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訖年月 | 計畫編號 | 計畫名稱 | 擔任職務 |
2019/08/01-2020/07/31 | MOST106-2410-H-004-171-MY3 | 什麼是宗教?宗教研究的主體與範疇探討(3/3) | 計畫主持人 |
2018/08/01-2019/07/31 | MOST106-2410-H-004-171-MY3 | 什麼是宗教?宗教研究的主體與範疇探討(2/3) | 計畫主持人 |
2017/08/01-2018/07/31 | MOST106-2410-H-004-171-MY3 | 什麼是宗教?宗教研究的主體與範疇探討(1/3) | 計畫主持人 |
2017/08/01-2018/07/31 | MOST106-2410-H-004-171-MY3 | 什麼是宗教?宗教研究的主體與範疇探討(1/3) | 計畫主持人 |
2017/08/01-2018/07/31 | MOST106-2811-H-004-020 | 什麼是宗教?宗教研究的主體與範疇探討(延攬) | 計畫主持人 |
2016/08/01-2017/07/31 | MOST104-2410-H-004-204-MY2 | 當代中國基督教之興起與世界基督教:內涵特徵之比較研究(2/2) | 計畫主持人 |
2016/08/01-2017/07/31 | MOST105-2811-H-004-037 | 當代中國基督教之興起與世界基督教:內涵特徵之比較研究(延攬) | 計畫主持人 |
2016/01/01-2016/07/31 | MOST105-2811-H-004-007 | 當代中國基督教之興起與世界基督教:內涵特徵之比較研究(延攬) | 計畫主持人 |
2015/08/01-2016/07/31 | MOST104-2410-H-004-204-MY2 | 當代中國基督教之興起與世界基督教:內涵特徵之比較研究(1/2) | 計畫主持人 |
2014/08/01-2015/07/31 | NSC102-2410-H-004-082-MY2 | 全球化潮流下的當代中國基督徒:身份意識與社群建構之探討(2/2) | 計畫主持人 |
2013/08/01-2014/07/31 | NSC102-2410-H-004-082-MY2 | 全球化潮流下的當代中國基督徒:身份意識與社群建構之探討(1/2) | 計畫主持人 |
2012/08/01-2013/07/31 | NSC101-2410-H-004-093- | 全球化潮流下的當代中國基督徒:身份意識與社群建構之探討(III-I) | 計畫主持人 |
2011/08/01-2012/07/31 | NSC100-2410-H-004-128- | 信仰者與研究者:一個宗教研究基本問題探討 | 計畫主持人 |
2011/06/01-2012/05/31 | NSC98-2420-H-004-015-2E3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近二十年的宗教理論與方法(3/3) | 共同主持人 |
2011/05/01-2011/10/31 | NSC100-2418-H-004-002- | 100年度哲學學門赴德國考察計畫-「東西跨文化研究」跨領域學術交流及前瞻議題之合作規劃 | 計畫主持人 |
2010/09/01-2011/08/31 | NSC97-2410-H-004-178-MY3 | 台灣地區宗教經驗之比較研究(3/3) | 計畫主持人 |
2010/08/01-2011/07/31 | NSC99-2811-H-004-040 | 台灣地區宗教經驗之比較研究(延攬) | 計畫主持人 |
2010/06/01-2011/05/31 | NSC98-2420-H-004-015-2E3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近二十年的宗教理論與方法(2/3) | 共同主持人 |
2009/09/01-2010/08/31 | NSC97-2410-H-004-178-MY3 | 台灣地區宗教經驗之比較研究(2/3) | 計畫主持人 |
2009/08/01-2010/07/31 | NSC98-2811-H-004-032 | 台灣地區宗教經驗之比較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2009/06/01-2010/05/31 | NSC98-2420-H-004-015-2E3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近二十年的宗教理論與方法(1/3) | 共同主持人 |
2008/09/01-2009/08/31 | NSC97-2410-H-004-178-MY3 | 台灣地區宗教經驗之比較研究(1/3) | 計畫主持人 |
2007/12/01-2008/11/30 | NSC95-2420-H-004-080-MY2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宗教文化史(亞洲宗教的現代化與後現代化〈2/2〉 | 計畫主持人 |
2006/12/01-2007/11/30 | NSC95-2420-H-004-080-MY2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宗教文化史(亞洲宗教的現代化與後現代化)(1/2) | 計畫主持人 |
2006/08/01-2007/07/31 | NSC95-2411-H-004-001 | 宗教經驗及其理論建構:以Wilfred C. Smith、Mircea Eliade、Ninian Smart為探討範例(3/3) | 計畫主持人 |
2006/02/01-2006/07/31 | 95-1008 | 宗教與多元社會學程-總計畫 | 計畫主持人 |
2006/02/01-2006/07/31 | 95-1006 | 宗教與多元社會學程-世界宗教的傳統與演變 | 計畫主持人 |
2005/08/31-2006/07/31 | NSC94-2411-H-004-004 | 宗教經驗與其理論建構:以Wilfred C. Smith、Mircea Eliade、Ninian Smart為探討範例 | 計畫主持人 |
2005/08/01-2006/01/31 | 94-1022 | 宗教與多元社會學程 總計畫 | 計畫主持人 |
2005/02/01-2005/07/31 | 94-1012 | 世界宗教的傳統與演變 | 計畫主持人 |
2005/02/01-2005/07/31 | 94-1011 | 宗教與多元社會 總計畫 | 計畫主持人 |
2004/08/01-2005/07/31 | NSC93-2411-H-004-014 | 宗教經驗及其理論建構:以Wilfred C. Smith、Mircea Eliade、Ninian Smart為探討範例(1/3) | 計畫主持人 |
2004/08/01-2005/01/31 | 93-1019 | 宗教與多元社會 總計畫 | 計畫主持人 |
2003/08/01-2004/07/31 | NSC92-2411-H-004-001 | 「宗教融合」的詮釋與意義探討(3/3) | 計畫主持人 |
2002/08/01-2003/07/31 | NSC91-2411-H-004-002 | 「宗教融合」的詮釋與意義探討(2/3) | 計畫主持人 |
2002/01/01-2002/12/31 | 91-1001 | 宗教與藝術學術研討會 | 計畫主持人 |
2001/08/01-2002/07/31 | NSC90-2411-H-004-021 | 「宗教融合」的詮釋與意義探討(1/3) | 計畫主持人 |
1997/08/01-1998/07/31 | NSC87-2411-H-004-007 | 天啟與末劫 | 計畫主持人 |
1996/08/01-1997/07/31 | NSC86-2411-H-004-001 | 西方天啟思想之興起 | 計畫主持人 |
1996/08/01-1997/07/31 | NSC86-2511-S-004-003 | 《六祖壇經》的通識內涵與教學設計 | 計畫主持人 |
自行維護研究計畫
起訖年月 | 計畫編號 | 計畫名稱 | 擔任職務 |
年度 | 內容 | 項目 |
105 | David D. Hall | 邀請國際傑出教學及研究人才 |
101 | Fenggang Yang 楊鳳崗 | 邀請國際傑出教學及研究人才 |
098 | Roger Finke | 邀請國際傑出教學及研究人才 |
097 | 宗教文化史(亞洲宗教的現代化與後現代化) | 校外補助案學校配合款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