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企業發行美國存託憑證證券類別選擇之研究:兩岸三地之比較
作者 林秀鴻
Lin, Hsiu hung
貢獻者 杜化宇
Tu, Anthony H.
林秀鴻
Lin, Hsiu hung
關鍵詞 美國存託憑證
兩岸三地企業
Probit模型
ADR
Probit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6-May-2016 16:38:50 (UTC+8)
摘要 兩岸三地企業為因應國際化之挑戰,因此對海外籌資產生一定之需求,而海外募集資金的管道中,又以美國存託憑證廣受兩岸三地企業之喜愛,因此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即為了解不同類別之美國存託憑證之優缺點,並研究兩岸三地企業對於發行美國存託憑證不同類別之選擇,是否因不同需求而有不同偏好。
      本研究以Probit 模型為研究模型,對1989年至2006年01月兩岸三地企業發行之美國存託憑證作實證分析。以是否募集資金、會計準則之規定、資訊揭露成本等特性為影響變數,以瞭解企業選擇不同美國存託憑證之決策因素。
      依研究結果分析與歸納,兩岸三地企業依自己本身不同的企業需求與當地資本市場特性,對發行不同的美國存託憑證,因存託憑證的特性,而有不同之偏好;而其偏好之顯著性主要集中在「資金募集」、「發行新股」及「發行成本」。
目次
     表次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貳章 存託憑證之定義
     第一節 存託憑證的意義
     第二節 存託憑證的優點
     第參章 美國存託憑證市場
     第一節 美國存託憑證之交易所
     第二節 美國存託憑證的種類
     第三節 美國存託憑證不同發行市場的優缺點
     第肆章 兩岸三地企業發行的海外存託憑證
     第一節 台灣關於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規定
     第二節 香港和中國大陸關於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規定
     第伍章 研究方法與分析
     第一節 樣本選擇及說明
     第二節 Probit模型的建構
     第陸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柒章 研究結論及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錄:Binary Probit研究樣本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王玉婷,”中國大陸普通股與美國存託憑證間之報酬波動性與外溢效果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2.白雲,中國公司在美上市指南,中國會計論文,2005。
     3.田育松,”電子業選擇籌資市場及籌資工具之決策因素探討”,台北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4.世界主要證券市場相關制度,台灣證券交易所,民國九十四年七月
     5.朱炫璉,”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存託憑證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
     6.吳禮祥,”美國存託憑證的套利與價差交易”,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7.李雯華,”美國存託憑證與相關變數之互動研究及其套利策略”,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8.李振豐,”會計原則差異對我國企業赴美籌資策之策略影響”,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9.吳士豪,”國內上市櫃公司赴海外籌資決策因素暨公司特性之實證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
     10.林當茂,”美國存託憑證發行作業之探討”,證交資料,民國八十五年五月,第409期,10-13頁
     11.林志彥,”上市公司赴海外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之研究—企業特性與發行市場之選擇”,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12.柯怡蕾,”電子業海外存託憑證發行決策之研究”,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13.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中華民國八十八年證券統計要覽,89 年4 月發行,P.486~487。
     14.連榮華,”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存託憑證意願與價格之研究-以上市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15.游千慧,”國際資本市場整合度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海外發行ADR探討”,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16.黎珈瑋,”我國資訊電子業發行海外有價證券之公司特性與決策研究-以海外存託憑證與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17.蔣瑞夢,”我國海外存託憑證發行之決定因素及其影響公司價值之實證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18.鄭道元,”台灣企業選擇海外長期融資工具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二、英文部分
     1.Adhikari,A.., Coffman,E.N., and Tondkar,R.H. (1992) Going Global-A Toronto to the Intricacies of Foreign Stock Listings.CA Magazine,24-31
     2.Baker, H. Kent, John R. Nofsinger and Daniel G. Weaver(2002)”International cross-listing and visibility”,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37, P495-521
     3.Choi, Frederick, D.S., and Richard, M.L. (1990)” The Capital Market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diversity, Homewood, Illinois:Dow Jones-Irwin.”
     4.Doidge, Craig,(2004)”U.S. Cross-listings and the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Evidence from dual-class firm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 Vol.72 P519-553
     5.Doidge, Craig, G. Andrew Karolyi and Rene M. Stulz,(2004)”Why are foreign firms listed in the U.S. worth mor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 Vol.71 P205-238
     6.Lang, Mark H., Karl V. Lins and Darius P. Miller(2003)”ADRs, analysts, and accuracy:Does cross-listing in the U.S. improve a firm’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market valu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41 p317-345
     7.Leuz, Christine(2003)”Discussion of ADRs, analysts, and accuracy:Does cross-li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mprove a firm’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firm valu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41 p347-362
     8.Mittoo,U.(1992)”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the net benefits of cross-listing:Canadian evide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9.Pagano, M., Roel, A., and Zechner, J.(2002)”The geography of equity listing:why do companies list abroad”, Journal of Finance, Vol.LVII p2651-2694
     10.Saudagaran, S.,(1988)”An empirical study of select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cision to list on foreign stock exchang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19 p101-127.
     11.Saudagaran, S., and Biddle, G., (1991)”Foreign Stock Listings: benefits, costs, and the accounting policy dilemma”, Accounting Horizons.
     12.The Bank of New York ,The Depositary Receipt Markets, 2005 Yearbook.
     13.The Bank of New York , The Global Equity Investment Guide-The Case for Investing In Depositary Receipts, 1998.
     14.Yamori, N. and Baba, T.(2001)”Japanese management views on overseas exchange listing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12(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393271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327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杜化宇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u, Anthony H.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秀鴻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Hsiu hu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秀鴻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Hsiu hu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6-May-2016 16:38:50 (UTC+8)-
dc.date.available 6-May-2016 16:38:5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6-May-2016 16:38:5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9327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45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93271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兩岸三地企業為因應國際化之挑戰,因此對海外籌資產生一定之需求,而海外募集資金的管道中,又以美國存託憑證廣受兩岸三地企業之喜愛,因此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即為了解不同類別之美國存託憑證之優缺點,並研究兩岸三地企業對於發行美國存託憑證不同類別之選擇,是否因不同需求而有不同偏好。
      本研究以Probit 模型為研究模型,對1989年至2006年01月兩岸三地企業發行之美國存託憑證作實證分析。以是否募集資金、會計準則之規定、資訊揭露成本等特性為影響變數,以瞭解企業選擇不同美國存託憑證之決策因素。
      依研究結果分析與歸納,兩岸三地企業依自己本身不同的企業需求與當地資本市場特性,對發行不同的美國存託憑證,因存託憑證的特性,而有不同之偏好;而其偏好之顯著性主要集中在「資金募集」、「發行新股」及「發行成本」。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次
     表次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貳章 存託憑證之定義
     第一節 存託憑證的意義
     第二節 存託憑證的優點
     第參章 美國存託憑證市場
     第一節 美國存託憑證之交易所
     第二節 美國存託憑證的種類
     第三節 美國存託憑證不同發行市場的優缺點
     第肆章 兩岸三地企業發行的海外存託憑證
     第一節 台灣關於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規定
     第二節 香港和中國大陸關於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規定
     第伍章 研究方法與分析
     第一節 樣本選擇及說明
     第二節 Probit模型的建構
     第陸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柒章 研究結論及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錄:Binary Probit研究樣本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表次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貳章 存託憑證之定義
      第一節 存託憑證的意義
      第二節 存託憑證的優點
     第參章 美國存託憑證市場
      第一節 美國存託憑證之交易所
      第二節 美國存託憑證的種類
      第三節 美國存託憑證不同發行市場的優缺點
     第肆章 兩岸三地企業發行的海外存託憑證
      第一節 台灣關於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規定
      第二節 香港和中國大陸關於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規定
     第伍章 研究方法與分析
      第一節 樣本選擇及說明
      第二節 Probit模型的建構
     第陸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柒章 研究結論及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錄:Binary Probit研究樣本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327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美國存託憑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兩岸三地企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robit模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AD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robiten_US
dc.title (題名) 企業發行美國存託憑證證券類別選擇之研究:兩岸三地之比較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王玉婷,”中國大陸普通股與美國存託憑證間之報酬波動性與外溢效果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2.白雲,中國公司在美上市指南,中國會計論文,2005。
     3.田育松,”電子業選擇籌資市場及籌資工具之決策因素探討”,台北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4.世界主要證券市場相關制度,台灣證券交易所,民國九十四年七月
     5.朱炫璉,”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存託憑證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
     6.吳禮祥,”美國存託憑證的套利與價差交易”,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7.李雯華,”美國存託憑證與相關變數之互動研究及其套利策略”,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8.李振豐,”會計原則差異對我國企業赴美籌資策之策略影響”,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9.吳士豪,”國內上市櫃公司赴海外籌資決策因素暨公司特性之實證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
     10.林當茂,”美國存託憑證發行作業之探討”,證交資料,民國八十五年五月,第409期,10-13頁
     11.林志彥,”上市公司赴海外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之研究—企業特性與發行市場之選擇”,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12.柯怡蕾,”電子業海外存託憑證發行決策之研究”,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13.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中華民國八十八年證券統計要覽,89 年4 月發行,P.486~487。
     14.連榮華,”上市公司發行海外存託憑證意願與價格之研究-以上市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15.游千慧,”國際資本市場整合度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海外發行ADR探討”,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16.黎珈瑋,”我國資訊電子業發行海外有價證券之公司特性與決策研究-以海外存託憑證與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17.蔣瑞夢,”我國海外存託憑證發行之決定因素及其影響公司價值之實證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18.鄭道元,”台灣企業選擇海外長期融資工具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二、英文部分
     1.Adhikari,A.., Coffman,E.N., and Tondkar,R.H. (1992) Going Global-A Toronto to the Intricacies of Foreign Stock Listings.CA Magazine,24-31
     2.Baker, H. Kent, John R. Nofsinger and Daniel G. Weaver(2002)”International cross-listing and visibility”,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37, P495-521
     3.Choi, Frederick, D.S., and Richard, M.L. (1990)” The Capital Market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diversity, Homewood, Illinois:Dow Jones-Irwin.”
     4.Doidge, Craig,(2004)”U.S. Cross-listings and the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Evidence from dual-class firm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 Vol.72 P519-553
     5.Doidge, Craig, G. Andrew Karolyi and Rene M. Stulz,(2004)”Why are foreign firms listed in the U.S. worth mor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 Vol.71 P205-238
     6.Lang, Mark H., Karl V. Lins and Darius P. Miller(2003)”ADRs, analysts, and accuracy:Does cross-listing in the U.S. improve a firm’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market valu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41 p317-345
     7.Leuz, Christine(2003)”Discussion of ADRs, analysts, and accuracy:Does cross-li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mprove a firm’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firm valu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41 p347-362
     8.Mittoo,U.(1992)”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the net benefits of cross-listing:Canadian evide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9.Pagano, M., Roel, A., and Zechner, J.(2002)”The geography of equity listing:why do companies list abroad”, Journal of Finance, Vol.LVII p2651-2694
     10.Saudagaran, S.,(1988)”An empirical study of select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cision to list on foreign stock exchang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19 p101-127.
     11.Saudagaran, S., and Biddle, G., (1991)”Foreign Stock Listings: benefits, costs, and the accounting policy dilemma”, Accounting Horizons.
     12.The Bank of New York ,The Depositary Receipt Markets, 2005 Yearbook.
     13.The Bank of New York , The Global Equity Investment Guide-The Case for Investing In Depositary Receipts, 1998.
     14.Yamori, N. and Baba, T.(2001)”Japanese management views on overseas exchange listing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12(3).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