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對教科書編寫與審定運作之影響—以社會領域為中心
How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Influences Editing, Writing and Accrediting of Textbooks: A Case Study on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作者 俞文婕
Yu, WenJie
貢獻者 莊國榮
俞文婕
Yu, WenJie
關鍵詞 教科書審定
十二年國教課綱
社會領域教科書
Textbook accreditation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12:15 (UTC+8)
摘要   自2011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核定之後,課綱的修訂也隨之而來,在這次修訂的十二年國教社會領綱草案中,不但包含總綱所強調的以學習者為主體、素養導向的精神;也有其領域特色,例如將原本的單元式內容編排改為主題式、強調探究與實作的活動設計、以及跨科目的橫向連結等等。對於教科書的編寫與審定而言,教科書的編纂需以課綱之規範為憑依,而課綱亦為教科書實質審查的主要依據,當課綱有所改變時,教科書的編、審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
  本研究旨在了解普通型高中教科書審定制度實務運作的現況、困境,並以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為焦點,分析其對教科書編寫與審定運作的影響,進一步了解既有問題是否因課綱的轉變及相關的配套措施而獲得改善?抑或者是產生新的問題需要處理?而本研究參考Winter, S(1990)政策執行整合模式的變項,轉化為探究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對教科書編寫與審定之影響的基本架構,並透過文獻分析、深度訪談來進行資料蒐集。
  藉由上述方式,本研究發現,過去高中教科書在審查運作上有溝通沒有效率、審查缺乏一致性、以審代編等困境;而新課綱亦對教科書的編審帶來如何正確理解新課綱、如何將課綱精準轉化為教科書、教科書審查的範圍與方式等挑戰。對此,政府在教科書編寫進行前,有舉辦出版社工作坊、發展教材與教學模組等協助措施;在三方座談前,有提高課綱研修委員在審查委員中的比例、建立共同審查基準、舉辦審查委員說明會等規劃;在審定開始前則有三方座談的安排,此外也對高中的教科用書審定辦法進行調整與修訂。而在新課綱的推動下,教科書審定政策中有三項兩難:課綱是教科書編寫的「天花板」還是「門檻」、素養導向在編審中落實的「教育理想」與「現實考量」、教科書審定制度在「鬆綁」與「緊縮」間的拉扯。然而在領綱還沒正式定案、教科書還沒開始進行編、審時,各項配套措施與準備工作都還在研議或進行中,最後會呈現什麼態樣還待後續的觀察。
參考文獻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研修小組(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Michael W. Apple原著)。台北:桂冠。
王麗雲、甄曉蘭(2009)。社會學取向的教科書政策分析。教科書研究,2(1),1-28。
白亦方、劉修豪(2012)。教科書的文化承載:歷史脈絡與借鏡。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31-62頁)。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卯靜儒(2012)。尋找最大公約數?--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與審查互動過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0(1),83-122。
江姮姬(2001)。從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探討我國教科書審查制度。國教學報,(13),135-168。
沈姍姍(2000)。高級中學教科書審定制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編譯館委託之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ICT 01),未出版。
李依茜(2008)。教科書開放政策下的自由與規範-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審查歷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修慧(2017)。除了把中國納入東亞脈絡,3張圖看懂社會「新課綱」改了什麼?2017年07月10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2732(關鍵評論)。
李麗玲、朱美珍(2014)。子計畫四: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運作歷程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4-1-03),未出版。
金仕起(2017)。12年國教社會領綱成員現身說法:歷史新課綱有哪些突破性的嘗試?2017年08月04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5426(關鍵評論)。
林宜臻(2012)。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教科書研究中心。教科書研究,5(1),125-135。
林信志、楊國揚(2014)。子計畫三: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查基準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3-1-03),未出版。
林信志、楊國揚、劉藍芳(2015)。中小學教科書編審人員認知審查基準重要性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257),105-123。
林曉雲(2017)。議程趕趕趕,分組審查快不了,2017年03月12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85090 (自由時報)。
邱錦昌(1997)。高級中學歷史及社會類科教科用書審查標準之研究。國立編譯館委託專案研究成果報告(編號:006294865032),未出版。
吳定(2009)。公共政策(初版九刷)。新北:空大。
吳育臻(2012)。臺灣高中地理科課程綱要的演變趨勢與特色-兼談中國與香港現行的高中地理科課程標準。中等教育,63(2),32-50。
吳俊憲、黃政傑(2003)。健全教科書發展的機制—推動出版業實施教科書發展之自我評鑑。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25-53頁)。高雄:高雄復文。
周珮儀、黃政傑(2012)。從全球化論我國百年來教科書政策的演進。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121-160頁)。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周淑卿(2008)。豈是「一本」能了?—教科書概念的重建。教科書研究,1(1),29-47。
周淑卿(2013)。課程綱要與教科書的差距—成因與問題。課程與教學季刊,16(3),31-58。
周淑卿(2015)。治絲益棼的課程政策:十二年國教課綱修訂的紛擾。教育研究月刊,(250),5-17。
洪詠善、范信賢(編)(2015)。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初版)。台北:華泰。
高鴻怡(2017)。素養導向教科書開發的專業支持。載於蔡清華(主編),課程協作與實踐(42-52頁)。台北: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
教育部(2008)。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
教育部(2008)。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地理」課程綱要。
教育部(2011)。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
教育部(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許育典、凌赫(2007)。教科書審定制的合憲性探討。東吳法律學報,19(1),1-50。
許育典(2015)。課綱微調的教育法爭議。台灣法學雜誌,(277),6-8。
陳恆鈞(2012)。治理互賴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五南。
國立編譯館(2009)。日本教科書制度及其發展(出國考察報告)。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相關附錄及Q&A。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韓國國家編譯暨教科書發展考察報告(出國考察報告)。
曾大千(2011a)。我國教科書審定制度重編決議之法理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2(1),53-83。
曾大千(2011b)。我國課程規範與教科書制度之法令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4(1),119-142。
曾大千(2014)。子計畫二: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法制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2-1-03),未出版。
曾大千、陳玲璋、劉淑津(2012)。中小學教科書審查委員會組織及職權定位之研究。教科書研究,5(1),1-26。
張芬芬(2012)。半世紀台灣教科書研究之概況與趨勢(1956-2010)。教育研究月刊,(217),5-24。
張茂桂(2009)。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第二十輯,1-31。
張茂桂(2015)。課綱微調爭議:審查不透明,會議記錄不公開...我們怎麼教孩子「民主素養」,2015年06月05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2474&type=Blog。
張益勤(2017)。專訪社會科課綱召集人張茂桂,7個關於社會科新課綱你該知道的事,2017年07月18日,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674(親子天下)。
張嘉育、文貞喜(2014)。韓國中小學教科書制度探析。教科書研究,7(3),33-65。
黃政傑(1998)。建立優良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課程與教學,1(1),1-15。
黃帝穎(2015)。論課綱微調之違法性及爭議解決機制。台灣法學雜誌,(277),13-17。
彭杏珠(2017a)。一次看懂大學考招、108課綱。遠見雜誌,12-18。
彭杏珠(2017b)。18學分轉為自主學習 時間充裕更彈性。遠見雜誌,50-53。
彭杏珠(2017c)。全國最大跨校選修課 自創「優遊台中學」。遠見雜誌,54-55。
彭致翎、詹美華(2011)。部編和民編教科書併行審定制政策之爭議分析。教科書研究,4(1),1-30。
葉盈君(2014)。子計畫一: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政策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1-1-03),未出版。
楊秀菁(2016年12月)。素養導向之社會領域教材及教學模組初探。2016「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學生學習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
楊思偉(1990)。日本教科書檢定與選用制度分析。高中教育雙月刊,(5),29-35。
楊國揚、何思瞇(2014)。總計畫: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機制整合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0-1-03),未出版。
楊智穎(2012)。臺灣百年教科書演進歷程與脈絡:政策與制度。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63-94頁)。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智穎、歐用生(2012)。教科書百年演進歷程與脈絡:教育思潮。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1-30頁)。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歐用生、洪孟珠(2004)。社會領域教科書審查歷程之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9),225-246。
劉宜君(2007)。政策參與與政府再造—談政策網絡的概念與類型,2007年2月8日,取自:http://www.npf.org.tw/2/925。
蔡清田(2012)。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DNA 核心素養(初版一刷)。台北:五南。
蔡德旺(2006)。從政策過程理論探析國小教科書開放政策。學校行政雙月刊,(44),174-186。
潘慧玲(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普通型高中課程規劃及行政準備手冊。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霍秉坤、葉慧虹、黃顯華(2010)。香港課本編選機制:教育局的角色。教科書研究,3(2),27-62。
謝文斌(2002)。中小學教科書開放審定制後的問題與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22),68-79。
藍順德(2002)。教科書審定制度運作之問題檢討與改進建議。課程與教學,6(1),13-26、164。
藍順德(2005)。教科書政策與制度(初版)。台北:五南。
Apple, M. W. (2004).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3rd Ed.).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Winter, S. (1990). Integrating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In D. J. Palumbo & D. J. Calista (Ed.),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olicy Process: Opening Up the Black Box (pp. 19-3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김만곤(2013.05). 인정도서심의회의 구성과 역할. 2013년도 인정도서 심의위원 연수. 서울.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10225601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6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莊國榮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俞文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u, WenJieen_US
dc.creator (作者) 俞文婕zh_TW
dc.creator (作者) Yu, WenJie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3-Sep-2017 15:12:15 (UTC+8)-
dc.date.available 13-Sep-2017 15:12:1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5:12:1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256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73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25601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2011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核定之後,課綱的修訂也隨之而來,在這次修訂的十二年國教社會領綱草案中,不但包含總綱所強調的以學習者為主體、素養導向的精神;也有其領域特色,例如將原本的單元式內容編排改為主題式、強調探究與實作的活動設計、以及跨科目的橫向連結等等。對於教科書的編寫與審定而言,教科書的編纂需以課綱之規範為憑依,而課綱亦為教科書實質審查的主要依據,當課綱有所改變時,教科書的編、審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
  本研究旨在了解普通型高中教科書審定制度實務運作的現況、困境,並以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為焦點,分析其對教科書編寫與審定運作的影響,進一步了解既有問題是否因課綱的轉變及相關的配套措施而獲得改善?抑或者是產生新的問題需要處理?而本研究參考Winter, S(1990)政策執行整合模式的變項,轉化為探究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對教科書編寫與審定之影響的基本架構,並透過文獻分析、深度訪談來進行資料蒐集。
  藉由上述方式,本研究發現,過去高中教科書在審查運作上有溝通沒有效率、審查缺乏一致性、以審代編等困境;而新課綱亦對教科書的編審帶來如何正確理解新課綱、如何將課綱精準轉化為教科書、教科書審查的範圍與方式等挑戰。對此,政府在教科書編寫進行前,有舉辦出版社工作坊、發展教材與教學模組等協助措施;在三方座談前,有提高課綱研修委員在審查委員中的比例、建立共同審查基準、舉辦審查委員說明會等規劃;在審定開始前則有三方座談的安排,此外也對高中的教科用書審定辦法進行調整與修訂。而在新課綱的推動下,教科書審定政策中有三項兩難:課綱是教科書編寫的「天花板」還是「門檻」、素養導向在編審中落實的「教育理想」與「現實考量」、教科書審定制度在「鬆綁」與「緊縮」間的拉扯。然而在領綱還沒正式定案、教科書還沒開始進行編、審時,各項配套措施與準備工作都還在研議或進行中,最後會呈現什麼態樣還待後續的觀察。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界定 17
第五節 個案簡介 2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9
第一節 政策執行理論 29
第二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33
第三節 現行教科書審定制度 48
第四節 日本、韓國的教科書審定制度 56
第五節 教科書審定制度相關研究 6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2

第四章 過往教科書編寫與審定之困境 73
第一節 教科書編寫的過程與新課綱的影響 73
第二節 教科書審定的運作與新課綱的影響 85
第三節 教科書審定的困境 99
第四節 小結 105

第五章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對教科書編審的挑戰與配套 107
第一節 新課綱對教科書編、審的挑戰 107
第二節 教育部、國教院採取的配套措施 113
第三節 審定制度與規範的改變 119
第四節 現場教師對教科書的依賴 124
第五節 小結 126

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9
第二節 政策建議 13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37

參考文獻 139

附錄一 1956-2015年以教科書審查為主題的博碩士論文一覽 147
附錄二 國民小學/國民中學/普通型高中教科書政策開放歷程年表 149
附錄三 訪談提綱 153
壹、教育部協作中心人員(PF1) 153
貳、教育部協作中心人員(PF2) 153
叁、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發展中心人員(PF3) 154
肆、課綱研修委員(CG1) 154
伍、教科書撰寫者(WR1) 155
陸、教科書編輯(ED1、ED2、ED3) 155
zh_TW
dc.format.extent 209965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60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教科書審定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十二年國教課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領域教科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extbook accredit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en_US
dc.title (題名)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對教科書編寫與審定運作之影響—以社會領域為中心zh_TW
dc.title (題名) How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Influences Editing, Writing and Accrediting of Textbooks: A Case Study on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研修小組(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Michael W. Apple原著)。台北:桂冠。
王麗雲、甄曉蘭(2009)。社會學取向的教科書政策分析。教科書研究,2(1),1-28。
白亦方、劉修豪(2012)。教科書的文化承載:歷史脈絡與借鏡。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31-62頁)。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卯靜儒(2012)。尋找最大公約數?--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與審查互動過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0(1),83-122。
江姮姬(2001)。從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探討我國教科書審查制度。國教學報,(13),135-168。
沈姍姍(2000)。高級中學教科書審定制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編譯館委託之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ICT 01),未出版。
李依茜(2008)。教科書開放政策下的自由與規範-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審查歷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修慧(2017)。除了把中國納入東亞脈絡,3張圖看懂社會「新課綱」改了什麼?2017年07月10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2732(關鍵評論)。
李麗玲、朱美珍(2014)。子計畫四: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運作歷程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4-1-03),未出版。
金仕起(2017)。12年國教社會領綱成員現身說法:歷史新課綱有哪些突破性的嘗試?2017年08月04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5426(關鍵評論)。
林宜臻(2012)。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教科書研究中心。教科書研究,5(1),125-135。
林信志、楊國揚(2014)。子計畫三: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查基準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3-1-03),未出版。
林信志、楊國揚、劉藍芳(2015)。中小學教科書編審人員認知審查基準重要性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257),105-123。
林曉雲(2017)。議程趕趕趕,分組審查快不了,2017年03月12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85090 (自由時報)。
邱錦昌(1997)。高級中學歷史及社會類科教科用書審查標準之研究。國立編譯館委託專案研究成果報告(編號:006294865032),未出版。
吳定(2009)。公共政策(初版九刷)。新北:空大。
吳育臻(2012)。臺灣高中地理科課程綱要的演變趨勢與特色-兼談中國與香港現行的高中地理科課程標準。中等教育,63(2),32-50。
吳俊憲、黃政傑(2003)。健全教科書發展的機制—推動出版業實施教科書發展之自我評鑑。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25-53頁)。高雄:高雄復文。
周珮儀、黃政傑(2012)。從全球化論我國百年來教科書政策的演進。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121-160頁)。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周淑卿(2008)。豈是「一本」能了?—教科書概念的重建。教科書研究,1(1),29-47。
周淑卿(2013)。課程綱要與教科書的差距—成因與問題。課程與教學季刊,16(3),31-58。
周淑卿(2015)。治絲益棼的課程政策:十二年國教課綱修訂的紛擾。教育研究月刊,(250),5-17。
洪詠善、范信賢(編)(2015)。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初版)。台北:華泰。
高鴻怡(2017)。素養導向教科書開發的專業支持。載於蔡清華(主編),課程協作與實踐(42-52頁)。台北: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
教育部(2008)。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
教育部(2008)。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地理」課程綱要。
教育部(2011)。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
教育部(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許育典、凌赫(2007)。教科書審定制的合憲性探討。東吳法律學報,19(1),1-50。
許育典(2015)。課綱微調的教育法爭議。台灣法學雜誌,(277),6-8。
陳恆鈞(2012)。治理互賴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五南。
國立編譯館(2009)。日本教科書制度及其發展(出國考察報告)。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相關附錄及Q&A。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韓國國家編譯暨教科書發展考察報告(出國考察報告)。
曾大千(2011a)。我國教科書審定制度重編決議之法理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2(1),53-83。
曾大千(2011b)。我國課程規範與教科書制度之法令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4(1),119-142。
曾大千(2014)。子計畫二: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法制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2-1-03),未出版。
曾大千、陳玲璋、劉淑津(2012)。中小學教科書審查委員會組織及職權定位之研究。教科書研究,5(1),1-26。
張芬芬(2012)。半世紀台灣教科書研究之概況與趨勢(1956-2010)。教育研究月刊,(217),5-24。
張茂桂(2009)。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第二十輯,1-31。
張茂桂(2015)。課綱微調爭議:審查不透明,會議記錄不公開...我們怎麼教孩子「民主素養」,2015年06月05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2474&type=Blog。
張益勤(2017)。專訪社會科課綱召集人張茂桂,7個關於社會科新課綱你該知道的事,2017年07月18日,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674(親子天下)。
張嘉育、文貞喜(2014)。韓國中小學教科書制度探析。教科書研究,7(3),33-65。
黃政傑(1998)。建立優良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課程與教學,1(1),1-15。
黃帝穎(2015)。論課綱微調之違法性及爭議解決機制。台灣法學雜誌,(277),13-17。
彭杏珠(2017a)。一次看懂大學考招、108課綱。遠見雜誌,12-18。
彭杏珠(2017b)。18學分轉為自主學習 時間充裕更彈性。遠見雜誌,50-53。
彭杏珠(2017c)。全國最大跨校選修課 自創「優遊台中學」。遠見雜誌,54-55。
彭致翎、詹美華(2011)。部編和民編教科書併行審定制政策之爭議分析。教科書研究,4(1),1-30。
葉盈君(2014)。子計畫一: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政策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1-1-03),未出版。
楊秀菁(2016年12月)。素養導向之社會領域教材及教學模組初探。2016「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學生學習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
楊思偉(1990)。日本教科書檢定與選用制度分析。高中教育雙月刊,(5),29-35。
楊國揚、何思瞇(2014)。總計畫: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機制整合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0-1-03),未出版。
楊智穎(2012)。臺灣百年教科書演進歷程與脈絡:政策與制度。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63-94頁)。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智穎、歐用生(2012)。教科書百年演進歷程與脈絡:教育思潮。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1-30頁)。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歐用生、洪孟珠(2004)。社會領域教科書審查歷程之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9),225-246。
劉宜君(2007)。政策參與與政府再造—談政策網絡的概念與類型,2007年2月8日,取自:http://www.npf.org.tw/2/925。
蔡清田(2012)。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DNA 核心素養(初版一刷)。台北:五南。
蔡德旺(2006)。從政策過程理論探析國小教科書開放政策。學校行政雙月刊,(44),174-186。
潘慧玲(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普通型高中課程規劃及行政準備手冊。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霍秉坤、葉慧虹、黃顯華(2010)。香港課本編選機制:教育局的角色。教科書研究,3(2),27-62。
謝文斌(2002)。中小學教科書開放審定制後的問題與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22),68-79。
藍順德(2002)。教科書審定制度運作之問題檢討與改進建議。課程與教學,6(1),13-26、164。
藍順德(2005)。教科書政策與制度(初版)。台北:五南。
Apple, M. W. (2004).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3rd Ed.).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Winter, S. (1990). Integrating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In D. J. Palumbo & D. J. Calista (Ed.),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olicy Process: Opening Up the Black Box (pp. 19-3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김만곤(2013.05). 인정도서심의회의 구성과 역할. 2013년도 인정도서 심의위원 연수. 서울.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