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日本殖民政策與台灣農民運動的形成(1895∼1931年)
Japanese Colonial Policy and Taiwan Peasant-Movement (1895∼1931)
作者 羅文國
Lo, Wen-go
貢獻者 李國祁
Lee, Kuo-chi
羅文國
Lo, Wen-go
關鍵詞 殖民政策
農民運動
資本主義
農業
地主
Colonial Policy
Peasant Movenment
Capitalism
agriculture
landholder
日期 1993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31:51 (UTC+8)
摘要 筆者以「日本殖民政策與台灣農民運動的形成 (1895∼1931年)」為題
     ,係以日據台灣農業經濟的歷史特質為主軸, 反映當時殖民政策下產業
     結構變革的基本趨勢, 主題所關切的是土地耕作者對殖民政策的肆應性
     問題,說明農民在殖民地爭取經濟利權的活動發展及其形成與衰退的原因
     ,同時對於移墾區居民性格經過殖民地化及資本主義化後之轉變與強化的
     現象提出一些歷史性的解釋。本論文除導論、結論外,分為四章作細部分
     析,第二章, 「日據台灣近代化殖民地的建立」:係以清末台灣的經營
     為背景, 說明日本帝國主義對台灣經濟支配的外部活動,特別是農業政
     策及資本主義化的意義, 其中對於外來力量對移墾社會的破壞及重建,
     以及所殘存的移墾社會特質, 是論述的重點。第三章,「日據台灣農業
     結構的基本問題」: 是從土地利用、農產商品化及佃作問題等三方面分
     析農業結構問題, 同時對殖民政府的措施與農民肆應間的關係作內部的
     討論, 俾說明帝國主義的外力介入是否改變台灣農業模式,如有改變,
     則其改變的實質如何, 以及農民在耕作型態上所面臨的衝擊, 以及傳統
     土地制度所引發的佃作問題是如何形成農民爭議的主題。第四章,「農民
     性格的轉變與強化」: 農民特性是農業社會價值規範表現於農民生活和
     生產上的身心行為特質。 台灣農民性格有明顯冒險趨利的移墾特質,對
     財富、土地的熱愛更有強化的傾向, 民族運動所喚起利權意識促成農民
     運動的形成,相對地, 外在帝國主義的政策性誘導因素亦加強農民對農
     業經營的投注心力, 從性格角度觀察農民爭取經營利權運動的形成與帝
     國主義的政策性反應是有對照性的; 另外由於農村結構受帝國主義的支
     配,導致農民的階層的分化亦予以討論說明。第五章, 「農民運動的形
     成與衰退」: 敘述在台灣產業發達及全球經濟恐慌的時代背景下,農民
     爭取利權運動的形成,回映前述農民性格的特殊性, 以運動發生的特質
     與區域說明農民對殖民政策的肆應。 同時結社團體在對農民運動的指導
     與推動中,所作的政治訴求及其意識, 以及農民的支持程度如何?農民
     關切的焦點所在?均需作深入的分析, 最後並提出對於農民運動的評價
     。
參考文獻 中文
     一史料
     1.范成等纂修,《重修臺灣府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747 出刊本
     影印, 1983年3 月。
     2.王禮主修、陳文達等纂修, 《臺灣縣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720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3.江日昇, 《臺灣外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重印。
     4.余文儀主修、王瑛曾總纂, 《重修鳳山縣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
     據1764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5.余文儀、黃侑等纂輯,《讀修臺灣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774
     年刊本影印, 1984 年3 月。
     6.宋永清、周元文增修, 《增修臺灣府志》 `1718年刊本, 1960年臺
     灣文獻叢刊排印本。
     7.金鈜主修, 《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 ,臺北, 成文出版社據1930 年
     影抄1684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8.洪波浪、吳新榮主編, 《臺南縣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60年
     影印, 1983年3 月。
     9.唐贊袞, 《臺陽見聞錄》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2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0.黃叔璥, 《臺海使搓錄》 ,卷三赤崁筆談,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736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1. 董天工, 《臺海見聞錄》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753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2.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 《臺灣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臺北,
     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年12 月。
     13.臺灣省文獻會編, 《臺灣省通志》 ,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1970年6 月。
     14.臺灣省文獻會編, 《臺灣省通誌稿》 ,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62年6月。
     15.劉良璧、錢洙、范昌治纂修,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臺北,成文
     出版社據1742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6.賴子清、賴明初等黨修, 《嘉義縣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82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7.靳治揚主修、高拱乾纂輯, 《臺灣府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696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8. 《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銀文叢
     本第二七六種。
     19.丁日健, 《治臺必告錄》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十七種。
     20.劉璈, 《巡台退思錄》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二十一種。
     21. 劉銘傳, 《劉壯肅公奏議》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二十七種。
     22. 沈葆楨, 《福建臺灣奏摺》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二十九種。
     23. 徐宗幹, 《斯未信齋文編》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八十七種。
     24. 左宗棠, 《左文襄公奏牘》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八十八種。
     25. 徐宗幹, 《斯未信齋雜錄》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九十三種。
     26.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一五二種。
     二t 專著
     1.王詩琅, 《臺灣人物誌》上冊,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1979年6 月。
     2. 司馬嘯青,《臺灣五大家族》上、下冊,臺北,自立晚報, 1987 年
     8 月。
     3.史明, 《臺灣人四百年史》 ,臺北,蓬島文化公司, 1980年9 月初
     版。
     4.周憲文, 《清代台灣經濟史》 ,台灣銀行研究室,台灣研究叢刊第
     四十五種,民國四十六年。
     5. 日本經濟新聞社著,江柏峰譯, 《日本之產業一昭和時代之回顧》
     (三),臺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1991 年3 月。
     6.王施琪, 《日本殖民體制下的台灣》 ,臺北,眾文圖書公司,民國
     六十九年十二月初版。
     7.楊碧川, 《日據時代臺灣人反抗史》 ,臺北,稻香出版社,民國七
     十七年十一月出版。
     8. 陳存良, 《日據時代臺灣農業發展之研究一以米、糖為中心》 ,中
     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9.葉榮鐘等著, 《臺灣民族運動史》 ,臺北,自立晚報,民國六十年
     初版。
     10.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 《臺灣政治運動史》 ,臺北,稻
     香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
     1 1.彰化銀行六十年史編輯委員會編, 《彰化銀行六十年史》 ,台中,
     台中商業銀行,民國五十六年十月一日。
     12.朱謙、漆敬堯, 《臺灣農村社會變遷》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p
     1984 年。
     13. 李世傑, 《大統領廖文毅投降始末》 》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1988
     年。
     14. 李雅甫, 《臺灣人民革命鬥爭簡史》 ,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 1955
     年。
     15.林志雄, 《顯微鏡下的臺獨》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1979年。
     16.李國祁,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一閩漸台地區(1 860~1916》》,
     中研院近史所專刊(44》 ,民國七十一年。
     17.汪洋, 《臺灣觀察報告書》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年本影印,1985年。
     18.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上臺灣》 ,臺北,帕米
     爾書店, 1987年5 月再版。
     19. 周憲文,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1958年8 月。
     2Q周憲文, 《臺灣經濟史》 ,臺北,開明書店, 1980年。
     21.查士驥編譯, 《六十年來日本經濟發達史》 ,上海,華通書局。
     22.翁佳音, 《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一八九五~一九O二》》 ,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文史叢刊之七十四, 1986年。
     23.高棣民著、艾思明譯, 《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一臺灣奇蹟》
     臺北,洞察出版社, 1987年1 1 月。
     24.林滿紅, 《茶、糖、樟腦等與晚清臺灣》 ,臺銀文叢第115種,民
     國六十七年。
     25.連橫, 《臺灣通史》 ,臺北,眾文, 1979年影印。
     26.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 《日據下之臺政》 ,臺北,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 1956年。
     27.日本經濟新聞社著,陳合良、康彩華、洪順良譯, 《日本之產業一
     昭和時代之回顧》《一》,臺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1991 年
     3 月。
     28.南方朔, 《帝國主義與臺灣獨立運動》 ,臺北,四季出版社, 1980
     年。
     29.周明, 《台中的風雷一跟謝雪虹在一起的日子裡》臺北,人間出版
     社, 1990年。
     30.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臺灣總督府》 ,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1985年。
     31.黃師樵, 《臺灣共產黨秘史》 ,新竹, 1933年。
     3之陳碧笙, 《臺灣地方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2年。
     33.葉榮鐘編, 《林獻堂先生追思錄》 ,臺中, 1960年12 月。
     34.雲光生編,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 ,北京,群眾出版社, 1986年。
     35.楊克煌, 《臺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 1956年。
     36.楊肇嘉, 《楊肇嘉回憶錄》《一》(二) ,臺北,三民書局, 1967年。
     37.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臺灣總督府》 ,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p
     1989年5 月初版。
     38.黃通、張宗漢、李昌槿合編, 《日據時代之臺灣財政》 ,臺北,聯
     經出版社, 1987年1 月初版。
     39.照史, 《高雄人物評述》第二輯,高雄,春暉出版社, 1985年8 月。
     40.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臺灣史》 ,臺北,眾文, 1984 年4 月。
     4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特徵》臺灣研究
     叢刊第五十三種,臺北,臺灣銀行, 1957年7 月。
     42.裴可權, 《台共叛亂及覆亡經過記實》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43.蔡乾, 《日本帝國主義之殖民地一臺灣》 ,延安,新華書店, 1942
     年。
     44.盧修一, 《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 1928--- 1932》 》 ,臺北,自由時
     代出版社, 1989年。
     三期刊、論文、人名鑑
     1.王詩琅「 日據初期的物價」 《臺北文物》1959年9 月,第六
     卷一期,頁68。
     2.古月,「 日據時期北臺列紳傳」(二), 《臺北文物》五卷2 、3 期,
     頁66---70 。
     3.古月,「 日據時期北臺列紳傳」(三), 《畫北文物》五卷4期,頁28---35 。
     4.周憲文「日據時代臺灣之專賣事業」《臺銀季刊》 1947年,
     第九卷一期,頁11---32。
     5.翁佳音「 一九一三年馬力埔事件的探討」 《臺灣史研究暨史料
     發拙研討會論文集》 ,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編印,民國七十
     五年十一月。
     6.鹽田俊二,「 日據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 《臺灣經濟史初集》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四十三年。
     7.張漢裕「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演變」 ,《臺灣經濟史第二集》
     民國四十四年。
     8.獻生「 日據時代米穀農業之技術開發」 《臺灣經濟史第七集》
     ,民國四十八年。
     9.文崇一「 價值與國民性」 《思與言》,第九卷六期,頁338《
     343 。
     10.文崇一「 從價值取向談中國國民性J 收錄於李亦園、楊國樞主
     編, 《中國人的性格》 ,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乙種第
     四號,頁47~84。
     11.文崇一「 現代化與價值觀念的轉變」 《現代化與價值變遷》
     思與言雜誌社。
     12.王益滔「 光復前臺灣之土地制度與土地政策」 《臺灣銀行季刊
     》 ,第十五卷第二期。
     13.吳聰賢「 農民性格之蛻變」收錄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 《中
     國人的性格》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四號,頁
     333~380 。
     14.吳聰賢「 傳統與現代化農民性格內涵之研究」 《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五十九期,頁1218。
     15.根岸勉治「 日據時代台灣之農業企業、與米糖相剋關係」 《臺
     灣經濟史第七集》 ,民國四十八年。
     16. 山邊健太郎著、鄭欽仁譯, 「 日本帝國主義與殖民地一在日本殖民
     地統治下的臺灣與朝鮮之比較」 收錄於主曉波編, 《臺灣的殖民
     地傷痕》 ,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四年八月第一版。
     17.李永熾「 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土地問題」 《歷史的踅音》 ,臺北
     ,遠景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18.柯志明「 日據臺灣農村之商品化與小農經濟之形成」《中央研
     究院民族所集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民國六十九
     年,六月。
     19.韓嘉玲「 臺灣農民組合(l 925~1927》」 《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
     第一集》 ,一九八八年六月。
     20.張炎憲「 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
     集》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21.柯志明「 所謂的「 米糖相剋」問題:以日據臺灣作為一個依賴發
     展的例子」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第六十八次臺灣研究研
     討會, 《臺灣風物第四十卷第二期》 ,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民
     國六十九年六月。
     22.柯志明,「 農民與資本主義:日據時代臺灣的家庭小農與糖業資本
     」,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六六期》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臺北,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23.陳艷紅「 後藤新平在臺殖民政策」上, 《臺北文獻》,1989
     年6 月,第八十九期,頁117~180。
     24.陳艷紅「 後藤新平在臺殖民政策」下, 《臺北文獻》 , 1989
     年12 月,第九十期,頁77~ 109。
     25.章子惠, 《臺灣時人誌》(一),臺北,國光出版社, 1947年。
     26.榮峰,「 日據初期來臺日人統計」,《臺北文物》1961 年9 月,
     第十卷二期,頁17。
     27.梁華璜,「 竹林事件探討一日本帝國掠奪臺灣林地之一例一J 《成
     功大學歷史學報六號》 ,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系,民國六十七年七
     月。
     28.張世賢「 清代治臺政策的發展J 收錄於黃富三、曹永和主編,
     《臺灣史論叢第一輯》 ,臺北,眾文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四月
     初版。
     29.陳秋坤「 臺灣土地的開發J 收錄於黃富三、曹永和主編, 《臺
     灣史論叢第一輯》 ,臺北,眾文圖書公司,民團六十九年四月初版。
     30.莊英章、陳運棟合著「 清末臺灣北部中港溪流域的糖廊經營與社
     會:頭份陳家的個案研究」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六期》
      ,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貳、日文部份
     一.史料
     1. 《臺灣史料》 ,一八九九年度手稿本,藏於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 《昭和十一年度戶稅大納稅義務者生產額調》 ,手稿本,藏於臺大
     農經系圖書館。
     3.伊藤博文編, 《臺灣資料》 ,東京,秘書類纂刊行會, 1936年。
     4.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 《臺灣の米》,1938年。
     5.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一領台以後
     の 治安狀況》《上卷》 ,昭和十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6.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一領台以後
     の 治安狀況》(中卷》 ,復刻本,龍溪書局, 1973年5 月31 日。
     7.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 《臺灣糖業概要》 ,臺北,盛進商行印刷部
     ,昭和二年二月五日。
     8.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 《臺灣の糖業》 ,臺北,小塚本店印刷場,
     昭和十四年十月十五日。
     9.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 《臺灣糖業政策》,東京,大正十年三月。
     10.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 《工場名簿》,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 1.臺灣總督府編, 《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二),臺北,成文出版
     社據1896年本影印, 1985年。
     12.臺灣總督府編, 《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四),臺北,成文出版
     社據1898年本影印, 1985年。
     二.專著
     1.入江英、宮川次郎, 《臺灣案內》,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4 年本
     影印, 1985年。
     2. 山本昌彥, 《躍進臺灣の 現勢》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影
     印, 1985年。
     3.王育德, 《臺灣一苦悶。〉歷史》 ,東京,臺灣青年社, 1979年。
     4.土屋重雄, 《臺灣事情一班》(二),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8年本影
     印, 1985年。
     5.大谷光瑞, 《臺灣島之現在》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影印
     , 1985年。
     6.大園市藏, 《現代臺灣史》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4 年本影印,
     1985年。
     7.大園市藏, 《臺灣始政四十年史》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
     影印, 1985年。
     8.大塚清賢, 《躍進臺灣大觀》 (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7年本影
     印, 1985年。
     9.淺田喬二, 《日本帝國主義下の民族革命運動一臺灣、朝鮮、「滿
     州」にわける農民運動の展開過程一》 ,東京,未來社,昭和
     十七年。
     10.淺田喬二, 《日本殖民地研究史論》 ,東京,未來社, 1990年2 月。
     1 1.淺回喬二,《日本帝國主義之舊殖民地地主制一臺灣、朝鮮、「滿
     州、IJ 《ζb V》 毛日本人大土地所有の 史的分析一》 ,東京,御茶の 水
     書房, 1968年4 月25 日。
     12.大塚清賢, 《躍進臺灣大觀》(五),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7年本影
     印, 1985年。
     13. 大塚清賢, 《躍進臺灣大觀》(六),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41 年本影
     印, 1985年。
     14.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 《臺灣史》(二),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7 年
     本影印, 1985年。
     15.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 《臺灣略史》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7 年
     本影印, 1985年。
     16.川村竹治, 《臺灣の一年》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1985年。
     17.久保島天麗, 《臺灣經濟政策論》 ,臺北,臺灣之經濟社, 1920年
     11 月。
     18. 向山寬夫, 《日本統治にわける臺灣民族運動史》,東京,中央經
     濟研究社, 1987年。
     19.井出季和太, 《南進臺灣史考》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43年本影
     印, 1985年。
     20.井出季和太, 《臺灣冶續志》(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7年本影
     印, 1985年。
     21.井出季和太, 《臺灣治續志》(二),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7年本影
     印, 1985年。
     22.井東憲, 《臺灣案內》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影印, 1985
     年。
     23.日本合同通信社編, 《臺灣大觀》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2年本
     影印, 1985年。
     24.水谷天涯, 《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25.謝春木, 《臺灣人け斯〈觀る》 ,臺北,臺灣民報社, 昭和五年一
     月。
     26.謝春木, 《臺灣人の要求》 ,臺北,臺灣民報社,昭和六年一月。
     27.陳逢源, 《臺灣經濟問題の特質批判》 ,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昭和八年十一月。
     28.《臺灣銀行四十年誌》 ,臺北,臺灣銀行, 1939年。
     29.高橋龜吉, 《現代臺灣經濟論》 ,東京,千倉書房,昭和十二年七
     月二十日。
     30.中村隆英、尾高煌之助合編, 《二重構造》 ,收於日本經濟史第六
     卷,東京,岩波書店, 1989年。
     31.田中一二, 《臺灣事情之宣傳》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1 年本影
     印, 1985年。
     32.田中一二, 《臺灣讀本》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3年本影印, 1985
     年。
     33.田中一二, 《躍進臺灣の全貌》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影
     印, 1985年。
     34.若林正丈, 《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 ,東京,研文出版社, 1983年。
     35.石阪莊作, 《臺灣踏島實記》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04 年本影印
     , 1985年。
     36.伊能嘉矩, 《臺灣文化志》中卷,東京,刀江書院, 1928年9 月20日。
     37.全國新閩東京聯合社編, 《臺灣要覽》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2
     年本影印, 1985年。
     38.池上清德, 《躍進臺灣の全貌》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6年本影
     f lJ 0
     39.池田敏雄, 《臺灣の家庭生活》 ,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
     店, 1944 年。
     40.竹越與三郎, 《臺灣統治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05年本影印
     , 1985年。
     41.西鄉都督卜樺山總督記念事業出版委員會, 《西鄉都督卜樺山總督
     》 ,臺北,西鄉都督卜樺山總督記念事業出版委員會出版, 1936年
     12 月。
     42.佐藤眠洋, 《改隸四十年の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
     影印, 1985年。
     43.佚名編, 《常夏之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8年本影印, 1985
     年。
     44.尾部仲營編, 《臺灣各地視察要覽》(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
     年本影印, 1985年。
     45.改造社, 《臺灣地理大系》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1985年。
     46.村上玉吉, 《臺灣紀要》,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9年本影印, 1985
     年。
     47.杉山靖憲, 《臺灣歷代總督之治績》 ,臺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
     1922年。`‘
     48.角田政治, 《臺灣地方》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年本影印, 1985年。
     49.岡田東寧, 《臺灣歷史考》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7年本影印,1985年。
     50.東鄉寶、佐藤四郎,《臺灣植民發達史》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
     年本影印, 1985年。
     51.東嘉生, 《臺灣經濟史研究》 ,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台北文店
     發行, 1944 年。
     52.林進發, 《臺灣發達史》《一》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6年本影印,
     1985年。
     53.林肇, 《 伸び行く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6年本影印, 1985
     年。
     54.林肇, 《吾等の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2年本影印, 1985
     年。
     55.林璽堅、李添興著, 《 躍進嘉義近郊大觀》 ,臺灣新民報, 1937年
     9 月。
     56.板田, 《臺灣の 經濟》 ,臺北,臺北高等商業學校, 1931 年。
     57.武內貞義, 《臺灣》下,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1915 年。
     58.南部物產共進會協贊會編, 《南部臺灣》,南部物產共進會協贊會
     1911 年。
     59.後藤朝太郎, 《現在の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0年本影印
     , 1985年。
     60.宮崎健三, 《陳中和傳》 ,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1931 年8 月。
     61.荒川久, 《 島都評判記》,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1985
     年。
     62.高演三郎, 《臺灣統治概史》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6年本影印
     , 1985年。
     63.許世楷, 《 日本統治下の臺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4 年
     3 月。
     64.野口保興I 《臺灣地誌》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00年本影印, 1985
     年。
     65.陳石煌, 《 樂園臺灣の 姿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6年本影印,
     1985 年。
     66.湧島萬一編, 《 臺灣一覽 》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2年本影印,
     1985年。
     67.辜顯榮傳記編纂會, 《辜顯榮傳》 ,臺北,辜顯榮傳記編黨會發行
     , 1939年6 月。
     68.楠井隆三, 《戰時臺灣經濟論》 ,臺北,南方人文研究所, 1944 年
     1 1 月10 日。
     69.福田廣次,《現在之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8年本影印,1985年。
     70.臺南新報社,《臺灣大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影印,1985年。
     71.臺灣日日新報社, 《臺灣要覽》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年本影
     印, 1985年。
     72.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南方調查局, 《大東亞共榮圈の全貌》第二資源
     篇,臺北,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南方調查局, 1942年9 月。
     73.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施政四十年の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
     社據1935年本影印, 1985年。
     74.臺灣總督府, 《臺灣島勢要覽》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45年本影
     印, 1985年。
     75.臺灣總督府,《臺灣現勢要覽》六,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7 、1938
     年本影印, 1985年。
     76.已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編, 《臺灣統治綜覽》 ,臺北,成文出版社
     據1908年本影印, 1985年。
     77.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統治概要》,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45年本
     影印, 1985 年。
     78.廣松良臣,《臺灣の現況》,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9年本影印,
     1985年。
     79.榰木義一編,《臺灣大觀》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3年本影印
     , 1985年。
     80.橋本白水, 《我觀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1 年本影印, 1985
     年。
     81.橋本白水, 《專賣要覽》 ,臺北,南國出版協會, 1932年。
     82.橋本賢康, 《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1985年。
     83.演田恆之助、大山長潰, 《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8年本
     影印, 1985年。
     84.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 《臺灣形勢概要》,臺北,成文出版社據
     1902年本影印, 1985年。
     85.藤崎濟之助, 《 臺灣全誌》(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 1985年。
     86.鶴見祐輔, 《後藤新平傳》上冊,東京,太平洋協會出版部, 1943
     年5 月。
     三.期刊、年鑑、報紙、論文
     1.大園市藏編, 《 臺灣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年本影印,
     1985年。
     2 . 小林里平, 《臺灣年表》,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03年本影印, 1985
     年。
     3. 田中一二、緒方武藏、臺灣通信社編, 《臺灣年鑑》,1924~ 1926
     、1927~1944 年,臺北,臺灣新生報,臺灣通信社。
     4. 《台灣民報》 ,臺北, 1924 年~1931 年。
     5.原房助編, 《臺灣大年表》 ,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 1932年。
     6.連溫卿, <臺灣に於る日本殖民政策の實態》 , 《 史苑》 ,東京,
     1975年3 月,第三十五卷第二號,頁61~83 。
     7. 《新竹州統計書》 ,第一至七統計書。
     8. 《臺中州統計書》 ,1927 、1928 、1933~1936年。
     9. 《臺南州統計書》 ,第二、四~八、十~十三、十五、十七、十八
     統計書。
     10. 《臺灣時報》 ,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1919 .7 ~1945.3 。
     1 1.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編, 《臺灣經濟年報》第二輯,東京,國際日
     本協會刊行, 1942年8 月。
     12.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編, 《臺灣經濟年報》第三輯,東京,國際日
     本協會刊行, 1943年8 月。
     13.臺灣總督府, 《臺灣事情》 ,1916年~1922年、1925 、1928 、1930
     、1932 、1933 、1938 、1943年。
     14.臺灣總督府編, 《臺灣事情》五十三,成文出版社據1944 年本影印
     , 1985年。
     15.臺灣總督府, 《臺灣統計要覽》 ,臺北,臺灣總督府。
     16.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官報》 ,臺北,臺灣總督府。
     17.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府報》 ,臺北,臺灣總督府。
     18.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臺灣總督府第十九統計書》 , 1915年。
     19.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編, 《專賣事業年報》 ,第三十四~三十八、四
     十二年報。
     20.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 《部報》 ,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
     四、人名鑑
     1.上村健堂, 《臺灣事業界之中心人物》 ,臺北,臺灣案內社, 1919
     年發行。
     2.大園市藏, 《臺灣人物誌》 ,臺北,谷澤書店, 1916年發行。
     3.大園市藏, 《臺灣の 中心人物》 ,臺北,日本殖民地批判社, 1935
     年發行。
     4.大澤貞吉, 《臺灣關係人名簿》 ,東京,愛光新聞社, 1959年10 月
     發行。
     5. 內藤素生編案, 《南國之人士》 ,臺北,臺灣人物社, 1922年發行。
     6.林進發, 《 臺灣人物評》 ,臺灣,赤陽社, 1929年發行。
     7.林進發, 《臺灣官紳年鑑》 ,臺北,民眾公論社, 1933年發行。
     8.原幹洲編, 《自治制度改正十周年紀念人物史》 ,臺北,勤勞之富
     源社, 1930年發行。
     9.原幹洲編, 《新臺灣之人物》 ,臺北,勤勞之富源社, 1936年發行。
     10.新高新報社, 《臺灣紳士名鑑》 ,臺北,新高新報社, 1937年發行。
     11 臺灣新民報社, 《臺灣人士鑑》 ,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1935年發
     行。
     12.橋本白水, 《評論臺灣之官民》 ,臺北,南國出版協會, 1924 年2
     月。
     13.橋本白水, 《評論臺灣之官民》 ,臺北,臺灣案內社, 1919年9 月
     發行。
     14.興南新聞社, 《臺灣人士鑑》 ,臺北,與南新聞社, 1943年3 月改
     訂本。
     
     
     參、英文部份
     1.Kerr George, 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4).
     2.AI ice H.Amsden.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B.Evans & Dietrich Rueschemeyer. 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78-107.
     3.Andrew J.Grajdanzev, formosa Today,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New York, 1942).
     4.James W. Davidson,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88).
     5.J . D. C I ark, M. J . I, FORMOSA(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6本重印,1971)
     6.James W. Davidson, F.R.G.S. The Island Of Formosa Historical
     view from 1430-1900 (New York, 1903).
     7.Ramon. H. Myers, With Chan Han-Yu, Japanese Colonial Develo
     pment Policy In Taiwan, 1896-1906: A Case of Bureaucratic
     Enterpreneurship,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2:4, 1963, pp.433-499) .
     8.Ramon H. Myers and Mark R.Peattie,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 ire, 1895 - 19 45.(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84)
     9. William Campbell, Form0sa Under The Duteh(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67)
     1.S.A.M. Adshead, The Modernizaion Of The Chinese Salt
     Administration 1900-1920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70).
     
     
     
     參、英文部份
     1.Kerr George, 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4).
     2.AI ice H.Amsden.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B.Evans & Dietrich Rueschemeyer. 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78-107.
     3.Andrew J.Grajdanzev, formosa Today,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New York, 1942).
     4.James W. Davidson,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88).
     5.J . D. C I ark, M. J . I, FORMOSA(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6本重印,1971)
     6.James W. Davidson, F.R.G.S. The Island Of Formosa Historical
     view from 1430-1900 (New York, 1903).
     7.Ramon. H. Myers, With Chan Han-Yu, Japanese Colonial Develo
     pment Policy In Taiwan, 1896-1906: A Case of Bureaucratic
     Enterpreneurship,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2:4, 1963, pp.433-499) .
     8.Ramon H. Myers and Mark R.Peattie,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 ire, 1895 - 19 45.(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84)
     9. William Campbell, Form0sa Under The Duteh(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67)
     1.S.A.M. Adshead, The Modernizaion Of The Chinese Salt
     Administration 1900-1920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7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G7856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23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國祁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ee, Kuo-ch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羅文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o, Wen-goen_US
dc.creator (作者) 羅文國zh_TW
dc.creator (作者) Lo, Wen-goen_US
dc.date (日期) 199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Apr-2016 16:31:51 (UTC+8)-
dc.date.available 29-Apr-2016 16:31:5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Apr-2016 16:31:5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423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72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G7856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筆者以「日本殖民政策與台灣農民運動的形成 (1895∼1931年)」為題
     ,係以日據台灣農業經濟的歷史特質為主軸, 反映當時殖民政策下產業
     結構變革的基本趨勢, 主題所關切的是土地耕作者對殖民政策的肆應性
     問題,說明農民在殖民地爭取經濟利權的活動發展及其形成與衰退的原因
     ,同時對於移墾區居民性格經過殖民地化及資本主義化後之轉變與強化的
     現象提出一些歷史性的解釋。本論文除導論、結論外,分為四章作細部分
     析,第二章, 「日據台灣近代化殖民地的建立」:係以清末台灣的經營
     為背景, 說明日本帝國主義對台灣經濟支配的外部活動,特別是農業政
     策及資本主義化的意義, 其中對於外來力量對移墾社會的破壞及重建,
     以及所殘存的移墾社會特質, 是論述的重點。第三章,「日據台灣農業
     結構的基本問題」: 是從土地利用、農產商品化及佃作問題等三方面分
     析農業結構問題, 同時對殖民政府的措施與農民肆應間的關係作內部的
     討論, 俾說明帝國主義的外力介入是否改變台灣農業模式,如有改變,
     則其改變的實質如何, 以及農民在耕作型態上所面臨的衝擊, 以及傳統
     土地制度所引發的佃作問題是如何形成農民爭議的主題。第四章,「農民
     性格的轉變與強化」: 農民特性是農業社會價值規範表現於農民生活和
     生產上的身心行為特質。 台灣農民性格有明顯冒險趨利的移墾特質,對
     財富、土地的熱愛更有強化的傾向, 民族運動所喚起利權意識促成農民
     運動的形成,相對地, 外在帝國主義的政策性誘導因素亦加強農民對農
     業經營的投注心力, 從性格角度觀察農民爭取經營利權運動的形成與帝
     國主義的政策性反應是有對照性的; 另外由於農村結構受帝國主義的支
     配,導致農民的階層的分化亦予以討論說明。第五章, 「農民運動的形
     成與衰退」: 敘述在台灣產業發達及全球經濟恐慌的時代背景下,農民
     爭取利權運動的形成,回映前述農民性格的特殊性, 以運動發生的特質
     與區域說明農民對殖民政策的肆應。 同時結社團體在對農民運動的指導
     與推動中,所作的政治訴求及其意識, 以及農民的支持程度如何?農民
     關切的焦點所在?均需作深入的分析, 最後並提出對於農民運動的評價
     。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導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二章:日據台灣近代化殖民地的建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第一節:清代墾殖的經營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第二節:日本經營台灣的殖民政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第三節:台灣農業資本主義化的意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第三章:日據台灣業結構的基本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第一節:土地利用與再分析的拓墾面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第二節:傳統土地制度與佃作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第三節:農產商品化的趨勢與型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
      第四節:農民對殖民政策的肆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第四章:農民性格的轉變與強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9
      第一節:傳統台灣農民的性格特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第二節:文化啟蒙與利權意識的覺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第三節:農村結構與農民階層的分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
      第四節:農民性格對台灣農業經營的影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
     第五章:農民運動的形成與衰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第一節:產證政策下的佃作糾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2
      第二節:結社團體在農民運動中的角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4
      第三節:農民運動的特質與區域性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6
     第六章: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8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23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殖民政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農民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資本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農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地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olonial Polic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easant Moven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apital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gricult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andholderen_US
dc.title (題名) 日本殖民政策與台灣農民運動的形成(1895∼1931年)zh_TW
dc.title (題名) Japanese Colonial Policy and Taiwan Peasant-Movement (1895∼1931)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
     一史料
     1.范成等纂修,《重修臺灣府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747 出刊本
     影印, 1983年3 月。
     2.王禮主修、陳文達等纂修, 《臺灣縣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720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3.江日昇, 《臺灣外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重印。
     4.余文儀主修、王瑛曾總纂, 《重修鳳山縣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
     據1764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5.余文儀、黃侑等纂輯,《讀修臺灣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774
     年刊本影印, 1984 年3 月。
     6.宋永清、周元文增修, 《增修臺灣府志》 `1718年刊本, 1960年臺
     灣文獻叢刊排印本。
     7.金鈜主修, 《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 ,臺北, 成文出版社據1930 年
     影抄1684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8.洪波浪、吳新榮主編, 《臺南縣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60年
     影印, 1983年3 月。
     9.唐贊袞, 《臺陽見聞錄》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2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0.黃叔璥, 《臺海使搓錄》 ,卷三赤崁筆談,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736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1. 董天工, 《臺海見聞錄》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753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2.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 《臺灣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臺北,
     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年12 月。
     13.臺灣省文獻會編, 《臺灣省通志》 ,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1970年6 月。
     14.臺灣省文獻會編, 《臺灣省通誌稿》 ,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62年6月。
     15.劉良璧、錢洙、范昌治纂修,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臺北,成文
     出版社據1742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6.賴子清、賴明初等黨修, 《嘉義縣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82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7.靳治揚主修、高拱乾纂輯, 《臺灣府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696
     年刊本影印, 1983年3 月。
     18. 《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銀文叢
     本第二七六種。
     19.丁日健, 《治臺必告錄》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十七種。
     20.劉璈, 《巡台退思錄》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二十一種。
     21. 劉銘傳, 《劉壯肅公奏議》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二十七種。
     22. 沈葆楨, 《福建臺灣奏摺》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二十九種。
     23. 徐宗幹, 《斯未信齋文編》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八十七種。
     24. 左宗棠, 《左文襄公奏牘》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八十八種。
     25. 徐宗幹, 《斯未信齋雜錄》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九十三種。
     26.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 ,臺北,臺銀文叢本第一五二種。
     二t 專著
     1.王詩琅, 《臺灣人物誌》上冊,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1979年6 月。
     2. 司馬嘯青,《臺灣五大家族》上、下冊,臺北,自立晚報, 1987 年
     8 月。
     3.史明, 《臺灣人四百年史》 ,臺北,蓬島文化公司, 1980年9 月初
     版。
     4.周憲文, 《清代台灣經濟史》 ,台灣銀行研究室,台灣研究叢刊第
     四十五種,民國四十六年。
     5. 日本經濟新聞社著,江柏峰譯, 《日本之產業一昭和時代之回顧》
     (三),臺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1991 年3 月。
     6.王施琪, 《日本殖民體制下的台灣》 ,臺北,眾文圖書公司,民國
     六十九年十二月初版。
     7.楊碧川, 《日據時代臺灣人反抗史》 ,臺北,稻香出版社,民國七
     十七年十一月出版。
     8. 陳存良, 《日據時代臺灣農業發展之研究一以米、糖為中心》 ,中
     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9.葉榮鐘等著, 《臺灣民族運動史》 ,臺北,自立晚報,民國六十年
     初版。
     10.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 《臺灣政治運動史》 ,臺北,稻
     香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
     1 1.彰化銀行六十年史編輯委員會編, 《彰化銀行六十年史》 ,台中,
     台中商業銀行,民國五十六年十月一日。
     12.朱謙、漆敬堯, 《臺灣農村社會變遷》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p
     1984 年。
     13. 李世傑, 《大統領廖文毅投降始末》 》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1988
     年。
     14. 李雅甫, 《臺灣人民革命鬥爭簡史》 ,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 1955
     年。
     15.林志雄, 《顯微鏡下的臺獨》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1979年。
     16.李國祁,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一閩漸台地區(1 860~1916》》,
     中研院近史所專刊(44》 ,民國七十一年。
     17.汪洋, 《臺灣觀察報告書》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年本影印,1985年。
     18.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上臺灣》 ,臺北,帕米
     爾書店, 1987年5 月再版。
     19. 周憲文,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1958年8 月。
     2Q周憲文, 《臺灣經濟史》 ,臺北,開明書店, 1980年。
     21.查士驥編譯, 《六十年來日本經濟發達史》 ,上海,華通書局。
     22.翁佳音, 《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一八九五~一九O二》》 ,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文史叢刊之七十四, 1986年。
     23.高棣民著、艾思明譯, 《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一臺灣奇蹟》
     臺北,洞察出版社, 1987年1 1 月。
     24.林滿紅, 《茶、糖、樟腦等與晚清臺灣》 ,臺銀文叢第115種,民
     國六十七年。
     25.連橫, 《臺灣通史》 ,臺北,眾文, 1979年影印。
     26.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 《日據下之臺政》 ,臺北,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 1956年。
     27.日本經濟新聞社著,陳合良、康彩華、洪順良譯, 《日本之產業一
     昭和時代之回顧》《一》,臺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1991 年
     3 月。
     28.南方朔, 《帝國主義與臺灣獨立運動》 ,臺北,四季出版社, 1980
     年。
     29.周明, 《台中的風雷一跟謝雪虹在一起的日子裡》臺北,人間出版
     社, 1990年。
     30.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臺灣總督府》 ,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1985年。
     31.黃師樵, 《臺灣共產黨秘史》 ,新竹, 1933年。
     3之陳碧笙, 《臺灣地方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2年。
     33.葉榮鐘編, 《林獻堂先生追思錄》 ,臺中, 1960年12 月。
     34.雲光生編,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 ,北京,群眾出版社, 1986年。
     35.楊克煌, 《臺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 1956年。
     36.楊肇嘉, 《楊肇嘉回憶錄》《一》(二) ,臺北,三民書局, 1967年。
     37.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臺灣總督府》 ,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p
     1989年5 月初版。
     38.黃通、張宗漢、李昌槿合編, 《日據時代之臺灣財政》 ,臺北,聯
     經出版社, 1987年1 月初版。
     39.照史, 《高雄人物評述》第二輯,高雄,春暉出版社, 1985年8 月。
     40.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臺灣史》 ,臺北,眾文, 1984 年4 月。
     4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特徵》臺灣研究
     叢刊第五十三種,臺北,臺灣銀行, 1957年7 月。
     42.裴可權, 《台共叛亂及覆亡經過記實》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43.蔡乾, 《日本帝國主義之殖民地一臺灣》 ,延安,新華書店, 1942
     年。
     44.盧修一, 《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 1928--- 1932》 》 ,臺北,自由時
     代出版社, 1989年。
     三期刊、論文、人名鑑
     1.王詩琅「 日據初期的物價」 《臺北文物》1959年9 月,第六
     卷一期,頁68。
     2.古月,「 日據時期北臺列紳傳」(二), 《臺北文物》五卷2 、3 期,
     頁66---70 。
     3.古月,「 日據時期北臺列紳傳」(三), 《畫北文物》五卷4期,頁28---35 。
     4.周憲文「日據時代臺灣之專賣事業」《臺銀季刊》 1947年,
     第九卷一期,頁11---32。
     5.翁佳音「 一九一三年馬力埔事件的探討」 《臺灣史研究暨史料
     發拙研討會論文集》 ,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編印,民國七十
     五年十一月。
     6.鹽田俊二,「 日據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 《臺灣經濟史初集》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四十三年。
     7.張漢裕「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演變」 ,《臺灣經濟史第二集》
     民國四十四年。
     8.獻生「 日據時代米穀農業之技術開發」 《臺灣經濟史第七集》
     ,民國四十八年。
     9.文崇一「 價值與國民性」 《思與言》,第九卷六期,頁338《
     343 。
     10.文崇一「 從價值取向談中國國民性J 收錄於李亦園、楊國樞主
     編, 《中國人的性格》 ,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乙種第
     四號,頁47~84。
     11.文崇一「 現代化與價值觀念的轉變」 《現代化與價值變遷》
     思與言雜誌社。
     12.王益滔「 光復前臺灣之土地制度與土地政策」 《臺灣銀行季刊
     》 ,第十五卷第二期。
     13.吳聰賢「 農民性格之蛻變」收錄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 《中
     國人的性格》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四號,頁
     333~380 。
     14.吳聰賢「 傳統與現代化農民性格內涵之研究」 《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五十九期,頁1218。
     15.根岸勉治「 日據時代台灣之農業企業、與米糖相剋關係」 《臺
     灣經濟史第七集》 ,民國四十八年。
     16. 山邊健太郎著、鄭欽仁譯, 「 日本帝國主義與殖民地一在日本殖民
     地統治下的臺灣與朝鮮之比較」 收錄於主曉波編, 《臺灣的殖民
     地傷痕》 ,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四年八月第一版。
     17.李永熾「 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土地問題」 《歷史的踅音》 ,臺北
     ,遠景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18.柯志明「 日據臺灣農村之商品化與小農經濟之形成」《中央研
     究院民族所集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民國六十九
     年,六月。
     19.韓嘉玲「 臺灣農民組合(l 925~1927》」 《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
     第一集》 ,一九八八年六月。
     20.張炎憲「 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
     集》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21.柯志明「 所謂的「 米糖相剋」問題:以日據臺灣作為一個依賴發
     展的例子」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第六十八次臺灣研究研
     討會, 《臺灣風物第四十卷第二期》 ,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民
     國六十九年六月。
     22.柯志明,「 農民與資本主義:日據時代臺灣的家庭小農與糖業資本
     」,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六六期》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臺北,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23.陳艷紅「 後藤新平在臺殖民政策」上, 《臺北文獻》,1989
     年6 月,第八十九期,頁117~180。
     24.陳艷紅「 後藤新平在臺殖民政策」下, 《臺北文獻》 , 1989
     年12 月,第九十期,頁77~ 109。
     25.章子惠, 《臺灣時人誌》(一),臺北,國光出版社, 1947年。
     26.榮峰,「 日據初期來臺日人統計」,《臺北文物》1961 年9 月,
     第十卷二期,頁17。
     27.梁華璜,「 竹林事件探討一日本帝國掠奪臺灣林地之一例一J 《成
     功大學歷史學報六號》 ,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系,民國六十七年七
     月。
     28.張世賢「 清代治臺政策的發展J 收錄於黃富三、曹永和主編,
     《臺灣史論叢第一輯》 ,臺北,眾文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四月
     初版。
     29.陳秋坤「 臺灣土地的開發J 收錄於黃富三、曹永和主編, 《臺
     灣史論叢第一輯》 ,臺北,眾文圖書公司,民團六十九年四月初版。
     30.莊英章、陳運棟合著「 清末臺灣北部中港溪流域的糖廊經營與社
     會:頭份陳家的個案研究」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六期》
      ,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貳、日文部份
     一.史料
     1. 《臺灣史料》 ,一八九九年度手稿本,藏於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 《昭和十一年度戶稅大納稅義務者生產額調》 ,手稿本,藏於臺大
     農經系圖書館。
     3.伊藤博文編, 《臺灣資料》 ,東京,秘書類纂刊行會, 1936年。
     4.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 《臺灣の米》,1938年。
     5.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一領台以後
     の 治安狀況》《上卷》 ,昭和十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6.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一領台以後
     の 治安狀況》(中卷》 ,復刻本,龍溪書局, 1973年5 月31 日。
     7.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 《臺灣糖業概要》 ,臺北,盛進商行印刷部
     ,昭和二年二月五日。
     8.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 《臺灣の糖業》 ,臺北,小塚本店印刷場,
     昭和十四年十月十五日。
     9.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 《臺灣糖業政策》,東京,大正十年三月。
     10.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 《工場名簿》,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 1.臺灣總督府編, 《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二),臺北,成文出版
     社據1896年本影印, 1985年。
     12.臺灣總督府編, 《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四),臺北,成文出版
     社據1898年本影印, 1985年。
     二.專著
     1.入江英、宮川次郎, 《臺灣案內》,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4 年本
     影印, 1985年。
     2. 山本昌彥, 《躍進臺灣の 現勢》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影
     印, 1985年。
     3.王育德, 《臺灣一苦悶。〉歷史》 ,東京,臺灣青年社, 1979年。
     4.土屋重雄, 《臺灣事情一班》(二),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8年本影
     印, 1985年。
     5.大谷光瑞, 《臺灣島之現在》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影印
     , 1985年。
     6.大園市藏, 《現代臺灣史》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4 年本影印,
     1985年。
     7.大園市藏, 《臺灣始政四十年史》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
     影印, 1985年。
     8.大塚清賢, 《躍進臺灣大觀》 (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7年本影
     印, 1985年。
     9.淺田喬二, 《日本帝國主義下の民族革命運動一臺灣、朝鮮、「滿
     州」にわける農民運動の展開過程一》 ,東京,未來社,昭和
     十七年。
     10.淺田喬二, 《日本殖民地研究史論》 ,東京,未來社, 1990年2 月。
     1 1.淺回喬二,《日本帝國主義之舊殖民地地主制一臺灣、朝鮮、「滿
     州、IJ 《ζb V》 毛日本人大土地所有の 史的分析一》 ,東京,御茶の 水
     書房, 1968年4 月25 日。
     12.大塚清賢, 《躍進臺灣大觀》(五),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7年本影
     印, 1985年。
     13. 大塚清賢, 《躍進臺灣大觀》(六),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41 年本影
     印, 1985年。
     14.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 《臺灣史》(二),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7 年
     本影印, 1985年。
     15.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 《臺灣略史》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7 年
     本影印, 1985年。
     16.川村竹治, 《臺灣の一年》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1985年。
     17.久保島天麗, 《臺灣經濟政策論》 ,臺北,臺灣之經濟社, 1920年
     11 月。
     18. 向山寬夫, 《日本統治にわける臺灣民族運動史》,東京,中央經
     濟研究社, 1987年。
     19.井出季和太, 《南進臺灣史考》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43年本影
     印, 1985年。
     20.井出季和太, 《臺灣冶續志》(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7年本影
     印, 1985年。
     21.井出季和太, 《臺灣治續志》(二),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7年本影
     印, 1985年。
     22.井東憲, 《臺灣案內》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影印, 1985
     年。
     23.日本合同通信社編, 《臺灣大觀》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2年本
     影印, 1985年。
     24.水谷天涯, 《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25.謝春木, 《臺灣人け斯〈觀る》 ,臺北,臺灣民報社, 昭和五年一
     月。
     26.謝春木, 《臺灣人の要求》 ,臺北,臺灣民報社,昭和六年一月。
     27.陳逢源, 《臺灣經濟問題の特質批判》 ,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昭和八年十一月。
     28.《臺灣銀行四十年誌》 ,臺北,臺灣銀行, 1939年。
     29.高橋龜吉, 《現代臺灣經濟論》 ,東京,千倉書房,昭和十二年七
     月二十日。
     30.中村隆英、尾高煌之助合編, 《二重構造》 ,收於日本經濟史第六
     卷,東京,岩波書店, 1989年。
     31.田中一二, 《臺灣事情之宣傳》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1 年本影
     印, 1985年。
     32.田中一二, 《臺灣讀本》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3年本影印, 1985
     年。
     33.田中一二, 《躍進臺灣の全貌》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影
     印, 1985年。
     34.若林正丈, 《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 ,東京,研文出版社, 1983年。
     35.石阪莊作, 《臺灣踏島實記》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04 年本影印
     , 1985年。
     36.伊能嘉矩, 《臺灣文化志》中卷,東京,刀江書院, 1928年9 月20日。
     37.全國新閩東京聯合社編, 《臺灣要覽》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2
     年本影印, 1985年。
     38.池上清德, 《躍進臺灣の全貌》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6年本影
     f lJ 0
     39.池田敏雄, 《臺灣の家庭生活》 ,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
     店, 1944 年。
     40.竹越與三郎, 《臺灣統治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05年本影印
     , 1985年。
     41.西鄉都督卜樺山總督記念事業出版委員會, 《西鄉都督卜樺山總督
     》 ,臺北,西鄉都督卜樺山總督記念事業出版委員會出版, 1936年
     12 月。
     42.佐藤眠洋, 《改隸四十年の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
     影印, 1985年。
     43.佚名編, 《常夏之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8年本影印, 1985
     年。
     44.尾部仲營編, 《臺灣各地視察要覽》(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
     年本影印, 1985年。
     45.改造社, 《臺灣地理大系》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1985年。
     46.村上玉吉, 《臺灣紀要》,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9年本影印, 1985
     年。
     47.杉山靖憲, 《臺灣歷代總督之治績》 ,臺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
     1922年。`‘
     48.角田政治, 《臺灣地方》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年本影印, 1985年。
     49.岡田東寧, 《臺灣歷史考》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7年本影印,1985年。
     50.東鄉寶、佐藤四郎,《臺灣植民發達史》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
     年本影印, 1985年。
     51.東嘉生, 《臺灣經濟史研究》 ,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台北文店
     發行, 1944 年。
     52.林進發, 《臺灣發達史》《一》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6年本影印,
     1985年。
     53.林肇, 《 伸び行く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6年本影印, 1985
     年。
     54.林肇, 《吾等の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2年本影印, 1985
     年。
     55.林璽堅、李添興著, 《 躍進嘉義近郊大觀》 ,臺灣新民報, 1937年
     9 月。
     56.板田, 《臺灣の 經濟》 ,臺北,臺北高等商業學校, 1931 年。
     57.武內貞義, 《臺灣》下,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1915 年。
     58.南部物產共進會協贊會編, 《南部臺灣》,南部物產共進會協贊會
     1911 年。
     59.後藤朝太郎, 《現在の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0年本影印
     , 1985年。
     60.宮崎健三, 《陳中和傳》 ,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1931 年8 月。
     61.荒川久, 《 島都評判記》,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1985
     年。
     62.高演三郎, 《臺灣統治概史》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6年本影印
     , 1985年。
     63.許世楷, 《 日本統治下の臺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4 年
     3 月。
     64.野口保興I 《臺灣地誌》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00年本影印, 1985
     年。
     65.陳石煌, 《 樂園臺灣の 姿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6年本影印,
     1985 年。
     66.湧島萬一編, 《 臺灣一覽 》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2年本影印,
     1985年。
     67.辜顯榮傳記編纂會, 《辜顯榮傳》 ,臺北,辜顯榮傳記編黨會發行
     , 1939年6 月。
     68.楠井隆三, 《戰時臺灣經濟論》 ,臺北,南方人文研究所, 1944 年
     1 1 月10 日。
     69.福田廣次,《現在之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8年本影印,1985年。
     70.臺南新報社,《臺灣大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5年本影印,1985年。
     71.臺灣日日新報社, 《臺灣要覽》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年本影
     印, 1985年。
     72.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南方調查局, 《大東亞共榮圈の全貌》第二資源
     篇,臺北,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南方調查局, 1942年9 月。
     73.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施政四十年の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
     社據1935年本影印, 1985年。
     74.臺灣總督府, 《臺灣島勢要覽》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45年本影
     印, 1985年。
     75.臺灣總督府,《臺灣現勢要覽》六,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7 、1938
     年本影印, 1985年。
     76.已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編, 《臺灣統治綜覽》 ,臺北,成文出版社
     據1908年本影印, 1985年。
     77.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統治概要》,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45年本
     影印, 1985 年。
     78.廣松良臣,《臺灣の現況》,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9年本影印,
     1985年。
     79.榰木義一編,《臺灣大觀》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3年本影印
     , 1985年。
     80.橋本白水, 《我觀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1 年本影印, 1985
     年。
     81.橋本白水, 《專賣要覽》 ,臺北,南國出版協會, 1932年。
     82.橋本賢康, 《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1985年。
     83.演田恆之助、大山長潰, 《臺灣》 ,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28年本
     影印, 1985年。
     84.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 《臺灣形勢概要》,臺北,成文出版社據
     1902年本影印, 1985年。
     85.藤崎濟之助, 《 臺灣全誌》(一),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30年本影印
     , 1985年。
     86.鶴見祐輔, 《後藤新平傳》上冊,東京,太平洋協會出版部, 1943
     年5 月。
     三.期刊、年鑑、報紙、論文
     1.大園市藏編, 《 臺灣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16年本影印,
     1985年。
     2 . 小林里平, 《臺灣年表》,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903年本影印, 1985
     年。
     3. 田中一二、緒方武藏、臺灣通信社編, 《臺灣年鑑》,1924~ 1926
     、1927~1944 年,臺北,臺灣新生報,臺灣通信社。
     4. 《台灣民報》 ,臺北, 1924 年~1931 年。
     5.原房助編, 《臺灣大年表》 ,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 1932年。
     6.連溫卿, <臺灣に於る日本殖民政策の實態》 , 《 史苑》 ,東京,
     1975年3 月,第三十五卷第二號,頁61~83 。
     7. 《新竹州統計書》 ,第一至七統計書。
     8. 《臺中州統計書》 ,1927 、1928 、1933~1936年。
     9. 《臺南州統計書》 ,第二、四~八、十~十三、十五、十七、十八
     統計書。
     10. 《臺灣時報》 ,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1919 .7 ~1945.3 。
     1 1.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編, 《臺灣經濟年報》第二輯,東京,國際日
     本協會刊行, 1942年8 月。
     12.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編, 《臺灣經濟年報》第三輯,東京,國際日
     本協會刊行, 1943年8 月。
     13.臺灣總督府, 《臺灣事情》 ,1916年~1922年、1925 、1928 、1930
     、1932 、1933 、1938 、1943年。
     14.臺灣總督府編, 《臺灣事情》五十三,成文出版社據1944 年本影印
     , 1985年。
     15.臺灣總督府, 《臺灣統計要覽》 ,臺北,臺灣總督府。
     16.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官報》 ,臺北,臺灣總督府。
     17.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府報》 ,臺北,臺灣總督府。
     18.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臺灣總督府第十九統計書》 , 1915年。
     19.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編, 《專賣事業年報》 ,第三十四~三十八、四
     十二年報。
     20.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 《部報》 ,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
     四、人名鑑
     1.上村健堂, 《臺灣事業界之中心人物》 ,臺北,臺灣案內社, 1919
     年發行。
     2.大園市藏, 《臺灣人物誌》 ,臺北,谷澤書店, 1916年發行。
     3.大園市藏, 《臺灣の 中心人物》 ,臺北,日本殖民地批判社, 1935
     年發行。
     4.大澤貞吉, 《臺灣關係人名簿》 ,東京,愛光新聞社, 1959年10 月
     發行。
     5. 內藤素生編案, 《南國之人士》 ,臺北,臺灣人物社, 1922年發行。
     6.林進發, 《 臺灣人物評》 ,臺灣,赤陽社, 1929年發行。
     7.林進發, 《臺灣官紳年鑑》 ,臺北,民眾公論社, 1933年發行。
     8.原幹洲編, 《自治制度改正十周年紀念人物史》 ,臺北,勤勞之富
     源社, 1930年發行。
     9.原幹洲編, 《新臺灣之人物》 ,臺北,勤勞之富源社, 1936年發行。
     10.新高新報社, 《臺灣紳士名鑑》 ,臺北,新高新報社, 1937年發行。
     11 臺灣新民報社, 《臺灣人士鑑》 ,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1935年發
     行。
     12.橋本白水, 《評論臺灣之官民》 ,臺北,南國出版協會, 1924 年2
     月。
     13.橋本白水, 《評論臺灣之官民》 ,臺北,臺灣案內社, 1919年9 月
     發行。
     14.興南新聞社, 《臺灣人士鑑》 ,臺北,與南新聞社, 1943年3 月改
     訂本。
     
     
     參、英文部份
     1.Kerr George, 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4).
     2.AI ice H.Amsden.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B.Evans & Dietrich Rueschemeyer. 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78-107.
     3.Andrew J.Grajdanzev, formosa Today,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New York, 1942).
     4.James W. Davidson,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88).
     5.J . D. C I ark, M. J . I, FORMOSA(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6本重印,1971)
     6.James W. Davidson, F.R.G.S. The Island Of Formosa Historical
     view from 1430-1900 (New York, 1903).
     7.Ramon. H. Myers, With Chan Han-Yu, Japanese Colonial Develo
     pment Policy In Taiwan, 1896-1906: A Case of Bureaucratic
     Enterpreneurship,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2:4, 1963, pp.433-499) .
     8.Ramon H. Myers and Mark R.Peattie,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 ire, 1895 - 19 45.(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84)
     9. William Campbell, Form0sa Under The Duteh(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67)
     1.S.A.M. Adshead, The Modernizaion Of The Chinese Salt
     Administration 1900-1920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70).
     
     
     
     參、英文部份
     1.Kerr George, 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4).
     2.AI ice H.Amsden.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B.Evans & Dietrich Rueschemeyer. 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78-107.
     3.Andrew J.Grajdanzev, formosa Today,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New York, 1942).
     4.James W. Davidson,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88).
     5.J . D. C I ark, M. J . I, FORMOSA(臺北,成文出版社據1896本重印,1971)
     6.James W. Davidson, F.R.G.S. The Island Of Formosa Historical
     view from 1430-1900 (New York, 1903).
     7.Ramon. H. Myers, With Chan Han-Yu, Japanese Colonial Develo
     pment Policy In Taiwan, 1896-1906: A Case of Bureaucratic
     Enterpreneurship,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2:4, 1963, pp.433-499) .
     8.Ramon H. Myers and Mark R.Peattie,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 ire, 1895 - 19 45.(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84)
     9. William Campbell, Form0sa Under The Duteh(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67)
     1.S.A.M. Adshead, The Modernizaion Of The Chinese Salt
     Administration 1900-1920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7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