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九一八時期上海的對日經濟絕交運動
作者 鄭麗榕
貢獻者 黃福慶
鄭麗榕
日期 1989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9:00:18 (UTC+8)
參考文獻 一、中日文部分
     (一)報紙
     上海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二十一年。
     申報,民國二十年—二十二年。
     時事新報,民國二十年—二十二年o
     (二)史料
     上海日本商工會議所編,滿卅事變後の對日經濟絕交運動,上海,編者,昭和六年。
     上海日本商工會議所編,上海要覽,上海,編者,昭和十四年四月初版。
     上海市政府社會局編,近十五年來上海之罷工停業,上海,編者,民國二十二年。
     上海市通志館編印,民國二十四年上海市年鑑o
     上海居留民團編,上海事變誌,上海,編者,昭和八年五月。
     上海總稅務司署統計科績,海關中外貿易統計年刊,上海,編者,民國二十二年。
     中央滿蒙協會編,滿洲事變日錄史,出版地不詳,外交時報社,出版時間不詳。
     中央民眾運動指導委員會,下級黨部民運工作審查報告,民國二十二年九月及二十三年元月,油印本,黨史會藏。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三十五輯、三十六輯,台北,編者,民國五十四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緒編(一)台北,編者,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滿卅事變,東京,外務省,昭和五十二年。
     陳真、姚洛,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四輯,北京,三聯書店,一九六一年。
     國際問題研究社編,國聯調查團報告書,上海,實學書局,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初版。
     國際聯盟支那調查外務省準備委員會編,支那ノ現狀,東京,編者,昭和七年元月。
     國際聯盟支那調查外務省準備委員會績,支那ニ於ケル對外ホイシト,東京,編者,一九三二年二月。
     復旦大學歷史系編譯,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史料選編,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五年一版。
     彭澤益編,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
     (三)專書
     入江啟四郎,中國に於はろ外國人的地位,東京,東京堂,昭和十二年九月。
     丸山真男著,林明德譯,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中國勞工運動史鋪黨委員會編,中國勞工運動史,第三冊,台北,編者,出版時間不詳。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出版時地不詳。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全漢昇,中國行會制度史,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五月台三版。
     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三月。
     杜恂誠,日本在舊中國的投資,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十月第一版。
     華健民,五卅修案後的反英運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
     李雲漢,盧溝橋事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初版。
     波多野乾一,現代支那の政治と人物,東京,改造社,一九三七年七月。
     林明確,近代中日關條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初版。
     季灝等,潘公展傳,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金問泗,從巴裂和會到國聯,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九月一日初版。
     馬仲廉,九一八到七七,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九月一服。
     徐雪筠等譯編,張仲禮校訂,上海近代社會經濟發展概況(1882-1931)一海關十年報告編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一版。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六版。
     許介鱗,近代日本論,台北,故鄉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
     陳曾黑著,陳勤譯,五四運動在上海,台北,經世書局,民國七十年五月初版。
     梁敬錞,九一八事變史述,紐約,中美文化公司,民國五十四年再版。
     陶百川,困勉強狷八十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五年。
     郭華倫,中共史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條研究中心東亞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四版。
     菊池貴晴,中國民族運動の基本構造一一對外ホイコツト運動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74年。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台北,三民書屑,民國七十七年初版。
     廖瑞銘主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一九八七年。
     榛原茂樹、柏正彥,上海事件外交史,東京,金港堂,昭和七年五月。
     鄭亦芳,上海錢莊,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年。
     蔣廷黻英文口述,謝鍾璉,蔣廷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
     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一日再版。
     樂炳南,日本出兵山東與排日運動,台北,國史館,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懷庶,中國經濟內幕,香港,新民主出服社,民國三十七年八月。
     顧維鈞,參與國際聯合會調查委員會中國代表處說帖,台北,文星書店,民國五十一年六月初版。
     Donald Light Jr. & Suzanne Keller 合著,林義男譯,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十月初版。
     E.Hauser著,越裔譯,近百年來上海政治經濟史,一八四二—一九三七,香港,中山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一年四月。
     (四)論文
     山上金男,「斯江財閥の基礎的考察」上海滿鐵季刊,第一年第一號,昭和十一年三月一曰。
     大橋於菟次郎,「除奸團の徹底的取締に三警察の共同戰線た冀望す」上海時論,第七卷第十二期,昭和七年十二月。
     王逢辛,「日貨傾銷問題」,銀行週報,十六卷四十七期,民國二十一年十二月六日。
     王振一,「最近抵制日貨運動的效果及日方的對策」,東方雜誌,二十九卷二號,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十六日。
     中暇,「抵制日貨一點也不難(中)」,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十月十六日。
     中暇,「唱高調就是躲懶一一為普徐季的報告書而作」,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九月八日。
     不著撰人,「日貨排斥運動惡化す」,外交時報,五十九卷,六四二號,昭和六年九月一日。
     不著撰人,「排日運動緩和の機運」,外交時報,六十卷,六四九號,昭和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不著撰人,「上海の排日形勢緩和」,外交時報,六六七號,昭和七年九月十五日。
     不著撰人,「排日下崩ね」,支那,第二十二卷第九期,昭和六年九月一日。
     不著撰人,「排日排貨運動の情勢」,支那,第二十二卷十二號,昭和六年十二月一日。
     不著撰人,「排日運動の深刻化」,支那,第二十三卷第十期,昭和七年十月一日。
     不著撰人,「上海失業勞働者」,社會政策時報,一三九號,昭和七年四月一日。
     不著撰人,「日本商業恐慌」,銀行週報,十五卷三九期,民國二十年十月十三日。
     不著撰人,「市商會擬定封存日貨處置辦法」,銀行週報,卷二十八期,民國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不著撰人,「日軍的威脅行為」,申報月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國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不著撰人,「上海事變と對支貿易」,東洋貿易研究,第十一卷第三號,昭和七年三月。
     不著撰人,「時局と上海邦人企業の前途」,東洋貿易研究,第十一卷第三號昭和七年三月。
     不著撰人,「滿洲上海兩事變と本邦對支貿易」,東洋貿易研究,第十一卷第七號,昭和七年七月。
     不著撰人,「一九三三年上海港輸出入貿易概況」,滿鐵調查月報,第十四卷第三號,昭和九年三月。
     井村薰雄,「國際都市上海の建設」,外交時報,六二三號,昭和七年七月一日。
     卡維波,「五四——一個未完成的事業?」,自立早報,民國七十八年五月二日。
     世界經濟批判社,「中國ごルヅアジ——の分析」,中央公論,五三.三號,昭和七年六月。
     朱文長,「抗戰時期之民心士氣與知議分子」,見許倬雲、丘宏達主編,抗戰勝利的代價,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初版。
     米沢秀夫,「對日ボイコツトと民族ブルツョァ階級」收入中國研究所編,中國近代化と日本,東京,編者,一九六三年。
     狄平,「中國抵貨運動之史的研究」,三民主義月刊,第四卷第六期,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何炳賢,「中日貿易問題之研究」,民族雜誌,第一巷,第十一期,民國二十二年十一月一日。
     吳經熊,「國際法上之抵貨觀」,時事新報,民國二十年十一月二日。
     邱七七,「不盡的回憶」,中央日報,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六日。
     雨田四郎,「日貨排斥の對策」,上海時論,三卷十一號,昭和三年十一月。
     林明德,「安奉鐵路改築問題與抵制日貨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民國六十年六月。
     秉鈞,「貢獻一個抵制日貨方法——設立日貨陳列館」,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九月二十九日。
     姚公鶴,「上海小史」,小說月報,七卷一號,出版時間不詳。
     胡春惠,「北伐前後的民眾運動」,政大歷史學報,第二期,民國七十三年四月。
     建石,「排貨運動之危機與救濟」,時事新報,民國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神崎儲編, 「歷代內閣閣僚一覽」,歷代總理大臣施政方針,東京,興亞文化協會,昭和十四年七月一日。
     柏華傑,「站在第三者立場上觀察后大樁案」,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張一凡,「園雞期間的中日貿易」,前途雜誌,第一卷第六號,民國二十二年六月一日。
     根來信三,「全支排日運動の史的觀察」,支那,二十三卷
     第六號,昭和七年六月。
     馬寅初,「中日經濟與抵制日貨之關係」,銀行週報,第十六卷四十二期,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一日。
     高柳賢三,「支那ボイコツト論一一その法的批判」,中央公論,五四四號,昭和八年四月。
     惕生,「對日經濟絕交努力增加生產」,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問漁,「援倡國貨運動小史」,人文月刊,第三卷第六期,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五日。
     問漁,「日本輸入中國貨品之研究」,人文月刊,第二卷第七期,民國二十年九月十五日。
     間漁,「二十五年間歷次抵制日貨運動紀略」,人文月刊,第三卷第八期,民國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陳固亭,「一九二七年日本東方會接始末記」,收錄於沈覲鼎等編,百年來中日關係論文集,出版地不詳,民國五十七年。
     陳暉,「九一八事變與中日貿易」,外交月報,第四卷第六期,二十三年六月十五日。
     陸達節,「對日經濟絕交的具體方案」,中央導報,第二十期,民國二十年十二月一日。
     植田捷雄,「支那における外國租界問題」,支那研究,二十八號,昭和七年七月十日。
     善欣,「敢質虞洽卿先生」,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
     無適生,「滯支雜感(三)」,上海時論,第五卷第七期,昭和五年七月。
     劉大鈞,「東北問題與世界大戰」,申報月刊,第一卷第二期。
     劉新陶,「抵制日貨之方法」,申報,民國二十年十二月十一日。
     擂瑩,「論經濟絕交」,時事新報,民國二十一年十二月二日。
     蔣永敬,「從九一八事變到一二八事賽中國對日政策之爭議」收入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
     澤村幸夫,「上海を騷がした便衣隊」,外交時報,六五五號,日召和七年三月十五日。
     澤君,「素描」,民國日報,民國二十一年元月七日。
     橫付平太郎,「對支貿易と排日實相」,東洋,三十五卷一期,昭和七年一月。
     鍾貴陽,「上海華商紡紗業」,上海通志館期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國二十三年三月。
     藍旭男,「收回旅大與抵制日貨運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五期,民國t 十五年六月。
     謝園興,黃郛與華北危局,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韓嘉玲,濟南慘案後的反日運動,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藹廬,「最近現實之鐘濟問題」,銀行週報,第15卷第14期,民國20年12月15日。
     二、英文部分
     Coble, Jr. ,Parks M., The Shanghai Capital 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Hou. Chi-ming.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1840-1937,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Israel,Joh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 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Remer, C. F., A Study of ChineseBoycott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3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616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福慶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鄭麗榕zh_TW
dc.creator (作者) 鄭麗榕zh_TW
dc.date (日期) 198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May-2016 19:00:18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y-2016 19:00:1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9:00:1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91NCCU6162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36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自序………1
     第一章 緒論………5
     第二章 運動的經過………14
     第一節 醞釀期(二十年七月至九月)………15
     第二節 高峰期(二十年九月至二十一年一月)………18
     第三節 沉潛期(二十一年一月至七月)………28
     第四節 恐怖行動期(二十一年七月至二十二年五月)………31
     第三章 領導團體的分析………48
     第一節 綜合性團體………48
     一、上海市各界反日援僑委員會(抗日數國委員會)………48
     二、國民黨的角色………51
     第二節 商人團體………53
     一、上海市市商會………53
     二、上海市特區市民聯合會………55
     第三節 工人團體………56
     一、上海市總工會………56
     二、共產黨的角色………57
     第四節 教育團體………58
     第四章 中日的輿論及態度………65
     第一節 經濟抗日論………65
     第二節 經濟絕交法律觀………67
     第三節 經濟絕交具體方案………72
     第四節 日本朝野的因應措施………75
     一、日本政府的措施………75
     二、日本民間的因應………76
     第五章 運動的影響………84
     第一節 心理的影響………84
     第二節 經濟的影響………86
     一、日本………86
     (一)貿易數字的變化
     (二)日本在滬工業的變化
     (三)日本在滬商社的變化
     (四)日本在滬航業的變化
     二、中國………95
     三、其他國家………96
     第六章 結論………102
     參考目錄………107
     圖表目錄
     表1:民國20年7月至11月上海反日會查扣日或件數………23
     表2:民國21年7月至11月上海有關抵制日貨的爆炸案數………32
     表3:上海市各界反日援僑委員會組織………50
     表4:民國19至22年日本對華進口值………87
     表5:民國19至22年日本對華出口值………87
     表6:民國19至22年上海港對日貿易值………88
     表7:民國18至21年日幣對美金均價………90
     表8:民國18至21年中美英日四國銀價比較………91
     表9:1930至1933年日美英在中國外貿中所占百分比………97
     圖1:民國20及21年上海日貨進口月別比較圖………93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6162012en_US
dc.title (題名) 九一八時期上海的對日經濟絕交運動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日文部分
     (一)報紙
     上海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二十一年。
     申報,民國二十年—二十二年。
     時事新報,民國二十年—二十二年o
     (二)史料
     上海日本商工會議所編,滿卅事變後の對日經濟絕交運動,上海,編者,昭和六年。
     上海日本商工會議所編,上海要覽,上海,編者,昭和十四年四月初版。
     上海市政府社會局編,近十五年來上海之罷工停業,上海,編者,民國二十二年。
     上海市通志館編印,民國二十四年上海市年鑑o
     上海居留民團編,上海事變誌,上海,編者,昭和八年五月。
     上海總稅務司署統計科績,海關中外貿易統計年刊,上海,編者,民國二十二年。
     中央滿蒙協會編,滿洲事變日錄史,出版地不詳,外交時報社,出版時間不詳。
     中央民眾運動指導委員會,下級黨部民運工作審查報告,民國二十二年九月及二十三年元月,油印本,黨史會藏。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三十五輯、三十六輯,台北,編者,民國五十四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緒編(一)台北,編者,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滿卅事變,東京,外務省,昭和五十二年。
     陳真、姚洛,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四輯,北京,三聯書店,一九六一年。
     國際問題研究社編,國聯調查團報告書,上海,實學書局,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初版。
     國際聯盟支那調查外務省準備委員會編,支那ノ現狀,東京,編者,昭和七年元月。
     國際聯盟支那調查外務省準備委員會績,支那ニ於ケル對外ホイシト,東京,編者,一九三二年二月。
     復旦大學歷史系編譯,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史料選編,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五年一版。
     彭澤益編,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
     (三)專書
     入江啟四郎,中國に於はろ外國人的地位,東京,東京堂,昭和十二年九月。
     丸山真男著,林明德譯,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中國勞工運動史鋪黨委員會編,中國勞工運動史,第三冊,台北,編者,出版時間不詳。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出版時地不詳。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全漢昇,中國行會制度史,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五月台三版。
     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三月。
     杜恂誠,日本在舊中國的投資,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十月第一版。
     華健民,五卅修案後的反英運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五年。
     李雲漢,盧溝橋事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初版。
     波多野乾一,現代支那の政治と人物,東京,改造社,一九三七年七月。
     林明確,近代中日關條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初版。
     季灝等,潘公展傳,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金問泗,從巴裂和會到國聯,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九月一日初版。
     馬仲廉,九一八到七七,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九月一服。
     徐雪筠等譯編,張仲禮校訂,上海近代社會經濟發展概況(1882-1931)一海關十年報告編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一版。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六版。
     許介鱗,近代日本論,台北,故鄉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
     陳曾黑著,陳勤譯,五四運動在上海,台北,經世書局,民國七十年五月初版。
     梁敬錞,九一八事變史述,紐約,中美文化公司,民國五十四年再版。
     陶百川,困勉強狷八十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五年。
     郭華倫,中共史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條研究中心東亞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四版。
     菊池貴晴,中國民族運動の基本構造一一對外ホイコツト運動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74年。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台北,三民書屑,民國七十七年初版。
     廖瑞銘主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一九八七年。
     榛原茂樹、柏正彥,上海事件外交史,東京,金港堂,昭和七年五月。
     鄭亦芳,上海錢莊,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年。
     蔣廷黻英文口述,謝鍾璉,蔣廷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
     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一日再版。
     樂炳南,日本出兵山東與排日運動,台北,國史館,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懷庶,中國經濟內幕,香港,新民主出服社,民國三十七年八月。
     顧維鈞,參與國際聯合會調查委員會中國代表處說帖,台北,文星書店,民國五十一年六月初版。
     Donald Light Jr. & Suzanne Keller 合著,林義男譯,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十月初版。
     E.Hauser著,越裔譯,近百年來上海政治經濟史,一八四二—一九三七,香港,中山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一年四月。
     (四)論文
     山上金男,「斯江財閥の基礎的考察」上海滿鐵季刊,第一年第一號,昭和十一年三月一曰。
     大橋於菟次郎,「除奸團の徹底的取締に三警察の共同戰線た冀望す」上海時論,第七卷第十二期,昭和七年十二月。
     王逢辛,「日貨傾銷問題」,銀行週報,十六卷四十七期,民國二十一年十二月六日。
     王振一,「最近抵制日貨運動的效果及日方的對策」,東方雜誌,二十九卷二號,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十六日。
     中暇,「抵制日貨一點也不難(中)」,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十月十六日。
     中暇,「唱高調就是躲懶一一為普徐季的報告書而作」,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九月八日。
     不著撰人,「日貨排斥運動惡化す」,外交時報,五十九卷,六四二號,昭和六年九月一日。
     不著撰人,「排日運動緩和の機運」,外交時報,六十卷,六四九號,昭和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不著撰人,「上海の排日形勢緩和」,外交時報,六六七號,昭和七年九月十五日。
     不著撰人,「排日下崩ね」,支那,第二十二卷第九期,昭和六年九月一日。
     不著撰人,「排日排貨運動の情勢」,支那,第二十二卷十二號,昭和六年十二月一日。
     不著撰人,「排日運動の深刻化」,支那,第二十三卷第十期,昭和七年十月一日。
     不著撰人,「上海失業勞働者」,社會政策時報,一三九號,昭和七年四月一日。
     不著撰人,「日本商業恐慌」,銀行週報,十五卷三九期,民國二十年十月十三日。
     不著撰人,「市商會擬定封存日貨處置辦法」,銀行週報,卷二十八期,民國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不著撰人,「日軍的威脅行為」,申報月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國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不著撰人,「上海事變と對支貿易」,東洋貿易研究,第十一卷第三號,昭和七年三月。
     不著撰人,「時局と上海邦人企業の前途」,東洋貿易研究,第十一卷第三號昭和七年三月。
     不著撰人,「滿洲上海兩事變と本邦對支貿易」,東洋貿易研究,第十一卷第七號,昭和七年七月。
     不著撰人,「一九三三年上海港輸出入貿易概況」,滿鐵調查月報,第十四卷第三號,昭和九年三月。
     井村薰雄,「國際都市上海の建設」,外交時報,六二三號,昭和七年七月一日。
     卡維波,「五四——一個未完成的事業?」,自立早報,民國七十八年五月二日。
     世界經濟批判社,「中國ごルヅアジ——の分析」,中央公論,五三.三號,昭和七年六月。
     朱文長,「抗戰時期之民心士氣與知議分子」,見許倬雲、丘宏達主編,抗戰勝利的代價,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初版。
     米沢秀夫,「對日ボイコツトと民族ブルツョァ階級」收入中國研究所編,中國近代化と日本,東京,編者,一九六三年。
     狄平,「中國抵貨運動之史的研究」,三民主義月刊,第四卷第六期,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何炳賢,「中日貿易問題之研究」,民族雜誌,第一巷,第十一期,民國二十二年十一月一日。
     吳經熊,「國際法上之抵貨觀」,時事新報,民國二十年十一月二日。
     邱七七,「不盡的回憶」,中央日報,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六日。
     雨田四郎,「日貨排斥の對策」,上海時論,三卷十一號,昭和三年十一月。
     林明德,「安奉鐵路改築問題與抵制日貨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民國六十年六月。
     秉鈞,「貢獻一個抵制日貨方法——設立日貨陳列館」,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九月二十九日。
     姚公鶴,「上海小史」,小說月報,七卷一號,出版時間不詳。
     胡春惠,「北伐前後的民眾運動」,政大歷史學報,第二期,民國七十三年四月。
     建石,「排貨運動之危機與救濟」,時事新報,民國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神崎儲編, 「歷代內閣閣僚一覽」,歷代總理大臣施政方針,東京,興亞文化協會,昭和十四年七月一日。
     柏華傑,「站在第三者立場上觀察后大樁案」,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張一凡,「園雞期間的中日貿易」,前途雜誌,第一卷第六號,民國二十二年六月一日。
     根來信三,「全支排日運動の史的觀察」,支那,二十三卷
     第六號,昭和七年六月。
     馬寅初,「中日經濟與抵制日貨之關係」,銀行週報,第十六卷四十二期,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一日。
     高柳賢三,「支那ボイコツト論一一その法的批判」,中央公論,五四四號,昭和八年四月。
     惕生,「對日經濟絕交努力增加生產」,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問漁,「援倡國貨運動小史」,人文月刊,第三卷第六期,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五日。
     問漁,「日本輸入中國貨品之研究」,人文月刊,第二卷第七期,民國二十年九月十五日。
     間漁,「二十五年間歷次抵制日貨運動紀略」,人文月刊,第三卷第八期,民國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陳固亭,「一九二七年日本東方會接始末記」,收錄於沈覲鼎等編,百年來中日關係論文集,出版地不詳,民國五十七年。
     陳暉,「九一八事變與中日貿易」,外交月報,第四卷第六期,二十三年六月十五日。
     陸達節,「對日經濟絕交的具體方案」,中央導報,第二十期,民國二十年十二月一日。
     植田捷雄,「支那における外國租界問題」,支那研究,二十八號,昭和七年七月十日。
     善欣,「敢質虞洽卿先生」,民國日報,民國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
     無適生,「滯支雜感(三)」,上海時論,第五卷第七期,昭和五年七月。
     劉大鈞,「東北問題與世界大戰」,申報月刊,第一卷第二期。
     劉新陶,「抵制日貨之方法」,申報,民國二十年十二月十一日。
     擂瑩,「論經濟絕交」,時事新報,民國二十一年十二月二日。
     蔣永敬,「從九一八事變到一二八事賽中國對日政策之爭議」收入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
     澤村幸夫,「上海を騷がした便衣隊」,外交時報,六五五號,日召和七年三月十五日。
     澤君,「素描」,民國日報,民國二十一年元月七日。
     橫付平太郎,「對支貿易と排日實相」,東洋,三十五卷一期,昭和七年一月。
     鍾貴陽,「上海華商紡紗業」,上海通志館期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國二十三年三月。
     藍旭男,「收回旅大與抵制日貨運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五期,民國t 十五年六月。
     謝園興,黃郛與華北危局,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韓嘉玲,濟南慘案後的反日運動,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藹廬,「最近現實之鐘濟問題」,銀行週報,第15卷第14期,民國20年12月15日。
     二、英文部分
     Coble, Jr. ,Parks M., The Shanghai Capital 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Hou. Chi-ming.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1840-1937,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Israel,Joh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 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Remer, C. F., A Study of ChineseBoycott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33.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