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李安電影中的超越生命困境與儒道思想的發用
The Transcendence over Plights of Life and the Practic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from Ang Lee`s Films
作者 羅育璿
Lo, Yu-Hsuan
貢獻者 王志楣
羅育璿
Lo, Yu-Hsuan
關鍵詞 李安電影
儒家
道家
生命困境
自我成長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1-Jul-2018 15:25:35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李安電影中生命困境的由來為主要概念架構,藉由情節的歸納分析,將李安自1991年到2016年,共計十三部電影中的種種人生難題,界分成生存環境的壓迫、欲望的壓抑、死亡的破解等殊相,詮釋電影中的角色如何超越諸種痛苦與衝突,達到心境轉換及成長;由於李安生長於華人文化,自小即受儒道思想的薰陶,因此本研究以儒家《論語》、《孟子》和道家《老子》、《莊子》四部原典為代表,分析李安如何在電影角色糾結的生命,以及尋求超越的歷程裡,展現李安固有的東方人文觀點,進而活化及深化電影、個體生命、經典三者。
藉由李安電影的剖析和儒道思想的相互參照,可以發現個體生命於經歷困厄過程裡,自我心境的轉變與提升是成長的關鍵,否則終將使生命變得空洞而黑暗。首先,在李安的作品中,可以看見當個體面對生存環境的外在箝制時,以理性心態及柔性的手段救贖個人心靈痛苦;再者,李安電影也表達了當人一味壓抑欲望,或者變得貪得無厭時,容易導致人心扭曲而紛亂,因此適時追求與滿足自我欲望,可以帶給生命前進的動能;最後,在李安電影作品中,點出了個人不能逃避肉體終將腐朽的事實,然而唯有珍惜當下且安於本分,並從人倫情感找尋愛與希望,才能化解死亡的恐懼,也可順勢跨越二元世界的紛亂擾攘,達到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的生命高度。
李安的電影演繹現實人生,展現人渴望掙脫困境的永恆性議題,而儒、道哲學重在解決人的生命課題,因此藉由李安電影作品與儒道思想的結合,除了有助於看見古今中外的個體生命如何超越來自生存環境、欲望、死亡所滋生的心境痛苦外,還能彌補過往研究李安電影者,對於儒、道思想運用不夠充分,也能呈現現實人生際遇的難題,讓電影、現實人生、儒道經典三者,相互交流與對話。
參考文獻 一、電影

(一)李安電影(依時間序)
《推手》(Pushing Hand),1991年,中央電影公司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nt),1993年,中央電影公司
《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1994年,中央電影公司
《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1995年,哥倫比亞三星影片
《冰風暴》(The Ice Storm),1997年,聯成國際事業
《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1999年,聯成國際事業
《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2000年,哥倫比亞三星影片
《綠巨人浩克》(The Hulk),2003年,二十世紀福斯家庭娛樂
《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年,得利影視
《色|戒》(Lust,Caution),2007年,博偉家庭娛樂
《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2009年,得利影視
《少年Pi奇幻漂流》(Life Of Pi),2012年,二十世紀福斯家庭娛樂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2016年,威望國際

(二)電影原著(依姓氏筆畫序)
Austen, J.著,顏擇雅譯:《理性與感性》,台北:時報文化,2006年
David, P.著,劉永毅譯:《綠巨人浩克》,台北:圓神出版,2003年
Fountain, B.著,張茂芸譯:《半場無戰事》,台北:時報文化,2015年
Martel, Y.著,趙丕慧譯:《少年Pi的奇幻漂流》,台北:皇冠文化,2004年
Moody, R.著,唐清蓉譯:《冰風暴》,台北:方智出版社,1996年
Proulx, A.著,宋瑛堂譯:《斷背山》,台北:時報文化,2005年
Tiber, E.著,廖月娟譯:《胡士托風波》,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
Woodrell, D.著,唐嘉慧:《與魔鬼共騎》,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王度廬著:《臥虎藏龍》(上),台北:遠景出版社,2001年
王度廬著:《臥虎藏龍》(中),台北:遠景出版社,2001年
王度廬著:《臥虎藏龍》(下),台北:遠景出版社,2001年
張愛玲著:《色,戒》,台北:皇冠文化,2007年

二、相關古籍(依姓氏筆畫序)

(一)原典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王弼:《老子四種》,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何晏注,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2002年
劉向:《文津閣四庫全書・說苑》,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外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二)譯著
王雲五主編:《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1979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黃登山:《老子釋義》,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

三、當代思想專著(依姓氏筆畫序)
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年
王志楣:《莊子生命情調的哲學詮釋》,台北:里仁書局,2008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83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2004年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1980年
王邦雄:《21世紀的儒道:儒道兩家思想的現代出路》,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
王邦雄等編著:《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中心,1984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
林安弘:《儒家禮樂道德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台北:幼獅文化,1996年
段德智:《死亡哲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1994年
胡楚生:《老莊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化》,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
韋政通:《孔子》,台北:東大圖書,1996年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頁158
張起鈞:《老子哲學》,台北:正中書局,1980年
許雅喬:《莊子喪葬及生死思想》,台北:文津出版,2013年
郭于華:《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台北:洪葉文化事業,1994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9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香港:中華書局,1993年
陳鼓應:《道家的人文精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陸揚:《中西死亡美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199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2013年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文化事業,198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黃俊郎:《禮儀之邦的寶典-禮記》,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3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葉海煙:《莊子的處世智慧》,台北:健行文化出版社,2006年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2015年
蒙培元:《心靈超越與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
錢穆:《論語新解》,台北:東大圖書,1991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顏崑陽:《莊子的寓言世界》,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2005年
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

四、其他相關專著(依姓氏筆畫序)
Arp, R.主編、李政賢譯:《李安的電影世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13年
Barker, J.著、張舜芬譯:《誰是恐怖主義:當恐怖份子遇上反恐戰爭》,台北:書林出版社,2005年
Cohen, A.:《Israel and the Bomb》,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年
Dilley, W. C.著、黃煜文譯:《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台北:時周文化,2009年
Faulkner, H. U.:《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Harper & Brothers,1954年
Femia, J. V.:《Gramsci`s political though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年
Foucault, M.著、尚衡譯:《性意識史》,台北:桂冠出版社,1990年
Franz, von L.著、易之新譯:《榮格心理治療》,台北:心靈工坊,2016年
Fromm, E.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1979年
Giannetti, L.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2005年》,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Grogan, S.著、黎士鳴譯:《身體意象》,台北:弘智文化,2001年
Kort, M.:《The Columbia Guide to the Cold Wa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1年
Harvey, D.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台北:群學出版社,2014年
Heidegger, M.著、Macquarrie, J.、Robinson, E.譯:《Being and time》,New York:Harper & Row,1976年
Hess, G. R.:《Vietnam:Explaining America`s lost war》,New York:John Wiley & Sons,2015年
Hopecke, R. H.著、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文化,1997年
Kelly, G. F.著、耿文秀譯:《性心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Lickona, T.、Lickona, J.、Boudreau, W.:《Sex, love & you:Making the right decision》,South Bend:Ave Maria Press,1994年
Philips, P.著、李芬芳譯:《解密電影:不可不知的5個故事》,台北:書林出版社,2011年
Potter, D. M.:《The impending crisis:America before the Civil War, 1848-1861》,New York:Harper Collins,1977年
Schultz, D. P.、Schultz, S. E.著、危芷芬譯:《人格心理學》,台北:新加坡商聖學習出版社,2017年
Stephenson, R.等著、劉森堯譯:《電影藝術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年
Sullivan, M. P.:《The Vietnam War:a study in the making of American policy》,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15年
Thompson, D. B. K.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2008年
Yalom, I.、廖婉如、陳耿雄譯:《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台北:心靈工坊,2017年
方濟堂:《舊約全書・但以理6》,台北:北平方濟堂聖經學會編譯,2002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出版社,1998年
李達翰:《一山走過又一山-李安.色戒.斷背山》,台北:如果出版社,2007年
周湘華、董致麟、蔡欣容:《台灣國際關係史:理論與史實的視角(1949-1991)》,台北:新銳文創,2017年
武文祥著、譚逸譯:《越戰的回顧與檢討》,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5年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張春興、楊國樞:《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張愛玲:《色,戒》,台北:皇冠文化,2010年
張愛玲:《華麗緣》,台北:皇冠文化,2010年
黃希庭:《人格心理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
張靚蓓:《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
陳皎眉、江漢聲、陳惠馨:《兩性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中心,1996年
楊逢泰:《民族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3年
葉基固:《李安電影的鏡語表達:從文本、文化到跨文化》,台北:新銳文創,2012年
劉金質:《冷戰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鄭錠堅:《電影符號:電影作品的隱喻與哲思》,台北:新銳文創,2015年

五、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序)

(一)李安電影相關期刊論文與雜誌
丁少彥:〈以整體觀解構現代性宏大敘事-李安電影《少年派》評析〉,《澳門理工學報》,2014年,2期,頁165-171
田若妍:〈每個人的漫長中場戰事-評《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戰事》〉,《北方文學》,2016年,22期,頁125-126
宋秀怡:〈惘然下的惘惘威脅-張愛玲短篇小說〈色,戒〉解讀〉,《東方人文學誌》,2009年,8卷1期,頁179-200
宋咏玲:〈電影藝術賞析:以《臥虎藏龍》為例〉,《美育》,2005年,146期,頁45-53
李宗定:〈從小說到電影-閱讀《臥虎藏龍》的雙重身分〉,《世新人文社會學報》,2009年,10期,頁103-123
李歐梵:〈歷史的聯想-談張愛玲〈色,戒〉〉,《聯合文學》,2008年,24卷4期,頁22-29
吳懷晨:〈非關索隱,非關自傳:以巴塔耶的愛慾論觀電影《色│戒》與小說〈色,戒〉〉,《中外文學》,2010年,39卷3期,頁49-85
沈乃慧:〈李安的中國奇幻想像:解析電影《臥虎藏龍》〉,《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013年,6卷2期,頁197-213
林世奇:〈《臥虎藏龍》的解讀脈絡〉,《中山女高學報》,2014年,14,頁13-26
林容萱:〈李安看張愛玲¬-《色|戒》說〈色,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09年,16期,頁109-134
許炎初:〈《臥虎藏龍》所蘊含的生命義理對道德教育的啟發〉,《建國學報》,2001年,21期,頁11-21
施淑清記錄整理:〈專輯:李安-從柏林、威尼斯到好萊塢專訪李安〉,《印刻文學生活誌》,2006年,2卷5期,頁26-40
紀淑芳:〈李崗、李安、李家-態度、態度、態度〉,《財訊月刊》,2007年,298期,頁304-307
孫松榮:〈電影如何碰觸?觸摸無法觸摸的《推手》〉,《電影欣賞學刊》,2007年,25卷2期,頁118-129
孫筑瑾:〈《色戒》的兩個版本-評張愛玲小說兼談李安電影〉,《思想》,2010年,15期,頁227-237
張小虹:〈愛的不可能任務:《色|戒》中的性-政治-歷史〉,《中外文學》,2009年,38卷3期,頁9-48
張靚蓓:〈有風骨的變色龍:遊走中西文化之間的金像導演李安〉,《明報月刊》,2006年,41卷4期,頁71-75
張靚蓓:〈專訪葉錦添談「臥虎藏龍」美術設計(下)〉,《Look:看電影雜誌》,2000年,44-52
張憲堂:〈李安電影中的戲劇假扮-以《色│戒》為例〉,《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2016年,5期,頁35-45
郭玉雯:〈張愛玲〈色,戒〉探析-兼及相關之歷史記載與李安的改編電影〉,《台灣文學研究集刊》,2007年,4期,頁41-76
陳閔翔:〈再現全球化與後現代:李安電影中「跨界」的人性思維與文化特質(1991-2007)〉,《聯大學報》,2011年,8卷1期,頁111-133
陳建志:〈處女破戒-〈色,戒〉貞淫論〉,《東華人文學報》,2013年,23期,頁155-177
莊硯涵:〈面對陰影的個體化歷程:榮格心理學在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實踐與啟發〉,《輔導季刊》,2015年,51卷2期,頁53-61
曾昭旭:〈濁世中的一顆純淨美鑽-解讀李安和他的《色•戒》〉,《鵝湖月刊》,2007年,389期,頁58-62
曾偉禎:〈色.戒-導演李安的色與戒〉,《人生》,2007年,291期,頁82-86
傅紀綱:〈台灣視角下的李安《色戒》〉,《文學臺灣》,2008年,68期,頁29-36
賈磊磊:〈劍與心-臥虎藏龍的雙重本文〉,《當代電影》,2001年,6期,頁75
蒲彥光:〈談〈色,戒〉的兩種演繹方式〉,《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2015年,3期,頁191-218
蔡登山:〈張愛玲「色,戒」的背後〉,《歷史月刊》,2002年,174期,頁115-121
蔡秀粧:〈自由女「俠」?-試論李安和王度盧的《臥虎藏龍》中的女性意識〉,《電影欣賞學刊》,2007年,25卷4期,頁174-191
劉向仁:〈感官.情慾.權力-影像與文學中的色香味書寫〉,《經國學報》,2009年,27,頁50-71
鄭立明:〈滾滾《斷背山》的雪球〉,《電影欣賞》,2007年,25期,頁116-119
鄭印君:〈對立與共構?-《生命樹》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輔仁宗教研究》,2015年,31期,頁75-106
盧詩青:〈華美符號流動的樂章—電影語言的女性符號碼,以李安《色i戒》中王佳芝的戒指情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10卷2期,頁211-224
謝朝宗:〈偉大的愛情故事,就是需要重重難關:李安的電影《斷背山》〉,《印刻文學》,2006年,5卷2期,頁42-48
簡小雅:〈論張愛玲〈色,戒〉中,「鑽戒」符號的三重意義〉,《國文天地》,2013年,29卷7期,頁18-22
簡政珍:〈《囍宴》「精心推敲卻又渾然天成」的影像敘述:電影《囍宴》導讀〉,《明道文藝》,2010年,413期,頁106-112
鑄秦:〈色是感性,戒是理性:李安談《色‧戒》〉,《印刻文學》,2007年,3卷12期,頁25-36

(二)思想
王志楣:〈從有身到無身-論《老子》的身體觀〉,《國文學誌》,2007年,15期,頁31-49
王志楣:〈分辨與玄同-從「以直報怨」與「以德報怨」比較孔、老之道德觀〉,《第六屆中國經學研究會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頁371-390
王邦雄:〈莊子哲學的生命精神〉,《鵝湖月刊》,1982年,79期,頁13-25
王邦雄:〈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鵝湖月刊》,1991年,193期,頁1-12
王楷:〈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誠論的精神修持意蘊〉,《哲學與文化》,2009年,36卷11期,頁43-58
成中英:〈論儒家孝的倫理及其現代化〉,《漢學研究》,1986年,4卷1期,頁83-108
朱榮智:〈莊子的自由精神〉,《鵝湖月刊》,1991年,193期,頁63-71
吳承翰:〈《莊子》之生死觀〉,《有鳳初鳴年刊》,2010年,6期,頁121-140
吳建明:〈論莊子對「命」的思考及其「安命」之可能〉,《鵝湖月刊》,2001年,311期,頁54-64
李明書:〈以道德修養導引「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倫理思考:以《論語》為依據〉,《東方人文學誌》,2010年,9卷3期,頁21-38
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1987年,14卷6期,頁13-23
周何:〈何以「不學禮無以立」〉,《孔孟月刊》,1971年,9卷7期,頁24-28
林明照:〈《莊子》論處世的兩難困境與因應之道〉,《東華漢學》,2007年,6期,頁51-80
馬耘:〈老子「道」「德」試釋〉,《哲學與文化》,2001年,28卷8期,頁761-772
張學智:〈儒家文化的精神與價值觀〉,《哲學與文化》,2000年,27卷9期,頁852-902
陳俊輝:〈老子的「道」與聖人政治〉,《哲學與文化》,1999年,26卷1期,頁15-23
陳鼓應:〈莊子的悲劇意識和自由精神〉,《國文天地》,1991年,7卷1期,頁59-64
傅佩榮:〈儒家生死觀背後的信仰〉,《哲學與文化》,1994年,21卷7期,頁600-607
傅佩榮:〈孔子對死亡的某種定見〉,《哲學與文化》,2005年,32卷4期,頁61-71
曾昭旭,〈孝經與孝道〉,《鵝湖月刊》,1980年,5卷10期,頁10-13
曾昭旭:〈論道家美學中的道-境界與虛靈〉,《鵝湖月刊》,1992年,203期,頁8-15
黃雅淳:〈莊子生死觀在臨終關懷上之現代意義〉,《興大中文學報》,2005年,17期,頁427-447
楊佳霖:〈荀子「以禮養欲」之思想〉,《東方人文學誌》,2006年,5卷3期,頁45-62
楊祖漢:〈儒學的終極關懷〉,《鵝湖月刊》,1989年,171期,頁17-21
葉海煙:〈老莊哲學的倫理向度〉,《哲學與文化》,1997年,24卷4期,頁327-336
葉海煙:〈莊子論惡與痛苦〉,《鵝湖月刊》,1999年,285期,頁1-8
詹世友:〈《中庸》之為至德〉,《哲學與文化》,1999年,26卷2期,頁140-151
趙中偉:〈「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 〉,《輔仁國文學報》,2006年,頁99-120
潘小慧︰〈「善」的意義與價值-以孔孟哲學為例〉,《哲學與文化》,2002年,29卷1期,頁30-44
劉述先:〈關於「儒家與政治學」的討論〉,《鵝湖月刊》,1987年,143期,頁6-13
劉振維:〈從「性善」到「道德心」-論當代儒學對人性概念的探討〉,《哲學與文化》,2009年,36卷8期,頁101-118
劉笑敢:〈試論老子哲學的中心價值〉,《中州學刊》,1995年,2期,頁67-73
劉笑敢:〈老子之自然與無為-古典意含與現代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7年,10期,頁25-58
劉笑敢:〈莊子之苦樂觀及其啟示〉,《漢學研究》,2005年,23卷1期,頁107-129
劉笑敢:〈兩種逍遙與兩種自由〉,《哲學與文化》,2006年,33卷7期,頁29-42
蔡忠道:〈先秦儒道的聖人論試析〉,《宗教哲學》,1997年,3卷4期,頁10-25
蔡璧名:〈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上)〉,《大陸雜誌》,2001年,102卷4期,頁10-15
蔡璧名:〈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下)〉,《大陸雜誌》,2001年,102卷5期,頁1-29
蔡璧名:〈《莊子》的感情:以親情論述為例〉,《台大中文學報》,2015年,49期,頁43-97
默明哲:〈論儒家家庭觀〉,《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集》,1992年,1期,頁532-553
羅光:〈中國人的生死觀〉,《哲學與文化》,1994年,21卷7期,頁578-583

(三)其他
王宗揚、劉英杰、楊誠弘:〈偷竊、購物狂及儲物症〉,《臨床醫學月刊》,2017年,2卷79期,頁75-82
李恭蔚:〈美國南北戰爭的原因及其歷史解釋初探〉,《西洋史集刊》,1990年,2期,頁135-170
李美枝、鐘秋玉:〈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1996年,6期,頁260-299
沈明室:〈越戰的再檢視-原因、戰略及思考〉,《台灣國際研究季刊》,2014年,10卷2期,頁129-148
周煌智、蔡冠逸、吳泓機、蘇東平、周碧瑟:〈災難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台灣精神醫學》,2006年,20卷2期,頁85-103
林文隆:〈美國霸權的崛起歷程與海權論〉,《國防雜誌》,2008年,23卷1期,頁7-37
黃炤宏:〈當愛情不再柏拉圖〉,《張老師月刊》,2001年,283期,頁7-11
陳欣之:〈霸權治理的省思:權力消長與權威起伏〉,《問題與研究》,2010年,49卷1期,頁59-85
彭文奉:〈美國牛仔文化解讀〉,《時代文學》,2009年,1期,頁150-151
廖經台:〈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分析〉,《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1期,頁29-41
蕭慧瑛:〈貞潔教育:一個性愛婚姻倫理的社會實踐〉,《生命教育》,2006年,1期,頁205-225

六、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序)

(一) 李安電影研究
王玄如:《「跨越同志與家庭的鴻溝」探討李安《斷背山》中同志與家庭之間的掙扎》,嘉義:中正大學外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王緹筠:《從結構主義析論李安電影意涵-以《臥虎藏龍》為例》,新北:華梵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石明杰:《家庭衝突與融合:論李安父親三部曲父親之地位》,台北:世新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江盈慧:《李安及其電影研究-《臥虎藏龍》的兩性形象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5年
李虹儀:《流轉的歸屬感-論張愛玲與李安《色,戒》中的國族想像》,台北: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李若瑋:《由張愛玲與李安讀《色︱戒》中的愛與慾》,台北:世新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林沛蓁:《遊走〈色,戒〉的文字與聲影-從張愛玲原著到李安改編》,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翁菁穗:《李安電影中的女性角色之研究》,台北: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慧文:《愛上,悲劇:論李安電影《臥虎藏龍》《色戒》以及《斷背山》中的倫理抉擇》,新竹: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碩士論文,2010年
郭盈迪:《權力的作用:李安《喜宴》和《色戒》中的壓抑與扮演》,台北:世新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詩婷:《李安電影中的生命哲學》,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黃郁傑:《武俠/女俠:李安臥虎藏龍中性別扮演的顛覆》,台北:世新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鄒明儒:《李安電影研究》,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楊菀喻:《李安電影中的性別形象》,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

(二)思想
王薏淳:《從《論語》、《孝經》探討「孝道」之精神》,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朴基龍:《孟子性善說之探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許詠晴:《《論語》與《孟子》的生命觀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郭芳如:《莊子論超越生命困境》,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黃裕宜:《《老子》自然思想的考察》,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楊佳霖:《荀子義利思想之研究》,嘉義: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4年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簡宇婕:《老子論道的譬喻運用》,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七、網頁
Farlex, Inc.:〈The Free Dictionary〉,https://www.thefreedictionary.com/,擷取日期2017年11月15日
PTS台灣公共電視:〈公視藝文大道・第三十四集・導演李安的奇幻漂流之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lGAJEczu2Q,擷取日期2018年02月27日
U.S. Embassy in Israel:〈Policy & Israel〉,https://il.usembassy.gov/our-relationship/policy-history/,擷取日期2017年11月15日
天下雜誌video:〈李安:我希望永遠是一個電影系的學生,世界是我的學校〉,https://www.cw.com.tw/video/video.action?id=367,擷取日期2017年01月30日
馬戎戎採訪:〈李安-我要讓西方人看到不同的中國〉,http://www.lifeweek.com.cn/2006/0703/15614.shtml,擷取日期2018年05月05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39120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2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志楣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羅育璿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o, Yu-Hsu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羅育璿zh_TW
dc.creator (作者) Lo, Yu-Hsuan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1-Jul-2018 15:25:35 (UTC+8)-
dc.date.available 11-Jul-2018 15:25: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Jul-2018 15:25:3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9120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57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91200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李安電影中生命困境的由來為主要概念架構,藉由情節的歸納分析,將李安自1991年到2016年,共計十三部電影中的種種人生難題,界分成生存環境的壓迫、欲望的壓抑、死亡的破解等殊相,詮釋電影中的角色如何超越諸種痛苦與衝突,達到心境轉換及成長;由於李安生長於華人文化,自小即受儒道思想的薰陶,因此本研究以儒家《論語》、《孟子》和道家《老子》、《莊子》四部原典為代表,分析李安如何在電影角色糾結的生命,以及尋求超越的歷程裡,展現李安固有的東方人文觀點,進而活化及深化電影、個體生命、經典三者。
藉由李安電影的剖析和儒道思想的相互參照,可以發現個體生命於經歷困厄過程裡,自我心境的轉變與提升是成長的關鍵,否則終將使生命變得空洞而黑暗。首先,在李安的作品中,可以看見當個體面對生存環境的外在箝制時,以理性心態及柔性的手段救贖個人心靈痛苦;再者,李安電影也表達了當人一味壓抑欲望,或者變得貪得無厭時,容易導致人心扭曲而紛亂,因此適時追求與滿足自我欲望,可以帶給生命前進的動能;最後,在李安電影作品中,點出了個人不能逃避肉體終將腐朽的事實,然而唯有珍惜當下且安於本分,並從人倫情感找尋愛與希望,才能化解死亡的恐懼,也可順勢跨越二元世界的紛亂擾攘,達到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的生命高度。
李安的電影演繹現實人生,展現人渴望掙脫困境的永恆性議題,而儒、道哲學重在解決人的生命課題,因此藉由李安電影作品與儒道思想的結合,除了有助於看見古今中外的個體生命如何超越來自生存環境、欲望、死亡所滋生的心境痛苦外,還能彌補過往研究李安電影者,對於儒、道思想運用不夠充分,也能呈現現實人生際遇的難題,讓電影、現實人生、儒道經典三者,相互交流與對話。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檢討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4
第二章 生存環境的壓迫與超越 27
第一節 國家與民族間的衝突與超越 29
一、國家權力擴張的壓迫與超越 30
(一)《綠巨人浩克》國家權力擴張下的心靈扭曲 31
(二)《胡士托風波》國家青年的困境與超越 34
二、國族認同歧異的壓迫與超越 45
(一)儒、道兩家對於戰爭的看法 46
(二)《色|戒》國族認同歧異的壓迫 47
(三)《與魔鬼共騎》國族認同歧異的壓迫 55
(四)《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國族認同歧異的壓迫與超越 63
第二節 家庭孝道的壓迫與超越 76
一、家是人心之所嚮 78
(一)《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家的力量 79
(二)《色|戒》家的力量 82
二、孝道倫理對於人父的壓迫與超越 86
(一)《推手》父親糾結於孝道倫理 88
三、孝道倫理對於人子的壓迫與超越 100
(一)《胡士托風波》追求理想與盡孝的衝突 101
(二)《囍宴》父母與子女婚姻觀的差異 107
第三章 欲望的壓抑、追求與超越 116
第一節 受摧殘的男女情欲與馴服 118
一、受殘害的男女身心情欲 120
(一)《斷背山》同性情愛的抑制 121
(二)《冰風暴》受摧殘的情欲 130
(三)《色|戒》受摧折的情欲 138
二、以道德馴服女人情欲 152
(一)《理性與感性》以理性化解壓抑 154
(二)《臥虎藏龍》中的道德挺立 164
第二節 身心欲望的追求及超越 168
一、自然欲望的追求與超越 169
(一)《臥虎藏龍》自然欲望的追求與超越 170
(二)《飲食男女》情欲滿足與超越 177
(三)《少年Pi的奇幻漂流》欲望追求與超越 187
二、社會化的欲望追求與超越 193
(一)《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追求欲望與超越 193
(二)《臥虎藏龍》欲望追求與超越 199
第四章 死亡的破解 210
第一節 死亡的恐懼及超越 212
一、無解的死亡恐懼 213
(一)《斷背山》的死亡恐懼 213
(二)《色|戒》的死亡恐懼 217
二、畏懼死亡努力求生 224
(一)《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努力求生遠離死亡 224
第二節 死亡喚起人倫情感與自覺 229
一、死亡喚起情感,超越困境 230
(一)《與魔鬼共騎》傑格與霍特的醒覺 232
(二)《冰風暴》胡德與卡佛兩家人的醒覺 237
二、死亡喚起自覺,超越困境 242
(一)《綠巨人浩克》-布魯斯的自覺之路 246
(二)《臥虎藏龍》-玉嬌龍的自覺之路 252
(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比利的自覺之路 259
第五章 結論 268
參考書目 273
【附錄一】李安年譜 285
【附錄二】李安電影故事大綱 287
一、《推手》 287
二、《囍宴》 289
三、《飲食男女》 290
四、《理性與感性》 292
五、《冰風暴》 295
六、《與魔鬼共騎》 297
七、《臥虎藏龍》 299
八、《綠巨人浩克》 300
九、《斷背山》 303
十、《色|戒》 305
十一、《胡士托風波》 307
十二、《少年Pi的奇幻漂流》 309
十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311
zh_TW
dc.format.extent 563619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20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李安電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儒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道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命困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成長zh_TW
dc.title (題名) 李安電影中的超越生命困境與儒道思想的發用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Transcendence over Plights of Life and the Practic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from Ang Lee`s Film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電影

(一)李安電影(依時間序)
《推手》(Pushing Hand),1991年,中央電影公司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nt),1993年,中央電影公司
《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1994年,中央電影公司
《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1995年,哥倫比亞三星影片
《冰風暴》(The Ice Storm),1997年,聯成國際事業
《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1999年,聯成國際事業
《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2000年,哥倫比亞三星影片
《綠巨人浩克》(The Hulk),2003年,二十世紀福斯家庭娛樂
《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年,得利影視
《色|戒》(Lust,Caution),2007年,博偉家庭娛樂
《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2009年,得利影視
《少年Pi奇幻漂流》(Life Of Pi),2012年,二十世紀福斯家庭娛樂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2016年,威望國際

(二)電影原著(依姓氏筆畫序)
Austen, J.著,顏擇雅譯:《理性與感性》,台北:時報文化,2006年
David, P.著,劉永毅譯:《綠巨人浩克》,台北:圓神出版,2003年
Fountain, B.著,張茂芸譯:《半場無戰事》,台北:時報文化,2015年
Martel, Y.著,趙丕慧譯:《少年Pi的奇幻漂流》,台北:皇冠文化,2004年
Moody, R.著,唐清蓉譯:《冰風暴》,台北:方智出版社,1996年
Proulx, A.著,宋瑛堂譯:《斷背山》,台北:時報文化,2005年
Tiber, E.著,廖月娟譯:《胡士托風波》,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
Woodrell, D.著,唐嘉慧:《與魔鬼共騎》,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王度廬著:《臥虎藏龍》(上),台北:遠景出版社,2001年
王度廬著:《臥虎藏龍》(中),台北:遠景出版社,2001年
王度廬著:《臥虎藏龍》(下),台北:遠景出版社,2001年
張愛玲著:《色,戒》,台北:皇冠文化,2007年

二、相關古籍(依姓氏筆畫序)

(一)原典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王弼:《老子四種》,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何晏注,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2002年
劉向:《文津閣四庫全書・說苑》,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外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二)譯著
王雲五主編:《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1979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黃登山:《老子釋義》,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

三、當代思想專著(依姓氏筆畫序)
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年
王志楣:《莊子生命情調的哲學詮釋》,台北:里仁書局,2008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83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2004年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1980年
王邦雄:《21世紀的儒道:儒道兩家思想的現代出路》,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
王邦雄等編著:《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中心,1984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
林安弘:《儒家禮樂道德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台北:幼獅文化,1996年
段德智:《死亡哲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1994年
胡楚生:《老莊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化》,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
韋政通:《孔子》,台北:東大圖書,1996年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頁158
張起鈞:《老子哲學》,台北:正中書局,1980年
許雅喬:《莊子喪葬及生死思想》,台北:文津出版,2013年
郭于華:《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台北:洪葉文化事業,1994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9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香港:中華書局,1993年
陳鼓應:《道家的人文精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陸揚:《中西死亡美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199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2013年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文化事業,198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黃俊郎:《禮儀之邦的寶典-禮記》,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3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葉海煙:《莊子的處世智慧》,台北:健行文化出版社,2006年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2015年
蒙培元:《心靈超越與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
錢穆:《論語新解》,台北:東大圖書,1991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顏崑陽:《莊子的寓言世界》,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2005年
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

四、其他相關專著(依姓氏筆畫序)
Arp, R.主編、李政賢譯:《李安的電影世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13年
Barker, J.著、張舜芬譯:《誰是恐怖主義:當恐怖份子遇上反恐戰爭》,台北:書林出版社,2005年
Cohen, A.:《Israel and the Bomb》,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年
Dilley, W. C.著、黃煜文譯:《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台北:時周文化,2009年
Faulkner, H. U.:《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Harper & Brothers,1954年
Femia, J. V.:《Gramsci`s political though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年
Foucault, M.著、尚衡譯:《性意識史》,台北:桂冠出版社,1990年
Franz, von L.著、易之新譯:《榮格心理治療》,台北:心靈工坊,2016年
Fromm, E.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1979年
Giannetti, L.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2005年》,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Grogan, S.著、黎士鳴譯:《身體意象》,台北:弘智文化,2001年
Kort, M.:《The Columbia Guide to the Cold Wa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1年
Harvey, D.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台北:群學出版社,2014年
Heidegger, M.著、Macquarrie, J.、Robinson, E.譯:《Being and time》,New York:Harper & Row,1976年
Hess, G. R.:《Vietnam:Explaining America`s lost war》,New York:John Wiley & Sons,2015年
Hopecke, R. H.著、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文化,1997年
Kelly, G. F.著、耿文秀譯:《性心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Lickona, T.、Lickona, J.、Boudreau, W.:《Sex, love & you:Making the right decision》,South Bend:Ave Maria Press,1994年
Philips, P.著、李芬芳譯:《解密電影:不可不知的5個故事》,台北:書林出版社,2011年
Potter, D. M.:《The impending crisis:America before the Civil War, 1848-1861》,New York:Harper Collins,1977年
Schultz, D. P.、Schultz, S. E.著、危芷芬譯:《人格心理學》,台北:新加坡商聖學習出版社,2017年
Stephenson, R.等著、劉森堯譯:《電影藝術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年
Sullivan, M. P.:《The Vietnam War:a study in the making of American policy》,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15年
Thompson, D. B. K.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2008年
Yalom, I.、廖婉如、陳耿雄譯:《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台北:心靈工坊,2017年
方濟堂:《舊約全書・但以理6》,台北:北平方濟堂聖經學會編譯,2002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出版社,1998年
李達翰:《一山走過又一山-李安.色戒.斷背山》,台北:如果出版社,2007年
周湘華、董致麟、蔡欣容:《台灣國際關係史:理論與史實的視角(1949-1991)》,台北:新銳文創,2017年
武文祥著、譚逸譯:《越戰的回顧與檢討》,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5年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張春興、楊國樞:《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張愛玲:《色,戒》,台北:皇冠文化,2010年
張愛玲:《華麗緣》,台北:皇冠文化,2010年
黃希庭:《人格心理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
張靚蓓:《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
陳皎眉、江漢聲、陳惠馨:《兩性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中心,1996年
楊逢泰:《民族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3年
葉基固:《李安電影的鏡語表達:從文本、文化到跨文化》,台北:新銳文創,2012年
劉金質:《冷戰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鄭錠堅:《電影符號:電影作品的隱喻與哲思》,台北:新銳文創,2015年

五、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序)

(一)李安電影相關期刊論文與雜誌
丁少彥:〈以整體觀解構現代性宏大敘事-李安電影《少年派》評析〉,《澳門理工學報》,2014年,2期,頁165-171
田若妍:〈每個人的漫長中場戰事-評《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戰事》〉,《北方文學》,2016年,22期,頁125-126
宋秀怡:〈惘然下的惘惘威脅-張愛玲短篇小說〈色,戒〉解讀〉,《東方人文學誌》,2009年,8卷1期,頁179-200
宋咏玲:〈電影藝術賞析:以《臥虎藏龍》為例〉,《美育》,2005年,146期,頁45-53
李宗定:〈從小說到電影-閱讀《臥虎藏龍》的雙重身分〉,《世新人文社會學報》,2009年,10期,頁103-123
李歐梵:〈歷史的聯想-談張愛玲〈色,戒〉〉,《聯合文學》,2008年,24卷4期,頁22-29
吳懷晨:〈非關索隱,非關自傳:以巴塔耶的愛慾論觀電影《色│戒》與小說〈色,戒〉〉,《中外文學》,2010年,39卷3期,頁49-85
沈乃慧:〈李安的中國奇幻想像:解析電影《臥虎藏龍》〉,《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013年,6卷2期,頁197-213
林世奇:〈《臥虎藏龍》的解讀脈絡〉,《中山女高學報》,2014年,14,頁13-26
林容萱:〈李安看張愛玲¬-《色|戒》說〈色,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09年,16期,頁109-134
許炎初:〈《臥虎藏龍》所蘊含的生命義理對道德教育的啟發〉,《建國學報》,2001年,21期,頁11-21
施淑清記錄整理:〈專輯:李安-從柏林、威尼斯到好萊塢專訪李安〉,《印刻文學生活誌》,2006年,2卷5期,頁26-40
紀淑芳:〈李崗、李安、李家-態度、態度、態度〉,《財訊月刊》,2007年,298期,頁304-307
孫松榮:〈電影如何碰觸?觸摸無法觸摸的《推手》〉,《電影欣賞學刊》,2007年,25卷2期,頁118-129
孫筑瑾:〈《色戒》的兩個版本-評張愛玲小說兼談李安電影〉,《思想》,2010年,15期,頁227-237
張小虹:〈愛的不可能任務:《色|戒》中的性-政治-歷史〉,《中外文學》,2009年,38卷3期,頁9-48
張靚蓓:〈有風骨的變色龍:遊走中西文化之間的金像導演李安〉,《明報月刊》,2006年,41卷4期,頁71-75
張靚蓓:〈專訪葉錦添談「臥虎藏龍」美術設計(下)〉,《Look:看電影雜誌》,2000年,44-52
張憲堂:〈李安電影中的戲劇假扮-以《色│戒》為例〉,《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2016年,5期,頁35-45
郭玉雯:〈張愛玲〈色,戒〉探析-兼及相關之歷史記載與李安的改編電影〉,《台灣文學研究集刊》,2007年,4期,頁41-76
陳閔翔:〈再現全球化與後現代:李安電影中「跨界」的人性思維與文化特質(1991-2007)〉,《聯大學報》,2011年,8卷1期,頁111-133
陳建志:〈處女破戒-〈色,戒〉貞淫論〉,《東華人文學報》,2013年,23期,頁155-177
莊硯涵:〈面對陰影的個體化歷程:榮格心理學在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實踐與啟發〉,《輔導季刊》,2015年,51卷2期,頁53-61
曾昭旭:〈濁世中的一顆純淨美鑽-解讀李安和他的《色•戒》〉,《鵝湖月刊》,2007年,389期,頁58-62
曾偉禎:〈色.戒-導演李安的色與戒〉,《人生》,2007年,291期,頁82-86
傅紀綱:〈台灣視角下的李安《色戒》〉,《文學臺灣》,2008年,68期,頁29-36
賈磊磊:〈劍與心-臥虎藏龍的雙重本文〉,《當代電影》,2001年,6期,頁75
蒲彥光:〈談〈色,戒〉的兩種演繹方式〉,《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2015年,3期,頁191-218
蔡登山:〈張愛玲「色,戒」的背後〉,《歷史月刊》,2002年,174期,頁115-121
蔡秀粧:〈自由女「俠」?-試論李安和王度盧的《臥虎藏龍》中的女性意識〉,《電影欣賞學刊》,2007年,25卷4期,頁174-191
劉向仁:〈感官.情慾.權力-影像與文學中的色香味書寫〉,《經國學報》,2009年,27,頁50-71
鄭立明:〈滾滾《斷背山》的雪球〉,《電影欣賞》,2007年,25期,頁116-119
鄭印君:〈對立與共構?-《生命樹》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輔仁宗教研究》,2015年,31期,頁75-106
盧詩青:〈華美符號流動的樂章—電影語言的女性符號碼,以李安《色i戒》中王佳芝的戒指情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10卷2期,頁211-224
謝朝宗:〈偉大的愛情故事,就是需要重重難關:李安的電影《斷背山》〉,《印刻文學》,2006年,5卷2期,頁42-48
簡小雅:〈論張愛玲〈色,戒〉中,「鑽戒」符號的三重意義〉,《國文天地》,2013年,29卷7期,頁18-22
簡政珍:〈《囍宴》「精心推敲卻又渾然天成」的影像敘述:電影《囍宴》導讀〉,《明道文藝》,2010年,413期,頁106-112
鑄秦:〈色是感性,戒是理性:李安談《色‧戒》〉,《印刻文學》,2007年,3卷12期,頁25-36

(二)思想
王志楣:〈從有身到無身-論《老子》的身體觀〉,《國文學誌》,2007年,15期,頁31-49
王志楣:〈分辨與玄同-從「以直報怨」與「以德報怨」比較孔、老之道德觀〉,《第六屆中國經學研究會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頁371-390
王邦雄:〈莊子哲學的生命精神〉,《鵝湖月刊》,1982年,79期,頁13-25
王邦雄:〈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鵝湖月刊》,1991年,193期,頁1-12
王楷:〈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誠論的精神修持意蘊〉,《哲學與文化》,2009年,36卷11期,頁43-58
成中英:〈論儒家孝的倫理及其現代化〉,《漢學研究》,1986年,4卷1期,頁83-108
朱榮智:〈莊子的自由精神〉,《鵝湖月刊》,1991年,193期,頁63-71
吳承翰:〈《莊子》之生死觀〉,《有鳳初鳴年刊》,2010年,6期,頁121-140
吳建明:〈論莊子對「命」的思考及其「安命」之可能〉,《鵝湖月刊》,2001年,311期,頁54-64
李明書:〈以道德修養導引「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倫理思考:以《論語》為依據〉,《東方人文學誌》,2010年,9卷3期,頁21-38
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1987年,14卷6期,頁13-23
周何:〈何以「不學禮無以立」〉,《孔孟月刊》,1971年,9卷7期,頁24-28
林明照:〈《莊子》論處世的兩難困境與因應之道〉,《東華漢學》,2007年,6期,頁51-80
馬耘:〈老子「道」「德」試釋〉,《哲學與文化》,2001年,28卷8期,頁761-772
張學智:〈儒家文化的精神與價值觀〉,《哲學與文化》,2000年,27卷9期,頁852-902
陳俊輝:〈老子的「道」與聖人政治〉,《哲學與文化》,1999年,26卷1期,頁15-23
陳鼓應:〈莊子的悲劇意識和自由精神〉,《國文天地》,1991年,7卷1期,頁59-64
傅佩榮:〈儒家生死觀背後的信仰〉,《哲學與文化》,1994年,21卷7期,頁600-607
傅佩榮:〈孔子對死亡的某種定見〉,《哲學與文化》,2005年,32卷4期,頁61-71
曾昭旭,〈孝經與孝道〉,《鵝湖月刊》,1980年,5卷10期,頁10-13
曾昭旭:〈論道家美學中的道-境界與虛靈〉,《鵝湖月刊》,1992年,203期,頁8-15
黃雅淳:〈莊子生死觀在臨終關懷上之現代意義〉,《興大中文學報》,2005年,17期,頁427-447
楊佳霖:〈荀子「以禮養欲」之思想〉,《東方人文學誌》,2006年,5卷3期,頁45-62
楊祖漢:〈儒學的終極關懷〉,《鵝湖月刊》,1989年,171期,頁17-21
葉海煙:〈老莊哲學的倫理向度〉,《哲學與文化》,1997年,24卷4期,頁327-336
葉海煙:〈莊子論惡與痛苦〉,《鵝湖月刊》,1999年,285期,頁1-8
詹世友:〈《中庸》之為至德〉,《哲學與文化》,1999年,26卷2期,頁140-151
趙中偉:〈「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 〉,《輔仁國文學報》,2006年,頁99-120
潘小慧︰〈「善」的意義與價值-以孔孟哲學為例〉,《哲學與文化》,2002年,29卷1期,頁30-44
劉述先:〈關於「儒家與政治學」的討論〉,《鵝湖月刊》,1987年,143期,頁6-13
劉振維:〈從「性善」到「道德心」-論當代儒學對人性概念的探討〉,《哲學與文化》,2009年,36卷8期,頁101-118
劉笑敢:〈試論老子哲學的中心價值〉,《中州學刊》,1995年,2期,頁67-73
劉笑敢:〈老子之自然與無為-古典意含與現代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7年,10期,頁25-58
劉笑敢:〈莊子之苦樂觀及其啟示〉,《漢學研究》,2005年,23卷1期,頁107-129
劉笑敢:〈兩種逍遙與兩種自由〉,《哲學與文化》,2006年,33卷7期,頁29-42
蔡忠道:〈先秦儒道的聖人論試析〉,《宗教哲學》,1997年,3卷4期,頁10-25
蔡璧名:〈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上)〉,《大陸雜誌》,2001年,102卷4期,頁10-15
蔡璧名:〈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下)〉,《大陸雜誌》,2001年,102卷5期,頁1-29
蔡璧名:〈《莊子》的感情:以親情論述為例〉,《台大中文學報》,2015年,49期,頁43-97
默明哲:〈論儒家家庭觀〉,《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集》,1992年,1期,頁532-553
羅光:〈中國人的生死觀〉,《哲學與文化》,1994年,21卷7期,頁578-583

(三)其他
王宗揚、劉英杰、楊誠弘:〈偷竊、購物狂及儲物症〉,《臨床醫學月刊》,2017年,2卷79期,頁75-82
李恭蔚:〈美國南北戰爭的原因及其歷史解釋初探〉,《西洋史集刊》,1990年,2期,頁135-170
李美枝、鐘秋玉:〈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1996年,6期,頁260-299
沈明室:〈越戰的再檢視-原因、戰略及思考〉,《台灣國際研究季刊》,2014年,10卷2期,頁129-148
周煌智、蔡冠逸、吳泓機、蘇東平、周碧瑟:〈災難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台灣精神醫學》,2006年,20卷2期,頁85-103
林文隆:〈美國霸權的崛起歷程與海權論〉,《國防雜誌》,2008年,23卷1期,頁7-37
黃炤宏:〈當愛情不再柏拉圖〉,《張老師月刊》,2001年,283期,頁7-11
陳欣之:〈霸權治理的省思:權力消長與權威起伏〉,《問題與研究》,2010年,49卷1期,頁59-85
彭文奉:〈美國牛仔文化解讀〉,《時代文學》,2009年,1期,頁150-151
廖經台:〈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分析〉,《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1期,頁29-41
蕭慧瑛:〈貞潔教育:一個性愛婚姻倫理的社會實踐〉,《生命教育》,2006年,1期,頁205-225

六、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序)

(一) 李安電影研究
王玄如:《「跨越同志與家庭的鴻溝」探討李安《斷背山》中同志與家庭之間的掙扎》,嘉義:中正大學外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王緹筠:《從結構主義析論李安電影意涵-以《臥虎藏龍》為例》,新北:華梵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石明杰:《家庭衝突與融合:論李安父親三部曲父親之地位》,台北:世新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江盈慧:《李安及其電影研究-《臥虎藏龍》的兩性形象探討》,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5年
李虹儀:《流轉的歸屬感-論張愛玲與李安《色,戒》中的國族想像》,台北: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李若瑋:《由張愛玲與李安讀《色︱戒》中的愛與慾》,台北:世新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林沛蓁:《遊走〈色,戒〉的文字與聲影-從張愛玲原著到李安改編》,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翁菁穗:《李安電影中的女性角色之研究》,台北: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慧文:《愛上,悲劇:論李安電影《臥虎藏龍》《色戒》以及《斷背山》中的倫理抉擇》,新竹: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碩士論文,2010年
郭盈迪:《權力的作用:李安《喜宴》和《色戒》中的壓抑與扮演》,台北:世新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詩婷:《李安電影中的生命哲學》,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黃郁傑:《武俠/女俠:李安臥虎藏龍中性別扮演的顛覆》,台北:世新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鄒明儒:《李安電影研究》,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楊菀喻:《李安電影中的性別形象》,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

(二)思想
王薏淳:《從《論語》、《孝經》探討「孝道」之精神》,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朴基龍:《孟子性善說之探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許詠晴:《《論語》與《孟子》的生命觀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郭芳如:《莊子論超越生命困境》,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黃裕宜:《《老子》自然思想的考察》,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楊佳霖:《荀子義利思想之研究》,嘉義: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4年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簡宇婕:《老子論道的譬喻運用》,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七、網頁
Farlex, Inc.:〈The Free Dictionary〉,https://www.thefreedictionary.com/,擷取日期2017年11月15日
PTS台灣公共電視:〈公視藝文大道・第三十四集・導演李安的奇幻漂流之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lGAJEczu2Q,擷取日期2018年02月27日
U.S. Embassy in Israel:〈Policy & Israel〉,https://il.usembassy.gov/our-relationship/policy-history/,擷取日期2017年11月15日
天下雜誌video:〈李安:我希望永遠是一個電影系的學生,世界是我的學校〉,https://www.cw.com.tw/video/video.action?id=367,擷取日期2017年01月30日
馬戎戎採訪:〈李安-我要讓西方人看到不同的中國〉,http://www.lifeweek.com.cn/2006/0703/15614.shtml,擷取日期2018年05月05日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CTMA.001.2018.F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