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康德美學研究-論康德的孤立法及其審美判斷先天原理之發現
A Study of Kant`s Aesthetics
作者 黃允中
Huang, Yung Chung
貢獻者 沈清松
Vicent Shen
黃允中
Huang, Yung Chung
關鍵詞 
崇高
合目的性
鑑賞
無志趣
孤立 
Beauty
Sublime
Purposiveness
Taste
Uninterest
Isolating
日期 1994
上傳時間 29-Apr-2016 09:37:45 (UTC+8)
摘要   本論文旨在透過康德的「孤立法」,尋找審美判斷中美和崇高所包含的先天原理。此一過程,凸顯了以下兩種意涵:1.孤立法是康德「批判」理論中的一個相當重要的方法,所有的先天原理皆因此方法而得以呈顯。本論文第一章分別以康德知識論中的感性與知性,以及實踐哲學中的善的意志為例,先用孤立法證明感性的空間與時間是先天直觀,範疇則是知性的純粹概念。再用同樣的方法,證明善的意志是純粹實踐理性重要的先天知識。2.在康德之前,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在處理美學問題上所遇到的難題,就前者而言,為了維持美感的普遍性,而將其地位置於知識之下,成為其附庸;後者則為了維護美學獨立之領域而使其喪失了普遍性。本論文第二、三章,藉由對鑑賞判斷及崇高判斷先天原理的探尋,可看出康德對於這些美學問題的處理方式,主要是根據四種樣式的範疇來區分,略述如下,首先就鑑賞而言:(1)由質的範疇引伸出美的「無志趣」問題。(2)由量的範疇引伸出美的普遍性問題。(3)由關係的範疇引伸出美的合的性問題。(4)由「樣式」的範疇引伸出美的必然性問題。至於崇高,則是一種不同於美的情感,康德亦是依據四類範疇來分析其先天原理。基本上,那是一種因構想力無法掌握理性理念,所表現出的「內心激動」。凡此種種,在本論文中皆詳加論述。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G801540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32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沈清松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Vicent Sh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允中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uang, Yung Chu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黃允中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ang, Yung Chungen_US
dc.date (日期) 199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Apr-2016 09:37:45 (UTC+8)-
dc.date.available 29-Apr-2016 09:37: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Apr-2016 09:37:4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332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94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G8015400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旨在透過康德的「孤立法」,尋找審美判斷中美和崇高所包含的先天原理。此一過程,凸顯了以下兩種意涵:1.孤立法是康德「批判」理論中的一個相當重要的方法,所有的先天原理皆因此方法而得以呈顯。本論文第一章分別以康德知識論中的感性與知性,以及實踐哲學中的善的意志為例,先用孤立法證明感性的空間與時間是先天直觀,範疇則是知性的純粹概念。再用同樣的方法,證明善的意志是純粹實踐理性重要的先天知識。2.在康德之前,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在處理美學問題上所遇到的難題,就前者而言,為了維持美感的普遍性,而將其地位置於知識之下,成為其附庸;後者則為了維護美學獨立之領域而使其喪失了普遍性。本論文第二、三章,藉由對鑑賞判斷及崇高判斷先天原理的探尋,可看出康德對於這些美學問題的處理方式,主要是根據四種樣式的範疇來區分,略述如下,首先就鑑賞而言:(1)由質的範疇引伸出美的「無志趣」問題。(2)由量的範疇引伸出美的普遍性問題。(3)由關係的範疇引伸出美的合的性問題。(4)由「樣式」的範疇引伸出美的必然性問題。至於崇高,則是一種不同於美的情感,康德亦是依據四類範疇來分析其先天原理。基本上,那是一種因構想力無法掌握理性理念,所表現出的「內心激動」。凡此種種,在本論文中皆詳加論述。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本論文註釋簡號說明
     緒論-----I
     第一章 康德發現先天原理的方法
       引言-康德發現先天原理的方法是「孤立法」-----1
       第一節 用孤立法分析感性的先天直觀--空間和時間-----1
       第二節 用孤立法分析知性的先天概念--範疇-----7
       第三節 用孤立法分析善的意志的先天知識-----9
     第二章 從康德的哲學方法看他如何發現審美判斷的先天原理
       引言-康德哲學方法應用範圍之擴大-----18
       第一節 用孤立法從「質」的要素分析鑑賞判斷的先天原理-----21
       第二節 用孤立法從「量」的要素分析鑑賞判斷的先天原理-----29
       第三節 用孤立法從「關係」的要素分析鑑賞判斷的先天原理-----39
       第四節 用孤立法從「樣式」的要素分析鑑賞判斷的先天原理-----74
     第三章 從康德的哲學方法看他發現審美判斷的崇高判斷的先天原理
       引言--崇高判斷與鑑賞判斷分析要素的同異之處-----86
       第一節 用孤立法從「量」的要素分析數學的崇高的先天原理-----88
       第二節 用孤立法從「質」的要素分析數學的崇高的先天原理-----92
       第三節 用孤立法從「關係」的要素分析自然的力學的崇高的先天原理-----97
       第四節 用孤立法從「樣式」的要素分析自然的力學的崇高的先天原理-----99
     第四章 結論--對於康德哲學方法(孤立法)的檢討
       第一節 康德哲學方法--孤立法--的優勝之處-----104
       第二節 康德哲學方法--孤立法--的限制-----105
       第三節 對於康德美學研究的展望-----110
     參考書目-----113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32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崇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合目的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鑑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無志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孤立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Beau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ublim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urposivenes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st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Uninteres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solatingen_US
dc.title (題名) 康德美學研究-論康德的孤立法及其審美判斷先天原理之發現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Kant`s Aesthetic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