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民主進步黨大陸政策(一九八六~一九九四)--「一中一臺」之取向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s Mailand Policy under the Framew- ork of "One China,One Taiwan"(1986-1994)
作者 柳金財
Liu, Chin-Tsai
貢獻者 邵宗海
Shaw, Chong-Hai
柳金財
Liu, Chin-Tsai
關鍵詞 一中一台
大陸政策
泛美麗島系
泛新潮流系
日期 1994
上傳時間 29-Apr-2016 09:58:56 (UTC+8)
摘要 本論文共九章,計二十餘萬字。本論文各章中主要重點分別為:第一章:導論,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理論方法及資料來源、研究限制;同時並對相關文獻加以分析探討。第二章:首先說明兩岸政黨間對「中國問題」或「台灣問題」的認定差異;再者說明「一中一台」政策理論的形成發展;其次,闡釋該黨大陸政策的理論基礎,並採用美國學者William Dunn的政策論據的結構分析途徑。第三章:探討民進黨大陸政策形成的背景因素,屬於共公行政研究流程中的問題認定的範圍。藉此說明政策環境對政策形成的結構性壓力及轉變的能力。第四章:則從微觀機制的派系政治的觀點及結合歷史研究途徑,論證內部派系權力競爭與「一中一台」架構大陸政策形成的相關性及政策發展演變。第五章:探討民進黨內部兩大派系(「泛美麗島系」及「新潮流系」為主軸的權力競爭格局)大陸政策同異點的比較分析;同時採取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學派分別詮釋兩大系的政策思維。第六章:著重於從宏觀層面來論述該黨大陸政策。首先論述大陸政策目標的層級結構;其次探討政策的國內、國際戰略;再者,筆者針對其宏觀的政策特性做一描述;最後,論述依政策目標取向設計且遵循戰略設計的政策策略。第七章:以比較的觀點,首先評比探討民進黨大陸政策與國民黨大陸政策之同異。之後,則是探討民進黨大陸政策與中共對台政策之互動與比較分析。第八章:針對「辜汪會談」與「台北會談」二個個案,分別探討兩岸事務性談判中民進黨的介入策略與角色扮演。第九章:首先,筆者對民進黨大陸政策做一評估;其次,進一步對其政策提出再思考與政策建誡;最後,在結語中,提出「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作為朝野大陸政策擬聚共識的礎石及立足點。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
l 大岳秀夫著(日) .傅錄永譯,政策過程,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二月一版。
2 世界知識出版社編,德國統一縱橫,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一版。
3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研究所三局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第四輯(下)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無出版年月日。
4 中島嶺雄著,張隆義等合譯,中國的悲劇,臺北:中央日報出版部,民國七十九年二月出版。
5. 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編,現行大陸政策與我對外關係,臺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初版。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編,轉型期的臺灣政治與兩岸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版。
7 中國統一聯盟文宣部編著,統一觀點中國統一聯盟答客間,臺北:海峽評論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四月十八日。
8. 天下雜誌編印,發現臺灣(上、下冊) ,臺北:天下雜誌社,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出版。
9 王曉波著,臺灣前途論集,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八年五月四日初版。
10 . 玉仁華著,臺灣的「努爾哈赤」民主進步黨,自行刊印,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11. 四七社編,改造與重建,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出版。
12 立法院圖書館編印,大陸政策(上、下輯) ,臺北:立法院圖書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七年十月。
13 立法院圖書館編印,政黨政治(上輯) ,臺北:立法院圖書資料室,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14 田弘茂著,李晴暉、丁連財譯,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一月二十日初版二刷。
15. 包宗和著,臺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 ,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五月初版。
16 民主進步黨政策白皮書編察工作小組,政策白皮書〈綱領篇〉,臺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一九九三年七月。
17.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秘書處編印,民主進步黨黨章、黨綱,臺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一九九三年二月。
18 石之瑜、李念祖著,規範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四月初版。
19 行政院新聞局編印,對中共所謂「不排除使用武力犯臺」之研析,臺北:行政院新聞局,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20 朱天順主編,當代臺灣政治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0年七月一版。
21 朱新民、洪中明合著,衝突?整合? ━━海峽兩岸統一政策研究(1988~l992) ,臺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十月。
22. 沈駿主編,當代臺灣,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九0年十月。
23. 李水旺等著,轉型期的臺灣,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0年七月。
24. 李永熾主編,現代論壇時論集,臺北:臺灣現代學術研究會,民國八十一年八月。
25 李敏勇著,崩壞國家,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初版。
26 李筱峰著,臺灣要衝決網羅,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民國八十一年十月一版。
27 杜攻主編,轉換中的世界格局,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一版。
28 周添城編,意見領袖的大陸經貿主張,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初版。
29. 岡澤憲芙(日)著,耿小曼譯,政黨,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版。
30. 林水波、張世賢合著,公共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五月修訂四版。
3 1.林泰源、陳志清、李逢春、辜I」重義著,風起雲湧━━海外臺灣獨立建國運,臺北:自由時代週刊,一九八八年十月出版。
32. 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貴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一月一版。
33 林濁水著,國家的構圖,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34 林濁水著,瓦解的帝國,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35. 林濁水著,統治神話的終結,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36 林濁水著,路是這樣走出來,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37 林濁水著,掙扎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38 邱垂亮著,民主臺灣與中國,高雄:敦理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八月一日。
39 金耀基著,中國人的三個政治,臺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九年五月十日五版。
40 邵宗海著,到政黨政治之路,臺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六月。
41 邵宗海,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臺北:華泰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一月。
42. 馬英九著,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十月修訂四版。
43柯喬治(Geo「ge H. Ke「「) 著、陳榮成主譯,被出賣的臺灣,臺灣獨立聯盟發行,一九八四年五月二版。
44 柯邁政(Ma「c 」. Cohen) 、鄧津華(Em「na Teng) 編,蔡百銓譯,臺灣就是
灣,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二月初版第三則。
45 若林正丈著,轉型期的臺灣━━脫內戰化的政治,臺北:故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46 施敏輝編,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0年三月三版。
47 風雲論壇社編印,透視黨外勢力,臺北:風雲論壇社,民國七十六年四月修訂
版。
48 高立夫著,艾思明譯,臺灣的探索━━海島中國,臺北:洞察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八月初版。
49 高立夫等著,外國人看臺灣政治,臺北:洞察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初版。
50 孫慶餘著,民進黨現象,臺北:日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5 l 荊堯、常燕生、辛旗編,九十年代臺灣政治,北京:華藝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九月一版。
52. 徐策總策劃,九0年代臺灣前途主導人物━━民進黨篇( 1 、2) ,臺北:天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初版。
53 郭立民主編,中共對臺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 ,臺北:永業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54 許信良、鍾碧霞合著,許信良言論選集,畫,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

55 許倬雲等著,站在歷史的轉反點上━━李登輝先生政策理念之探析,臺北:中書局,民國七十九年九月初版。
56 曹俊漢編著,國家政策與兩岸發展,畫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57. 陳一新編著,從臺北看全球新秩序,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58. 陳孔立主編,臺灣研究十年,慶門:廈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0年七月一版。的陳芙薇、田飛生編,朱高正論文集,臺北:久博圖書公司,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二版。
60 . 陳芳明著,臺灣對外關係的窺探, 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七十九
年九月。
61 陳芳明著,臺灣內部民主的觀察,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七十九九月。
6 2 陳芳明著,在時代分合的路口━━統獨論爭與海峽關係,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初版三刷。
63 陳陽德著,臺灣當前三大政治問題,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一版。
64 陳榮志著,臺灣獨立的展望,臺北:自由週刊社,一九八七年十月。
65. 陳慶著,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初版。
66 黃文雄著,臺灣國家的條件,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初版三刷。67 黃文雄著,中國解體論,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一版。
68 黃紀譯,政治學名著精選,臺北:唐山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一月二版。
的黃昭堂著,楊笑軒譯,日落中國━━走向滅亡的中華帝國,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八十一年一月一版二刷。
70 黃國昌著,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初版。
71 黃嘉光、王康陸、陳正修編,臺灣獨立運動三十年(上、下冊) ,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二時日。
72. 黃德福著,民主進步黨與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臺北:時英出版社,民國八十
一年四月初版。
73 許介麟、李文志、蕭全政著,臺灣的亞太戰略,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修訂版。
74. 張旭成著,臺灣、中國與世界,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五月初版。
75 張京育主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初版。
76 張俊宏著,執政大道,臺北:唐山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初版。
77 張俊宏主編,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六月三版。
78 張俊宏著,臺灣的危機與轉機,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一版。
79 張茂森著,兩千萬人的抉擇━━李登輝總統的政治改革軌跡,臺北:臺灣日報社,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初版。
80 張富美編,臺灣問題討論集,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81 張榮豐著,臺海兩岸經貿關係﹒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初版。
82 彭懷恩編著,從政治發展看臺灣政黨體系,臺北:洞察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初版。
83 彭懷恩編著,透視黨外組黨,臺北:風雲論壇社,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84 葉芸芸主編,當代人物談臺灣問題,臺北:人間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六月一版。
85 葉芸芸主編,中共對臺政策與臺灣前途,臺北:人間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六月一版。
86. 程林勝著,鄧小平「一國兩制」思想研究,海陽:遼寧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三月一版。
87. 趙春山編著,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88. 楊力宇、陳博中、朱刀之德主編,海峽兩岸關係文集,香港:新亞洲出版社,一九九0年十月。
89 楊泰順編著,政黨政治與臺灣民主化,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
90 楊渡著,兩岸迷宮遊戲,臺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五月。
91 資中筠、何迫編,美台關係四十年(1949~1989) ,北京:人民出版
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版。
92 塞繆爾. p ﹒亨廷頓,王冠華等譯,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一九八九年七月一版。
93. 黎安友著,斯祖達譯,中國危機的出路改革的困境和民主的前景,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出版。
94. 蔡同榮著,我要回去,高雄:敦理出版社,一九九0年九月出版。
95. 蔡政文、林嘉誠著,臺海兩岸政治關係,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五日二版。
96 鮑紹霖編著「臺獨」幕後━━美國人的倡議與政策,臺北:海峽評論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一月出版。
97 鄭欽仁著,追尋自我定位的臺灣,臺北:稻香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七月初版。
98 劉崑主編,國情與國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一九九0年十二月一版。
99 鄧力群、馬洪、武衡主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100 關中著,美國與中共━━充滿變數和矛盾的關係,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九月。
10 1.關中著,美國外交政策之檢討,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十月。
102. 關中著,立足臺灣談民主,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十月二版。
103 謝長廷編著,民主進步黨,臺北:自由時代週刊社,無出版日。
104. 「轉變中的臺灣」編輯委員會編,轉變中的臺灣,香港:嶺南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中心,一九九一年九月。
105. 藥師寺泰藏著,張丹譯,公共政策,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一九九年二月一版。
106 嚴家其等著,中國大陸的發展與「臺灣經驗」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初版。
二、期刊、專論(文)
l.中國國民黨中央大陸工作會「 中共評論『 汪辜會談後的兩岸關係』」 大陸情勢週報(臺北) ,第一0九四期,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2 中國國民黨中央大陸工作會「 民進黨的『深會談』及中共之反應」 大陸情勢週報(臺北) ,第一0七七期,民國八十二年三月。
3 民進報社論「 論民進黨的中國政策」 民進報(臺北) ,第十四期,一九八八年六月。
4 民進黨中常會「 民主進步黨現階段中國大陸政策」 第一屆第四十一次中常會通過,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三日,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5 民進黨中常會「 民主進步黨━━現階段兩岸關係與對中國政策」 第五屆第三十八次中常會通過,一九九二年十月七日,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6 民進黨文宣部「 臺灣主權獨立━━━臺灣地位的歷史發展與國際事實」 民進報(臺北) ,第十七期,一九八八年七月。
7 民進報編輯部「 臺灣獨立決議臺前幕後」 民進報(臺北) ,第七號,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8 . 民進報編輯部「 民進黨對臺灣問題的看法與主張」 民進報(臺北) ,第十八期,一九八八年七月。
9 自由中國社論「 斥所謂『停火』與『兩個中國』之謬說」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二期第四卷,民國四十四年二月。
10. 自由中國社論「 反攻大陸問題」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七卷第三期,民國四十六年八月。
11 自由中國社論「 關於『反攻大陸問題』的問題」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七卷第五期,民國四十六年九月。
12 自由中國社論「 一篇血腥氣的怪論━━『中立主義的轉變』」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八卷四期,民國四十七年二月。
13 自由中國社論「 反對黨問題」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八卷第四期,民國四十七年二月。
14 自由中國社論「 論臺海危機」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九卷第七期,民國四十七年十月。
15. 自由中國社論「 自由中國之路」 自由中國(臺北) ,第二十卷第四期,民國四十八年二月。
16. 自由中國社論「 解決中國問題必需以民意為歸依」 自由中國(臺北),第二十一卷第十期,民國四十八年十一月。
17. 朱顯龍「 民進黨拋出公然主張『臺獨』的『臺灣憲法草案』」 臺灣研究(北京) ,第四期,一九九一年四月。
18 . 向榮「 從『臺灣經驗」、中國模式及國際局勢探討海峽兩岸關係之發展」臺灣研究(北京) ,第四期,一九九二年十二月。
19 阮銘「 中共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 中共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研討會,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 ,民國八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
20. 呂亞力「 民進黨與臺灣的民主實驗」﹒明報月刊(香港) ,第二十二卷第七期,一九八七年九月。
2 1.李家泉「 鄧小平同志關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思想」 中國統一戰線(北京) ,第十三期,一九九三年一月。
22 李逸洋「 民進黨體質與體制之析論━━獨斷領導的迷思」 新潮流(臺北),試刊號,一九八九年一月。
23 李逸洋「 地方包圍中央,夢幻執政路線」 新潮流論壇(臺北) .第八期,一九八九年七月。
24. 宋克寒「 民進黨與『汪辜會談』」 鏡報月刊(香港) .五期,一九九三年五月
25 宋重陽著,張良澤譯,臺灣獨立理論:追求自由(一、二、三) .民進報(臺北) .分載於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期,一九八八年七、八月。
26. 宋國誠「 中華民國大陸政策與中共對臺政策的比較評估(上、下) 」 •中國大陸研究(臺北) ,第三十五卷第一、二期,民國八十一年一月、二月。
27 宋國誠「 辜汪會談在現階段兩岸關係上之意義」 亞洲與世界(臺北),第十八卷第二期,一九九三年三月。
28 吳乃仁「 搶搭巴士的旅客請注意,本車開往統戰的目的地━━中臺經貿交流政策的省思」 新潮流評論(臺北) .第十期,一九九0年三月。
29. 吳乃仁、陳三郎「 民進黨是選舉聯盟?還是運動聯盟? ━━對許信良『民進黨四論』的批判」 新潮流評論(臺北) .第十九期,一九九0年十一月。
30 吳乃德「 反對運動的第二條陣線」 新潮流評論(臺北) .第十六期,一九九0年八月。
31 吳乃德「 現階段民進黨之政治綱領與政策走向」 迎接中華民國新時代研討會,中國時報(臺北)主辦,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七日至七月九日。
32. 吳安家「 從『辜汪會談』看兩岸關係的發展」 亞洲與世界(臺北),第十八卷第三期,一九九三年五月。
33. 吳東野「 中國統一的政治涵意━━『一國兩制』與『一國兩區』的背景及概念詮釋」 第十一屆中韓學術會議,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三日至四日。
34 吳重達「 臺灣是臺灣人民的臺灣━━制定中國政策的一些問題」 民進報(臺北) ,第二十一期,一九八八年八月。
35. 何磊「 淺析民進黨的大陸政策」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九二年六月。
36 金泓汎「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一國兩制』構想」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八九年六月。
37 金泓汎「『一國兩制』構想的臺灣模式」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九二年六月。
38 林大海「『理論大師』的政權興趣━━談張俊宏的『興趣不在主權』說」新潮流廣場(臺北) ,第五期,一九八九年四月。
39 林大海「 駁張俊宏『臺獨沒有機會』說」 新潮流評論(臺北) ,第十四期,一九九0年七月。
40 林士文「 政黨外交打開臺灣出路」 民進報(臺北) ,第三十期,一九八八年十月。
41 林山「 一個新的分離主義,假的解決方法━━評介魏鏞的『多體制國家』論」 新潮流週刊(臺北) ,第四期,一九八四年七月。
42 林勁「 民進黨政治主張的走向及對海峽兩岸關係的影響」 臺灣研究季刊(慶門) ,第四期,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43 林勁「 民進黨政治主張走向的內在原因」 臺灣研究集刊(廈門) ,第一期,一九九三年。
44 林佳龍「 威權侍從政體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臺北) ,第二卷第一期,一九八九年春季號。
45 . 林嘉誠,民進黨大陸政策評析,兩岸關係四十年演變的國顧與前瞻研討會,大陸事務暨政策研究基金會(臺北)主辦,民國八十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
的林濁水「 臺灣本土意識的建立(上、中、下) 」 ,民進報(臺北) ,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期,一九八八年八月至九月。
47 林濁水「 摘掉那頂多餘的『一國』帽子吧! ━━兩國兩府,才是臺灣前途的合理之路」 新潮流廣場(臺北) ,第五期,一九八九年四月。
48 林濁水「 從獨立到統一━━解決中臺關係的六大模式」 新潮流叢刊(臺北) ,第二十一期,一九八九年。
49. 林濁水「 國際慣例而己,帝國主義何辜━━評美國的新臺灣地位未定論」新潮流評論(臺北) ,第十二期, 一九九0年五月。
50. 邱連輝「 臺灣與中國大陸關係法草案」 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51 邱義仁「 拿台灣人民讓中國進補━━向張俊宏『臺灣朝野均無統一派」 的談會質疑」 新潮流( 臺北) ,第一期,一九八九年二月。
52 . 邱義仁、郭一凡「 小國如何對抗大國?對張俊宏四種臺獨的統一的批判」新潮流評論(臺北) ,十九期,一九九一年四月。
53 姚一平「 試論『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國際意義」 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二期,一九八八年二月。
54 姚一平「 民進黨社會基礎及其發展趨勢」 臺灣研究(北京) ,第三期,一九八八年九月。
55 邵宗海「『一個中國』政策的發展評估」 中山社會科學(臺北) ,第二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二年二月。
56. 邵宗海「 兩岸角色定位之探討」 兩岸交流與中國前途之展望研討會,政治大學中山學術與國家發展研究所(臺北) ,民國八十二年五月三十日。
57 姚嘉文「 將臺灣還給台灣人民━━民進黨臨全會主席致詞」 民進報(臺北) ,第七號,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58 姚嘉文「 民進黨,我們的夢」 民進報(臺北),第三十四期,一九八八年十一月。
59 . 徐博東、何磊「 論民進黨在臺灣政壇中的作用、局限性及其未來走向」 臺灣研究(北京),第四期,一九九0年四月。
60.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國民黨、民進黨與其他黨派大陸政策之比較分析」 淡江大學(臺北) ,一九九三年六月。
6 l.郭相枝「 海峽兩岸的分裂現狀和政治整合問題」 臺灣研究(北京) ,第三期,一九九二年九月。
62 . 黃光園「『臺灣結』與『中國結』對抗與出路」 中國論壇(臺北),第二十五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63 黃安「 反對黨與反共」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八卷第七期,民國四十七年四月一日。
64. 黃昆輝「 國家統一綱領的要旨與內容」 中國大陸研究(臺北) ,第三十卷第十二期,民國八十年十二月。
65 黃華「 派系的明爭與暗鬥━━黨內惡鬥的打擊比坐牢更殘酷」 民進報(臺北) ,第三十三期,一九八八年八月。
66. 黃德福「 現階段民進黨之組織體質與權力生態」 迎接中華民國新時代研討會,中國時報(畫北)主辦,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七日至七月九日。
67 許信良辦公室「 對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的原則政策看法」 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68 許鐘萍「 論民進黨『臺獨』傾向的發展」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九二年二月。
69 陳水扁「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基礎條約」 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70 陳水扁「 第五個如果」 民進報(臺北) ,第二十五期,一九八八年九月。
71 陳水扁「 輕言統一,不如慎重獨立」 民進報(臺北) ,第二十六期,一九八八年九月。
72 . 陳必照「『自決』與『獨立』的政治訴求」 大陸政策往何處去研討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與時報文教基金會(臺北)主辦,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
日至三十日。
73. 陳忠信「 民進黨與兩岸關係發展」 發表於九0年代之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主辦,一九九二年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74 陳鴻榮「 美麗島幻境漫遊,新潮流民間植根━━國家認同﹒政經體制﹒公共政策環環相扣的獨立建國思想」 新潮流論壇(臺北) ,第八期,一九八九年
七月。
75. 張立明「 透過草根民主組織,進行人民和平革命━━公開新潮流的組織與運作方式」 新潮流論壇(臺北) ,第八期,一九八九年七月。
76 張鳳山「 國民黨與民進黨現行大陸政策比較」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九三年六月。
77 . 張維嘉「 天涯猶有『獨立』國━━立陶宛的獨立前景」 新潮流評論(臺北),第十二期,一九九0年五月。
78 費利雯「 辜振甫要建良性基礎,民進黨被請出去」﹒廣角鏡月刊(香港)
第二四八期,一九九三年五月。
79 費希平、黃信介、康寧祥「 就我們所面臨的三項政治問題向行政院孫院長提出質詢」 美麗島(臺北) ,第一卷第二期,民國六十八年九月。
80 楊立蔥「『對等政治實體』論評析」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九二年六月。
81 楊錦鱗「 Ií住民自決』剖析」 臺灣研究季刊(廈門) ,第一期,一九八七年三月。
82 新國會研究室「 中國大陸關係法草案」 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83. 新國會中國問題小組「 兩岸直接談判的時機到了嗎? 」 新潮流(臺北)創刊號,一九九三年七月。
84 新潮流辦公室、新國會研究室臺中關係小組「 對中國經貿政策報告書」 新潮流評論(臺北) ,十九期,一九九一年四月。
85 趙建民「 臺獨條款對兩岸關係之衝擊」 亞洲與世界(臺北) ,第十五卷第三期,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86 楊開煌「 兩岸交流民進黨之角色分析」 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資料(臺北) ,第六十七期,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八月。
87. 新潮流「 彩繪理想國度━━臺灣共和國憲法草案」 新潮流叢刊(臺北)第九期,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88 新潮流「 國家與社會應該重新和解,公義和進步必須再度訐諾━━臺灣亟待一部新憲法」 新潮流叢刊(臺北) ,第九期,一九八九年十-月。
的新潮流「 攜手共創新國家━━新國家聯線參選宣言」 新潮流叢刊(臺北),第九期,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90 新潮流「 統一符咒再度降臨,中國結套牢國統會」 新潮流評論(臺北)第十六期,一九九0年八月。
91 蔡有全「 活路只有一條━━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 民進報(臺北) .第二
十八、二十九期,一九八八年九、十月。
92 . 蔡同榮「 讓公民投票跨出歷史性的腳步」 公民投票(臺北) .創刊號,一九九一年五月十日。
93 蔡同榮「 評『外交報告書』的『一個中國』政策」 公民投票(臺北) .第十四期,一九九三年四月。
94 劉峰松「 一千八百萬人的歷史」 美麗島(臺北) .第一卷第三期,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95. 盧修一「 由『四一七決議文』看民進黨政策的形成與制定」 民進報(臺北) .第二十八、二十九期,一九八八年九月至十月。
96 聯合月刊編輯部「『臺灣與中國前途』辯論會紀錄全文」 聯合月刊(臺北),第六十七期,七十六年二月。
97 王振寰「 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臺北),第二卷第一期,一九八九年春季號。
的譚溯澄「 中共對臺政策的基本原則」 中共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研討會,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臺北)主辦,民國八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
的嚴家其「『一國兩制』的科學涵意及其特徵」 紅旗雜誌(北京) ,第六期,一九八五年三月。

三、報紙
1 人民日報(北京)
2 大公報(香港)
3 文匯報(香港)
4 中央日報(臺北)
5 中國時報(臺北)
6 自立晚報(臺北)
7 自由時報(臺北)
8 民進報(臺北)
9 聯合報(臺北)
10 民思日報(高雄)

貳、英文部份
一、專書
1. Dunn, William N.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N. J.: Prentice Hall, 1981.
2.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 PrenticeHall, 1965.
3. Kim, Hak Joon. The Unification Policy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 Seoul: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77.
4. Kim, Samuel S, China and the World: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9.
5. Myers, Ramon H. Two Societies In Opposition .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91.
6. Nathan, Andrew J. China`s Crisis: Dilemmas of Reform and Prospects for Democracy.
New York: World Peace Academy Press, 1989.
7. Sartori, Giovanni.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8. Sense, Donald J. and Pilcunas, Diane D. Can the Two Chinas Become One? Washington, D.C.: The Council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 1989.
9. Wang, James C. 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 1989.

二、期刊
1. Chai, Trong R., "The Future Of Taiwan," Asian survey, Vo1.26, No.l2(December), pp .1309-1324.
2. Chao, Chien-min., "China`s Policy Towards Taiwan," The Pacific Review, Vo1.3, No.2 (1990), pp.l25-127.
3. Chiou, C. L., "Dilemmas In China`s Reunification Policy Toward Taiwan," Asian Survey, Vol.26, No.4 (Apring 1986), pp.467-482.
4. Chou, Yangsun and Nathan, Andrew J.,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Vol.27, No.3 (March 1987), pp.277-299.
5. Gold, Thomas B., "The Status Quo Is Not Static: Mainland-Taiwan Relation," Asian Survey, Vol.27, No.3 (March 1987),pp.300-315.
6. Kuo, Cheng-Tian., "The PRC And Taiwan," Asian Survey, Vo1.32, No.8(August 1992), pp.683-695.
7. Nathan, Andrew J., "The Legislative Yuan Elections: Consequences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Asian Survey, Vol.33, No.33(April 1993), pp.424-43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0260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26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邵宗海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Shaw, Chong-Ha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柳金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Chin-Tsaien_US
dc.creator (作者) 柳金財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Chin-Tsaien_US
dc.date (日期) 199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Apr-2016 09:58:56 (UTC+8)-
dc.date.available 29-Apr-2016 09:58:5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Apr-2016 09:58:5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326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10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026001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共九章,計二十餘萬字。本論文各章中主要重點分別為:第一章:導論,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理論方法及資料來源、研究限制;同時並對相關文獻加以分析探討。第二章:首先說明兩岸政黨間對「中國問題」或「台灣問題」的認定差異;再者說明「一中一台」政策理論的形成發展;其次,闡釋該黨大陸政策的理論基礎,並採用美國學者William Dunn的政策論據的結構分析途徑。第三章:探討民進黨大陸政策形成的背景因素,屬於共公行政研究流程中的問題認定的範圍。藉此說明政策環境對政策形成的結構性壓力及轉變的能力。第四章:則從微觀機制的派系政治的觀點及結合歷史研究途徑,論證內部派系權力競爭與「一中一台」架構大陸政策形成的相關性及政策發展演變。第五章:探討民進黨內部兩大派系(「泛美麗島系」及「新潮流系」為主軸的權力競爭格局)大陸政策同異點的比較分析;同時採取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學派分別詮釋兩大系的政策思維。第六章:著重於從宏觀層面來論述該黨大陸政策。首先論述大陸政策目標的層級結構;其次探討政策的國內、國際戰略;再者,筆者針對其宏觀的政策特性做一描述;最後,論述依政策目標取向設計且遵循戰略設計的政策策略。第七章:以比較的觀點,首先評比探討民進黨大陸政策與國民黨大陸政策之同異。之後,則是探討民進黨大陸政策與中共對台政策之互動與比較分析。第八章:針對「辜汪會談」與「台北會談」二個個案,分別探討兩岸事務性談判中民進黨的介入策略與角色扮演。第九章:首先,筆者對民進黨大陸政策做一評估;其次,進一步對其政策提出再思考與政策建誡;最後,在結語中,提出「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作為朝野大陸政策擬聚共識的礎石及立足點。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序-----壹
目錄-----I
圖目次-----VIII
表目次-----IX
第一章 緒論-----1~22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2
  第二節 有關文獻的分析探討與資料來源-----55
  第三節 研究途徑方法與理論-----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第五節 研究假設、名詞界定及研究架構-----14
第二章 「一中一臺」架構下民進黨大陸政策的理論基礎-----23~59
  第一節 問題的認定與議程的設定-----24
    壹、中共對「臺灣問題」的認定-----24
    貳、國民黨對「中國問題」的認定-----25
    參、民進黨對「臺灣問題」的認定-----26
  第二節 「一中一臺」架構下民進黨大陸政策的政策理論發展-----27
    壹、變形轉換期(1950~1963)-----28
    貳、理論成長期(1964~1971)-----32
    參、公開宣揚期(1971~1986)-----35
    肆、組織推動期(1986.9~)-----36
  第三節 「一中一臺」政策主張的政策論據結構分析-----37
    壹、政策論據(policy argument)的要素-----37
    貳、「一中一臺」架構下民進黨大陸政策主張的政策論據結構分析-----48
第三章 「一中一臺」架構下民進黨大陸政策形成的背景-----61~93
  第一節 國際背景-----61
    壹、國際政治體系結構的變遷-----62
    貳、區域化的世界經濟發展-----66
  第二節 國內背景-----72
    壹、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政治轉型-----72
    貳、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79
第四章 民進黨內派系政治與大陸政策形成發展-----95~150
  第一節 民進黨內派系的權力生態-----96
    壹、派系界定-----98
    貳、「黨外」時期派系的演進-----98
    參、建黨後的派系權力生態:競合與重組-----100
  第二節 派系政治與政策形成發展-----111
    壹、「臺灣住民自決論」時期(一~二全大會)-----112
    貳、「臺灣主權獨立論」時期(二~四全大會)-----117
    參、「臺灣獨立建國論」時期(五全大會~)-----133
  第三節 歸納分析-----135
第五章 「一中一臺」架構下民進黨大陸政策微觀分析-「泛美麗島系」與「泛新潮流系」大陸政策爭論與政策選擇------151~183
  第一節 兩系大陸政策政策爭論的評比分析-----153
    壹、關於臺獨意識形成的背景因素與發展動力的爭議-----153
    貳、「民主一獨立」與「獨立一民主」的爭論-----154
    參、兩系大陸政策思維的比較-----156
    肆、關於兩岸經貿與投資關係問題之爭議-----160
    伍、關於政黨接觸之爭議-----165
    陸、關於參加國統會、陸委會及海基會的爭議-----167
  第二節 兩系大陸政策主張的相同點-----170
  第三節 「泛美系」與「泛新系」大陸政策思維歧異的理論詮釋-----172
    壹、自由主義學派的觀點-----173
    貳、經濟民族主義的觀點-----175
第六章 「一中一臺」架構下民進黨總體大陸政策-政策目標、政策、戰略與策略-185~248
  第一節 政策目標的設定-----186
    壹、政策目標的層級結構-----186
    貳、近程目標-----189
    參、中程目標-----192
    肆、長程目標-----195
  第二節 政策戰略-----198
    壹、國內政治戰略-----198
    貳、國際戰略-----200
  第三節 政策特性-----203
    壹、三位一體性-----203
    貳、反被支配性-----204
    參、反國民黨性-----205
    肆、分裂排他性-----207
    伍、自體矛盾性-----210
  第四節 政策策略-----213
    壹、選舉政見訴求的宣傳-----213
    貳、議會路線-----215
    參、群眾路線-----226
    肆、政黨外交-----228
第七章 民進黨大陸政策與國民黨大陸政策、中共對臺政策之比較分析-----249~308
  第一節 民進黨與國民黨現階段大陸政策之比較-----250
    壹、國民黨對兩岸關係架構的設計-----250
    貳、民進黨與國民黨大陸政策之比較-----255
      一、政策類別之比較-----255
      二、政策爭論-----259
        (一)「一中一臺」與「一個中國」的政策爭論-----259
        (二)對「分裂國家模式」的共識與分歧-----265
        (三)「政黨外交」與「務實外交」間的共識與分歧-----266
  第二節 民進黨大陸政策與中共對臺政策之比較-----270
    壹、中共對兩岸關係架構的設計-----270
    貳、中共對臺政策中的民進黨因素-----274
      一、對黨綱與決議文的批判-----274
      二、「臺獨黨綱」通過後中共對臺獨的評估-----276
      三、民進黨與中共的接觸-----279
    參、扮演中共與民進黨間接觸的觸媒--臺商-----285
      一、中共對臺商的統戰-----285
      二、企業對政黨與政府政策的影響-----288
      三、民進黨與企業界的關係-----289
        (一)民進黨內部派系對黨階級路線的爭論-----289
        (二)民進黨與企業界的關係-----290
      四、臺商對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可能影響-----291
    肆、民進黨大陸政策與中共對臺政策的比較-----292
      一、「臺灣民族主義」與中華民族主義-----293
      二、對「分裂國家」模式的認知差異-----294
      三、對「政治實體」概念的比較-----296
第八章 民進黨在兩岸事務性談判中的角色與策略--個案研究-----309~347
  第一節 兩岸的談判-----309
    壹、政治性談判的提出與爭論-----309
    貳、政治性談判與非政治性談判的區別-----312
  第二節 民進黨對兩岸關係專賣機構的設計與構想-----313
    壹、民進黨對兩岸關係專賣機構的設計與構想-----313
    貳、民進黨與國統會、陸委會與海基會的關係-----315
      一、民進黨與國統會的關係-----315
      二、民進黨與陸委會的關係-----316
      三、民進黨與海基會的關係-----317
  第三節 民進黨在兩岸事務性談判中的角色與策略--(個案一)-----319
    壹、「辜汪會談」召開的背景及過程-----322
    貳、民進黨介入「辜汪會談」的策略-----323
      一、政黨外交-----323
        (一)對與中共舉行會談進行測試-----323
        (二)與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接觸-----324
      二、談判地點選擇第三地-----325
      三、要求參與會談-----325
      四、組織觀察團-----326
      五、體制內監督-----328
        (一)要求立院中增設「中國事務委員會」-----328
        (二)要求立院審查會議協議-----329
        (三)杯葛國統會、陸委會與海基會的預算-----330
      六、質疑談判人員的忠貞與能力-----330
  第四節 民進黨在兩岸事務性談判中的角色與策略--〈個案二〉-----331
    壹、「臺北會談」召開的背景及過程-----331
    貳、民進黨介入「臺北會談」的策略-----332
      一、要求參與會談-----333
      二、抨擊國共祕密會談-----334
      三、群眾抗議-----335
      四、發表關於談判的聲明-----336
第九章 「一中一臺」架構下民進黨大陸政策評估--代結論-----349~378
  第一節 「一中一臺」架構下民進黨大陸政策之評估-----350
    壹、發展評估-----350
    貳、影響評估-----353
    參、角色評估-----355
  第二節 關於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再思考-----358
    壹、對「一個中國」政策的理解有待評估-----358
    貳、「一中一臺」訴求缺乏排除危險的設計-----359
    參、政策戰略仍有難以克服的矛盾-----361
  第三節 政策建議-----364
    壹、凝聚黨內共識發揮政策主導權-----364
    貳、釐清職掌機構權責與建立正式協商機制-----365
    參、宜加強政策細部規劃與政策宣導-----367
  第四節 結論:大陸政策的礎石--「生命共同體」的型塑-----368
§民進黨關於大陸政策主張大略紀事簡表-----379~388
§附錄§-----389~404
  附錄一 民主進步黨現階段中國大陸政策(一九八七年十一月)-----389
  附錄二 民主進步黨第二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決議文-----389
  附錄三 民主進步黨第二屆第一次臨時大會決議文(節錄)-----390
  附錄四 民主進步黨現階段中國大陸政策(一九八九年四月)-----391
  附錄五 「泛新潮流系」版的「一○○七決議文」原提案-----393
  附錄六 「泛美麗島系」所提的「一○○七決議文」原案-----393
  附錄七 「一○○七決議文」-----394
  附錄八 「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臺灣共和國」基本綱領全文-----395
  附錄九 民主進步黨現階段兩岸關係與對中國政策-----396
  附錄十 國家統一綱領-----402
  附錄一一 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403
參考書目-----405~418

§圖目次§
〈圖一~一〉政治系統模式-----12
〈圖一~二〉論文架構圖-----18
〈圖二~一〉政策論據結構圖-----39
〈圖二~二〉「一中一臺」架構下民進黨大陸政策的政策論據結構分析圖-----52
〈圖三~一〉國際政經結構轉型與中國大陸改革區間之動力機制-----82
〈圖四~一〉「黨外」時期與民進黨派系演進過程-----101
〈圖四~二〉《中國大陸關係法》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基礎條約》之時空定位-----132
〈圖五~一〉「泛新潮流系」的大陸政策思維-----158
〈圖五~二〉「泛美麗島系」的大陸政策思維-----160
〈圖六~一〉外交政策目標的層級結構-----187
〈圖六~三〉民進黨大陸政策目標的層級結構-----197
〈圖六~三〉民進黨對臺灣世界戰略構想:「連結北方國、橫渡黑水溝、前進東南亞」-----201
〈圖六~四〉民主進步黨、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相對政策的衝突場域-----209
〈圖六~五〉民進黨大陸政策體系矛盾的解構圖-----212
〈圖七~一〉中共運用臺商影響中華民國黨〈含反對黨〉、政體系決策過程的機制-----287
〈圖八~一〉民進黨大陸政策對兩岸關係專責機構的工作組織體系與運作之構想-----315
〈圖八~二〉民進黨介入兩岸事務性談判的指導綱領、目標與策略關係圖-----339
〈圖九~一〉兩岸關係是敵對還是友善的調查統計-----354

§表目次§
〈表二~一〉各時期反對人士對於解決「中國問題」、「臺灣問題」所提方案-----37
〈表二~二〉臺灣民意對於「一中一臺」政策主張的問卷調查〈1989~1994〉-----51
〈表三~一〉兩岸學者所提關於「大中華經濟圈」的構想-----70
〈表四一一〉民進黨創黨以來黨內主要派系簡介-----102
〈表四~二〉「泛美麗島系」與「泛新潮流系」基本歧異點比較表-----106
〈表四~三〉「「人民有主張臺灣獨立的自由』應否列入黨綱」問卷調查表-----119
〈表四~四〉民進黨大陸政策制定的研擬小組各派系成員觀點-----121
〈表四~五〉民進黨對「我國主權」主張的原提案與最後決議的比較-----126
〈表四~六〉《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基礎條約》與《中國大陸關係法草案》比較表-----130
〈表四~七〉黨綱、大陸政策與憲政改革主張在各時期的發展-----136
〈表四~八〉民進黨內派系權力互動與大陸政策形成發展-----138
〈表四~九〉民進黨內倡議兩岸統一者之主張及其退黨原因-----139
〈表四~十〉民進黨內各派系成員在有關大陸政策小組的分佈狀況-----141
〈表五~一〉「泛美麗島系」與「泛新潮流系」大陸政策之比較-----169
〈表六~一〉民進黨因應國民黨大陸政策作為的措施-----207
〈表六~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各種版本重大歧見比較表-----218
〈表六~三〉民進黨對公民投票與其所欲解決的政策問題間之看法一覽表-----220
〈表六~四〉民進黨與執政黨大陸政策主張在時間序列上的排比-----223
〈表七~一〉「『一中一臺』架構下的民進黨大陸政策」與「『一個中國』架構下的國民黨大陸政策」比較表-----255
〈表七~二〉部份中國國民黨黨籍立委對「一個中國」政策的評論主張-----261
〈表廿~三〉「泛美系」領導階層關於民進黨與中共接觸的言論-----280
〈表七~四〉民進黨黨內中間派系組團訪問大陸之比較-----282
〈表廿~五〉被數字滅頂的德國民族情感-----295
〈表八~一〉民進黨對兩岸事務性議題談判的聲明、主張與作法-----320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26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一中一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陸政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泛美麗島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泛新潮流系zh_TW
dc.title (題名) 民主進步黨大陸政策(一九八六~一九九四)--「一中一臺」之取向zh_TW
dc.title (題名)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s Mailand Policy under the Framew- ork of "One China,One Taiwan"(1986-1994)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
l 大岳秀夫著(日) .傅錄永譯,政策過程,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二月一版。
2 世界知識出版社編,德國統一縱橫,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一版。
3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研究所三局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第四輯(下)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無出版年月日。
4 中島嶺雄著,張隆義等合譯,中國的悲劇,臺北:中央日報出版部,民國七十九年二月出版。
5. 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編,現行大陸政策與我對外關係,臺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初版。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編,轉型期的臺灣政治與兩岸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版。
7 中國統一聯盟文宣部編著,統一觀點中國統一聯盟答客間,臺北:海峽評論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四月十八日。
8. 天下雜誌編印,發現臺灣(上、下冊) ,臺北:天下雜誌社,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出版。
9 王曉波著,臺灣前途論集,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八年五月四日初版。
10 . 玉仁華著,臺灣的「努爾哈赤」民主進步黨,自行刊印,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11. 四七社編,改造與重建,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出版。
12 立法院圖書館編印,大陸政策(上、下輯) ,臺北:立法院圖書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七年十月。
13 立法院圖書館編印,政黨政治(上輯) ,臺北:立法院圖書資料室,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14 田弘茂著,李晴暉、丁連財譯,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一月二十日初版二刷。
15. 包宗和著,臺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 ,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五月初版。
16 民主進步黨政策白皮書編察工作小組,政策白皮書〈綱領篇〉,臺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一九九三年七月。
17.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秘書處編印,民主進步黨黨章、黨綱,臺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一九九三年二月。
18 石之瑜、李念祖著,規範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四月初版。
19 行政院新聞局編印,對中共所謂「不排除使用武力犯臺」之研析,臺北:行政院新聞局,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20 朱天順主編,當代臺灣政治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0年七月一版。
21 朱新民、洪中明合著,衝突?整合? ━━海峽兩岸統一政策研究(1988~l992) ,臺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十月。
22. 沈駿主編,當代臺灣,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九0年十月。
23. 李水旺等著,轉型期的臺灣,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0年七月。
24. 李永熾主編,現代論壇時論集,臺北:臺灣現代學術研究會,民國八十一年八月。
25 李敏勇著,崩壞國家,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初版。
26 李筱峰著,臺灣要衝決網羅,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民國八十一年十月一版。
27 杜攻主編,轉換中的世界格局,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一版。
28 周添城編,意見領袖的大陸經貿主張,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初版。
29. 岡澤憲芙(日)著,耿小曼譯,政黨,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版。
30. 林水波、張世賢合著,公共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五月修訂四版。
3 1.林泰源、陳志清、李逢春、辜I」重義著,風起雲湧━━海外臺灣獨立建國運,臺北:自由時代週刊,一九八八年十月出版。
32. 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貴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一月一版。
33 林濁水著,國家的構圖,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34 林濁水著,瓦解的帝國,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35. 林濁水著,統治神話的終結,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36 林濁水著,路是這樣走出來,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37 林濁水著,掙扎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
38 邱垂亮著,民主臺灣與中國,高雄:敦理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八月一日。
39 金耀基著,中國人的三個政治,臺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九年五月十日五版。
40 邵宗海著,到政黨政治之路,臺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六月。
41 邵宗海,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臺北:華泰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一月。
42. 馬英九著,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十月修訂四版。
43柯喬治(Geo「ge H. Ke「「) 著、陳榮成主譯,被出賣的臺灣,臺灣獨立聯盟發行,一九八四年五月二版。
44 柯邁政(Ma「c 」. Cohen) 、鄧津華(Em「na Teng) 編,蔡百銓譯,臺灣就是
灣,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二月初版第三則。
45 若林正丈著,轉型期的臺灣━━脫內戰化的政治,臺北:故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46 施敏輝編,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0年三月三版。
47 風雲論壇社編印,透視黨外勢力,臺北:風雲論壇社,民國七十六年四月修訂
版。
48 高立夫著,艾思明譯,臺灣的探索━━海島中國,臺北:洞察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八月初版。
49 高立夫等著,外國人看臺灣政治,臺北:洞察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初版。
50 孫慶餘著,民進黨現象,臺北:日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5 l 荊堯、常燕生、辛旗編,九十年代臺灣政治,北京:華藝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九月一版。
52. 徐策總策劃,九0年代臺灣前途主導人物━━民進黨篇( 1 、2) ,臺北:天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初版。
53 郭立民主編,中共對臺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 ,臺北:永業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54 許信良、鍾碧霞合著,許信良言論選集,畫,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

55 許倬雲等著,站在歷史的轉反點上━━李登輝先生政策理念之探析,臺北:中書局,民國七十九年九月初版。
56 曹俊漢編著,國家政策與兩岸發展,畫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57. 陳一新編著,從臺北看全球新秩序,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58. 陳孔立主編,臺灣研究十年,慶門:廈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0年七月一版。的陳芙薇、田飛生編,朱高正論文集,臺北:久博圖書公司,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二版。
60 . 陳芳明著,臺灣對外關係的窺探, 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七十九
年九月。
61 陳芳明著,臺灣內部民主的觀察,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七十九九月。
6 2 陳芳明著,在時代分合的路口━━統獨論爭與海峽關係,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初版三刷。
63 陳陽德著,臺灣當前三大政治問題,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一版。
64 陳榮志著,臺灣獨立的展望,臺北:自由週刊社,一九八七年十月。
65. 陳慶著,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初版。
66 黃文雄著,臺灣國家的條件,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初版三刷。67 黃文雄著,中國解體論,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一版。
68 黃紀譯,政治學名著精選,臺北:唐山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一月二版。
的黃昭堂著,楊笑軒譯,日落中國━━走向滅亡的中華帝國,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八十一年一月一版二刷。
70 黃國昌著,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初版。
71 黃嘉光、王康陸、陳正修編,臺灣獨立運動三十年(上、下冊) ,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二時日。
72. 黃德福著,民主進步黨與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臺北:時英出版社,民國八十
一年四月初版。
73 許介麟、李文志、蕭全政著,臺灣的亞太戰略,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修訂版。
74. 張旭成著,臺灣、中國與世界,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五月初版。
75 張京育主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初版。
76 張俊宏著,執政大道,臺北:唐山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初版。
77 張俊宏主編,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六月三版。
78 張俊宏著,臺灣的危機與轉機,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一版。
79 張茂森著,兩千萬人的抉擇━━李登輝總統的政治改革軌跡,臺北:臺灣日報社,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初版。
80 張富美編,臺灣問題討論集,臺北:前衛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81 張榮豐著,臺海兩岸經貿關係﹒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初版。
82 彭懷恩編著,從政治發展看臺灣政黨體系,臺北:洞察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初版。
83 彭懷恩編著,透視黨外組黨,臺北:風雲論壇社,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84 葉芸芸主編,當代人物談臺灣問題,臺北:人間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六月一版。
85 葉芸芸主編,中共對臺政策與臺灣前途,臺北:人間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六月一版。
86. 程林勝著,鄧小平「一國兩制」思想研究,海陽:遼寧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三月一版。
87. 趙春山編著,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88. 楊力宇、陳博中、朱刀之德主編,海峽兩岸關係文集,香港:新亞洲出版社,一九九0年十月。
89 楊泰順編著,政黨政治與臺灣民主化,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
90 楊渡著,兩岸迷宮遊戲,臺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五月。
91 資中筠、何迫編,美台關係四十年(1949~1989) ,北京:人民出版
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版。
92 塞繆爾. p ﹒亨廷頓,王冠華等譯,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一九八九年七月一版。
93. 黎安友著,斯祖達譯,中國危機的出路改革的困境和民主的前景,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出版。
94. 蔡同榮著,我要回去,高雄:敦理出版社,一九九0年九月出版。
95. 蔡政文、林嘉誠著,臺海兩岸政治關係,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五日二版。
96 鮑紹霖編著「臺獨」幕後━━美國人的倡議與政策,臺北:海峽評論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一月出版。
97 鄭欽仁著,追尋自我定位的臺灣,臺北:稻香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七月初版。
98 劉崑主編,國情與國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一九九0年十二月一版。
99 鄧力群、馬洪、武衡主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100 關中著,美國與中共━━充滿變數和矛盾的關係,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九月。
10 1.關中著,美國外交政策之檢討,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十月。
102. 關中著,立足臺灣談民主,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十月二版。
103 謝長廷編著,民主進步黨,臺北:自由時代週刊社,無出版日。
104. 「轉變中的臺灣」編輯委員會編,轉變中的臺灣,香港:嶺南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中心,一九九一年九月。
105. 藥師寺泰藏著,張丹譯,公共政策,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一九九年二月一版。
106 嚴家其等著,中國大陸的發展與「臺灣經驗」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初版。
二、期刊、專論(文)
l.中國國民黨中央大陸工作會「 中共評論『 汪辜會談後的兩岸關係』」 大陸情勢週報(臺北) ,第一0九四期,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2 中國國民黨中央大陸工作會「 民進黨的『深會談』及中共之反應」 大陸情勢週報(臺北) ,第一0七七期,民國八十二年三月。
3 民進報社論「 論民進黨的中國政策」 民進報(臺北) ,第十四期,一九八八年六月。
4 民進黨中常會「 民主進步黨現階段中國大陸政策」 第一屆第四十一次中常會通過,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三日,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5 民進黨中常會「 民主進步黨━━現階段兩岸關係與對中國政策」 第五屆第三十八次中常會通過,一九九二年十月七日,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6 民進黨文宣部「 臺灣主權獨立━━━臺灣地位的歷史發展與國際事實」 民進報(臺北) ,第十七期,一九八八年七月。
7 民進報編輯部「 臺灣獨立決議臺前幕後」 民進報(臺北) ,第七號,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8 . 民進報編輯部「 民進黨對臺灣問題的看法與主張」 民進報(臺北) ,第十八期,一九八八年七月。
9 自由中國社論「 斥所謂『停火』與『兩個中國』之謬說」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二期第四卷,民國四十四年二月。
10. 自由中國社論「 反攻大陸問題」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七卷第三期,民國四十六年八月。
11 自由中國社論「 關於『反攻大陸問題』的問題」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七卷第五期,民國四十六年九月。
12 自由中國社論「 一篇血腥氣的怪論━━『中立主義的轉變』」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八卷四期,民國四十七年二月。
13 自由中國社論「 反對黨問題」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八卷第四期,民國四十七年二月。
14 自由中國社論「 論臺海危機」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九卷第七期,民國四十七年十月。
15. 自由中國社論「 自由中國之路」 自由中國(臺北) ,第二十卷第四期,民國四十八年二月。
16. 自由中國社論「 解決中國問題必需以民意為歸依」 自由中國(臺北),第二十一卷第十期,民國四十八年十一月。
17. 朱顯龍「 民進黨拋出公然主張『臺獨』的『臺灣憲法草案』」 臺灣研究(北京) ,第四期,一九九一年四月。
18 . 向榮「 從『臺灣經驗」、中國模式及國際局勢探討海峽兩岸關係之發展」臺灣研究(北京) ,第四期,一九九二年十二月。
19 阮銘「 中共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 中共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研討會,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 ,民國八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
20. 呂亞力「 民進黨與臺灣的民主實驗」﹒明報月刊(香港) ,第二十二卷第七期,一九八七年九月。
2 1.李家泉「 鄧小平同志關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思想」 中國統一戰線(北京) ,第十三期,一九九三年一月。
22 李逸洋「 民進黨體質與體制之析論━━獨斷領導的迷思」 新潮流(臺北),試刊號,一九八九年一月。
23 李逸洋「 地方包圍中央,夢幻執政路線」 新潮流論壇(臺北) .第八期,一九八九年七月。
24. 宋克寒「 民進黨與『汪辜會談』」 鏡報月刊(香港) .五期,一九九三年五月
25 宋重陽著,張良澤譯,臺灣獨立理論:追求自由(一、二、三) .民進報(臺北) .分載於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期,一九八八年七、八月。
26. 宋國誠「 中華民國大陸政策與中共對臺政策的比較評估(上、下) 」 •中國大陸研究(臺北) ,第三十五卷第一、二期,民國八十一年一月、二月。
27 宋國誠「 辜汪會談在現階段兩岸關係上之意義」 亞洲與世界(臺北),第十八卷第二期,一九九三年三月。
28 吳乃仁「 搶搭巴士的旅客請注意,本車開往統戰的目的地━━中臺經貿交流政策的省思」 新潮流評論(臺北) .第十期,一九九0年三月。
29. 吳乃仁、陳三郎「 民進黨是選舉聯盟?還是運動聯盟? ━━對許信良『民進黨四論』的批判」 新潮流評論(臺北) .第十九期,一九九0年十一月。
30 吳乃德「 反對運動的第二條陣線」 新潮流評論(臺北) .第十六期,一九九0年八月。
31 吳乃德「 現階段民進黨之政治綱領與政策走向」 迎接中華民國新時代研討會,中國時報(臺北)主辦,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七日至七月九日。
32. 吳安家「 從『辜汪會談』看兩岸關係的發展」 亞洲與世界(臺北),第十八卷第三期,一九九三年五月。
33. 吳東野「 中國統一的政治涵意━━『一國兩制』與『一國兩區』的背景及概念詮釋」 第十一屆中韓學術會議,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三日至四日。
34 吳重達「 臺灣是臺灣人民的臺灣━━制定中國政策的一些問題」 民進報(臺北) ,第二十一期,一九八八年八月。
35. 何磊「 淺析民進黨的大陸政策」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九二年六月。
36 金泓汎「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一國兩制』構想」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八九年六月。
37 金泓汎「『一國兩制』構想的臺灣模式」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九二年六月。
38 林大海「『理論大師』的政權興趣━━談張俊宏的『興趣不在主權』說」新潮流廣場(臺北) ,第五期,一九八九年四月。
39 林大海「 駁張俊宏『臺獨沒有機會』說」 新潮流評論(臺北) ,第十四期,一九九0年七月。
40 林士文「 政黨外交打開臺灣出路」 民進報(臺北) ,第三十期,一九八八年十月。
41 林山「 一個新的分離主義,假的解決方法━━評介魏鏞的『多體制國家』論」 新潮流週刊(臺北) ,第四期,一九八四年七月。
42 林勁「 民進黨政治主張的走向及對海峽兩岸關係的影響」 臺灣研究季刊(慶門) ,第四期,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43 林勁「 民進黨政治主張走向的內在原因」 臺灣研究集刊(廈門) ,第一期,一九九三年。
44 林佳龍「 威權侍從政體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臺北) ,第二卷第一期,一九八九年春季號。
45 . 林嘉誠,民進黨大陸政策評析,兩岸關係四十年演變的國顧與前瞻研討會,大陸事務暨政策研究基金會(臺北)主辦,民國八十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
的林濁水「 臺灣本土意識的建立(上、中、下) 」 ,民進報(臺北) ,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期,一九八八年八月至九月。
47 林濁水「 摘掉那頂多餘的『一國』帽子吧! ━━兩國兩府,才是臺灣前途的合理之路」 新潮流廣場(臺北) ,第五期,一九八九年四月。
48 林濁水「 從獨立到統一━━解決中臺關係的六大模式」 新潮流叢刊(臺北) ,第二十一期,一九八九年。
49. 林濁水「 國際慣例而己,帝國主義何辜━━評美國的新臺灣地位未定論」新潮流評論(臺北) ,第十二期, 一九九0年五月。
50. 邱連輝「 臺灣與中國大陸關係法草案」 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51 邱義仁「 拿台灣人民讓中國進補━━向張俊宏『臺灣朝野均無統一派」 的談會質疑」 新潮流( 臺北) ,第一期,一九八九年二月。
52 . 邱義仁、郭一凡「 小國如何對抗大國?對張俊宏四種臺獨的統一的批判」新潮流評論(臺北) ,十九期,一九九一年四月。
53 姚一平「 試論『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國際意義」 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二期,一九八八年二月。
54 姚一平「 民進黨社會基礎及其發展趨勢」 臺灣研究(北京) ,第三期,一九八八年九月。
55 邵宗海「『一個中國』政策的發展評估」 中山社會科學(臺北) ,第二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二年二月。
56. 邵宗海「 兩岸角色定位之探討」 兩岸交流與中國前途之展望研討會,政治大學中山學術與國家發展研究所(臺北) ,民國八十二年五月三十日。
57 姚嘉文「 將臺灣還給台灣人民━━民進黨臨全會主席致詞」 民進報(臺北) ,第七號,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58 姚嘉文「 民進黨,我們的夢」 民進報(臺北),第三十四期,一九八八年十一月。
59 . 徐博東、何磊「 論民進黨在臺灣政壇中的作用、局限性及其未來走向」 臺灣研究(北京),第四期,一九九0年四月。
60.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國民黨、民進黨與其他黨派大陸政策之比較分析」 淡江大學(臺北) ,一九九三年六月。
6 l.郭相枝「 海峽兩岸的分裂現狀和政治整合問題」 臺灣研究(北京) ,第三期,一九九二年九月。
62 . 黃光園「『臺灣結』與『中國結』對抗與出路」 中國論壇(臺北),第二十五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63 黃安「 反對黨與反共」 自由中國(臺北) ,第十八卷第七期,民國四十七年四月一日。
64. 黃昆輝「 國家統一綱領的要旨與內容」 中國大陸研究(臺北) ,第三十卷第十二期,民國八十年十二月。
65 黃華「 派系的明爭與暗鬥━━黨內惡鬥的打擊比坐牢更殘酷」 民進報(臺北) ,第三十三期,一九八八年八月。
66. 黃德福「 現階段民進黨之組織體質與權力生態」 迎接中華民國新時代研討會,中國時報(畫北)主辦,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七日至七月九日。
67 許信良辦公室「 對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的原則政策看法」 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68 許鐘萍「 論民進黨『臺獨』傾向的發展」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九二年二月。
69 陳水扁「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基礎條約」 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70 陳水扁「 第五個如果」 民進報(臺北) ,第二十五期,一九八八年九月。
71 陳水扁「 輕言統一,不如慎重獨立」 民進報(臺北) ,第二十六期,一九八八年九月。
72 . 陳必照「『自決』與『獨立』的政治訴求」 大陸政策往何處去研討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與時報文教基金會(臺北)主辦,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
日至三十日。
73. 陳忠信「 民進黨與兩岸關係發展」 發表於九0年代之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主辦,一九九二年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74 陳鴻榮「 美麗島幻境漫遊,新潮流民間植根━━國家認同﹒政經體制﹒公共政策環環相扣的獨立建國思想」 新潮流論壇(臺北) ,第八期,一九八九年
七月。
75. 張立明「 透過草根民主組織,進行人民和平革命━━公開新潮流的組織與運作方式」 新潮流論壇(臺北) ,第八期,一九八九年七月。
76 張鳳山「 國民黨與民進黨現行大陸政策比較」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九三年六月。
77 . 張維嘉「 天涯猶有『獨立』國━━立陶宛的獨立前景」 新潮流評論(臺北),第十二期,一九九0年五月。
78 費利雯「 辜振甫要建良性基礎,民進黨被請出去」﹒廣角鏡月刊(香港)
第二四八期,一九九三年五月。
79 費希平、黃信介、康寧祥「 就我們所面臨的三項政治問題向行政院孫院長提出質詢」 美麗島(臺北) ,第一卷第二期,民國六十八年九月。
80 楊立蔥「『對等政治實體』論評析」 臺灣研究(北京) ,第二期,一九九二年六月。
81 楊錦鱗「 Ií住民自決』剖析」 臺灣研究季刊(廈門) ,第一期,一九八七年三月。
82 新國會研究室「 中國大陸關係法草案」 民主進步黨政策研究中心提供。
83. 新國會中國問題小組「 兩岸直接談判的時機到了嗎? 」 新潮流(臺北)創刊號,一九九三年七月。
84 新潮流辦公室、新國會研究室臺中關係小組「 對中國經貿政策報告書」 新潮流評論(臺北) ,十九期,一九九一年四月。
85 趙建民「 臺獨條款對兩岸關係之衝擊」 亞洲與世界(臺北) ,第十五卷第三期,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86 楊開煌「 兩岸交流民進黨之角色分析」 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資料(臺北) ,第六十七期,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八月。
87. 新潮流「 彩繪理想國度━━臺灣共和國憲法草案」 新潮流叢刊(臺北)第九期,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88 新潮流「 國家與社會應該重新和解,公義和進步必須再度訐諾━━臺灣亟待一部新憲法」 新潮流叢刊(臺北) ,第九期,一九八九年十-月。
的新潮流「 攜手共創新國家━━新國家聯線參選宣言」 新潮流叢刊(臺北),第九期,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90 新潮流「 統一符咒再度降臨,中國結套牢國統會」 新潮流評論(臺北)第十六期,一九九0年八月。
91 蔡有全「 活路只有一條━━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 民進報(臺北) .第二
十八、二十九期,一九八八年九、十月。
92 . 蔡同榮「 讓公民投票跨出歷史性的腳步」 公民投票(臺北) .創刊號,一九九一年五月十日。
93 蔡同榮「 評『外交報告書』的『一個中國』政策」 公民投票(臺北) .第十四期,一九九三年四月。
94 劉峰松「 一千八百萬人的歷史」 美麗島(臺北) .第一卷第三期,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95. 盧修一「 由『四一七決議文』看民進黨政策的形成與制定」 民進報(臺北) .第二十八、二十九期,一九八八年九月至十月。
96 聯合月刊編輯部「『臺灣與中國前途』辯論會紀錄全文」 聯合月刊(臺北),第六十七期,七十六年二月。
97 王振寰「 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臺北),第二卷第一期,一九八九年春季號。
的譚溯澄「 中共對臺政策的基本原則」 中共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研討會,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臺北)主辦,民國八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
的嚴家其「『一國兩制』的科學涵意及其特徵」 紅旗雜誌(北京) ,第六期,一九八五年三月。

三、報紙
1 人民日報(北京)
2 大公報(香港)
3 文匯報(香港)
4 中央日報(臺北)
5 中國時報(臺北)
6 自立晚報(臺北)
7 自由時報(臺北)
8 民進報(臺北)
9 聯合報(臺北)
10 民思日報(高雄)

貳、英文部份
一、專書
1. Dunn, William N.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N. J.: Prentice Hall, 1981.
2.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 PrenticeHall, 1965.
3. Kim, Hak Joon. The Unification Policy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 Seoul: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77.
4. Kim, Samuel S, China and the World: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9.
5. Myers, Ramon H. Two Societies In Opposition .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91.
6. Nathan, Andrew J. China`s Crisis: Dilemmas of Reform and Prospects for Democracy.
New York: World Peace Academy Press, 1989.
7. Sartori, Giovanni.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8. Sense, Donald J. and Pilcunas, Diane D. Can the Two Chinas Become One? Washington, D.C.: The Council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 1989.
9. Wang, James C. 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 1989.

二、期刊
1. Chai, Trong R., "The Future Of Taiwan," Asian survey, Vo1.26, No.l2(December), pp .1309-1324.
2. Chao, Chien-min., "China`s Policy Towards Taiwan," The Pacific Review, Vo1.3, No.2 (1990), pp.l25-127.
3. Chiou, C. L., "Dilemmas In China`s Reunification Policy Toward Taiwan," Asian Survey, Vol.26, No.4 (Apring 1986), pp.467-482.
4. Chou, Yangsun and Nathan, Andrew J.,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Vol.27, No.3 (March 1987), pp.277-299.
5. Gold, Thomas B., "The Status Quo Is Not Static: Mainland-Taiwan Relation," Asian Survey, Vol.27, No.3 (March 1987),pp.300-315.
6. Kuo, Cheng-Tian., "The PRC And Taiwan," Asian Survey, Vo1.32, No.8(August 1992), pp.683-695.
7. Nathan, Andrew J., "The Legislative Yuan Elections: Consequences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Asian Survey, Vol.33, No.33(April 1993), pp.424-43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