四年的藝術節》,《表演藝術》,第41 期:31-36 。
     邱坤良《1993》 《八十━年台灣藝文活動評估━━以表演藝術為例》,收於
     《八十━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文建會。
     南方雜誌《1987》 《「從劇場到反劇場」專題》,《南方雜誌》,1987.11。
     紀蔚然《1994》 《收編與抵制》, 《中外文學》,第23 卷第7 期:48-59 。
     ━━《1995》 《冰山━角━台灣劇場生態鳥轍》,1995文化政策會議發表論文。
     洪鐮德《1995》 《卜地峨社會學理論之析評》,《社會學刊》,台北:台大社會學系,第24 期1-34 。
     ━━《1996》 《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台北:月旦。
     荻宜《1992》 《變革的副刊》,《文訊》,第43 期。
     馬森《1991》 《當代戲劇》,台北:時報文化。
     ━━《1994》 《西潮下的中國現代戲劇》 ,台北:書林。
     ━━《1994》 《對「後現代主義劇場」的再思考與質疑》,《中外文學》,第23 卷第7 期。
     ━━《1996》 《八O 年代以來的台灣小劇場運動》,《中外文學》,第24 卷
     第12 期。
     陳梅毛《1996》 《台灣的小劇場不再後現代? 》,《表演藝術》 ,第44 期。
     海辰《1 989》 《小劇場,大震盪? 》,《光華》,1989.5 106-13 。
     張錦華《1994》 《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參考書目115
     張君玫《1994》《從批判到實踐:森小現象的知識社會學意涵》,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妙慧《1995》 《各方炒作的「 1994 人間劇展」》,《盼盼藝術雜誌》,第
     15 期:34-38 。
     高宣揚《1991》 《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第29卷第3 期:21-76 。
     曹郁芬《1988》 《戲,在身邊上演》,《遠見雜誌》,1988.1 。
     馮建三《1992》 ~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台北:時報文化。
     ━━《1995》 《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廣
     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 ,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5。
     黃美序《1988》 《誰能「重審小劇場」 ? 》,《中國時報》,1988.5.10 。
     ━━《1994a》 《台灣小劇場拾穗》,《中外文學》,第23 卷第7 期。
     ━━《1994b》 《細讀「抵拒性後現代主義或對後現代主義的抗拒」 》 , 《中
     外文學》 ,第23 卷第7 期。
     黃秀錦《1 995》 《藝術界找錢有門路》,《中國時報》,1995.2.9.第33 版。
     潘雅君《1994》 《福爾摩莎上的藝術節》,《盼盼表演藝訊》,第三期:28-31 。
     歐銀訓 《1989》 《小劇場,大震憾》系列一~四,《民生報》, 1989.4.1-4 。
     謝淑惠《1988》 《奔赴小劇場的黑馬━━環墟的昨日、今日、明日》,《幼獅月刊》 , 426 期。
     盧健英《1991》 《台灣小劇場死了嗎?》系列探討,《中時晚報》
     1991.8/1.5.8.9 。
     ━━《1994》 《報導與評論━國內藝丈資訊的傳播媒介》,《文訊》,1994.8 。
     ━━《1995》 《 Money ,你把小劇場變大了! 》,《中時晚報》, 1995.6.12 。
     盧獻馬《1995》 《尋求出路的表面張力》,《表演藝術》,第28期。
     黎煥雄《1996》 《小劇場狂飆十年━━十年之前》,《新新聞》
     1996.5.12-18
     鍾喬《1994》 《表演藝術?還是表演者的藝術? 》,《亞洲的吶喊:民眾劇
     場》 ,台北:書林。
     《1 995》 《邊緣檔案》,台北:揚智。
     鍾明德《1989a》 《它又動了》 , 《中國時報》,1989.3.25-26 。
     ━━《1989b》 《重審小劇場和當代台北文化》,《自由時報》,1989.8.7 。
     116 參考書目
     ━━《1989c》 《 前衛劇場裹的青少年文化》,《當代》,41期。
     ━━《1989d》 《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台北:書林。
     ━━《1990》 《小劇場發展之評估━劇場十年的回顧與展望》,《當代》,49
     期。
     ━━《1992a》 《 九O 年代小劇場的危機或轉機》,《中國時報》, 1992.10.06 。
     ━━《1992b》 《 三大議題考考關心劇場的你》,《中國時報》,1992.11 的。
     ━━《1993》 The Little Theatr Movement of Taiwan (1980-8月》 ., In Search of
     Alternative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Microfi1m Inc.
     ━━《1 994a》 《 抵拒性後現代主義或對後現代主義的抗拒:台灣第二代小劇
     場的出現和後現代劇場的轉折》,《中外文學》,269 期。
     ━━《1994b》 《 第二次前衛運動:貧窮劇場、發生、環境劇場和政治《激進》
     劇場》,《表演藝術》,第二十四期。
     ━━《1994c》 《關於台灣後現代劇場》,《幼獅文藝》,488期。
     ━━《1996》 《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和小劇場運動》,《中外文學》,第24
     卷第12 期。
     賴守誠《1993》 《 台北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台灣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賴佳伶《1995》 《莫內故宮展與台灣社會變遷》,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戴雅麗《1994》 《突破禁忌》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1992》 《 民意與文化的生態━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初探》,《當代》 , 1992.09 。
     聯合文學《1987》 《「 當代劇場發展的方向」座談會》,《聯合文學》,第
     四卷第五期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New Left books.
     ━━ (1977) For Marx, London: Verso.
     Andre Helbo et aL[1987](1991) Approaching Theatre, trans. by Jean Alter
     et.al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Anheier,H.K., J.Gerhards & F.P.Romo (1995) `Forms of capitals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fields:examining Bourdieu`s social topograph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 00, No.4(1995.1).
     Armstrong, D. (1981) A trumpet to Arms, Boston Mass.: South and Press.
     Kershaw, B. (1992)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Radical theatre as cultural
     intervention, London:Routledge.
     Benjamin, Walter (1973) Illuminations, Glasgow:Fontana.
     Blau, Judith (1989) Art and Society: reading in the sociology of arts, Foster
     A.W. & Blau J.,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77a) `Symbolic Power` , in Identity and Structure:Issuse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Dennis Gleason, Dimiffield. (ed.),pp.112-29,
     England : Nefferton.
     ━━ (1977b)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 (1984)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Routledge and Kean Paul.
     ━━ (1985)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 Theory and Society,
     14(6):723-44.
     ━━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John G. Richardson(ed.), pp.241-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 ( 1989 )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
     Vo1.7,No.l:14-25. [王志宏譯, <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 ` 收於(空間的
     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 夏鑄九, .王志宏編譯,台北:明文。
     ━━ (1990) In Other Words : Essays Toward a Reflexive Soci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Johnson, O.(ed.) ,
     Cambridge:Polity.
     Bourdieu, Pierre & Wacquant, Loic J.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ane, Diana (1987)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vant-Garde: The New York
     World, 1940-1984,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張心龍譯(1996) {前衛
     藝術的轉型}台北 : 遠流。
     ━━ (1992)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Media and the Arts, London:Sage.
     Chu, Yuan-homg & Li, Shih-ming (1994) `Avant-Garde for People`s Sake:A
     Misrecognition or a Game?`,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Vo1.22:94-100.
     Della Volpe, Ga1vano (1978) `On the Concept of Avantgarde` , Critigue of
     Taste, tran. by Michael Caesar. London: Verso.
     Ferry, L. & Renault, A. (1990) `French Marxism`, French Philosophy of the
     Sixties: An Essay on Anti-Humanism, 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setts
     Press. pp.153-84.
     Garham, Nicholas (1983)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Material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wnmer:314-329.
     ━━ (1990) `Media Theory and the Future of Communication`,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
     Sage.
     Garham, Nicholas & Raymond Williams (1980) `Pierre Bourdieu and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ry(2):209-
     223. (鄭明樁(1992) <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 (當代)(77):32-41。
     Harker,Richard, Cheleen Mahar, & Chris Wilkes (eds.)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The Practice of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Honneth, Axel (1986) The Fragmented World of Forms: Relections on Pierre
     Bourdieu`s Sociology of Culture.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3(3) (劉維公
     譯(1992) <片斷化的象徵世界━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的省思>, (當代) ,
     1992.9: 14-31 。
     Hutchison, Robert (1982) The Politics of The Arts Council, London: Sinclair
     Browne.
     Jenkins, Richard (1982) Pierre Bourdieu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Determinism,
     Sociology, 16(2):270-81.
     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1992) Pierre Bourdieu, London: Routledge.
     Johnson, R. (1993) `Editor`s introduction:Pierre Bourdieu on Art, Literature,
     and Culture` ,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Polity Press.
     Laclau, E.& Mouffe, C. (1985)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London:
     Verso.
     Lamont, M. & Lareau, A. (1988) `Capital: Allusions, Gaps, and Glissandos in
     Rec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Sociological Theories 6:153-168.
     Lash, Scott (1991)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in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 Sociology of Postmoderism, London:Routledge.
     Murdock, Garham (1989) `Critical Inquiry and Audience Activity`, in Dervin,
     Brenda et al., (eds.) Rethinking Communication: (V2) paradigm exemplars.
     (敦誠 節譯(1990) <「你有文化素養嗎?」寶笛說… > ` < 自立早報}
     副刊 79.8.26-28。
     Poggioli, Renato (1987) The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張心龍譯(1992) (前衛藝術的理論) `台北:遠流。
     Reinelt, J.G. (1992) `After Marx` , in Critical Theory and Performance, ed. by
     Reinelt, J.G. & Roach l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Robbins, D. (1991)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John B. (1990)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Turner, G.(1990)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Mass.:Unwin Hyman, Inc.
     Urry, John (1990) The Tourist Gaze, London: Sage.
     Useem, M. (1989) `Corporate support for culture and the arts`. in M. l
     Wyszomirski & P Clubb (eds). The Cost of Culture: Patterns and Prospects
     of private arts patronge. New York: American Council for the Arts.
     Wutlmow, R., Hunter, J. D. Bergesen A. & E. Kurzweil (1984) Cultural Analysis,
     Routledge. 【王宜燕.戴育賢譯(1994) 《文化分析》 `台北:遠流】。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804510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8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馮建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戴君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ai, Chun-F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戴君芳zh_TW
dc.creator (作者) Tai, Chun-Fangen_US
dc.date (日期) 199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8-Apr-2016 14:37:48 (UTC+8)-
dc.date.available 28-Apr-2016 14:37: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8-Apr-2016 14:37:4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28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40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045100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嘗試從法國當代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 的「文化生產場域」出發,期能為在地的小劇場研究提供一個全新的分析視野。鑑於「收編論」所引發的諸多爭議乃是小劇場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問題癥結之所在又涉及小劇場的「反體制」定位,因此有必要重新檢視「小劇場運動」的興起與轉型。本文章節的安排如下:第一章為導論,主要在指出一般收編論辯的盲點,以及「場域」分析的適切性,作為本文的起始點。第二章則探討Bourdieu的文化生產場域,並提出本文的中心問題與研究架構。第三章重新檢視「小劇場運動」(1986-1989) 的萌發,以及藝術中介機制如何挪用以型塑神聖的光環,而成為象徵暴力的來源。第四章探討九0年代小劇場可能性空間的轉型,這個轉型主要遭受文化生產場域內部兩個層級化原則的挑戰,以及文化正當性危機。我們並以一個空間圖式分析當前戲劇場域的結構。最後第五章,將回到收編論的主戰場(1994人間劇展),並以此作為總結。由於媒體介入辦展的特性,因此討論的重心同時擴及劇展的媒體呈現與信念的生產。研究結果指出: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導論 1
     第一節從「收編論」談起 1
     第二節本地的小劇場研究 8
     第二章理論探討與研究架構 13
     第一節Bourdieu、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傳統 13
     第二節文化生產場域:理論/分析工具 22
     第三節中心問題:信念的生產與象徵鬥爭 27
     第四節「小劇場」的可能性空間與研究架構 31
     第三章神聖化的「小劇場運動」 37
     第一節小劇場工作者的習癖與位置空間 37
     第二節命名/象徵權力 46
     第三節文化中介者與象徵鬥爭 52
     第四節誤認/象徵暴力 58
     第四章小劇場空間的轉型與場域變遷 64
     第一節本土化的大浪潮-小劇場vs.權力場域 64
     第二節兩極化或多元化?-戲劇場域的變遷 70
     第三節專業化的迷思與文化正常性危機 78
     第四節從「前衛運動」到「藝術節」 88
     第五章「1994人間劇展」作為一紙試劑—代結論 97
     第一節劇展的媒體呈現與信念生產 97
     第二節 結語 108
     參考書目 113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8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小劇場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象徵鬥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生產場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Little Theat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ymbol Struggl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台北地區小劇場之文化生產場域分析(1986-1995)-從「收編論」談起zh_TW
dc.title (題名) Incorporation or Not: The Field-Analysi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n Taipei`s Little Theatre (1986-1995)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建會《1992》 《1994》 《文化統計彙編》,台北:文建會。
     ━━《1992》 《1995》 《表演藝術團體彙編:戲劇類》 ,台北:文建會。
     于善祿《1994》 《整體的反思━寫在「一九九四人問劇展」之後》,《盼盼表演藝訊》 ,第14 期:64-67 。
     王墨林《1990a》 《都市劇場與身體》 ,台北:稻鄉。
     ━━《1990b》 《「表演或運動?」 ━解構台灣小劇場運動《 1985-1989》 》 ,《自立副刊》, 1990.8.28 。
     ━━《1993》 《 從「第三劇場」到「行動劇場」━━王菲林對劇場的反思》,
     《島嶼邊緣》 NO.7, 1993,4。
     ━━《1994》 《誰被收編?━談「人間劇展」的弔詭性》,《表演藝術》,第
     26 期:64。
     王浩威《1995》 《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
     王振寰《1993》 《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4 。
     王亞玲《1994》 《 「 人間劇展」 戲外戲》,《中國時報》,1994.9.25 ,第33
     版。
     石婉舜《1 988》 《劇場尋走在環墟與河左岸之間━━━次對話的記錄》,《無座標島嶼━━迷走地圖序》和《零時六十一分》演出節目單。
     幼獅文藝《1 991》 《 「 台灣的劇場文化與面貌」專輯》,《幼獅文藝》
     199 1. 10 。
     江世芳《1995》 《 「 大聯演」嚇跑或吸引了觀眾7》,《中國時報》
     1995.1 1. 09 。
     吳靜吉編《1982》 《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吳靜吉、曹先進《1 992》 《企業贊助藝術》,《八十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
     之評估與展望》 ,文建會。
     吳介民《1990》 《政治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大政研所碩士論文。
     吳田土《1991》 《他們找到位置和大餅》 ,《自立早報》副刊, 199 1. 3 .4-5 。
     吳若與賈亦隸《1985》 《中國話劇史》,台北:文建會。
     李世明《1993》 《小劇場與社會運動》,《東風》第61 期: 12-22 。
     李永萍《1991》 《權力的瓦解與重建━實驗劇場在台灣》,《雄獅美術》,第247 期。
     ━━《1996》 《小劇場狂飆十年━━十年之後》, 《新新聞》 , 1996.5.12-18 。
     林寶元《1994》 《從小劇場、行動劇場到民眾劇場》,《民眾劇場與草根民
     主》 ,莫昭如、林寶元編著,台北:唐山。
     林翠芬《1991》 《台灣近年來小劇場的發展概況》,《文史論集》,第二:169-217 。
     林福岳《1993》 《將社區劇場視為另類傳播媒介之研究━━以「民心劇場」為例》 ,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環《1996》 《傳統風光不再,另類大放異彩━體檢八十四年的藝術節》,《表演藝術》,第41 期:31-36 。
     邱坤良《1993》 《八十━年台灣藝文活動評估━━以表演藝術為例》,收於
     《八十━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文建會。
     南方雜誌《1987》 《「從劇場到反劇場」專題》,《南方雜誌》,1987.11。
     紀蔚然《1994》 《收編與抵制》, 《中外文學》,第23 卷第7 期:48-59 。
     ━━《1995》 《冰山━角━台灣劇場生態鳥轍》,1995文化政策會議發表論文。
     洪鐮德《1995》 《卜地峨社會學理論之析評》,《社會學刊》,台北:台大社會學系,第24 期1-34 。
     ━━《1996》 《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台北:月旦。
     荻宜《1992》 《變革的副刊》,《文訊》,第43 期。
     馬森《1991》 《當代戲劇》,台北:時報文化。
     ━━《1994》 《西潮下的中國現代戲劇》 ,台北:書林。
     ━━《1994》 《對「後現代主義劇場」的再思考與質疑》,《中外文學》,第23 卷第7 期。
     ━━《1996》 《八O 年代以來的台灣小劇場運動》,《中外文學》,第24 卷
     第12 期。
     陳梅毛《1996》 《台灣的小劇場不再後現代? 》,《表演藝術》 ,第44 期。
     海辰《1 989》 《小劇場,大震盪? 》,《光華》,1989.5 106-13 。
     張錦華《1994》 《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參考書目115
     張君玫《1994》《從批判到實踐:森小現象的知識社會學意涵》,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妙慧《1995》 《各方炒作的「 1994 人間劇展」》,《盼盼藝術雜誌》,第
     15 期:34-38 。
     高宣揚《1991》 《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第29卷第3 期:21-76 。
     曹郁芬《1988》 《戲,在身邊上演》,《遠見雜誌》,1988.1 。
     馮建三《1992》 ~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台北:時報文化。
     ━━《1995》 《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廣
     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 ,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5。
     黃美序《1988》 《誰能「重審小劇場」 ? 》,《中國時報》,1988.5.10 。
     ━━《1994a》 《台灣小劇場拾穗》,《中外文學》,第23 卷第7 期。
     ━━《1994b》 《細讀「抵拒性後現代主義或對後現代主義的抗拒」 》 , 《中
     外文學》 ,第23 卷第7 期。
     黃秀錦《1 995》 《藝術界找錢有門路》,《中國時報》,1995.2.9.第33 版。
     潘雅君《1994》 《福爾摩莎上的藝術節》,《盼盼表演藝訊》,第三期:28-31 。
     歐銀訓 《1989》 《小劇場,大震憾》系列一~四,《民生報》, 1989.4.1-4 。
     謝淑惠《1988》 《奔赴小劇場的黑馬━━環墟的昨日、今日、明日》,《幼獅月刊》 , 426 期。
     盧健英《1991》 《台灣小劇場死了嗎?》系列探討,《中時晚報》
     1991.8/1.5.8.9 。
     ━━《1994》 《報導與評論━國內藝丈資訊的傳播媒介》,《文訊》,1994.8 。
     ━━《1995》 《 Money ,你把小劇場變大了! 》,《中時晚報》, 1995.6.12 。
     盧獻馬《1995》 《尋求出路的表面張力》,《表演藝術》,第28期。
     黎煥雄《1996》 《小劇場狂飆十年━━十年之前》,《新新聞》
     1996.5.12-18
     鍾喬《1994》 《表演藝術?還是表演者的藝術? 》,《亞洲的吶喊:民眾劇
     場》 ,台北:書林。
     《1 995》 《邊緣檔案》,台北:揚智。
     鍾明德《1989a》 《它又動了》 , 《中國時報》,1989.3.25-26 。
     ━━《1989b》 《重審小劇場和當代台北文化》,《自由時報》,1989.8.7 。
     116 參考書目
     ━━《1989c》 《 前衛劇場裹的青少年文化》,《當代》,41期。
     ━━《1989d》 《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台北:書林。
     ━━《1990》 《小劇場發展之評估━劇場十年的回顧與展望》,《當代》,49
     期。
     ━━《1992a》 《 九O 年代小劇場的危機或轉機》,《中國時報》, 1992.10.06 。
     ━━《1992b》 《 三大議題考考關心劇場的你》,《中國時報》,1992.11 的。
     ━━《1993》 The Little Theatr Movement of Taiwan (1980-8月》 ., In Search of
     Alternative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Microfi1m Inc.
     ━━《1 994a》 《 抵拒性後現代主義或對後現代主義的抗拒:台灣第二代小劇
     場的出現和後現代劇場的轉折》,《中外文學》,269 期。
     ━━《1994b》 《 第二次前衛運動:貧窮劇場、發生、環境劇場和政治《激進》
     劇場》,《表演藝術》,第二十四期。
     ━━《1994c》 《關於台灣後現代劇場》,《幼獅文藝》,488期。
     ━━《1996》 《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和小劇場運動》,《中外文學》,第24
     卷第12 期。
     賴守誠《1993》 《 台北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台灣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賴佳伶《1995》 《莫內故宮展與台灣社會變遷》,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戴雅麗《1994》 《突破禁忌》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1992》 《 民意與文化的生態━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初探》,《當代》 , 1992.09 。
     聯合文學《1987》 《「 當代劇場發展的方向」座談會》,《聯合文學》,第
     四卷第五期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New Left books.
     ━━ (1977) For Marx, London: Verso.
     Andre Helbo et aL[1987](1991) Approaching Theatre, trans. by Jean Alter
     et.al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Anheier,H.K., J.Gerhards & F.P.Romo (1995) `Forms of capitals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fields:examining Bourdieu`s social topograph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 00, No.4(1995.1).
     Armstrong, D. (1981) A trumpet to Arms, Boston Mass.: South and Press.
     Kershaw, B. (1992)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Radical theatre as cultural
     intervention, London:Routledge.
     Benjamin, Walter (1973) Illuminations, Glasgow:Fontana.
     Blau, Judith (1989) Art and Society: reading in the sociology of arts, Foster
     A.W. & Blau J.,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77a) `Symbolic Power` , in Identity and Structure:Issuse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Dennis Gleason, Dimiffield. (ed.),pp.112-29,
     England : Nefferton.
     ━━ (1977b)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 (1984)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Routledge and Kean Paul.
     ━━ (1985)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 Theory and Society,
     14(6):723-44.
     ━━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John G. Richardson(ed.), pp.241-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 ( 1989 )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
     Vo1.7,No.l:14-25. [王志宏譯, <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 ` 收於(空間的
     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 夏鑄九, .王志宏編譯,台北:明文。
     ━━ (1990) In Other Words : Essays Toward a Reflexive Soci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Johnson, O.(ed.) ,
     Cambridge:Polity.
     Bourdieu, Pierre & Wacquant, Loic J.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ane, Diana (1987)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vant-Garde: The New York
     World, 1940-1984,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張心龍譯(1996) {前衛
     藝術的轉型}台北 : 遠流。
     ━━ (1992)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Media and the Arts, London:Sage.
     Chu, Yuan-homg & Li, Shih-ming (1994) `Avant-Garde for People`s Sake:A
     Misrecognition or a Game?`,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Vo1.22:94-100.
     Della Volpe, Ga1vano (1978) `On the Concept of Avantgarde` , Critigue of
     Taste, tran. by Michael Caesar. London: Verso.
     Ferry, L. & Renault, A. (1990) `French Marxism`, French Philosophy of the
     Sixties: An Essay on Anti-Humanism, 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setts
     Press. pp.153-84.
     Garham, Nicholas (1983)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Material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wnmer:314-329.
     ━━ (1990) `Media Theory and the Future of Communication`,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
     Sage.
     Garham, Nicholas & Raymond Williams (1980) `Pierre Bourdieu and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ry(2):209-
     223. (鄭明樁(1992) <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 (當代)(77):32-41。
     Harker,Richard, Cheleen Mahar, & Chris Wilkes (eds.)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The Practice of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Honneth, Axel (1986) The Fragmented World of Forms: Relections on Pierre
     Bourdieu`s Sociology of Culture.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3(3) (劉維公
     譯(1992) <片斷化的象徵世界━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的省思>, (當代) ,
     1992.9: 14-31 。
     Hutchison, Robert (1982) The Politics of The Arts Council, London: Sinclair
     Browne.
     Jenkins, Richard (1982) Pierre Bourdieu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Determinism,
     Sociology, 16(2):270-81.
     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1992) Pierre Bourdieu, London: Routledge.
     Johnson, R. (1993) `Editor`s introduction:Pierre Bourdieu on Art, Literature,
     and Culture` ,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Polity Press.
     Laclau, E.& Mouffe, C. (1985)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London:
     Verso.
     Lamont, M. & Lareau, A. (1988) `Capital: Allusions, Gaps, and Glissandos in
     Rec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Sociological Theories 6:153-168.
     Lash, Scott (1991)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in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 Sociology of Postmoderism, London:Routledge.
     Murdock, Garham (1989) `Critical Inquiry and Audience Activity`, in Dervin,
     Brenda et al., (eds.) Rethinking Communication: (V2) paradigm exemplars.
     (敦誠 節譯(1990) <「你有文化素養嗎?」寶笛說… > ` < 自立早報}
     副刊 79.8.26-28。
     Poggioli, Renato (1987) The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張心龍譯(1992) (前衛藝術的理論) `台北:遠流。
     Reinelt, J.G. (1992) `After Marx` , in Critical Theory and Performance, ed. by
     Reinelt, J.G. & Roach l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Robbins, D. (1991)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John B. (1990)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Turner, G.(1990)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Mass.:Unwin Hyman, Inc.
     Urry, John (1990) The Tourist Gaze, London: Sage.
     Useem, M. (1989) `Corporate support for culture and the arts`. in M. l
     Wyszomirski & P Clubb (eds). The Cost of Culture: Patterns and Prospects
     of private arts patronge. New York: American Council for the Arts.
     Wutlmow, R., Hunter, J. D. Bergesen A. & E. Kurzweil (1984) Cultural Analysis,
     Routledge. 【王宜燕.戴育賢譯(1994) 《文化分析》 `台北:遠流】。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