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詩」在周代政治傳播中之應用
作者 彭武順
貢獻者 王洪鈞
彭武順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5-May-2016 13:37:33 (UTC+8)
參考文獻 引用參考書目
一、專書部分
《毛詩注疏》(毛傳鄭箋,孔穎達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本影印,民國七十年元月八版。
《儀禮注疏》(鄭玄注,賈公彥疏),仝上。
《尚書注疏》(孔安國傳,孔穎達疏),仝上。
《周種在疏》(鄭玄注,賈公彥疏),仝上。
《禮記注疏》(鄭玄注,孔穎達疏),仝上。
《春秋左傳注疏》(杜預注,孔穎達疏)。仝上。
《春秋公羊傳注疏》(何休解詁,徐彥疏),仝上。
《春秋穀梁傳注疏》(范寧集解,楊士勛疏),仝上。
《論語在疏》(何晏集解,邢昺疏),仝上。
《孟子注疏》(趙歧注,孫奭疏),仝上。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九月。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六二年六月。
班固,《白虎通德論》,收入《增訂漢說叢書》(清‧王謨輯),台北:大化書局據清乾隆五六年金谿王氏刻本影印,民國七二年十二月。
劉向,《說苑》,仝上。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收入《叢書集成新氣》第十七冊,台北:新文豐公司,民國七四年元月初版。
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載《五臣注‧文選》,國立中央圖書館影印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建陽刊本。
黎德靖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三月。
朱熹,《詩集傳》,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一年八初版。
──,《四書集注》(吳英校點),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十月。
鄭樵,《六經奧論》,收入《通志堂經解》第四0冊,台北:大通書局,民國五八年十月初版。
程大昌,《考古編》,牧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五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郝敬,《毛詩原解》(湖北叢書本),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五六冊。
惠周惕,《詩說》,載《皇清經解》第三冊,台北:語文印書館,民國七五年六月。
姚際恆,《詩經通論》,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五0年十月初版。
方玉潤,《詩經原始》,台北:語文印書館,民國七0年二月三版。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續經解本),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二年九月。
魏源,《詩古徵》,收入《皇清經解續續》第十九冊,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四年十月初版。
陳喬樅,《齊詩遣說考》,收入《皇清經解續編》第十七冊至十八冊。
范家相,《三家詩拾遺》(葉均重訂),嶺南遺書本。
勞孝輿,《春秋詩話》,載《叢書集成新揖》第五六冊。
皮錫瑞,《經學通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二年九月台二版。
趙翼,《陔餘叢考》,乾隆庚戌湛貽堂藏板。
劉寶楠,《論語正義》,台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民國五九年九月台三版。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台北:台灣明倫書局,民國六八年。
秦蕙田,《五禮通考》,載《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三五冊至一四二冊。
胡培翬,《儀禮正義》(續經解本),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二年五月初版。
阮元,《揅經室集(上)》,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三年二月初版。
──,《揅控室集(中)》,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三年三月初版。
──,《揅經室集(下)》,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三年二月初版。
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北京:科學出版社,一九五九年五月。
章學誠,《文史過義》(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五月。
《國語》(韋昭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三月。
焦循,《孟子正義》,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民國五五年三月台一版。
孫詒讓,《墨子閒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七五年十月十二版。
───,《周禮正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民國五六年三月台一版。
久保愛增注,豬飼彥博補遺,《增補荀子集解》,台北:蘭臺書局,民國七二年九月再版。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四年八月初版。
顧頡剛、洪業編定,《崔東壁遺書》,上海:亞東圖書館,民國廿五年。
王靜芝,《經學通論》,台北:環球書局,民國七一年二月再版。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台北:谷風出版社,民國七五年十月。
朱光潛,《詩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一年九月台初版。
朱自清,《詩言志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二年元月。
朱東潤,《詩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一月。
吉聯抗,《春耿戰國秦漢音樂史科譯注》,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八0年六月。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六年六月四服。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七年十一月初版。
李澤厚、劉綱紀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七月一版。
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八月。
何定生,《詩經今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七年六月初版。
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八年元月初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三年二月再版。
屈萬里,《詩經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二年十一月新二版。
───,《尚書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三年十一月修訂版。
───,《古籍導讀》,台北:開明書店,民國六九年九月台十二版。
───,《書備論學集》,台北:開明書店,民國六九年元月二版。
周何,《春秋吉禮考辨》,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 第一0一種,民國五九年十月。
胡樸安, 《詩經學》,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三年七月再版。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三七年元月初版。
胡毓寰,《孟子本義》,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一年十一月台四版。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高亨,《詩經今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三年二月初版。
徐英,《詩經學纂要》,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七0年十二月初版。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北京:文物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一年七月六版。
───,《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九年十月四版。
陳大齊,《孔子學說》,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二年五月台十版。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三年十月初版。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七四年十一月台十三服。
───,《國史研究六篇》,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0年三月台三版。
王國維,《定本觀堂集林》,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三年九月再版。
包世榮,《毛詩禮徵》,台北:力行書局據光緒丁亥木犀軒本影印,民國五九年六月初版。
郭鼎堂,《先秦天道觀之進展》,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五年五月初版。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九月。
───,《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月。
童書業,《春秋史》,台北:開明書店,民國六七年十一月台四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九月。
張其淦,《左傳禮說》,台北:力行書局,民國五九年六月初版。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九年九月初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三月。
楊樹達,《增訂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台北:大通書局,民國六0年五月初版。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書局據段氏經韻樓藏版影印,民國七六年九月。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裴學海,《孟子正義補正》,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六七年二月初版。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乙集,上海:開明書店,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四版。
劉伯驥,《春秋會盟政治》,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國六六年六月再版。
劉若愚,《中國詩學》(杜國清譯),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六年六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一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六五年六月初版。
──,《國史大綱》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四年十二月修訂十三版。
──,《國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二年九月台九版。
──,《孔子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六年七月初版。
──,《中國文學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二年十月增訂初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一年三月初版。
糜文開、裴普賢合著,《詩經欣賞與研究(一)》,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四年九月七版。
──,《詩經欣賞與研究(二)》,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八年二月修正再版。
羅倬漢,《詩樂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九年九月台一版。
羅根澤,《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二月。
顧頡剛編,《古史辨》第一冊,北平:樸社,民國十五年。
────,《古史辨》第三冊,北平:樸社,民國二十年。
白川靜,《詩經研究》(杜正勝譯),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一年五月三版。
竹添光鴻,《左氏會箋》,日本:井井書屋,明治乙未(一八九五年)。

二、期刊論文部分
王夢鷗,《中國樂藝之消沈》,載《東方雜誌》第四0卷第七號,民國三二年四月。
皮述民,《逸詩考辨》,載《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十一期,民國五四年五月。
何佑森,《兩周文學》:上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吉研究所集刊》(以下簡稱《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五本第二分,民國六三年二月。
李曰剛,《詩經研究》,載《中國詩季刊》九卷三期,民國六七年九月。
李宗侗,《史官制度──附論對傳統之尊重》,載《台大文史哲學報》第十四期,民國五四年十一月。
李錫錕,《政治意識型態擴散之研究:春秋戰國之案例》,《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第十九號,民國七六年元月。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上):文化篇》,載《九州學刊》總第一期,一九八六年九月。
余培林,《群經引詩考》,載《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八號,民國五三年。
屈萬里,《先秦說詩的風尚和漢儒以詩教說詩的迂曲》,載《南洋大學學報》第一期,一九七一年。
施之勉,《詩為夏聲說》,載《東方雜誌》第四0卷第十五號,民國三三年八月。
高葆光,《詩賦比興正詁》,載《東海大學學報》二卷一期,民國四九年六月。
梅貽寶,《孔子學說》,載《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九本第一分,民國六七年三月。
陳世驤,《中國詩字之原始觀念試論》,載《中研院史語所集刊》外編第四種,民國五十年六月。
───,《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王靖獻譯),載《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三卷第一期,一九七0年九月。
陳槃,《"論國風非民間歌譜的本面目"跋》,載《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三十四本,民國五二年十二月。
───,《詩三百篇之采集與刪定問題》,載《學術季刊》第三卷第二期,民國四三年十二月。
───,《春秋時代的教育》,載《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五本第四分,民國六三年六月。
黃振民,《詩經之命名及其成書考》,載《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四卷十二期,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詩風雅頌賦比興六義考釋》,載《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六卷七至八期,民國六二年七至八月。
楊向時,《左傳賦詩考》,載《孔孟學報》十三期,民國五六年四月。
───,《左傳引詩考》,載《淡江學報》第三期,民國五三年十一月。
劉克雄,《據先秦諸子引詩論孔子刪詩之說》,載《孔孟月刊》十卷九期至十一卷二期,民國六一年五至十月。
羅倬漢,《論禮樂之起源》,載《學原》月刊,第一卷第七期,民國三六年十一月。
繆鉞,《周代的"雅言"》,載《國立浙江大學文學院集刊》第一集,民國三十年六月。
龍宇純,《試說詩經的"雙聲轉韻"》,載《幼獅月刊》四0卷六期,民國六三年十二月。
饒宗頤,《神道思想與理想主義》,載《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九本第三分,民國六七年九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99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洪鈞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彭武順zh_TW
dc.creator (作者) 彭武順zh_TW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May-2016 13:37:33 (UTC+8)-
dc.date.available 5-May-2016 13:37: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May-2016 13:37:3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599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15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研究目的與方法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從原始樂舞到《詩三百》………8
第一節 歌謠的起源………8
第二節 「詩」與「歌」「謠」「謳」「誦」………12
第三節 貴族之《詩》………15
第四節 《詩》之編集及其時代意義………23
第三章《詩》在政治舞臺上之面貌……..37
第一節 典禮的樂章………37
第二節 諷諫與辭令………52
第三節 孔子之《詩》教及戰國儒者之說《詩》………69
第四章 《詩》之媒介特性及其性格之演變………92
第一節 媒介特性………92
第二節 有利傳佈之因素………96
第三節 媒介性格之演變………100
第五章 結論………112
引用參考書目………116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992en_US
dc.title (題名) 「詩」在周代政治傳播中之應用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引用參考書目
一、專書部分
《毛詩注疏》(毛傳鄭箋,孔穎達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本影印,民國七十年元月八版。
《儀禮注疏》(鄭玄注,賈公彥疏),仝上。
《尚書注疏》(孔安國傳,孔穎達疏),仝上。
《周種在疏》(鄭玄注,賈公彥疏),仝上。
《禮記注疏》(鄭玄注,孔穎達疏),仝上。
《春秋左傳注疏》(杜預注,孔穎達疏)。仝上。
《春秋公羊傳注疏》(何休解詁,徐彥疏),仝上。
《春秋穀梁傳注疏》(范寧集解,楊士勛疏),仝上。
《論語在疏》(何晏集解,邢昺疏),仝上。
《孟子注疏》(趙歧注,孫奭疏),仝上。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九月。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六二年六月。
班固,《白虎通德論》,收入《增訂漢說叢書》(清‧王謨輯),台北:大化書局據清乾隆五六年金谿王氏刻本影印,民國七二年十二月。
劉向,《說苑》,仝上。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收入《叢書集成新氣》第十七冊,台北:新文豐公司,民國七四年元月初版。
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載《五臣注‧文選》,國立中央圖書館影印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建陽刊本。
黎德靖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三月。
朱熹,《詩集傳》,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一年八初版。
──,《四書集注》(吳英校點),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十月。
鄭樵,《六經奧論》,收入《通志堂經解》第四0冊,台北:大通書局,民國五八年十月初版。
程大昌,《考古編》,牧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五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郝敬,《毛詩原解》(湖北叢書本),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五六冊。
惠周惕,《詩說》,載《皇清經解》第三冊,台北:語文印書館,民國七五年六月。
姚際恆,《詩經通論》,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五0年十月初版。
方玉潤,《詩經原始》,台北:語文印書館,民國七0年二月三版。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續經解本),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二年九月。
魏源,《詩古徵》,收入《皇清經解續續》第十九冊,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四年十月初版。
陳喬樅,《齊詩遣說考》,收入《皇清經解續編》第十七冊至十八冊。
范家相,《三家詩拾遺》(葉均重訂),嶺南遺書本。
勞孝輿,《春秋詩話》,載《叢書集成新揖》第五六冊。
皮錫瑞,《經學通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二年九月台二版。
趙翼,《陔餘叢考》,乾隆庚戌湛貽堂藏板。
劉寶楠,《論語正義》,台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民國五九年九月台三版。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台北:台灣明倫書局,民國六八年。
秦蕙田,《五禮通考》,載《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三五冊至一四二冊。
胡培翬,《儀禮正義》(續經解本),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二年五月初版。
阮元,《揅經室集(上)》,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三年二月初版。
──,《揅控室集(中)》,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三年三月初版。
──,《揅經室集(下)》,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三年二月初版。
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北京:科學出版社,一九五九年五月。
章學誠,《文史過義》(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五月。
《國語》(韋昭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三月。
焦循,《孟子正義》,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民國五五年三月台一版。
孫詒讓,《墨子閒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七五年十月十二版。
───,《周禮正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民國五六年三月台一版。
久保愛增注,豬飼彥博補遺,《增補荀子集解》,台北:蘭臺書局,民國七二年九月再版。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四年八月初版。
顧頡剛、洪業編定,《崔東壁遺書》,上海:亞東圖書館,民國廿五年。
王靜芝,《經學通論》,台北:環球書局,民國七一年二月再版。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台北:谷風出版社,民國七五年十月。
朱光潛,《詩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一年九月台初版。
朱自清,《詩言志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二年元月。
朱東潤,《詩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一月。
吉聯抗,《春耿戰國秦漢音樂史科譯注》,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八0年六月。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六年六月四服。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七年十一月初版。
李澤厚、劉綱紀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七月一版。
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八月。
何定生,《詩經今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七年六月初版。
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八年元月初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三年二月再版。
屈萬里,《詩經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二年十一月新二版。
───,《尚書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三年十一月修訂版。
───,《古籍導讀》,台北:開明書店,民國六九年九月台十二版。
───,《書備論學集》,台北:開明書店,民國六九年元月二版。
周何,《春秋吉禮考辨》,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 第一0一種,民國五九年十月。
胡樸安, 《詩經學》,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三年七月再版。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三七年元月初版。
胡毓寰,《孟子本義》,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一年十一月台四版。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高亨,《詩經今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三年二月初版。
徐英,《詩經學纂要》,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七0年十二月初版。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北京:文物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一年七月六版。
───,《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九年十月四版。
陳大齊,《孔子學說》,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二年五月台十版。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三年十月初版。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七四年十一月台十三服。
───,《國史研究六篇》,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0年三月台三版。
王國維,《定本觀堂集林》,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三年九月再版。
包世榮,《毛詩禮徵》,台北:力行書局據光緒丁亥木犀軒本影印,民國五九年六月初版。
郭鼎堂,《先秦天道觀之進展》,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五年五月初版。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九月。
───,《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月。
童書業,《春秋史》,台北:開明書店,民國六七年十一月台四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九月。
張其淦,《左傳禮說》,台北:力行書局,民國五九年六月初版。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九年九月初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三月。
楊樹達,《增訂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台北:大通書局,民國六0年五月初版。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書局據段氏經韻樓藏版影印,民國七六年九月。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裴學海,《孟子正義補正》,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六七年二月初版。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乙集,上海:開明書店,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四版。
劉伯驥,《春秋會盟政治》,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國六六年六月再版。
劉若愚,《中國詩學》(杜國清譯),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六年六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一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六五年六月初版。
──,《國史大綱》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四年十二月修訂十三版。
──,《國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二年九月台九版。
──,《孔子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六年七月初版。
──,《中國文學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二年十月增訂初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一年三月初版。
糜文開、裴普賢合著,《詩經欣賞與研究(一)》,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四年九月七版。
──,《詩經欣賞與研究(二)》,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八年二月修正再版。
羅倬漢,《詩樂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九年九月台一版。
羅根澤,《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二月。
顧頡剛編,《古史辨》第一冊,北平:樸社,民國十五年。
────,《古史辨》第三冊,北平:樸社,民國二十年。
白川靜,《詩經研究》(杜正勝譯),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一年五月三版。
竹添光鴻,《左氏會箋》,日本:井井書屋,明治乙未(一八九五年)。

二、期刊論文部分
王夢鷗,《中國樂藝之消沈》,載《東方雜誌》第四0卷第七號,民國三二年四月。
皮述民,《逸詩考辨》,載《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十一期,民國五四年五月。
何佑森,《兩周文學》:上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吉研究所集刊》(以下簡稱《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五本第二分,民國六三年二月。
李曰剛,《詩經研究》,載《中國詩季刊》九卷三期,民國六七年九月。
李宗侗,《史官制度──附論對傳統之尊重》,載《台大文史哲學報》第十四期,民國五四年十一月。
李錫錕,《政治意識型態擴散之研究:春秋戰國之案例》,《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第十九號,民國七六年元月。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上):文化篇》,載《九州學刊》總第一期,一九八六年九月。
余培林,《群經引詩考》,載《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八號,民國五三年。
屈萬里,《先秦說詩的風尚和漢儒以詩教說詩的迂曲》,載《南洋大學學報》第一期,一九七一年。
施之勉,《詩為夏聲說》,載《東方雜誌》第四0卷第十五號,民國三三年八月。
高葆光,《詩賦比興正詁》,載《東海大學學報》二卷一期,民國四九年六月。
梅貽寶,《孔子學說》,載《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九本第一分,民國六七年三月。
陳世驤,《中國詩字之原始觀念試論》,載《中研院史語所集刊》外編第四種,民國五十年六月。
───,《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王靖獻譯),載《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三卷第一期,一九七0年九月。
陳槃,《"論國風非民間歌譜的本面目"跋》,載《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三十四本,民國五二年十二月。
───,《詩三百篇之采集與刪定問題》,載《學術季刊》第三卷第二期,民國四三年十二月。
───,《春秋時代的教育》,載《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五本第四分,民國六三年六月。
黃振民,《詩經之命名及其成書考》,載《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四卷十二期,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詩風雅頌賦比興六義考釋》,載《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六卷七至八期,民國六二年七至八月。
楊向時,《左傳賦詩考》,載《孔孟學報》十三期,民國五六年四月。
───,《左傳引詩考》,載《淡江學報》第三期,民國五三年十一月。
劉克雄,《據先秦諸子引詩論孔子刪詩之說》,載《孔孟月刊》十卷九期至十一卷二期,民國六一年五至十月。
羅倬漢,《論禮樂之起源》,載《學原》月刊,第一卷第七期,民國三六年十一月。
繆鉞,《周代的"雅言"》,載《國立浙江大學文學院集刊》第一集,民國三十年六月。
龍宇純,《試說詩經的"雙聲轉韻"》,載《幼獅月刊》四0卷六期,民國六三年十二月。
饒宗頤,《神道思想與理想主義》,載《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九本第三分,民國六七年九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