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多方共創的價值體現-以行動輔具開發設計為例
The Value of Multi-Party Co-Creation – A Case of Design Development of Assistive Product for Personal Mobility
作者 劉延濤
Liu, Yen-Tao
貢獻者 黃秉德
Huang, Ping-Der
劉延濤
Liu, Yen-Tao
關鍵詞 知識中介
價值創造
共創平台
多方共創
使用者經驗
設計思考
輔具設計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0-Aug-2018 10:26:44 (UTC+8)
摘要 台灣的人口老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根據聯合國定義,以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在105年的推估,台灣自82年起就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7%),107年將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14%),預計115年老年人口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社會高齡化的現象已經成為事實,也就是我們的社會形態和需求都隨著使用者的逐漸高齡化而正在產生變化中,這時必須問我們自己,是否準備好了?是否開始思考如何面對這個社會的變化?
     
     是否準備好迎接社會高齡化,我們從一般生活的食衣住行就可以來檢視:是否容易找到適用的餐具讓用餐不便的高齡者方便用餐?是否居住空間有讓高齡者不便的種種問題,如,容易讓人絆倒的門檻?不易拉開的櫃子?是否常看到高齡者在路上遇到行的問題,如,不平的路面?高低差過大的人行道?角度過斜的輪椅坡道?時間過短的號誌?盤點下來,我們會發現,目前的生活環境還是以一般人的需求建置,而非高齡者的需求而思考的。然而,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議題,我們如何著手?
     
     身障族群與高齡族群有相當的共通性;高齡者的需求,可以從身障族群的使用者經驗看到。身障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各式不便,對高齡者而言是類似的。這個論文,就是運用身障族群的需求探討這個族群的使用者經驗,先聚焦在日常生活中協助身障者的輔具,在未來高齡化的社會來臨時,也將會是協助高齡者的產品。
     
     本研究是執行跨界共創平台的實驗,結合三方,工業設計師、身障者設計團隊、及材料業者,共同架構輔具的設計以及販售平台。先提供身障者基本的設計概念,讓身障者從設計端參與,並運用工業設計所運用的設計方法,讓身障者將自身最實際的使用經驗運用在輔具產品設計上;同時借由材料業者的參與,提升產品的品質;最終架構以身障者為主的銷售通道,提供身障弱勢團體參與社會活動的平台。
     
     這個實驗的初衷,是本著現在不做,問題永遠不會解決的想法,嘗試透過的國家補助,探討架構一個共創合作的可能性。經費不高,卻引發了跨界結合的可能性。希望借由論文的研究,做深入探討以及產生理論的架構。
參考文獻 壹、中文參考文獻
     
     (一)書籍
     Christensen, C. M.(2007)。創新的兩難(吳凱琳譯)。台北:商周出版。
     
     Collins, J. C.、Porras, J. I.(2007)。基業長青(齊若蘭譯)(第一版)。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尤傳莉(譯) (2012)。 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 (Alexander Osterwalder & Yves Pigneur)。台灣: 早安財經。(原著出版年:2010)
     
     司徒達賢(1999)。策略管理(第二版)。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第三版)。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第二版)。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二)網際網路
     Entrepreneur 出處https://www.entrepreneur.com/article/245911
     
     Fernand Loewy(1893-1986)https://www.raymondloewy.com/about/quotes/
     
     Frog https://www.frogdesign.com/portfolio/healthy-baby
     
     Frog https://www.frogdesign.com/work/un-ocha-humanitarian-data-exchange.html
     
     文化部 https://www.moc.gov.tw/
     
     內政部統計處 https://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行政院2015“輔助科技之研發及產業發展” 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be6dcdd1-1110-4866-a0b0-3741710fb2e3
     
     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 https://www.fia.gov.tw/
     
     國際貿易局貿易統計系統 https://cus93.trade.gov.tw/
     
     經濟部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home/Home.aspx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http://cci.culture.tw/cht/index.php?code=list&ids=20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 https://dep.mohw.gov.tw/DOS/mp-113.html
     
     
     貳、英文參考文獻
     
     (一)Journals
     
     Hargadon, A. B. 1998. Firms as Knowledge Brokers: Lessons in Pursuing Continuous Innov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 209-227.
     
     Porter, M., &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Ram, xed, & rez, R. 1999. Value Co-Production: Intellectual Origi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 49-65.
     
     Scott, S., & Venkataraman, S. 2000.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1): 217-226.
     
     Stabell, C. B., Fjeldstad, xd, & ystein, D. 1998. Configuring Valu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Chains, Shops, and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5): 413-43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09321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321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秉德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uang, Ping-Der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延濤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Yen-Tao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延濤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Yen-Tao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Aug-2018 10:26:44 (UTC+8)-
dc.date.available 10-Aug-2018 10:26:4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Aug-2018 10:26:4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9321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27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9321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台灣的人口老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根據聯合國定義,以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在105年的推估,台灣自82年起就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7%),107年將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14%),預計115年老年人口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社會高齡化的現象已經成為事實,也就是我們的社會形態和需求都隨著使用者的逐漸高齡化而正在產生變化中,這時必須問我們自己,是否準備好了?是否開始思考如何面對這個社會的變化?
     
     是否準備好迎接社會高齡化,我們從一般生活的食衣住行就可以來檢視:是否容易找到適用的餐具讓用餐不便的高齡者方便用餐?是否居住空間有讓高齡者不便的種種問題,如,容易讓人絆倒的門檻?不易拉開的櫃子?是否常看到高齡者在路上遇到行的問題,如,不平的路面?高低差過大的人行道?角度過斜的輪椅坡道?時間過短的號誌?盤點下來,我們會發現,目前的生活環境還是以一般人的需求建置,而非高齡者的需求而思考的。然而,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議題,我們如何著手?
     
     身障族群與高齡族群有相當的共通性;高齡者的需求,可以從身障族群的使用者經驗看到。身障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各式不便,對高齡者而言是類似的。這個論文,就是運用身障族群的需求探討這個族群的使用者經驗,先聚焦在日常生活中協助身障者的輔具,在未來高齡化的社會來臨時,也將會是協助高齡者的產品。
     
     本研究是執行跨界共創平台的實驗,結合三方,工業設計師、身障者設計團隊、及材料業者,共同架構輔具的設計以及販售平台。先提供身障者基本的設計概念,讓身障者從設計端參與,並運用工業設計所運用的設計方法,讓身障者將自身最實際的使用經驗運用在輔具產品設計上;同時借由材料業者的參與,提升產品的品質;最終架構以身障者為主的銷售通道,提供身障弱勢團體參與社會活動的平台。
     
     這個實驗的初衷,是本著現在不做,問題永遠不會解決的想法,嘗試透過的國家補助,探討架構一個共創合作的可能性。經費不高,卻引發了跨界結合的可能性。希望借由論文的研究,做深入探討以及產生理論的架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P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P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P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P4
     第四節 預期成效 P5
     第五節 論文架構 P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P8
     第一節 文獻回顧 P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P1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P15
     第二節 個案選擇 P16
     第三節 資料蒐集 P17
     第四節 資料分析 P19
     
     第四章 產業背景 P21
     第一節 設計產業的更迭與不變 P21
     第二節 輔具產業的現況 P38
     第三節 個案研究,以三方共創的輔具設計執行過程為例 P42
     
     第五章 研究發現 P54
     第一節 多方共創平台要如何建立 P55
     第二節 如何建構有效的先驗知識讓平台效能得以最佳化 P62
     第三節 先驗知識如何對共創者產生影響? P68
     
     第六章 結論 P71
     
     參考文獻 P73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321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知識中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價值創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共創平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多方共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使用者經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設計思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輔具設計zh_TW
dc.title (題名) 多方共創的價值體現-以行動輔具開發設計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Value of Multi-Party Co-Creation – A Case of Design Development of Assistive Product for Personal Mobili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參考文獻
     
     (一)書籍
     Christensen, C. M.(2007)。創新的兩難(吳凱琳譯)。台北:商周出版。
     
     Collins, J. C.、Porras, J. I.(2007)。基業長青(齊若蘭譯)(第一版)。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尤傳莉(譯) (2012)。 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 (Alexander Osterwalder & Yves Pigneur)。台灣: 早安財經。(原著出版年:2010)
     
     司徒達賢(1999)。策略管理(第二版)。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第三版)。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第二版)。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二)網際網路
     Entrepreneur 出處https://www.entrepreneur.com/article/245911
     
     Fernand Loewy(1893-1986)https://www.raymondloewy.com/about/quotes/
     
     Frog https://www.frogdesign.com/portfolio/healthy-baby
     
     Frog https://www.frogdesign.com/work/un-ocha-humanitarian-data-exchange.html
     
     文化部 https://www.moc.gov.tw/
     
     內政部統計處 https://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行政院2015“輔助科技之研發及產業發展” 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be6dcdd1-1110-4866-a0b0-3741710fb2e3
     
     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 https://www.fia.gov.tw/
     
     國際貿易局貿易統計系統 https://cus93.trade.gov.tw/
     
     經濟部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home/Home.aspx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http://cci.culture.tw/cht/index.php?code=list&ids=20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 https://dep.mohw.gov.tw/DOS/mp-113.html
     
     
     貳、英文參考文獻
     
     (一)Journals
     
     Hargadon, A. B. 1998. Firms as Knowledge Brokers: Lessons in Pursuing Continuous Innov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 209-227.
     
     Porter, M., &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Ram, xed, & rez, R. 1999. Value Co-Production: Intellectual Origi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 49-65.
     
     Scott, S., & Venkataraman, S. 2000.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1): 217-226.
     
     Stabell, C. B., Fjeldstad, xd, & ystein, D. 1998. Configuring Valu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Chains, Shops, and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5): 413-437.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EMBA.049.2018.F08-