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甲骨文人形構件分析及其教學運用
Oracle Humanoid Part Analysis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
作者 游琇雯
Yu, Hsiu Wen
貢獻者 林宏明
游琇雯
Yu, Hsiu Wen
關鍵詞 甲骨人形字
構形特徵
演變規律
教學運用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Jun-2016 13:53:01 (UTC+8)
摘要 本文以李宗焜《甲骨文字編》蒐集甲骨字目為範圍,篩選所有包含人形的227個可釋字,分為側立人形(100字)、正立大形(38字)、跪坐卩形(44字)、斂手跪坐女形(45字)四部字進行甲骨構形與歷世演變分析。分析發現甲骨人形字構形特徵為:側立人部字占人形字四成構字量、增形構字占一半、頭部增形占三分之一、兩構件組成占一半、人形構件主要作為表形構件、唯女形構件作為表義構件、人部與大部各有若干變形構字等。甲骨人形構件有45%為後世保留,其中女部字保留比例最高,拼合構字最易保留人形構件。歸究人形構件得以保留主因為其具人形構件重要、構件離析、構件關係清楚、構形明確等特質。而55%失落甲骨人形構件者,以卩部字最嚴重,以增形構字方式最易失落人形。失落主因為該甲骨文構件太多、構件交疊、構形不尋常、構意不明、區辨性目的等特質。甲骨人形構件後世因配置位置演變為不同部件,側立人形在上為「 」,在左為「亻」,在中為「人」,在下為「儿」;正立大形以「大」及「亣」居中配置;跪坐卩形以「卩」形置右配置;女形則以「女」形置左配置;其它訛變部件亦相應於配置位置而變化。人形字是漢字的入門字目,有利初學者以圖象的方式開啟對漢字字符的認識,後續配合其它古文字以先習得基礎部件,再配合楷書筆順原則、組字邏輯、字頻篩選,則可以協助學習者在有系統、有感覺、有意義、有畫面的狀況下有效學會漢字,以符應漢字所具備的完形特質。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姚孝遂按語編纂。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
于省吾:《殷契駢枝全編》,(板橋,藝文印書館,197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書局,198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
尹黎云:《漢字字源系統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文史哲出版社編輯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方 勇:《秦簡牘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王 寧:《漢字構形學講座》(臺北:三民書局,2013)。
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左民安:《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臺北:聯經,2007)。
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古文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
吳敏而:《語文學習百分百》(臺北:天衛文化,2009)。
李永迪:《殷墟出土器物選粹》(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9)。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臺北:聯經.1986)。
李宗焜:《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12)。
李宗焜:《當甲骨遇上考古——導覽YH127坑》(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
李宗焜:《鑿破鴻蒙——紀念董作賓逝世五十周年》(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
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臺北:萬卷樓,1993)。
沈 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臺北 : 文津,1992)。
沈之瑜:《甲骨文講述》(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沈建華、曹錦炎:《甲骨文字形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周有光:《周有光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1975)。
季旭昇:《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林 澐:《古文字研究簡論》(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
林 澐:《林澐學術文集.2》(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林浩德:《從文字探索上古時期兩性及蛇鳥圖騰間之糾葛》(新北:弘揚圖書,2012)。
林義光:《文源》(上海:中西書局,2012)。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
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唐 蘭:《甲骨文自然分類簡編》(太原:新華書店,1999)。唐復年整理。
唐 蘭:《中國文字學》(上海:開明書店,1949)。
唐 蘭:《古文字學導論 殷墟文字記》(臺北:學海,2011)。再版。
唐 蘭:《古文字學導論》(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
容 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島邦男:《殷墟卜辭綜類》(臺北:大通書局,1970)。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同時參酌電子書,網址http://images.gg-art.com/dictionary/oracledict.php。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1998)。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出版組,1960)。
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北京:北京圖書館,2000)。
崔恆昇:《簡明甲骨文詞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 : 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2001)
許 慎:《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13)。段玉裁注,巫俊勳重文隸定,楊徵祥、周艷娟、劉雅芬、李鵑娟聲韻標注,1999初版。
許進雄:《古文諧聲字根》(臺北:臺灣商務,1995)。
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臺北:學海出版社,2000)。
許雅惠:《殷墟甲骨文——中國三千多年前古文字》(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
郭沫若:《卜辭通纂 : 附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2000)。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上海 : 中華,1982)。郭沫若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全十三冊。
陳 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
陳煒湛、唐鈺明:《古文字學綱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陳夢家:《中國文字學》(北京:中華書局,2011)。修訂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
黃天樹:《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黃天樹:《黃天樹甲骨金文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
黃沛榮:《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樂學,2001)。
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耐林廎甲文說;卜辭瑣記;卜辭求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1995)。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一卷:甲骨文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二卷: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三卷: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五卷: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六卷:雜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四卷:語言文字與古文獻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鄒曉麗:《基礎漢字形義釋源——說文部首今讀本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 : 文物,1977)。
臧克和:《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
趙 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北京:中華書局,2009)。1988第一版。
趙元任:《語言問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
齊航福、章秀霞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刻辭類纂》(北京:綫裝書局,2010)。
劉 釗、洪 颺、張新俊:《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劉 釗:《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臺灣古籍,2004)。
劉 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劉 釗:《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 : 岳麓書社,2004)。
滕千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蕭啟宏:《從人字說起》(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龍宇純:《中國文字學》(臺北:五四書店,1996)。1968初版。
薛榕婷:《說文解字人與自然類部首之文化詮釋》(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
羅振玉:《殷虛文字類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三卷》(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
嚴一萍:《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一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
嚴一萍:《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二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Carolyn Olivier & Rosemary F.Bowler:《多感官學習--克服學習困難的教學原則與應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服份有限公司,1998)。丁凡譯。
Thomas Armstrong:《經營多元智慧》(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李平譯。

二、期刊論文
于省吾:〈殷代的奚奴〉,《吉林大學社科學學報》第01期(1956年),頁132-142。
于省吾:〈從甲骨文看商代社會性質〉,《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z1期(1957年),頁97-136。
于省吾:〈釋从天从大从人的一些古文字〉,《古文字研究》第15輯(1986年6月),頁185-187。
于省吾:〈釋奴、婢〉,《考古》第09期(1962年),頁496-498。
于省吾:〈釋尼〉,《吉林大學社科學學報》第03期(1963年),頁75-77。
于省吾:〈釋羌、茍、敬、美〉,《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01期(1963年),頁43-50。
尹黎云:〈字源說〉,《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5期(1992年),頁79-84。
王恩田:〈甲骨文周微四族戈、唐、化、角考〉2015.05.08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5年8月31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15。
王恩田:〈釋甲骨文中的刑具「桁」與「桎」——兼釋蔡與蔡國始封地〉2015.4.18發布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5年5月24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98
朱歧祥:〈論甲骨文的部首——中國最早的一批象形字〉,《靜宜人文學報》第16期(2001年),頁17-32。
朴仁順、金 一:〈甲骨文女•母考〉,《古文字研究》第23輯(2002年6月),頁23-25。
老志鈞:〈兩種有利於漢字教學的方法——分析比較〉,《國文天地》第10卷2期(1994年7月),頁51-55。
何三本:〈兩岸小學語文課程識字、寫字教學比較研究〉,《東師語文學刊》第7期(1994年6月),頁83-90。
何琳儀:〈古璽雜識續〉,《古文字研究》第19輯(1992年),頁471-489。
吳世雄:〈論認知心理學的記憶原理對漢字教學的啟迪〉,《華文世界》第89期(1998年9月),頁46-54。
李振清:〈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華文世界》第50期(1988年12月),頁1-6。
杜清雨:〈「允」字本義試釋〉,20140330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5年9月08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42
沈建華:〈甲骨文中所見幾種異體字例釋〉,《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99年),頁33-38。
季旭昇:〈說牡牝〉,《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頁100-103。
屈萬里:〈甲骨文从比二字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語文文字編‧文字卷》(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4月),頁755-759。
林 澐:〈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6輯(1981年),頁67-92。
林 澐:〈關於甲骨文「字素」和「字綴」的一些問題〉,《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99年),頁1-11。
林 澐:〈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六輯(1981年),頁67-92。
林 澐:〈說飄風〉,《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頁30-34。
姚孝遂:〈古漢字的形體結構及其發展階段〉,《古文字研究》第4輯(1980年12月),頁7-39。
姚孝遂:〈甲骨文形體結構分析〉,《古文字研究》第20輯(2000年3月),頁263-285。
姚孝遂:〈商代的俘虜〉,《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年8月),頁337-390。
施順生:〈古文字形體演變規律─「框廓、填實、線條化」的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8期(2003年3月),頁37-46。
唐 蘭:〈陜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注釋〉,《文物》1976年第5期,頁55-59。
徐富昌:〈從甲骨文看漢字構形方式之演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4期(2006年5月),頁1-40。
徐寶貴:〈甲骨文考釋兩篇〉,《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年11月),頁85-89。
秦曉華:〈也談甲骨文中的「望」〉,《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年11月),頁109-114。
袁之揚:〈淺談國字之美及文字知識在教學上之功用〉,《國教輔導》第28卷1期(1988年),頁13-19。
高 明:〈古文字的形傍及其形体演變〉,《古文字研究》第4輯(1980年12月),頁41-90。
張世超:〈釋「 」〉,《古文字研究》第27輯(2008年9月),頁100-103。
張玉金:〈釋甲骨文中的「 」和「 」〉,《古文字研究》第23輯(2002年6月),頁3-9。
張玉金:〈釋甲骨文中的「御」〉,《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頁71-75。
張政烺:〈中山王 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 第1輯(1979年8月),頁208-232。
張政烺:〈釋因蘊〉,《古文字研究》第12輯(1985年10月),頁73-83。
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訛變〉,《古文字研究》第15輯(1986年6月),頁153-183。
張桂光:〈甲骨文形符系統特徵的探討〉,《古文字研究》第20輯(2000年3月),頁286-307。
張琳娸:〈字理識字的理論與應用〉,《師說》第213期(2009年12月),頁12-16。
許進雄:〈判定字形演變方向的原則〉,《古文字與商周文明》(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2),頁159-194。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字學組。
陳烜之:〈閱讀中文時對部件偵測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第26卷1期(1987年),頁29-34。
陳煒湛:〈甲骨文「允」字說〉,《古文字研究》第25輯(2004年10月),頁1-4。
陳 劍:〈忠信之道的配字〉,2008.2.20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4年6月6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43
陳 劍:〈試說戰國文字中寫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諸字〉2010.10.7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6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76
陳麗紅:〈說朋倗〉,《第十三屆全國暨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頁241-257。
曾志朗、洪蘭:〈閱讀中文字:一些基本的實驗研究〉,《中華心理學刊》第20期(1978年),頁45-49。
程 燕:〈「坐」、「跪」同源考〉,《古文字研究》第29輯(2012年10月),頁641-643。
黃天樹:〈殷墟甲骨文形聲字所佔比重的再統計〉,《黃天樹甲骨金文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頁54-131。
黃天樹:〈甲骨文所見的商代喪葬制度〉,《黃天樹甲骨金文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頁200-208。
黃天樹:〈婦女卜辭〉,《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99年),頁12-22。
黃文杰:〈說色〉,《古文字研究》第25輯(2004年10月),頁262-266。
黃沛榮:〈漢字認寫的教學設計〉,《二十一世紀華語機構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5),頁362-367。
黃順益:〈談國字字形的教育〉,《高市文教》第43期(1991年5月),頁34-36。
楊徵祥:〈古文字學在國小生字教學之運用〉,《中國語文》第445期(1994年7月),頁47-50。
楊懷源、孫銀瓊:〈釋甲骨文中的「去」——兼論上古 「去」聲字的韻尾〉。2013年10月25日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
葉德明:〈漢字書寫錯誤之分析與教學〉,《華文世界》第43期(1987年),56-66頁。
賈 文:〈甲骨文從人、卩、大、女、子的義近形旁字舉例_一〉,《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2卷第1期(2002年2月),頁15-19。
賈 文:〈甲骨文從人、卩、大、女、子的義近形旁字舉例_二〉,《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3卷第1期(2003年2月),頁48-53。
賈 文:〈甲骨文從人、卩、大、女、子的義近形旁字舉例_三〉,《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4卷第1期(2004年3月),頁44-49。
賈 文:〈甲骨文從人、卩、大、女、子的義近形旁字舉例_五〉,《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30卷第1期(2010年3月),頁11-16。
賈 文:〈甲骨文從人、卩、大、女、子的義近形旁字舉例_四〉,《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6卷第3期(2006年8月),頁29-32。
趙 誠:〈古文字發展過程中的內部調整〉,《古文字研究》第10輯(1983年7月),頁350-366。
趙 誠:〈諸帚探索〉,《古文字研究》第12輯(1985年10月),頁99-106。
趙 鵬:〈殷墟甲骨文女名結構分析〉,《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一輯(2008年),191~202頁。
劉 桓:〈甲骨文字考釋(三篇)〉,《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99年),頁23-32。
劉 桓:〈釋甲骨文 、 二字〉,《古文字研究》第25輯(2004年10月),頁14-19。
劉 釗:〈甲骨文字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9輯(1992年),頁461-467。
劉 源:〈殷墟「比某」卜辭補說〉,《古文字研究》第27輯(2008年9月),頁111-116。
劉宗漢:〈說 見__ 類字研究之一〉,《古文字研究》第19輯(1992年),頁544-551。
劉興漢:〈國小學生學習寫中文字錯誤之分析研究:個案研究〉,《華文世界》第10期(1987年),頁189-198。
劉 楊:〈夭夨辨〉, 2013年10月25日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5年5月24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149
蔡哲茂:〈說甲骨文北方風名〉,2014年12月17日發表於「先秦史研究室」網址: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4773.html
蔡哲茂:〈說甲骨文葬字及其相關問題〉,《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續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1995年)。
蔡哲茂:〈釋殷卜辭的「見」字〉,《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頁95-99。
鄭昭明:(1978),〈漢字記憶的語言轉錄與字的回譯〉,《中華心理學刊》,第20期,頁39-43。
鄭昭明:〈從認知心理學看華文的學習〉,《華文世界》第40期(1986年),頁4-15。
鄭昭明:〈漢字認知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第23卷2期(1981年),頁137-153。
鄭憲仁:〈古文字形體變化與藝術思維〉,《第一屆~第五屆思維與創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臺南:臺南大學國文系,2012年),頁169-182。張清榮等編撰。
賴明德:〈研究中國文字構造的必要性〉,《華文世界》第50期(1988年12月),頁7-10。
謝怡如:〈筆順教學新探〉,《中國語文》第341期(1985年11月),頁41-48。
魏宜輝:〈說「匋」〉,《古文字研究》第29輯(2012年10月),頁633-640。
羅 琨:〈殷墟卜辭中的「先」與「失」〉,《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年11月),頁52-57。
嚴志斌:〈商代金文的婦名問題〉,《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年11月),頁141-146。

三、學位論文
王旭東:《古文字從辵、彳、行、止之字研究》(廣州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系碩士論文,2012)。
李旼姈:《甲骨文字構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林宏佳:《古文字造字創意之研探--以人生歷程為範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林怡慧:《甲骨文字簡化現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3)。
施順生:《甲骨文異體字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施順生:《甲骨文字形體演變規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柯維盈:《唐蘭「甲骨文自然分類法」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張晏銖:《國小創意漢字教材研發──以字素「手」為主題的古漢字形義研究》(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曹 瑋:《說文人部字和荀子中從人字研究》(新疆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系碩士論文,2011)。
彭慧賢:《甲骨文从人偏旁通用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楊郁彥:《甲骨文同形字疏要》(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5)。
鍾思榆:《古文字分化現象探析》(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7)。
譚惠芸:《古文字於國語文教學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

四、網路資料庫
三典軒書畫網 http://www.3zitie.cn/。
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 先秦史研究室 http://www.xianqin.org/。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中華民國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
中華博物網漢語字典 http://www.iguci.cn/dictionary/。
書法教學資料庫 http://163.20.160.14/~word/。(新北市榮富國小陳忠建老師建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漢字字族教學平台」 網址:http://140.122.109.78/COOL/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辭典簡編本編輯資料字詞頻統計報告」 http://ws.moe.edu.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PIN/c11.htm?open
教育部語文成果網「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 http://language.moe.gov.tw/index.aspx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http://www.gwz.fudan.edu.cn/Default.asp。
漢語多功能字庫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香港中文大學)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191201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912017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宏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游琇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u, Hsiu W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游琇雯zh_TW
dc.creator (作者) Yu, Hsiu Wenen_US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Jun-2016 13:53:01 (UTC+8)-
dc.date.available 1-Jun-2016 13:53:0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Jun-2016 13:53:0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1912017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711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91201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李宗焜《甲骨文字編》蒐集甲骨字目為範圍,篩選所有包含人形的227個可釋字,分為側立人形(100字)、正立大形(38字)、跪坐卩形(44字)、斂手跪坐女形(45字)四部字進行甲骨構形與歷世演變分析。分析發現甲骨人形字構形特徵為:側立人部字占人形字四成構字量、增形構字占一半、頭部增形占三分之一、兩構件組成占一半、人形構件主要作為表形構件、唯女形構件作為表義構件、人部與大部各有若干變形構字等。甲骨人形構件有45%為後世保留,其中女部字保留比例最高,拼合構字最易保留人形構件。歸究人形構件得以保留主因為其具人形構件重要、構件離析、構件關係清楚、構形明確等特質。而55%失落甲骨人形構件者,以卩部字最嚴重,以增形構字方式最易失落人形。失落主因為該甲骨文構件太多、構件交疊、構形不尋常、構意不明、區辨性目的等特質。甲骨人形構件後世因配置位置演變為不同部件,側立人形在上為「 」,在左為「亻」,在中為「人」,在下為「儿」;正立大形以「大」及「亣」居中配置;跪坐卩形以「卩」形置右配置;女形則以「女」形置左配置;其它訛變部件亦相應於配置位置而變化。人形字是漢字的入門字目,有利初學者以圖象的方式開啟對漢字字符的認識,後續配合其它古文字以先習得基礎部件,再配合楷書筆順原則、組字邏輯、字頻篩選,則可以協助學習者在有系統、有感覺、有意義、有畫面的狀況下有效學會漢字,以符應漢字所具備的完形特質。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材料與範圍 5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甲骨人部字分析 13
第一節 从人原形的甲骨人部字 14
第二節 从人增形的甲骨人部字 30
第三節 从人變形的甲骨人部字 52
第四節 甲骨人部字小結 63
第三章 甲骨大部字分析 67
第一節 从大原形的甲骨大部字 67
第二節 从大增形的甲骨大部字 76
第三節 甲骨大部字小結 88
第四章 甲骨卩部字分析 93
第一節 从卩原形的甲骨卩部字 93
第二節 从卩增形的甲骨卩部字 103
第三節 甲骨卩部字小結 120
第五章 甲骨女部字分析 125
第一節 从女原形的甲骨女部字 126
第二節 从女增形的甲骨女部字 137
第三節 甲骨女部字小結 143
第六章 甲骨人形字的教學運用 149
第一節 漢字教學的幾個觀念澄清 149
第二節 漢字教學與甲骨人形字 153
第三節 甲骨人形字在教學上的運用要點 157
第七章 結論 163
引用文獻 171
甲骨人形字索引 179
zh_TW
dc.format.extent 1183046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912017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甲骨人形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構形特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演變規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學運用zh_TW
dc.title (題名) 甲骨文人形構件分析及其教學運用zh_TW
dc.title (題名) Oracle Humanoid Part Analysis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姚孝遂按語編纂。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
于省吾:《殷契駢枝全編》,(板橋,藝文印書館,197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書局,198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
尹黎云:《漢字字源系統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文史哲出版社編輯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方 勇:《秦簡牘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王 寧:《漢字構形學講座》(臺北:三民書局,2013)。
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左民安:《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臺北:聯經,2007)。
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古文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
吳敏而:《語文學習百分百》(臺北:天衛文化,2009)。
李永迪:《殷墟出土器物選粹》(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9)。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臺北:聯經.1986)。
李宗焜:《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12)。
李宗焜:《當甲骨遇上考古——導覽YH127坑》(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
李宗焜:《鑿破鴻蒙——紀念董作賓逝世五十周年》(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
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臺北:萬卷樓,1993)。
沈 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臺北 : 文津,1992)。
沈之瑜:《甲骨文講述》(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沈建華、曹錦炎:《甲骨文字形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周有光:《周有光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1975)。
季旭昇:《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林 澐:《古文字研究簡論》(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
林 澐:《林澐學術文集.2》(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林浩德:《從文字探索上古時期兩性及蛇鳥圖騰間之糾葛》(新北:弘揚圖書,2012)。
林義光:《文源》(上海:中西書局,2012)。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
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唐 蘭:《甲骨文自然分類簡編》(太原:新華書店,1999)。唐復年整理。
唐 蘭:《中國文字學》(上海:開明書店,1949)。
唐 蘭:《古文字學導論 殷墟文字記》(臺北:學海,2011)。再版。
唐 蘭:《古文字學導論》(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
容 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島邦男:《殷墟卜辭綜類》(臺北:大通書局,1970)。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同時參酌電子書,網址http://images.gg-art.com/dictionary/oracledict.php。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1998)。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出版組,1960)。
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北京:北京圖書館,2000)。
崔恆昇:《簡明甲骨文詞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 : 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2001)
許 慎:《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13)。段玉裁注,巫俊勳重文隸定,楊徵祥、周艷娟、劉雅芬、李鵑娟聲韻標注,1999初版。
許進雄:《古文諧聲字根》(臺北:臺灣商務,1995)。
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臺北:學海出版社,2000)。
許雅惠:《殷墟甲骨文——中國三千多年前古文字》(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
郭沫若:《卜辭通纂 : 附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2000)。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上海 : 中華,1982)。郭沫若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全十三冊。
陳 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
陳煒湛、唐鈺明:《古文字學綱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陳夢家:《中國文字學》(北京:中華書局,2011)。修訂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
黃天樹:《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黃天樹:《黃天樹甲骨金文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
黃沛榮:《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樂學,2001)。
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耐林廎甲文說;卜辭瑣記;卜辭求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1995)。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一卷:甲骨文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二卷: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三卷: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五卷: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六卷:雜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四卷:語言文字與古文獻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鄒曉麗:《基礎漢字形義釋源——說文部首今讀本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 : 文物,1977)。
臧克和:《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
趙 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北京:中華書局,2009)。1988第一版。
趙元任:《語言問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
齊航福、章秀霞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刻辭類纂》(北京:綫裝書局,2010)。
劉 釗、洪 颺、張新俊:《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劉 釗:《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臺灣古籍,2004)。
劉 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劉 釗:《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 : 岳麓書社,2004)。
滕千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蕭啟宏:《從人字說起》(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龍宇純:《中國文字學》(臺北:五四書店,1996)。1968初版。
薛榕婷:《說文解字人與自然類部首之文化詮釋》(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
羅振玉:《殷虛文字類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三卷》(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
嚴一萍:《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一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
嚴一萍:《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二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Carolyn Olivier & Rosemary F.Bowler:《多感官學習--克服學習困難的教學原則與應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服份有限公司,1998)。丁凡譯。
Thomas Armstrong:《經營多元智慧》(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李平譯。

二、期刊論文
于省吾:〈殷代的奚奴〉,《吉林大學社科學學報》第01期(1956年),頁132-142。
于省吾:〈從甲骨文看商代社會性質〉,《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z1期(1957年),頁97-136。
于省吾:〈釋从天从大从人的一些古文字〉,《古文字研究》第15輯(1986年6月),頁185-187。
于省吾:〈釋奴、婢〉,《考古》第09期(1962年),頁496-498。
于省吾:〈釋尼〉,《吉林大學社科學學報》第03期(1963年),頁75-77。
于省吾:〈釋羌、茍、敬、美〉,《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01期(1963年),頁43-50。
尹黎云:〈字源說〉,《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5期(1992年),頁79-84。
王恩田:〈甲骨文周微四族戈、唐、化、角考〉2015.05.08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5年8月31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15。
王恩田:〈釋甲骨文中的刑具「桁」與「桎」——兼釋蔡與蔡國始封地〉2015.4.18發布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5年5月24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98
朱歧祥:〈論甲骨文的部首——中國最早的一批象形字〉,《靜宜人文學報》第16期(2001年),頁17-32。
朴仁順、金 一:〈甲骨文女•母考〉,《古文字研究》第23輯(2002年6月),頁23-25。
老志鈞:〈兩種有利於漢字教學的方法——分析比較〉,《國文天地》第10卷2期(1994年7月),頁51-55。
何三本:〈兩岸小學語文課程識字、寫字教學比較研究〉,《東師語文學刊》第7期(1994年6月),頁83-90。
何琳儀:〈古璽雜識續〉,《古文字研究》第19輯(1992年),頁471-489。
吳世雄:〈論認知心理學的記憶原理對漢字教學的啟迪〉,《華文世界》第89期(1998年9月),頁46-54。
李振清:〈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華文世界》第50期(1988年12月),頁1-6。
杜清雨:〈「允」字本義試釋〉,20140330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5年9月08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42
沈建華:〈甲骨文中所見幾種異體字例釋〉,《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99年),頁33-38。
季旭昇:〈說牡牝〉,《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頁100-103。
屈萬里:〈甲骨文从比二字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語文文字編‧文字卷》(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4月),頁755-759。
林 澐:〈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6輯(1981年),頁67-92。
林 澐:〈關於甲骨文「字素」和「字綴」的一些問題〉,《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99年),頁1-11。
林 澐:〈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六輯(1981年),頁67-92。
林 澐:〈說飄風〉,《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頁30-34。
姚孝遂:〈古漢字的形體結構及其發展階段〉,《古文字研究》第4輯(1980年12月),頁7-39。
姚孝遂:〈甲骨文形體結構分析〉,《古文字研究》第20輯(2000年3月),頁263-285。
姚孝遂:〈商代的俘虜〉,《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年8月),頁337-390。
施順生:〈古文字形體演變規律─「框廓、填實、線條化」的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8期(2003年3月),頁37-46。
唐 蘭:〈陜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注釋〉,《文物》1976年第5期,頁55-59。
徐富昌:〈從甲骨文看漢字構形方式之演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4期(2006年5月),頁1-40。
徐寶貴:〈甲骨文考釋兩篇〉,《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年11月),頁85-89。
秦曉華:〈也談甲骨文中的「望」〉,《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年11月),頁109-114。
袁之揚:〈淺談國字之美及文字知識在教學上之功用〉,《國教輔導》第28卷1期(1988年),頁13-19。
高 明:〈古文字的形傍及其形体演變〉,《古文字研究》第4輯(1980年12月),頁41-90。
張世超:〈釋「 」〉,《古文字研究》第27輯(2008年9月),頁100-103。
張玉金:〈釋甲骨文中的「 」和「 」〉,《古文字研究》第23輯(2002年6月),頁3-9。
張玉金:〈釋甲骨文中的「御」〉,《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頁71-75。
張政烺:〈中山王 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 第1輯(1979年8月),頁208-232。
張政烺:〈釋因蘊〉,《古文字研究》第12輯(1985年10月),頁73-83。
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訛變〉,《古文字研究》第15輯(1986年6月),頁153-183。
張桂光:〈甲骨文形符系統特徵的探討〉,《古文字研究》第20輯(2000年3月),頁286-307。
張琳娸:〈字理識字的理論與應用〉,《師說》第213期(2009年12月),頁12-16。
許進雄:〈判定字形演變方向的原則〉,《古文字與商周文明》(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2),頁159-194。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字學組。
陳烜之:〈閱讀中文時對部件偵測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第26卷1期(1987年),頁29-34。
陳煒湛:〈甲骨文「允」字說〉,《古文字研究》第25輯(2004年10月),頁1-4。
陳 劍:〈忠信之道的配字〉,2008.2.20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4年6月6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43
陳 劍:〈試說戰國文字中寫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諸字〉2010.10.7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6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76
陳麗紅:〈說朋倗〉,《第十三屆全國暨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頁241-257。
曾志朗、洪蘭:〈閱讀中文字:一些基本的實驗研究〉,《中華心理學刊》第20期(1978年),頁45-49。
程 燕:〈「坐」、「跪」同源考〉,《古文字研究》第29輯(2012年10月),頁641-643。
黃天樹:〈殷墟甲骨文形聲字所佔比重的再統計〉,《黃天樹甲骨金文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頁54-131。
黃天樹:〈甲骨文所見的商代喪葬制度〉,《黃天樹甲骨金文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頁200-208。
黃天樹:〈婦女卜辭〉,《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99年),頁12-22。
黃文杰:〈說色〉,《古文字研究》第25輯(2004年10月),頁262-266。
黃沛榮:〈漢字認寫的教學設計〉,《二十一世紀華語機構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5),頁362-367。
黃順益:〈談國字字形的教育〉,《高市文教》第43期(1991年5月),頁34-36。
楊徵祥:〈古文字學在國小生字教學之運用〉,《中國語文》第445期(1994年7月),頁47-50。
楊懷源、孫銀瓊:〈釋甲骨文中的「去」——兼論上古 「去」聲字的韻尾〉。2013年10月25日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
葉德明:〈漢字書寫錯誤之分析與教學〉,《華文世界》第43期(1987年),56-66頁。
賈 文:〈甲骨文從人、卩、大、女、子的義近形旁字舉例_一〉,《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2卷第1期(2002年2月),頁15-19。
賈 文:〈甲骨文從人、卩、大、女、子的義近形旁字舉例_二〉,《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3卷第1期(2003年2月),頁48-53。
賈 文:〈甲骨文從人、卩、大、女、子的義近形旁字舉例_三〉,《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4卷第1期(2004年3月),頁44-49。
賈 文:〈甲骨文從人、卩、大、女、子的義近形旁字舉例_五〉,《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30卷第1期(2010年3月),頁11-16。
賈 文:〈甲骨文從人、卩、大、女、子的義近形旁字舉例_四〉,《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6卷第3期(2006年8月),頁29-32。
趙 誠:〈古文字發展過程中的內部調整〉,《古文字研究》第10輯(1983年7月),頁350-366。
趙 誠:〈諸帚探索〉,《古文字研究》第12輯(1985年10月),頁99-106。
趙 鵬:〈殷墟甲骨文女名結構分析〉,《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一輯(2008年),191~202頁。
劉 桓:〈甲骨文字考釋(三篇)〉,《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99年),頁23-32。
劉 桓:〈釋甲骨文 、 二字〉,《古文字研究》第25輯(2004年10月),頁14-19。
劉 釗:〈甲骨文字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9輯(1992年),頁461-467。
劉 源:〈殷墟「比某」卜辭補說〉,《古文字研究》第27輯(2008年9月),頁111-116。
劉宗漢:〈說 見__ 類字研究之一〉,《古文字研究》第19輯(1992年),頁544-551。
劉興漢:〈國小學生學習寫中文字錯誤之分析研究:個案研究〉,《華文世界》第10期(1987年),頁189-198。
劉 楊:〈夭夨辨〉, 2013年10月25日發表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5年5月24日取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149
蔡哲茂:〈說甲骨文北方風名〉,2014年12月17日發表於「先秦史研究室」網址: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4773.html
蔡哲茂:〈說甲骨文葬字及其相關問題〉,《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續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1995年)。
蔡哲茂:〈釋殷卜辭的「見」字〉,《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頁95-99。
鄭昭明:(1978),〈漢字記憶的語言轉錄與字的回譯〉,《中華心理學刊》,第20期,頁39-43。
鄭昭明:〈從認知心理學看華文的學習〉,《華文世界》第40期(1986年),頁4-15。
鄭昭明:〈漢字認知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第23卷2期(1981年),頁137-153。
鄭憲仁:〈古文字形體變化與藝術思維〉,《第一屆~第五屆思維與創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臺南:臺南大學國文系,2012年),頁169-182。張清榮等編撰。
賴明德:〈研究中國文字構造的必要性〉,《華文世界》第50期(1988年12月),頁7-10。
謝怡如:〈筆順教學新探〉,《中國語文》第341期(1985年11月),頁41-48。
魏宜輝:〈說「匋」〉,《古文字研究》第29輯(2012年10月),頁633-640。
羅 琨:〈殷墟卜辭中的「先」與「失」〉,《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年11月),頁52-57。
嚴志斌:〈商代金文的婦名問題〉,《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年11月),頁141-146。

三、學位論文
王旭東:《古文字從辵、彳、行、止之字研究》(廣州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系碩士論文,2012)。
李旼姈:《甲骨文字構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林宏佳:《古文字造字創意之研探--以人生歷程為範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林怡慧:《甲骨文字簡化現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3)。
施順生:《甲骨文異體字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施順生:《甲骨文字形體演變規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柯維盈:《唐蘭「甲骨文自然分類法」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張晏銖:《國小創意漢字教材研發──以字素「手」為主題的古漢字形義研究》(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曹 瑋:《說文人部字和荀子中從人字研究》(新疆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系碩士論文,2011)。
彭慧賢:《甲骨文从人偏旁通用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楊郁彥:《甲骨文同形字疏要》(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5)。
鍾思榆:《古文字分化現象探析》(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7)。
譚惠芸:《古文字於國語文教學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

四、網路資料庫
三典軒書畫網 http://www.3zitie.cn/。
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 先秦史研究室 http://www.xianqin.org/。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中華民國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
中華博物網漢語字典 http://www.iguci.cn/dictionary/。
書法教學資料庫 http://163.20.160.14/~word/。(新北市榮富國小陳忠建老師建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漢字字族教學平台」 網址:http://140.122.109.78/COOL/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辭典簡編本編輯資料字詞頻統計報告」 http://ws.moe.edu.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PIN/c11.htm?open
教育部語文成果網「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 http://language.moe.gov.tw/index.aspx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http://www.gwz.fudan.edu.cn/Default.asp。
漢語多功能字庫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香港中文大學)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