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社群媒體之使用與品牌形象、 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 以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臉書粉絲專頁為例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Media Usage, Brand Image and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 Case of Nonprofit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s’ Facebook Fan Page
作者 高婉毓
貢獻者 黃葳威
高婉毓
關鍵詞 社群媒體使用
品牌形象
活動參與
臉書
粉絲專頁
非營利組織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3-Jan-2018 16:24:47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群媒體之使用與品牌形象、活動參與之間的關係,並以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臉書粉絲專頁為研究主題。以曾經使用過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臉書粉絲專頁之使用者為研究對象,利用網路問卷調查,回收150份有效問卷,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及迴歸分析統計分析所得資料。研究發現如下:
一、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形象描繪:
以41歲以上女性占多數,學歷多為大專院校以上,並且職業多元,以服務業為多。使用者使用之社福型非營利組織類型部分,以綜合型服務最多,主要使用目的為支持此社福型非營利組織之宗旨。為使用頻率並不頻繁、平均一周或更久使用一次,使用時間約20分鐘以下之低度使用者。
二、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之使用評價:
使用意圖平均評價介於「普通」與「同意」之間,屬中等以上程度;品牌形象平均評價介於「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達中上偏高之水準;活動參與意願平均評價則介於「普通」與「同意」之間,也屬中等以上程度。
三、不同背景變項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行為意圖、品牌形象與活動參與意願之差異情形:
加入不同類型非營利組織粉絲專頁、不同使用目的及不同使用時間之使用者在使用意圖、品牌形象及活動參與意願上,統計意義上未達顯著差異。不同使用頻率之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在使用意圖、品牌形象及活動參與意願皆具有顯著差異。
四、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使用意圖」對「品牌形象、「使用意圖」對「活動參與意願」及「品牌形象」對「活動參與意願」之相關性:
「使用意圖」對「品牌形象」、「使用意圖」對「活動參與意願」及「品牌形象」對「活動參與意願」,彼此間具顯著關聯性,且為正相關。迴歸分析結果:使用意圖對品牌形象中,態度對品牌形象的影響力最大;使用意圖對活動參與意願,行為意圖的影響力最大;品牌形象對活動參與意願,則是非功能性品牌形象的影響力最大。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公益組織捐款人 35歲至50歲居多》(2017年5月29日)。《聯合晚報》。
丁烜鳴(2005)。《運動品牌形象與廣告效果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內政部(2016)。統計資料。
毛凱毅(2013)。《Facebook 粉絲專頁社群網路行銷運用於民宿之研究》。東海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盈智譯(2005)。〈詮釋性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 新北市 :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王聖惶(2014)。《社群媒體整合行銷溝通策略-以汽車產業銷售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行銷與運籌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史智文(2009)。《轉變,從公益行銷1.0 進入公益行銷2.0-以羅慧夫基金會兩個行銷個案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文禎、陳哲賢 (2007)。〈探討虛擬社群之知識分享行為:以線上遊戲社群為例〉。《電子商務研究》,5(1),55-79。
朱道凱(譯)(1998)。《網路商機:如何經營虛擬社群?》(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台北市:臉譜。(Hagel, J. III, & Armstrong, A. G.,1997)
池綠涔(2012)。《探討虛擬社群網站對於品牌形象之影響—以Facebook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世玉(2015)。《社群媒體之行銷功能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以壽險公司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余峰瑋(2017)。《臺灣數位音樂串流服務Facebook粉絲專頁溝通策略分析:鉅量資料分析取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泰魁、楊淑斐(2005)。〈線上學習系統使用意向之模式建構與比較分析研究〉。《台灣管理學刊》,5,311-338。
吳文經(2008)。《品牌社群參與行為之研究-以臺灣自發性攝影品牌虛擬社群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岱諭(2014)。《探討社群媒體行銷在旅遊業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紀勳(2003)。〈以ICDT模式分析網路行銷在非營利組織之應用〉。《非營利組織管理期刊》,1,73-102。
吳家豪(2016年7月16日)。〈Facebook台灣活躍用戶數達1800萬〉,《中央社》。取自http://cnabcbeta.cna.com.tw/news/z-08/201607190483.aspx
吳培儷、陸宛蘋(2002)。〈台灣非營利部門之現況與組織運作分析〉。《康寧學報》,4,159-211。
吳富傑(2010)。《企業利用FACEBOOK平台經營粉絲專頁社群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肇展(2010)。〈基金會品牌知名度與捐贈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品牌形象為中介變項〉。《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9,86-101。
呂宛蓁 (2006)。《職棒現場觀眾參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翊嘉(2016)。《女性消費者對保養品後發品牌之網路購買行為研究-以(菈柯)Facebook粉絲團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有仁、張書勳、林俊成(2011)。〈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意圖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8 (1),53-75。
卓良賢、權自強、蔡明哲(2011)。《Facebook社群行銷術》。台北:城邦文化。
周立軒(2004)。《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昭臣(2005)。《探討網路知識分享的促成因素-以「Yahoo!奇摩知識+」為例》。東吳大學資訊科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慈寧(2014)。探討體驗行銷對線上品牌關係維繫之效果: Facebook 之品牌社群為例。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所) 碩士論文。
林怡君(2013)。《以 Twitter 來當作銷售平台:情緒週期與購買意願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碩(2005)。《線上購物者有意識之溢價消費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馨(2011)。《非營利組織概論》,台北市:巨流。
林隆儀(2011)。〈服務品質、品牌形象、顧客忠誠與顧客再購買意願的關係〉。《中小企業發展季刊》,19,31-59。
邱子瑜(2016)。《分享型社群平台行銷之消費者接受行為探討—Instagram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家瑞(2007)。《品牌社群對品牌忠誠之探討-以Apple品牌社群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伯燁(2014)。〈社群媒體—使用者研究之概念、方法與方法論初探〉。《傳播研究與實踐》,4(2),207-227。
夏榕文(2010)。〈大學生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認知有趣性對數位學習意願之影響—以中華大學為研究對象〉。《績效與策略研究》,7(2),35-47。
徐盈佳、賴筱茜(2011),〈新型態病毒行銷-以理性行為理論探討 Facebook 使用者分享意圖〉。《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取自http://ccs.nccu.edu.tw/word/HISTORY_PAPER_FILES/1363_1.pdf
徐學明(2017)。《企業微博形象修護策略研究:以餓了麼網上訂餐平臺「315晚會曝光」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郁(2010)。《非營利社會福利組織品牌建立之研究─以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吟津(2016)。《非營利組織的品牌溝通與志工持續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台灣癌症基金會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張予睿(2015)。《網路社群行銷內容分析─以服飾業粉絲專頁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芳全(2013)。《統計就要這樣跑》。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俊明(2011)。〈非營利組織募款─事件與公關募款〉。2013年10月12日取自http://caf.moc.gov.tw/userfiles/public/public_201104281402037919.pdf
張惠蓮(2007)。〈非營利組織整合行銷傳播績效評估之研究-以「社團法人青年創業協會」為例〉。《非政府組織學刊》,3,69-102。
莊煥銘、王淑娟(2003)。〈資訊系統採用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某大學為例〉。《商管科技季刊》,4(3),239-259。
陳又瑈(2016)。《Facebook 與 Instagram 之跨訊息綜效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宇宬(2011)。《非營利組織資訊公開理論初探與現況之分析:以社福類非營利組織為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李函(2015)。《運用 Facebook 粉絲專頁之社群行銷研究—以微型創業個案Amez 為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如(2010)。〈粉絲團經濟,全台發威〉。《數位時代》,194,146-156。
陳芷嫻(2016)。《Facebook粉絲專頁訊息內容對網路口碑傳播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公司。
陳政智、林于雯、黃千育(2006)。〈非營利組織行銷與募款的新通路:網際網路〉。《社區發展季刊》,115,101-111。
陳家倫(2012)。《Nike Facebook 粉絲專頁使用意圖對其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振遠、湯惠雯(2000)。〈台灣地區公益慈善機構募款策略之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6,61-82。
陳尊鈺(2011)。《非營利組織社群媒體行銷運用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皓文(2015)。《線上影音平台之廣告效果研究-以 YouTube 為例》。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創市際(2015)。創市際雙週刊第44期「社群服務調查與台灣社群服務類型網站使用概況」。2016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reports/%E5%89%B5%E5%B8%82%E9%9A%9B%E9%9B%99%E9%80%B1%E5%88%8A%E7%AC%AC%E5%9B%9B%E5%8D%81%E5%9B%9B%E6%9C%9F-20150715/
創市際(2016))。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雙週刊第67期「社群網站的使用行為」。2017年9月30日取自https://rocket.cafe/talks/78006
彭家欣(2017)。《探討圖片呈現方式、資訊豐富環境與認知需求對廣告溝通效果影響—以Instagram圖文並茂貼文為例》。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曾莉娟(2015)。《虛擬代言人社群行銷的廣告效果之研究─以日本熊本縣吉祥物 Kumamon 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馮燕(2000)。〈導論: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蕭新煌(編)。台北:巨流。
黃少章(2010)。〈品牌形象、品牌個性、品牌態度、品牌偏好與運動商品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運動傳播學刊》,3,130-148。
黃世偉(2006)。《非營利組織捐款者忠誠度之分析研究─以某社會福利基金會兒童服務方案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兆璽(2005)。《媒體行銷於非營利組織之應用研究─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許願淚活動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威智(2007)。《影響個人在虛擬社群環境中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彥超(2013)。《社群媒體行銷與消費者信任關係之研究-以FACEBOOK 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娟娟(2005)。《運動用品業行銷策略與顧客滿意度、忠誠度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大專學生為例》。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運圭、楊文繹、陳重鑠(2014)。〈圖書館Facebook 粉絲專頁持續使用意願之 研究〉。《德明學報》,38(2),63-72。
黃慶榮(2013年7月)。〈公益勸募織責信與創新分享─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為例〉,「創新勸募方案分享,公益勸募織責信與創新對話研討會」,台北市。
黃齡逸(2005)。《探討影響使用者採納中華電信MOD的關鍵因素》。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叔夏(2008)。《計畫行為理論運用於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以台中縣某校高職生為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政樺、郭哲君(2009)。〈NBA共同品牌之品牌形象、品牌態度與購買意願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4,125-134。
楊敏杰(2006)。《線上遊戲之消費者行為研究—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與沉迷行為之應用》。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君(2007)。《維基百科下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意願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惠(2011)。《使用媒體豐富理論與網路互動理論解釋企業使用社群媒體行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靜(2014)。《非營利組織於社群媒體Facebook 粉絲專頁的關係經營策略》。「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彥欣(2010)。《探討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意圖及其對品牌形象、購買意願之影響-以KKBOX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怡柔(2015)。《社群媒體行銷與公司經營績效之探討─以 S 百貨公司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經營與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熊鴻鈞(2009)。《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消費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鄢代聞(2013)。《零售通路業社群行銷策略之探討-以7-ELEVEN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子豪(2014)。《YouTube 上運動行銷之社群網路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姿廷(2015)。《航空公司社群媒體行銷對消費者行為意圖之研究─以涉入程度為干擾因素》。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運輸與休閒服務規劃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蔡宛倫(2014)。《YouTube 頻道上的企業行銷影片策略分析》。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真(2014)。《社群媒體行銷模式之研究-以 2013 來嘉做總統之 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吳鳳科技大學應用數位媒體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漢賢。(2000)。《社會立法析評》。台北:中國社會行政學會。
鄭心怡(2015)。《探討 Instagram 對品牌體驗及廣告效果之影響:以高中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ICS) 碩士論文。
鄭雅蓮(2015)。《非營利組織如何打造品牌形象:以臺灣世界展望會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仁志(譯)(2011)。《讚的力量-Facebook這樣玩就對了》。新北市:大牌 。(熊坂仁美,2010﹞
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2011)。《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市:巨流。
賴隆興(2006)。《品牌社群三元架構關係品質初探-以Impreza品牌社群為例》。 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駱碧蓮(2010)。《中華職棒虛擬社群參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宗翰(2017)。《在社群網路中評論影響力分析之研究-以星巴克粉絲專頁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育明、吳百盛(2010)。〈從行為理論探討網路使用者對社群網站之認知行為模式〉。《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暨實務研討會,第11屆(2010 / 05 / 29)》, P111 -122。
蘇連瓔(2015)。《非營利組織品牌形象與捐款之研究-以癌症希望基金會為例》。輔仁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韓志翔、蔡瑞煌、林國平、石淑慧、張雯然(2012)。〈博物館 Facebook 粉絲專 頁行銷成效探究〉。《博物館與文化》,4,139~168。
顧忠華(2003)。〈非營利組織與社區和社會改革〉,《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蕭新煌(編)。台北:巨流。
顧忠華(2012)。《顧老師的筆記書Ⅱ:公民社會.茁壯》,台北市:開學文化。

二、英文部分
Aaker, 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NY: The free press.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60). Marketing definitions: A glossary of marketing terms.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jzen, I., &; Czasch, C., &; Flood, M. G. (2009). From intentions to behavior: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 commitment, and conscientiousnes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9, 1356–1372.
Bhattancherjee, A. (2000). Acceptance of E-commerce services: The case of electronic brokerag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A: Systems and Humans, 30, 411-420.
Benbasat. 1. and Dexter, AS (1986).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graphical and color enhanced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under varying time constraints. MIS Q. 10(1), 59-83.
Bennett, R., & Gabriel, H. (2003). Image and reput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K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6(3), 276-289.
Barnett, L. A., (1990). Playfulness: Definition, Design, and Measurement. Play & Culture, 3(4), 319-336.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Chen, Y. L., Chen, N. S., &; Kinshuk. (2009). Examin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articipant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Education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12(1), 134-148.
Chen, C. D., Fan, Y. W., &; Farn, C. K. (2007). Predicting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ervice adoption: An integr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15 (5), 300-311.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39.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 982-1003.
Davis & Venkatesh (1996). 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Development and Test. Decision Sciences, 27(3), 451–481
Dodds, W. B. & Monroe, K. B. (1985). The effect of brand and price information on subjective product evaluation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2(1), 85-90.
Elliott, B., Katsioloudes, M., & Weldon, R. (1998).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 internet.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8(3), 297-303.
Fishbie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Fishbein, M., &; Ajzen, I.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ankinson, P. (2001).Brand orientation in the charity sector: a framework for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6(3),231–242
Johnston, A. (2015). A Strategic Guide to Social Media for Nonprofits. Retrieved from
http://sproutsocial.com/insights/nonprofit-social-media-guide/
Karahanna, E., Straub, D. W., & Chervany, N. L. (199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across time: 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of pre-adoption and post-adoption beliefs. MIS Quart, 23(2), 183-213.
Kamins, M. A., & Marks, L. J. (1991). The perception of kosher as a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claim in advertising for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brand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3), 177-185.
Kamins, M. A., Marks, L. J., & Skinner, D. (1991). Television commercial evalu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rogram induced mood: Congruency versus consistency effect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0(2), 1-14.
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 1-22.
Kent, Taylor & White.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b site design and organizational responsiveness to stakeholder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9(1), 63–77.
Kotler, P. (1997). Market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9th ed.). New Jersey, NJ: Prentice-Hall.
Lin, H. F. (2006). Understand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virtual communitie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9(5), 540-547.
Lu, H., & Hsiao, K. (2007). Understanding intention to continuously share information on weblogs. Internet Research, 17(4), 345-361.
Mansfield, H. (2012). Social Media for Social Good. US: McGraw Hill.
Mayfield (2005).Socail networks dynamics and participatory politics. In J. Lebkowsky & M. Ratcliffe (Eds.), Extreme democracy. Tennessee: Lightning Source Inc.
Michel and Rieunier (2012). Nonprofit brand image and typicality influences on charitable giving.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5, 701-707.
Muñiz Jr., A. M., O’Guinn, T. C. (2001). Brand commun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7(4), 412-432.
Park, C. W., Jaworski, B. J., &; Maclnnis, D. J.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50, 135-145.
Ritchie, Swami and Weinberg(1999). A brand new world for nonprofi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4(1), 26–42
Robinson, J. E. (2007). A study of social media marketing in north carolina special librari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S.A.
Safko, L., & Brake, D. (2009). The social media bible: Tactics, tools, and strategies for business success. Hoboken, NJ: John Wiley.
Shimp, T., & Kavas, A. (1984).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pplied to coupon usag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1, 795-800.
Taylor, S., & Todd, P. A. (1995). Decomposition and crossover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Study of consumer adoption inten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2, 137-155.
Taylor, S., & Todd, P. A.(1995).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 144-176.
Taylor, M., Kent, M. L., & White, W. J. (2001). How activist organizations are using the internet to build relationship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7, 263-284.
Waters, R.D. (2007).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use of the internet: A content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trends on the internet sites of the philanthropy 400.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18(1), 59–76.
Weber, L.(2009).Marketing to the Social Web: How Digital Customer Communities Build Your Business. Hoboken(NJ): John Wiley and Son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346405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46405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葳威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高婉毓zh_TW
dc.creator (作者) 高婉毓zh_TW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Jan-2018 16:24:47 (UTC+8)-
dc.date.available 3-Jan-2018 16:24: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Jan-2018 16:24:4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46405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48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46405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群媒體之使用與品牌形象、活動參與之間的關係,並以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臉書粉絲專頁為研究主題。以曾經使用過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臉書粉絲專頁之使用者為研究對象,利用網路問卷調查,回收150份有效問卷,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及迴歸分析統計分析所得資料。研究發現如下:
一、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形象描繪:
以41歲以上女性占多數,學歷多為大專院校以上,並且職業多元,以服務業為多。使用者使用之社福型非營利組織類型部分,以綜合型服務最多,主要使用目的為支持此社福型非營利組織之宗旨。為使用頻率並不頻繁、平均一周或更久使用一次,使用時間約20分鐘以下之低度使用者。
二、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之使用評價:
使用意圖平均評價介於「普通」與「同意」之間,屬中等以上程度;品牌形象平均評價介於「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達中上偏高之水準;活動參與意願平均評價則介於「普通」與「同意」之間,也屬中等以上程度。
三、不同背景變項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行為意圖、品牌形象與活動參與意願之差異情形:
加入不同類型非營利組織粉絲專頁、不同使用目的及不同使用時間之使用者在使用意圖、品牌形象及活動參與意願上,統計意義上未達顯著差異。不同使用頻率之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在使用意圖、品牌形象及活動參與意願皆具有顯著差異。
四、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使用意圖」對「品牌形象、「使用意圖」對「活動參與意願」及「品牌形象」對「活動參與意願」之相關性:
「使用意圖」對「品牌形象」、「使用意圖」對「活動參與意願」及「品牌形象」對「活動參與意願」,彼此間具顯著關聯性,且為正相關。迴歸分析結果:使用意圖對品牌形象中,態度對品牌形象的影響力最大;使用意圖對活動參與意願,行為意圖的影響力最大;品牌形象對活動參與意願,則是非功能性品牌形象的影響力最大。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 10
第二節 社群媒體 12
第三節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19
第四節 品牌形象與活動參與 25
第五節 本章總結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之編制 33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0
第五節 研究實施調查 41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43
第一節 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樣本結構分析
43
第二節 社福型非營利組織使用者使用意圖、品牌形象與活動參與意願現況分析 46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 行為意圖、品牌形象與活動參與意願之差異情形分析 48
第四節 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行為意圖、品 牌形象與活動參與意願之關聯性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67
參考文獻 71
附錄一:問卷初稿 80
附錄二:正式問卷 8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46405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社群媒體使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品牌形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活動參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臉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粉絲專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zh_TW
dc.title (題名) 社群媒體之使用與品牌形象、 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 以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臉書粉絲專頁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Media Usage, Brand Image and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 Case of Nonprofit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s’ Facebook Fan Pag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公益組織捐款人 35歲至50歲居多》(2017年5月29日)。《聯合晚報》。
丁烜鳴(2005)。《運動品牌形象與廣告效果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內政部(2016)。統計資料。
毛凱毅(2013)。《Facebook 粉絲專頁社群網路行銷運用於民宿之研究》。東海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盈智譯(2005)。〈詮釋性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 新北市 :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王聖惶(2014)。《社群媒體整合行銷溝通策略-以汽車產業銷售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行銷與運籌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史智文(2009)。《轉變,從公益行銷1.0 進入公益行銷2.0-以羅慧夫基金會兩個行銷個案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文禎、陳哲賢 (2007)。〈探討虛擬社群之知識分享行為:以線上遊戲社群為例〉。《電子商務研究》,5(1),55-79。
朱道凱(譯)(1998)。《網路商機:如何經營虛擬社群?》(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台北市:臉譜。(Hagel, J. III, & Armstrong, A. G.,1997)
池綠涔(2012)。《探討虛擬社群網站對於品牌形象之影響—以Facebook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世玉(2015)。《社群媒體之行銷功能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以壽險公司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余峰瑋(2017)。《臺灣數位音樂串流服務Facebook粉絲專頁溝通策略分析:鉅量資料分析取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泰魁、楊淑斐(2005)。〈線上學習系統使用意向之模式建構與比較分析研究〉。《台灣管理學刊》,5,311-338。
吳文經(2008)。《品牌社群參與行為之研究-以臺灣自發性攝影品牌虛擬社群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岱諭(2014)。《探討社群媒體行銷在旅遊業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紀勳(2003)。〈以ICDT模式分析網路行銷在非營利組織之應用〉。《非營利組織管理期刊》,1,73-102。
吳家豪(2016年7月16日)。〈Facebook台灣活躍用戶數達1800萬〉,《中央社》。取自http://cnabcbeta.cna.com.tw/news/z-08/201607190483.aspx
吳培儷、陸宛蘋(2002)。〈台灣非營利部門之現況與組織運作分析〉。《康寧學報》,4,159-211。
吳富傑(2010)。《企業利用FACEBOOK平台經營粉絲專頁社群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肇展(2010)。〈基金會品牌知名度與捐贈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品牌形象為中介變項〉。《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9,86-101。
呂宛蓁 (2006)。《職棒現場觀眾參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翊嘉(2016)。《女性消費者對保養品後發品牌之網路購買行為研究-以(菈柯)Facebook粉絲團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有仁、張書勳、林俊成(2011)。〈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意圖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8 (1),53-75。
卓良賢、權自強、蔡明哲(2011)。《Facebook社群行銷術》。台北:城邦文化。
周立軒(2004)。《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昭臣(2005)。《探討網路知識分享的促成因素-以「Yahoo!奇摩知識+」為例》。東吳大學資訊科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慈寧(2014)。探討體驗行銷對線上品牌關係維繫之效果: Facebook 之品牌社群為例。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所) 碩士論文。
林怡君(2013)。《以 Twitter 來當作銷售平台:情緒週期與購買意願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碩(2005)。《線上購物者有意識之溢價消費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馨(2011)。《非營利組織概論》,台北市:巨流。
林隆儀(2011)。〈服務品質、品牌形象、顧客忠誠與顧客再購買意願的關係〉。《中小企業發展季刊》,19,31-59。
邱子瑜(2016)。《分享型社群平台行銷之消費者接受行為探討—Instagram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家瑞(2007)。《品牌社群對品牌忠誠之探討-以Apple品牌社群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伯燁(2014)。〈社群媒體—使用者研究之概念、方法與方法論初探〉。《傳播研究與實踐》,4(2),207-227。
夏榕文(2010)。〈大學生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認知有趣性對數位學習意願之影響—以中華大學為研究對象〉。《績效與策略研究》,7(2),35-47。
徐盈佳、賴筱茜(2011),〈新型態病毒行銷-以理性行為理論探討 Facebook 使用者分享意圖〉。《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取自http://ccs.nccu.edu.tw/word/HISTORY_PAPER_FILES/1363_1.pdf
徐學明(2017)。《企業微博形象修護策略研究:以餓了麼網上訂餐平臺「315晚會曝光」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郁(2010)。《非營利社會福利組織品牌建立之研究─以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吟津(2016)。《非營利組織的品牌溝通與志工持續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台灣癌症基金會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張予睿(2015)。《網路社群行銷內容分析─以服飾業粉絲專頁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芳全(2013)。《統計就要這樣跑》。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俊明(2011)。〈非營利組織募款─事件與公關募款〉。2013年10月12日取自http://caf.moc.gov.tw/userfiles/public/public_201104281402037919.pdf
張惠蓮(2007)。〈非營利組織整合行銷傳播績效評估之研究-以「社團法人青年創業協會」為例〉。《非政府組織學刊》,3,69-102。
莊煥銘、王淑娟(2003)。〈資訊系統採用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某大學為例〉。《商管科技季刊》,4(3),239-259。
陳又瑈(2016)。《Facebook 與 Instagram 之跨訊息綜效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宇宬(2011)。《非營利組織資訊公開理論初探與現況之分析:以社福類非營利組織為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李函(2015)。《運用 Facebook 粉絲專頁之社群行銷研究—以微型創業個案Amez 為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如(2010)。〈粉絲團經濟,全台發威〉。《數位時代》,194,146-156。
陳芷嫻(2016)。《Facebook粉絲專頁訊息內容對網路口碑傳播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公司。
陳政智、林于雯、黃千育(2006)。〈非營利組織行銷與募款的新通路:網際網路〉。《社區發展季刊》,115,101-111。
陳家倫(2012)。《Nike Facebook 粉絲專頁使用意圖對其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振遠、湯惠雯(2000)。〈台灣地區公益慈善機構募款策略之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6,61-82。
陳尊鈺(2011)。《非營利組織社群媒體行銷運用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皓文(2015)。《線上影音平台之廣告效果研究-以 YouTube 為例》。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創市際(2015)。創市際雙週刊第44期「社群服務調查與台灣社群服務類型網站使用概況」。2016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reports/%E5%89%B5%E5%B8%82%E9%9A%9B%E9%9B%99%E9%80%B1%E5%88%8A%E7%AC%AC%E5%9B%9B%E5%8D%81%E5%9B%9B%E6%9C%9F-20150715/
創市際(2016))。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雙週刊第67期「社群網站的使用行為」。2017年9月30日取自https://rocket.cafe/talks/78006
彭家欣(2017)。《探討圖片呈現方式、資訊豐富環境與認知需求對廣告溝通效果影響—以Instagram圖文並茂貼文為例》。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曾莉娟(2015)。《虛擬代言人社群行銷的廣告效果之研究─以日本熊本縣吉祥物 Kumamon 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馮燕(2000)。〈導論: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蕭新煌(編)。台北:巨流。
黃少章(2010)。〈品牌形象、品牌個性、品牌態度、品牌偏好與運動商品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運動傳播學刊》,3,130-148。
黃世偉(2006)。《非營利組織捐款者忠誠度之分析研究─以某社會福利基金會兒童服務方案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兆璽(2005)。《媒體行銷於非營利組織之應用研究─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許願淚活動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威智(2007)。《影響個人在虛擬社群環境中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彥超(2013)。《社群媒體行銷與消費者信任關係之研究-以FACEBOOK 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娟娟(2005)。《運動用品業行銷策略與顧客滿意度、忠誠度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大專學生為例》。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運圭、楊文繹、陳重鑠(2014)。〈圖書館Facebook 粉絲專頁持續使用意願之 研究〉。《德明學報》,38(2),63-72。
黃慶榮(2013年7月)。〈公益勸募織責信與創新分享─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為例〉,「創新勸募方案分享,公益勸募織責信與創新對話研討會」,台北市。
黃齡逸(2005)。《探討影響使用者採納中華電信MOD的關鍵因素》。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叔夏(2008)。《計畫行為理論運用於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以台中縣某校高職生為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政樺、郭哲君(2009)。〈NBA共同品牌之品牌形象、品牌態度與購買意願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4,125-134。
楊敏杰(2006)。《線上遊戲之消費者行為研究—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與沉迷行為之應用》。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君(2007)。《維基百科下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意願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惠(2011)。《使用媒體豐富理論與網路互動理論解釋企業使用社群媒體行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靜(2014)。《非營利組織於社群媒體Facebook 粉絲專頁的關係經營策略》。「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彥欣(2010)。《探討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意圖及其對品牌形象、購買意願之影響-以KKBOX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怡柔(2015)。《社群媒體行銷與公司經營績效之探討─以 S 百貨公司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經營與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熊鴻鈞(2009)。《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消費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鄢代聞(2013)。《零售通路業社群行銷策略之探討-以7-ELEVEN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子豪(2014)。《YouTube 上運動行銷之社群網路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姿廷(2015)。《航空公司社群媒體行銷對消費者行為意圖之研究─以涉入程度為干擾因素》。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運輸與休閒服務規劃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蔡宛倫(2014)。《YouTube 頻道上的企業行銷影片策略分析》。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真(2014)。《社群媒體行銷模式之研究-以 2013 來嘉做總統之 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吳鳳科技大學應用數位媒體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漢賢。(2000)。《社會立法析評》。台北:中國社會行政學會。
鄭心怡(2015)。《探討 Instagram 對品牌體驗及廣告效果之影響:以高中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ICS) 碩士論文。
鄭雅蓮(2015)。《非營利組織如何打造品牌形象:以臺灣世界展望會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仁志(譯)(2011)。《讚的力量-Facebook這樣玩就對了》。新北市:大牌 。(熊坂仁美,2010﹞
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2011)。《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市:巨流。
賴隆興(2006)。《品牌社群三元架構關係品質初探-以Impreza品牌社群為例》。 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駱碧蓮(2010)。《中華職棒虛擬社群參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宗翰(2017)。《在社群網路中評論影響力分析之研究-以星巴克粉絲專頁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育明、吳百盛(2010)。〈從行為理論探討網路使用者對社群網站之認知行為模式〉。《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暨實務研討會,第11屆(2010 / 05 / 29)》, P111 -122。
蘇連瓔(2015)。《非營利組織品牌形象與捐款之研究-以癌症希望基金會為例》。輔仁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韓志翔、蔡瑞煌、林國平、石淑慧、張雯然(2012)。〈博物館 Facebook 粉絲專 頁行銷成效探究〉。《博物館與文化》,4,139~168。
顧忠華(2003)。〈非營利組織與社區和社會改革〉,《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蕭新煌(編)。台北:巨流。
顧忠華(2012)。《顧老師的筆記書Ⅱ:公民社會.茁壯》,台北市:開學文化。

二、英文部分
Aaker, 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NY: The free press.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60). Marketing definitions: A glossary of marketing terms.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jzen, I., &; Czasch, C., &; Flood, M. G. (2009). From intentions to behavior: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 commitment, and conscientiousnes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9, 1356–1372.
Bhattancherjee, A. (2000). Acceptance of E-commerce services: The case of electronic brokerag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A: Systems and Humans, 30, 411-420.
Benbasat. 1. and Dexter, AS (1986).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graphical and color enhanced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under varying time constraints. MIS Q. 10(1), 59-83.
Bennett, R., & Gabriel, H. (2003). Image and reput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K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6(3), 276-289.
Barnett, L. A., (1990). Playfulness: Definition, Design, and Measurement. Play & Culture, 3(4), 319-336.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Chen, Y. L., Chen, N. S., &; Kinshuk. (2009). Examin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articipant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Education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12(1), 134-148.
Chen, C. D., Fan, Y. W., &; Farn, C. K. (2007). Predicting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ervice adoption: An integr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15 (5), 300-311.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39.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 982-1003.
Davis & Venkatesh (1996). 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Development and Test. Decision Sciences, 27(3), 451–481
Dodds, W. B. & Monroe, K. B. (1985). The effect of brand and price information on subjective product evaluation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2(1), 85-90.
Elliott, B., Katsioloudes, M., & Weldon, R. (1998).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 internet.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8(3), 297-303.
Fishbie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Fishbein, M., &; Ajzen, I.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ankinson, P. (2001).Brand orientation in the charity sector: a framework for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6(3),231–242
Johnston, A. (2015). A Strategic Guide to Social Media for Nonprofits. Retrieved from
http://sproutsocial.com/insights/nonprofit-social-media-guide/
Karahanna, E., Straub, D. W., & Chervany, N. L. (199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across time: 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of pre-adoption and post-adoption beliefs. MIS Quart, 23(2), 183-213.
Kamins, M. A., & Marks, L. J. (1991). The perception of kosher as a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claim in advertising for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brand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3), 177-185.
Kamins, M. A., Marks, L. J., & Skinner, D. (1991). Television commercial evalu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rogram induced mood: Congruency versus consistency effect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0(2), 1-14.
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 1-22.
Kent, Taylor & White.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b site design and organizational responsiveness to stakeholder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9(1), 63–77.
Kotler, P. (1997). Market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9th ed.). New Jersey, NJ: Prentice-Hall.
Lin, H. F. (2006). Understand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virtual communitie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9(5), 540-547.
Lu, H., & Hsiao, K. (2007). Understanding intention to continuously share information on weblogs. Internet Research, 17(4), 345-361.
Mansfield, H. (2012). Social Media for Social Good. US: McGraw Hill.
Mayfield (2005).Socail networks dynamics and participatory politics. In J. Lebkowsky & M. Ratcliffe (Eds.), Extreme democracy. Tennessee: Lightning Source Inc.
Michel and Rieunier (2012). Nonprofit brand image and typicality influences on charitable giving.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5, 701-707.
Muñiz Jr., A. M., O’Guinn, T. C. (2001). Brand commun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7(4), 412-432.
Park, C. W., Jaworski, B. J., &; Maclnnis, D. J.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50, 135-145.
Ritchie, Swami and Weinberg(1999). A brand new world for nonprofi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4(1), 26–42
Robinson, J. E. (2007). A study of social media marketing in north carolina special librari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S.A.
Safko, L., & Brake, D. (2009). The social media bible: Tactics, tools, and strategies for business success. Hoboken, NJ: John Wiley.
Shimp, T., & Kavas, A. (1984).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pplied to coupon usag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1, 795-800.
Taylor, S., & Todd, P. A. (1995). Decomposition and crossover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Study of consumer adoption inten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2, 137-155.
Taylor, S., & Todd, P. A.(1995).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 144-176.
Taylor, M., Kent, M. L., & White, W. J. (2001). How activist organizations are using the internet to build relationship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7, 263-284.
Waters, R.D. (2007).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use of the internet: A content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trends on the internet sites of the philanthropy 400.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18(1), 59–76.
Weber, L.(2009).Marketing to the Social Web: How Digital Customer Communities Build Your Business. Hoboken(NJ): John Wiley and Son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