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 |
台灣新電影長焦鏡頭美學的延續與斷裂:論《少年吔,安啦》的空間構圖 |
article |
web page(166) |
2022-06 |
A Return to Bazin: Uncle Vanya in Drive My Car |
conference |
web page(287) |
2020-05 |
A kortárs tajvani filmművészet |
book |
pdf(215) |
2019-04 |
鏡像對照:回顧香港新浪潮與台灣新電影運動 |
conference |
pdf(355) |
2018-08 |
電影中的文字符號說了什麼?從《兒子的大玩偶》到《郊遊》,讀出臺灣的社會實景 |
book |
web page(676) |
2015-07 |
30年前的台灣新電影運動,意味著什麼? |
book/chapter |
web page(1390) |
2015-07 |
30年前的台灣新電影運動,意味著什麼? |
book/chapter |
web page(966) |
2014.03 |
讓學生走入社區:建構政大學城學生與地方社區活動之連結 |
report |
pdf(3059) |
2013-10 |
台灣電影百年小史 |
article |
pdf(2018) |
2012-07 |
走出悲情:台灣電影的另一種面貌 |
conference |
pdf(963) |
2012.06 |
所有胡導演的人馬--論《天下第一》之電影表現形式 |
article |
web page(1007) |
2012 |
探求台灣電影中的日本性 |
report |
web page(674)pdf(620) |
2011-12 |
穿越幽暗鏡界 : 台灣電影百年思考 |
book/chapter |
web page(891) |
2011-10 |
Walking out of Sadness: the Other Side of Taiwan Cinema |
article |
pdf(1146) |
2011-07 |
二十年後重看《悲情城市》:聲音、影像、時間、空間 |
book/chapter |
web page(1323) |
2011-05 |
新台灣電影中的台北:影像中的台北觀點與非台北觀點 |
book/chapter |
web page(925) |
2011 |
探求台灣電影中的日本性 |
report |
web page(679) |
2010-11 |
台灣影視產品中的日本性:理論的初探 |
conference |
|
2010-11 |
論《海角七號》的時空套層 |
conference |
|
2010-10 |
電影研究與生活脈絡 |
article |
pdf(779) |
2010-03 |
Bazin at work: the concept of realism in Chinese-language films |
article |
pdf(1695) |
2010-01 |
台灣電影產業集中度研究之比較與評估 |
conference |
|
2010-01 |
見之,聽之,信之:《一一》的組合與對比 |
conference |
|
2010-01 |
數位時代重讀班雅明:攝影與電影中的複製 |
conference |
|
2010 |
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統籌與協調計畫(第四年) |
report |
pdf(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