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北市捷運系統木柵線萬芳段路線決策過程之研究
作者 黃耀一
HUANG, YAO-YI
貢獻者 吳定
WU, DING
黃耀一
HUANG, YAO-YI
關鍵詞 台北
台灣
捷運系統
木柵
萬芳
路線
TAIWAN
RAPID TRANSPORTATION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3-May-2016 14:18:26 (UTC+8)
摘要 由於台北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傳統以公車為主的大眾運輸系統,業已無法滿足人們對
     都市運輸的需求;於是近年來自用機動車輛,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而自用車輛的增
     加,勢將加重道路的負荷,使得公車的服務品質更形低落,此又更趨使人們對自用機
     動交通工具的追求,因而使大眾運輸系統陷於無可自拔的惡性循環。同時機動實輛的
     增加,也擴大了對能源的消耗,以及空氣污染等的不良影響。於是發展具有專有路權
     、運量大、速度快的捷運系統以改善大台北地區的交通,乃成為朝野一致的共識。
     然而儘管捷運系統為人們勾繪出美好的遠景,但在興建的過程中,必然會造成部份市
     民的損失與不便,因而對任何對其不利或對其可能不利的路線規劃案產生抗拒的心理
     ,以致造成規劃單位的壓力。就公共政策研究的觀點,規劃機關如何肆應各方的壓力
     ,作成路線的決定,實有其研究的價值;尤其是台北市正處於發展捷運系統的初期階
     段,此種研究更有其時代意義。故本文乃思透過政策分析的理論架構,針對台北市捷
     運系統木柵線萬芳段路線決策過程作一研究,一則作為碩士班學習過程的一環;二則
     研究成果亦足以作有關單位日後處理類似問題之參考;三則可以充實個人日後研究類
     似問題的基底。
     全文共分五章:
     第壹章緒論,在於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範圍、方法與限制。
     第貳章簡介本文所用之理論架構--漸進調適模型的特徵及相關的概念。
     第參章由誰參與了互動的角度,探討誰參與了互動?其動機為何?
     第肆章由互動的過程的角度,探討互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形成之原因。
     第伍章結論,就研究的結果作一綜合的檢討,並提出建議。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5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定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U, D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耀一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UANG, YAO-YIen_US
dc.creator (作者) 黃耀一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ANG, YAO-YIen_US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May-2016 14:18:26 (UTC+8)-
dc.date.available 3-May-2016 14:18:2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May-2016 14:18:2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55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20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由於台北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傳統以公車為主的大眾運輸系統,業已無法滿足人們對
     都市運輸的需求;於是近年來自用機動車輛,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而自用車輛的增
     加,勢將加重道路的負荷,使得公車的服務品質更形低落,此又更趨使人們對自用機
     動交通工具的追求,因而使大眾運輸系統陷於無可自拔的惡性循環。同時機動實輛的
     增加,也擴大了對能源的消耗,以及空氣污染等的不良影響。於是發展具有專有路權
     、運量大、速度快的捷運系統以改善大台北地區的交通,乃成為朝野一致的共識。
     然而儘管捷運系統為人們勾繪出美好的遠景,但在興建的過程中,必然會造成部份市
     民的損失與不便,因而對任何對其不利或對其可能不利的路線規劃案產生抗拒的心理
     ,以致造成規劃單位的壓力。就公共政策研究的觀點,規劃機關如何肆應各方的壓力
     ,作成路線的決定,實有其研究的價值;尤其是台北市正處於發展捷運系統的初期階
     段,此種研究更有其時代意義。故本文乃思透過政策分析的理論架構,針對台北市捷
     運系統木柵線萬芳段路線決策過程作一研究,一則作為碩士班學習過程的一環;二則
     研究成果亦足以作有關單位日後處理類似問題之參考;三則可以充實個人日後研究類
     似問題的基底。
     全文共分五章:
     第壹章緒論,在於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範圍、方法與限制。
     第貳章簡介本文所用之理論架構--漸進調適模型的特徵及相關的概念。
     第參章由誰參與了互動的角度,探討誰參與了互動?其動機為何?
     第肆章由互動的過程的角度,探討互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形成之原因。
     第伍章結論,就研究的結果作一綜合的檢討,並提出建議。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5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捷運系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木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萬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路線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AIWA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APID TRANSPORT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台北市捷運系統木柵線萬芳段路線決策過程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