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習近平時期之中國國家形象傳播:以國家形象宣傳片為例
Communic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in the Xi Jinping Era: take the national publicity films as an example
作者 鄭旭堯
Cheng, Shiu Yao
貢獻者 楊開煌
鄭旭堯
Cheng, Shiu Yao
關鍵詞 中國形象
國家形象傳播
國家形象宣傳片
文本詮釋
The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Communication of national image
National publicity film
Textual interpretation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4-Jul-2017 12:17:37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文本詮釋的方式,分析《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十三五之歌》與《南海》宣傳片其中之價值輸出與國家形象建構意涵,並以政治傳播的相關理論與外國媒體對宣傳片的報導內容,來檢視三部宣傳片的傳播與勸服效果。透過對文本的分析與詮釋,本研究發現上述國家形象宣傳片,不論在製播者、敘事形式與傳播方式上,都與過去的形象宣傳片有很大的不同。不僅宣傳片開始由非官方性質的製播單位所製作,影片本身的敘事型態也亦趨活潑與開放,擺脫過去刻板式的教條與灌輸式的內容。事實上,上開三部宣傳片使用了大量受眾熟悉,且較能夠接受的符碼,並透過「以敘代論」的方式,讓受眾自行再現片中的爭點與涵義,以期能達成更好的傳播效果,並建構正面的中國國家形象。而本研究在分析外媒對上述國家形象宣傳片的報導後亦發現,外媒對宣傳片的相關報導將對受眾產生議題設定上的效果,進而成為左右宣傳片傳播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The research uses textual interpretation way to analyze the exports of valu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mage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national publicity films: “How Leaders Were Tempered”, “The 13 WHAT” and “South China Sea” propaganda videos. By applying the theorie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observing related foreign media reports,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communicating and persuasive effects of the three film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se films are different whether in producer, narrative forms and modes of communication from early period`s production. For examples, the films were produced by unofficial studios, and with more vivacious style to get rid of the dogmatic and homiletic content. Actually, the above films apply many familiar codes to fit the audience. In order to get better effect, the above videos deliver their messages by stating the actual facts to avoid arguing with the audience and make them think deeply by themselves. In addition, the foreign media will bring agenda-setting effect on the audience. Therefore, 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ecting audience’s attitude toward the national publicity film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書籍

Fairbank, John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 (台北:遠足文化,2003)。
Fortner, Robert S.著,龐文真譯,國際傳播 (台北:五南出版社,1996)。
Isaacs, Harold著,于殿利等譯,美國的中國形象 (台北:花神出版社,2005)。
Jowett, Garth S, O’ Donnel, Victoria著,陳彥希等譯,宣傳與說服 (台北:韋伯文化,2003)。
Jervis, Rober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Mackerras, Colin著,張勇先等譯,1949年以來中國在西方的形象 (香港:中和出版社,2013)。
Ramo, Joshua等著,沈曉雷等譯,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2版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Severin, J. Werner著,羅世宏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3版(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
于運全等,中國共產黨國際形象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方鵬程,戰爭傳播:一個「傳播者」取向的研究 (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
朱浤源,撰寫碩博士論文實戰手冊 (台北:中正書局,2007)。
何輝、劉朋等,新媒體環境中國家形象的構建與傳播,2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吳友富,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李正國,國家形象構建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李明賢,國際傳播與全球媒介Q&A(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13)。
李智,國際政治傳播:控制與效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阮宗澤,中國夢的全球經緯(香港:中華書局,2015年)。
周明偉等,對外傳播中的國家形象設計(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段鵬,對外傳播與國家形象的界定(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范紅,國家形象研究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孫英春,跨文化傳播學導論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第3版(台北:三民書局,2011)。
張亞中等,國際關係總論,第2版(新北:揚智文化,2007)。
許罡、張經濟,匯聚正能量共築中國夢(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
管文虎,國家形象論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裴毅然,紅色史褶裡的真相(一): 初期紅事·延安紅史 (台北:獨立作家,2015)。
趙啟正,公共外交與跨文化交流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劉朋,中國形象傳播歷史與變革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劉琛等,鏡像中的中國國家形象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5)。
翰林,大眾傳播理論Q&A (台北:風雲論壇,1995)。
謝耘耕、陳虹,新媒體與社會:第五輯 (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蒙象飛,中國國家形象與文化符號傳播 (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6)。

二、期刊

「復興路上工作室:刷新外宣模式」,國際人才交流(北京),第12期 (2015年),頁36~38。
王敏,「領導人卡通形象體現的政治傳播變革」,今傳媒(陝西),第5期 (2014年),頁21~27。
王立新,「試論美國人中國人的演變( 18世紀— 1950)」,世界歷史(北京),第1期 (1998年),頁14~16。
王毓莉,「中共境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以中央電視台第一套與第四套新聞為例」,中國廣告學刊,第7期(2002年),頁113~138。
王敏霞,「從《十三五之歌》等新穎動漫看外媒中國政治文化報導策略及對策」,中國記者 (北京),第3期 (2016年),頁122~124。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 (2004年),頁105~124。
余建軍,「美國公眾的中國觀與美國對華政策(1990 -2002)」,美國研究 (北京),第2期 (2004年),頁58~78。
李彥冰,「論國家形象傳播中的國民和國家利益因素」,中國傳媒研究(杭州),第9期(2013年),頁41~46。
周寧,「在西方現代性中發現中國歷史」,廈門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 (2005年),頁1~11。
周慶安,「國家形象宣傳片的歷史規律與現實挑戰」,對外傳播 (北京),第3期(2011年3月),頁18~19。
孟連生「試論引文索引法的性質與功能」,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6卷第11期(1996年9月),頁15~19。
邱子軒,「中共和平發展戰略與和平崛起論之內涵比較」,國防雜誌,第21卷第3期(2006年6月),頁95~105。
邵宗海,「中共中央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定位」,中國大陸研究,第48期 (2005年9月),頁1~23。
侯洪,「國家形象宣傳片的界說、發展策略及國際傳播」,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0期(2014年1月),頁95~100。
姜曉峰,「從南海問題看中國大國公關」,國際關係 (北京),第5期(2016年5月),頁54~55。
唐欣偉,「美國國關學界對中國之評估:以攻勢現實主義與權力轉移論為例」,政治科學論叢,第58期 (2013年12月),頁47~70。
時殷弘,「關於中國的大國地位及其形象的思考」,國際經濟評論(北京),第9/10期(1999年9-10月),頁43~44。
高岩妍,「從『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對外傳播的路徑創新」,西部學刊 (陝西),第1期 (2017年1月),頁59~61。
章旦隆,「中共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探討」,展望與探索,第9卷第5期(2011年5月),頁83~100。
陳郁芬,「中國大陸國家形象之建構與成效」,展望與探索,第13卷2期(2014年),頁71~102。
彭宏深,「霍爾模式視角下的國家對外宣傳片解讀——以《十三五之歌》為例」,視聽 (北京),第10期(2017年1月),頁64。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 (2000年8月),頁5~42。
湯天甜,「國家形象宣傳片的軟實力傳播與文化價值輸出」,現代傳播(北京),第4期(2011年),頁149~150。
程曼麗,「論『議程設置』在國家形象塑造中的輿論導向作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卷第2期(2008年),頁162~168。
黃一哲,「上海合作組織的現況與發展」,國防雜誌,第24卷第3期(2009年7月),頁6~20。
黃清,「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的符號分析–基於DIMT模式」,中國傳媒報告(浙江),第1期(2012年),頁54~60。
葉芳,「我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突破之道」,新聞窗 (貴陽),第5期(2011年),頁 25~26。
翟信,「論國際公關時代下我國對外宣傳新趨勢——以新華社《十三五之歌》為例」,公關世界 (石家莊),第8期(2016年),頁37~45。
劉炎生,「向西方宣傳中國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評林語堂的《吾國與吾民》」,華南師範大學學報(廣州),第6期(1997年),頁6~12。
劉繼南、何輝,「當前中國形象建構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國際觀察(上海),第1期(2008年),頁29~32。
蔣復華,「中共新的戰略著眼點 中共新的戰略著眼點-『軟實力』的發展」,海軍學術雙月刊(台北),第45卷第5期(2011年10月),頁51~57。
鄭建嵐,「略論塑造中國的國家形象」,福建工程學院學報(福州),第3卷第1期(2003年),頁97~100。
鄭偉,「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探析─基於政治傳播的視角」,中國紀錄(北京),第6期(2011年),頁17~19。
顏靜蘭,「以『霍爾模式』解讀跨文化交際中的傳播與接受」,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6期 (2007年11月),頁91~96。
龍金曉,「由《十三五之歌》談跨文化的政治傳播」,新聞世界 (安徽),第12期(2015年),頁168~169。
張麗、王珊,「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的內涵解讀」,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第10期(2015年),頁41。


三、學位論文

林佳蓉,「品牌國家與公眾外交-以芬蘭與 Nokia 為例」,政治大學外交所碩士論文(2010年)。
徐國峰,「龍魂不滅—傳播儀式中的社群記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許嘉惠,「中國軟權力研究-國家形象的建立」,中山大學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
胡庭輝,「中共大國外交之實踐-機會與限制」,政治大學行政管理所碩士論文(2005年)。

四、網路資源

「諾獎經濟學家:中國的五年規劃值得西方學習」,新浪網,2016年3月2日。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4」,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2015年3月18日。
「中國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人民日報,2016年12月28日。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28/c_1120201358.htm >
「專訪:中國的文化大革命與西方的新左派」,德國之聲,2016年5月14日。
「黃禍論在歐洲:從清朝到新中國歧視華人從未停止」,環球網,2015年1月23日。
「日媒:中國應停止危險軍事擴張 有損國家形象」,環球網,2014年3月7日。
「章家敦與第N次『中國崩潰論』」,環球網,2013年3月1日。

「中國力量的三面」,新華網,2009年2月11日。

「憧憬與奮鬥:關於新中國的國家形象」,中國政協新聞網,2009年07月16日。
「全國對外工作會議(1999 年2月25~27 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朱鎔基的『入世與變法』:WTO給中國一個全新開始」,東方新聞,2003年3月8日。
「中共中央領導論中國和平崛起」,新華網,2004 年4月7日。

「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週年座談會的講話」,鳳凰網,2013年12月26日。

「胡錦濤在宣傳會議講話:用三個代表統領宣傳工作」,新華網,2003年12月7日。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綱領性文獻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04年10月8日。
「世界經濟論壇開幕,論第四次工業革命」,端傳媒,2016年1月21日。
「特寫:習進平九提『中國夢』」,中新社,2013年3月17日。

「習近平:中國夢與美國夢是相通的」,鳳凰網,2013年6月8號。

「習近平:亞洲有能力主導亞洲事」,中央社,2014年5月21日。

「習近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新華網,2013年12月31日。
「習近平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合書面採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3年6月1日。
「中國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人民日報,2016年12月28日。

「《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9月6日。

「中共中央宣傳部 主要職能」,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檢索時間:2016年12月日。
「劉奇葆:傳播好中國聲音 塑造國家良好形象」,新華網,2014年9月14日。
「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更加有效傳播中國聲音 展現中國形象」,中國駐美大使館,2012年1月5日。embassy.org/chn//zgyw/t893160.htm>
「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1999年2月25-27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檢索時間:2017年12月20日。

「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2005年7月20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檢索時間:2017年12月20日。
「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務外新聞辦公室,2011年1月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介紹」,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檢索日期:2017年4月1 日。
「這個在Twitter和網友吵架的帳戶,真的是中國國新辦嗎?」,端傳媒,2016年6月3日。
「中心簡介」,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檢索日期:2017年3月11日。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4》發佈」,搜狐網,2015年3月19日。
「李長春:努力構建現代傳播體系 提高國內國際傳播能力」,人民網,2008年12月23日。
「借船出海:中國媒體「走出去」戰略背後的公共話語」,公共外交網,2016年12月5日。
「中共近期擴大國際宣傳策略簡析」,陸委會企劃處,2009年3月12日。< 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962315311446.pdf >
「把握國際話語權 有效傳播中國聲音——習近平外宣工作思路理念探析」,新華社,2016年4月6日。
04/06/c_1118542256.htm>
「習近平:共同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發力 群策群力把各項改革工作抓到位」,人民網,2014年8月19日。

「加快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人民網,2016年8月24日。
「打工子弟小學入鏡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新浪網,2010年8月30日。
「中共將派多批海外宣講團 解讀三中全會精神」,搜狐網,2013年12月23日。
「2016年大選將成美國歷史上最燒錢一次」,搜狐網,2016年10月26日。
「從神曲『十三五』看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之變」,新華社,2015年11月5日。
「中國:海牙法庭南海仲裁無效及無約束力」,BBC中文網,2016年7月12日。
「央視記者王冠就南海仲裁激辯美國專家」,騰訊新聞,2016年07月23日。
「宣傳戰 陸南海風光片顯身紐約街頭」,蘋果日報,2016年7月27日。

「習近平談海洋維權:主權屬我 擱置爭議 共同開發」,新浪網,2013年7月31日。
「老外中英文混搭創神曲,歌唱中國十三五」,人民網,2015年10月27日。
「《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摘要)」,新華社,2016年7月13日。
Lee Dong-hun,「習近平領導中國一年 韓教授解析『中國夢』」,朝鮮日報,2013年9月18日。
川江,「G20記者手記:習近平的首場演講」,BBC中文網,2016年9月3日。
王露,「淡色中國是北京共識的延續」,21世紀經濟報導,2007年11月19日。
王霜舟,「卡通版習近平教你怎樣成為國家領導人」,紐約時報中文網,2013年10月18日。
田君美,「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的內涵與可能的影響」,國際經濟情勢雙週報(台北),第1733期(2011年)。專載/1733期專題.doc>
何清漣,「揭開神祕「大外宣」計畫的面紗」,看雜誌,2009年11月19日。
余東海,「儒家對西方的歷史影響」,南華早報,2014年11月8日。 shi-ying-xiang>
吳祚來,「中共的大外宣,意在控制海外話語制空權」,風傳媒,2017年4月7日。
宋寧宇,「誰在裝扮習近平的海外形象? 」,端傳媒,2015年9月25日。
李成,「G20專訪:中國積極倡導國際秩序的集體領導」,布魯金斯學會,2016年9月2日。
李怡清,「英媒:中國國際廣播電檯布局海外,「借船」傳播中國形象」,澎湃新聞,2015年11月6日。
沈平,「觀點:《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視頻背後」,BBC中文網,2013年10月19日。2013/10/131019_view_chinaleader_video>
周寧,「西方的中國形象史研究:問題與領域」,中國儒學網。

林子敬,「中國遭遇史上最低負面評價 BBC如何進行國家形象調查?」,鳳凰周刊(上海),2014年11月11日。
林德昌,「中國大陸『十三五」規劃綱要概述」,陸委會,2016年4月。
胡曉光,「幸虧有「今日俄羅斯」,否則普京被西方唾沫淹沒」,國際先驅導報,2016年4月12日。
馬越,「製作出《十三五之歌》的「復興路上工作室」究竟是一家怎樣的組織?」,界面網,2015年11月1日。
張云江,「法國啟蒙運動中的「儒學」鏡像」,書屋,第9期(2006年)。

張佩芝,「調查顯示 國際形象中國不如美國」,美國之音,2016年7月1日。
compared-to-china-20160701/3400223.html>
曹雅琳,「形象修復理論之內容分析研究-以麥當勞與頂呱呱食用油危機為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頁5。
曹鵬飛,「中國崩潰論必然崩潰」,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6年4月1日。
覓雲,「《十三五之歌》流行 中國外宣新嘗試」,BBC中文網,2015年10月28日。
陳修齊,「萊布尼茲的中國觀」,新浪網,2006年1月6日。
陳國權,「新型主流媒體 考驗仍嚴峻」,兩岸文創誌,2014年9月。

陳國權,「新型主流媒體的內涵及打造路徑」,人民網,2014年12月31日。
陸以正,「從國際宣傳到公眾外交」,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5年7月25日。
傅霾澈,「【南海仲裁】中方租紐約時代廣場巨幕 日播南海宣傳片120次」,香港01,2016年7月26日。
凱露,「分析:孔子學院與『文化入侵』」,BBC中文網,2010年4月 26日。
喬棧,「借雞生蛋」:中國在美建設隱蔽電台網絡,VOA中文網,2015年11月3日。
彭淮棟,「Cebr預測:20年內英躍世界第4經濟體 陸登第1」,聯合新聞網,2015年12月27日。
楊潔勉,「中國夢與中國外交」,文匯報,2013年6月25日。
虞云國,「利瑪竇眼中的中國人陋病:向全世界進貢還自鳴得意」,人民網,2011年2月13 日。
熊建,「黑格爾最看不上《論語》 孔子靠什麽走向世界?」,人民網,2010年1月21日。
趙毅衡,「文化: 社會符號表意活動的集合」,符號學論壇,2016年10月11日。

劉桂山,「『北京共識』: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網,2004年6月10日。

英文部分

一、書籍

Bernstein, Richard and Munro, Ross H.,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New York: Vintage, 1997).
DeFleur, Melvin L. and DeFleur, Margaret H.,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ies: Explaining Origins, Processes, and Effects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Friedman, George, 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Anchor, 2009).
Lenard, Mark, Public Diplomacy (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2002).
Mackerras, Colin, Western Images of China, Revise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Morgenhau, Hans,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Knopf, 1967).

二、期刊

Boulding, K. E,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3, Vol 3, Issue 2 (June 1959), pp. 121~131.
Brady, Anne-Marie, “China’s Foreign Propaganda Machin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26, No. 4, (October 2015), pp. 52~57.
Kleppe, Ingeborg, “Country images in marketing strategies: conceptual issues and empirical Asinan illustrations,”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Vol. 10 (September 2002), pp. 61~74.
Kulma, Michael, “The Evolution of U.S. Images of China,” World Affairs, Vol. 162, No. 2 (Fall 1999), p.76~88.
Shambaugh, David, “China`s Propaganda System: Institutions, Processes and Efficacy,” The China Journal, No. 57 (Jan 2007), pp. 25~28.

三、網路資源

“Xi Jinping and the Chinese dream,” The Ecomomist, May 4th, 2013.
“China`s political propaganda gets a digital makeover,” BBC, March 14, 2017.
“South China Sea video draws huge response in Times Square,” China Daily, July 27, 2016.
Areddy, James T., “Viral Chinese Cartoon Explains How to Become Presiden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Oct 17, 2013.
Bobb, Scott, “Rumsfeld Questions China`s Military Buildup,” VOA, October 30, 2009.

Brown, Kerry, “In many ways, the `China dream` is not different from the American one,” The Guardian, January 31, 2014.
Chang, Gordon G.,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2012 Edition,” Foreign Policy, December 29, 2011.

Ford, Peter, “Decoding Xi Jinping`s `China Dream`,”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July 26, 2013.
Fu, Beimeng, “Times Square Is Now In The Middle Of A Fight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BuzzFeed, July 27, 2016.
Friedberg, Aaron, “Bucking Beijing,”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2012.
Glionna, John M., “China`s man at the anchor desk,” LA Times, Dec 4, 2007.

Gui Qing, Koh and Shiffma, John, “Beijing’s covert radio network airs China-friendly news across Washington, and the world,” Reuters, Nov 2, 2015.

Huang, Zheping, “China’s craziest English-language propaganda videos are made by one mysterious studio,” Quartz, Oct 27, 2015.
Holm, Mette, “The Great Narrative of China,” Huffington Post, August 31, 2016.

Hayward, John, “Pro-Beijing South China Sea Propaganda Video Appears in Times Square,” Breitbart, July 29, 2016.
Kaplan, Robert, “The Geography of Chinese Power,”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2010.
Ramzy, Austin, “Chinese Leader Gets a Cartoon Makeover,” The New York Times, Oct 17,2013.
Shambaugh, David, “China at 60: The Road to Prosperity,” Time, Sept 28,
2009,
Shambaugh, David, “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rch 6, 2015.
Sheehan, Matt, “Groovy Chinese Propaganda Video Promotes Country’s Five-Year Plan,” Huffington Post, Oct 27, 2015.
Wang, Zheng, “The New Nationalism: `Make My Country Great Again`,” The Diplomat, May 10th, 2016.
Worley, Will, “Labour MP says she was misrepresented in China`s Times Square propaganda video,” Independent, July 31, 2016.
Ying, Fu, “Why China Says No to the Arbitration on the South China Sea,” Foreign Policy, July 10, 2016.

Zhen, Zhang, “China Airs Propaganda Video Over New York`s Times Square,” VOA, August 7, 201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32600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260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開煌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鄭旭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g, Shiu Yaoen_US
dc.creator (作者) 鄭旭堯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g, Shiu Yao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4-Jul-2017 12:17:37 (UTC+8)-
dc.date.available 24-Jul-2017 12:17:3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4-Jul-2017 12:17:3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2600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38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26002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文本詮釋的方式,分析《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十三五之歌》與《南海》宣傳片其中之價值輸出與國家形象建構意涵,並以政治傳播的相關理論與外國媒體對宣傳片的報導內容,來檢視三部宣傳片的傳播與勸服效果。透過對文本的分析與詮釋,本研究發現上述國家形象宣傳片,不論在製播者、敘事形式與傳播方式上,都與過去的形象宣傳片有很大的不同。不僅宣傳片開始由非官方性質的製播單位所製作,影片本身的敘事型態也亦趨活潑與開放,擺脫過去刻板式的教條與灌輸式的內容。事實上,上開三部宣傳片使用了大量受眾熟悉,且較能夠接受的符碼,並透過「以敘代論」的方式,讓受眾自行再現片中的爭點與涵義,以期能達成更好的傳播效果,並建構正面的中國國家形象。而本研究在分析外媒對上述國家形象宣傳片的報導後亦發現,外媒對宣傳片的相關報導將對受眾產生議題設定上的效果,進而成為左右宣傳片傳播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research uses textual interpretation way to analyze the exports of valu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mage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national publicity films: “How Leaders Were Tempered”, “The 13 WHAT” and “South China Sea” propaganda videos. By applying the theorie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observing related foreign media reports,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communicating and persuasive effects of the three film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se films are different whether in producer, narrative forms and modes of communication from early period`s production. For examples, the films were produced by unofficial studios, and with more vivacious style to get rid of the dogmatic and homiletic content. Actually, the above films apply many familiar codes to fit the audience. In order to get better effect, the above videos deliver their messages by stating the actual facts to avoid arguing with the audience and make them think deeply by themselves. In addition, the foreign media will bring agenda-setting effect on the audience. Therefore, 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ecting audience’s attitude toward the national publicity films.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2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32
第五節 章節安排 34

第貳章 中國國家形象的發展與傳播 36

第一節 西方對中國形象認知的歷史變遷 36
第二節 當代中國國家形象之建構 53
第三節 中國國家形象的傳播體制與策略 66

第參章 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中的文本分析與形象傳播 87

第一節 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的發展歷程 87
第二節 《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宣傳片研究 92
第三節 《十三五之歌》宣傳片研究 101
第四節 《南海》宣傳片研究 108

第肆章 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的評價與效果 117

第一節 《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宣傳片的評價與效果 117
第二節 《十三五之歌》宣傳片的評價與效果 124
第三節 《南海》宣傳片的評價與效果 132

第伍章 結論 14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42
第二節 研究展望 145

參考文獻 148
zh_TW
dc.format.extent 284882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2600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形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家形象傳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家形象宣傳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本詮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national image of Chin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munication of national imag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ational publicity fil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extual interpret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習近平時期之中國國家形象傳播:以國家形象宣傳片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Communic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in the Xi Jinping Era: take the national publicity films as an exam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書籍

Fairbank, John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 (台北:遠足文化,2003)。
Fortner, Robert S.著,龐文真譯,國際傳播 (台北:五南出版社,1996)。
Isaacs, Harold著,于殿利等譯,美國的中國形象 (台北:花神出版社,2005)。
Jowett, Garth S, O’ Donnel, Victoria著,陳彥希等譯,宣傳與說服 (台北:韋伯文化,2003)。
Jervis, Rober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Mackerras, Colin著,張勇先等譯,1949年以來中國在西方的形象 (香港:中和出版社,2013)。
Ramo, Joshua等著,沈曉雷等譯,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2版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Severin, J. Werner著,羅世宏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3版(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
于運全等,中國共產黨國際形象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方鵬程,戰爭傳播:一個「傳播者」取向的研究 (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
朱浤源,撰寫碩博士論文實戰手冊 (台北:中正書局,2007)。
何輝、劉朋等,新媒體環境中國家形象的構建與傳播,2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吳友富,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李正國,國家形象構建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李明賢,國際傳播與全球媒介Q&A(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13)。
李智,國際政治傳播:控制與效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阮宗澤,中國夢的全球經緯(香港:中華書局,2015年)。
周明偉等,對外傳播中的國家形象設計(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段鵬,對外傳播與國家形象的界定(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范紅,國家形象研究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孫英春,跨文化傳播學導論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第3版(台北:三民書局,2011)。
張亞中等,國際關係總論,第2版(新北:揚智文化,2007)。
許罡、張經濟,匯聚正能量共築中國夢(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
管文虎,國家形象論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裴毅然,紅色史褶裡的真相(一): 初期紅事·延安紅史 (台北:獨立作家,2015)。
趙啟正,公共外交與跨文化交流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劉朋,中國形象傳播歷史與變革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劉琛等,鏡像中的中國國家形象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5)。
翰林,大眾傳播理論Q&A (台北:風雲論壇,1995)。
謝耘耕、陳虹,新媒體與社會:第五輯 (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蒙象飛,中國國家形象與文化符號傳播 (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6)。

二、期刊

「復興路上工作室:刷新外宣模式」,國際人才交流(北京),第12期 (2015年),頁36~38。
王敏,「領導人卡通形象體現的政治傳播變革」,今傳媒(陝西),第5期 (2014年),頁21~27。
王立新,「試論美國人中國人的演變( 18世紀— 1950)」,世界歷史(北京),第1期 (1998年),頁14~16。
王毓莉,「中共境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以中央電視台第一套與第四套新聞為例」,中國廣告學刊,第7期(2002年),頁113~138。
王敏霞,「從《十三五之歌》等新穎動漫看外媒中國政治文化報導策略及對策」,中國記者 (北京),第3期 (2016年),頁122~124。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 (2004年),頁105~124。
余建軍,「美國公眾的中國觀與美國對華政策(1990 -2002)」,美國研究 (北京),第2期 (2004年),頁58~78。
李彥冰,「論國家形象傳播中的國民和國家利益因素」,中國傳媒研究(杭州),第9期(2013年),頁41~46。
周寧,「在西方現代性中發現中國歷史」,廈門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 (2005年),頁1~11。
周慶安,「國家形象宣傳片的歷史規律與現實挑戰」,對外傳播 (北京),第3期(2011年3月),頁18~19。
孟連生「試論引文索引法的性質與功能」,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6卷第11期(1996年9月),頁15~19。
邱子軒,「中共和平發展戰略與和平崛起論之內涵比較」,國防雜誌,第21卷第3期(2006年6月),頁95~105。
邵宗海,「中共中央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定位」,中國大陸研究,第48期 (2005年9月),頁1~23。
侯洪,「國家形象宣傳片的界說、發展策略及國際傳播」,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0期(2014年1月),頁95~100。
姜曉峰,「從南海問題看中國大國公關」,國際關係 (北京),第5期(2016年5月),頁54~55。
唐欣偉,「美國國關學界對中國之評估:以攻勢現實主義與權力轉移論為例」,政治科學論叢,第58期 (2013年12月),頁47~70。
時殷弘,「關於中國的大國地位及其形象的思考」,國際經濟評論(北京),第9/10期(1999年9-10月),頁43~44。
高岩妍,「從『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對外傳播的路徑創新」,西部學刊 (陝西),第1期 (2017年1月),頁59~61。
章旦隆,「中共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探討」,展望與探索,第9卷第5期(2011年5月),頁83~100。
陳郁芬,「中國大陸國家形象之建構與成效」,展望與探索,第13卷2期(2014年),頁71~102。
彭宏深,「霍爾模式視角下的國家對外宣傳片解讀——以《十三五之歌》為例」,視聽 (北京),第10期(2017年1月),頁64。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 (2000年8月),頁5~42。
湯天甜,「國家形象宣傳片的軟實力傳播與文化價值輸出」,現代傳播(北京),第4期(2011年),頁149~150。
程曼麗,「論『議程設置』在國家形象塑造中的輿論導向作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卷第2期(2008年),頁162~168。
黃一哲,「上海合作組織的現況與發展」,國防雜誌,第24卷第3期(2009年7月),頁6~20。
黃清,「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的符號分析–基於DIMT模式」,中國傳媒報告(浙江),第1期(2012年),頁54~60。
葉芳,「我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突破之道」,新聞窗 (貴陽),第5期(2011年),頁 25~26。
翟信,「論國際公關時代下我國對外宣傳新趨勢——以新華社《十三五之歌》為例」,公關世界 (石家莊),第8期(2016年),頁37~45。
劉炎生,「向西方宣傳中國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評林語堂的《吾國與吾民》」,華南師範大學學報(廣州),第6期(1997年),頁6~12。
劉繼南、何輝,「當前中國形象建構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國際觀察(上海),第1期(2008年),頁29~32。
蔣復華,「中共新的戰略著眼點 中共新的戰略著眼點-『軟實力』的發展」,海軍學術雙月刊(台北),第45卷第5期(2011年10月),頁51~57。
鄭建嵐,「略論塑造中國的國家形象」,福建工程學院學報(福州),第3卷第1期(2003年),頁97~100。
鄭偉,「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探析─基於政治傳播的視角」,中國紀錄(北京),第6期(2011年),頁17~19。
顏靜蘭,「以『霍爾模式』解讀跨文化交際中的傳播與接受」,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6期 (2007年11月),頁91~96。
龍金曉,「由《十三五之歌》談跨文化的政治傳播」,新聞世界 (安徽),第12期(2015年),頁168~169。
張麗、王珊,「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的內涵解讀」,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第10期(2015年),頁41。


三、學位論文

林佳蓉,「品牌國家與公眾外交-以芬蘭與 Nokia 為例」,政治大學外交所碩士論文(2010年)。
徐國峰,「龍魂不滅—傳播儀式中的社群記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許嘉惠,「中國軟權力研究-國家形象的建立」,中山大學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
胡庭輝,「中共大國外交之實踐-機會與限制」,政治大學行政管理所碩士論文(2005年)。

四、網路資源

「諾獎經濟學家:中國的五年規劃值得西方學習」,新浪網,2016年3月2日。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4」,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2015年3月18日。
「中國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人民日報,2016年12月28日。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28/c_1120201358.htm >
「專訪:中國的文化大革命與西方的新左派」,德國之聲,2016年5月14日。
「黃禍論在歐洲:從清朝到新中國歧視華人從未停止」,環球網,2015年1月23日。
「日媒:中國應停止危險軍事擴張 有損國家形象」,環球網,2014年3月7日。
「章家敦與第N次『中國崩潰論』」,環球網,2013年3月1日。

「中國力量的三面」,新華網,2009年2月11日。

「憧憬與奮鬥:關於新中國的國家形象」,中國政協新聞網,2009年07月16日。
「全國對外工作會議(1999 年2月25~27 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朱鎔基的『入世與變法』:WTO給中國一個全新開始」,東方新聞,2003年3月8日。
「中共中央領導論中國和平崛起」,新華網,2004 年4月7日。

「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週年座談會的講話」,鳳凰網,2013年12月26日。

「胡錦濤在宣傳會議講話:用三個代表統領宣傳工作」,新華網,2003年12月7日。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綱領性文獻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04年10月8日。
「世界經濟論壇開幕,論第四次工業革命」,端傳媒,2016年1月21日。
「特寫:習進平九提『中國夢』」,中新社,2013年3月17日。

「習近平:中國夢與美國夢是相通的」,鳳凰網,2013年6月8號。

「習近平:亞洲有能力主導亞洲事」,中央社,2014年5月21日。

「習近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新華網,2013年12月31日。
「習近平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合書面採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3年6月1日。
「中國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人民日報,2016年12月28日。

「《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9月6日。

「中共中央宣傳部 主要職能」,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檢索時間:2016年12月日。
「劉奇葆:傳播好中國聲音 塑造國家良好形象」,新華網,2014年9月14日。
「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更加有效傳播中國聲音 展現中國形象」,中國駐美大使館,2012年1月5日。embassy.org/chn//zgyw/t893160.htm>
「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1999年2月25-27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檢索時間:2017年12月20日。

「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2005年7月20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檢索時間:2017年12月20日。
「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務外新聞辦公室,2011年1月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介紹」,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檢索日期:2017年4月1 日。
「這個在Twitter和網友吵架的帳戶,真的是中國國新辦嗎?」,端傳媒,2016年6月3日。
「中心簡介」,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檢索日期:2017年3月11日。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4》發佈」,搜狐網,2015年3月19日。
「李長春:努力構建現代傳播體系 提高國內國際傳播能力」,人民網,2008年12月23日。
「借船出海:中國媒體「走出去」戰略背後的公共話語」,公共外交網,2016年12月5日。
「中共近期擴大國際宣傳策略簡析」,陸委會企劃處,2009年3月12日。< 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962315311446.pdf >
「把握國際話語權 有效傳播中國聲音——習近平外宣工作思路理念探析」,新華社,2016年4月6日。
04/06/c_1118542256.htm>
「習近平:共同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發力 群策群力把各項改革工作抓到位」,人民網,2014年8月19日。

「加快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人民網,2016年8月24日。
「打工子弟小學入鏡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新浪網,2010年8月30日。
「中共將派多批海外宣講團 解讀三中全會精神」,搜狐網,2013年12月23日。
「2016年大選將成美國歷史上最燒錢一次」,搜狐網,2016年10月26日。
「從神曲『十三五』看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之變」,新華社,2015年11月5日。
「中國:海牙法庭南海仲裁無效及無約束力」,BBC中文網,2016年7月12日。
「央視記者王冠就南海仲裁激辯美國專家」,騰訊新聞,2016年07月23日。
「宣傳戰 陸南海風光片顯身紐約街頭」,蘋果日報,2016年7月27日。

「習近平談海洋維權:主權屬我 擱置爭議 共同開發」,新浪網,2013年7月31日。
「老外中英文混搭創神曲,歌唱中國十三五」,人民網,2015年10月27日。
「《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摘要)」,新華社,2016年7月13日。
Lee Dong-hun,「習近平領導中國一年 韓教授解析『中國夢』」,朝鮮日報,2013年9月18日。
川江,「G20記者手記:習近平的首場演講」,BBC中文網,2016年9月3日。
王露,「淡色中國是北京共識的延續」,21世紀經濟報導,2007年11月19日。
王霜舟,「卡通版習近平教你怎樣成為國家領導人」,紐約時報中文網,2013年10月18日。
田君美,「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的內涵與可能的影響」,國際經濟情勢雙週報(台北),第1733期(2011年)。專載/1733期專題.doc>
何清漣,「揭開神祕「大外宣」計畫的面紗」,看雜誌,2009年11月19日。
余東海,「儒家對西方的歷史影響」,南華早報,2014年11月8日。 shi-ying-xiang>
吳祚來,「中共的大外宣,意在控制海外話語制空權」,風傳媒,2017年4月7日。
宋寧宇,「誰在裝扮習近平的海外形象? 」,端傳媒,2015年9月25日。
李成,「G20專訪:中國積極倡導國際秩序的集體領導」,布魯金斯學會,2016年9月2日。
李怡清,「英媒:中國國際廣播電檯布局海外,「借船」傳播中國形象」,澎湃新聞,2015年11月6日。
沈平,「觀點:《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視頻背後」,BBC中文網,2013年10月19日。2013/10/131019_view_chinaleader_video>
周寧,「西方的中國形象史研究:問題與領域」,中國儒學網。

林子敬,「中國遭遇史上最低負面評價 BBC如何進行國家形象調查?」,鳳凰周刊(上海),2014年11月11日。
林德昌,「中國大陸『十三五」規劃綱要概述」,陸委會,2016年4月。
胡曉光,「幸虧有「今日俄羅斯」,否則普京被西方唾沫淹沒」,國際先驅導報,2016年4月12日。
馬越,「製作出《十三五之歌》的「復興路上工作室」究竟是一家怎樣的組織?」,界面網,2015年11月1日。
張云江,「法國啟蒙運動中的「儒學」鏡像」,書屋,第9期(2006年)。

張佩芝,「調查顯示 國際形象中國不如美國」,美國之音,2016年7月1日。
compared-to-china-20160701/3400223.html>
曹雅琳,「形象修復理論之內容分析研究-以麥當勞與頂呱呱食用油危機為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頁5。
曹鵬飛,「中國崩潰論必然崩潰」,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6年4月1日。
覓雲,「《十三五之歌》流行 中國外宣新嘗試」,BBC中文網,2015年10月28日。
陳修齊,「萊布尼茲的中國觀」,新浪網,2006年1月6日。
陳國權,「新型主流媒體 考驗仍嚴峻」,兩岸文創誌,2014年9月。

陳國權,「新型主流媒體的內涵及打造路徑」,人民網,2014年12月31日。
陸以正,「從國際宣傳到公眾外交」,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5年7月25日。
傅霾澈,「【南海仲裁】中方租紐約時代廣場巨幕 日播南海宣傳片120次」,香港01,2016年7月26日。
凱露,「分析:孔子學院與『文化入侵』」,BBC中文網,2010年4月 26日。
喬棧,「借雞生蛋」:中國在美建設隱蔽電台網絡,VOA中文網,2015年11月3日。
彭淮棟,「Cebr預測:20年內英躍世界第4經濟體 陸登第1」,聯合新聞網,2015年12月27日。
楊潔勉,「中國夢與中國外交」,文匯報,2013年6月25日。
虞云國,「利瑪竇眼中的中國人陋病:向全世界進貢還自鳴得意」,人民網,2011年2月13 日。
熊建,「黑格爾最看不上《論語》 孔子靠什麽走向世界?」,人民網,2010年1月21日。
趙毅衡,「文化: 社會符號表意活動的集合」,符號學論壇,2016年10月11日。

劉桂山,「『北京共識』: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網,2004年6月10日。

英文部分

一、書籍

Bernstein, Richard and Munro, Ross H.,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New York: Vintage, 1997).
DeFleur, Melvin L. and DeFleur, Margaret H.,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ies: Explaining Origins, Processes, and Effects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Friedman, George, 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Anchor, 2009).
Lenard, Mark, Public Diplomacy (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2002).
Mackerras, Colin, Western Images of China, Revise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Morgenhau, Hans,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Knopf, 1967).

二、期刊

Boulding, K. E,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3, Vol 3, Issue 2 (June 1959), pp. 121~131.
Brady, Anne-Marie, “China’s Foreign Propaganda Machin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26, No. 4, (October 2015), pp. 52~57.
Kleppe, Ingeborg, “Country images in marketing strategies: conceptual issues and empirical Asinan illustrations,”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Vol. 10 (September 2002), pp. 61~74.
Kulma, Michael, “The Evolution of U.S. Images of China,” World Affairs, Vol. 162, No. 2 (Fall 1999), p.76~88.
Shambaugh, David, “China`s Propaganda System: Institutions, Processes and Efficacy,” The China Journal, No. 57 (Jan 2007), pp. 25~28.

三、網路資源

“Xi Jinping and the Chinese dream,” The Ecomomist, May 4th, 2013.
“China`s political propaganda gets a digital makeover,” BBC, March 14, 2017.
“South China Sea video draws huge response in Times Square,” China Daily, July 27, 2016.
Areddy, James T., “Viral Chinese Cartoon Explains How to Become Presiden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Oct 17, 2013.
Bobb, Scott, “Rumsfeld Questions China`s Military Buildup,” VOA, October 30, 2009.

Brown, Kerry, “In many ways, the `China dream` is not different from the American one,” The Guardian, January 31, 2014.
Chang, Gordon G.,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2012 Edition,” Foreign Policy, December 29, 2011.

Ford, Peter, “Decoding Xi Jinping`s `China Dream`,”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July 26, 2013.
Fu, Beimeng, “Times Square Is Now In The Middle Of A Fight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BuzzFeed, July 27, 2016.
Friedberg, Aaron, “Bucking Beijing,”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2012.
Glionna, John M., “China`s man at the anchor desk,” LA Times, Dec 4, 2007.

Gui Qing, Koh and Shiffma, John, “Beijing’s covert radio network airs China-friendly news across Washington, and the world,” Reuters, Nov 2, 2015.

Huang, Zheping, “China’s craziest English-language propaganda videos are made by one mysterious studio,” Quartz, Oct 27, 2015.
Holm, Mette, “The Great Narrative of China,” Huffington Post, August 31, 2016.

Hayward, John, “Pro-Beijing South China Sea Propaganda Video Appears in Times Square,” Breitbart, July 29, 2016.
Kaplan, Robert, “The Geography of Chinese Power,”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2010.
Ramzy, Austin, “Chinese Leader Gets a Cartoon Makeover,” The New York Times, Oct 17,2013.
Shambaugh, David, “China at 60: The Road to Prosperity,” Time, Sept 28,
2009,
Shambaugh, David, “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rch 6, 2015.
Sheehan, Matt, “Groovy Chinese Propaganda Video Promotes Country’s Five-Year Plan,” Huffington Post, Oct 27, 2015.
Wang, Zheng, “The New Nationalism: `Make My Country Great Again`,” The Diplomat, May 10th, 2016.
Worley, Will, “Labour MP says she was misrepresented in China`s Times Square propaganda video,” Independent, July 31, 2016.
Ying, Fu, “Why China Says No to the Arbitration on the South China Sea,” Foreign Policy, July 10, 2016.

Zhen, Zhang, “China Airs Propaganda Video Over New York`s Times Square,” VOA, August 7, 2016.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