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軍軍的工作故事-一位幼教所畢業生工作經驗之研究
The working experience of a graduate with a master degre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作者 蘇育吟
貢獻者 鄭同僚
蘇育吟
關鍵詞 幼教所畢業生
職業選擇
工作適應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45:26 (UTC+8)
摘要 本研究採訪談法,訪談一位幼教所碩士畢業生,旨在了解幼教所畢業生的工作經驗,並探討幼教所畢業生在職業選擇與工作適應上的歷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每次訪談內容皆錄音、轉譯之後由受訪者再確認,並參考Colaizzi 的資料分析步驟,探究受訪者工作經驗之本質。
結果顯示,幼教所碩士畢業生的工作經驗中,影響職業選擇的因素有:家庭經驗、個人專業條件、個人特質、企業形象、市場機會與同儕的引薦、個人的價值觀等;影響工作適應的因素有:專業成長機會的匱乏、教學經驗的缺乏、人際互動品質、角色衝突、工作負荷量;工作困境的因應方式有:尋找其他工作機會、主動尋求資源、從消極逃避轉而積極地自我伸張、調整自我認知、昇華過去的負向經驗。
基於以上結果,對學校及相關單位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應用。
參考文獻 王旭萍(民94)。一位資深女性幼教老師的專業發展歷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雅婷(民90)。準企管碩士的工作價值觀、工作生活品質期望與職業選擇傾向之關係研究。私立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莉麗、鐘梅菁民5。初任教師的困擾問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民84)。國內外碩士以上人才就業狀況之比較分析。陳秉華研究主持。
余珮瑀(民91)。影響大專畢業生工作條件與滿意度因素之分析 以銘傳大學為例。私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斯光(民88。應屆畢業新進護理人員對工作環境的知覺與因應策略。高學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民74)社會心理學。臺北,臺灣:大洋出版社。
李惠茹民0。台南市國中女教師的職業選擇與晉升。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榮章民。層級程序分析法在國內研究所畢業生職業選擇決策之應用:以南部地區大學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民85)。五專五年級學生生涯決定信念、情境-特質焦慮與生涯決定行動之研究-以國立台北商專五專五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蓉民90。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益慶(民88)。影響國小教師選擇教職的因素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昇(民91)。一位資深幼教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惠琪(民90)。新進資管專業人員於社會化階段的工作績效與離職意圖之研究。國立高學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至誠(民90)。職業社會學。台北:五南。
郭丁熒(民88)。「因應」量表編製的回顧與分析。载於台南師範學報第三十二期。
郭金尼民。我國醫管研究所畢業生工作價值觀與工作需求調查。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佐仁民,兩岸管理碩士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職業選擇意向之相關性實証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錚民88。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學院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俊伶(民92)。兩位非專業幼教背景的新手幼兒園主管之適應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倩純(民95)。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探討—以六位自願就讀幼保科學生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台北:東華。
彭佳宣(民93)。「不成長就會被淘汰」 一位幼師生命運轉之敘說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欣怡民。幼稚園新進教師適應歷程之研究:以兩個個案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育菁民。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畢業生之生涯發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馨儀民。女性選擇教職與勞動參與決策關係之研究。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琬敦(民93)。宗教經驗與職涯變遷歷程之探究--以一位幼教老師為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美雲(民84)。基層農會家政指導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同僚審訂/Carspecken原著(2003)。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誌理論與實務指南。台北:高等教育。
鄭秀足(民88)。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德芳,民87。輔導教師工作性格、工作環境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育誠民。國內醫管碩士就業概況及工作滿意度研究。
賴瑞涵(民90)。行政機關新進成員工作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宜君(民90)。尋找一個出口:幼教師自我突破工作困境之機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儀倩(民79):影響大專院校畢業生行職業選擇因素與工作滿足之研究。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慧貞(民90)。幼兒園園長領導之個案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rglye Michael(1995/2001)著,李茂興、余伯全譯。工作社會心理學。台北:巨流。
CHEERS雜誌(民93)。2004社會新鮮人求職專刊。
CHEERS雜誌(民92)。職場新人工作期望大調查。天下雜誌,33期。
Darley, J M.;Glucksberg, S;Kinchla, R A.(1994/2001)著,楊語芸譯。心理學。台北:桂冠。
Ashford, S. J.(1986) The Role of Feedback Seeking in Individual Adaptation: A Resource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9(1): 465-487.
Brehm, J.(1966),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NY
Colaizzi, P.E. (1978).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st views it.In R.Valle & M. King (Eds.).Existential phenomenological alternative for psychology(pp. 48-7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Dawis, R.B., & Lofquist, L. (1984).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Endler, N. S. ; Parker, D. A. (1990), 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coping: a critical eval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5), 844-854.
Folkman, S. , & Lazarus, R.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Ginzberg, E. (1988) Toward a theory of occupational choic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6, 358-363.
Holland, J. L. (1985)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ouis, M. R. Surprise and sense making: what newcomers experience in entering unfamiliar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5(2), 1980: 226-251.
Matheny,K B.,& Curlette, W .L.(1986).Stress coping: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14(4),449-550.
Morrison, E. W.(1993)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on Newcomer Socializ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8: 173-183.
Super, D. 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Haper & Brothers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9115701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157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同僚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蘇育吟zh_TW
dc.creator (作者) 蘇育吟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5:45:26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5:45:2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45:2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115701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35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幼兒教育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15701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採訪談法,訪談一位幼教所碩士畢業生,旨在了解幼教所畢業生的工作經驗,並探討幼教所畢業生在職業選擇與工作適應上的歷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每次訪談內容皆錄音、轉譯之後由受訪者再確認,並參考Colaizzi 的資料分析步驟,探究受訪者工作經驗之本質。
結果顯示,幼教所碩士畢業生的工作經驗中,影響職業選擇的因素有:家庭經驗、個人專業條件、個人特質、企業形象、市場機會與同儕的引薦、個人的價值觀等;影響工作適應的因素有:專業成長機會的匱乏、教學經驗的缺乏、人際互動品質、角色衝突、工作負荷量;工作困境的因應方式有:尋找其他工作機會、主動尋求資源、從消極逃避轉而積極地自我伸張、調整自我認知、昇華過去的負向經驗。
基於以上結果,對學校及相關單位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應用。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2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職業選擇相關研究………………………………………………4
第二節 工作適應相關研究…………………………………………… 1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 16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程序……………………………………………… 19
第三節 研究時間與研究流程………………………………………… 23
第四章 研究個案分析與詮釋
第一節 軍軍的故事…………………………………………………… 26
第二節 軍軍職業選擇之分析與詮釋………………………………… 31
第三節 軍軍工作適應之分析與詮釋………………………………… 41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討論……………………………………………………… 6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15701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幼教所畢業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職業選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適應zh_TW
dc.title (題名) 軍軍的工作故事-一位幼教所畢業生工作經驗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working experience of a graduate with a master degre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旭萍(民94)。一位資深女性幼教老師的專業發展歷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雅婷(民90)。準企管碩士的工作價值觀、工作生活品質期望與職業選擇傾向之關係研究。私立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莉麗、鐘梅菁民5。初任教師的困擾問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民84)。國內外碩士以上人才就業狀況之比較分析。陳秉華研究主持。
余珮瑀(民91)。影響大專畢業生工作條件與滿意度因素之分析 以銘傳大學為例。私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斯光(民88。應屆畢業新進護理人員對工作環境的知覺與因應策略。高學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民74)社會心理學。臺北,臺灣:大洋出版社。
李惠茹民0。台南市國中女教師的職業選擇與晉升。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榮章民。層級程序分析法在國內研究所畢業生職業選擇決策之應用:以南部地區大學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民85)。五專五年級學生生涯決定信念、情境-特質焦慮與生涯決定行動之研究-以國立台北商專五專五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蓉民90。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益慶(民88)。影響國小教師選擇教職的因素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昇(民91)。一位資深幼教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惠琪(民90)。新進資管專業人員於社會化階段的工作績效與離職意圖之研究。國立高學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至誠(民90)。職業社會學。台北:五南。
郭丁熒(民88)。「因應」量表編製的回顧與分析。载於台南師範學報第三十二期。
郭金尼民。我國醫管研究所畢業生工作價值觀與工作需求調查。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佐仁民,兩岸管理碩士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職業選擇意向之相關性實証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錚民88。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學院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俊伶(民92)。兩位非專業幼教背景的新手幼兒園主管之適應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倩純(民95)。童年經驗、生涯抉擇與兒童觀關係之探討—以六位自願就讀幼保科學生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台北:東華。
彭佳宣(民93)。「不成長就會被淘汰」 一位幼師生命運轉之敘說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欣怡民。幼稚園新進教師適應歷程之研究:以兩個個案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育菁民。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畢業生之生涯發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馨儀民。女性選擇教職與勞動參與決策關係之研究。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琬敦(民93)。宗教經驗與職涯變遷歷程之探究--以一位幼教老師為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美雲(民84)。基層農會家政指導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同僚審訂/Carspecken原著(2003)。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誌理論與實務指南。台北:高等教育。
鄭秀足(民88)。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德芳,民87。輔導教師工作性格、工作環境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育誠民。國內醫管碩士就業概況及工作滿意度研究。
賴瑞涵(民90)。行政機關新進成員工作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宜君(民90)。尋找一個出口:幼教師自我突破工作困境之機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儀倩(民79):影響大專院校畢業生行職業選擇因素與工作滿足之研究。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慧貞(民90)。幼兒園園長領導之個案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rglye Michael(1995/2001)著,李茂興、余伯全譯。工作社會心理學。台北:巨流。
CHEERS雜誌(民93)。2004社會新鮮人求職專刊。
CHEERS雜誌(民92)。職場新人工作期望大調查。天下雜誌,33期。
Darley, J M.;Glucksberg, S;Kinchla, R A.(1994/2001)著,楊語芸譯。心理學。台北:桂冠。
Ashford, S. J.(1986) The Role of Feedback Seeking in Individual Adaptation: A Resource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9(1): 465-487.
Brehm, J.(1966),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NY
Colaizzi, P.E. (1978).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st views it.In R.Valle & M. King (Eds.).Existential phenomenological alternative for psychology(pp. 48-7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Dawis, R.B., & Lofquist, L. (1984).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Endler, N. S. ; Parker, D. A. (1990), 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coping: a critical eval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5), 844-854.
Folkman, S. , & Lazarus, R.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Ginzberg, E. (1988) Toward a theory of occupational choic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6, 358-363.
Holland, J. L. (1985)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ouis, M. R. Surprise and sense making: what newcomers experience in entering unfamiliar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5(2), 1980: 226-251.
Matheny,K B.,& Curlette, W .L.(1986).Stress coping: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14(4),449-550.
Morrison, E. W.(1993)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on Newcomer Socializ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8: 173-183.
Super, D. 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Haper & Brothers Pres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