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多數保險制度之研析:複保險與保險競合之比較與結合
作者 汪信君
Wang, Xin-Jun
貢獻者 林勳發
Lin, Xun-Fa
汪信君
Wang, Xin-Jun
日期 1995
上傳時間 28-Apr-2016 15:12:42 (UTC+8)
參考文獻 中文
一、書籍: (按作者姓名筆劃順序)
1 .王澤鑑著,民法債編總論( 1 )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著者發行,七十九年一月初版。
2. 江朝國著,保險法基礎理論,瑞典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八十四年九月修訂版。
3. 江朝國譯,德國保險法,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4. 邱聰智著,民法債篇通則,輔大法學叢書教科書類( 1 ) ,輔大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 1991 年9 月修訂五版。
5. 林勳發著,保險契約效力論,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政大法學叢書( 41 ) ,八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初版。
6 .袁宗蔚著,保險學,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十三版。
7 .施文森著,保險法判決之研究(總則編)上冊,政大保險所叢書(三) ,著者發行,八十二年修訂版。
8. 施文森著,財產保險法,國泰產物保險公司編印,七十八年七月修訂版。
9 施文森著,個人傷害保險:保單條款之評釋及修正建盞,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八十年一月。
10. 施文森著,火災保險之改進及其理由,台北市產物保險同業公會委託完成,民國八十四年。
11. 陳雲中著,保險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七十四年十月修訂初版。
12. 劉宗榮著,保險法,著者發行,1995 年八月初版一刷。
13. 劉春堂譯,日本保險法規,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民國八十三年四月。

二、專論
1 .林勳發著,從最高法院三則判決論複保險制度之適用,刊載於保險法論文譯作選集,民國八十年三月二十八日。
2. 林勳發著,從保險契約特性論保險法之修正,財經法新趨勢研討會,國立政大法學院財經法研究中心,八十五年三月二日。
3. 林輝榮著,論複保險之適用範園一兼評最高法院(66 )台上字第575 號判決,法令月刊,第31 卷第3期。
4. 侯傑中著,論財產保險之請求權代位,政大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 年7 月。
5. 梁與賢著,論複保險,刊載於中興法學第32 期。
6. 陳立真著,保險標的轉讓之研究一兼論我國保險法第十八條之缺失及其改進之道,政大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 年6 月。
7. 許清宗著,最高法院關於複保險判決二則之評釋,刊載於法律評論,第50 卷第1 1 期。
8. 黃正宗著,「亞太營運中心下的我國海上保險法一海上保險法總論,總題:文明國家的海洋事物規劃一展望我國「亞太營運中心」架構下的海事法(從英美法及
中國法的比較及聯合國觀點,探討我國海運經營實際作業問題) ,海運經學專題研討會,八十四年二月十五日。
9. 劉宗榮著,定型化契約與保險契約,保險專刊第43 期。
10. 劉宗榮著,第五編1976 年德國一般交易條款規制法,定型化契約論文專輯,劉振強,七十七年一月初版。
11. 唐森林著,先後訂立之數保險契約與複保險之成立一最高法院76 年台上字1166 號判決之檢討,萬國法律第37 期,七十七年二月。
日本文獻: (按作者位名單劃順序)
1 .大森中夫著,保險法(法律學全集) ,有斐間,昭和32 年。
2. 今井薰、岩崎憲次、栗田和彥、版口光男、佐藤幸生、重田晴生合著,保險、海商法,三省堂,平成六年一月改訂版。
3. 田中誠二與原茂太一著,新版保險法(全訂版) ,千倉書房,昭和三十六年。
4. 田邊康平著,請求權代位之制度之趣旨,刊載於保險契約之基本構造,有斐閣,昭和55 年初版二刷。
5. 田邊康平著,廖淑忠譯述,保險契約法,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6. 西島梅治著,保險法,悠悠社, 1991 年12 月20 日初版第二刷。
7. 倉澤康一郎著,現代保險法論,一粒社,昭和六十年。
8. 倉澤康一郎撰著,盛鈺譯,現代保險法論,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
9 .損害保險法制研究會,損害保險契約法改正試案理由書,財團法人損害保險事業總合研究會, 1995 年9 月20 日。
10. 漥田宏著,保險法(商法講義IV ) ,晃洋書房,第二版,昭和五十四年。
11. 鴻常夫,重複保險論,損害保險論集創立四十週年紀念,損害保險事業研究所,昭和49 年。
德國文獻(按作者姓名字母順序)
1.Bruck ,Moeller ,Sieg ,VVG II,8 Auflage, Berlin
1980.
2.Proelss/Martin , Versicherungs Vertragsgesetze,
25Auflage , Verlage. C. H. Beck, Muchen 1992.
3. Dr. Werner Wusser , Allgemeine Versicherungs -
bedingungen fuer Haftpflichtversicherung, 8.Auf-lage ,Verlage Robbers & Co. ,Frankfurt(Main),1976.
英美文獻(按作者姓名字母順序)
1.Colinvaux`s Law of INSURANCE ,6th edition,edited
by Robert Merkin,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0.
2.Couch, George J., Ronald A. Anderson (2d ed) &
Marks S. Rhodes. Couch: Cyclopedia of Insurance Law.
the Lawyers Co-operative Publishing Co. Second
edition.
3.John F. Dobbyn, Insurance Law-in a Nutshell,
second edit, St.Paul ,Minn., 1988.
4.Kenneth S. Abraham,Distribution Risk-
Insurance,Legal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
5.Kenneth S. Abraham,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Westbury ,New York ,The
Fundation Press Inc. ,1990.
6. MacGillivray & Parkington on INSURANCE LAW ,8th
edition,London,Sweet & Maxwell.
7. Robert E. Keeton and Alan I. Widiss ,Insurance
Law-Aguide t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Legal
Doctrines, and Commerical Practices ,student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 St.Paul, Minn.) 1988.
8.D.S.Hanse11 撰著,孫惠瑛、林純真、周玉玫、謝良瑾、張蕙如、賴曜賢等人譯述,保險學入門,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95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勳發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Xun-Fa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汪信君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ang, Xin-J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汪信君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Xin-Junen_US
dc.date (日期) 199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8-Apr-2016 15:12:42 (UTC+8)-
dc.date.available 28-Apr-2016 15:12:4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8-Apr-2016 15:12:4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295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57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方法..........2
第三節研究範圍..........3
第二章損失填補原則與多數保險..........7
第一節損失填補原則之意義..........7
第二節損失填補原則之適用範圍..........7
第一項由保險契約本質以觀..........8
一、一元說..........8
二、二元說..........9
三、小結..........9
第二項由損失填補原則(Principle of Indemnity)於保險學上之應用以觀..........10
一、廣義之損失填補原則..........11
二、狹義之損失填補原則..........11
三、小結..........11
第三項小結..........12
第三節損失填補原則之應用及其具體成文化..........13
第一項保險利益..........13
第二項實際損失之填補:..........16
第三項保險代位..........17
第四項複保險..........19
第四節多數保險制度之定義..........21
第一項保險利益歸屬主體..........21
第二項就契約當事人與關係人而言..........23
第三項就相關於複保險學說以觀:..........24
第四項就各保險人間分擔關係而言..........25
第五項小結..........25
第五節多數保險制度之用範圍..........26
第一項關於人身保險中定額烚付保險..........26
第二項多數保險制度規範目的與適用範圍..........26
一、損失填補原則之應用..........27
二、就各保險人間之分擔以觀..........28
第三章保險競合與多數保險之比較..........29
第一節保險競合相關學說與特點..........29
第一項保險競合國內相關學說..........29
第二項保險競合學說之特點..........31
第三項保險競合學說相關之疑義..........33
第三節OTHER INSURANCE CLAUSE之類型、功能及其適用..........36
第一項OTHER INSURANCE CLAUSE之類型..........36
第二項Other Insurance Clause之功能..........37
第三項各險種適用之情形..........38
一、積極財產保險..........38
二、消極財產保險..........39
三、定額給付之人身保險..........41
四、小結..........43
第三節、保險競合與多數保險..........45
第一項保險競合與多數保險適用範圍之比較..........45
第二項保險競合與保險代位..........46
一、就代位之樣態而論:..........46
二、就當事人之地位而論:..........47
三、就保險學上賠款分攤原則而論:..........47
第三項結綸..........48
第四節保險競合與各國多數保險制度之比較..........49
第一項險種適用方法與範圍..........49
一、德國保險契約法..........50
二、日本商法與損害保險契約法改正試案..........51
三、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54
第二項當事人主觀意識..........55
第三項通知義務與告知義務..........56
第四項小結..........56
第五節險種適用方式與範圍..........58
第一項多數保險於積極財產保險之適用..........58
一、保險事故發生前:..........58
二、保險事故發生時:..........58
第二項多數保險於消極保險之適用..........61
一、保險事故發生前:..........61
二、保險事故發生時:..........62
第三項保險價額與消極保險之關係..........63
一、否定說..........64
二、肯定說..........64
第四章我個複保險制度與多數保險..........67
第一節我國複保險構成要件之探討..........67
第一項規範主體與保險利益歸屬主體..........67
一、保險利益歸主體為被保險人..........68
二、保險利益歸主體為要保人..........68
第二項同一保險事故與同一種類保險契約..........70
第三項與數保險人訂立保險契約..........71
第四項同一保險期間..........73
第五項複保險與保險價額..........74
一、我國法與相關學說..........74
(一)廣義複保險說..........75
(二)狹義複保險說:..........75
二、我國法關於複保險於險種適用方法與範圍之缺失..........76
第二節複保險評價時點..........78
第三節惡意複保險與詐欺行為..........82
第一項意圖不當利得與民法詐欺行為於法律效果上之差異..........82
第二項複保險通知義務之違反與意圖不當利得..........83
一、我國關於惡意複保險之規定..........83
二、德日立法例....................84
三、被保險人或要保人之違反複保險通知樣態..........84
第三項保險告知義與通知義務之違反..........86
第四項消極財產保險與多數保險告知及通知義務..........88
一、保險事故發生前契約締結時之告知義務..........88
二、保險事故發生之通知義務..........89
(一)事故發生後詐欺申請理賠..........89
(二)事故發生後違反通知義務..........90
第四節複保險制度與多數保險之結合..........92
第一項我國複保險制度與保險競合..........92
一、構成要件上之差異與否..........92
二、適用範圍與規範效果上之差異..........92
第二項我國複保險制度與多數保險之結合..........93
第五節現行火災保險單關於多數保險規定之評釋..........95
第五章多數保險與損失分攤原則..........99
第一節損失分攤原則之意義與要件..........99
第一項損失分攤原則之意義..........99
第二項損失分攤原則之要件..........100
第二節損失分攤原則之各國立法例..........104
第一項優先主義及其缺失..........104
一、就重複保險之立法論而言:105..........
二、被保險人之保護:..........106
三、就日本保險實務而言:..........106
四、各國立法例之比較:..........106
第二項比例分擔主義..........107
第三項連帶責任主義..........108
第三節連帶責任制與比例分擔制..........110
第一項我國保險法就捐失分擔原則之規定..........110
第二項連帶責任制與比例分擔制之比較與分析..........111
一、就損失分擔之本質而言:..........111
二、就被保險人之保護而言:..........112
(一)保險人失卻清償能力致給付不能:..........113
(二)被保險請求保險給付之不便:..........113
1、保險人應負賠償範圍與額度之計算..........113
2、被保險人求償方式之不利益:..........114
三、就保險人之利益考量:..........114
(一)保險人向其他保險人求償之不利益與實際承擔損失之對價:..........114
(二)就保險人對於道德危險之控制而言:..........115
四、小結..........116
第四節最大責任基礎與獨立責任基礎..........118
第一項最大責任基礎與獨立責任基礎之意義..........118
第二項損失分擔於各國制度之運作..........119
一、日本損失保險契約法改正試案與日本實務運作119
(一)損害保險契約法改正試案及其理由:..........119
(二)日本實務運作..........119
二、英國法院之見..........120
三、我國法律規定與保險實務之運作..........122
(一)我國保險法之規定..........122
(二)保險實務之運作..........123
第三項最大責任基礎與獨立責任基礎之比較..........124
一、消極保險與獨立責任基礎:..........124
二、積極財產保險與獨立責任額..........125
三、美國法院對於損失分擔原則之計算方式..........126
(一)Proportional proration Rule(譯為比例分擔原則):..........126
(二)Maximum Loss Rule(譯為最大損失原則):..........126
第五節消費者保護與保險競合條款之衝突..........128
第一項消費者保護與保險契約條款之效力..........128
一、保險契約條款之種類與定型化契約適用主體128
二、其他保險條款效力與強制規定之關係..........129
三、其他保險條款與內容控制原則..........129
第二項連帶責任制與其他保險條款之效力..........132
一、各國之運作..........132
(一)德國保險契約法第59條:..........132
(二 )1906年英國海上保險法第32條第二項A款以及日本損害保險契約法改正試案第632條:..........133
二、強制連帶責任與非強制連帶責任之比較..........133
(一) 強制連帶責任:..........134
(二) 非強制連帶責任:134
第三項其他保險條款衝突之類型與解決..........135
一、美國法院處理其他保險條款衝突之原則..........135
二、其他保險條款衝突之類型..........137
三、不負責任條款與被保險人之保護..........138
(一)一般積極財產保險:..........138
(二)消極財產保險..........139
四、溢額條款與其他保險條款衝突..........141
五、小結..........143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145
第一節結論..........145
第一項保險競合與多數保險..........145
一、保險競合之規範範圍..........145
二、保險競合與保險代位..........146
三、保險競合與多數保險..........146
第二項我國複保險構成要件與學說之缺失..........146
一、當事人規範之不當:..........147
二、同一種類保險契約與複保險之構成:..........147
三、單一保險人與複保險之構成:147
四、保險價額與複保險以及消極財產保險..........148
第三項複保險與通知及告知義務..........148
一、惡意複保險與通知義務..........148
二、複保險之告知義務..........149
第四項損失分擔原則與多數保險..........150
一、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於多數保險下之法律關係150
二、保險人間損失分擔之計算..........150
三、保險競合條款衝突與被保險人之保護..........151
第二節立法芻議..........152
第一項複保險之構成要件與各保險人之損失分擔152
第二項關於複保險告知義務與通知義務..........153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950en_US
dc.title (題名) 多數保險制度之研析:複保險與保險競合之比較與結合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
一、書籍: (按作者姓名筆劃順序)
1 .王澤鑑著,民法債編總論( 1 )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著者發行,七十九年一月初版。
2. 江朝國著,保險法基礎理論,瑞典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八十四年九月修訂版。
3. 江朝國譯,德國保險法,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4. 邱聰智著,民法債篇通則,輔大法學叢書教科書類( 1 ) ,輔大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 1991 年9 月修訂五版。
5. 林勳發著,保險契約效力論,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政大法學叢書( 41 ) ,八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初版。
6 .袁宗蔚著,保險學,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十三版。
7 .施文森著,保險法判決之研究(總則編)上冊,政大保險所叢書(三) ,著者發行,八十二年修訂版。
8. 施文森著,財產保險法,國泰產物保險公司編印,七十八年七月修訂版。
9 施文森著,個人傷害保險:保單條款之評釋及修正建盞,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八十年一月。
10. 施文森著,火災保險之改進及其理由,台北市產物保險同業公會委託完成,民國八十四年。
11. 陳雲中著,保險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七十四年十月修訂初版。
12. 劉宗榮著,保險法,著者發行,1995 年八月初版一刷。
13. 劉春堂譯,日本保險法規,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民國八十三年四月。

二、專論
1 .林勳發著,從最高法院三則判決論複保險制度之適用,刊載於保險法論文譯作選集,民國八十年三月二十八日。
2. 林勳發著,從保險契約特性論保險法之修正,財經法新趨勢研討會,國立政大法學院財經法研究中心,八十五年三月二日。
3. 林輝榮著,論複保險之適用範園一兼評最高法院(66 )台上字第575 號判決,法令月刊,第31 卷第3期。
4. 侯傑中著,論財產保險之請求權代位,政大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 年7 月。
5. 梁與賢著,論複保險,刊載於中興法學第32 期。
6. 陳立真著,保險標的轉讓之研究一兼論我國保險法第十八條之缺失及其改進之道,政大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 年6 月。
7. 許清宗著,最高法院關於複保險判決二則之評釋,刊載於法律評論,第50 卷第1 1 期。
8. 黃正宗著,「亞太營運中心下的我國海上保險法一海上保險法總論,總題:文明國家的海洋事物規劃一展望我國「亞太營運中心」架構下的海事法(從英美法及
中國法的比較及聯合國觀點,探討我國海運經營實際作業問題) ,海運經學專題研討會,八十四年二月十五日。
9. 劉宗榮著,定型化契約與保險契約,保險專刊第43 期。
10. 劉宗榮著,第五編1976 年德國一般交易條款規制法,定型化契約論文專輯,劉振強,七十七年一月初版。
11. 唐森林著,先後訂立之數保險契約與複保險之成立一最高法院76 年台上字1166 號判決之檢討,萬國法律第37 期,七十七年二月。
日本文獻: (按作者位名單劃順序)
1 .大森中夫著,保險法(法律學全集) ,有斐間,昭和32 年。
2. 今井薰、岩崎憲次、栗田和彥、版口光男、佐藤幸生、重田晴生合著,保險、海商法,三省堂,平成六年一月改訂版。
3. 田中誠二與原茂太一著,新版保險法(全訂版) ,千倉書房,昭和三十六年。
4. 田邊康平著,請求權代位之制度之趣旨,刊載於保險契約之基本構造,有斐閣,昭和55 年初版二刷。
5. 田邊康平著,廖淑忠譯述,保險契約法,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6. 西島梅治著,保險法,悠悠社, 1991 年12 月20 日初版第二刷。
7. 倉澤康一郎著,現代保險法論,一粒社,昭和六十年。
8. 倉澤康一郎撰著,盛鈺譯,現代保險法論,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
9 .損害保險法制研究會,損害保險契約法改正試案理由書,財團法人損害保險事業總合研究會, 1995 年9 月20 日。
10. 漥田宏著,保險法(商法講義IV ) ,晃洋書房,第二版,昭和五十四年。
11. 鴻常夫,重複保險論,損害保險論集創立四十週年紀念,損害保險事業研究所,昭和49 年。
德國文獻(按作者姓名字母順序)
1.Bruck ,Moeller ,Sieg ,VVG II,8 Auflage, Berlin
1980.
2.Proelss/Martin , Versicherungs Vertragsgesetze,
25Auflage , Verlage. C. H. Beck, Muchen 1992.
3. Dr. Werner Wusser , Allgemeine Versicherungs -
bedingungen fuer Haftpflichtversicherung, 8.Auf-lage ,Verlage Robbers & Co. ,Frankfurt(Main),1976.
英美文獻(按作者姓名字母順序)
1.Colinvaux`s Law of INSURANCE ,6th edition,edited
by Robert Merkin,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0.
2.Couch, George J., Ronald A. Anderson (2d ed) &
Marks S. Rhodes. Couch: Cyclopedia of Insurance Law.
the Lawyers Co-operative Publishing Co. Second
edition.
3.John F. Dobbyn, Insurance Law-in a Nutshell,
second edit, St.Paul ,Minn., 1988.
4.Kenneth S. Abraham,Distribution Risk-
Insurance,Legal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
5.Kenneth S. Abraham,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Westbury ,New York ,The
Fundation Press Inc. ,1990.
6. MacGillivray & Parkington on INSURANCE LAW ,8th
edition,London,Sweet & Maxwell.
7. Robert E. Keeton and Alan I. Widiss ,Insurance
Law-Aguide t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Legal
Doctrines, and Commerical Practices ,student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 St.Paul, Minn.) 1988.
8.D.S.Hanse11 撰著,孫惠瑛、林純真、周玉玫、謝良瑾、張蕙如、賴曜賢等人譯述,保險學入門,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