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清末廣東政治變遷之研究(1861∼1911)
The Political Chan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Late Ching Dynasty
作者 張長壽
Chang, Chang-Shou
貢獻者 呂實強
Leu,Shi-Chuang
張長壽
Chang,Chang-Shou
關鍵詞 廣東
政治
菁英分子
Guangdong
Politics
Elite
日期 1993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31:45 (UTC+8)
摘要 「廣東一地在中國史上可謂無絲毫之價值者也,自百年以前,未嘗出一非
     常之人物可以為一國之輕重;未嘗有人焉以其地為主動,使全國生出絕大
     之影響。崎嶇嶺表,朝廷以羈縻視之,而廣東亦若自外於國中,故就國史
     上觀察廣東,則雞肋而已。雖然,還觀世界史之方面,考各民族競爭交通
     之大勢,則全地球最重要之地點僅十數,而廣東與居一焉,斯亦奇也。
     」 ── 梁啟超廣東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個佔有極重要地位的省分。 從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英法聯軍、 甲申中法戰爭到甲
     午戰後發韌的改革與革命活動,無一不是與廣東有密切的關係; 無一不
     為中國近代的政局帶來鉅大的影響。準此以觀, 廣東實與中國近代史的
     演變有著相當密切的互動關係。然而,衡諸國史,廣東雖自秦漢時即已納
     入中國版圖, 但誠如梁啟超所言,在前此二千年的中國政治史上, 廣東
     向來只居於「雞肋」的地位而已。兩相比較後, 不難察覺廣東遲至十九
     世紀時已由過去的政治邊陲角色轉變為中國政治發展史上的重要省分。廣
     東在中國政治史上具有如此奇特的轉折過程, 這應是她最引人注意之處
     。 但廣東地位轉變的原因何在?其變化的程度如何?對中國近代史的發
     展又有何等影響?這些都是探求轉變過程中值得思索的問題。 蓋歷史所
     值得探究者即在於觀察各種現象間的差異,而後探尋出肇致轉變的原因、
     影響並予以適切的闡釋而已。準此,本文即依循這三個層面, 嚐試將廣
     東置於中西勢力交互影響的背景中,敘述其間史事的發展, 而後針對省
     內菁英分子角色、觀念的轉變過程及其對中國近代政治史上的影響做探討
     。 藉此,希望能對清末五十年間廣東政治變動的情景做一詮釋。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丈料
     大清穆宗教(同治)皇帝實錄(一至五) (台北:華聯出版
     社,民國五十三年一月)
     中華書局編,清史列傳〔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一年三
     月〕
     毛鴻賓、郭嵩壽等修.桂文燦纂,廣東圖說〔台北:成文出
     版社,民國主十六年十三月〕
     毛鴻賓撰.毛承霖編,毛尚書(鴻賓)奏疏〔台北:文海出
     版社翻印,兵團五十五年〕
     文慶等幕, 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 (台北:文海出版社翻
     翻印,民國五十主年〕
     王先謙寡修,十二朝東華錄一道光朝(二) (台北:文海出
     版社,民國五十二年)
     左舜生綿,中國近百年史資料初編(台北:中華書局,民國
     四十七年)
     朱一新撰, 無邪堂答問〔台北: 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朱幫朋寡修,光緒朝東華錄(一、三、四、七) (台北:文
     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二年九月)
     邵之棠輯,皇朝經世文統編〔台北: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
     六十九年〕
     胡體垣著,胡翼南先生全集(一、三) (台北:文海出版社
     翻印,民國六十五年〕
     夏變著,中西紀事〔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一年〕
     孫甄陶著,清代廣東詞林紀要〔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
     十九年十月初版)
     梁啟超著,飲冰室文集(七、十一)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四十九年)
     深慶桂著,式洪室詩文遺稿〔台北: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
     六十八年〕
     郭嵩買懷著,郭嵩無日記(二)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一
     九八一年)
     郭嵩無撰.王先祿編,郭侍郎( 嵩煎)奏疏(台北:文海出
     版社翻印,民國五十六年)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三、四) (台北:近代
     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史料叢書:道成同光四朝奏議(十二)
     〔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初版〕
     清史編察委員會,清史(三) (台北:國防研究院,民國五
     十年〕
     清聖祖(康熙、)仁皇帝實錄(一) (台北:華聯書局印行,
     民國五十三年)
     清高宗教撰`清朝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
     年十月〕
     陳昌齊等撰, 廣東通志(清. 同治三年重刊本) ( 台北: 華
     文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張之洞撰. 主樹干冉綿,張女襄公( 芝洞) 全集‘ 奏議( 光緒
     八年十二月至光緒十二年二月) (台北:文海出版社
     ,民國五十五年〕
     陶模撰.陶謀廉輯,陶勤肅公(模)奏議. 遺稿〔台北:
     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五十五年〕
     張樹聲撰.何閥混編,張堉達公(樹聲)奏議[台北:文海
     出版社翻印,民國五十五年〕
     章伯給編,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台北:文海出版
     社翻印,出版年不詳〕
     楊建成主編,華僑之研究(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出
     版,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楊建成主編,僑匯流通之研究〔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
     所出版,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楊建成主編,華僑史(台北:中華學街院南洋研究所出版,
     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廖廷臣等寡(清.宣統元年十月重印本) ,廣東興地圖說(
     全) (台北:成文出版社印行,民國五十六年十二月
     趙爾真等編,清史稿〔台北:洪氏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八月
     趙泉澄著,清代地理沿革表(台北: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
     六十八年〕
     劉錦藻撰`清朝讀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
     年)
     劉坤一撰.歐陽輔之編,對j 忠誠公(坤一)遺集.奏稿〔台
     北: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五十五年)
     劉長佑撰.龍繼棟輯,劉武慎公(長佑)遺書.奏稿〔台北
     :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五十七年〕
     鄭觀應著, 盛世危言〔台北:中華雜誌社,民國五十四年〕
     蔣貴麟編, 萬木草堂遺稿(上) ( 台北: 成文出版社,民國
     六十七年〕
     譚鍾麟撰.譚澤聞等編,譚文勤公(鍾麟)奏稿〔台北:文
     海出版社翻印,民國五十五年〕
     (二)專著
     丁寶蘭著,嶺南歷代思想家評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
     丁文江編`榮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世界書局,民
     國四十八年)
     小川野秀美著,林胡德.黃福慶譚,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
     北:時報文化出版專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主盆崖著,中國地理(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年十月
     台三版)
     王國強著,中國兵工製造業發展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
     司,民國七十六年)
     王定安撰`清曾忠襄公園奎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
     六十七年四月〕
     戈公振著,中國報學史〔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
     員會編,廣州百年大事記(上) (廣州:廣東人民出
     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
     史扶鄰(Ba r。ld Z. SChirrrin) 原著.邱權政、符致與譯
     `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 Sun Yat-sen and the
     。rigins 。f Chinese Rev。luti。n , vniversity οf
     Calif。rnia Press , Berkeley , 1968.) (台北:谷
     風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
     汪榮祖著,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
     十二年)
     李守孔著,李鴻章傳〔台北: 學生書局印行,民國七十四年
     李劍農著,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上、下) (台北:商務印書
     館,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吳八駿著,突啟超與戊戌變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
     七十三年〕
     吳郁文主編,廣東省經濟地理(北京:新華出版社出版,一
     九八五年〕
     吳相湘著,近代史料舉隅〔台北:大西洋圖書公司,民國五
     十九年)
     戶。
     吳相湘著,民國史縱橫談〔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十四
     年〕
     吳相湘著,孫逸仙先生傳(上、下) (台北:遼東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一年〕
     吳雁南、馮祖胎、蘇中立等主編,清末社會思潮〔福州:福
     建人民出版社,一九九。 年〕
     呂實強著,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
     國五十九年〕
     沈雲龍著,康有為評傳(台北:傳記文學社,民國五十八年
     何瑞藤著,日本華僑社會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印行,民
     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周鼓撰.周學熙等按字,民國周玉山先生華夏自定年譜〔台北
     :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林世明著,義和國事變期閩東南互保運動之研究〔台北:商
     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
     祝秀俠著,粵海舊聞錄(上珊) (台北:中外雜誌出版社,
     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胡鈞重編,清張文襲公之洞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
     六十七年〕
     滯薛鳳馨, 政治論叢〔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十四年十一
     月)頁四六。
     姚廷芳著,新閉關時期與英法聯軍(台北:三民書局,民國
     七十一年十月初版〕
     梁榮主綿,論廣東150 年〔廣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九。
     年五月〕
     察啟超著,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台北:中華書局印行
     ,民國四十五年台一版〕
     察啟超著,清代學術概論〔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nu F。
     少心
     果啟超著,論李鴻章〔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四十七年〕
     徐松石著,粵江流域人民史(香港:東南亞研究所,一九六
     七年再版〕
     索威爾(Th。mas S。well) 著.詮克超釋,美國各少數種族
     移民史〔台北:環球書局出版,民國七十二年〕
     康有為著.康文佩編,康南海自訂年譜. 康南海先生年譜續
     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
     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網(上) 香港:中文大學,一九八
     。 年二版〕
     郭廷以著,太平天國史事目誌(一、三) (台北:商務印書
     館,民國五十四年十月台二版〕
     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事日誌(清季) (台北: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十二年三月〕
     陳烈甫著,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台北:正中書局印
     行,民國六十八年〕
     陳漢才編著,康鬥弟子述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九
     一年十月第一版)
     許政雄著,清末民權思想的發展與歧具(台北:文史哲出版
     社,民國八十一年〕
     陸寶千著, 論晚清兩康的天地會政權〔台北: 中央研院近代
     史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
     張玉法著, 清季的革命團體(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民國七十一年八月二版)
     張玉法著,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民國七十四年二月二版〕
     張其昀著,中國區域志〔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
     版,民國四十七年三月初版〕
     張朋園著,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民國五十三年〕
     商文立著,中國歷代地方政治制度〔台北:正中書局,民國
     -207 一
     六十九年〕
     搏宗懋著,清代督撫制度(張金鑑主編,政治大學政治研究
     所叢列第四種) (台北:政治大學,民國五十二年六
     月〕
     傅啟學編者,國父孫中山先生傳f 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民國五十四年〕
     馮自由著,革命逸史(二、四) (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
     六十七年二月台三版〕
     馮自由著,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二) (台北:世界
     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三版〕
     鄧鬧禹先生學術論文選集,黃培、陶晉生編〔台北:食貨出
     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一月)
     黃鴻壽著,清史紀事本末(下) (台北:三民書局印行,民
     國五十二年〕
     鄒魯著,中國國民黨黨史稿〔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
     十四年)
     彭澤周著,近代中日關係研究諭集〔台北縣板橋市: 藝文印
     書館,民國六十年七〕
     楊予六,中國歷代地方行政區劃〔台北:中華文化出版專業
     委員會,民國四十六年十一月初版〕
     楊克己編,民國康長素先生有為. 深任公先生啟超師生合譜
     〔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六年二版〕
     錢實甫綿,新修清季史三十九表〔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
     十七年四月再版〕
     廖和永著,晚清白強運動軍備問題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
     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劉伯騏茗,廣東書院制度〔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民國四
     十七年〕
     薛君度著.楊慎之譯,黃典與中國草命(香港:三聯書店,
     一九八五年二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蕭一山著,清代通史(一、四) (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
     七十四年四月台六版)
     蕭公權著,中國政治思想史(下)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
     版部,民國七十四年)
     ( 日)織田寓撰`清國行政法汎論〔台北:華世出版社出版
     `民國六十八年三月影印)
     羅爾綱著,湘軍新志〔台北:女海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羅雲綱著,細說清代國防(台北:祥雲出版社,民國七十
     六年一月五版〕
     J。hn K. Fairbank 編、張玉法主譯.李國祁總校訂,劍橋
     中國史一晚清篇(第十、十一般) (一八00-- 一九
     一一) , (台北:南天書局,民國七十六年)
     G. B. Cressey 著,中國的地理基礎〔台北:廣文書局印行
     ,民國五十二年九月初版〕
     (三)報紙、雜誌
     主雲五主持,重印東方雜誌全部舊判(台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六十五年)
     申報(影印本). ( 上海:上海書店影印, 一九八三年一月〕
     ( 清) 憲政編查館官報局綿,政治官報( 影印本) (台北:
     文海出版社〕
     (四)辭典
     秦孝儀編寡,中國現代史辭典(人物部分) (台北:近代中
     國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五)論文
     王家儉著,清季南洋海軍的創建與演變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九期。
     王家儉著「清季的海防論」 `師大學報,第十二期。
     王家儉著,「清季南洋海軍的創建與演變」師大歷史學報
     ,第十九期。
     王萍著,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一廣東省〔國科會補助研
     究著作,六十六學年度人文社會組, H 0 1 6 )
     市古宙三著.林添貴譯「士紳角色初探」幼獅月刊,第
     四十卷,第二期。
     史扶鄰著,「孫逸仙與民族主義一一八九。~ 一九。 0」
     見李國那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一民族主義〔台
     北:時報出版公司〕
     列島編,鴉片戰爭史論文專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
     。 年)
     李恩涵著「中美收回粵漠路權交涉」近代中國史事研究
     論集〔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
     李國祁著r 中國近代現代歷史的演進.J見王轉南主編,
     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一) (台北:商務印書館,民
     國七十五年四月〕
     況慎玉著r 清末西洋地方自治思想的載八-1 ~近代史研究
     所集刑, 第八期。
     沈傻玉著, r 清末地方自治之萌芬(一八九八~ 一九。 八)
     .J `近代史研究集到,第九期。
     呂芳上著r 評路康樂cr 中國之共和革命一一八九五~一
     九一三年之廣東Jl .J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第五期。
     呂紹理著,近代的廣東米糧貿易(一八六六~一九三一) (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一月〕
     林華平著r 香港中文報業史話.J廣東文獻,第十九卷,
     第二期。
     梁嘉彬著「 番禹黃埔深氏五世傳略(初稿) 史學彙判
     ,第七期。
     許鼎彥著 鴉片戰爭期間廣州地方的民氣,史原,第十
     三期。
     都重萬著,清末廣東團練之研究(一七九六~一八七四) (
     台北: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年六月〕
     張激著 晚清思想發展試論一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截
     討 。 見張額等著,周陽山、楊肅獻等編,近代中國
     思想人物論一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民國六十九年〕
     張朋國著r 評介史扶麟著「孫逸仙與中國革命的起源Jl -1
     `見李國那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一民族主義〔
     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四年〕
     陳三井著í 香港「中國日報」的革命宣傳.J見中華文化
     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
     十七編)一辛亥革命(上)
     湯象龍著r 民國以前的賠款是如何償付的.J 0 見吳相湘等
     編,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三珊〔台北:正中喜
     局印行, 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湯象龍著í 民國以前關稅擔保之外債.J 0 見吳相湘等編,
     中國近代史論藥,第二輯第三加〔台北: 正中書局印
     行,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賀躍夫著r 廣東士紳在清末窟政中的政治動向-.J近代史
     研究,總第三四期。
     楊懋春著, r 清末五十年的變法維新運動-.J近代中國,第
     三期。
     詹德湖著r 康有為之維新思想-.J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
     行委員會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二編) (台
     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
     趙中竿著r 近代中國軍事因革與現代化運動...J近代史研
     究所集到,第十二集。
     劉鳳翰著r 清季自強運動與軍事初期改革...J `見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
     劉光華著r 總理街門設置之前清廷辦理對外事務的纖關」
     ,政大歷史學報,第三期。
     劉廣京著r 鄭觀應易言一光緒初年之變法思想.J (上)
     清華學報,新八卷,一至二期。
     戴炎輝著r 清代地方官治的組織及其實際運用-.l 態政時
     代,第一卷,第二一四期。
     魏秀梅著r 從量的觀察探討清季督撫的人事擅遞-.l 中研
     院近史所集判,第四期(上)
     蘇雲昌盛著r 廣雅書院的教化與成就-.l . ,廣東文獻,第十六
     卷,第一、二、三期。
     棄了;雲急事著r 康有為主持下的萬木草堂-.l 廣東文露天,第十
     五卷,第三、四期。
     蘇雲接著r 論清季中國社會階層之變遷-.l 中國歷史學會
     史學集判,第十六期。
     蘇雲搖著r 清末湖北士紳階層之蛻變-.l 恩典言, 第十七
     卷, 第四期。
     蘇雲吾吾著 張立洞與海南( 一八八四~一八八 九) 廣
     東文獻, 第十八卷,第一、三期。
     Ernest P . Young 著.甘德星譚r 廿世紀初期的中國:民
     族主義、改革與共和革命」見李國祁等茗,近代中國
     思想人物論一民族主義〔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
     十四年)
     
     
     二、外文部分
     William,Ayers. Chang Chih – tung and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ss , 1971 )
     Lord Charles,Beresford. The Break-up Of Cbina,with
     An Account Of Its Present Commerce, Cu rr ency,
     waterways ,Armies , Railways,Politics a n d
     Future Prospects. C New York and London :Barper
     & Brothers,1900 .)
     Rhoads,Edward J. M. 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The
     Case of Kwangtung (1895-1913 ) ( IIarvc!!x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cge, Massachusetts,
     1975 . )
     Dingle,Edwin J. China`S Revolution - a history dnd
     Political Record Of Tbe Civil war ( 1911 - 19
     12) C New York, Baskell Bouse publisher 1972.)
     spence,Jonathan D.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 w.
     W.Norton & Comp any I (New York London ,1990)
     Ch` u T` un g-Tau. Loc a l Go ve r nment I n Cbina un de r
     Ch ` ing , ( Ba va r d Un i v e rs i ty Pre ss , 1 962. J
     Wakeman,Frederic Jr.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B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 1839 - 1962 ) 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England.)
     
     
     
     
     二、外文部分
     William,Ayers. Chang Chih – tung and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ss , 1971 )
     Lord Charles,Beresford. The Break-up Of Cbina,with
     An Account Of Its Present Commerce, Cu rr ency,
     waterways ,Armies , Railways,Politics a n d
     Future Prospects. C New York and London :Barper
     & Brothers,1900 .)
     Rhoads,Edward J. M. 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The
     Case of Kwangtung (1895-1913 ) ( IIarvc!!x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cge, Massachusetts,
     1975 . )
     Dingle,Edwin J. China`S Revolution - a history dnd
     Political Record Of Tbe Civil war ( 1911 - 19
     12) C New York, Baskell Bouse publisher 1972.)
     spence,Jonathan D.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 w.
     W.Norton & Comp any I (New York London ,1990)
     Ch` u T` un g-Tau. Loc a l Go ve r nment I n Cbina un de r
     Ch ` ing , ( Ba va r d Un i v e rs i ty Pre ss , 1 962. J
     Wakeman,Frederic Jr.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B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 1839 - 1962 ) 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England.)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G7856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22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呂實強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eu,Shi-Chua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長壽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ang,Chang-Shou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長壽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g, Chang-Shouen_US
dc.date (日期) 199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Apr-2016 16:31:45 (UTC+8)-
dc.date.available 29-Apr-2016 16:31: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31:4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422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72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G7856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廣東一地在中國史上可謂無絲毫之價值者也,自百年以前,未嘗出一非
     常之人物可以為一國之輕重;未嘗有人焉以其地為主動,使全國生出絕大
     之影響。崎嶇嶺表,朝廷以羈縻視之,而廣東亦若自外於國中,故就國史
     上觀察廣東,則雞肋而已。雖然,還觀世界史之方面,考各民族競爭交通
     之大勢,則全地球最重要之地點僅十數,而廣東與居一焉,斯亦奇也。
     」 ── 梁啟超廣東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個佔有極重要地位的省分。 從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英法聯軍、 甲申中法戰爭到甲
     午戰後發韌的改革與革命活動,無一不是與廣東有密切的關係; 無一不
     為中國近代的政局帶來鉅大的影響。準此以觀, 廣東實與中國近代史的
     演變有著相當密切的互動關係。然而,衡諸國史,廣東雖自秦漢時即已納
     入中國版圖, 但誠如梁啟超所言,在前此二千年的中國政治史上, 廣東
     向來只居於「雞肋」的地位而已。兩相比較後, 不難察覺廣東遲至十九
     世紀時已由過去的政治邊陲角色轉變為中國政治發展史上的重要省分。廣
     東在中國政治史上具有如此奇特的轉折過程, 這應是她最引人注意之處
     。 但廣東地位轉變的原因何在?其變化的程度如何?對中國近代史的發
     展又有何等影響?這些都是探求轉變過程中值得思索的問題。 蓋歷史所
     值得探究者即在於觀察各種現象間的差異,而後探尋出肇致轉變的原因、
     影響並予以適切的闡釋而已。準此,本文即依循這三個層面, 嚐試將廣
     東置於中西勢力交互影響的背景中,敘述其間史事的發展, 而後針對省
     內菁英分子角色、觀念的轉變過程及其對中國近代政治史上的影響做探討
     。 藉此,希望能對清末五十年間廣東政治變動的情景做一詮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前言 1
     
     第壹章 背景 7
     第一節 地理環境 7
     第二節 地方政治結構 25
     第三節 道咸年間的政局 41
     
     第貳章 清廷對廣東的統治 58
     第一節 清廷的統治方策 58
       一 地方秩序的維持
       二 吏治的整頓
     第二節 地方政治首長的遞嬗與施政 73
         一 歷任總督任期、出身及政績之分析
         二 施政方針、成果及阻力
     
     第參章 民間對政治變局的反應 97
     第一節 菁英分子對時局的反應 97
       一 中法戰爭前
       二 中法戰爭後
     第二節 新政治菁英分子的崛起與活動 114
       一 改革
       二 革命
     
     第肆章 廣東政治變遷之影響 148
     第一節 地方與中央之疏離 148
       一 中央政府控制力的削弱
       二 菁英分子對政權的離心
     第二節 廣東知識分子對中國現代化的促進 168
     
     結論 190
     
     徵引書目 20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22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廣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菁英分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Guangdo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tic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liteen_US
dc.title (題名) 清末廣東政治變遷之研究(1861∼1911)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Political Chan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Late Ching Dynas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丈料
     大清穆宗教(同治)皇帝實錄(一至五) (台北:華聯出版
     社,民國五十三年一月)
     中華書局編,清史列傳〔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一年三
     月〕
     毛鴻賓、郭嵩壽等修.桂文燦纂,廣東圖說〔台北:成文出
     版社,民國主十六年十三月〕
     毛鴻賓撰.毛承霖編,毛尚書(鴻賓)奏疏〔台北:文海出
     版社翻印,兵團五十五年〕
     文慶等幕, 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 (台北:文海出版社翻
     翻印,民國五十主年〕
     王先謙寡修,十二朝東華錄一道光朝(二) (台北:文海出
     版社,民國五十二年)
     左舜生綿,中國近百年史資料初編(台北:中華書局,民國
     四十七年)
     朱一新撰, 無邪堂答問〔台北: 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朱幫朋寡修,光緒朝東華錄(一、三、四、七) (台北:文
     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二年九月)
     邵之棠輯,皇朝經世文統編〔台北: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
     六十九年〕
     胡體垣著,胡翼南先生全集(一、三) (台北:文海出版社
     翻印,民國六十五年〕
     夏變著,中西紀事〔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一年〕
     孫甄陶著,清代廣東詞林紀要〔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
     十九年十月初版)
     梁啟超著,飲冰室文集(七、十一)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四十九年)
     深慶桂著,式洪室詩文遺稿〔台北: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
     六十八年〕
     郭嵩買懷著,郭嵩無日記(二)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一
     九八一年)
     郭嵩無撰.王先祿編,郭侍郎( 嵩煎)奏疏(台北:文海出
     版社翻印,民國五十六年)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三、四) (台北:近代
     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史料叢書:道成同光四朝奏議(十二)
     〔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初版〕
     清史編察委員會,清史(三) (台北:國防研究院,民國五
     十年〕
     清聖祖(康熙、)仁皇帝實錄(一) (台北:華聯書局印行,
     民國五十三年)
     清高宗教撰`清朝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
     年十月〕
     陳昌齊等撰, 廣東通志(清. 同治三年重刊本) ( 台北: 華
     文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張之洞撰. 主樹干冉綿,張女襄公( 芝洞) 全集‘ 奏議( 光緒
     八年十二月至光緒十二年二月) (台北:文海出版社
     ,民國五十五年〕
     陶模撰.陶謀廉輯,陶勤肅公(模)奏議. 遺稿〔台北:
     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五十五年〕
     張樹聲撰.何閥混編,張堉達公(樹聲)奏議[台北:文海
     出版社翻印,民國五十五年〕
     章伯給編,清代各地將軍都統大臣等年表〔台北:文海出版
     社翻印,出版年不詳〕
     楊建成主編,華僑之研究(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出
     版,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楊建成主編,僑匯流通之研究〔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
     所出版,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楊建成主編,華僑史(台北:中華學街院南洋研究所出版,
     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廖廷臣等寡(清.宣統元年十月重印本) ,廣東興地圖說(
     全) (台北:成文出版社印行,民國五十六年十二月
     趙爾真等編,清史稿〔台北:洪氏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八月
     趙泉澄著,清代地理沿革表(台北: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
     六十八年〕
     劉錦藻撰`清朝讀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
     年)
     劉坤一撰.歐陽輔之編,對j 忠誠公(坤一)遺集.奏稿〔台
     北: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五十五年)
     劉長佑撰.龍繼棟輯,劉武慎公(長佑)遺書.奏稿〔台北
     :文海出版社翻印,民國五十七年〕
     鄭觀應著, 盛世危言〔台北:中華雜誌社,民國五十四年〕
     蔣貴麟編, 萬木草堂遺稿(上) ( 台北: 成文出版社,民國
     六十七年〕
     譚鍾麟撰.譚澤聞等編,譚文勤公(鍾麟)奏稿〔台北:文
     海出版社翻印,民國五十五年〕
     (二)專著
     丁寶蘭著,嶺南歷代思想家評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
     丁文江編`榮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世界書局,民
     國四十八年)
     小川野秀美著,林胡德.黃福慶譚,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
     北:時報文化出版專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主盆崖著,中國地理(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年十月
     台三版)
     王國強著,中國兵工製造業發展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
     司,民國七十六年)
     王定安撰`清曾忠襄公園奎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
     六十七年四月〕
     戈公振著,中國報學史〔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
     員會編,廣州百年大事記(上) (廣州:廣東人民出
     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
     史扶鄰(Ba r。ld Z. SChirrrin) 原著.邱權政、符致與譯
     `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 Sun Yat-sen and the
     。rigins 。f Chinese Rev。luti。n , vniversity οf
     Calif。rnia Press , Berkeley , 1968.) (台北:谷
     風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
     汪榮祖著,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
     十二年)
     李守孔著,李鴻章傳〔台北: 學生書局印行,民國七十四年
     李劍農著,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上、下) (台北:商務印書
     館,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吳八駿著,突啟超與戊戌變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
     七十三年〕
     吳郁文主編,廣東省經濟地理(北京:新華出版社出版,一
     九八五年〕
     吳相湘著,近代史料舉隅〔台北:大西洋圖書公司,民國五
     十九年)
     戶。
     吳相湘著,民國史縱橫談〔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十四
     年〕
     吳相湘著,孫逸仙先生傳(上、下) (台北:遼東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一年〕
     吳雁南、馮祖胎、蘇中立等主編,清末社會思潮〔福州:福
     建人民出版社,一九九。 年〕
     呂實強著,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
     國五十九年〕
     沈雲龍著,康有為評傳(台北:傳記文學社,民國五十八年
     何瑞藤著,日本華僑社會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印行,民
     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周鼓撰.周學熙等按字,民國周玉山先生華夏自定年譜〔台北
     :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林世明著,義和國事變期閩東南互保運動之研究〔台北:商
     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
     祝秀俠著,粵海舊聞錄(上珊) (台北:中外雜誌出版社,
     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胡鈞重編,清張文襲公之洞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
     六十七年〕
     滯薛鳳馨, 政治論叢〔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十四年十一
     月)頁四六。
     姚廷芳著,新閉關時期與英法聯軍(台北:三民書局,民國
     七十一年十月初版〕
     梁榮主綿,論廣東150 年〔廣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九。
     年五月〕
     察啟超著,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台北:中華書局印行
     ,民國四十五年台一版〕
     察啟超著,清代學術概論〔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nu F。
     少心
     果啟超著,論李鴻章〔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四十七年〕
     徐松石著,粵江流域人民史(香港:東南亞研究所,一九六
     七年再版〕
     索威爾(Th。mas S。well) 著.詮克超釋,美國各少數種族
     移民史〔台北:環球書局出版,民國七十二年〕
     康有為著.康文佩編,康南海自訂年譜. 康南海先生年譜續
     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
     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網(上) 香港:中文大學,一九八
     。 年二版〕
     郭廷以著,太平天國史事目誌(一、三) (台北:商務印書
     館,民國五十四年十月台二版〕
     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事日誌(清季) (台北: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十二年三月〕
     陳烈甫著,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台北:正中書局印
     行,民國六十八年〕
     陳漢才編著,康鬥弟子述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九
     一年十月第一版)
     許政雄著,清末民權思想的發展與歧具(台北:文史哲出版
     社,民國八十一年〕
     陸寶千著, 論晚清兩康的天地會政權〔台北: 中央研院近代
     史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
     張玉法著, 清季的革命團體(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民國七十一年八月二版)
     張玉法著,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民國七十四年二月二版〕
     張其昀著,中國區域志〔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
     版,民國四十七年三月初版〕
     張朋園著,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民國五十三年〕
     商文立著,中國歷代地方政治制度〔台北:正中書局,民國
     -207 一
     六十九年〕
     搏宗懋著,清代督撫制度(張金鑑主編,政治大學政治研究
     所叢列第四種) (台北:政治大學,民國五十二年六
     月〕
     傅啟學編者,國父孫中山先生傳f 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民國五十四年〕
     馮自由著,革命逸史(二、四) (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
     六十七年二月台三版〕
     馮自由著,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二) (台北:世界
     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三版〕
     鄧鬧禹先生學術論文選集,黃培、陶晉生編〔台北:食貨出
     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一月)
     黃鴻壽著,清史紀事本末(下) (台北:三民書局印行,民
     國五十二年〕
     鄒魯著,中國國民黨黨史稿〔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
     十四年)
     彭澤周著,近代中日關係研究諭集〔台北縣板橋市: 藝文印
     書館,民國六十年七〕
     楊予六,中國歷代地方行政區劃〔台北:中華文化出版專業
     委員會,民國四十六年十一月初版〕
     楊克己編,民國康長素先生有為. 深任公先生啟超師生合譜
     〔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六年二版〕
     錢實甫綿,新修清季史三十九表〔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
     十七年四月再版〕
     廖和永著,晚清白強運動軍備問題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
     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劉伯騏茗,廣東書院制度〔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民國四
     十七年〕
     薛君度著.楊慎之譯,黃典與中國草命(香港:三聯書店,
     一九八五年二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蕭一山著,清代通史(一、四) (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
     七十四年四月台六版)
     蕭公權著,中國政治思想史(下)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
     版部,民國七十四年)
     ( 日)織田寓撰`清國行政法汎論〔台北:華世出版社出版
     `民國六十八年三月影印)
     羅爾綱著,湘軍新志〔台北:女海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羅雲綱著,細說清代國防(台北:祥雲出版社,民國七十
     六年一月五版〕
     J。hn K. Fairbank 編、張玉法主譯.李國祁總校訂,劍橋
     中國史一晚清篇(第十、十一般) (一八00-- 一九
     一一) , (台北:南天書局,民國七十六年)
     G. B. Cressey 著,中國的地理基礎〔台北:廣文書局印行
     ,民國五十二年九月初版〕
     (三)報紙、雜誌
     主雲五主持,重印東方雜誌全部舊判(台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六十五年)
     申報(影印本). ( 上海:上海書店影印, 一九八三年一月〕
     ( 清) 憲政編查館官報局綿,政治官報( 影印本) (台北:
     文海出版社〕
     (四)辭典
     秦孝儀編寡,中國現代史辭典(人物部分) (台北:近代中
     國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五)論文
     王家儉著,清季南洋海軍的創建與演變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九期。
     王家儉著「清季的海防論」 `師大學報,第十二期。
     王家儉著,「清季南洋海軍的創建與演變」師大歷史學報
     ,第十九期。
     王萍著,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一廣東省〔國科會補助研
     究著作,六十六學年度人文社會組, H 0 1 6 )
     市古宙三著.林添貴譯「士紳角色初探」幼獅月刊,第
     四十卷,第二期。
     史扶鄰著,「孫逸仙與民族主義一一八九。~ 一九。 0」
     見李國那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一民族主義〔台
     北:時報出版公司〕
     列島編,鴉片戰爭史論文專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
     。 年)
     李恩涵著「中美收回粵漠路權交涉」近代中國史事研究
     論集〔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
     李國祁著r 中國近代現代歷史的演進.J見王轉南主編,
     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一) (台北:商務印書館,民
     國七十五年四月〕
     況慎玉著r 清末西洋地方自治思想的載八-1 ~近代史研究
     所集刑, 第八期。
     沈傻玉著, r 清末地方自治之萌芬(一八九八~ 一九。 八)
     .J `近代史研究集到,第九期。
     呂芳上著r 評路康樂cr 中國之共和革命一一八九五~一
     九一三年之廣東Jl .J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第五期。
     呂紹理著,近代的廣東米糧貿易(一八六六~一九三一) (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一月〕
     林華平著r 香港中文報業史話.J廣東文獻,第十九卷,
     第二期。
     梁嘉彬著「 番禹黃埔深氏五世傳略(初稿) 史學彙判
     ,第七期。
     許鼎彥著 鴉片戰爭期間廣州地方的民氣,史原,第十
     三期。
     都重萬著,清末廣東團練之研究(一七九六~一八七四) (
     台北: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年六月〕
     張激著 晚清思想發展試論一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截
     討 。 見張額等著,周陽山、楊肅獻等編,近代中國
     思想人物論一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民國六十九年〕
     張朋國著r 評介史扶麟著「孫逸仙與中國革命的起源Jl -1
     `見李國那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一民族主義〔
     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四年〕
     陳三井著í 香港「中國日報」的革命宣傳.J見中華文化
     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
     十七編)一辛亥革命(上)
     湯象龍著r 民國以前的賠款是如何償付的.J 0 見吳相湘等
     編,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三珊〔台北:正中喜
     局印行, 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湯象龍著í 民國以前關稅擔保之外債.J 0 見吳相湘等編,
     中國近代史論藥,第二輯第三加〔台北: 正中書局印
     行,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賀躍夫著r 廣東士紳在清末窟政中的政治動向-.J近代史
     研究,總第三四期。
     楊懋春著, r 清末五十年的變法維新運動-.J近代中國,第
     三期。
     詹德湖著r 康有為之維新思想-.J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
     行委員會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二編) (台
     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
     趙中竿著r 近代中國軍事因革與現代化運動...J近代史研
     究所集到,第十二集。
     劉鳳翰著r 清季自強運動與軍事初期改革...J `見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
     劉光華著r 總理街門設置之前清廷辦理對外事務的纖關」
     ,政大歷史學報,第三期。
     劉廣京著r 鄭觀應易言一光緒初年之變法思想.J (上)
     清華學報,新八卷,一至二期。
     戴炎輝著r 清代地方官治的組織及其實際運用-.l 態政時
     代,第一卷,第二一四期。
     魏秀梅著r 從量的觀察探討清季督撫的人事擅遞-.l 中研
     院近史所集判,第四期(上)
     蘇雲昌盛著r 廣雅書院的教化與成就-.l . ,廣東文獻,第十六
     卷,第一、二、三期。
     棄了;雲急事著r 康有為主持下的萬木草堂-.l 廣東文露天,第十
     五卷,第三、四期。
     蘇雲接著r 論清季中國社會階層之變遷-.l 中國歷史學會
     史學集判,第十六期。
     蘇雲搖著r 清末湖北士紳階層之蛻變-.l 恩典言, 第十七
     卷, 第四期。
     蘇雲吾吾著 張立洞與海南( 一八八四~一八八 九) 廣
     東文獻, 第十八卷,第一、三期。
     Ernest P . Young 著.甘德星譚r 廿世紀初期的中國:民
     族主義、改革與共和革命」見李國祁等茗,近代中國
     思想人物論一民族主義〔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七
     十四年)
     
     
     二、外文部分
     William,Ayers. Chang Chih – tung and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ss , 1971 )
     Lord Charles,Beresford. The Break-up Of Cbina,with
     An Account Of Its Present Commerce, Cu rr ency,
     waterways ,Armies , Railways,Politics a n d
     Future Prospects. C New York and London :Barper
     & Brothers,1900 .)
     Rhoads,Edward J. M. 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The
     Case of Kwangtung (1895-1913 ) ( IIarvc!!x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cge, Massachusetts,
     1975 . )
     Dingle,Edwin J. China`S Revolution - a history dnd
     Political Record Of Tbe Civil war ( 1911 - 19
     12) C New York, Baskell Bouse publisher 1972.)
     spence,Jonathan D.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 w.
     W.Norton & Comp any I (New York London ,1990)
     Ch` u T` un g-Tau. Loc a l Go ve r nment I n Cbina un de r
     Ch ` ing , ( Ba va r d Un i v e rs i ty Pre ss , 1 962. J
     Wakeman,Frederic Jr.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B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 1839 - 1962 ) 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England.)
     
     
     
     
     二、外文部分
     William,Ayers. Chang Chih – tung and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ss , 1971 )
     Lord Charles,Beresford. The Break-up Of Cbina,with
     An Account Of Its Present Commerce, Cu rr ency,
     waterways ,Armies , Railways,Politics a n d
     Future Prospects. C New York and London :Barper
     & Brothers,1900 .)
     Rhoads,Edward J. M. 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The
     Case of Kwangtung (1895-1913 ) ( IIarvc!!x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cge, Massachusetts,
     1975 . )
     Dingle,Edwin J. China`S Revolution - a history dnd
     Political Record Of Tbe Civil war ( 1911 - 19
     12) C New York, Baskell Bouse publisher 1972.)
     spence,Jonathan D.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 w.
     W.Norton & Comp any I (New York London ,1990)
     Ch` u T` un g-Tau. Loc a l Go ve r nment I n Cbina un de r
     Ch ` ing , ( Ba va r d Un i v e rs i ty Pre ss , 1 962. J
     Wakeman,Frederic Jr.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B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 1839 - 1962 ) 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England.)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