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皮日休在晚唐文學中的地位
The position of P`i Jih-Hsiu in the literature of late Tang Dy- nasty
作者 王怡心
Wang, Yi Hsin
貢獻者 簡宗梧
Chien, Tzung Wu
王怡心
Wang, Yi Hsin
關鍵詞 皮日休
晚唐
文學
P`i Jih-Hsiu
the late Tang Dynasty
literature
日期 1994
上傳時間 29-Apr-2016 09:35:25 (UTC+8)
摘要   個人認為必須將皮日休與前、後時代及同期文人縱橫加以考察,以宏觀的角度來總結皮日休的整體表現,並綜合他的思想、文學理論與創作,才能全面地探討他在晚唐文學中的地位。論文的架構先以皮日休的生平事蹟與思想內涵為出發點,進而將他與古文運動、新樂府運動的傳承與聯繫加以論述,再以皮日休與晚唐同期文人的共同表現為主,最後總結皮日休的地位與影響。研究內容的重心如下:第一章「皮日休的生平事蹟與思想內涵」以整個時代環境的轉變為影響的關鍵。他的生平事蹟一直眾說紛紜,其死亦無法確考,本章只作合理的推斷。而皮日休的思想內涵則是傳統的儒家觀念,他延伸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許多深具改革性的意見,又其本著尚用的思想,而要求文學以及行為上的實用。第二章「皮日休與古文運動的傳承」中唐的古文運動在晚唐並未完全衰落,從古文家的傳承中可以尋得皮日休與前人的關連,尤其在文與道的觀念和踵武前賢的習作上,充分地了解他意欲傳承古文運動的理論與創作方向。第三章「皮日休與新樂府運動的聯繫」皮日休自覺地承襲新樂府運動的使命,他所創作的正樂府,延伸了元結系樂府、白居易新樂府的精神和意涵。另外,他與陸龜蒙的唱和詩也接續元稹、白居易的唱和詩型態。第四章「皮日休與同期文人的共同表現」因為所處環境的相同,所以皮日休在小品文以及詩歌的領域裡,與同期文人有著一致的特色,他們的小品文的確是魯迅所謂「一榻糊塗的泥塘□的光彩和鋒鋩」,在小品文的形式中充分地反映現況、針砭時風。而皮日休晚唐詩人創作的現實主義,表達了田耕宇所言「深沉的反思意識」,他們藉由歷史、現實、、自然四個主題的反思,深化了詩歌的內涵與層面。第五章「皮日休的地位與影響」此章為論文的總結。從皮日休對傳承古文運動、聯繫新樂府運動的努力,以及他與同期文人共同的傑出表現,肯定皮日休在晚唐文學中的地位,最後再由他的思想及創作論及皮日休對宋以後的影響和啟發。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81151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12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簡宗梧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ien, Tzung W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怡心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ang, Yi Hs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怡心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Yi Hsinen_US
dc.date (日期) 199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Apr-2016 09:35:25 (UTC+8)-
dc.date.available 29-Apr-2016 09:35:2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Apr-2016 09:35:2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312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92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11510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個人認為必須將皮日休與前、後時代及同期文人縱橫加以考察,以宏觀的角度來總結皮日休的整體表現,並綜合他的思想、文學理論與創作,才能全面地探討他在晚唐文學中的地位。論文的架構先以皮日休的生平事蹟與思想內涵為出發點,進而將他與古文運動、新樂府運動的傳承與聯繫加以論述,再以皮日休與晚唐同期文人的共同表現為主,最後總結皮日休的地位與影響。研究內容的重心如下:第一章「皮日休的生平事蹟與思想內涵」以整個時代環境的轉變為影響的關鍵。他的生平事蹟一直眾說紛紜,其死亦無法確考,本章只作合理的推斷。而皮日休的思想內涵則是傳統的儒家觀念,他延伸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許多深具改革性的意見,又其本著尚用的思想,而要求文學以及行為上的實用。第二章「皮日休與古文運動的傳承」中唐的古文運動在晚唐並未完全衰落,從古文家的傳承中可以尋得皮日休與前人的關連,尤其在文與道的觀念和踵武前賢的習作上,充分地了解他意欲傳承古文運動的理論與創作方向。第三章「皮日休與新樂府運動的聯繫」皮日休自覺地承襲新樂府運動的使命,他所創作的正樂府,延伸了元結系樂府、白居易新樂府的精神和意涵。另外,他與陸龜蒙的唱和詩也接續元稹、白居易的唱和詩型態。第四章「皮日休與同期文人的共同表現」因為所處環境的相同,所以皮日休在小品文以及詩歌的領域裡,與同期文人有著一致的特色,他們的小品文的確是魯迅所謂「一榻糊塗的泥塘□的光彩和鋒鋩」,在小品文的形式中充分地反映現況、針砭時風。而皮日休晚唐詩人創作的現實主義,表達了田耕宇所言「深沉的反思意識」,他們藉由歷史、現實、、自然四個主題的反思,深化了詩歌的內涵與層面。第五章「皮日休的地位與影響」此章為論文的總結。從皮日休對傳承古文運動、聯繫新樂府運動的努力,以及他與同期文人共同的傑出表現,肯定皮日休在晚唐文學中的地位,最後再由他的思想及創作論及皮日休對宋以後的影響和啟發。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引言-----1
     第一章 皮日休的生平事蹟與思想內涵-----4
       第一節 皮日休的生平事蹟-----4
       第二節 皮日休的思想內涵-----11
         一 崇尚儒家傳統-----12
           (一)推崇孔子、孟子-----12
           (二)「道統」即「文統」-----14
         二 發揚民本思想-----15
           (一)改革吏治-----16
           (二)重視民生-----17
           (三)重建禮治-----18
         三 尚用思想與賞踐-----19
           (一)文學貴在實用-----20
           (二)行為貴在致用-----21
     第二章 皮日休與古文運動的傳承-----25
       第一節 古文運動的傳承-----25
         一 韓、柳之前-----25
         二 韓、柳之後(以韓門弟子為主)-----30
       第二節 皮日休的散文理論與表現方法-----32
         一 散文理論-----32
           (一)上剝遠非-----32
           (二)下補近失-----34
         二 散文表現方法-----35
           (一)層層深入-----36
           (二)古今對比-----37
       第三節 皮日休與古文運動-----39
         一 文與道的觀念-----39
         二 踵武前賢的習作-----41
     第三章 皮日休與新樂府運動的聯繫-----47
       第一節 新樂府運動的淵源與發展-----48
         一 元、白之前-----48
         二 元、白同期-----52
       第二節 皮日休的詩歌理論及表現方法-----54
         一 皮日休的詩歌理論-----54
           (一)詩歌理論-----54
           (二)品評人物-----56
         二 詩歌表現方法-----58
           (一)以議論為詩-----59
           (二)排比句法-----60
       第三節 皮日休與新樂府運動-----62
         一 觀念的承襲-----62
         二 創作的學習-----65
     第四章 皮日休與同期文人的共同表現-----71
       第一節 「一榻糊塗的泥塘裏的光彩和鋒鋩」--談晚唐小品文-----73
         一 內容上反映現況、針砭時風-----73
         二 形式上包羅各種文體、精要短小-----78
         三 方法上運用寓言、託古諷今-----81
       第二節 「深沉的反思意識」--談晚唐現實主義詩歌-----88
         一 歷史-----88
         二 現實-----90
         三 生命-----93
         四 自然-----95
     第五章 皮日休的地位與影響-----100
       第一節 前人對皮日休的評價-----100
       第二節 皮日休在晚唐文學中的地位-----104
         一 文-----104
         二 詩-----106
       第三節 皮日休對後人的影響-----108
         一 思想-----109
         二 創作-----112
     【參考書目】-----117
     【後記】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12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皮日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晚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i Jih-Hsiu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late Tang Dynas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teratureen_US
dc.title (題名) 皮日休在晚唐文學中的地位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position of P`i Jih-Hsiu in the literature of late Tang Dy- nas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