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蒙文通史學探析
作者 方彥傑
貢獻者 彭明輝
方彥傑
關鍵詞 蒙文通
經學
史學
古史多元論
中國史學史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May-2016 11:57:24 (UTC+8)
摘要 本文藉由考察蒙文通的史學著作,探討蒙文通從經學到史學之間的轉折,對其上古史研究的影響;並探究蒙文通的中國史學史研究,分析蒙文通史學思想的特點;最後討論蒙文通在現代中國史學中的具體位置,並置於現代史學發展的歷史脈絡中論述。
      除緒論與結論外,第二章論述蒙文通的生平,探討其思想背景,包括其師廖平的經學思想,以及近代四川的經學發展。第三章分析《古史甄微》的內容,討論蒙文通古史多元論的內涵,最後探討蒙文通古史多元論與當時學界的互動,以及與其他古史多元論之差異。第四章探究蒙文通中國史學史研究,包括史學史的分期、對史料與史學的看法、與“全”、“變”、“深”的治史原則,以及對南宋史學的特殊觀點。第五章打破“史料”與“史觀”二元的分派方式,論析蒙文通在現代中國史學中所扮演的角色。
      蒙文通一生學術面向寬廣,自經學入,泛及史傳、諸子、理學、釋、道、二藏,兼采博涉,莫不淹通,考辨抉微,自成體系。雖然蒙文通一生最關心的仍為儒學,但不可諱言,史學研究仍是其學術生命的重要部分,史學觀點更有其特出之處。希冀透過對蒙文通史學的探析,進一步了解複雜的現代中國史學,並填補其間之空白。
參考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序)
     1.Wang Fan-sen ,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58。
     3.山口久和(著),王標(譯),《章學誠的知識論──以考證學批判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5.王永興,《陳寅恪先生史學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6.王玉璋,《中國史學史概論》,重慶:商務印書館,1942。
     7.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8.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
     9.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6。
     10.王東杰,《國家與學術的地方互動──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北京:三聯書店,2005。
     11.王國維,《觀堂集林》,23,收入:王國維,《王觀堂先生全集》,3,臺北:文華出版社,1968。
     12.王晴佳,《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13.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
     14.王德毅,《王國維年譜》,臺北:中國學術獎助委員會,1967。
     15.王學典、孫延杰(著),《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16.王曉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17.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蒙文通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5。
     18.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19.白壽彜,《中國史學史》,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0.朱希祖,《中國史學通論》,收入:朱希祖,《朱希祖先生文集》,2,臺北:九思出版公司,1979。
     21.朱歧祥,《王國維學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22.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23.艾爾曼(Benjamin Elman)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24.西華大學、四川省文史研究館蜀學研究中心,《蜀學》,第一輯,成都:巴蜀書社,2006。
     25.何炳松,《浙東學派溯源》,北京:中華書局,1989。
     26.何炳松,《通史新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27.余旦初,《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8.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
     29.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30.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5。
     31.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5。
     32.吳少珉、趙金昭(主編),《二十世紀疑古思潮》,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33.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34.吳澤(主編)、袁英光(選編),《王國維學術研究論叢》,1-3,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1990。
     35.李永圻(編),《呂思勉先生編年事輯》,上海:上海書店,1992。
     36.李玉梅,《陳寅恪之史學》,香港:三聯書店,1997。
     37.李承熙(輯),《錦江書院紀略》,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咸豐八年刻本影印,1858。
     38.李則綱,《史學通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39.李家駒,《商務印書館與近代知識文化的傳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0.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1.李璜,《學鈍室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
     42.李耀仙,《廖平與近代經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3.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44.杜正勝,《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書局,2004。
     45.杜維運,《中國史學史》,1-3,臺北:三民書局,2004。
     46.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4。
     47.沈兼士,《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48.沈善洪(主編),《蔡元培選集》,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9.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臺北:聯精出版公司,1998。
     50.周文玖,《中國史學史學科的產生和發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51.周文玖,《史學史導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52.林時民,《史學三書新詮:以史學理論為中心的比較硏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53.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54.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55.金毓黻,《靜晤室日記》,1-11,瀋陽:遼瀋書社,1993。
     56.施耐德(Laurence A. Schneider)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
     57.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58.胡守為(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9.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60.胡昭曦,《四川書院史》,成都:巴蜀書社,2000。
     61.胡適,《章實齋先生年譜》,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
     62.孫永和,《柳詒徵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63.孫敦恆、錢競(編),《紀念王國維先生誕辰120週年學術論文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64.徐杰舜,《漢民族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65.徐炳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收錄:《民國叢書》,2:73,上海:上海書店,1990。
     66.徐國利,《錢穆史學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67.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8.袁英光,《新史學的開山:王國維評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9.袁英光、桂遵義,《中國近代史學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70.馬金科、洪金陵,《近代中國史學發展敘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71.馬乘風《中國經濟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72.高明士(主編),《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 1945-2000‧總論》,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73.康樂、彭明輝(主編),《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74.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
     75.張杰、楊燕麗(選編),《解析陳寅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76.張書學,《中國現代史學思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77.張岂之(主編),《民國學案》,2,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78.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正補編‧新史學 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94。
     79.梁啟超,《飲冰室文集》,13,臺北:中華書局,1983。
     80.梁啟超,《飲冰室文集》,3,臺北:中華書局,1978。
     81.梁啟超,《飲冰室專集》,1,臺北:中華書局,1987。
     82.紹特韋爾(J.T. Shotwell)著,何炳松、郭斌佳(譯),《西洋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83.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長沙:岳麓書社,2003。
     84.陳文豪,《廖平經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85.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86.陳志明,《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中國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87.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8.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
     89.陳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
     90.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1.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2.陳德述、黃開國、蔡方鹿,《廖平學術思想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
     93.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20年》,北京:三聯書店,1995。
     94.章太炎,《訄書》,臺北:世界書局,1971。
     95.章太炎,《章太炎全集》,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96.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97.麻天祥,《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98.傅斯年,《傅斯年全集》,3,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
     99.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
     100.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101.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102.馮友蘭,《三松堂自序》,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
     103.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104.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105.黃開國,《廖平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106.黃福慶,《近代日本在華文化及社會事業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
     107.新亞學術期刊編輯委員會,《錢賓四先生百齡紀念會學術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03。
     108.楊向奎等,《百年學案》,下,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
     109.楊寬,《歷史激流中的動盪和曲折:楊寬自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
     110.路新生,《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1.路新生,《經學的蛻變與史學的“轉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2.廖平,《重訂榖梁春秋經傳古義疏》,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113.廖平,《經學五變記》,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
     114.廖幼平(編),《廖季平年譜》,成都:巴蜀書社,1985。
     115.蒙文通,《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6.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117.蒙文通,《古史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9。
     118.蒙文通,《古地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8。
     119.蒙文通,《古族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3。
     120.蒙文通,《古學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87。
     121.蒙文通,《先秦諸子與理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122.蒙文通,《老子徵文》,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公司,1998。
     123.蒙文通,《經史抉原》,成都:巴蜀書社,1995。
     124.蒙文通,《經學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5.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巴蜀書社,2001。
     126.蒙文通,《儒學五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27.蒙默(編),《川大史學──蒙文通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128.蒙默(編),《蒙文通學記(增補本)》,北京:三聯書店,2006。
     129.蒙默(編),《蒙文通學記》,北京:三聯書店,1993。
     130.劉俐娜,《由傳統走向現代:論中國史學的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31.劉咸炘(著),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 史學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32.劉師培,《中國民族志》,收錄: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1,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133.劉夢溪(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廖平蒙文通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34.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
     135.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36.蔡方鹿、劉興淑,《蒙文通經學與理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
     137.蔡尚思,《中國歷史新研究法》,上海:中華書局,1940。
     138.鄭匡民,《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139.鄭師渠,《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140.魯賓遜(J.H. Robinson)著,何炳松(譯),《新史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141.黎靖德(編),王興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
     142.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143.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144.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45.魏徵、長孫無忌(等撰),《隋書》,40,臺北:鼎文書局,1980。
     146.魏應麒,《中國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147.羅志田(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 史學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148.羅志田,《近代中國史學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149.羅志田,《烈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3。
     150.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三聯書店,2003。
     151.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52.嚴耕望,《治史經驗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153.蘇雙碧、王宏志,《吳晗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154.饒宗頤,《中國史學之正統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155.顧頡剛(等編),《古史辨》,1-7,臺北: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87。
     156.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1985。
     157.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158.顧頡剛,《顧頡剛日記》,1-12,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二、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序)
     1.于凌波,〈支那內學院始末〉,收入:于凌波,《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頁366-371。
     2.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4(臺北,2003.12),頁177-194。
     3.王汎森,〈從經學向史學的過渡──廖平與蒙文通的例子〉,《歷史研究》,2(北京,2005),頁59-74。
     4.王汎森,〈傅斯年與陳寅恪〉,《中國文化》,12(香港,1995),頁238-241。
     5.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臺北,2002.09),頁583-624。
     6.王信凱,〈柳詒徵研究:一個學術文化史個案分析〉,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7.王晴佳,〈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的“史界革命”和日本的“文明史學”〉,《臺大歷史學報》,32(臺北,2003.12),頁191-236。
     8.王晴佳,〈錢穆與科學史學之離合關係 1926-1950〉,《臺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0.12),頁121-149。
     9.朱維錚,〈學人必讀書──張之洞和《書目答問》兩種〉,收入: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頁114-136。
     10.江乾益,〈陳壽祺父子三家詩遺說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11.何一民,〈試論尊經書院與四川士林風氣的變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成都,1991.03),頁87-95。
     12.何域凡,〈存古學堂嬗變記〉,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四卷 文化教育科學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頁417-428。
     13.何曉濤,〈蒙文通與中國史學史〉,《四川大學學報》,132(成都,2004),頁78-84。
     14.余英時,〈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回顧與展望〉,收入: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2),頁1-29。
     15.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收入: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頁121-156。
     16.吳月美,〈王闓運觀世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17.李宇平,〈柳詒徵的史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6(臺北,1988.06),頁285-308。
     18.李有明,〈經史學家蒙文通〉,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四卷 文化教育科學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頁687-700。
     19.李美惠,〈何炳松的史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20.李朝津,〈論清末學術中經學與史學的交替──章太炎民族史學的形成〉,《思與言》,36:1(臺北,1998.03),頁1-37。
     21.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臺北,1997.12),頁1-77。
     22.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與晚清的國族想像〉,《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臺北,2000.06),頁77-158。
     23.沈剛伯,〈史學與世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上(臺北, 1967.10),頁509-517。
     24.汪榮祖,〈五四與民國史學之發展〉,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3(臺北:華世出版社,1971),頁505-516。
     25.周予同,〈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3(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頁371-428。
     26.周予同,〈緯讖中的“皇”與“帝”〉,《暨南學報》,1:1(上海,1936.02;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1),頁13-58。
     27.周樑楷,〈傅斯年和陳寅恪的歷史觀點─從西方學術背景所作的討論(1880-1930)〉,《臺大歷史學報》,20(臺北,1996.11),頁101-127。
     28.林志宏,〈戰時中國學界的“文化保守”思潮(1941-1948)──以《思想與時代》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29.林毓生,〈五四時期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收錄:林毓生,《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頁139-196。
     30.胥端甫,〈經學家廖季平的生平〉,《大陸雜誌》,23:6(臺北:1961.12),頁10-11。
     31.胡昌智,〈錢穆的《國史大綱》與德國歷史主義〉,《史學評論》,6(臺北:1983.09),頁15-38。
     32.胡昭曦,〈蒙文通先生與宋史研究──讀《蒙文通文集》〉,《四川大學學報》,135(成都,2004),頁89-109。
     33.胡逢祥,〈中國現代史學的制度建設及其運作〉,《鄭州大學學報》,37:2(鄭州,2004.03),頁66-72。
     34.胡逢祥,〈現代中國史學專業學會的興起與運作〉,《史林》,3(北京,2005),頁50-60。
     35.胡適,〈《國學季刊》發刊宣言〉,收入:胡適,《胡適文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頁229-245。
     36.唐屹軒,〈無錫國專與傳統書院的轉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37.孫隆基,〈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收錄:孫隆基,《歷史學家的經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頁1-22。
     38.徐中舒,〈從古書中推測之殷周民族〉,《國學論叢》,1:1(北京,1927),頁108-123。
     39.栗品孝,〈大師已去 風範何存──略議蒙文通先生學術成就的宣傳和探討的問題〉,《中華文化研究通訊》,4(2004),頁17-19。
     40.桑兵,〈二十世紀前半期的中國史學會〉,《歷史研究》,5(北京,2004),頁116-139。
     41.桑兵,〈中國思想學術史上的道統與派分〉,收入: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7),頁1-42。
     42.桑兵,〈民國學界的老輩〉,《歷史研究》,6(北京:2005),頁3-24。
     43.桑兵,〈東亞各國的學術交流──以中國研究為中心〉,收錄: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頁201-249。
     44.桑兵,〈傅斯年與抗戰時期的中國史學會〉,收入:布占祥、馬亮寬(主編),《傅斯年與中國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頁41-49。
     45.康虹麗,〈梁任公的新史學和柳翼謀的國史論〉,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3(臺北:華世出版社,1971),頁429-504。
     46.張崟,〈《古史甄微》質疑〉,《史學雜誌》,2:3、2:4(南京,1930),頁1-8。
     47.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48.陳訓慈,〈清代浙東之史學〉,收錄:杜維運、黄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2(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頁597-666。
     49.彭明輝,〈五四史學的方法與方法論意識〉,收入: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頁1-65。
     50.楊向奎,〈夏民族起於東方考〉,《禹貢半月刊》,7:6.7(北平,1937.06;臺北:臺灣大通書局景印本,1972),頁63-81。
     51.楊樹榖、楊樹達(記),崔建英(整理),〈郋園學行記〉,《近代史資料》,57(北京,1985.04),頁110-114。
     52.路新生,〈劉師培的民族史研究及對蒙文通的影響〉,《史學史研究》,120(北京,2005),頁55-60。
     53.鄔國義,〈梁啟超新史學思想探源──代序言〉,收入:浮田和民(講述),李浩生等(譯),鄔國義(編校),《史學通論四種合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頁1-49。
     54.熊鐵基,〈重新認識《古史辨》〉,收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山大學歷史系(合編),《紀念顧頡剛先生誕辰110周年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20-122。
     55.蒙文通,〈古代民族移徙考〉,《禹貢半月刊》,7:6.7(北平,1937.06;臺北:臺灣大通書局景印本,1972),頁15-40。
     56.蒙文通,〈晚周僊道分三派考〉,《圖書集刊》,8(成都:1948.06),頁19-28。
     57.蒙文通,〈評《學史散論》〉,《圖書季刊》,2:2(北京:1935.06),頁18-27。
     58.蒙文通,〈楊朱考〉、〈黃老考〉,《靈巖學報》,創刊號 (灌縣,1946.10),頁8-32。
     59.蒙文通,〈楊朱學派考〉,《圖書集刊》,8(成都:1948.06),頁29-54。
     60.蒙文通,〈論墨學源流與儒墨匯合〉,《重光》,6(成都:1938.06),頁11-27。
     61.蒙文通,〈論墨學源流與儒墨匯合〉,《圖書集刊》,3(成都:1942.11),頁33-48。
     62.齊思和,〈評金毓黻著《中國史學史》〉,《燕京學報》,32(北京,1947.06),頁249-250。
     63.劉迪香,〈存古學堂──從書院到學堂的過渡〉,《湖南大學學報》,13:1(長沙,1999.03),頁30-34。
     64.劉德美,〈清季的學政與學風、學制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7(臺北,1989.06),頁301-340。
     65.劉興淑,〈“蒙文通先生誕辰110週年紀念暨學術討論會”綜述〉,《中華文化論壇》,1(2005),頁151-152。
     66.劉龍心,〈七十年來對於“現代中國史學史”(1902-1949)的研究回顧與評析〉,收錄: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1(臺北:國史館,1998),頁1051-1088。
     67.蔣俊,〈梁啟超早期史學思想與浮田和民的《史學通論》〉,《文史哲》,5(臺北,1993),頁33-58。
     68.鄭于香,〈清代三家《詩》輯佚學研究──以陳壽祺父子、王先謙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69.蕭雅宏,〈王闓運(1833-1916)的政治思想與活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70.閻鴻中,〈錢賓四先生對中國傳統史學的詮釋〉,《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8(臺北,2000.12),頁148-167。
     71.魏怡昱,〈王闓運春秋學思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72.羅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鄰──蒙文通先生與思想史的社會視角〉,《四川大學學報》,139(成都,2005),頁101-113。
     73.蘇雲峰,〈尊經書院:四川大學的前身1875-1903〉,收入:李國祁(主編),《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頁271-297。
     74.黄俊傑,〈錢賓四史學中的“國史”觀:內涵、方法與意義〉,《臺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0.12),頁1-37。
     三、網路資料
     1.楊世文,〈清代四川經學之歷史演變:清代四川經學三考之一〉,參閱:
     儒藏網 http://www.ruzang.net/article/2006129162150.htm;資料取得時間:2007/11/0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9315301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3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彭明輝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方彥傑zh_TW
dc.creator (作者) 方彥傑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1:57:24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1:57: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1:57: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153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83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15301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藉由考察蒙文通的史學著作,探討蒙文通從經學到史學之間的轉折,對其上古史研究的影響;並探究蒙文通的中國史學史研究,分析蒙文通史學思想的特點;最後討論蒙文通在現代中國史學中的具體位置,並置於現代史學發展的歷史脈絡中論述。
      除緒論與結論外,第二章論述蒙文通的生平,探討其思想背景,包括其師廖平的經學思想,以及近代四川的經學發展。第三章分析《古史甄微》的內容,討論蒙文通古史多元論的內涵,最後探討蒙文通古史多元論與當時學界的互動,以及與其他古史多元論之差異。第四章探究蒙文通中國史學史研究,包括史學史的分期、對史料與史學的看法、與“全”、“變”、“深”的治史原則,以及對南宋史學的特殊觀點。第五章打破“史料”與“史觀”二元的分派方式,論析蒙文通在現代中國史學中所扮演的角色。
      蒙文通一生學術面向寬廣,自經學入,泛及史傳、諸子、理學、釋、道、二藏,兼采博涉,莫不淹通,考辨抉微,自成體系。雖然蒙文通一生最關心的仍為儒學,但不可諱言,史學研究仍是其學術生命的重要部分,史學觀點更有其特出之處。希冀透過對蒙文通史學的探析,進一步了解複雜的現代中國史學,並填補其間之空白。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文獻回顧與討論 6
     三、論文架構與章節安排 10
     第二章 蒙文通的生平與學術背景 13
     一、生平 13
     二、學術背景 22
     (一)近代四川經學的發展 23
     (二)廖平的經學思想 27
     三、經學思想 34
     第三章 古史研究與古史多元論 43
     一、從經學過渡到史學 43
     二、《古史甄微》與古史多元論 54
     (一)《古史甄微》的構成 54
     (二)古史多元論 57
     三、古史研究與“疑古風氣”70
     (一)疑古思想與多元古史觀 70
     (二)“三皇五帝”的爭論 74
     (三)從“三系”到“二元”78
     第四章 中國史學史的講授與書寫 87
     一、史學發展與史學史(1902-1949) 87
     (一)中國史學史研究之肇端 87
     (二)1920年代的中國史學史研究 91
     (三)1930年代的中國史學史研究 93
     (四)1940年代的中國史學史研究 96
     二、蒙文通與中國史學史研究 98
     (一)史學史之分期 104
     (二)史學與史料的區別 106
     (三)“全”、“變”、“深”的史學 111
     三、南宋浙東史學之研究 117
     (一)概念的提出及研究史 120
     (二)南宋浙東史學之系譜 122
     (三)南宋浙東史學之學術派別 126
     第五章 蒙文通與現代中國史學 131
     一、現代中國史學之流派 131
     二、出入於流派之外的蒙文通 139
     第六章 結論 151
     附錄 159
     蒙文通已刊著作目錄出版繫年 159
     徵引書目 169
     一、專書 169
     二、論文 175
     三、網路資料 180
     表次
     表1 《古史甄微》全書構成表 56
     表2 《古史甄微》版本流傳表 57
     表3 《中國史學史》各篇章目錄 98
     表4 四川巴蜀書社版《中國史學史》各篇章目錄 10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30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蒙文通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史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古史多元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史學史zh_TW
dc.title (題名) 蒙文通史學探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序)
     1.Wang Fan-sen ,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58。
     3.山口久和(著),王標(譯),《章學誠的知識論──以考證學批判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5.王永興,《陳寅恪先生史學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6.王玉璋,《中國史學史概論》,重慶:商務印書館,1942。
     7.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8.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
     9.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6。
     10.王東杰,《國家與學術的地方互動──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北京:三聯書店,2005。
     11.王國維,《觀堂集林》,23,收入:王國維,《王觀堂先生全集》,3,臺北:文華出版社,1968。
     12.王晴佳,《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13.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
     14.王德毅,《王國維年譜》,臺北:中國學術獎助委員會,1967。
     15.王學典、孫延杰(著),《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16.王曉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17.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蒙文通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5。
     18.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19.白壽彜,《中國史學史》,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0.朱希祖,《中國史學通論》,收入:朱希祖,《朱希祖先生文集》,2,臺北:九思出版公司,1979。
     21.朱歧祥,《王國維學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22.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23.艾爾曼(Benjamin Elman)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24.西華大學、四川省文史研究館蜀學研究中心,《蜀學》,第一輯,成都:巴蜀書社,2006。
     25.何炳松,《浙東學派溯源》,北京:中華書局,1989。
     26.何炳松,《通史新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27.余旦初,《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8.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
     29.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30.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5。
     31.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5。
     32.吳少珉、趙金昭(主編),《二十世紀疑古思潮》,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33.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34.吳澤(主編)、袁英光(選編),《王國維學術研究論叢》,1-3,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1990。
     35.李永圻(編),《呂思勉先生編年事輯》,上海:上海書店,1992。
     36.李玉梅,《陳寅恪之史學》,香港:三聯書店,1997。
     37.李承熙(輯),《錦江書院紀略》,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咸豐八年刻本影印,1858。
     38.李則綱,《史學通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39.李家駒,《商務印書館與近代知識文化的傳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0.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1.李璜,《學鈍室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
     42.李耀仙,《廖平與近代經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3.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44.杜正勝,《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書局,2004。
     45.杜維運,《中國史學史》,1-3,臺北:三民書局,2004。
     46.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4。
     47.沈兼士,《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48.沈善洪(主編),《蔡元培選集》,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9.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臺北:聯精出版公司,1998。
     50.周文玖,《中國史學史學科的產生和發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51.周文玖,《史學史導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52.林時民,《史學三書新詮:以史學理論為中心的比較硏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53.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54.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55.金毓黻,《靜晤室日記》,1-11,瀋陽:遼瀋書社,1993。
     56.施耐德(Laurence A. Schneider)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
     57.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58.胡守為(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9.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60.胡昭曦,《四川書院史》,成都:巴蜀書社,2000。
     61.胡適,《章實齋先生年譜》,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
     62.孫永和,《柳詒徵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63.孫敦恆、錢競(編),《紀念王國維先生誕辰120週年學術論文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64.徐杰舜,《漢民族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65.徐炳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收錄:《民國叢書》,2:73,上海:上海書店,1990。
     66.徐國利,《錢穆史學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67.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8.袁英光,《新史學的開山:王國維評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9.袁英光、桂遵義,《中國近代史學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70.馬金科、洪金陵,《近代中國史學發展敘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71.馬乘風《中國經濟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72.高明士(主編),《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 1945-2000‧總論》,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73.康樂、彭明輝(主編),《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74.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
     75.張杰、楊燕麗(選編),《解析陳寅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76.張書學,《中國現代史學思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77.張岂之(主編),《民國學案》,2,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78.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正補編‧新史學 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94。
     79.梁啟超,《飲冰室文集》,13,臺北:中華書局,1983。
     80.梁啟超,《飲冰室文集》,3,臺北:中華書局,1978。
     81.梁啟超,《飲冰室專集》,1,臺北:中華書局,1987。
     82.紹特韋爾(J.T. Shotwell)著,何炳松、郭斌佳(譯),《西洋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83.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長沙:岳麓書社,2003。
     84.陳文豪,《廖平經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85.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86.陳志明,《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中國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87.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8.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
     89.陳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
     90.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1.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2.陳德述、黃開國、蔡方鹿,《廖平學術思想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
     93.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20年》,北京:三聯書店,1995。
     94.章太炎,《訄書》,臺北:世界書局,1971。
     95.章太炎,《章太炎全集》,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96.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97.麻天祥,《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98.傅斯年,《傅斯年全集》,3,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
     99.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
     100.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101.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102.馮友蘭,《三松堂自序》,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
     103.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104.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105.黃開國,《廖平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106.黃福慶,《近代日本在華文化及社會事業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
     107.新亞學術期刊編輯委員會,《錢賓四先生百齡紀念會學術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03。
     108.楊向奎等,《百年學案》,下,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
     109.楊寬,《歷史激流中的動盪和曲折:楊寬自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
     110.路新生,《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1.路新生,《經學的蛻變與史學的“轉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2.廖平,《重訂榖梁春秋經傳古義疏》,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113.廖平,《經學五變記》,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
     114.廖幼平(編),《廖季平年譜》,成都:巴蜀書社,1985。
     115.蒙文通,《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6.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117.蒙文通,《古史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9。
     118.蒙文通,《古地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8。
     119.蒙文通,《古族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3。
     120.蒙文通,《古學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87。
     121.蒙文通,《先秦諸子與理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122.蒙文通,《老子徵文》,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公司,1998。
     123.蒙文通,《經史抉原》,成都:巴蜀書社,1995。
     124.蒙文通,《經學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5.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巴蜀書社,2001。
     126.蒙文通,《儒學五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27.蒙默(編),《川大史學──蒙文通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128.蒙默(編),《蒙文通學記(增補本)》,北京:三聯書店,2006。
     129.蒙默(編),《蒙文通學記》,北京:三聯書店,1993。
     130.劉俐娜,《由傳統走向現代:論中國史學的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31.劉咸炘(著),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 史學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32.劉師培,《中國民族志》,收錄: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1,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133.劉夢溪(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廖平蒙文通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34.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
     135.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36.蔡方鹿、劉興淑,《蒙文通經學與理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
     137.蔡尚思,《中國歷史新研究法》,上海:中華書局,1940。
     138.鄭匡民,《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139.鄭師渠,《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140.魯賓遜(J.H. Robinson)著,何炳松(譯),《新史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141.黎靖德(編),王興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
     142.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143.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144.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45.魏徵、長孫無忌(等撰),《隋書》,40,臺北:鼎文書局,1980。
     146.魏應麒,《中國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147.羅志田(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 史學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148.羅志田,《近代中國史學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149.羅志田,《烈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3。
     150.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三聯書店,2003。
     151.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52.嚴耕望,《治史經驗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153.蘇雙碧、王宏志,《吳晗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154.饒宗頤,《中國史學之正統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155.顧頡剛(等編),《古史辨》,1-7,臺北: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87。
     156.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1985。
     157.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158.顧頡剛,《顧頡剛日記》,1-12,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二、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序)
     1.于凌波,〈支那內學院始末〉,收入:于凌波,《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頁366-371。
     2.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4(臺北,2003.12),頁177-194。
     3.王汎森,〈從經學向史學的過渡──廖平與蒙文通的例子〉,《歷史研究》,2(北京,2005),頁59-74。
     4.王汎森,〈傅斯年與陳寅恪〉,《中國文化》,12(香港,1995),頁238-241。
     5.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臺北,2002.09),頁583-624。
     6.王信凱,〈柳詒徵研究:一個學術文化史個案分析〉,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7.王晴佳,〈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的“史界革命”和日本的“文明史學”〉,《臺大歷史學報》,32(臺北,2003.12),頁191-236。
     8.王晴佳,〈錢穆與科學史學之離合關係 1926-1950〉,《臺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0.12),頁121-149。
     9.朱維錚,〈學人必讀書──張之洞和《書目答問》兩種〉,收入: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頁114-136。
     10.江乾益,〈陳壽祺父子三家詩遺說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11.何一民,〈試論尊經書院與四川士林風氣的變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成都,1991.03),頁87-95。
     12.何域凡,〈存古學堂嬗變記〉,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四卷 文化教育科學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頁417-428。
     13.何曉濤,〈蒙文通與中國史學史〉,《四川大學學報》,132(成都,2004),頁78-84。
     14.余英時,〈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回顧與展望〉,收入: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2),頁1-29。
     15.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收入: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頁121-156。
     16.吳月美,〈王闓運觀世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17.李宇平,〈柳詒徵的史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6(臺北,1988.06),頁285-308。
     18.李有明,〈經史學家蒙文通〉,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四卷 文化教育科學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頁687-700。
     19.李美惠,〈何炳松的史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20.李朝津,〈論清末學術中經學與史學的交替──章太炎民族史學的形成〉,《思與言》,36:1(臺北,1998.03),頁1-37。
     21.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臺北,1997.12),頁1-77。
     22.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與晚清的國族想像〉,《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臺北,2000.06),頁77-158。
     23.沈剛伯,〈史學與世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上(臺北, 1967.10),頁509-517。
     24.汪榮祖,〈五四與民國史學之發展〉,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3(臺北:華世出版社,1971),頁505-516。
     25.周予同,〈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3(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頁371-428。
     26.周予同,〈緯讖中的“皇”與“帝”〉,《暨南學報》,1:1(上海,1936.02;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1),頁13-58。
     27.周樑楷,〈傅斯年和陳寅恪的歷史觀點─從西方學術背景所作的討論(1880-1930)〉,《臺大歷史學報》,20(臺北,1996.11),頁101-127。
     28.林志宏,〈戰時中國學界的“文化保守”思潮(1941-1948)──以《思想與時代》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29.林毓生,〈五四時期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收錄:林毓生,《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頁139-196。
     30.胥端甫,〈經學家廖季平的生平〉,《大陸雜誌》,23:6(臺北:1961.12),頁10-11。
     31.胡昌智,〈錢穆的《國史大綱》與德國歷史主義〉,《史學評論》,6(臺北:1983.09),頁15-38。
     32.胡昭曦,〈蒙文通先生與宋史研究──讀《蒙文通文集》〉,《四川大學學報》,135(成都,2004),頁89-109。
     33.胡逢祥,〈中國現代史學的制度建設及其運作〉,《鄭州大學學報》,37:2(鄭州,2004.03),頁66-72。
     34.胡逢祥,〈現代中國史學專業學會的興起與運作〉,《史林》,3(北京,2005),頁50-60。
     35.胡適,〈《國學季刊》發刊宣言〉,收入:胡適,《胡適文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頁229-245。
     36.唐屹軒,〈無錫國專與傳統書院的轉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37.孫隆基,〈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收錄:孫隆基,《歷史學家的經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頁1-22。
     38.徐中舒,〈從古書中推測之殷周民族〉,《國學論叢》,1:1(北京,1927),頁108-123。
     39.栗品孝,〈大師已去 風範何存──略議蒙文通先生學術成就的宣傳和探討的問題〉,《中華文化研究通訊》,4(2004),頁17-19。
     40.桑兵,〈二十世紀前半期的中國史學會〉,《歷史研究》,5(北京,2004),頁116-139。
     41.桑兵,〈中國思想學術史上的道統與派分〉,收入: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7),頁1-42。
     42.桑兵,〈民國學界的老輩〉,《歷史研究》,6(北京:2005),頁3-24。
     43.桑兵,〈東亞各國的學術交流──以中國研究為中心〉,收錄: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頁201-249。
     44.桑兵,〈傅斯年與抗戰時期的中國史學會〉,收入:布占祥、馬亮寬(主編),《傅斯年與中國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頁41-49。
     45.康虹麗,〈梁任公的新史學和柳翼謀的國史論〉,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3(臺北:華世出版社,1971),頁429-504。
     46.張崟,〈《古史甄微》質疑〉,《史學雜誌》,2:3、2:4(南京,1930),頁1-8。
     47.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48.陳訓慈,〈清代浙東之史學〉,收錄:杜維運、黄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2(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頁597-666。
     49.彭明輝,〈五四史學的方法與方法論意識〉,收入: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頁1-65。
     50.楊向奎,〈夏民族起於東方考〉,《禹貢半月刊》,7:6.7(北平,1937.06;臺北:臺灣大通書局景印本,1972),頁63-81。
     51.楊樹榖、楊樹達(記),崔建英(整理),〈郋園學行記〉,《近代史資料》,57(北京,1985.04),頁110-114。
     52.路新生,〈劉師培的民族史研究及對蒙文通的影響〉,《史學史研究》,120(北京,2005),頁55-60。
     53.鄔國義,〈梁啟超新史學思想探源──代序言〉,收入:浮田和民(講述),李浩生等(譯),鄔國義(編校),《史學通論四種合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頁1-49。
     54.熊鐵基,〈重新認識《古史辨》〉,收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山大學歷史系(合編),《紀念顧頡剛先生誕辰110周年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20-122。
     55.蒙文通,〈古代民族移徙考〉,《禹貢半月刊》,7:6.7(北平,1937.06;臺北:臺灣大通書局景印本,1972),頁15-40。
     56.蒙文通,〈晚周僊道分三派考〉,《圖書集刊》,8(成都:1948.06),頁19-28。
     57.蒙文通,〈評《學史散論》〉,《圖書季刊》,2:2(北京:1935.06),頁18-27。
     58.蒙文通,〈楊朱考〉、〈黃老考〉,《靈巖學報》,創刊號 (灌縣,1946.10),頁8-32。
     59.蒙文通,〈楊朱學派考〉,《圖書集刊》,8(成都:1948.06),頁29-54。
     60.蒙文通,〈論墨學源流與儒墨匯合〉,《重光》,6(成都:1938.06),頁11-27。
     61.蒙文通,〈論墨學源流與儒墨匯合〉,《圖書集刊》,3(成都:1942.11),頁33-48。
     62.齊思和,〈評金毓黻著《中國史學史》〉,《燕京學報》,32(北京,1947.06),頁249-250。
     63.劉迪香,〈存古學堂──從書院到學堂的過渡〉,《湖南大學學報》,13:1(長沙,1999.03),頁30-34。
     64.劉德美,〈清季的學政與學風、學制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7(臺北,1989.06),頁301-340。
     65.劉興淑,〈“蒙文通先生誕辰110週年紀念暨學術討論會”綜述〉,《中華文化論壇》,1(2005),頁151-152。
     66.劉龍心,〈七十年來對於“現代中國史學史”(1902-1949)的研究回顧與評析〉,收錄: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1(臺北:國史館,1998),頁1051-1088。
     67.蔣俊,〈梁啟超早期史學思想與浮田和民的《史學通論》〉,《文史哲》,5(臺北,1993),頁33-58。
     68.鄭于香,〈清代三家《詩》輯佚學研究──以陳壽祺父子、王先謙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69.蕭雅宏,〈王闓運(1833-1916)的政治思想與活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70.閻鴻中,〈錢賓四先生對中國傳統史學的詮釋〉,《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8(臺北,2000.12),頁148-167。
     71.魏怡昱,〈王闓運春秋學思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72.羅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鄰──蒙文通先生與思想史的社會視角〉,《四川大學學報》,139(成都,2005),頁101-113。
     73.蘇雲峰,〈尊經書院:四川大學的前身1875-1903〉,收入:李國祁(主編),《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頁271-297。
     74.黄俊傑,〈錢賓四史學中的“國史”觀:內涵、方法與意義〉,《臺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0.12),頁1-37。
     三、網路資料
     1.楊世文,〈清代四川經學之歷史演變:清代四川經學三考之一〉,參閱:
     儒藏網 http://www.ruzang.net/article/2006129162150.htm;資料取得時間:2007/11/0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